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董琳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董琳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董琳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_董琳

NMDA受体拮抗剂_盐酸美金刚胺的合成

2008年第16卷合成化学  Vol .16,2008 第2期,245~246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 m istry No .2,245~246    ?制药技术? N MDA 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胺的合成 3 韩 石,刘毓宏,左斌海,唐彬喜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40) 摘要:以1,32二甲基金刚烷为原料,无溶剂条件下一锅法完成卤代、R itter 反应,合成了12乙酰胺基23,52二甲基金刚烷(3);3经水解、成盐、重结晶制得N 2甲基2D 2天冬氨酸受体(NMDA )拮抗剂———盐酸美金刚胺,总收率 71.9%,其结构经1 H NMR, 13 C NMR,M S 和元素分析表征。 关 键 词:NMDA 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胺;药物合成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511(2008)022******* N MDA Acceptor Ant agon ist ——— Synthesis of M e manti n e Hydrochlori de HAN Shi, L IU Yu 2hong, Z UO B in 2hai, T ANG B in 2xi (Zhuhai United Laborat ories Co .,L td,Zhuhai 519040,China ) Abstract:Me mantine hydr ochl oride in overall yield of 71.9%was synthesized by hydr olysis,salt 2f or m ing and recrystallizati on of 12acetyla m ido 23,52di m ethylada matane which was p repared by a one 2pot p r ocedure thr ough hal ogenati on and R itter reacti on fr om 1,32di m ethylada matane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 13 C NMR,MS and ele mental analysis . Keywords:NMDA accep t or antag onist;me mantine hydr ochl oride;drug synthesis 盐酸美金刚胺(1)是一种非竞争性的N 2甲基2D 2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最初用于治疗帕金森症。近年来,1成为涵盖中度及重度痴呆症的特效治疗药物,在欧美等国上市(国内尚未上市)。因此,对其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的制备方法主要有5种:(1)乙腈法[1~3] ; (2)尿素法[4~6];(3)氯代法[7];(4)格氏法[8] ;(5)直接氨化法[9]。其中以方法(1)为主,即以12溴23,52二甲基金刚烷(5)为原料,在浓硫酸与MeCN 存在下进行R itter 反应制备12取代酰胺基23,52二甲基金刚烷(6);6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 得美金刚胺(4);4成盐得1。但在5的制备中, 硫酸与乙腈反应,生成大量的溴蒸气,反应剧烈, 危险性高;劳动保护条件高,对操作要求严格,生产成本较高。本文从工业生产角度出发,选用相对价廉易得的1,32二甲基金刚烷(2)作为起始原料,与乙酰胺和溴一步同时进行卤代、R itter 反应,首先制得12乙酰胺基23,52二甲基金刚烷(3);3水解得4;4成盐得1粗品,经重结晶制得较高纯度的1(Sche me 1)。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BRUKERDRX 2400型核磁共振仪(CDCl 3为溶剂,T MS 为内标);SH I M ADZ UGC MS 2QP5050A 3收稿日期:2007208228 作者简介:韩石(1981-),男,汉族,吉林伊通人,主要从事药物开发及其工艺的研究。通讯联系人:刘毓宏,E 2mail:L iuyuhong -0418@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8890325.html,

醛固酮

醛固酮 简介 是人体内调节血容量的激素,通过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维持水平衡。醛固酮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的。当细胞外液容量下降时,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脏重吸收钠增加,进而引起水重吸收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多;相反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时,通过上述相反的机制,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重吸收钠水减少,细胞外液容量下降。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同样刺激肾上腺皮质,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原理 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后,与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关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从而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对水的重吸收增加,K+的排出量增加。 醛固酮的分泌与血压的关系 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调节,即肾的球旁细胞感受血压下降和钠量减少的刺激,分泌肾素增多,肾素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当循环血量减少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加,使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强,以此维持水盐代谢的平衡。 醛固酮aldosterone C21H28O5。11β,21-二羟-3.20-二氧-4-孕烯-18-醛(11→18)乳醛(Ⅰ)。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强电解质代谢作用的盐皮质类固醇。其作用是促进Na+在体内贮留,同时排出K+。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生成,并受肾脏分泌的血管紧张肽原酶,即血管紧张肽(renin即angiotensin)的调节。另也有11β-羟-18-醛型(Ⅱ)。 螺内酯 其受体拮抗剂是螺内酯,又称安体舒通,与醛固酮竞争结合人体内相应的受体,为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的降压作用也是源于此。 螺内酯 一、药品简介 通用名:螺内酯片 别名:安体舒通 商品名: 英文名:Spironolactone Tablets 汉语拼音:Luoneizhi Pian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

