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一、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长江委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一是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成效。水雨情信息已实现及时采集,实时传输。自2005年7月1日起,水文局118个中央报汛站全部实行自动报汛,长江流域率先在全国实行了雨量和水位报汛自动化。与传统人工报汛方式相比,自动化报汛具有时效快、差错率低、效率高三大优点。徐六泾水文站实施流量实时监测,具有流速、流量及测站位置在线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显示及储存的特点,其流速、流量测验成果达到整编要求。

二是长江水利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初步建设了覆盖委机关和委属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大院局域网和覆盖委在汉单位和主要住宅小区的宽带网,统一了因特网出口。通过VPN实现委机关与汉江集团和陆管局的广域网连接,初步实现移动与外业用户的接入。2004年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流域级的网络平台、异地会商系统和安全系统。宽带网有用户1200户左右,程控交换网现用户4400多户。目前建成并使用的防汛专网有荆江微波、江汉微波、环洞庭湖微波、长江委—湖北省水利厅数字微波,武汉地区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系统等。

㈡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取得实效

一是积极配合水利部,全面推进长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2003年3月完成政务外网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通过水利部统一招标,采购了身份认证系统,确定了应用平台软件产品,软硬件设备目前设备已到货,安装调试和培训等工作也已经完成。除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的项目外,长江委还完成了公用门户平台和公文共享检索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二是配合部项目办,积极促进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面有序地实施,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发挥效益。建成连接水利部到长江委的计算机骨干网和视频会议系统。正在建设攀枝花、沙市、岳阳、洞庭湖、重庆、涪陵、三峡及南京8个水情分中心,各分中心土建已基本完成,分中心设备已开始全面安装调试。《长江防洪调度系统建设方案》经过委项目办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已正式上报部项目办;根据部项目办要求,委项目办正在对长江流域防洪工程数据库积极组织实施。通过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分别成功地承担了2005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电视电话会议(分会场)和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会场)的信息传输。

三是全面启动长江河道采砂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武汉监控中心子系统、鄂赣省际边界监控子系统(含雷达监控系统)、江西湖口监控子系统、8套持证采砂船船载监控子系统、4套执法船船载监控子系统,购置5套执法车和4套执法艇监控设备。鄂赣省际边界监控子系统中的雷达设备已通过国际公开采购招标,确定意大利GEM公司为供应商,雷达设备于2006年7月底到货,软件也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开发商。

四是大力推进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建成和基于WEBGIS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的开发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从数据监测、传输、入库到发布、查询,实现了全程自动化,为实现“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新时期治江思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平。开通了长江委英文网站,委机关有关部门和委属有关单位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水利信息服务,促进了信息沟通,加强了水利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6月,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网站正式开通。截至今年9月,一共收到了流域内用户346项申请,已经办理完毕220项,其余正在办理过程中。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网站的开通,对促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水利政务透明

度、提高办公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㈢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初步改善

一是有序地推进水利信息化规划。积极完成《长江流域水利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并正式上报水利部。

二是健全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长江水利水利委员会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5年11月在委内正式颁布,还将出台《长江委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

三是成功地召开了长江委首届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建设成果交流展示会。水利部信息办主任蔡阳亲临大会指导,委副主任王忠法也作了重要讲话,委信息办副主任吴道喜作工作报告,还表彰了“汉江集团办公管理信息系统”等8个优秀应用系统和“长江118个中央报汛站报汛自动化系统”等8个优秀开发成果。这次大会明确了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促进了水利信息化技术交流。

四是开通了水利信息化专题网站,建立了水利信息化通信员联络制度,并积极向部信息办报送长江委信息化建设的有关动态,为水利信息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长江委信息化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初步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江委历来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随着国家、水利部和我委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开展,大家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仍显得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投入的力量不够,对信息化综合体系架构缺乏清晰的认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轻管、重复建设等问题,有限资金的投资效益还不高,对标准化、信息安全、运行管理体制和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不够。

㈡信息共享困难

长期以来,长江委在各项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在流域管理和规划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数据资源的整合离信息共享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局性的数据库很不完善,特别是缺少规范化的数据,支撑应用系统的信息资源还很不足。由于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信息资源难以实现综合利用,共享困难,整合难度较大。

㈢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建设任务艰巨,而长期以来国家对全局性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相对不足。由于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渠道不畅,一方面,规划或计划中的建设内容往往难以落实,导致水利信息化建设长期形成不了规模,缺乏系统性,建设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一些系统建成后,运行维护费落实难,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㈣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从长江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上看,全局性的应用支撑平台正在建设之中,信息化的总体效益尚未能有效发挥。从已经建成的一些项目上看,注重硬件的较多,应用范围偏小,服务目标较单一。由于缺乏对水利业务流程的统一分析和规范,存在系统开发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低、生命周期短等问题,各应用系统相互独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尚未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维护的应用软件资源。

