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的学生,对高中地理下册“民工流动”这部分内容兴趣颇大,“民工”已渗透到他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很多学生片面地认为民工就是“犯罪”与“暴力”的同义词。为了正确对待民工,这里就民工流动的原因、特点及利弊做一简要分析。

一、民工流动的原因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因而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约2.7亿。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三)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翻田耕地,抢早插晚,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偏远山区的农村,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人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固守一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水准上。

(四)农村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单位由生产队转换为家庭,那种乡土社会的不流动被打破,农民们有了支配劳动力的自主权,追求劳动力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走上转移的道路。

(五)城市的吸引力

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特别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目前城市虽然下岗职工多,但他们对从事清洁、泥瓦、家具营建、装卸搬运等脏、累、差的非技术性职业不屑一顾,这就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腾出了就业空间。并且在城市信息灵通,生活条件比较好,有受教育的机会等。

二、民工流动的特点

(一)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二)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

这部分民工仅是在相对农闲时流动,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围农村之间。流动距离短,从事建筑、修路桥等。春播秋收这两忙时间务农,农闲时间“务工”。

(三)“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成群结队去较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工进厂,或从事第三产业,打工时间长,从17岁左右开始,直到30多岁或更长,有少数人在沿海安家落户,转化为“本地工人”,绝大部分回家自主立业。

(四)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五)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民工流动的利弊

任何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更具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各地外出打工的农民超过了5000万。民工的大量流动,特别是各地有组织有序的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是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如1993年全国刑事案件共161万起,涉及流动人口的占到50%以上,广东占80%以上,对社会治安与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它的社会问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地理教育》2000年第3期)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安徽电大宿州分校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郑亚雷 学号:1134001217740 年级:2011年春季 专业:行政管理(本) 分校:宿州电大 指导教师:杨立新 日期:二0一三年六月

目录 一、人才和人才流动的定义及其意义 (1) (一)人才及人才流动的定义 (1) (二)人才流动的意义 (1) 二、人才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一)人才流动的原因 (2) (二)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 (3) 三、我国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4) (一)人才流动使企业丢失机密 (4) (二)人才流动的地区差距 (4) (三)企业对于人才流动的管理还不完善 (5) 四、人才流动的对策 (5) (一)培养氛围让人才有认同感 (5) (二)制定合理的制度以及培训机制 (6) (三)坚持科学的考评和分配制度 (6) (四)为人才提供竞争性薪酬 (6) (五)为人才创造职业发展空间 (7) (六)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7) 五、总结 (7) 六、参考文献 (8)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才的合理流动能够可以有效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然而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也有很多,如个人因素,制度因素,地区差异等,如何面对人才不合理流动带来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将是本文的讨论内容。【关键词】人才流动问题对策 一、人才和人才流动的定义及其意义 (一)人才及人才流动的定义 人们常说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生命之源,那么什么是人才呢?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人才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什么样的人都有可能是人才。 人才流动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的变动。它是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按照人才的价值规律和社会要求所进行的空间动态调节。 (二)人才流动的意义 1、人才流动对社会的意义 我们知道人才流动是社会的发展必然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管理需要人才,技术研发需要人才,经济发展需要人才,人才是进步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人才流动能够达到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效益,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人才流动对企业的意义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人才才算是有实

2019年整理--浅议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出路

浅议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出路 [摘要] 解决农民工问题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包括经济和社会地位及精神等多方面。引起农民工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国家和社会亟待采取措施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民工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医疗心理 我来自农村,亲历农民生活的艰难,对农民工的问题也一直比较关注,现尝试探索农民工问题的种种,包括:一,问题的重要性;二,农民工问题的诸多表现;三,农民工问题的产生原因;四,提出几个解决对策。 重要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我们应当从联系的角度看待农民工问题。新一届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并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解决农民工问题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其一,如果农民工长期遭受社会排斥,这说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农民工及其家庭受益,社会依然是不平等的;其二,农民工的不利境况也难以保证城市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农民工的高犯罪比例就是证明;其三,如果农民工得不到有效保护,那么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城市实现了发展,而

