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共11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共11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二)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1.明确在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2.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及落实职业危害因素整改;

3。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明确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组织、实施责任。

(三)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

(四)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五)职业危害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的规定及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建立、修订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参与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

3。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和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警示与告知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公司员工权利,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傲牛铁矿。

第三条术语\定义

本制度所称的职业病危害告知是将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如实告诉公司员工,告知的形式包括劳动合同、公告栏和培训;

职业病危害警示是在工作场所设置可以使员工产生警觉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图形、线条、相关文字、信号、报警装置及通讯报警装置等。其中图形、线条和相关文字统称为警示标识.

第二章警示告知内容。

第四条

一、岗前告知

1.人力资源处与新进公司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前,(含聘用合同,下同), 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生产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同意签订劳动合同后,还要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2.从业人员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由安全环保处负责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生产的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同意后,要再签订补充合同。

二、作业场所告知

1.综合部长方国强负责在公司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并负责维护,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结果等;

2。生产部王德海负责在职业危害严重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生产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3.公司综合部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三、职业危害告知

1。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噪音等职业病危害的车间部门必须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情况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公告等方式如实告知公司员工,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2。公司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在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时,向员工履行如实告知的义

务。

3。定期对员工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规定方面的培训,主管部门应了解设备设置和使用方法。

4。各部门要对公司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被告知的内容、识别警示标识的含意和应对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标识内容列入在岗职业卫生培训范围。

5。设置公告栏:⑴在公司门口、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置; ⑵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求助和救援电话号码要发放到相关岗位;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标准及检测结果公布于岗位;⑷公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及时更新。

第五条警示告知

1。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

2.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⑴术语①禁止标识: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文字符号;②警告标识:提醒对周围环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文字符号;③指令标识:强制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文字符号;④提示标识: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文字符号;

3.基本形式⑴禁止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红色圆环加斜杠; ⑵警

告标识的基本形式是黄色等边三角形; ⑶指令标识的基本形式是兰色圆形;⑷提示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绿色正方形和长方形;⑸警示语句警示语句是一组表示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或描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词语。警示语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图形标识组合使用。⑹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①在有毒岗位设置《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以下简称告知卡).针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危害后果及其防护措施。②《告知卡》包括有毒物品的通用提示栏、有毒物品名称、健康危害、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应急处理和理化特性等内容。③设置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

4.设置⑴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①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设置“当心中毒”或者“当心有毒气体”警告标识,“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注意通风"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②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者维修、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示标识,可加注必要的警示语句。⑵其他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①在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指令标识. ②在可能产生职业性灼伤和腐蚀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腐蚀"警告标识和“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③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戴防噪声耳塞”

指令标识。④在高温作业场所,设置“注意高温”警告标识。⑤在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弧光”警告标识和“戴防护镜”指令标识. ⑥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索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感染"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⑦存在放射性同位素和使用放射性装置的作业场所,设置“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相应的指令标识。

5。设备警示标识的设置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上或其前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6。使用的警示标识、警示信号、报警装置,应当符合要求。设置的警示标识应当醒目、保持完整,使用的警示信号、报警装置保持功能完好。

7。警示标识设置和使用规范⑴警示标识的设置高度警示标识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警示标识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 2m;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⑵使用警示标识的要求①警示标识应设在与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警示信息标识宜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或设备上的醒目处。②警示标识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警示标识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③警示标识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度,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 最小夹角不低于75度。④警示标识

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⑤警示标识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警示标识和支架应牢固地联接在一起。

8.检查与维修⑴保持警示标识牌整洁、清晰;⑵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9.采购⑴各车间部门根据 GBZ158—2003 要求,对本辖区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辨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将所需的警示标识报供应处。

⑵供应处处根据各车间部门申报情况,审查核实后,向生产厂家采购合格规范的标识。

第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1、为了规范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2、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公司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本办法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卫生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是:

(一)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4、公司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当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5、公司申报后,因采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

6、公司在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当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7、公司要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以备上级部门监督管理。

8、公司严格按照卫生部统一格式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

9、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施行。

四、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和提高从业员工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强化我公司在职业卫生防治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人企合一、和谐发展的

