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新圩江镇政府文远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了充分论述,其中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为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状况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现状

新圩江镇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村委会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目前,党组织由1个党总支,33个支部组成,共有党员为813人,其中正式党员779人,预备党员34人,女性党员348人,60岁以下党员562人;农村党员中正式党员652人,预备党员24人,女性党员195人,60岁以下党员392人。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做法及特点

1、加大对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镇党委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员教育的重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准确把握十七大精神,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精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十七大报告原文,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大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突出“狠抓落实”这一关键,运用十七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运用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读书笔记、撰写文章、电化教育等形式,把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此外镇党委还采用党员电化教育、上党课等形式,对广大党员及群众进行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实用科技等培训。

2、扎实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明确班子成员的权限和职责,始终做到重大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一人定,努力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二是坚持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各单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管理。通过一手抓学习教育,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工作措施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转变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为加强新圩江镇党风廉政建设,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镇党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面对面提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三级联创”活动高效开展

我镇紧紧围绕创建农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和乡党委建设“六个好”为目标,以开展“双创”活动为载体,突出抓好四个建设: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和乡镇党委建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

5、进一步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镇党委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分片包村。一是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镇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联系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关系到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同时,镇机关支部党员和村贫困户建立联系,形成有力的帮扶网络。二是镇党员领导干部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随时记录关系群众生产生活、我镇经济发展和稳定,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到随记随办,养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的良好风尚。三是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了同镇人大、共青团、妇联组织的联系,对党内的一些重大问题同他们进行协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取得的工作成效

1.学习成效显著,思想建设进一步提升

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全镇广大干部、党员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精神状态有了新的变化,工作作风有了新的改进。具体体现在:镇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对镇情、村情的再分析、

再认识,查找了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距。从镇到村,进一步理清了抓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并确定了奋斗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

2.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

镇党委着眼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从“两推一选”机制入手,大力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通过2008年村民委员会换届,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农业和农村工作,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村领导岗位。同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打牢了农村发展的人才基础。

3.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各党总支(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员率先解放思想,率先掌握实用技术和率先勤劳致富为目的,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实施“三培养”,在全镇农村党员中培养甲鱼养殖户35户,橙子种植户120户。通过“素质教育”工程,有62%的农村党员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具有了稳定的致富增收项目。同时注重在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

4.农村党组织的阵地及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

近两年,镇党委重点把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逐步建立起石板头村、新圩村、什田村、沙子铺村、中田村等7村级活动中心,并统一配备了电教设备等设施。各村党支部还把党员活动室与文化、科普、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把党员活动室办成了“党员之家”,同时也办成了“妇女之家”、“团员青年之家”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基地。活动室内“十项制度”做到了装框上墙,村务公开做到内容、程序、时间、结果公开,群众的民主权利和物质利益得到有效保

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有的党员干部“一岗双责”的意识不强,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极少数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二是对基层党组织在服务意识和水平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服务方式和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改进。三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部分村干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从总体上看,全镇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总体素质不高。四是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形式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村优秀青年在外务工,又没有固定的地点,给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水平。要在总结以往“三级联创”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在“联”字上下功夫,在“创”字上求突破,继续以创建“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新农村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村级党组织为目标。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必须始终抓住不放的核心问题。通过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班子的每一位成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掌权为民,廉洁奉公;通过加强班子的作风建设,使每一个成员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真抓实干、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通过加强对班子成员的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以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培

训,使每一个班子成员增强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提高带民致富的本领。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视野要放宽。要注重从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具有一定的致富技能和本领的“能人”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使新发展的党员真正能够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进度要加快。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关心要到位。要通过对老党员的关心照顾,体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增长致富本领,提高致富能力,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向心力;通过表彰优秀党员,开展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强化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三)要健全和完善党支村委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应本着“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建制、民主有序、便于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村务管理规则要突出建立四大机制: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理顺村务各项关系。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总支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二是建立决策机制,促进村务科学决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管理机制,促进村务按章办理。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村财务管理,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职责,作到民主公开,使村务管理由“暗箱操作”转变为“透明运作”,从“无序”管理到“按规”办事。四是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村务有序运行。进一步落实好村务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村干部任期承诺和践诺制,让村干