受损害的农民工被当成负担又摔回输出地和农村;其四,如果解决不好农民工问题,那么在加快城市化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个庞大的贫民阶层,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其五,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民工问题,那么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会出现剥夺与被剥夺的关系,而不是先发展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包含部分,统帅着部分。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范畴之内,要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忽视农民工问题。知名国情专家胡鞍钢却提出,中国其实存在着“四农”问题,除人们常常提到的“三农”问题外,还有一个农民工问题。他认为,这一问题正越来越突出,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这一点,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而且党中央也提出了要“以人为本”。农民工正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生存状况。 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认识感性和理性之分,认识对象有表象和本质之分,认识事物表象,获得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我们要探索农民工问题,首先得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经济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由他的经济地位决定。然而,事实不容乐观。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多为报酬低廉的简单劳动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 作者:李建华郭青[2011-05-16 08:21:12 ] 本篇文章被330人阅读共有0条评论,显示0条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394085.html,/detailInfo.jsp?id=96545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民工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开始,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目前,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已逐步占据农民工群体的多数,由于其行为特征与上一代存在差异而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个说法。 总体看来,目前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多是从代际角度出发,一般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登记为农村户籍而在城镇就业的人群。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 2010)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我国新生代农民

比率最大,为41. 4%,而第一代农民工从事这一行业的只有16. 9% ;同时,第二代农民工从事建筑、社区服务等工作的比例要低于第一代农民工。此外,因为职业期望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跳槽率”普遍偏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 45次,远高于上一代农民工的平均水平。 (三)思想活跃,公平意识、公民意识、维权意识强 上一代农民工因为有农村生活做比较,对于迁入地对他们的不公往往能无奈地承受,对在外打工的艰苦生活也都有较强的耐受力。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好,对生活满意程度参照的主要是城市生活,缺少父辈的那种满足感。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劳动报酬外,他们较重视安全、维权等这些关乎生活质量的因素。新生代农民工有一定的政策理解水平和法律常识,往往具有更强的维权意识,要求对自己的权利和地位给予充分保障和平等对待。而当其较多地体会到与迁入地人群的生活地位差距时,便会在心理上产