局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从事直接接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工种的进入本公司的员工,以及在本公司从事相关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

三、职责和权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所需经费并监督实施,由公司安环办负责培训工作具体实施。

四、培训内容包括,公司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具体包括 1、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典型事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6、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五、培训形式获得有关职业技能和职业卫生方面的培训既是每一个员工的权利又是应当履行的义务。公司有关部门应当保障职工的这一权利,安环办应当及时做好统计考核工作. 1、凡是进入本公司的新员工在体检合格后,由安环办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安排具体工作。已经在本公司工作的员工进行每年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卫生训。

2。按照培训的内容,分为专项培训和集体培训.专项培训针对的是从事专门作业的人员,就其作业过程当中涉及到的专门知识进行的培训,集体培训针对的是所有从作业的人员,就作业场所当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职业卫生知识进行的培训。

六、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卫生防护用品在使用时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要求, 以控制或者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委托有关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和安装非定型的防护设施项目的,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2.由相关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对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并出具检测报告.

3。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一)设置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护设施管理员; (二)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三)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4。对防护设施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 (一)防护设施的技

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技术参数等);(二)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 (三)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四)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5。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6.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7。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职业病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 保证劳动者安全和健康所必须配备的,带有防护功能的用品。

2、接触有害因素的所有人员都应按时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3、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选定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4、由办公室负责,根据不同工种对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需要制定《职工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标准》,根据发放标准给员

工配备合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1 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2 不得扩大发放范围和提高标准。严格控制计划外发放职业病防护用品。 4。3 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限期, 或逾期不发放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4 工种相同且劳动条件相同,应发给相同的职业防护用品.从事多工种作业,按其经常从事或主要从事的工种发给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5 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视其经常或主要参加劳动的情况,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6 新增加工种或个别需变动职业病防护用品及标准时,由办公室报请分管领导审批,另行发放。 4。7 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使用的,应视为违章作业.

5、安全生产科负责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与发放工作。

5.1 安全生产科要建立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验收制度,确保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5.2 职业病防护用品保管、发放和使用部门都要建立职业病防护用品保管、发放台帐,防护用品的去向、数量、时间均应详细登记. 5。3 员工脱离生产(工作)岗位三个月及以上者停发或顺延劳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时间.属按月发放的小型防护用品,员工脱离工作岗位一个月及以上者停发当月防护用品。从调动工作次月起按新工种发放职业病保 5。4 因工作需要改变工种的人员,傲牛铁矿防护用品。新旧工种职业病防护用品相同部分,期限合并计算,新工种没有的已发放的职业病防护用应予收回。 5.5 故意损坏职业病防护用品者,由员工个人按原价购买。 5。

6 计划外职业病防护用品由使用部门申请,报主管领导审批后,采购发放. 6、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使用、维修等记录要建档保存。

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规范公司各矿、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测目的和要求

(一)各单位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工作由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劳动者公布。

(三)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到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方可重新作业.

(四)对从事监测工作的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测。

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

三、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一)检测布点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点图(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名称、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如:粉尘、噪声及毒物名称)。

(二)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的种类

1.选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

2。采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及井下(地采)有害气体(CO、H2S等)。

3.选厂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粉尘、噪声;

(三)监测周期

日常检测,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日常定期监测.

1。粉尘,各矿1次/月,粉尘分散度1次/月,每年监测覆盖率100%。

2.各矿(厂)噪声一次/半年,每年监测覆盖率100%.

(四)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四、各矿、厂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每年至少一次.每年的监测覆盖率100%。

五、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职

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傲牛铁矿.

3 术语和定义

3.1建设项目

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

3。2“三同时”制度

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

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

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

防护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3。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

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

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 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

素包括下列内容: a)《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 b)石棉纤

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 c)放射性因素:核设施、

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 d)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

4 职责

4。1公司办公室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

4。2生产部是建设项目施工与试生产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

4.3安全环保部是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4。4工程管理部门(项目组)是“三同时”的具体执行部门,全面负责实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

4.5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资金的有效投入.

5 工作程序

5.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5.2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审核或备案.

