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复习知识点集合

广东省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复习知识点集合

广东省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复习知识点集合
广东省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复习知识点集合

广东高等教育《劳动社会学》

复习知识点集合

课程代码:00294

第一章绪论

1

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P1

2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1

3P2

4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素: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②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

5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P2

6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其研究内容: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②劳动者③劳动的社会关系④劳动的社会结构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⑥劳动与社会变迁P3 ~ P4 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

织的不平等制度②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P6

8、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

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P8

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1975年前后;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P8

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

13

特质和社会特质。

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

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

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P17

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文献、访问/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

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个组成部分。

劳动社会学不只是纯理论的定性研究,而需要在占有大量实证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③比较分析法。

④参与调查法。也称实地观察法,是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1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的服务活动。它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①在法律允许内的劳动;②经过交换的劳动;③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

2、劳动的社会职能: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③劳动满足人的生存

需要和发展需要

3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P23

4、劳动社会化的内容:①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②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③劳动成果的社会

5、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②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

工场手工业阶段

③机器和大工业阶段④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6

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P27

7、劳动的产业结构:①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②第二产业指广义的工业,包括采掘

业、制造业、自来水业、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

8P39

9、职业分类方法:①职业标准编码法②社会地位分类法③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

质、层次进行分类

④心理差异分类法

10、

11、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

①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

③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

④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

职工中的比重。

12、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P47-48

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

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

③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

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④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供养系数上升,意味着社会和企业用于供养老

年人的费用增多。

13、(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

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P49

14、劳动保护的内容:㈠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①劳动时间的限制②劳动速度的限制③

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改善④特殊劳动者的保护㈡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㈢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

15、由思想、感情、行为相互交流而产生的

互动关系及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16、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①证明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工人不是单纯

地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社会人”。

②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不仅仅是生产条件、劳动环境和待遇的改进,最重要的是工作

中的人际关系。

③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

成的,有其特殊的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成员的行为,还可影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④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

17、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有五种类型:

①直线制结构;②职能式结构;③直线—职能式结构;④水平结构;⑤矩阵结构。

18、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①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②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①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

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②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

的凝聚力。

③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

织系统的正常运行。

19

第三章劳动者

1

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地、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2、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者有以下特征:P73

①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②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

③处于劳动岗位的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④参与实际劳动过程。

3、劳动者的素质(一)自然素质:1、体力,构成体力的要素有五个:力量、速度、耐力、

柔韧和灵敏。2、智力,构成智力的基本要素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判断力。3、心理因素,人的心理素质体现为气质(二)社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者的现代化

4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它是一种以全体职工为中心,以培养具有管理功能的精神文化为内容,以形成企业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为目标,使企业增强对外的竞争力和生存力,增强对内的向心力和活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P86

5、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六个方面:P86

①价值观念;②企业意识;③管理方式;④企业规范;⑤企业英雄人物;⑥企业形

象。

6、企业文化的特征:P87

①独特性;②功能整合性;③实践性;④渗透性;⑤社区性;⑥行业性;⑦群体性。

7、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P87-88

①导向功能;②约束功能;③凝聚功能;④激励功能;⑤效率功能;⑥

协调功能。

8劳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行为,劳动者在有意地构建其劳动时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9、效用是经济学的概念,

物质和精神的满足。

10、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①家庭教化②学校教化③社会教化④网络互动⑤

劳动组织教化

11、劳动者社会化的进程:P99

①预期社会化②劳动者的初始社会化

③劳动者基础社会化④劳动者的继续社会化

12、

文化,掌握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必要的劳动规范,遵守劳动纪律,适应工作环境的文化,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的过程。P95

13、劳动者社会化三方面的内容:P95-96

①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

③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

13

第四章职业生涯

1

P109

2、现代意义的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社会性;②差异性;③层次性;④时代性。

3

4、影响职业生涯的八大要素:P111

①健康情况;②社会阶层;③教育;④性别;⑤年龄;⑥负担;⑦自我观;⑧

地理因素。

5、职业概率是择业者获取某项职业的可能性。职业概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

①某项职业的需求量②竞争能力即择业者自身的工作能力

与求职能力

③竞争系数即谋求同一职业的劳动者的多少④其他随机因素

6对职业生涯进行计划、发展和评估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的管理,也包括组织的管理。P122