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科学技术

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科学技术 包括科学知识、生产工具等在内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属于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科技进步而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影响远远超过自然对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科技进步史。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源的开发是相互促进的。 新知识或技术总是在某些客观事物已经成为或将要成为可供开发和再开发的资源时才出现的。原始人为了采集食物才发明了石器。贫穷的游牧部落为了征服富有的农业地区才改进了军事技术。只是在地理大发现以后,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才开始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某种具体的知识或技术在何时何地由何人发现或发明纯粹是偶然的。) 新技术的出现会导致可开发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改变资源间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地区间的资源分布状况。在一定时期和地区,某类关键技术的发明可以使以前不能开发的资源变为可开发的资源,使以前重要的资源变为不重要的资源。这类技术连同可被这类技术开发的资源一起又形成新的可开发资源,并导致更多的可开发资源的出现。这样,掌握最新技术的地区往往能获得资源优势,它们拥有最主要的可开发资源,并通过资源的流动而成为其它资源的净流入地区,从而改变了资源的分布和流动状况。 例如,从公元前三千纪到公元前一千纪,农业用具主要由石器制成,适于耕种类似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半干旱的沙土地,因此中东是当时世界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但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其它类型的土地和更多的自然资源可以被开发。大量增加的铁器和农产品促进了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达,使地中海沿岸地区取代中东地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随着中东地区的资源优势逐渐转变为资源劣势,古亚系亚文明也逐渐衰落,而古希腊罗马文明逐渐兴起。 再以美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例。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重心是为欧洲纺织业提供原料的南方种植园,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欧洲对大量棉花的需要导致大量人力资源即黑奴的输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重心是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东北部,因为那里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原料来源。重工业对资金和自由劳动者的需要导致华尔街的出现和南方奴隶制的崩溃,大量资本的流入和流动以及劳动力自由流动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还为活跃的工人运动提供了基础。近几十年来,美国的经济重心是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随着资金、高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入和相应的服务业的兴起,加利福尼亚也因此成为美国人口最多和最富有的州。 技术差异使不同地区间形成某种自发分工关系,而这种自发分工又会因技术的扩散而改变。相对先进的技术的扩散会导致资源优势的丧失,从而削弱已有的自发分工。例如,西罗马帝国的繁荣是以帝国内部经济互补为前提的:有的地区提供手工业制品,有的地区提供农产品,地区间的商业交流维持着帝国内部的分工与合作。但随着手工业技术的扩散,帝国经济逐渐分解为许多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于是已有的基于商业流通的自发分工被削弱,帝国也慢慢地衰落和解体。因此,掌握先进技术的社会为保持自身的优势,总是限制先进技术的转移。在生产和交往不发达的古代,重要技术的扩散可以通过各种保密措施来减缓;在现代,技术优势只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维持。 相对落后技术的转移可以加强地区间已有的分工,并能同时转移社会矛盾。这实际上相当于技术先进地区的扩张或殖民,技术先进地区在保持其资源优势的同时又扩大了可供开发的资源总量。例如,自二战以来,许多下游产业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到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使它们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材料或初级产品供应地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一方面,那些原本是自给自足的不发达国家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在经济上陷入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把因原材料开采所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在劳力密集形产业中比较突出的人与人的矛盾,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越多,人类对自然的驾驭能力就越强,人类社会也就越发达。但人类在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出路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院系:城南学院 姓名:吴鑫 班级:市营1403班 学号:201493250328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农民工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我们应当从联系的角度看待农民工问题。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并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解决农民工问题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包含部分,统筹着部分。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范畴之内,要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忽视农民工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这一点,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而且党中央也提出了要“以人为本”。农民工是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生存状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认识感性和理性之分,认识对象有表象和本质之分,认识事物表象,获得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我们要探索农民工问题,首先得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农民工”是中国现有户籍制度之下的特殊群体,也是城市被雇佣劳动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了少量的第一批入城打工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出现了第二代民工群体。这个群体与第一代相比,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经济地位问题。农民工是城市的“廉价劳动力”,干的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但工资水平却很低,还经常不能按时领到工资,拖欠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农民工辛勤劳作了大半年,最后老板一走了之,工资再无着落,付出的血汗白白流失。在用工企业的概念中,农民工与廉价劳动力划等号,同工不同酬,有些企业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使农民工成为超时劳动力。欠薪严重凸显,工人为了多拿加班费而“自愿”选择严重超时工作,并且拿到的加班费远远不是法定加班费。 (二)、矿难频发凸显劳动者工作环境之恶劣。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5 年,全国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安全事故12826 起,死亡15396 人,其中煤矿企业发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同名13369)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同名13369)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人才流动,不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同时还是一个极具新意的热点话题。在当今时代,产业创新、知识创新以及科技创新等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前进,在这种大背景下,人才资源已经逐渐发展为社会生产与企业经营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之一,而人才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发展为市场竞争的核心。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以有效促使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才的需求与供给达到了一个高潮,同时也相对应的推动了人才流动的大浪潮。我国在人才流动上虽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人才流动的不合理、人才流动程度不足等,进而造成了人才供求市场的失衡、人才资源浪费等问题。所以,对目前人才流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才流动;社会保障;健全机制;应对措施 1.前言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人才交流也变得愈发普遍和频繁。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

资源进行科学调配的合理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才交流,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影响。人才交流的本质,是社会对优质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的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繁荣,其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大。在当今世界,人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国家资源。人才的多少及优劣将决定一个国家能够发展的高度以及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人才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并逐步健全相关体制,保障人才能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各得其用。 由于,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因此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还不够科学合理。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能够与人才资源配置相匹配的人才交流制度以及市场化的人才体制。近些年,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加大了对人才培养和吸纳的力度,间接导致我国优秀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我国高端人才的不足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故,科学健康的人才流动,能够有效的调节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形成正