5.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并取得卫生行政许可批文后方可动工建设。

5.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或备案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防护设

施等发生变更时,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卫生审核或备案。

5.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5.6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5.7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批文后方可施工。

5。8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

5。9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监理公司对建设过程实施监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施.

5.10在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尽可能由原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技术机构承担。

5.11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12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5。12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应当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报告报原预评价备案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13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原审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并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

5。14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同步进行卫生验收。

5。15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经卫生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批文,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5.16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结束后,各职能部门认真整理资料并归档。

6 记录

6.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台帐》

附加说明

本制度起草部门:

本制度起草人:

本制度审核人:

本制度批准人: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新员工录入后,公司安全部将为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包括:

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

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与职业的资料。

3.这些资料将为员工的健康追踪、职业病诊断、有关健康损害责任划分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依据。这些资料必须由安全部妥善保管,档案保存期为10年。

4.对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基本情况和日常监测情况,以及员工的详细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等个人健康资料,分别记录在档案中,进行动态管理。

5.员工离职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将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十、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目的为增强公司职业病应急救援管理,及时处置重大职业病危害,最大限度保障职工权益,特编制此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时应急救援与管理适用此制度。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源编制导则》以及国家、集团等相关管理规定。

4.专业与术语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下面是关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13项相关参考内容: 1. 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明确职业卫生管理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2. 职业卫生管理的范围:确定职业卫生管理的适用范围,包括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岗位。 3. 职业卫生管理的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责任分工与义务。 4. 职业卫生风险评估与控制:制定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包括对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5. 职业卫生培训:明确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内容、方法和频率,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 6.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范: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规范和标准,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7. 职业健康监护和检测:制定职业健康监护和检测的具体要求,包括对职工进行体检和职业病筛查。 8.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职业卫生事故应急预案,明确

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在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 9. 职业卫生数据的统计和报告:规定职业卫生数据的统计和报告要求,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10. 职业卫生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定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的方法和程序,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 11. 职业卫生投入和资金保障:制定职业卫生投入和资金保障的规定,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职业卫生管理的改进和提升:规定职业卫生管理的改进和提升的机制和措施,不断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遵守:强调职业卫生管理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以上是关于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13项相关参考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同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十三项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保护和提升职业健康的一系列行动。为了实现良好的职业卫生状况,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本文将重点探讨职业卫生的十三项管理制度,以深入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及其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 1. 职业卫生政策制度: 每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职业卫生政策,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政策通常包括规定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评估、职业健康监测、职业病防控等措施,以保护雇员的健康和安全。 2. 职业卫生法律制度: 职业卫生法律制度是实施职业卫生政策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工作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职工的劳动保护和权益等。这些法律制度的实施有助于遏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 职业卫生组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很多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职业卫生组织,负责筹划、实施和监督职业卫生工作。这些组织通常由专业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他们负责职业危害评估、职业病防控、职工健康监测等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 职业危害评估制度:

职业危害评估是职业卫生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工作场所的 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可以确定职业病的风险和潜在危害。职业危害评 估的结果将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5. 职业病防护制度: 职业病防护是保护员工免受职业危害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工作环境改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职工健康监测等。职业病防护 制度旨在减少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6.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 一旦员工出现职业病症状,及早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建立和完 善职业病诊断与治疗制度可以确保患病员工得到及时救治,减轻疾病 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7. 职业病报告与监测制度: 职业病报告与监测制度旨在及时了解职业病的病情和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实施职业病报告和监测制度,可以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 供依据,避免类似职业病的再次发生。 8. 健康宣传与教育制度: 通过健康宣传与教育制度,可以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健康宣传和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如宣传手册、培训课程、健康讲座等,有效地传播职业卫生知识,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9. 职业卫生检查与监督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篇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是顾客的期望、社会的责任,指导餐厅操作、保障、评价食品卫生安全。为切实做好各项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抓起,防止不合格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构。 第一条设置公司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构,组长:总经理;小组成员:各部门经理。 第二条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部门对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并进行整改。 第三条建立食品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上述事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向行政部门、卫生部门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第四条实行事故责任追查制度。事故责任追查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处理不放过,员工、客户未受教育不放过。 第二章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求 1、食品加工人员必备的卫生条件: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有健康证,并随时保持个人衣帽、仪表整洁。 2、车间必备的卫生条件:设施布局合理,标志明显,设备摆放整齐,符合规范要求。 3、原料及原辅材料采购、贮存必备的卫生条件:采购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库房整洁通风,防鼠、防蝇、防虫设施齐全,原料摆放整齐,标志明显,物品分类分架存放。 4、食品原料及食品辅料符合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及辅料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包装应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存期,无超过保存期或腐败变质物料。 5、环境卫生:环境整洁卫生,有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6、餐厅卫生:餐厅店堂整洁卫生,摆台餐具符合卫生要求。用餐者自取味料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有专用工具。 第三章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 2、门窗干净、玻璃清洁、透明。 3、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严禁在非规定时间、地点内吸烟。 4、要求原材料按照品种,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堆放整齐,未使用前不可拆包装。 5、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 6、不合格品要求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 7、坚持安全文明生产,做到每月定期检查两次。内容:(1)设备安全与卫生情况。(2)电器是否正常运转。(3)产品是否堆放整齐。(4)环境是否清洁卫生。 第四章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 2、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办公桌椅及桌上的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合理,桌椅随时保持清洁。 4、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保养良好,表面无尘土,污垢。 5、书橱,书柜内各类书籍、资料分类摆放整齐,便于检查。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 6、最后下班的员工应检查所有办公设备、空调、灯、饮水机、门窗等是否已关闭,锁好门后方可离开。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5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 第一章总则 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及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 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3项目部经理饶文举对本项目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4安质部是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的主管部门,协调各部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1设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下列成员组成: 组长:饶文举 副组长:何先瑜薛志国赵峰涛朱广君孙长江 成员:孙建洪宋鹏张新张洪德康小卫

熊建波何乾龙冯亚峰杨天福樊军 高勇高体忠陈明忠陈友乐任亮 王建华胡乐远袁振洲张小斌任辉 2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职责: 2.1分管领导要掌握全线整体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处理请示报告。 2.2制定和修改经理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审定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督促实施。 3技安处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目标,推进和监督管理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处理日常对外报表工作。监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实施。 4工程部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统一调度指挥突发性泄漏、中毒等事项的应急救护工作。 5安质部负责《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护预案》的建立及落实。内容含第一部份:应急预案制度、现场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化学毒物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及指挥现场;第三部份:急性职业中毒诊疗常规。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改进。负责完成职工健康监护定期体检工作,建立完善职工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工作。并将体检结果告知职工。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事业单位中实施的一系列卫生管理制度, 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 助企业建立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率,保证员 工的身心健康。下面将介绍13个重要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包括设立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 2.危害因素评价与控制制度:对工作场所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评价, 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对员工的损害。 3.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职业病检查、职业病 诊断和职业病防护。 4.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制定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包括定期体检、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 5.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作业环境卫生监测制度: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卫生监测,确保环境 不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7.职业卫生检测制度: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进行职业卫生检测,确 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8.职业卫生事故及应急处理制度:制定职业卫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等。

9.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制度: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保存员工的职业卫生相关资料,用于参考和查询。 10.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制度:规定员工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和配备,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 11.职业卫生投入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卫生的经费投入、设备设施投入等管理制度,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进行。 12.职业卫生督导检查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督导检查制度,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落实。 13.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以上是13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简介,企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主要内容 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细化各部分及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1)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警示标识。 (2)劳动合同中告知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预防措施及相关待遇等。 (3)公告栏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3、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定期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向当地安监部门进行申报。 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制定详细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方针和计划,对所有设备巡检、操作和维修保养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并实施考核。培训内容应涉及设备操作、急救常识和急救方法、防护用品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标识识别、事故应急报告程序、疏散路径、事故实例和实际演练等。 5、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制度。定期维护和检修,并建立检维修记录,归入职业卫生档案。 6、职业病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建立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定期发放并更换,并建立发放台账,归入职业卫生档案。 7、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1)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公布,同时归入职业卫生档