7、“职业锚”的五种类型:①技术/职能型;②管理能力型;③安全/稳定型;④创造型;⑤

自主、独立型。

8、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道路:P130-132

①立足本职的道路;②自学成长的道路;③转换职业的道路;④自我创业的

道路;

10

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

第五章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

1权力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P141

2、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①职业的社会功能;②职业要求;③职业报酬;④职业环境。

3将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区分为职业地位和声望不同的等级序列。

4、职业社会分层的意义:P153-155

①客观描述社会成员的基本构成。A.有利于理解社会;B.反映了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内容。

②揭示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③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④对调整社会阶层

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5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换职业的行为。

6、职业流动的决策:P159-160

①明确职业流动的目标;②选取适宜的用人单位;③分析接收

单位的状况;

④分析由原单位流出的可能性;⑤“流动”与“维持现状”的比较;⑥完成流动。

7、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趋势:

①从产业的角度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于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②从地域的角度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国外发达

国家。

③从企业的性质看,当代青年人才主要流向外资企业、私营企业。

8、对青年人才职业流动的引导:

A为青年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①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渠道②建立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③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B从青年人才的客观条件出发,给他们以正确有利的引导。

①引导青年人才从根本上认清自我②要给自己的职业作出定位,也就是说要具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观

第六章劳动组织

1、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狭义上说,组织

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2、组织的构成要素:①组织环境②管理体系: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③组织文化

3、广义的劳动组织指人们的社会生产组织,劳动的分配和组合,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以及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生产力的概念。

4、组织机构设置:①按产品设置;②按客户设置;③按地区设置;④按职能设置;⑤按

计划项目设置。

5、正式组织的特点:①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P178

②有正式的阶层结构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分工职责,以协调人员的行动

③成员的互动方式是正式而又片面的,组织的场地、设备、资源及活动程序也是正式

的。

6、非正式组织的特点:①有较强的凝聚力②规模小,结构松散③自发形成核心人物④满

足成员心理的需要

7、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A积极作用:①化解矛盾,提高凝聚力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信息通道:收集信息、传播信息④维护个人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的不利影响以维

持个人人格的感情

B 消极作用::①非正式组织过于活跃,会干扰和影响正式组织的作用

②如果引导不当,非正式组织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

③非正式组织的信息传递快,有可能使“小道消息”“小报告”泛滥,成为影响稳定的因素

8、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

的权力:

①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②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③法定权力: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P183

9、实行劳动组合的原因:①经济原因②工作中的距离、位置③社会心理因素

劳动组合的类型:①指令组合②任务组合③利益组合④友谊组合⑤委员会

第七章劳动关系

1

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P200

①在法律依据方面:劳动关系是由《劳动法》规范和调整的,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

面劳动合同。劳务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②在主体及主体之间地位的区别:劳动关系主体的一方是符合法律条件的用人单位,另

一方只能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

③当事人之间在隶属关系方面:处于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的义务。

④当事人之间在承担义务方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等为

职工承担社会保险义务;而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不存在必须承担另一方当事人社会保险义务。

⑤用人单位对当事人在管理方面的的区别:用人单位具有对劳动者违章违纪进行处理的管理权。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处理虽然也有不再使用的权利,或者要求当事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但不包括对其解除劳动合同或给予其他纪律处分形式。

⑥支付报酬方面: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具有行使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分配权利。在劳务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完全由双方协商确定,当事人得到的是根据权利义务平等、公平等原则事先约定的报酬。

3、劳动关系调整机制:①集体谈判制度②民主协商制度③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资双方

自愿调解、政府参与调解、紧急调解、法院调解④三方协调机制 P213

4、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内容:P214

①全面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劳动用人制度

②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企业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

③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效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

④制定和完善劳动标准,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提供劳动政策基准

第八章劳动报酬与社会收入分配

1社会学上的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还包括劳动者通过劳动得到其他方面的收益,特别是心理上与精神上的满足。P222

2、薪酬管理的主要内容:P225

A确定薪酬管理的目标:①建立稳定的员工队伍,吸引和留住企业或组织核心员工②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更高的工作绩效③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得到开发④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的协调

B选择薪酬政策:企业成本投入政策,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企业合理的工资制度,确定企业工资结构及工资水平。