nmda受体拮抗剂的种类有哪些

nmda受体拮抗剂的种类有哪些 NMBA受体拮抗剂,一般主要分为两类,一种主要是离子型受体,另外一种是代谢型受体。离子型受体,它会和离子通道偶联,形成受体通道的复合物,然后达到信号传递的作用,而对于代谢型受体来说,它能够和膜内g蛋白偶联,在被激活以后,起到信号传导的功效,产生比较缓慢的生理性反应。 ★nmda受体拮抗剂种类 ★1、离子型受体 (1) NMDA 受体(NRs):其与突触的可塑性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通过该受体本身、其共轭的离子通道及调节部位3 者形成的复合体而发挥功能,对Ca2+高度通透。每个NMDA 受体上

含有两个谷氨酸和两个甘氨酸结合识别位点,谷氨酸和甘氨酸均是受体的特异性激活剂。到目前为止已克隆出5个亚基,NMDAR1、NMDAR2(A-D)其中NMDAR1 可单独形成功能性纯寡聚体NMDAR,但NMDAR2 亚基却不具备该功能。有研究表明NMDAR可能是由NMDAR1 和NMDAR2 不同的亚基组成的一个异寡聚体。 (2) KA/AMPA 受体:它们也是受配基调控的离子通道,对Na+、K+有通透性,研究证明,一些受体亚型对Ca2+也有通透性。AMPA 家族包括4 个结构极为相似的亚基GLUR1-4,各亚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70%。由于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分布,在靠近羧基端的部分构成4 个跨膜区。AMPA、L-谷氨酸及KA 均可激活这类离子通道,并有AMPA 的高亲和力结合位点。天然的AMPAR 是由这4 种亚基形成的四聚体。