案。 (2)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新建、改建、扩建、技改和技术引进的项目应保证其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同时归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报告制度:经体检为职业禁忌症人、疑似职业病人和职业病人,对其进行医学诊断和鉴定,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11、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设备、防护设施、警示标识制作、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暑降温保健、宣传教育培训、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相关支出等费用,单独进行核算,并专款专用 1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成立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有专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对有关职业卫生的制度、培训资料、检测资料、体检资料等进行归档管理,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1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成立应急救援机构,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组织培训,确保员工掌握应急措施。配备应急救援设施,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共11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二)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1.明确在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2.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及落实职业危害因素整改; 3。组织制定、修订和审定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4。明确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组织、实施责任。

(三)专职职业危害管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规、制度和标准; 2。负责日常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督、检查、技术管理、教育以及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组织、统计、上报和建档工作。 (四)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责任制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五)职业危害管理部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制定的职业危害防治的规定及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组织建立、修订各项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参与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 3。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措施计划和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也逐渐 受到广泛关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职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防止职业病危害,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健康而 采取的一系列系统和综合的管理措施。 下面是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对职业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评价 和分析,确定危害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 2.危害因素控制制度: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和评价数据,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物理控制、工程控制、技术控制、行政控制、个体防护等,减少或消 除危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3.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职业病诊断、报告和统计制度,加强职业病 危害的防治,包括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检查和治疗。 4.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知识的普及和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合格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5.职业卫生监护制度: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职工的危害暴露程度, 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职业病危害。 6.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管理机制,包括工 作场所的消防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等,保障劳动者的 生命安全。

7.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应急演 练计划,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8.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单位和个人的职责和权责,建立 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9.监督与评估制度: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 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提升。 10.职业卫生事故调查制度:建立事故调查和分析制度,追究事故责 任和处罚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2.职业健康宣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普及职业健康知识, 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推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传播和宣传。 这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涵盖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各个方面,为保障职工 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保障。同时,这些制度的实施 也需要各级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形成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管理模式,促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全)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安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安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场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管理人员:*** 员工:***、***、*** 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康与平安。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方案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催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工程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展建立,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 在领导的带着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平安卫生操作规程,并催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订公司年度职业病防治方案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公司人员进展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奉献的进展表扬、奖励,对违章者、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 第一条:为创造舒适、卫生、整洁工作环境加强公司卫生管 理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区域划分为办公区域、公共区域、职工宿舍、 食堂和其它区域具体分工为: 1、经理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打扫; 2、各部室卫生由本部室人员负责打扫; 3、办公区公共区域卫生由各部室按照划分卫生区域进行打扫; 4、职工宿舍、厕所卫生按照制定值日表执行。 5、食堂卫生由厨师负责打扫。 6、其它区域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安排。 第三条:办公区域、职工宿舍和食堂区域卫生工作要做到以 下方面: 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无灰尘; 2、地面清洁干净无污染、污水; 3、楼道、办公室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灰尘; 4、书橱上无灰尘、污渍、书橱档案橱内书籍资料排列整齐无 灰尘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 5、桌椅摆放端正;