C制定薪酬计划: 要遵守两个原则:①与企业的管理目标相协调的原则②以增强企业竞争

力为目的的原则。

D调整薪酬结构:确定薪酬的五大指标,即工作的价值、员工的价值、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生活成本以及企业的支付能力。

3收入分配的类型分为国民收入分配和个人收入分配两种类型。

4、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P227-228

①制约收入分配的体制因素:

A.分配受所有制形式的制约:a.所有制性质制约分配体制的特征 b.所有制结构制约分配关系的结构。

B.分配方式受企业经营方式的制约。

C.分配受宏观调控体系的制约。

②制约收入分配的经济因素:

A.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B.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分配的不公平。

C.技术结构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5、分配不公的表现(P231):①基尼系数②城乡收入差距③地区差距④行业差距

⑤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状况⑥两极分化初现

第九章政府政策和劳动争议

1、具体来看,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主要有五点:P236-237

①转换管理机制;②培育劳动力市场;③进行社会服务;④加强宏观调控;⑤建立保

障体制。

2、我国具体劳动模式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标准或原则:P238

①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

②要反映它所处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价值模式

③有可依托的物质技术条件

④要体现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3

4、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P241-242

①劳动报酬和保险待遇的保障问题。

②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因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较多。

③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引发的争议。

④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争议。

5、劳动争议处理程序:①劳动争议协商②劳动争议调解③劳动争议仲裁④劳动

争议诉讼P245

第十章劳动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内容:P250-251

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

②社会福利:偏重于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囊括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之外的其他

所有社会保障内容。

③社会救助:是公民享受的一种基本权利,一般包括失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

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困难户救助等项目。

④社会优抚:其对象主要是对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特殊社会群体。

2、社会保障的功能:①稳定的功能②调节的功能③补助的功能④促进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功能。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P256

①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成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③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④探索多种保障形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⑤采取积极措施,减缓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冲击。

4、失业保险的特点: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P259

5、养老保险的模式:P265-266

①普遍保障的养老保险模式②收入关联的养老保险模式③多层次养老保险

模式;

④强制储蓄的养老保险模式⑤私营管理的储蓄积累养老制度。

第十一章劳动与就业问题

1

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职业。这一概念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劳动者就业需具有劳动能力,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②达到法定劳动年龄,

即年满16周岁;③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职业,而不是义务劳动;④这种劳动是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并且合法。P279

2

形式而言的。

3、失业的类型:

①摩擦性失业②结构性失业③季节性失业(如旅游业、建筑业等)④周期性失业

⑤隐性失业

4、失业治理的途径:①提高经济活动水平②培育劳动力市场③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5、劳动力转移的类型:P293 ①排挤型转移②控制型转移③自主型转移。

第十二章特殊劳动群体问题

1、特殊劳动群体的分类:①女性劳动群体②残疾人群体③未成年工及童工④移民劳动群

体。

2、提高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①提高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②加强女性劳动力职业培训,建立终生教育体系

③发展高层次女性劳动力教育④家务劳动社会化

第十三章中国当代劳动问题

1

原有的以农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传统生产部门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一个日益强大的以工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化的现代生产部门。

2

3、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特征:①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②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2021年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重点整理6月

劳动社会学重点整顿6月 第一章结论 1、19世纪20—30年代P1 2、P1 3、P2 4、①处在劳动年龄范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②具备一 定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 5、 向她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社会人。P2 6、 内容: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②劳动者③劳动社会关系④劳动社会构造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⑥劳动与社会变迁P3 ~ P4 7、科层制基本要素是:①一整套始终如一、需要严格执行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不平等制度②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内 部级别支配,依从于复杂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非个性化、合理体系。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P6 8、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实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观点重要源自韦布夫妇 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P8 11、当代劳动社会学重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1975年先后;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P8 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 13 14、新制度主义学派涉及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 15、劳动社会学研究办法论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观点 16、劳动社会学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7、劳动社会学详细研究办法:P17 ①社会调查法(惯用有:文献、访问/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 构成某些。