部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和评价,落实好对村干部的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把村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促使他们按章办事,廉洁奉公,从源头上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四)要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层次培训的原则,采取“引进来,走出去”,课堂讲授和实地参观等方法,不断加强村干部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和新农村建设业务知识培训教育,做到每年对村干部轮训一遍。注重培训的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意不断提升培训档次。同时要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加强党员平时培训和教育。

(五)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是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 [<<] [>>] --------------------------------------------------------------------------------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老龄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工作的关系,比较关注社区建设发展情况,同时对周边城区的社区进行了调研,提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分析,提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社区的认识有待深化。第一,对社区建设的主体认识模糊。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健康发展有赖于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的效力。而当前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一方面,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仍然以行政指挥为主导,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手段还不多,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从而形成对政府的依赖性,社区工作尤其是社区服务业比较滞后。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工作的下移,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压到了社区居委会的头上,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什么事都要社区参与,什么人都可以指挥社区”,使得社区居委会责任大,任务多,负担重,疲于应付,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此外,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社区各种记录、统计报表、台账有不计其数,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填写各种报表、记录,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农村基层工作调查报告

一、村情介绍 七里桥镇观音堂村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东南方向,距县城仅3.5公里,3路公交车从县城直达七里桥镇上,该村紧邻镇政府,离七里桥镇街道不足500米,祁羊公路(县道)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是镇里重点发展的6个行政村之一;全村现建有3公里多的通村联户水泥路,实现了对全村各组的覆盖,通户率达95%;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08户,共1125人,其中党员35人;全村地势较为平缓,有多座100-300米的小山,山上多种植油茶、柑橘,该村相对本镇其它村来说,土地较为丰富,人均占有率较高;全村80%的成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20%的外出经商务工,村里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目前,由于受政策、、资金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该村仅有一家私营锰矿加工冶炼厂,这是村里唯一的吸纳就业和给村里创收的经济实体。年,七里桥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动员全镇力量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县里也给予土地、财税、融资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镇财政还拿出一部财力鼓励作为招商引资杰出单位和个人,目前。该镇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协议金额已过千万,种植漆树的投资项目已经在该镇乌山冲村破土动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该镇其他一些行政村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瓶颈,以下几点是在调查观音堂村中发现的问题: 二、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观音堂村全村90%左右的农户增收渠道主要靠务工、养殖和种粮三种方式,少数人通过经商发家致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稳定并逐渐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资、饲料价格等大幅上涨,增加了种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制约了规模化产业的形成,同时受疫病、市场风险等的不利影响,抵销了农作物丰产带来的增收效应,农民的种养信心依然有较大上升的空间。据村里会计苏祥发反映,当地年尿素价格上涨到了每吨1850元左右,其它需求量大的化肥价格也继续保持高位,农膜中地膜价格每公斤13元左右,农资价格较去年增幅达20%左右,虽说有一些补贴,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一大因素。二是粮食作物生产成本较高。由于受资金、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预期收益的不乐观的影响,当地农民普遍采用传统耕作模式以降低成本。据调查,每亩田从种到收的购选种子、抽水费、播栽人力、田间管理、收割等花费不低于500元,按最好年景每亩田一季产稻谷550公斤每公斤1.8-2.1元的收购价测算,除去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本,每亩只有300-500元的纯收入,如果加上种第二季440公斤左右的亩产量,每亩可以再增加300-400元的纯收入,那么一年好的年景中每亩的纯收入在700-900元左右,平均每户以5亩田来算,一户每年从种植水稻的角度来说,可以有3500-4500元的纯收入,这与一个中青年熟练农民工一年在外务工所得的平均年收入8000-10000元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且这还需要很多有利条件的支撑才能实现。在此基础上,农户想继续保持增收就显得异常困难,这是为什么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一个有力体现,也是为什么青壮年农民更愿意外出务工而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以及劳动力缺乏等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农户增收长效机制不健全,这是一个亟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有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 二是农业基本设施投入不足。该村现有的水库、水渠、提灌站农业基础设施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近些年新建较为先进的比较少,这样不仅在总量上与现阶段农村生产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您! 农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提升。但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忽视农民精神需求的倾向依然存在。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加上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需求水平及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得不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垃圾趁机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协调。以下是小编为你提供的关于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联系点市教育局、兴高能源进行了调研。结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谈讨论的情况,总的来讲,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同时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民,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村的文明风尚,推动农村文