三、几点建议

㈠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大部分建设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包括应用支撑平台、综合办公、人事教育、科技外事和规划计划系统,各项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工作将等待水利部正式部署后才开始实施。由于前期开发工作流域机构参与的少,二次开发的难度较大。希望水利部在项

目实施过程中,多让流域机构参与,为系统部署和二次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于政务内网的规模问题。长江委即将迁入新的办公大楼,内网原来是按普通内网建设。如果政委内网全部按涉密来建设,需增加大量投资,在电子政务系统尚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使用率低。能否首先在小范围内(包括委领导和委机关各部门领导)按涉密网来建设政务内网,待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再全面建设政务内网。

㈡政务内、外网信息交换

根据长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初步设计报告,电子政务系统主要满足委机关办公的需要,没考虑委属二级企事业单位。水利部已经明确规定,电子政务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要运行在政务内网(个别子系统还需运行在政务外网),而委属二级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是不能接入政务内网的。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初步设计报告中也没有考虑内外网的信息交换问题。因此,随着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深入,内外网信息交换的问题必将最终显露出来。相信其它流域机构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水利部是否统一考虑内外网信息交换问题,也按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来共同解决。

㈢加强水利信息标准建设,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是推动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水利部加强了水利信息标准的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标准,但是切实推动水利信息化工作,还需要更多的标准加以规范和指导,特别是信息共享与数据资源整合数据接口方面。

长江委水文局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长江委水文局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我局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促进长江水文安全健康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我局突然发生且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工作原则 1.4.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应急处置以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身体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危害。 1.4.2 集中领导,分级负责。在水文局统一领导下,水文局、勘测局根据授权负责不同等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事故现场应设立集中统一的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实行统一指挥。 1.4.3 反应快速,运转高效。事故发生单位要及时报告事故信息,水文局、勘测局要快速处置信息,并在接到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内启动

应急预案。 1.4.4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事故应急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做好正常情况下的对外服务项目风险评估、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工作。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水文局设立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2.1.1 指挥部的组成: 指挥长:水文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副指挥长:水文局分管安全生产责任人、副局长、总工程师 成员:局副总工程师及人事劳动教育处、办公室、计划财务处、技术管理处、水质监测管理处、综合事业中心主要负责人。 2.1.2 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拟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办法。 (2)组织、指挥、协调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及时了解和掌握安全事故信息,根据事故情况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报告事故情况。 (4)组织或配合上级安全生产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及评估工作。 (5)为基层单位提供事故处理专家和技术支持,组织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演练。 2.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正常情况下由局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关成员

正确对待网络网络的利与弊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上网得反面例子,认识到网络得不良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从多角度广泛地交流与讨论“上网利与弊”,养成良好得上网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遵守文明公约,养成文明上网得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围绕话题积极思考并从多角度畅所欲言。 教学难点:分析、整理与归纳各种观点,学会上网,养成良好得上网习惯。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将收集到得相关资料以资料呈现出来,为交流与讨论奠定基础。 对话法:仿效央视“焦点访谈”得形式,通过主持(教师)、观众(学生)之间得口头交流自然而然地引出相关话题,并使学生在宽松融洽得气氛中畅所欲言。 讨论法:集中围绕话题进行讨论或辨论,从而培养学生得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 四、教学背景: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教育也在发生重大变革,自网络诞生以来,一个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事实就是,网络正以非同寻常、超乎想象得速度渗透到人们得学习、工作与娱乐乃至生活得方方面面。作为一种改变人类历史与生存方式得新生事物,其“双刃剑”得作用就是明显得。在虚拟得网络世界里,信息滚滚而来,永不枯竭而又丰富多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得网民群体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得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面对不可阻挡得中小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与规范,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得重要问题。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个学生收集“上网利与弊”得相关资料,能够结合自己谈谈对上网利与弊得瞧法。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上网利弊得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引出主题 主持:当您坐在电脑前您第一件事就是做什么? 观众:上网 主持;同学们上网最喜欢做什么? 观众:聊天、瞧新闻、发电子邮件、查找资料等。 主持:上网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影响呢? (二)、开展讨论调查 观众A: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得渠道。多媒体制作得阅读资料,还可以借助生动得动画,美妙得音乐,提高了青少年得阅读兴趣。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得阅读方式,即从文本阅读转向超文本得阅读,从单纯得阅读文字转向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 观众B:提供了求知学习得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得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得广阔校园,我们如果学习中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她同学、老师讨论解决。 观众C: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得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她们全球意识得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她们与各式各样得人交流得能力。 观众D:提供休闲娱乐得场所。上网聊聊天、玩一些游戏,可以把一天比较紧张得大脑放轻松一下。玩游戏,对于熟悉计算机,了解新技术以及对她将来得发展都很有意义。 主持:同学生都谈得很好,那么上网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了吗,展示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后精神异常得图片。 观众A:过多得上网对人们得健康与社交不利。卡耐基与她得同事对一些实验对象在开始使用互联网及之后得一两年进行了人格评估,发现:人们花在网上得时间越多,与亲人得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得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与沮丧。 观众B:将大量时间用于网上聊天,游戏等方面,没有时间用于学习,与朋友交往,甚至连睡觉得时间都没有,就会逃课,熬通宵,成绩