实证性材料基本上进行定量分析。 ③比较分析法。 ④参加调查法。也称实地观测法,是社会学惯用办法,指观测者有目、有筹划地运用自己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测仪器,直接理解当前正在发生、处在自然状态下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1、 定:①在法律容许内劳动;②通过互换劳动;③满足她人和社会需要劳动。 2、劳动社会职能: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③劳动满足人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3、重要是指孤立、狭小劳动转变为由紧密、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共同劳动过程。 P23 4、劳动社会化内容:①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②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③劳动成果社会化 5、劳动社会化发展进程:①以手工劳动为基本简朴协作阶段②以手工劳动为基本工场手工业阶段③机器和大工业阶段④ 以微电子为主角新技术革命阶段 6、 制衡,这是调节劳动关系有效机制。P27 7、劳动产业构造:①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②第二产业指广义工业,涉及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业、电力、蒸汽、 热水、煤气、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 8、P39 9、职业分类办法:①职业原则编码法②社会地位分类法③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性质、层次进行分类④心理差别分类 法 10 11、性别是劳动者自然特性,劳动者性别构造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现状: ①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比重反映了社会文明限度。 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先进限度。 ③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限度。 ④妇女素质高低,就业意识强弱,家务劳动承担多少,也也许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比重。 12、年龄构造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带来影响):P47-48 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局限性。 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 ③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不断增长,从而导致消费基金增长,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从

最全集合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集

集合的基础知识点梳理大全集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集合的有关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 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的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 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 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 如:A={1,2,3,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1月劳动社会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94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B 】 A 经济人B社会人 C 理性人D自然人 2、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A 】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 B 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者的职业结构D劳动者的产业结构 3、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 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 C 】 A需要理论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 4、劳动者的自我控制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B 】 A生理机制B心理机制 C神经机制D思想机制 5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做准备的阶段是【 A 】A预期社会化B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D初始社会化 6、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中不包括的阶段是【 B 】 A幻想期B规划期 C尝试期D现实期

7、最常见的职业发展道路是【 B 】 A自学成才的道路B立足本职的道路 C转换职业的道路D自主创业的道路 8、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 】 A达伦道夫B涂尔干 C怀特D萨拉尼 9、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是【 D 】 A组织文化B管理体素 C组织成员D组织环境 10、下列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的是【 C 】 A有较强的凝聚力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D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11、国际上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 A 】 A三方协调机制B民主协商机制 C少数服从多数机制D工会谈判 12、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或劳动者组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支付的基本现金报酬是 【 C 】 A绩效报酬B激励报酬 C基础报酬D社会福利 13、劳动政策的目标是【 C 】 A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B维护公平、公正 C促进劳动关系的合作D促进经济发展 14、企业待定权利争议一般发生在【 A 】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6月完全版)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2016年6月完全版) 第一章绪论 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 二、劳动者是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基本要素。广义的劳动者: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并从 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的人。狭义的:处于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有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三、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四、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 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五、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六、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七、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 法。 八、问卷调查法:只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九、实地观察: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 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一、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 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二、劳动社会化的内容:1、生产资料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3、劳动成果的社 会化。 三、广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不但包括直接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和劳动者,还包括进 行社会运行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四、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两方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 关系。三方关系由劳工、雇主和政府构成。 五、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 作用。(P36) 六、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 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P42) 七、从表2—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的特征。(P 43) 八、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 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

集合知识点归纳

集合的基础知识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集合的有关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 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的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 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 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⑤所有描述的容都要写在大括号;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

