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2018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总分:12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题

(本大题共4题,共12分)

(总题数:4,分数:12.00)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针对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商务部回应,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蹉商的共识,也令国际社会十分失望。

B.中央军委目前印发《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纲要》指出,要着眼培养“四有”革命军人,煅造“四铁”过硬部队,扭住对党绝对忠诚这个根本。

C.万众瞩目的俄罗斯世界杯于北京时间6月14日晚在莫斯科拉开大幕,中国元素随处可见,来自中国的小龙虾,吉样物纪念币等倍受各国球迷喜爱。

D.毋庸讳言,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无数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甚至像李芳那样献出生命的辛勤园丁,他们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

解析:

A:“蹉商”应为“磋商”。B:“煅造”应为“锻造”。C:“倍受”应为“备受”。故此题选 D。

2.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俄罗斯和土耳其因俄战机被击落事件发生的口水战升级,双方吵得沸沸扬扬,俄总统扬言要报复,而土耳其总统警告俄方不要玩火自焚。

B.《拉贝日记》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言九鼎,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铁证。

C.“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环保的“金句”,表明了习近平对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坚决态度。√

D.世界关注的特金会于2018年6月12日在新加坡举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如果相关方能够签订和平条约,韩国将首当其冲,获得巨大安全利益。

解析:

A 项,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此处不符合语境。

B 项,一言九鼎指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题目中的意思是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不符合句义。

C 项,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这里指习主席对于环境保护的坚决态度,是正确的。

D 项,首当其冲意为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这里使用不当。

故此题选 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超级高铁试验,是在1500米的真空管里开展不同磁悬浮模式比例模型车进行测试,试验速度理论上有望达到时速1500公里每小时。

B.针对众多消费者“同路不同价,熟客价更高”的质疑,滴滴打车公司近日进行了公开回应,称公司方面不存在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C.《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者应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人格尊严,不得伤害志愿服务对象个人隐私,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变相收取报酬。

D.2018年3月27日正式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解析:

A 项成分赘余,时速 1500 公里每小时,前面已经有时速了,不需要每小时;或者去掉时速保留每小时。

C 项搭配不当,伤害……个人隐私属于搭配不当,应改为侵害……个人隐私。

D 项成分残缺,应将“公布了”换成“公布的”。

故此题选 B。

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府原指汉代负责收集各地民间诗歌和音乐的官署,后世把这类民歌和文人模拟的作品也叫乐府。《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合称“乐府双壁”。√

B.初唐四杰是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扭转了萎靡浮华的诗风,拓宽了诗歌创作空间,是唐初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

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的这一对联,道出《聊斋志异》通过写鬼狐花妖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暴虐的写作特点。

D.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重要作家,《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分别是其代表作品。

解析:

本题 A 项“乐府双壁”是指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故此题选 A。

二、阅读鉴赏题

(本大题9题,38分)

(总题数:0,分数:0.00)

三、文言文阅读

(总题数:1,分数:13.00)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文长传[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烕振东南,介冑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己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宣、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选自《古文观止》)(分数:13)

(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3)

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属:嘱咐,交待。

B.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负:背弃,辜负。

C.

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事:服伺,伺奉。

D.

故其名不出于越。名:名声,名气。

解析: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的负是指自信、自恃。本句的意思是文长自恃(自信)有雄才大略,好出奇制胜,谈论的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肯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分数:3)

A.然数奇,屡试辙蹶。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

B.然文长以不得志于时。托以抄录。

C.其沉而法严。文长皆叱而奴之。

D.走齐、鲁、燕、赵之地。一切可惊可愕之状。√

解析:

D 项,都是结构助词,可以翻译为“的”。

A 项,“然数奇,屡试辄蹶”中的“然”表示转折,翻译为“然而”;“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 翻译为“……的样子”。

B 项,“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中“以”是因为的意思;“托以抄录”的“以”表示目的。

C 项,“气沉而法严”中“而”表示递进,可以理解为“而且”;“文长皆叱而奴之”表示“承接”。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3)

A.徐文长在山阴时较有名气,薛蕙对他的才能十分惊奇,把他看作国士,然而在此后的科举考试中却运气不佳,屡屡落第。

B.徐文长的才华,深得胡宗宪赏识,胡宗宪招为幕下,徐文长为胡宗宪起草的奏章,皇上看了很满意,徐文长因此深得皇上宠信。√

C.徐文长科场失意,一度地放浪形骸,纵情山水,游历见闻都表现在诗中,诗作体格虽时有卑下,却往往匠心独运,有王者之气。

D.徐文长在诗文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同时他的书法笔意奔放苍劲,一如其诗,花鸟画也超逸有致,都得到作者的肯定。

解析:

文章中说“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文义是:恰逢胡公猎得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很满意。文中并没有提到世宗皇帝宠幸文长。故此题选 B。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分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胡公因此更加认为文长有奇才(或器重文长),所有奏疏表计都交他办理。

)

四、古诗文阅读

(总题数:1,分数:8.00)

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9-10题。

村行

【作者】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分数:8)

(1).“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两句历来受到诗家称道,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分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拟人,“数峰无语立斜阳”。

4.对仗工整。(自选角度,言之成理)

)

解析: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分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最后两句真切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前三联表达游览于自然山水的兴致和惬意,尾联则触景生情,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出思乡之情。

)

解析:

五、现代文阅读

(总题数:1,分数:17.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温暖的火光

赵丽宏

来崇明岛的时候,我在这个十字路口徘徊的时间并不长,很快,我的日子就渐渐充实起来,空虚的情绪悄悄地离我远去。在灰暗的日子里,我找到了燃烧在我身边,燃烧在前方的火光,这些火光照亮了我,温暖了我,丰富了我,指引了我,使我度过难关,走出黑暗和困境。

这些火光是什么呢?

经历了生活的风暴,我曾经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也没有亲密和信任可言,“阶级斗争”笼罩了人世间的一切。在孤寂之中,故乡的农民向我伸出了热情的手。开始,我认为农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他们不可能理解我,我无法和他们交流,事实证明我错了。刚到乡下时,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我都感觉到了,但我认为这不过是一种怜悯,这样的怜悯,无法拯救我空虚失落的灵魂。他们只能在物质上给我一些帮助,而我的精神所需,他们无法给予。然而我很快发现,他们是真诚地在关心我。他们不仅了解了我的精神需要,了解了我渴求的是什么,而且尽他们所能,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支援。当他们发现我喜欢

看书后,没有人号召,生产队里家家户户都从家里找出了他们拥有的书籍送给我。想不到,在这个连电灯也没有的偏僻乡村,不少农民家里都藏着几本旧书,城市里“破四旧”的烈火,没有把他们的旧书烧毁。他们赠我的书中,有《唐诗三百首》、《红楼梦》、《儒林外史》、《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官场现形记》、《孽海花》、《老残游记》、《七侠五义》、《七子八婿大团圆》、《千家诗》、《啼笑因鳓》、《福尔摩斯侦探小说集》,甚至还有清刻本《昭明文选》。尽管从农民那里得到的书很有限,然而他们的那份心意,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由此体会到了人间的理解和善良。我曾经以为这种理解和善良己经消失,故乡的农民以他们的行为告诉我,这种伟大的理解和善良是任何风暴也无法摧毁的。这是人性和人道的火光,只要文明的人类存在一天,这样的火光就要燃烧一天,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熄灭。

另一种火光,便是书。我很幸运,在乡下竟然找到了很多好书。农民送给我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几十本而己,这些书,无法满足我“插队落户”漫长岁月中的精神需要。然而通过其他渠道,我找到了不少好书。在一个被废弃的乡村学校图书馆中,我得到了一批中外文学名著。在我居住的那间小小的茅屋里,除了一张床和一张简陋的小桌,半间屋子里堆满了用来烧火做饭的稻草干柴,另外半间屋子堆放着令我心驰神往的书籍。当时我的口袋里经常没有一分钱,但是我却觉得自己很富有,因为我的生活中有书陪伴。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有了书,我的生活变得充实,我的日子变得有了企盼。书驱散了我的孤独,使我走向辽阔的世界,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生。一本好书,可能是一个聪慧的人毕生心血的结晶,而我却能在几个小时里把它们读完,由此而得到的启迪,生发的联想,当然丰繁多彩。白天干活再辛苦,可是想到夜里能一个人坐在蚊帐里,就着油灯晃动的微光读一本好书,便会忘记苦和累,觉得活着很有意思。我曾经在散文《旷野的微光》中回忆过当时那种读书生活。这篇散文,被收在90年代的高中语文课本中,现在的少年对我当年那种艰苦的读书环境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在当时,我却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不是每个下乡知青的生活中都有好书相伴的。从那些优秀的书籍中折射出来的,是智慧和理想的火光,在黑暗中,正是这样的火光引导我走向光明,走出泥沼,走向辽阔的境界。