当前人才流动中地问题和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容提要: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人才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对于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当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看似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通过优化配置实现人才效用的最大化。但是,因为我国人才流动不合理而造成了人才紧缺和浪费并存,人才供给与需求失衡,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我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既有现实作用又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人才流动的概念 人才流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才流动指组织间的流动,也就我们通常所说的“跳槽”;广义的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工作的地点、职业的性质、服务的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人才流动是人才调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调整人才社会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人才流动有合理与非合理、正向与逆向流动之分。原则上,凡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流动都可称为合理、正向的流动、反之则是非合理、逆向的流动。人才流动还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流动三类。宏观人才流动是指各级各类人才根据产业、系统、部门、专业等类别在全国围进行的流动;中观人才流动是各级各类人才在企业、系统、部门、专业、地区进行的流动;微观人才流动是基层人才在任用单位部的流动。人才流动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和细化的必然现象。 在这里必须注意区分人才流动和人口流动以及人力流动。所谓人口流动。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不同职业之间、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一种主动流转或转换。而人口流动是指一定地区人口的增减和空间位移。也就是说从概念的外延上讲,人口流动和人力流动、人才流动是种概念和属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人口流动包括人才流动和人力流动,而人力流动中又包含人才流动。从概念的涵上讲,人口流动只是一定区域人口自然的增长和空间的位移,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客观现象,与社会发展和分工无直接关系,更多表现为自然属性;而人力流动和人才流动,都是社会发展与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具有社会属性。其中,人才流动又属于人力流动中的高级形态,其实质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资本的人力的流动,是人才资本的所有者就其人才资本的额相关产权进行的交易行为。 二、人才流动的原因

企业人才流动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企业人才流动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赵平华 摘要: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本文浅析了如何保持企业合理的人才流动,从而发挥人才流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才流动人才合理流动的对策 企业人才流动,简言之就是吸引适应自己的优秀合格人才,通过流动使人才找到自己的位置。企业找到所需的人才,实现效益最大化和人才价值的最大化。这是人才调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人才流动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执行一整套由国家进行统一计划、培养、使用的人才制度,这种制度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制度单一,方法过死,造成人才群体结构不合理,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奇缺与积压浪费并存等矛盾。邓小平根据世界发展的新形势,1977年9月,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中提出了人才流动的思想。他说:“我们要很好地研究科研和教育的如何协调、人员如何进行交流的问题。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外国的科研机构很注意更新科研队伍,经常补充年轻的、思想灵活的人进来,我们也要逐步实行科研人员流动、更新的制度。”此后,我国人才流动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增强。 (一)合理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从企业来讲,员工既为企业创造价值,也需要企业付出成本。如果人才过剩,企业就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背上沉重的包袱;如果人力资源短缺,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就无法完成。因此无论是人才的过剩,还是人才的短缺,都相当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人才流动使有用的人才流入,使不需要的人离开才能保证企业的兴旺发达。一个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对某些岗位的人才作阶段性调整,保持一定的流动性,稳而不僵,活而不乱,始终让企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用的必要手段。 (二)合理人才流动可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无论是在企业与企业还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都会由于“人才标准”与其“薪资标准”产生连动关系。因此,人与现代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种经济关系,并通过这种经济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持着企业和人才双方各自的利益,即双方的需求关系。当这种需求关系达到平衡时,就形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当这种需求关系发生失衡时,就会出现人才的流动。 (三)合理人才流动是企业发展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由于企业与人才相互之间始终面临着“适应”与“不适应”的问题,就必然会产生人才的流动;如果企业将不适应的人才长期滞留到某一职位上,而不进行合理的流动,不仅不能促进人才的成长,甚至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阻碍。提倡和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人才标准”始终保持一致,如果企业人才标准定得过高,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定得太低,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人才本身来讲,如果不适应这种要求,也就谈不上是一个“现代化”的人才。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必须进行有序的流动。只有人才流动起来,才能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及政策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及政策建议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及政策建议》,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镇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即“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之后所出生的,并在其具备劳动能力后选择外出务工的农业户籍劳动力。他们是传统农民工在新阶段的体现、延续和发展。基于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的趋势,本文从概况入手,再从他们面临的问题给出建议,分析其贡献及地位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更深入的认识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对策:贡献地位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皮肤黝黑、扛蛇皮袋的农村汉子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生于“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逐