涉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涉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1.1需求分析 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 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 1.1.2建设内容要求 (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 安全管理需求: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 安全体系设计要求: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2)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 1.2设计方案 智慧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有必要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保证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

1.2.1安全体系建设依据 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平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防专业VPN设备、WEB防火墙、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终端杀毒软件网络版、网络防病毒服务器端等。 1.2.2安全体系编制原则 为实现本项目的总体目标,结合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现有网络与应用系统和未来发展需求,总体应贯彻以下项目原则。 保密原则: 确保各委办局的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泄漏给非授权用户或实体。 项目组成员在为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基础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将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任何用户信息均属保密信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单位或个人,不得利用这些信息损害用户利益。 完整性原则: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恰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 可用性原则: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 规范性原则:信息安全的实施必须由专业的信息安全服务人员依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要有相应的记录,提供完整的服务报告。 质量保障原则:在整个信息安全实施过程之中,将特别重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的实施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流程进行,并由项目协调小组从中监督、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1.2.3体系建设内容 (1)安全管理体系

长江水利委员会历史沿革

长江水利委员会历史沿革 1921年12月,成立扬子江水道讨论会。 1928年5月,改组扬子江水道讨论会为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 1935年4月,合并改组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太湖流域水利委员会、湘鄂湖江水文站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 1947年6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改名为长江水利工程总局。 1949年12月,开始组建长江水利委员会。 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 1953年2月,毛泽东同志听取长江委主任林一山关于治理长江问题的汇报。 1956年,以长江水利委员会为基础,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1980年7月,邓小平同志听取葛洲坝工程进展情况汇报。 1988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改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为水利部派出机构。 1989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长江委科研基地时发表讲话。 1997年,胡锦涛同志视察三峡工程。 2004年6月,温家宝同志视察荆江大堤,听取长江委主任蔡其华的汇报。 主要职责 ■负责《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监督检查、履行《水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水利部授权的各项水行政管理职能。 ■组织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组

织开展有关前期工作、技术审查等。 ■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 ■按照授权,负责流域防汛调度,指导、协调监督流域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根据国务院确定的部门职责分工,负责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 ■按照规定或授权负责中央水利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有关治理开发工程的指导、监督、监管等工作。 ■负责长江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以及相关的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 ■组织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点区水土流失的预防、监督与治理,组织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指导流域内地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作。 ■负责中央有关水利工程的国有资产的运营或监督管理等工作。 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长江委人在认真履行流域水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完成了以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为代表的大量的流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先后承担了荆江分洪、丹江口、隔河岩、万安、江垭、葛洲坝和三峡、南水北调、长江重要堤防等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监理和建设工作,为治江事业创造了震古烁今的经济社会效益,形成了“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 随着三峡工程初步发挥效益和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开工,长江治理

高速网络环境下的网络带宽测试算法分析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17271838.html,/network_security_zone/2008/0709/972743.shtml 1 引言 作为网络测试内容的一部分,精确的测量网络的带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但可以帮助网络管理人员了解整个网络的状态,及时发现网络的瓶颈所在,更重要的是可以给网络设计人员,特别是网络协议的开发人员提供指导,采用新的算法来控制路由的选择,避免拥塞的发生,实现更好的拥塞控制策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网络带宽的测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很多网络带宽测试的算法。这些算法中就测试的对象来讲,有的是测试网络的总容量(Capacity);有的是测试网络的可用带宽(Avaible Bandwidth);就测试的范围来讲有的 是测试每一条链路(Hop by Hop);有的是测试端到端(End to End)[3][4][5]。总的来讲,这些技术可以归为两类:单数据包(Single packet)技术和数据包对(Packet Pairs)技术。名字来源于在一次探测中所使用到的数据包的数量。随着网络速度的不断提高,目前这些测试算法都面临很多新的问题,特别是系统的软硬件资源对于测试所带来的影响。 2 基本算法 2.1 单数据包技术 单数据包技术通常也称为可变大小数据包技术(Variable Packet Size),因为它向网络发送大小变化的探测数据包并统计达到目的端的时延来测试网络的带宽。网络的时延由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排队