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泽州县和阳城县2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城区和高平市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50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200个市级特色文化村。 第一,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2007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入9255万元,同比增长59.68%,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有了较大突破。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三下乡、四进社区服务活动,缓解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看图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的问题。2008年10月份,正式启动文化低保工程,4个月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支付160余万元,为300个贫困村送电影3600场,送戏104场,建立农民书屋35个;累计回收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购书补助卡29806张,为贫困村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送图书56000册,全市近20万群众开始受益。 第二,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县级两馆建设初见成效,沁水县文化馆、图书馆和陵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两馆合一)主体工程已完工,阳城县图书馆已经立项,城区、泽州县的两馆建设均已列入重要议程。2008年,全市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2个。全市40%的村建设有文化活动室。全市现有农家书屋300多个,藏书100余万册。同时,将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整合为一体,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高了农村公共资源共享率和农村文化活动的集聚力。就高平市野川镇文化站和西牛庄村、西沟村、苏庄村来讲,文化氛围浓厚,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建设惠及到了全村百姓。

城乡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城乡社区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一、我区城乡社区建设的现状: 我区共有城乡社区77个,其中:城市社区34个,农村社区43个,绝大多数农村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建设标准。近几年来,我区投入200万资金建成农村社区村卫生室46个、警务室35个,政府提供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治安、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共10多项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全区95%的村建有卫生计生、农资供销等社区服务站。 几年来,全区用于城镇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达到800万元,34个城市社区2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12个,全部实现了规范化建设标准。为了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通过在社区开展“创先争优”和“星级社区”活动,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涌现出昌明、景航等8个全市先进社区。各社区健全了社区治安巡逻队伍,形成了人防、技防、物防“三防”立体防范体系。目前,全区共有34名社区民警,34支治安巡逻队伍,有55个小区实施了全封闭,25个小区新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 今年,区委、区政府把推进小城镇化建设作为我

区今后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方面把街道、街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稳步推进竟成镇街居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鱼山、丽阳、荷塘等西区乡镇小城镇规划,重点抓好鲇鱼山小城镇建设。这些举措必将大力推动我区城乡社区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二、推进城镇化对城乡社区的作用和影响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一是由城中村改造拆迁所引发的利益矛盾、下岗职工再就业、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城市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我区每年处理的上访案件,有相当部份是城中村改造拆造引起的。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区竟成镇“城中村”改造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都在促使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不断产生利益诉求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排斥甚至对立的状态。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小农意识与城市文明实现对接过程中会产生矛盾。我市管理比较的差地方往往是城乡结合部,如竟成镇村、村等,由于这些村民不能很好适应城市文明,从而引发了社区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如在社区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屡有发生。 社区在城镇化过程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功能和地位

浅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浅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基础 1.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村级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抓住了村级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农村工作的根本。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 2.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注重发现和培养苗子,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复员军人、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者等作为培养对象,确保每村至少保持1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按照“双培双带”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 3.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据地”,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基层需要,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在规范管理,完善设施,提高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把村级活动场所真正建设成为党员