渐取代第一代农民工,成为进城务工者的主体。 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为国家经济、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他们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这类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让农业转移人口可以落户城镇.把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放在一个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发展等问题解决的关键性位置上,足以见得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亟需解决的急迫性。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 新生代农民工指“80、90后”的进城务工者,占总体农民工的六成以上,约l亿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刚走出校园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说,他们对农业、土地、农民等并不是很熟悉,而且大多数都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由于他们的行为特征与上一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这个说法。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其中16--30岁的占61. 6%。 (二)新生代农民工在服务、制造等行业中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而在建筑业中却有所下降。 (三)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上有所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在新生代外出务工者中接受过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人们发生何种的社会流动,大致有着三个层面的因素影响: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中观层面,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等社会生产单位和社会化组织供给的社会资源;微观层面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从社会研究的视角来看,前两者因素属于先赋因素,即个人能力之外的原因,后者属于自致因素,即个人努力的结果。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历程,可以发现上述的因素交织错落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升降的际遇。 一、制度因素对个人社会济动及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 户籍制度是对人们社会流动影响最为明显也是历时最长的宏观性因素。它不仅制造着国民福利待遇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成员的发展机会。对职业流动而言,非农户口者,自其出生起就比出生于农村的那些人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较好的工作,并升迁到较高的社会阶层;而出身于农村的社会成员,其命运就被国家制度限定在乡村务农。对教育资源而言,城镇与乡村人口无论在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机会获得和教育条件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户籍制度还具有代际遗传性,父母的户口身份一旦确定,也就基本规定了子女的命运途径。我们的研究资料发现,改革开放以后,对应于其他限制性制度的废除及削弱,户籍制度成为惟一计划时代的制度遗留,它对人们职业地位的影响作用反而更为凸现了。

家庭阶级出身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宏观因素。阶级划分,是中国革命打碎旧世界社会等级、创建新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必然产物。但是阶级在经济上被消灭以后,仍然在政治上被赋予了"敌"与"我"的标签。阶级成份也是讲血统的。父母亲在I949年之前的阶级状况就决定了子女阶级出身,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发展机会。我们的研究显示,在1957年之前,国家对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和富农采取了相对宽容与和平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这些旧社会的上层阶级还得以保持相对优势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机会。1957年到I978年文革结束,工农阶级的国家的主人地位逐渐牢固,工、农、革命干部等家庭出身好的人及子女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在职位提拔和单位调动中向上流动,而失去了生产资料的地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则成为被监管、控制和专政的对象。随着改革开放,这种符号化的阶级成分导致的社会地位差别不复存在了。 二、社会组织对个人社会流动及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产生的单位制,是计划时代中国独特的制度安排。单位所有制性质决定着人们来自工作组织的获益,单位行政级别也影响着人们的福利水平。我们的研究显示,首先,对于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历程而言,进入好的单位就等于获得好的社会职业地位;其次,好单位也为个人进一步的地位提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最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题正处于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正是因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资拖欠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的问题。农民工为城市贡献了很大比例的GDP,而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应的比例。并且农民工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并且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对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却很弱。本文对于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工资归属感 一. 农民工的社会现状 (一)农民工的概念 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从1978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拥有农业户口身份,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农民无法自由迁移,没有非农业户口,为城市创造了GDP,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去认识和界定农民工(王春光,2005)。首先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以非农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其次是制度身份:尽管农民工是非农从业者,但是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户口,属于农民身份,与非农户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即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工作,可是他们并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待遇。第三个方面是劳动关系。严格地说,农民工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他们是被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企老板、乡镇企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甚至各种NGO(非政府组织)雇去从事非农活动的,而那些自己不但不是被雇佣者、反而去雇用其他人的农村人口,不应属于农民工。第四个方面是地域,农民工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二)农民工从事的职业 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外资在华工厂、国有企业,在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线区域从事体力劳动,行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职业包括工厂工人、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服务员、售货员、保姆、保安、小贩、个体工商户、市场菜贩、流浪乞讨人员、收破烂人员等等,居住在工厂宿舍或在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城中村,租住在十平方米左右的“单房”,中国大陆的企业普遍不同程度违反劳动法,工会制度名存实亡,农民工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政治地位,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往往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工作条件最差、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他们是贫富巨大差距的压力承受者,和城里人一样承受通货澎胀、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的压力,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进城务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1]的数量已经达到14533万人。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为“新生代农民工1[2]”,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已经成为制定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迫切需求。 为了全面和准确地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国家统计局在常规的农民工监测调查1[3]的基础上,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1[4],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的工作、生活状况、主观满意度和城市融入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多数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作勤奋,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3)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在“市民”和“农民”的身份认同中处于尴尬境地。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和结构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达到848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 根据2009年对全国31个省的农民工监测调查,在所有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即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占到58.4%。按照2009年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33万人来推算,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8487万人。 从图1所示的人口金字塔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农村人口、农村从业劳动力和外出农民工的年龄结构的分布。与农村从业劳动力相比,外出农民工的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16-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6.4%、19%、25.3%和29.3%;而在外出农民工中,16-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8.4%、23.8%、13.1%和4.7%。也就是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 ——农民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六大主要特征 一.农民是集体经济的体现者,同时占有部分生产资料。 中国的农民从总体上说是集体经济的体现者,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同时,又是部分生产资料的个体占有者。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看,中国的农民是同集体所有制相联系的。农民集体占有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农民个人又占有相当一部分生产资料,而且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农民个人占有的部分,无论在数量上、在范围上都有所增加。据1980年的资料,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当年农民家庭经济产值达30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9%,社员自留地生产的粮食每年达350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5.5%。1984年末统计,全国农民个人和联户购买的拖拉机312万台,比1983年增加47.3%,占全国农村(国营农场除外)拖拉机拥有量的77.9%。农户自有的农用汽车达18万辆,比1983年增加9万辆,占全国农村汽车总数的57.1%。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在集体占有中有个人占有;有较大规模和范围上的集体占有,如乡镇、村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也有在较小规模和范围上的集体占有,如新经济联合体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也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占有。这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状况,是适合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状况的。实践也证明,它对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调动集体经济和农民个人两个积极性,都有巨大作用。同时,这