自考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得管理学派代表梅耶更强调工人就是( A ) A、社会人B经济人C理性得人D自然人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细调查得方法称为( B ) A问卷调查法B个案调查法C参与调查法D实地调查法 3、市场经济主体间最主要得劳动关系就是( B ) A企业与市场之间得关系B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得关系 C企业与国家之间得关系D国家与市场之间得关系 4、霍桑实验表明,提高工效得决定因素就是( A ) A人与人之间得关系B生产条件C产品需求D工作环境 5、常被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用作衡量劳动者态度得总与指标就是(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B收人满意度C环境满意度D工作满意度 6、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与非劳动性行为得依据就是( B ) A劳动者行为得组织特征角度B劳动考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劳动行为得个体角度D劳动行为得结果表现 7、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得最重要因素就是( A ) A劳动者得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得多少C、劳动环境得好坏D劳动得社会地位 8、职业生涯得概念最初得提出者就是( C ) A萨柏B、霍尔C沙特烈D金斯博格 9、按照人格特征与职业因素匹配理论,胆汁质得人适合从事( D ) A做社交、文艺性、多样性、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得工作 B有条不紊、刻板平静、耐受性较高得工作 C 持久细致得工作,如技术员、检查员 D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应急性强、危险性大得工作如节目主持人、演讲者 10、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得首要问题就是( C ) A加强管理与监督B吸收精英人才C加强职业生涯管理D控制运营成本 11、近年来,第三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式得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有误得就是( B ) A劳动力由传通工业都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得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 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低得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得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得物质部门流向享受资料得部门 12、冲突理论得产生就是有一定原因得,它就是在剖析哪种理论得基础上提出得?( A ) A马克思主义B 保守主义C激进主义D自由主义 13、涂尔干在哪部著作中对其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分层理论做了明晰阐述?( B ) A《地位解体与阶级》B《社会分工论》C《阶级、地位群体与政党》D《分层得一些原则》l4、下列各项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得就是( C ) A有较强得凝聚力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得组织目标与整体性D满足成员心理得需要 15、政府在对其社会事业实施分类改革时,其首要问题就是( A ) A明确政府得职责范围B改革目标明确化C改革力度要大D 改革要彻底 16、从广义上讲,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得就是( B ) A劳动力得使用关系B劳务关系C劳动服务关系D、劳动管理关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泰勒和梅耶 B、泰勒和韦伯 C、泰勒和配 D、泰勒和迪尔凯姆 2、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个体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称为(B) A、问卷调查法 B、个案调查法 C、参考调查法 D、实地调查法 3、基于劳动的个性,可以对劳动作出一些分类。从劳动成果与劳动者关系划分,可将劳动分为(C) A、潜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B、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简单劳动和杂劳动 4、下列不属于直接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的是(D) A、品貌和气质 B、报酬 C、相似和互补 D、政治信仰 5、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哪个指标衡量劳动者态度的总和指标?( D ) A、社会地位满意度 B、收入满意度 C、环境满意度 D、工作满意度 6、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的是( C ) A、劳动 B、闲暇 C、劳动和闲暇 D、娱乐 7、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A) A、劳动性行为 B、非劳动性行为 C、劳动者群体 D、正式行为 8、根据“职业锚”理论,在作出职业选择和决策时的主要精力放在自己正在干的实际技术内容或职业内容上的这类人属于“职业锚”的哪种类型?( A ) A、技术/职能型 B、管理能力型 C、安全/稳定型 D、自主、独立型 9、下列哪个理论强调道德是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秩序和整合起作用的主要因素?( B ) A、戴维斯和摩尔的功能分层理论 B、涂尔干的功能理论 C、帕森斯的社会分层系统功能论 D、以上理论都不是 10、职业生涯管理中心最核心的是( C )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定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11、下列不属于马克思学派观点的是( A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C、根据生产资料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 D、社会结构决定人们手社会行为

00294劳动社会学简答题

1.简述科层制的基本要素。 答案: 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 ②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 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 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 2.简述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 ①实际观点 ②实证观点 ③整体观点 ④发展的观点。 3.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 ①社会调查法。 ②社会统计法。 ③比较分析法。 ④参与调查法。 4.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 答案: ①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②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 ③劳动成果的社会化 5.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答案: 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 ②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 ③机器和大工业阶段。 ④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6.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案: 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而导致劳动力不足。 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 ③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7.简述群体正式结构种类。 答案: ①直线制结构; ②职能式结构; ③直线——职能式结构; ④水平结构; ⑤矩阵结构。 8.简述劳动群体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答案: 群体中,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不可分割,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1)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第二,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2)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 对非正式结构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干预而任其发展,则有可能降低组织的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第二,非正式结构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如组织内部出现拉帮结派,徇私舞弊,阻挠变革,压制先进等。 9.简答:劳动者的特征 答案: ①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 ②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 ③处于劳动岗位的人,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 ④参与实际劳动过程。 10.试述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答案: ①价值观念 ②企业意识 ③管理方式 ④企业规范 ⑤企业英雄人物 ⑥企业形象。

集合-基础知识点汇总与练习-复习版

集合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 题,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 种表示方法; 3. 若有限集A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 1,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二、集合的运算 教学目标: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 质,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进一步掌握 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一)主要知识: 1. 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 2. AI B A A B,AUB A A B; 3. C U AI C U B C U (AUB),C U AUC U B C U(AI B). 二)主要方法: 1. 求交集、并集、补集,要充分发挥数轴或文氏图的作用;