活动、村民议事、文化娱乐和学习培训阵地。 二、抓关键 1.发动全社会共同努力。随着形势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要保证工作成效,单纯依靠村级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2.配强“具体责任人”。“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对一个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中,结合我县实际,应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把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配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从县乡机关推选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 或副书记的力度,切实发挥好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 3.健全齐抓共管机制。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部门包村制度,切实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重点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加大保障投入上下工夫。同时,推行党建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工作有目标,考核有办法,并把考核结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提升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镇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镇按照十七大“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做出了诸多有益尝试,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水平。 一、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基础。 一是抓好镇党委自身建设,提升管党水平。坚持民主生活会常态制,建立班子成员早会制度,促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内民主。建立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对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方针政策、总体要求以及相关具体政策加强学习,深刻理解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化宗旨意识,坚定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实际,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激化纳入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党委书记要担负起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以自身行动影响和带动基层。 二是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保证队伍素质。大力抓好项目书记产业党员培养,结合村“两委”换届,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服务群众观念强”等“三强”型农村优秀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保证了村支部书记队伍的指导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整体素质水平。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切实做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注重党员党性培养。建立党员志愿服务承诺制,抓好农村党员志愿者工作,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中广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组织联系困难群众帮发展、党员联系群众访

民情活动,扩大党组织服务群众范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以群众满意为唯一测评标准,不断改善服务群众质量,保证农村党的队伍素质。 三是抓好农村社区党组织规划建设,确保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双先双覆盖”工程,按照党建先行、规划先行的要求,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镇实际情况,规划建设……等示范社区。先行成立了示范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注重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宣传,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社区建设,规范征地拆迁等相关行为,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了社区建设工作的科学规范化进行。 四是抓好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机关等领域党组织建设,提升管理层次。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人员经费,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实施党建“凝聚力”工程,选派机关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务工作志愿者,广泛开展“七星级”企业党组织创建活动,着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大力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活动,改进机关干部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机关效能提升。加强站所建设,切实提高各站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镇政府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实施“三级联创”工程,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镇政府管理重心下移,各部门在各村设立服务代理站,实行为民服务代理制,零距离、无缝隙、主动式和全方位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不与民争利”,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3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3篇 随着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xx乡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遍布全乡的农村乡土文化彰显出其巨大的魅力和蓬勃生机,为xx乡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xx乡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成效 1、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在乡政府在财政赤紧的情况下,尽力保证文化必要的投入,据统计,近几年来,乡里共投入14万元,文化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民文化活动得到丰富,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大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政府以文化站为主体,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乡文化站在圩镇办起了“阅报长廊”和“时事政策博览墙”。乡政府以培育新农民入手,创办了农民知识化培训学校,举办种养、加工培训班24期,培训人数达5000多人次,免费赠送科技书刊和资料近万份。乡里还办起了图书室、歌舞厅。同时,采取政府埋单,农民看戏看电影的形式,乡政府请县剧团来乡下村巡回演出,乡电影队下村放电影,为农民送上丰盛的精神食粮。每逢重大节日,乡政府还组织开展“爱xx罗江、美xx罗江”系列文艺活动,从XX年至今,共放映电影210场,为农民送戏40场,举办文艺活动12场,既满足了全乡农民的文化需求,又起到了

教育引导作用。 3、弘扬乡土文化,织牢“乡、村、组”文化网。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xx乡通过“以奖代扶”的方式,着力构建乡、村、户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规划、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全乡已创建了5个特色文化村,15个文化活动室,200个文化示范户,并村经济贫困村的创建工作给予适当扶持。为了让当地农民成为本土文化活动的主角,乡政府以唢呐,鲤鱼灯为依托,经常组织文艺演出、竞技比赛等活动,开展民间艺术汇演,桂竹村鲤鱼灯获得XX年全县民间艺术汇演二等奖。 4、政府搭台、农民看戏。xx乡从加强乡文化站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入手,依托县文化局,县采茶剧团,开办了歌舞、乐器、书画等培训班。同时,按照“政府出资,乡镇搭台、农民看戏”的形式,定期送电影、送戏下乡,免费赠送图书和科技读物,为农民群众送上文化大餐。乡政府还采取企业冠名,社会捐助等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风格清新质朴的农村文化活动。 二、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农民的文化意识相对薄弱。由于受“经济利益”思想的冲突,一些农民往往忽略了对文化活动的追求。因此,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精神文明和文化意识。 2、经费投入不大,导致文化事业发展滞缓。由于上级对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扶持力度不大,乡镇对培育本土文化、民间艺术、添制设备却无从下手。因此,上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农村文化事业。