时延三部分组成。这类算法典型的有pathchar、pchar、clink[3][5]等。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低速的链路传输一个数据包所用的时间比高速的链路长。单数据包技术测试到的是网络的容量。如果一个大小已知的数据包经过一条链路的时间已知,则该链路的带宽就可以计算出来。计算必须考虑链路的传播时延,对于一定的传输媒介,传播时延是固定的。在不考虑网络的排队时延的情况下,传输时间(t)由数据包的大小(p),链路的带宽(b)还有一个固定的传播时延(l) 决定。 测试时,发送多个不同大小的数据包,当这些数据包在该链路的传输时间被测到后,通过公式(1)我们可以得出链路的带宽b,当然这些值都存在干扰,采用滤波的方法可以过滤出最接近于实际带宽值的数据。 2.2 数据包对技术 数据包对技术(Packet Pairs)利用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所形成的时间间隔(Dispersion Time)来测试带宽[1]。数据包对技术衍生 出了很多的算法和工具,如bprobe、PBM算法、nettimer、pathload[2][4]等。数据包对技术所测试的是链路的瓶颈带宽或是可用带宽,而不是单个数据包技术所测得的链路的容量。数据包对技术基本方法可以用图一来说明。

数据中心安全规划方案

XX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项目 技术方案

目录1.项目概述4 1.1.目标与范围4 1.2.参照标准4 1.3.系统描述4 2.安全风险分析5 2.1.系统脆弱性分析5 2.2.安全威胁分析5 2.2.1.被动攻击产生的威胁5 2.2.2.主动攻击产生的威胁5 3.安全需求分析7 3.1.等级保护要求分析7 3.1.1.网络安全7 3.1.2.主机安全8 3.1.3.应用安全9 3.2.安全需求总结9 4.整体安全设计10 4.1.安全域10 4.1.1.安全域划分原则10 4.1.2.安全域划分设计11 4.2.安全设备部署12 5.详细安全设计13 5.1.网络安全设计13 5.1.1.抗DOS设备13 5.1.2.防火墙14 5.1.3.WEB应用安全网关15 5.1.4.入侵防御16

5.1.5.入侵检测17 5.1. 6.安全审计18 5.1.7.防病毒18 5.2.安全运维管理19 5.2.1.漏洞扫描19 5.2.2.安全管理平台19 5.2.3.堡垒机21 6.产品列表21

1.项目概述 1.1.目标与范围 本次数据中心的安全建设主要依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的技术部分,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来对网络与服务器进行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在本次建设完毕后XX数据中心网络将达到等保三级的技术要求。 因用户网络为新建网络,所以本次建设将完全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技术部分要求进行。 1.2.参照标准 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 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GB/T 25070-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Z 20986-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1.3.系统描述 XX数据中心平台共有三个信息系统:能源应用,环保应用,市节能减排应用。 企业节点通过企业信息前置机抓取企业节点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上传到XX 数据中心的数据库中,数据库对这些企业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同时企业节点也可以通过VPN去访问XX数据中心的相关应用。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

西安市阎良区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2006年9月13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不断提高全区公务员及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机关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国家航空城建设大局以及全区中心工作,以增强执政意识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大幅度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为加快推进国家航空城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教育培训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把握机关工作人员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教育培训,激发机关工作人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全员培训,保证质量。面向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培训机关工作人员,大幅度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素质,实现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三)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

育培训的全过程。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领导干部、公务员、工勤人员教育培训,在实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科级(含正副科级,下同)及以上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教育培训。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新形势和新任务,联系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机关工作人员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航空城建设、发展需要,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理论、制度和管理的研究,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努力探索教育培训工作新机制。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区各级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第二章教育培训对象 第五条机关工作人员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区各级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重点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及其后备干部。 第七条机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一)新录(聘)用的初任培训; (二)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 (三)在职期间的各类知识更新培训; (四)从事专项工作的专门业务培训;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一方公司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一方公司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短期水情预报流程 (1) 3.1长江上游河段预报工作规程 (1) 3.2长江中下游河段预报工作规程 (3) 3.3汉江丹江口以上预报工作规程 (5) 3.4汉江中下游预报工作规程 (6) 3.5短期天气预报工作流程 (8) 3.6中期预报工作流程 (8) 3.7长期预报工作流程 (9)