★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 这是通过G-蛋白偶联,调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产生而导致代谢改变的谷氨酸受体,其可分为不同的8 个亚型mGLUR1-8,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及其药理学特征和信号转导机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 组,ⅠmGLUR1、mGLUR5; ⅡmGLUR2-3; Ⅲ mGLUR4、mGLUR6-8。Ⅰ组可被Quis 强烈活化并与磷脂酶C 途径(PLC)相偶联;Ⅱ、Ⅲ组均可与腺苷酸环化酶系统(AC)被动偶联。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发表时间:2018-04-11T15:27:51.0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期作者:夏洋 [导读] β受体阻滞剂具有β受体阻滞作用,还兼有α受体阻滞、β2受体兴奋和直接扩张血管作用。 (双鸭山市食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要:β受体阻滞剂具有β受体阻滞作用,还兼有α受体阻滞、β2受体兴奋和直接扩张血管作用。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人们逐渐对其药品不良反应加以重视,β受体阻滞剂产生的不良反应与其药理作用和与受体阻滞无关的一些反应有关,以心血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在临床应用中应合理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属抗肾上腺素药,能选择性地与肾上腺素受体中的β-受体相结合,从而阻滞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或外源性拟肾上腺素药与β-受体结合,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1]。β受体阻滞剂具有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对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等有效,还用于治疗其它疾病如偏头痛、青光眼等。除了对β受体有阻滞作用外,还兼有α1受体阻滞、β2受体激动和直接扩血管作用,使临床医师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有更大的选择,以发挥β-受体阻滞剂更大的作用。 1 药理作用 1.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1SA)的β受体阻滞剂,对正常人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只有轻度影响,对交感神经张力较高的患者心脏作用比较显著。阻断β1受体及突触前膜的β2受体、可抑制NA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心排出量及心肌耗氧量降低;普萘洛尔对血管的β2受体也有阻断作用,可使肝脏、肾脏和骨骼肌等血流量减少;β2受体被阻断可收缩冠状血管,但冠脉血流量的改变取决于心血管功能状态,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可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2]。β受体阻滞剂减少心排血量的同时,多伴有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但随着长期用药,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因此,急性给药产生的急性作用与多次给药明显不同,这也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基础。 1.2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β2受体被阻断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道阻力增加。对正常人影响较少,但可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的此项作用较弱。 1.3减少肾素分泌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减少肾素的分泌,是其降血压作用原因之一。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血压,而β2受体阻滞剂则无降低血压作用,表明阻滞β1受体与降压密切相关。其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β受体阻滞剂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排血量减少,如持续给药,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β受体阻滞作用与其降压作用之间存在分离现象;②阻滞交感神经,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③阻断肾脏β受体,抑制肾素释放;④压力感受器的再建等。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作用机制不是通过单一机制起作用,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4抑制代谢 阻断β受体,抑制脂肪代谢,降低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抑制糖原分解、对正常人血糖无影响,但可减弱AD引起的血糖升高。 2 临床应用 2.1抗心律失常 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效果好。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早及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抑制短阵室速复发,使梗死后1年内病死率降低约25%。β-受体阻滞剂还可用于治疗窦速、室上速(包括房颤、房动)、室速,为防治尖端扭转型室速首选药物,对预防心衰猝死疗效确切。 2.2抗心绞痛和治疗心肌梗死 对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效果,所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可能是同等的,因此对没有其他疾病的患者选用何种药物并不重要,但不能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没有改善患者的预后,反而增加了某些患者的心脏事件风险。故建议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口服β-受体阻滞剂[3]。 2.3抗高血压 可使高血压患者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对高肾素性、伴有心绞痛或脑血管病变的高血压患者效果好。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 2.4抗充血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断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肾素的释放,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扩张型心肌病等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5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危象,可控制激动不安,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等症状,并能降低基础代谢率。 2.6其他 本类药物还可用于治疗嗜铬细胞瘤,对抗肾上腺素的作用。噻吗洛尔滴眼可降低眼内压,对开角型青光眼效果好。 3 不良反应及处理 阻滞β2受体与β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密切有关。阻滞β2受体,引起外周血管收缩,骨骼肌和肾脏血流量减少;增强精神紧张、低血糖或吸烟时的升压反应;增加呼吸道阻力,甚至发生支气管痉挛;抑制胰岛素释放,阻断肝糖原分解;降低脂蛋白酯酶活性,升高血甘油三酯水平。但是,除了禁忌证外,一般情况下患者对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良好,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发生较严重不良反应,尤其在大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禁忌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禁忌 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 发布日期: 2006-11-18 16:19 文章来源: 丁香园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禁忌症不良反 应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内科应用广泛,以下是丁香园网友对这类药物的应用、作用机理以及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的讨论和分析。 网友[lfhy]: β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而我们常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的具有预防猝死的作用,而水溶性的没有,故常选脂溶性的,如倍他乐克、心得安、卡维地洛等,主要是倍他乐克,而少用水溶性的阿替洛尔。所以说如果无禁忌症,对于冠心病者,倍他乐克是少不了的,其应用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心率、血压逐渐加量。常见的副作用是乏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减轻,再就是性功能下降;该药的注意事项事项是不能突然停药。 网友[dabao778901]: 至于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教科书上均有明确记载,本人仅就在冠心病中的不良反应作一介绍。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由以下几个方面: 1、体位性低血压; 2、支气管痉挛:为药物对β2受体组滞作用所致; 3、加重外周循环性疾病:为药物对β2受体组滞作用所致; 4、心力衰竭加重; 5、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为药物对β1受体组滞作用所致; 6、脂质代谢异常; 7、掩盖低血糖症状; 8、抑郁; 9、乏力、阳萎,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发生。 网友[cc67834941]: 禁忌症: 1、心源性休克; 2、病窦; 3、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4、不稳定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低血压或低灌注); 5、有症状的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最新英国高血压指南,取消β受体阻断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现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原因在于用于分析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均用的阿替洛尔并非美托洛尔,同时阿替洛尔为水溶性而美托洛尔是脂溶性的,他们的药理作用并非完全相同,故阿替洛尔并不能代表美托洛尔等其他β受体阻断剂。在指南中也有明确说明。现在使用美托洛尔进行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几乎没有,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的用药护理 免疫抑制剂定义 是一类通过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而使组织损伤得以减轻的化学或生物物质。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目前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免疫抑制剂的分类 1、钙调素抑制剂类:环孢菌素CsA类、他克莫司(FK506) 2、抗代谢类:硫唑嘌呤、霉酚酸脂(MMF) 3、激素类:甲强龙、醋酸泼尼松 4、生物制剂:抗T细胞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 免疫抑制剂用药原则 1、预防性用药:环孢素A、FK506、霉酚酸脂(MMF)等。 2、治疗/逆转急性排斥反应(救治用药):MP(甲基强的松龙)、ALG或ATG、霉酚酸脂(MMF)、FK506等。 3、诱导性用药(因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出现延迟肾功能、高危病人、二次移植、环孢素肾毒性病人):ATG、ALG等。 4、二联:激素(醋酸泼尼松)+抗代谢类(骁悉) 三联:激素(醋酸泼尼松)+抗代谢类(骁悉)+环孢素A(新山地明) 激素(醋酸泼尼松)+抗代谢类(骁悉)+FK506(他克莫司) 常用免疫抑制剂 1、环孢素(CsA):新山地明(进口)田可、赛斯平(国产) 作用机理