濮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濮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濮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对我市农村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通知》要求,我县及时组织县委农办、住建局、产业集聚区办公室等部门及有关乡镇召开座谈会,对全县推进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濮阳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情况 濮阳县共辖6镇14乡,1005个行政村,总人口108.6万人,县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耕地135万亩。2010年,全县GDP完成192.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161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2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43元,城镇化率达到39.32%;柳屯镇、文留镇跻身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濮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部分明确指出: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市建成区内现有城中村,加快转变为城市社区,同步推进社会组织形态转变,使村民真正转化为市民。选择工业集中、基础好的文留、柳屯、户部寨、庆祖四个乡镇优先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到2012年,在县产业集聚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对不宜居住的村庄以及弱小村、偏远村实施整村搬迁,统一组织建设集中居住区。“十二五”期间建设40个新型农村社区。 2011年初,县委成立了由县政协主席曹雪生任组长的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领导小组,负责产业集聚区内23个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作。结合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5年内拟投资47.6亿元,对涉及的23个村庄实施拆迁,并进行集中安置。该社区的建设以实现中心村聚集为目标,采用投资开发模式运作,规划设计教育、商业、医疗、娱乐等功能齐全。总体设计为南、北2个分区。南区规划在县城濮阳师范东侧、南环路以北、国庆路以南区域,北区规划在濮台铁路北侧、大庆路东侧区域。建成后,南北区共可容纳10万人居住,其中,安置城关镇管辖的大屯、裴西屯、张庄、谷家庄、铁炉、邢庄等15个村,拆迁5000余户、近20000人。安置房建设计划今年9月份实施,拆迁安置从2012年开始,至2015年底全部完成。 二、濮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现状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濮阳县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根据“全面规划、示范带动、启动社区、整治环境、整合涉农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从经济基础发展较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确定了城关 镇大屯、五星乡安寨、文留镇王明屯和高庄、庆祖镇郑寨和柳屯镇陈庄等社区提前发展,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形式主要以中心村聚集、一村一社区型、融入城镇型为主。五星乡安寨村属于典型的一村一社区型,安寨村已启动“和谐新村”建设,全村共192户,890人,1309亩耕地,新型社区共规划8栋楼房,现已启动建设2栋,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230余亩,节约土地用于村内招商引资;城关镇大屯社区属于融入城镇型发展,依托濮阳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整合可利用土地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用地,由开发商统一开发,村民住宅“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施工”,目前已做好前期规划,正在与开发商洽谈;户部寨乡宗郭庙村属于中心村集聚型,投资类型属于投资开发型,有三个自然村庄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建设“新宗村花园”社区,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村民筹资2000万元(含拆迁补偿款),土地流转资金1237万元,村民房屋拆迁费用按照一亩4万元的标准进行赔偿,资金用于新型社区建设,入住新户只需补齐差价,如果资金不够,开发商先给予垫付,在以后的食品工业园区就业后偿还。在原村庄宅基地上规划新型社区,占地面积130亩,分三期建设完成,采取先建后拆滚动发展的模式,稳步推进的方式实施,目前已开工建设14栋楼房。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三级连创”为载体,强化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服务观念,要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为载体,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策、法律观念,提高政策水平,学会依法办事,认真改进作风。坚决防止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提高乡镇、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一要建设好农村的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好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要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并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建设健全明主监督制度等。 二要按照有利于开展组织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探索和完善新的组织设置形式,改进党组织的活动方式。 三要把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带头人群体。要制定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并将这作为农村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真功夫常抓不懈。 3.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广泛开展依法明主选举、明主决策、明主管理、明主监督的活动,调动农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规范和深化村民自治活动,实现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完美结合。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与任务 (一)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乡镇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乡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需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问题,由乡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3.领导乡镇政权机关和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和各自章程充分行使职权。 4.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5.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和监督工作。协助管理上级有关部门驻乡镇单位的干部。 6.领导本乡镇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计划生育工作。 (二)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与任务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 2.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事情,由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精品】