还有一种火光,那就是大自然亲切奇妙的魅力。我在大城市出生长大,可是对大自然一直有着强烈的向往之情。小时候,每年夏天到崇明岛度过的暑假,在我的记忆中都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辽阔的海滩,浩瀚的芦荡,曲折的河流,青翠的竹林,七彩斑斓的田野,开满野花的小路,早晨的彩霞和雾幔,夜晚的星空和月光,树林里百鸟的啁啾,草丛中蟋蟀和纺织娘的鸣唱,还有永远不会停息的长江涛声……我觉得,一个人能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绿色和天籁的包围里,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在“插队落户”的日子里,和大自然朝夕相伴,视野中天天有美丽的风景。大自然永远是清新而健美的,在她的怀抱里,我常常会忘记忧愁和烦恼,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是我的秘密。我无法向周围的农民倾诉我的感受,他们会认为这是城市小知识分子的怪癖,或者是不健康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当我独自面对着大海或者落日发呆时,农民们以为我是在想家,是在哀叹自己的生不逢时。他们对周围的风景熟视无睹,无法体会我面对大自然时所得到的享受和快乐。晚上,在油灯下,我常常在日记中描绘我所感受到的自然魅力。这些文字,现在读来依然使我神往。

火光啊,温暖的火光,智慧的火光,美丽的火光,我无法表达我对它们的感激之情。在“插队落户”的岁月里,它们始终在我的周围燃烧着,把我引向光明的前程。我想,我的人生旅途如果没有它们的燃烧,黑暗大概会无情地将我吞噬。(分数:17)

(1).文章围绕“温暖的火光”记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概括。(分数: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在孤寂之中,故乡的农民向我伸出了热情的手。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并从家里找出了他们拥有的书籍送给我。在物质给予帮助,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②另一种火光,便是书。生活中有书陪伴。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拮据的日子也变得“富有”,生活变得充实,日子有了企盼。书驱散了我的孤独,使我走向辽阔的世界,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生。

③还有一种火光,那就是大自然亲切奇妙的魅力。大自然永远是清新而健美的,在她的怀抱里,我常常会忘记忧愁和烦恼,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

)

解析:

(2).第③段中,为什么详细列举故乡农民赠送“我”的书籍名称?(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文中第三段详细的提到了村民送给我的书的书名,这么写的目的,主要是和当时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联。“文革”时期,社会处于动乱时期,当时提出“破四旧”的口号,由于没有具体的如何破四旧的指示,很多的珍贵书籍、好的文化、思想都被毁坏和压制,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压制之下,作者详细写了书名,主要都是一些的旧书,作者想借此强调旧文化中也有珍贵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传承;此次也想表达对于文化大革命及“破四旧”的反抗,表达自己相信只要文明的人类存在一天,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熄灭的态度。

)

解析:

(3).结合全文,简析“温暖的火光”的含意。(分数: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温暖的火光”点名主旨,总结全文;“温暖的火光”作为文题,交代了写作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全文围绕“温暖的火光”叙述了三件事,表达自己在“文革”这样的背景之下,是如何借助“温暖的火光”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光明的前程的,结尾“火光啊,温暖的火光,智慧的火光,美丽的火光,我无法表达我对它们的感激之情……”更是进一步通过“温暖火光”深化了文章的题旨,升华了文章内涵。

)

解析:

六、课程理论

(本大题共2题,8分)

(总题数:2,分数:8.00)

5.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完成下列填空。(分数:6)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分数:3)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解析: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由必修,_______,_______三类课程构成。(分数:3)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选择性必修;选修。

解析:

6.下列各句中,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C.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D.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解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C 选项中“文学性”是错误的。

七、教学实践

(本大题共4题,22分)

(总题数:2,分数:22.00)

7.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16-17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人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分数:10)

(1).编者把这两篇短文编在同一课中,有何用意?(分数: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这两则故事都是赞扬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所以编者把这两篇短文编在同一课中。《咏雪》赞扬了谢道

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陈太丘与友期》赞美了元方聪明机智、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特征。

)

解析:

(2).以上两篇文章的诵读基调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分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咏雪》的朗读基调是欢快、融洽、轻盈的。因为短文主要是写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们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大家非常有雅兴,氛围十分和谐,愉悦。《陈太丘与友期》的朗读基调是高昂的,起伏有致。因为短文情节上的起伏变化较大。友人“问”“便怒”“惭”“下车引之”,一波三折。而元方“门外戏”、一答一日、“入门不顾”,应对自如,宛若成人。

)

解析:

8.阅读下列课例,完成18-19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一)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提到盛唐诗人李白,你会想到他的哪些诗句呢?

众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师仙”的美誉流传千年!今年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传世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起来品品诗,品品人,品品“诗仙”的内涵。(教师分三列竖排写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平诗品人)

师:同学们,全诗都在写梦游吗?

生:不是。还写了梦前,梦后。

师:课前,同学们阅读诗歌,写作了批注。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批注。

(二) 品味“梦前”

师:“梦前”一共八句。有同学在语意理解方面做了批注投影:“信难求”的“信”是什么意思?

师:牛牧野同学,请读读你的批注。

牛牧野:“信”是“的确”和“实在”的意思。

师:好,请坐。“信”这个字我们其实并不陌生,我们找几句古诗文,同学们来比较一番,看看哪一个“信”的意思,和“信难求”的“信”意思是一致的。

投影:《辞源》中“信”的部分义项:①诚实②信任③的确④任意。例句:①《出师表》:“愿陛下亲之信之。”

《兰亭集序》:“信可乐也!”