属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可以选择性抑制免疫应答,通过破坏使T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的表达,阻断参与排斥反应的体液和细胞效应机制,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 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新山地明受进食和昼夜节律的影响较山地明小,所以服药时间不必将用餐考虑在内。 环孢素A依靠胆汁排泄,肝功能障碍,胆汁淤积症或严重胃肠功能障碍都会影响环保素A的吸收和代谢。只有极少部分药物经肾脏排出,且不能经透析去除,所以对于肾脏功能不全者和需透析治疗的患者,均不需调整药物浓度。 副作用 (1)肾毒性:血清肌酐、尿素氮增高;肾功能损害。个体差异大,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移植肾损害很难鉴别。且发生肾损害时,血药浓度可能正常,甚至偏低。 (2)接近半数的患者会出现肝脏毒性,其发生率与用药量密切相关。 (3)神经毒性:表现为肢体震颤、失眠、烦躁等。 (4)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5)其他并发证: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钾血症、牙龈增生、糖尿病、多毛症。 用量 联合用药时:初始剂量为6~8mg/kg/d,Q12h,以后根据血药浓度调整。 注意事项 (1)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时服药,禁忌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NMDA受体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综述

NMDA受体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摘要N-甲基-D-天氡氨酸(NMDA)受体是一类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亚型,是由多亚基构成的异聚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系统中。近年来的证据表明,组成NMDA受体的亚单位有着复杂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NMDA受体的异常会导致一些认知功能的缺失,这为治疗性药物开发提供了靶点。 关键词NMDA受体受体学习记忆功能 现代神经科学的研究资料已经证明,谷氨酸(L-glutamicacid,GLU)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介导快速兴奋性突触反应的重要神经递质。在大脑中分布最广,CNS内存在着与谷氨酸结合并发挥生理效应的两类受体,即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iGluRs)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离子型受体由NMDA受体与非NMDA受体组成。 NMDA受体是一种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该受体是一种异聚体,由亚基NR1、NR2、NR3组成,每个受体至少由2~3个NR1亚基和2~3个NR2亚基组成。其中NR1亚基有8种剪接变体,NR2亚基分为NR2A、NR2B、NR2C、NR2D4个亚型,NR3有NR3A亚型等。NR1是NMDA受体的基本单位,NR2辅助NMDA受体形成多元化结构,NMDA受体依赖NR2亚单位不同亚型表达不同的受体功能[1]。 NMDA受体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构调控位点并对Ca2+高度通透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NMDA受体显示有许多与其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不同的特性:受体控制单价离子和对钙有高度渗透性的阳离子通道;同时结合谷氨酸和甘氨酸需要辅激动剂以刺激NMDA受体;在静息膜电位,NMDA通道被细胞外镁所阻断,而只有同时去极化和结合激动剂下开放。当谷氨酸等神经递质使受体激活,其受体蛋白构象改变,离子通道开放,阳离子如K+、Na+、Ca2+可进出细胞,使细胞膜去极化和神经元兴奋。NMDA受体可调节神经元的存活,树突、轴突结构发育及突触可塑性,可影响神经元回路的形成及学习、记忆过程。 一、NMDA受体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突触可塑性,单突触传入通路上给予短串强直刺激,使突触后细胞兴奋,突触后电位出现长达数天乃至数周的振幅增大,这

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VRAs)