《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是一篇好的,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大调研,通过调研一是掌握了引起群众上访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二是进一步摸清了全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级组织工作的领导。下面主要对**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事处是**区的东大门,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辖区内有×个行政村,×口人,×亩耕地。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乡村优秀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大,文化设施较齐全。各村都配备体育健身器材、投影仪、卡拉ok、图书室,有黑板专栏进行文化宣传,网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2、“两委”干部文化意识有所增强。 各村“两委”干部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增强,摆在农村工作议事日程,比较重视,财力物力有所投资。 3、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 村里在重大节目时常举办文艺表演,村民都积极参与。保持当地习俗,定期开办庙会、开放集市,在热闹非凡的活动中继承发扬当地文化传统。 4、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 区文化局、电影公司送图书下乡、一月演一场电影,普通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条件较好的'村,自筹资金唱大戏,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这一文化需求。 5、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 各村自发组织各类中老年艺术团、演唱团队,文艺表演队伍×个,都能利用重大节日、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农闲时大家聚在文化活动中心利用卡拉ok扭秧歌、跳舞、舞龙、跑马、唱戏、唱歌等,或自发组织学习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崭新舞台. 而完善新型社区建设格局, 推进新农村建设, 需要对不同地区农村社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挖掘。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日星期四调查地点:虞城县乔集乡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和高中的文化程度调查方式:是以走访的形式调查的 调查的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被我们县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我个人的思想认识上,也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新型农村社区既是社区,又在农村,如果简单一点儿,能够理解为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在农村建的社区,但它又不但仅是居住环境的改进,加上新型两个字,其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提高到了新的层次。新型是对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的一个提高,她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

的转变。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主要是指居住环境的改进、农民精神风貌的改进,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方面,是较低层次的农村社区。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质的、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并经过产业支撑,把农业劳动力变成了一产、二产或三产工人,实现了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生活理念的根本转变,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转变,群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根本提高。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逐步拉大,三农问题愈来愈突出。就商丘而言,近年来,市区和各县城区变化很大,环境更加优美整洁,市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进。可是在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环境,虽有改进但变化不大,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不相同步。就是说,广大农民还没有完全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年,国家虽然不断加大惠农力度,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等,但这些都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用于改进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绝大部分放到了城市,这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现状有关。政府财政有限,如果投向农村,点多面广、居住分散、蜻蜓点水,根本不解决问题,因此集中用于

农村基层工作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农村基层工作调查报告 一、村情介绍 七里桥镇观音堂村位于湖南省祁阳县城浯溪镇东南方向,距县城仅3.5公里,3路公交车从县城直达七里桥镇上,该村紧邻镇政府,离七里桥镇街道不足500米,祁羊公路(县道)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是镇里重点发展的6个行政村之一;全村现建有3公里多的通村联户水泥路,实现了对全村各组的覆盖,通户率达95%;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308户,共1125人,其中党员35人;全村地势较为平缓,有多座100-300米的小山,山上多种植油茶、柑橘,该村相对本镇其它村来说,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占有率较高;全村80%的成年人以在家务农为主,20%的外出经商务工,村里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目前,由于受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该

村仅有一家私营锰矿加工冶炼厂,这是村里唯一的吸纳就业和给村里创收的经济实体。xx年,七里桥镇党委、镇政府研究决定动员全镇力量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县里也给予土地、财税、融资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镇财政还拿出一部财力鼓励作为招商引资杰出单位和个人,目前。该镇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协议金额已过千万,种植漆树的投资项目已经在该镇乌山冲村破土动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该镇其他一些行政村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瓶颈,以下几点是在调查观音堂村中发现的问题: 二、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观音堂村全村90%左右的农户增收渠道主要靠务工、养殖和种粮三种方式,少数人通过经商发家致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稳定并逐渐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资、饲料价格等大幅上涨,增加了种养殖业的生产成本,制约了规模化产业的形成,同时受疫病、市场风险等的不利影响,抵销了农作物丰产带来的增收效应,农民的种养信心依然有较大上升的空间。据村里会计苏祥发反映,当地xx年尿素价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4篇)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家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但还是满足不了农民脱贫致富之后对文化生活需求增长变化的需求。出现了农民口袋里票子多了,而脑袋里信仰少了的普遍现象。 我区农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民的思想更开放,见识更多,经济条件更好,从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的任务也越重要,难度也越大,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随着农村的发展却在逐步消失,这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无关系。 如今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生活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需求。虽然我区农民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化活动内容,但是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活动内容更感兴趣,例如种植、养殖技术和劳动技能的输送等。 二是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除纯粹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外,我区农民对健身类的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很多农民也认识到天天打牌不是好事,但苦于缺少健身场所和设施的限制,其想要更