《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

师:先自己思考。之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学生自主思考,之后交流讨论)

师:(走到一学生身边)你选哪一个?

生:第二句。“实在”“的确”。第一句中“信”的意思是相信、信任。第三句是任意、随意。

师:好,请坐。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准确理解古诗文中的词义呢?

(三)品味“梦中”

师:诗人从“梦前”来到“梦中”。诗人梦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杨圣洁同学的批注,她的批注既有层次概括,又有解释。

杨圣洁:飞度:飞度镜湖,一跃千里;登临:一路高攀,一路见闻……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赏析,我们发现这首诗的奇特在于梦境的不确定性,它可能是一一生:李白所向往的自有境界。

(四)品味“梦后”

师:诗人从美梦中、或者噩梦中,或者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当中醒过来,来到了“梦后”的现实世界。梦中一共七寻,我们一起来诵读一下。(师生诵读)

(五)读写结合

师:在阅读同学们批注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则批注,有请周惠康同学读一下。

投影:追求人格独立,不畏权贵;维护人格尊严,安能折腰。

师:你这个批注有诗味,而且还有情味,很有道理和意义。如果给你个机会,为批注再加一个对句的话,你会加什么呢?

周惠康:儒道思想融合,诗仙本色;傲然悲愤并存,诗仙风骨。(生齐鼓掌)

师:真棒!请坐,同学们想不想像周惠康同学一样锤炼语言呢?来,我们一起写一个尾批。在中国诗歌史上。“李杜”是齐名的,李白是“诗仙”,是浪漫主义高峰,不妨借助杜甫这座现实主义高峰,我们来体味一下“诗仙”的内涵。上句是“江畔孤舟,途中痩马,沉郁顿挫,杜子美为诗圣。”来,动笔把。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之后学生展示答案)

生:梦中天姥,天上黄河,傲岸风骨,李太白为诗仙。

师:你前面的两句话,来自于李白的什么诗呢?

生:“梦中天姥”来自于《梦游天姥吟留别》,“天上黄河”来自于《将进酒》。

师:《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你读出李白怎样的性格特点了?

生:豪迈、豪放、傲岸风骨。

生:我写的是:月下金樽,云中蜀道,豪放飘逸,李太白为诗仙。

师:请解释下。

生:这个“金樽”是《将进酒》中的,“云中蜀道”来自《蜀道难》。师:好,同学们的批注让老师有点感慨,知我“诗仙”李白者,在座各位同学也!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李白一生为我们留下近千首诗歌。今天我们只走进李白的名篇之《梦游天姥吟留别》作品,品出了“诗仙”的内涵。最后,老师也要写一个尾批献给同学们:师生携手共,同颂“诗仙”千古名。下课!(分数:12)

(1).依据教学实录,在画线处填写理解古诗文词义的方法。(分数: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诗歌大意。

)

解析:

(2).根据教学实录,请简要概括本节课的突出特点。(分数: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该教学体现了“教为主体,学为主导”的原则。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案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了解诗歌内涵,了解李白,发挥了组织者的引导作用。

②该教学体现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阅读诗歌作批注,并且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③该教师的教学符合诗词的阅读教学。课标指出,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了解李白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挥创造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

解析:

八、写作表达

(总题数:1,分数:40.00)

任选一题作文(不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题目一:谈教师的阅读

题目二:评述曹雪芹的《红楼梦》或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集中一点,写深写透。(分数:4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题目一例文:

谈教师的阅读

阅读,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阶梯,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

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重要责任。而这一切,都需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理论,而读书就是获得这些最好的方法。

多读书可以让学生们爱上教师的课堂。有人说,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确实是这样的,多读书,特别是读一些教学方面的书,就常常会惊叹“这个环节如果这样设计孩子们会更容易学会”,“这样创设情境一定会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所以做为一名教师应该经常去读一些专业书籍,增长知识面,创新教学思路,让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样,学生就会在享受中快乐学习,从而爱上教师的课堂。

多读书可以提高自己和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博学多才,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所以教师理应多读书,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学生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香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会逐渐变得高贵,性情也会逐渐变得高尚起来。当缕缕书香远离了浮躁,当教师的内心回归了宁静,职业的幸福感也随之而来,这样教师才能用最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多读书可以让教师学会反思。书读多了,就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本节课给学生创造了多少收获,留下了多少遗憾;反思如何才能设计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智慧也随之不断增长。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书是我们一生的朋友,让我们与书香为伴,爱上读书,多阅读,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领略阅读带给我们的激情,感受阅读带给我们的希望,品味阅读带给我们的美好。

题目二:略

)

解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