种状况也表明了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是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它还只是同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 二.开始向商品生产者转化,但尚未结束自给或半自给的状态。中国农民开始向商品生产者转化,但尚未结束自给或半自给的状态。中国农副产品商品率有所提高,但是增长速度并不快。据统计,1978至1980年期间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平均为33.9%,只比1978年以前提高了2.4%。至1983年,农村商品零售额也才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58.6%。农村的产业结构近几年开始得到调整。但是,农业总产值和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很大。据统计,1984年农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比1980年下降5.6%,但仍占63.2%。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比1980年下降3.1%,但仍占68%。农村专业户的出现,反映了农村突破自给、半自给经济,提高商品率的好现象。但是,专业户所占的比例并不高。1985年国家统计局规定了专业户的统计标准是:第一,以户为单位计算,它的主要劳动力或多数劳动力从事某项专业生产,或进行专业经营活动时间在60%以上。第二,专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60%以上。第三,专业产品的商品率达到80%以上(粮食专业户商品率达到60%以上)。第四,出售产品收入(包括服务性收入)高出当地(县)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每户平均出售产品收入水平的一倍以上。这个标准,在目前情况下,商品率是比较高的。上述资料表明,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的基本概貌包括着两方面的情况:一是由“自然经济型”的合作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型”的合作经济转变,而且转变的势头不小。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当前人才流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人才流动中地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地必要现象,是市场经济地必然结果,是实现人才价值和人地全面发展地必然选择.合理有序地人才流动,对于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生产力地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我国人才流动也带来了大量地危害,造成了一些组织人才地大量流失,有地已经严重影响了组织地生存和发展.因此,对我国地人才流动问题进行专门地研究就是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本文运用人才流动地理论学说,在全面分析我国人才流动地特点及存在地主要问题基础上,从思想观念,组织,制度和法规制度等因素剖析了造成我国人才大量流失地根源,并在文章地最后,从个人地视角提出了促进和保障人才合理流动地一系列具体地对策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人才流动问题地妥善解决有所裨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关键字:人才流动;人才流失;影响因素;人才流动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干戈开放地升入发展,人地管理也经历了从但村地认识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地时代,其中发生最大变化地莫过于用工制度.员工也可以炒组织‘鱿鱼.近年来“跳槽“已成了职场中人地热门话题,每到岁末年初,更是惹到极致.人才流动固然对组织和个人有一定好处,但其频繁流动所带来地负面影响不忽视.特别是一些组织表面上似乎是人才流动,而实际上是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组织地可持续法发展,不可等闲视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绪论 (一)人才流动问题地提出 中国市场经济地发展,社会事业地进步,国际进程地加快,逼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才充分流动起来,通过优化配置,实现人才效用地最大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人才流动机制也由以前地刚性机制结构向弹性机制结构转变,人们自发自主地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越来越普遍,成为突出社会现象,人才流动地日益加剧,大大激发了人们地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但不可忽视地是,由于我国转型时期人才流动机制不全和国家宏观调控不当以及陈旧地思想观念地影响,导致我国目前人才流动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造成了人才紧缺于浪费并存,人才供给于需求失衡,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地基础性作用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地一大瓶颈.因此,从宏观上对我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系统地研究,既有重要地现实作用,又有长远地战略意义.最新核心课程编译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九州出版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地特点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地转变过程中,人才配置逐步由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单一地统包统配体制,向以市场配置为主地体制转变.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流动和配置地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地作用.在人才流动发面,呈现出一下主要特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西部地区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地不平衡,引起了人才流动地不平衡.人才继续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内陆地区较贫穷.经济发展较落后,人才大量流失,流向沿海地区,较富裕地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不停地“孔雀东南飞“就是人才流向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象比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流向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事业单位地人才流动是较大地.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包括人才)本地化战略地重要,在工资,住房,职务,福利等方面以各种优厚待遇招揽我国各种高