作业预报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预报制作流程,保证并不断提高水情预报产品质量,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各预报产品制作流程,包括水情预报制作流程,雨情预报制作流程,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制作流程。 3 短期水情预报流程 3.1 长江上游河段预报工作规程 3.1.1 基本工作 a) 河段水雨情整理; b) 寸滩、武隆流量过程校核预报; c) 清江隔河岩水库入库洪水过程、库水位预报、下泄过程分析; d) 宜昌水位、流量过程预报; e) 荆江河段枝城、沙市、石首水位过程预报; f) 三口分流统计(三口指新江口、沙道观、弥陀寺,统计指标为分流量、分流比); g) 河段洪水分析; h) 相关洪水预报方案的实时补点。 3.1.2 预报流程 a) 寸滩流量预报 掌握干流屏山、岷江高场、沱江富顺、嘉陵江北碚站及各区间来水过程,用合成法作出寸滩三天来水预报。 b) 乌江武隆流量预报校核 掌握乌江彭水等水库泄水情况,计算区间来水过程,并粗略作出武隆站未来一天来水预报,作为校核。

C)三峡水库预报调度 掌握三峡区间各大支流来水情况;分析计算三峡区间降雨径流过程;用水动力学方法和流量演算法预报三峡入库流量;根据水库的运用调度规程,制定三峡水库的调度预案供领导决策。 d) 隔河岩水库调度情况 清江次降雨量达20mm以上,计算入库流量过程、库水位过程;当隔河岩库水位将超过汛限水位时,与清江开发公司水库调度处、湖北省防汛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掌握水库泄水过程。 e) 宜昌H、Q预报:预估三峡水库可能采用的调度方案,预报宜昌流量;宜昌H~Q关系分析,考虑葛洲坝泄水影响、清江顶托影响;确定宜昌预报H、Q,遇较大来水时与三峡局水情室会商后确定宜昌水位、流量过程。其中,宜昌流量过程预报值应于当日10时前提交中下游河段。 f) 枝城水位预报:①宜昌~枝城水位相应关系分析;②当长江来水与清江来水遭遇时,分析合成流量~枝城水位相应关系,分析合成流量槽蓄情况;③枝城H~Q关系分析,确认枝城水位过程预报;④水位过程预报值于当日10:30前提交中下游河段。 g) 沙市水位预报:①掌握三口分流情况,计算分流比(较大来水时);②掌握城陵矶水位预报、沮漳河河溶站来水过程;③枝城~沙市水位相应关系分析、涨差分析;④参考历史来水过程,分析洪水涨差特性及洞庭湖来水顶托影响程度,确定沙市H~Q关系;⑤参考MIKE-11模型计算结果,确定沙市水位预报。 h) 石首水位预报:①掌握城陵矶水位预报;②沙市~石首水位相应关系分析,涨差过程分析;③参考历史来水过程,分析洪水涨差特性及洞庭湖来水顶托影响程度,确定石首站H~Q关系;④参考MIKE-11计算结果,确定石首水位预报。 i) 作好相关记录及保存工作,较大洪水过后进行方案补点分析和因素分析,及时作出小结。 3.1.3 成果会商及发布 a) 预报实行主副班制。主班掌握来水各方面因素分析,副班配合作好各方面工作,遇重大水情或水情复杂时,由主班上报组织会商。 b) 根据实时水雨情变化,及时修改和制作相关站的预报。

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关于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工作。省局人教部门负责系统处级干部、省局机关干部培训档案管理;各市局人教部门负责科级干部、市局机关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的管理;各县(市、区)工商局负责科级以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 二、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主要包括综合管理档案、个人培训档案和其他需要建立的档案。综合管理档案主要包含本级局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年度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统计表,年度干部培训情况登计表,各班次的具体培训方案、培训通知及培训人员名册、培训人员考核成绩汇总、培训总结等资料。干部个人培训档案主要包括培训党员登记表、学员结业成绩或考核鉴定表等资料。 三、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登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准确。人教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共同负责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登记材料的收集、统计、填报工

作。干部本人应主动向所在单位和人教部门申报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 四、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相关资料应及时载入干部人事档案。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登记的培训记录,作为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干部的重要依据。 五、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应专人负责、专柜存放。干部调动时,按干部管理权限交干部培训个人档案。 六、省局人教处负责对全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督导考核。 七、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附:1、干部教育培训情况统计表 2、年度干部培训情况登记表 二00九年十月十三日