2.含参数的问题,要有讨论的意识,分类讨论时要防止在空集上出 问题; 3.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化常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考点要点总结与归纳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概念: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的全体。 2. 集合是由元素组成的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 b、c, …表示。 3.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确定性:一个元素要么属于这个集合,要么不属于这个集 合,绝无模棱两可的情况。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个体,相同的元素只能 出现一次。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 3)无 序性:集合中的元素在描述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女口:{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 A,读作“ a属于集合A”; (2)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做a?A,读作“a不属于集合A”。 5. 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法, 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 1)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集合。如大于等于2 且小于等于8 的偶数

劳动社会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这九类的是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广东省2016年1月自考《劳动社会学00294》试题及答案

A A B C D 5.最早提出职业生涯概念的学者是( ) A.萨柏 B.霍尔 C. 沙特烈 D.金斯伯格 选择答案: 6. 职业生涯管理中最核心的是() A.员工自我评价 B.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C.制订员工发展计划 D.职业培训与指导 选择答案: 7.根据涂尔干的社会分层功能理论,社会系统内对社会秩序和整合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道德 B.法律 C.原则 D.规范 选择答案: 8.由于第三产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就业结构变动很大,下列描述错谬的是() A.劳动力由传统工业部门流向新兴工业部门 B.绝大多数的劳动力由资本密集型企业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 C.劳动力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 D.劳动力由供应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物质部门流向供应享受资料的部门 选择答案: 9.适用于一般纺织企业的定额方式是() A.劳动定额 B.看管定额 C.时间定额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A A D. 产量定额选择答案: 10. 从广义上说,下列不属于劳动关系的是( ) A.劳动力的使用关系 B.劳务关系 C.劳动服务关系 D. 劳动管理关系 选择答案: 11. 下列不属于工会基本性质的是( ) A.群众性 B.盈利性 C.社会性 D.阶级性 选择答案: 12. 最早提出维持生存薪酬理论的学者是( ) A.亚当·斯密 B ,李嘉图 C.魁奈 D.威廉·配第 选择答案: 13. 劳动纠纷是 不协调的反映。 A.劳动关系 B.生产关系 C.政企关系 D.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选择答案: B C D A B C D A B C D B C D B C D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历年真题模拟更新版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历年真题更新版

1月劳动社会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A 经济人 B社会人 C 理性人 D自然人 2、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 B 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者的职业结构 D劳动者的产业结构 3、经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 A需要理论 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 4、劳动者的自我控制是经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A生理机制 B心理机制 C神经机制 D思想机制 5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做准备的阶段是 A预期社会化 B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初始社会化 6、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中不包括的阶段是 A幻想期 B规划期 C尝试期 D现实期 7、最常见的职业发展道路是 A自学成才的道路 B立足本职的道路 C转换职业的道路 D自主创业的道路 8、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达伦道夫 B涂尔干 C怀特 D萨拉尼 9、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是 A组织文化 B管理体素 C组织成员 D组织环境 10、下列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的是

A有较强的凝聚力 B规模小,结构松散 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 D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11、国际上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 A三方协调机制 B民主协商机制 C少数服从多数机制 D工会谈判 12、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或劳动者组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支付的基本现金报酬是 A绩效报酬 B激励报酬 C基础报酬 D社会福利 13、劳动政策的目标是 A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B维护公平、公正 C促进劳动关系的合作 D促进经济发展 14、企业待定权利争议一般发生在 A订立或变更合同时 B履行合同时 C争议处理时 D合同生效时 15、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有雄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保障制度是 A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自助行社会保障制度 D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16、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模式是 A自助型 B保险型 C国家保障型 D福利型 17、凯恩斯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原因 B有效需求不足 C季节变动 D结构性失调 18、就业对劳动者个人最基本的基础和前提的功能是 A劳动者生活保障的功能 B劳动者自我实现的功能 C劳动者自我发展的功能 D劳动者服务社会的功能 19、恩格尔系数是指消费者的食品消费支出占()的比例。 A总收入水平 B日常支出 C消费支出 D意外收入 20、下列不属于非法雇用童工的是 A雇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 B雇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从事个体劳动 C让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 D企业雇用未受完9年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社会调查的类型包括