6、办公桌上无灰尘物品摆放整齐; 7、微机打印机等设备保养良好干净暖气管道、照明灯、电风扇、空调等电器干净无灰尘; 8、室内、楼道墙壁干净无涂抹痕迹; 9、办公楼前及院门周围卫生要定期打扫持续卫生无纸屑、无垃圾等废弃物品; 10、厕所无异味、无蝇蛆、无尿碱无积水无污物。 第四条:各部室要按照划分区域认真搞好卫生工作。 第五条: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自觉理解相关部门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因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宿舍或其他卫生区域在抽查或检查时连续两次得分倒数最终一名宿舍卫生有问题者扣除该宿舍所有居住人员每人10元工资其它卫生区域卫生有问题扣除职责部室负责人20元工资。 第七条: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卫生区域进行抽查、检查、评比。 第八条: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此前下发有关卫生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 1。目和依据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优秀10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优秀10篇)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篇一 1、煤矿年度内组织本单位人员深入、系统地学习《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管理范围内的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 2、积极参加市、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教育,教育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治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年度内举办全矿人员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学习讲座3次,举办矿级领导班子专题研讨会4次,就深入贯彻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掌握生产工艺流程,掌握职业危害预防知识。 5、建立职工职业卫生培训档案; 6、对职工职业危害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安排上岗。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篇二 1.前期预防 工作场所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要求。 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预评价报告应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凡有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接受监督。 2.防护与管理 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3.个体防护用品 根据接触毒物的种类、浓度和作业性质、劳动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或铅封,主管人员应经常检查。 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篇三 为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公司成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分工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保护和促进员工身体健 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为了有效管理职业卫生,各个单位都需要建立 相应的管理制度。本文将介绍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单位应对工 作场所进行全面的环境监测,详细记录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 接触途径和作业时间等信息,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职业健康监护 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从事高风险作业的员工进行 定期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防 治措施,并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 三、岗位职业卫生培训 单位应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包 括职业病防治知识、危害因素防护方法、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等 内容。培训应定期进行,并持续跟踪评估培训效果。 四、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与调查 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报告与调查制度,对职业病、危害事 故及时进行报告,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教训,采 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职业卫生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 单位应配备必要的职业卫生设施,如通风设备、排尘装置等,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清新。同时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实施与评价 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并在工作场所进行有效的实施与监督,控制工人的接触和暴露。同时,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测,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 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员工的职业卫生监测结果、职业病诊断情况、职业病事故记录等信息,确保档案的完整和保密性。 八、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单位应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职业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并及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以提升职业病防治的效果。 九、职业卫生责任的落实 单位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开展工作评价、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十、职业卫生与其他管理制度的配合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三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概述 现代职业中,职业卫生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卫生管理是 通过创建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维 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正常进行。本文将介绍十三项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 二、职工健康监护制度 职工健康监护制度是指通过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护,发现和预防 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职工健康检查、定 期专业医学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防治指导等。 三、工作场所卫生制度 工作场所卫生制度是指通过控制或消除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 污染,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保护职工健康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卫生清洁、噪声控制、光照控制等。 四、有害因素控制制度

有害因素控制制度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护职工不受有害因素伤害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隔离控制、工艺控制、安全措施、个人防护等。 五、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职业卫生培训制度是指通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职工了解职业健康危害,预防职业病危害的形成和发展,增强职业卫生意识的制度。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工作环境检测与控制、个人防护、急救等方面。 六、职业卫生档案制度 职业卫生档案制度是指对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预防措施、卫生教育、职业卫生培训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存的制度。保证职业病预防控制和健康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工伤鉴定制度 工伤鉴定制度是指对因工作原因引起的职工的伤病进行诊断和鉴定的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八、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制度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制度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 定性、定量评价并给出相应的防控建议的制度。 九、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防治制度是指通过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职业病,保 护职工健康和安全的制度。具体措施包括预防职业病、及时发现 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职业病等。 十、安全生产制度 安全生产制度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防控与监督的制度,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十一、应急救援制度 应急救援制度是指在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中,对职工人身和 财产进行保护和救援的制度,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救 援装备、应急救援人员等。 十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 职业卫生 12 项管理制度 一、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一)总经理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用人单位的厂长(经理)是本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本单位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 2、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 3、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提高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4、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审核批准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以及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有计划的改善劳动环境,做到安全生产经营,文明生产经营。 5、保证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6、把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每月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安全工作会议,听取各部门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职业卫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 7、经常深入了解、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掌握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组织开展厂级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对重大隐患组织落实整改措施。并布臵和检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8、对于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和革新、改造等工程项目,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并报卫生局审批。

9、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并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10、保障职工的职业卫生劳动条件和企业的职业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女工的合法权益,不得使用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11、开展厂级职业卫生安全教育与考核工作。 12、及时、如实上报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组织对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 (二)副经理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 1、协助厂长(经理)领导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对分管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标准。 3、负责组织制定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和长远规划、以及重大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有计划的改善劳动环境,做到安全生产经营,文明生产经营。 4、把职业卫生安全工作列入管理的重要日 -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项】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完整版)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 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

源; 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1.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对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 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分在职业病风险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产生职业病风险事故,以本制度追查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4催促、搜检本公司的职业风险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风险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风险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风险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