信息安全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信息安全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 一、安全建设内容 为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选择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在系统的建设中实施信息安全工程,保证网络的安全。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网络安全技术和运行体系、系统安全服务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二、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作为一个过程去考虑、设计、实现、执行。只有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行为,形成一个动态的安全过程,才能为系统网络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它包括:安全方针、安全组织、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物理与环境的安全、通信与运行的管理操作过程与职责、访问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业务连续性管理、遵循性与法律要求的一致性。 三、技术和运行 一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技术和运行三部分,其中技术体系包括保卫主机与应用系统、保卫边界、保卫网络和基础设施以及支持性基础设施等部分。 3.1 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安全 局域网主机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复杂,数据的计算、交换、存储和调用都是在局域网中进行的,黑客和不法分子常使用的破坏行为就是攻击局域网。局域网环境保护所关注的问题是:在用户进入、离开或驻留于用户终端与服务器的情况下,采用信息保障技术保护其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与机密性。 3.1.1 主机防护 主机保护与监控系统用于保护电子政务内部局域网用户的主机,针对连接到Internet上的个人主机易受外部黑客和内部成员攻击的特性,提供对个人主机操作(文件、注册表、网络通讯、拨号网络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有效保障个人主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1.2 非法外联监控 物理隔离网内经常出现私自拨号等非法上网行为,导致物理隔离措施形同虚设,泄密、非法入侵事件时有发生。就需要拨号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这些行为进行监控与报警,并记录操作者的主机名、主机IP以及拨号时间。 3.2 边界安全 保卫边界的目的就是要对流入、流出边界的数据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包括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脆弱性扫描器、局域网上的病毒检测器等。综合应用以构成完整的动态防御体系,从而对边界内的各类系统提供保护。 3.2.1 入侵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位于有敏感数据需要保护的网络上,通过实时侦听网络数据流,寻找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当发现网络违规行为和未授权的网络访问时,网络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做出反应,包括实时报警、事件登录,或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安全策略等。网络监控系统可以部署在网络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地方。 3.2.2 脆弱性检查 网络漏洞扫描系统能够测试和评价系统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包括网络模拟攻击,漏洞检测,报告服务进程,提取对象信息,以及评测风险,提供安全建议和改进措施等功能,帮助用户控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发现安全隐患。 4.2.3 网络防毒 网络防病毒系统加强对服务器进行保护,提供对病毒的检测、清除、免疫和对抗能力。在客户端的主机也安装防病毒软件,将病毒在本地清除而不至于扩散到其他主机或服务器。再加上防病毒制度与措施,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病毒体系。 3.3 网络与网络基础设施安全 保卫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总的策略是,使用安全性较高的专线和密码技术来传输系统网络节点之间的机密数据,加密方式采用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算法。

长江委水文理论试卷

一、判断是非(15分) (在每题之后的括号内以“√”表示是,“×”表示非。每题1分,做错1题扣1.5分) 1、某站某流速仪在使用60小时后进行了35次比测,比测时的水流条件较好,比测结果是偏差为2.6%,系统误差为﹣1.1%,该流速仪可继续使用。( ) 2 、某站所处为平原型河流。某次用流速仪测流,测流起迄时间内的水位落差为0.52m,平均水深为10.2m,该次测流成果符合要求。 () 3、由于流速存在着脉动现象,测速历时过短会使所测的流速是忽大忽小的脉动值,因而产生一定的测速误差。因此每一个测点要持续一定的测速历时,而且测速历时越长越好。() 4、土壤的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 5、用浮标测流时,浮标系数应该经过分析。不同的测流方案均 可使用某一次经试验分析后得到的系数。() 6 、受条件限制,基本水尺断面与测流断面不能重合时,可以分别设置,但两断面的流量应有稳定的关系。()

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对侵占、毁坏水工程及堤防、护岸等有关设施,毁坏防汛、水文监测和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的违纪行为,应当立即停止,并视程度分别给予罚款、赔偿经济损失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处分。() 8、用单一曲线法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流量精度指标为:关系点较密集的站,流速仪法高中水不超过±5%。() 9、一类站的输沙率测验,除水深小于0.75m外,不得采用一点法。 () 10 、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推求断沙时,关系线只可能是直线或折线。 () 11、年径流的变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年径流的年际变化越大。() 12、现行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都是用典型洪水过程线进行放大的。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时,从水库防洪安全考虑,应选择主峰靠后的洪水过程。()13、《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规定了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标识符命名的基本原则。() 14、洪水预报的对象一般是江河湖泊及水工程控制断面的洪水要素,包括:洪峰水位流量、洪峰出现时间、洪量、径流量和洪水过

医院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医院 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文档编号■密级 ■版本编号V1.0 ■日期 ? 2020