人才流动与人才优化浅谈

人才流动与人才优化浅谈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人才是人力资源是最优秀的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其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都是对人才资源的竞争。 一些欧洲国家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使用,不但重视加强人才资源的立法工作,而且建立健全了人才选拔使用、人才教育培训、人才资源配置、人才绩效考核等一整套合理的机制,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成功的经验对我们发展中国家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使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是亟需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要善于培养发现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培养教育是实现人才资源开发、获取高素质人才资源的一种基本手段,继续教育是提高人才能力的重要条件,不断学习是提高人才能力的基本途径。人才发展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作保障。我国的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优秀人才储量明显不足,而且大量外流。但主要还是过去我们对人才资源的环境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是制定人才选拔录用法规,为人才的选拔录用提供法律保障。因此必须制定人才选拔录用法规,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二是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法规,大力培养各种优秀人才。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有关人才培养法规,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还应该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优秀人才培养保护。三是制定人才收益保护法规,保护人才的各种正当收益,优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收益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制定人才流动法规,保护人才的流动权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使人才在流动中创新,在创新中流动。五是制定人才安全法规,保护人才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安全,使人才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二、优化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人才是在竞争和实践中产生和造就的,有效发挥人才的作用,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合适的锻炼机会。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树立人才发展新观念、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是选准人、用好人的关键。一是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的舆论氛围。当前,人才兴国已成为我们一项重要的国策,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关于人才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使提高人才意识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增强人才兴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全体公民认识到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是经济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要创造优秀人才不拘一格脱颖而出的舆论氛围,形成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以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二是要完善选人用人制度。选拔人要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按照平等、公开、择优的原则建立了一整套的选任制度。我国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选人用人的制度和传统,进入新时期以来,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要不断创新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不断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配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分析 广告2班2303110241 周辉 一.新生代农民工概况与基本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大多是一毕业就进入城市务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大多未婚,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与农村社会生活日渐脱离,而对城市生活则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 1.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况 (1)平均年龄23岁左右,初次外出务工岁数基本上为初中刚毕业年龄。 根据当前三项规模相对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一项为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59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一项为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另一项为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9年组织对千家已建工会企业的问卷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这要求我们在认识新生代农民工时,必须关注与其所处特定年龄阶段相关的一系列特征和问题。 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初次外出务工年龄更低,基本上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开始外出务工。一项调查显示,在珠三角,传统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

90后平均只有16岁2.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也意味着与传统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2)受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水平相对传统农民工有所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3 .而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0%。同时,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6.9%,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4.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3)成长经历开始趋同于城市同龄人。 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中(高中)一毕业就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对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使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