集合知识点归纳定稿版

集合知识点归纳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集合的基础知识 一、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1.集合的有关概念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⑴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确定性:任给一元素可确定其归属.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给出集合{1,2,3,4},它只有1、2、3、4四个元素,其他对象都不是它的元素; 而“所有的好人”、“视力比较差的全体学生”、“我国的所有小河流”就不能视为集合,因为组成它们的对象是不能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不相同的(即没有重复现象),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例如,不能有{1,1,2},而必须写成{1,2}.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间是无次序关系的.例如,{1,2,3}与{3,2,1}表示同一个集合. (2)集合的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与无限集. (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将所给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里,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常用于表示有限集. 描述法:将所给集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用文字或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常用于表示无限集. 使用描述法时,应注意六点: ①写清集合中元素的代号;②说明该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③不能出现未被说明的字母;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⑤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大括号内;⑥用于描述的语句力求简明、确切. 图示法: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它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于表示又需给具体元 素的抽象集合,对已给出了具体元素的集合当然也可用图示法来表示. 如:A={1,2,3,4} 例1、设集合A={a,a+b, a+2b},B={a,ac,ac2} ,且A=B,求实数c值. 分析: 欲求c值,可列关于c的方程或方程组,根据两集合相等的意义及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有下面两种情况:(1)a+b=ac且a+2b= ac2,(2)a+b= ac2且a+2b=ac两种情况. 解析: (1)a+b=ac且a+2b= ac2,消去b得:a+ ac2-2ac=0.∵a=0时,集B中三元素均为零,根据集合元素互异性舍去a=0.∴c2-2c+1=0,即c=1,但 c=1时,B中的三个元素也相同,舍去c=1,此时无解.

2004_2015年劳动社会学自学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抛开社会制度的层面来讲,劳动的社会关系是指______之间的关系。 A.企业与市场 B.企业与劳动者 C.市场与劳动者 D.企业与政府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的 A.劳动收入的保护 B.最低工资收入的保护 C.物质条件的改善 D.素质的提高 3、期望理论表达公式M=VXE中,E所代表的是 A.效价 B.期望值 C.报酬 D.能动性 4、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和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是 A.高效率 B.高质量 C.高智力 D.高技术 5、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B.闲暇时间的多少 C.劳动环境的好坏 D.劳动的社会地位 6、在1959年首次提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的学者是 A.约翰,霍兰德 B.佛隆 C.格林豪斯 D.萨柏 7、按照职业技术划分,我国的职业可以分为九类,下列不属于 ...这九类的是 A.经理与行政人员 B.文员 C.学生 D.非技术人员 8、达伦道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 A.社会单位 B.社会成员 C.社会组织 D.社会结构 9、传统的劳动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组织基本上是 A.生产关系的概念 B.生产资源的概念 C. 生产力的概念 D. 生产环境的概念 10、下列论点不属于 ...霍桑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A.职工是“经济人” B.领导要关注企业员工的社会需要 C.职工是“社会人” D.企业是由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构成的 11、随着企业改制的推进,中国劳动合同制度已经基本全面建立,初步形成的市场就业机 制是 A.自主择业 B.以中介机构为主 C.定向分配 D.用人单位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2016年6月完全版)

广东自考00294劳动社会学串讲复习重点 (2016年6月完全版) 第一章绪论 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 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 二、劳动者是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基本要素。广义的劳动者:指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并 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的人。狭义的:处于劳动年龄。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有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 三、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 活动。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四、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 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五、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六、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七、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 法。 八、问卷调查法:只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九、实地观察: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 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一、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 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二、劳动社会化的内容:1、生产资料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3、劳动成果的 社会化。 三、广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不但包括直接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和劳动者,还包括 进行社会运行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四、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两方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 关系。三方关系由劳工、雇主和政府构成。 五、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 动作用。(P36) 六、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 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P42)七、从表2—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职业结构具有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变的特征。 (P43) 八、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 状,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