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其只能陷于牌桌。 三是对讲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文艺节目的需求。现在各类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不少,但农民认为那些人和事离自己太远,无法引起其内心的共鸣,受教育程度不深。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果能以区直各部门每年评选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为原材料,编排一些文艺节目送到农村则更易于与我区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宣传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文化设施陈旧单一,文化阵地逐渐丧失。现在各乡级的文化设施主要有广播站和室外体育场。广播站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且多数陈旧、老化,室外体育场也仅有篮球场。由于缺少维护各种设施严重损坏。村级除近两年个别村新添一些文体设施外,其余村也仅有广播,且由于设备老化基本瘫痪,乡、村广播这一曾经的宣传主力逐渐丧失阵地。 二、文化工作人才缺乏,文化传播链脱节。乡广播站有站所事业编制,每乡有1-3个,有的还超编1-2人,但真正干文化工作的最多不过1人,且是兼职。文化站有文艺特长的人很少,更没有相关培训。真正具备文化工作素质和热情的人是招不进、留不住。随着取消农业税,没有了村提留,村级广播员也因经费文体而流失。 三、文化工作经费不足,相关工作难以规模开展。文化工作是一项费力费钱,需要长期坚持投入但见效缓慢的事业。由于以前经费投入不够,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工资偏低,文化设施得不到更新补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2006年,中央明确指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要求,由民政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省九次党代会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我市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最重要的一项建设内容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今年我区的三干会上,也明确提出了“注重功能配套,建好农村社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指导城阳城的农村社区建设,结合区里关于召开三农问题研讨会的通知精神,我在走访座谈、收集情况、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社区建设有了一点儿思考,由于时间仓促、学识不足、经验缺乏等原因,只是一些肤浅的想法,有待在进一步的学习、调研、思考、探讨后补充、完善。 一、新农村建设外出考察情况 今年3月23日至27日,我随区考察团,赴4省、7市的12个考察点进行新农村建设考察,每个点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看点,都有很好的借鉴点。安吉县90%以上的村都是别墅,刘家塘村看环境和服务,村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社区服务中心提供150多项服务,灵峰村看规划和土地运作,规划标准高,一楼停车、放农机具,台阶直通二楼,二楼居住,很符合农村生产生活需要,长兴市门前广场颇为壮观,

广场四周有护城河,旁边的山丘自然保存下来,很自然,很和谐,高淳县桠溪镇国际慢城、古街,主要看农家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华西村看集体经济实力,山东枣庄、台儿庄看古城复活、古城游,属二战纪念性城市,建设速度快,各类博物馆多,寿光蔬菜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濮阳西辛庄只是一个几百人的村庄,却走出了一条靠发展股合作份制企业和招商引资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新乡县古固镇、七里营镇的社区建设颇具规模,许昌鄢陵县的花卉产业和新型社区建设颇具特色。 考察一行大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丰富了阅历,同时,也深感差距,倍增压力。回来后,我及时召开了班子成员会,把所看、所见、所思、所想与大家做了交流,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鼓舞了干劲。 二、城阳城址保护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城阳城址保护区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共有自然村53个,村庄分散,居民点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2个(一般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0.5个)。人口超过300人村民组只有5个,200至300人的村民组8个,100至200人的村民组28个,100人以下的村民组12个,户籍人口9626人,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常年外出打工,形成多个“空心村”。城阳城址保护区成立时间较短,基础差,底子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 对策 摘要: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系到农村基层人心向背的一项大工程,是关系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关系到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基层党组织能否健康、稳步成长,牵引着农村建设能否有起色。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一个战斗力强的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村开拓创新、继往开来的组织保障和政治基础。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对策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建设,源泉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稳,则全局稳;农业丰,则人心定;农民富,则小康成。而这一切,从根本上说,则取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政治发展的“动力源”。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六十多次提到“民主”的字眼,这足见中央对加强人民民主建设的高度关注。近些年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大政治课题。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才能够带领广大的党员和农民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为推进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农村政治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护航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农村,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根本途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为