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VRAs) 传统治疗等容性或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方法包括限水、应用高渗盐水及去甲金霉素等,但均有明显的副作用,导致其临床应用受限。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VRAs)主要通过阻断过度产生的(精氨酸加压素)AVP,使净水(非溶质水)排出增加,达到升高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等容性低钠血症。对此类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发现VRAs还可用于治疗由于AVP受体变异导致的肾源性糖尿病(NDI),甚至可能延缓多囊肾的进展。本文对于目前国内外非肽类VRAs药物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 1 AVP及其受体 AVP又被称为抗利尿激素(ADH),是下丘脑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还有文献报道外周 组织如心脏也可分泌AVP〔1〕。AVP在体内主要负责调节水的重吸收,维持体液渗透压、血容量、血压等,还在细胞收缩、增殖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这些生理作用都是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而产生的〔1〕。AVP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有3种亚型:V1a受体(V1aR)、V1b受体(V1bR)和V2受体(V2R),它们在体内的分布和信号传导的机制均不同。V1aR位于血管平滑肌、血小板、肝细胞和子宫肌层,通过激活磷脂酶C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分别介导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肝糖原分解及子宫收缩;V1bR位于垂体前叶,介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释放;V2受体(V2R)位于肾脏集合管细胞的基底侧膜,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使位于细胞内囊泡中已形成的水孔蛋白 (AQP2)磷酸化并使其插入集合管细胞顶膜,从而调节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V2R还在血管内皮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可诱导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第8因子(vWF)及Ⅷ因子释放及介导血管扩张效应。 正常情况下,当体液渗透压降低至一定水平,血浆AVP水平也相应下调,同时产生利尿效应。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患者,虽然存在低渗,但AVP释放却不完全受抑制。而在肝硬化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水排泄受限,同时非渗透压刺激下的AVP释放或与受体结合也可能参与了体液潴留的发生机制。正常生理环境下,心室、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通过输出的迷走神经张力抑制AVP、肾素、儿茶酚胺释放。CHF时动脉扩张异常和压力感受器受抑制导致迷走神经张力下降,上述激素分泌增加〔2,3〕。而在肝硬化时,脾血管的持续扩张导致了动脉充盈不足,AVP释放增加。肝硬化伴有腹水及浮肿的患者,其AVP、肾素及醛固酮水平较水排泄正常的肝硬化患者明显升高。给予肝硬化动物模型行垂体切除或应用去甲金霉素发现体液潴留减轻,提示SIADH、CHF及肝硬化导致的低钠血症均是由AVP介导的。 2 非肽类VRAs 20世纪70年代,第一个肽类V2R拮抗剂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有效,而在人体却产生弱的V2R激动作用〔4〕,且口服生物利用度差,限制了其应用。1993年,Ohnishi等〔5〕首先报道了口服非肽类选择性V2R拮抗剂,并在健康人体内产生了水排泄作用。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2009年04月30日04:47我要说两句 在国内用于临床的主要有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和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1)体位性低血压: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为一线的降血压药物。因此,体位性低血压也比较常见,尤其在老年患者、剂量比较大时,为避免其发生,应嘱患者在体位变化时动作应缓慢,必要时减少用药剂量。 (2)支气管痉挛:为药物对β2受体阻滞作用所致。因此,一般来说禁用于患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而对于一些肺部疾病较轻,而同时具有β受体阻滞剂治疗强烈适应症(如慢性左心室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时,可以考虑小剂量试用对β1受体选择性较高的药物如比索洛尔,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如无不适,可以进行长期用药。必须提出的是,这种对β1受体的相对高选择性是相对的,在使用剂量较大时,仍然可以表现出对β2受体的阻断作用。 (3)加重外周循环性疾病:为药物对β2受体阻滞,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在原来患有闭塞性外周血管病的患者,可以使肢端苍白、疼痛、间歇性跛行症状加重。因此对这类患者,也禁用或慎用(见2、支气管痉挛)β受体阻滞剂。 (4)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为药物对β1受体的阻断,对心脏的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所致。对于β受体阻滞剂引起的心动过缓,以往整个医界过于敏感。实际上近年来认为,β受体阻滞剂引起心动过缓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应根据心室率的下降来决定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剂量。用药后患者在白天清醒安静时心室率维持在50~60次/分是临床上理想的治疗目标。在患者心率较慢时,必要时可以进行Holter检查,如果不存在RR长间歇(指大于2秒的长间歇)且心室率在7万次/24小时以上,可以考虑继续原剂量维持用药;如果用药后出现明显的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应考虑停用或减量β受体阻滞剂。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如出现II度或II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应停用或减量β受体阻滞剂。 (5)心力衰竭加重:β受体阻滞剂已经成为心力衰竭标准用药。在国内外的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对所有没有β受体阻滞剂应用禁忌症、心功能II、III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应常规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β受体阻滞剂具有潜在的加重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抑制,使心输出量进一步下降,肾血流量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所致。主要表现在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的1~2月之内,这是导致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人们对在心力衰竭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担忧所在。为避免这一副作用的发生,在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充分利尿,无明显的液体潴留的证据,基本获得患者的干体重;②病情相对稳定,已经停用静脉用药,并已经开始口服的ACEI、地高辛和利尿剂的治疗,维持稳定剂量已经2周以上;③治疗开始时应采用很低的起始剂量(如卡维地洛3.125mg q12h、美托洛尔6.25mg q12h、比索洛尔1.25mg qd),如果患者对小剂量药物耐受良好,以后逐渐增量(通常每2周增加剂量一次)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④需要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液体潴留、心力衰竭恶化或心动过缓和心脏阻滞,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利尿剂或/和ACEI 的剂量;⑤对症状不稳定或需要住院治疗的心功能IV级患者,不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 ⑥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 (6)脂质代谢异常:一般来说与药物对β2受体的阻滞作用有关。表现为血甘油三酯、胆