目录 一. 概述 (6) 1.1项目背景 (6) 1.2建设目标 (7) 1.3建设内容 (7) 1.4建设必要性 (8) 二. 安全建设思路 (9) 2.1等级保护建设流程 (9) 2.2参考标准 (10) 三. 安全现状分析 (11) 3.1网络架构分析 (11) 3.2系统定级情况 (11) 四. 安全需求分析 (12) 4.1等级保护技术要求分析 (12) 4.1.1 物理层安全需求 (12) 4.1.2 网络层安全需求 (13) 4.1.3 系统层安全需求 (14) 4.1.4 应用层安全需求 (14) 4.1.5 数据层安全需求 (15) 4.2等级保护管理要求分析 (15) 4.2.1 安全管理制度 (15) 4.2.2 安全管理机构 (16) 4.2.3 人员安全管理 (16) 4.2.4 系统建设管理 (17) 4.2.5 系统运维管理 (17) 五. 总体设计思路 (18) 5.1设计目标 (18) 5.2设计原则 (19) 5.2.1 合规性原则 (19) 5.2.2 先进性原则 (19) 5.2.3 可靠性原则 (19) 5.2.4 可扩展性原则 (19) 5.2.5 开放兼容性原则 (20) 5.2.6 最小授权原则 (20) 5.2.7 经济性原则 (20) 六. 整改建议 (20)

6.1物理安全 (20) 6.2网络安全 (21) 6.3主机安全 (23) 6.3.1 业务系统主机 (23) 6.3.2 数据库主机 (25) 6.4应用安全 (26) 6.4.1 HIS系统(三级) (26) 6.4.2 LIS系统(三级) (28) 6.4.3 PACS系统(三级) (30) 6.4.4 EMR系统(三级) (31) 6.4.5 集中平台(三级) (33) 6.4.6 门户网站系统(二级) (35) 6.5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 (36) 6.6安全管理制度 (37) 6.7安全管理机构 (37) 6.8人员安全管理 (38) 6.9系统建设管理 (38) 6.10系统运维管理 (39) 七. 总体设计网络拓扑 (42) 7.1设计拓扑图 (42) 7.2推荐安全产品目录 (43) 八. 技术体系建设方案 (45) 8.1外网安全建设 (45) 8.1.1 抗DDos攻击:ADS抗DDos系统 (45) 8.1.2 边界访问控制:下一代防火墙NF (46) 8.1.3 网络入侵防范:网络入侵防御系统NIPS (50) 8.1.4 上网行为管理:SAS (52) 8.1.5 APT攻击防护:威胁分析系统TAC (53) 8.1.6 Web应用防护:web应用防火墙 (58) 8.2内外网隔离建设 (62) 8.2.1 解决方案 (62) 8.3内网安全建设 (65) 8.3.1 边界防御:下一代防火墙NF (65) 8.3.2 入侵防御 (66) 8.3.3 防病毒网关 (67) 8.3.4 APT攻击防护 (70) 8.4运维管理建设 (71) 8.4.1 运维安全审计:堡垒机 (71) 8.4.2 流量审计:网络安全审计-SAS (73) 8.4.3 漏洞扫描:安全评估系统RSAS (78) 8.4.4 基线核查:配置核查系统BVS (80)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

长江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奖与青年 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奖励在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水利科技创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长江水利事业的发展,设立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科技奖)和青年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青年科技奖)。 为了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等有关科技奖励政策,结合长江委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应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加快“长江水利委员会治江高级人才计划”的实施。鼓励委内科技资源高效配臵、自主创新、联合攻关,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进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 第三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申报、推荐、评审和授奖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及宁缺勿滥的原则。 第四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每年奖励一次。科技奖常设一等、二等、三等奖三个等次,奖励对象为在科技进步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委属单位和个人。对具有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成果,可授予特等奖。青年科学技术奖分设一等、二等奖两个等次, 授奖对象为年龄35周岁(以

当年报奖时间为限)以下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委内青年职工(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年龄放宽至40周岁)。 第五条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证书不作为科技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评审机构 第六条长江委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是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最高评定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对奖励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制定、修订奖励办法,组建评审委员会,审定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负责年度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评审工作。 奖励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设在长江委国际合作与科技局(以下简称国科局),负责科技奖和青年科技奖的组织申报、接受推荐、形式审查、组织评审、异议处理和公布结果等日常工作。 第七条奖励委员会设主任1人,由长江委主任担任;副主任1人,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委领导担任;秘书长1人,由国科局局长担任;委员若干人。每届奖励委员会任期五年,国科局会同相关单位提出奖励委员会组建方案,报长江委批准。 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7—15人。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奖励委员会成员兼任,评审委员会其它成员的入选则根据年度申报成果的专业特点从长江委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中产生,经奖励委员会审定后聘请。 奖励办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由国科局科技处人员担任。 第八条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当年报奖项目的完成人不得聘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三)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健康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四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六条中央组织部履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协调服务、督促检查、制度规范职能。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导本系统的业务培训。 第七条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部署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主管本地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负责相关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第八条干部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组织实施本

企业信息安全总体规划方案

企业信息安全总体规划方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XXXXX公司 信息安全建设规划建议书 YYYY科技有限公司 201X年XX月