关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研报告 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为经济建设创造安定环境,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下面就如何发挥基层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当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的主要方面 1、土地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征地补偿”。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工业开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建设性项目征地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不同期项目的补偿政策不统一,就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征地补偿问题牵扯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是空前团结的,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如果处理不妥,将可能会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从我乡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因为群众认为他们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讲话,因此对他们不信任,有发言权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我们在处理涉及征地事件时,一定要谨慎。 2、农村村务公开问题。 农村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是农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多数农民对于这项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相当关心。但是,在有些村组,村干部却对这项工作并不热心,所以造成村务尤其是财务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甚至是流于形式,引发群众上访造成农村

社会不稳定。 3、农民法制意识问题。虽然法制建设在农村逐步加强,但受观念影响,部分农民还不习惯用“法”来解决争端,而依靠单纯的“私力”解决,明明违了法,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4、农村干部的工作问题。 一方面有些乡村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激化了矛盾,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某些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逼得下面要么弄虚作假,要么侵犯农民的利益,把干部直接推向农民的对立面。 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村文化的相对缺乏,赌博迷信、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蔓延,已成为诱发多种犯罪的社会毒瘤。 6、劳资矛盾问题。 我乡属于工业经济发展乡,基本上每家农户都有人在企业工作,农民与企业主之间因工作、报酬引发的矛盾逐年增多。同时由于目前办企业的门槛较底,“开关”厂比较多,劳动法律制度执行不彻底,企业职工(农民)的权益不能有效保障,导致了群众性事件的加剧。 7、外来人员管理问题。 近几年,我乡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们明显感觉到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主要包括流氓恶势力、卫生防疫和计划生育等。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篇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着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夯实文化强区基础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城区委、区政府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为新起点,着重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以基层文化发展繁荣,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在接到《关于开展省委委员、修补委员2010年度重大课题调研活动的通知》后,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细致的走访和摸底调查,对城区近年来基层文化建设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原因和今后努力方向也做了一些全方位的思考。 一、文化根基牢,为推进基层文化建设蓄好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文化活动阵地覆盖广。高度重视基层文化站的建设,全区13个镇(办)文化站中,特级站有3个,二级站5个,三级站3个,市认定达标站2个,达标率达到100%。全区有文化广场58个,包括社区和行政村的小广场,建成农家书屋49家。 二是公共文化活动次数多。以今年为例,共开展各种各

样的群体活动53场次,参与群众近万人/次;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504场,观众约13万人次;举办文化艺术培训班15场,展出书画作品200余幅,3000余人参观了展览;组织历史民俗歌舞剧《东坡与朝云》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展演,组织小金口麒麟队参加上海世博会演出,受国了国内外友人的好评。 三是文艺作品创作质量高。对基层的文艺爱好者、“民间歌手”、“流浪艺术家”及“土专家”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文艺人才库。各镇(办)共有艺术团体31个,各种艺术门类创作演出人员12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1人,省级会员51人,市、区级会员357人。今年全区会员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共发表文艺作品300多篇(幅),参加各类比赛20余专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排名为全市第一。 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我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有11类上百项,不可移动文物198处,消失文物2处,文物保护单位50 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其中最为著名的中山公园、中华全国总工会办事处、东湖旅店旧址、邓演达故居等已被开发成为红色旅游区。 二、查找问题抓关键,为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把好脉 在已经积累了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势能上,如何趁势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