内皮素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胡大一

内皮素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是一种慢性、致命性疾病,已成为引起死亡的一个很大病因,治疗费用非常高。随访了34年的Framinham心脏研究发现,它是老年人群主要疾病,50岁时患病率仅1%,而80岁时则可达10%。过去的10~15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高,而且预后极差。NYHA IV级者年死亡率可达50%。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认识深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s)作为一类新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皮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抑制内皮素的作用可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缓解患者的症状. 1.内皮素及其生物作用 内皮素-1(ET-1)是1982年由日本学者首先发现的。它是迄为止人体内已知最强大的缩血管剂,它与蛇毒sarafotoxin有同源性,是一个含21个氨基酸的肽类。ET-1是内皮素家族中的一员,该家族包括ET-1、ET-2和ET-3,它们分别由不同的基因编码。虽然脑和肾也产生相当数量的ET-1,但它主要由心血管组织合成神经内分泌激素包括血管紧张素II、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a、转录因子-β、缓激肽)和其它血管活性因子如凝血酶等以及机械性应力可刺激内皮合成。在这些信号的作用下,首先生成一个大的前体肽prepro-ET,后者被连续切割后形成大ET-1。最终大ET-1被内皮素转换酶(ECE)或其它特异性较差的蛋白酶切割成ET-1。 ET-1的效应主要由ET A和ET B两类受体介导,ET A和ET B受体的分布以及与ET家族成员的亲和力比ET-3大得多,而ET B受体以相对相同的亲和力和所有3个肽结合。与ET-1不同,ET-2和ET-3在人类血管上不起主要作用。ET A和ET B受体是带有细胞特异性信号通路的转膜拼接G蛋白偶连受体家族中的成员。 ET-1虽然正常情况下作用很小,但在病理状态下,在调节血液动力学以及血管、心脏的功能和重构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T-1的作用决定于与之结合的受体类型和受体的存在部位。ET A和ET B受体也在内皮细胞中表达,可通过刺激一氧化氮、前列环素和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在该部位介导血管舒张。两型受体普遍存在于正常心肌的心肌细胞(受体总量的85%~90%是ET A)和心肌成纤维细胞(ET A和ET B所占比例约相等)。在心肌中,ET-1刺激" 病理性"肥厚,并在病理情况下介导凋亡。内皮素不仅刺激神经内分泌激素,而且也加强它们的作用。通过刺激纤维母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内皮素还直接促进心肌纤维化。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因子释放,刺激脂肪加氧酶活化和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其它一系列粘附分子的生成,ET-1也在炎症过程中发挥作用。另外有研究发现ET-1还可直接诱导心房心律失常,引起心室再灌注心律失常。 2.内皮素和心力衰竭 血浆内皮素在多种心血管病理状态下,如心源性休克、肺动脉高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时水平升高。有多个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时,内皮素的组织表达增加,血浆水平增高,心肌

白三烯抑制剂治疗COPD研究进展

白三烯抑制剂治疗COPD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以进行性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阻塞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阻塞是由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导致的气道和肺实质的破坏引起的[1]。临床上,我们常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口服或吸入)治疗COPD患者,希望减少气道炎症反应,但效果差强人意。因此,人们正在研究新的药物.致力于减轻炎症反应及延缓肺功能减退。目前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综述其中一种白三烯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一、白三烯与COPD的气道炎症 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经5一脂氧酶途径代谢的产物,其中最重要的是LTB4,LTC4,LTD4.LTE 4。LTC4,LTD4.LTE 4分子中都有半氨酸,统称为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s),而LTB4被称为非胱氨酸白三烯。以往的研究表明,白三烯在炎症细胞表面合成,并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诱导炎症反应。现已证实,白三烯的产物存在于核膜,而细胞核的不同部位均存在白三烯受体[2]。白三烯受体分为两种,即CysLT 受体(包括Cys LTl和Cys LT2受体)和BLT受体。LTB4特异作用于BLT受体。人们已经发现LTB 4是炎症进程,免疫应答以及宿主防御系统的关键介质[3-4],可刺激趋化反应,细胞脱颗粒,溶酶体释放,活化态氧(reactive oxygen 8pecie.q)产生等[5-6]。 与哮喘不同,在COPD的炎症反应中,气管壁、肺泡隔,血管平滑肌中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数量均增多[7-8]。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痰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现象,推测中性粒细胞可能是气道炎症的起源,并引起气道结构的改变。中性粒细胞是LTB 4主要的靶细胞。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即是LTB4诱导炎症反应的重要方式。所以,近年来,人们更多关注LTB4在气道炎症中所起的作用。在COPD急性发作并伴有感染的病人中,急性期痰液中LTB4浓度较正常人显著升高,抗感染治疗后2周可明显下降,如其后2月未再次发作,LTB4浓度可继续下降,但仍高于正常人水平[9]。进一步的研究表明,LTB4可使处于稳定期的COPD或慢支病人支气管分泌物增多[10],进而诱发伴化脓性炎症的急性发作[11]。健康人吸入LTB4雾化剂可导致气道中性粒细胞聚集[12]。在COPD病变中,LTB4使白细胞黏附分子(MAC一1)表达上调[13],白细胞穿越内皮屏障,在LTB4和MAC一