目录 综述 概述 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为技术和信息的竞争,随着企业的业务的快速增长、企业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企业是否能长期生存、企业的业务是否能高效

的运作也越来越依赖于是否有一个稳定、安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产。因此,确保信息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保证企业知识资产的安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信息安全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 企业高度重视客户及生产信息,生产资料,设计文档,知识产权之安全防护。而终端,服务器作为信息数据的载体,是信息安全防护的首要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业务领域的扩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张,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和业务需要,企业的IT生产和支撑支撑系统也进行了相应规模的建设和扩展,为了满足生产的高速发展,市场的大力扩张,企业决定在近期进行信息安全系统系统的调研建设,因此随着IT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应用的复杂化,相关的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比如病毒、蠕虫、垃圾邮件、间谍软件、流氓软件、数据截获、嗅探、监听、肆意泛滥,内部机密数据泄漏、办公系统受到影响等等,因此为了保证企业业务正常运营、制卡系统的高效安全的运行,不因各种安全威胁的破坏而中断,信息安全建设不可或缺,信息安全建设必然应该和当前的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全局考虑,应该在相关的重要信息化建设中进行安全前置的考虑和规划,避免安全防护措施的遗漏,安全防护的滞后造成的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 本次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主要考虑采用各种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各种信息安全产品和技术,帮助企业建设一个主动、高效、全面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降低信息安全风险,更好的为企业生产和运营服务。 现状分析 目前企业已经在前期进行了部分信息安全的建设,包括终端上的一部分防病毒,网络边界处的基本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外部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长江委全面推进长江委信息化建设 一、长江委水利信息化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长江委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一是水利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取得成效。水雨情信息已实现及时采集,实时传输。自2005年7月1日起,水文局118个中央报汛站全部实行自动报汛,长江流域率先在全国实行了雨量和水位报汛自动化。与传统人工报汛方式相比,自动化报汛具有时效快、差错率低、效率高三大优点。徐六泾水文站实施流量实时监测,具有流速、流量及测站位置在线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显示及储存的特点,其流速、流量测验成果达到整编要求。 二是长江水利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初步建设了覆盖委机关和委属企事业单位的机关大院局域网和覆盖委在汉单位和主要住宅小区的宽带网,统一了因特网出口。通过VPN实现委机关与汉江集团和陆管局的广域网连接,初步实现移动与外业用户的接入。2004年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流域级的网络平台、异地会商系统和安全系统。宽带网有用户1200户左右,程控交换网现用户4400多户。目前建成并使用的防汛专网有荆江微波、江汉微波、环洞庭湖微波、长江委—湖北省水利厅数字微波,武汉地区一点多址微波通信系统等。 ㈡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取得实效 一是积极配合水利部,全面推进长江委电子政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2003年3月完成政务外网网络系统升级改造。通过水利部统一招标,采购了身份认证系统,确定了应用平台软件产品,软硬件设备目前设备已到货,安装调试和培训等工作也已经完成。除水利部统一组织实施的项目外,长江委还完成了公用门户平台和公文共享检索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二是配合部项目办,积极促进长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面有序地实施,部分项目已经开始发挥效益。建成连接水利部到长江委的计算机骨干网和视频会议系统。正在建设攀枝花、沙市、岳阳、洞庭湖、重庆、涪陵、三峡及南京8个水情分中心,各分中心土建已基本完成,分中心设备已开始全面安装调试。《长江防洪调度系统建设方案》经过委项目办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已正式上报部项目办;根据部项目办要求,委项目办正在对长江流域防洪工程数据库积极组织实施。通过水利信息骨干网和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分别成功地承担了2005年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电视电话会议(分会场)和全国主要江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会场)的信息传输。 三是全面启动长江河道采砂实时监控系统建设。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武汉监控中心子系统、鄂赣省际边界监控子系统(含雷达监控系统)、江西湖口监控子系统、8套持证采砂船船载监控子系统、4套执法船船载监控子系统,购置5套执法车和4套执法艇监控设备。鄂赣省际边界监控子系统中的雷达设备已通过国际公开采购招标,确定意大利GEM公司为供应商,雷达设备于2006年7月底到货,软件也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开发商。 四是大力推进流域水土保持信息化。随着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的建成和基于WEBGIS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的开发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从数据监测、传输、入库到发布、查询,实现了全程自动化,为实现“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新时期治江思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平。开通了长江委英文网站,委机关有关部门和委属有关单位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网站,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水利信息服务,促进了信息沟通,加强了水利宣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6月,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网站正式开通。截至今年9月,一共收到了流域内用户346项申请,已经办理完毕220项,其余正在办理过程中。长江委行政许可服务网站的开通,对促进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增加水利政务透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