00294劳动社会学 重点整理2015年6月

劳动社会学重点整理2015年6月 第一章结论 1、19世纪20—30年代P1 2、P1 3、P2 4、①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即属于劳动适龄人口;②具 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③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④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P2 5、 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P2 6、 其研究内容:①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②劳动者③劳动的社会关系④劳动的社会结构⑤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⑥劳动与社会变迁P3 ~ P4 7、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①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②这些从属关系 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③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的体系。④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P6 8、①泰勒,经济人②梅耶,霍桑试验,社会人③制度学派的观点主要源自韦布夫妇 10、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P8 11、现代劳动社会学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学说。它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45-1975年前后;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P8 12、新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学派或激进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姆森及马勒等。 13 14、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P11 15、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 16、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①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②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③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7、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P17 ①社会调查法(常用的有:文献、访问/访谈法、问卷和实验四种调查法) 语三个组成部分。 有大量实证性材料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 ③比较分析法。 ④参与调查法。也称实地观察法,是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 1、 三个层次的要求:①在法律允许内的劳动;②经过交换的劳动;③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劳动。 2、劳动的社会职能: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③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3、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 同劳动的过程。P23

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 考试内容: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考试要求: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集合知识要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B?,那么A = B. A?,同时A 如果C ? A? ,. ?,那么 A B C B [注]:①Z= {整数}(√)Z ={全体整数} (×) ②已知集合S中A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也是有限集.(×)(例:S=N;A=+ N,则C s A= {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集合B,则C B A=?,C A B =?C S(C A B)=D(注:C A B =?). 3. ①{(x,y)|xy =0,x∈R,y∈R}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y)|xy<0,x∈R,y∈R}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y)|xy>0,x∈R,y∈R} 一、三象限的点集.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高三数学总复习一—集合— 1 —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 高三数学总复习一—集合 — 2 —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 ?=-=+1 323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5.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 2且 b = 3,则a+b =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 且21≠≠y x 3≠+y . 解:逆否:x + y =3 x = 1或y = 2. 2 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 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 例:若255 x x x 或,?. 4. 集合运算:交、并、补. 【并集】 在集合论和数学的其他分支中,一组集合的并集是这些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而不包含其他元素。 基本定义 : 若 A 和 B 是集合,则 A 和 B 并集是有所有 A 的元素和所有 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 A 和 B 的并集通常写作 "A ∪B"。 形式上:x 是 A ∪B 的元素,当且仅当 x 是 A 的元素,或 x 是 B 的元素。 举例:集合 {1, 2, 3} 和 {2, 3, 4} 的并集是 {1, 2, 3, 4}。数字 9 不 属于素数集合 {2, 3, 5, 7, 11, …} 和偶数集合 {2, 4, 6, 8, 10, …} 的并集,因为 9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偶数。 更通常的,多个集合的并集可以这样定义:例如,A , B 和 C 的并集含有所有 A 的元素,所有 B 的元素和所有 C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 形式上:x 是 A ∪B ∪C 的元素,当且仅当 x 属于 A 或 x 属于 B 或 x 属于 C 。 代数性质: 二元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是一种结合运算,即 A ∪(B ∪C) = (A ∪B) ∪C 。事实上,A ∪B ∪C 也等于这两个集合,因此圆括号在仅进行并集运算的时候可以省略。 相似的,并集运算满足交换率,即集合的顺序任意。 空集是并集运算的单位元。即 {} ∪A = A ,对任意集合 A 。可以将空集当作零个集合的并集。 结合交集和补集运算,并集运算使任意幂集成为布尔代数。例如,并集和交集相互满足分配律,而且这三种运算满足德·摩根律。若将并集运算换成对称差运算,可以获得相应的布尔环。 【交集】 数学上,两个集合 A 和 B 的交集是含有所有既属于 A 又属于 B 的元素,而没有其他元素的集合。 A 和 B 的交集写作 "A ∩B"。形式上: x 属于 A ∩B 当且仅当 x 属于 A 且 x 属于 B 。 例如:集合 {1, 2, 3} 和 {2, 3, 4} 的交集为 {2, 3}。数字 9 不属于素数集合 {2, 3, 5, 7, 11} 和奇数集合 {1, 3, 5, 7, 9, 11}的交集。 若两个集合 A 和 B 的交集为空,就是说他们没有公共元素,则他们不相交。 更一般的,交集运算可以对多个集合同时进行。例如,集合 A ,B ,C 和 D 的交集为 A ∩B ∩C ∩D =A ∩(B ∩(C ∩D))。交集运算满足结合律,即 A ∩(B ∩C)=(A ∩B) ∩C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