NMDA受体

谷氨酸(Glu ) 和门冬氨酸(Asp)是内源EAA 的代表,上述EAA的生理和病理功能,主要是由它们调控的, C N S有其特异的受体,统称谷氨酸受体( Glu-R)。 通过放射配基结合研究发现,脑不同部位的 Glu-R 对于外源性配基和拮抗剂的亲和力不同,又将其分为5种亚型: N-甲基-D-门冬氨酸R(NMDA-R)、红藻氨酸R(KA-R)、使君子酸R(QA-R或称AMPA-R)、AP4-R和AePo-R,均是以其外源性特异激动剂命名的。 ACPD-R 不与离子通道耦联,而与G-蛋白相耦联,称代谢型EAA-R。 NMDA-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NMDA-R/lonophore Complex,简称NMDA-R)。NMDA-R与钙通道相耦联,主要分布于大脑皮层、海马和杏仁核,其次为中脑、丘脑和小脑。 NMDA-R至少有5个药理学上分别独立的受点:递质受点、甘氨酸受点、锌离子受点,分布于受体表面。位于离子通道内的镁离子受点和苯环哌啶(PCP)受点。 1.递质受点(TBS) 除NMDA外,Glu和Asp是內源性主要配基,选择性地与TBS结合,激活NMDA-R。Glu释放过多,过度激活NMDA-R,细胞内游离的钙离子过多,则可引起神经元退化或坏死,又起着兴奋性毒素的病理作用。Glu和Asp的主要生理和病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NMDA-R实现的。 2.PCP受点 PCP等非竞争性拮抗剂是与处于离子通道深部位的PCP受点结合,阻断与NMDA-R 耦联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减弱或对抗EAA引起的效应。 3.甘氨酸受点(GBS) 甘氨酸和同系物D-丙氨酸和D-丝氨酸选择性地与GBS结合。 脑内尚有另一种与NMDA-R相耦联的Gly-R,形成NMDA-R/GBS/离子通道复合体。故此Gly-R称为士的宁不敏感的Gly-R或GBS,它被激活时引起兴奋效应。NMDA-R要充分被激活和它介导的反应要充分呈现,必需有Gly参加。成年动物脑组织中GBS并不恒定地处于完全被激活状态,给动物注射Gly或D-丝氨酸,可以恒定地增强NMDA-R介导的兴奋效应。Gly增强NMDA-R调控的反应,是其直接增加与NMDA-R耦联的钙通道开放频率,不是通过增加电流幅度,也不需第二信使参加。 4.镁受点和锌受点 以电生理法检查神经元的但离子通道和放射受体结合实验证明镁离子和锌离子对NMDA-R调控的兴奋效应均有抑制。 在正常静止膜电位时,低频率突出活动引起的反应,仅有少部分是由NMDA-R介导的,只有膜处于更负电位时(-70mv),NMDA-R充分被激活并引起较长时间的反应(如突触高频反复放电等。)细胞外液的镁离子才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生理浓度的锌通过阻断NMDA-R,对其介导的效应起抑制作用,与镁离子一起调节着NMDA-R正常生理功能,超过生理浓度时,可呈兴奋作用,甚至引起惊厥和神经元坏死。

静脉β受体阻滞剂使用最全总结

静脉β受体阻滞剂使用最全总结 1.在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 (1)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时的心室律急性期控制 可考虑优先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①不伴心力衰竭、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②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房颤,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心力衰竭、无支气管痉挛的患者; ③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④心脏术后/非心脏手术房颤伴快速心室律者。(2)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 ①静脉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前传型); ②即使静脉β阻滞剂未能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可减慢心室律,此后再行刺激迷走的方法能有助于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 ③β受体阻滞剂还可用于不明确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通过减慢房室传导,有助于与房性心动过速鉴别。 (3)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指南推荐 (4)在持续性单形性室速的应用

①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当基础疾病较重,应用β受体阻滞剂存在潜在低血压风险时,可考虑选用超短效的艾司洛尔进行试探性应用。 ②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短效静脉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静脉钙拮抗剂终止特发性室速中等有效,且副作用小。 (5)在多形性室速的应用 ①伴QT间期延长:部分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合并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的患者,临时起搏基础上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多卡因治疗;先天性QT间期延长伴TdP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作为首选药物。 ②QT间期正常:应积极纠正病因和诱因,有利于室性心律失常控制;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利多卡因可终止或减少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③特殊类型: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唯一有效并被推荐用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药物;自发性或应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CPVT患者,β受体阻滞剂更适用。 (6)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颤)风暴 (7)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律失常小结

常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免疫抑制剂 一、激素类药物 主要为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和强的松(prednisolone),前者在术后近期及急性排斥时静脉注射,以预防和治疗急性排斥;后者为术后口服维持。 作用机制: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均有影响,主要是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也阻碍淋巴细胞DNA合成和有丝分裂,破坏淋巴细胞,使外周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并损伤浆细胞,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缓解变态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副作用:骨质疏松、溃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二、细胞毒类药物 1.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依木兰,Imuran) 作用机制:主要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对T细胞的抑制较明显,并可抑制两类母细胞,故能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但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副作用:抑制骨髓使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感染等。 2.霉酚酯酸(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商品名:骁悉CellCept) 作用机制:特异性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抑制抗体形成和细胞毒T细胞的分化。 副作用:1)消化道不适:食道炎、胃炎、腹痛、腹泻和消化道出血。2)血液: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贫血。 三、钙调素抑制剂 1.环孢素(ciclosporin,cyclosporinA) 作用机制:可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活化初期。辅助性T细胞被活化后可生成增殖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环孢素可抑制其生成;但它对抑制性T细胞无影响。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淋巴细胞生成干扰素。 副作用:多毛、震颤、胃肠道不适、齿龈增生以及肝、肾毒性;亦可见乏力、厌食、四肢感觉异常、高血压、闭经及抽搐发作等。 2.普乐可复(Prograf),又称FK506或他克莫司(tacrolimus)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与环孢素相同,主要是抑制白细胞介素-2的合成,作用于T细胞,抑制T细胞活化基因的产生(对 -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的mRNA转录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抑制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但不影响抑制型T细胞的活化。与环孢素相比,有如下特点:1)免疫作用是环孢素的数十倍到数百倍。2)可减少肝、肾移植受体的急、慢性排斥反应。3)细菌和病毒感染率也较环孢素治疗者低,尤其是本品有较强的亲肝性,对肝移植的功效高100倍,因而大大降低了临床使用剂量,可降低原治疗费用1/3~1/2,同时不良反应也明显降低。 副作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震颤、思维紊乱、低磷血症、失眠、视力障碍和呕吐等,偶见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异常,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失调,皮肤瘙痒等。 四、生物制剂类

醛固酮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醛固酮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在心衰发病机制中从血流动力学居主导地位到神经---激素居主导地位经历漫长的过程。在1965年就合成了螺内酯,而到30年后依普利酮才合成并应用临床,醛固酮在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正在逐渐被认识,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起引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醛固酮损伤内皮功能 人类和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均表明醛固酮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其机制被认为与超氧负离子的增加造成的血管NO的减少有关。超氧负离子可以降解正常内皮产生的NO。在高脂血症的兔体内超氧负离子增加2至3倍,给予醛固酮拮抗剂治疗后超氧负离子的量降至正常。 研究表明中等心衰患者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ACEI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拮抗剂增加乙酰胆碱介导的内皮依赖性扩张。也证明了在正常个体注入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剂量的醛固酮一小时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表现为血管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显著降低。 Heymes和其同事研究在心肌中过度表达醛固酮合酶的转基因鼠,结果发现转基因动物在心功正常时有主要冠状动脉功能障碍,而且雄性表现的较重,其原因不清楚。 醛固酮产生心肌损伤

动物研究表明醛固酮拮抗剂能够阻止醛固酮诱导的心肌损伤。Rocha等利用醛固酮和生理盐水诱导的大鼠高血压模型证实醛固酮导致心肌损伤增加(采用坏死分数评定法),应用醛固酮拮抗剂依普利酮使损伤降到对照水平。 Suzuki和其同事首先利用间断性微血栓制作的狗慢性心衰模型,再筛选左室射血分数在30%-40%的个体应用依普利酮治疗三个月用以观察其对进展性左室功能障碍和重塑的影响。结果:在左室重塑的指标—左室舒张末压、左室舒张末容积及舒张末室壁应力上依普利酮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醛固酮拮抗剂能降低心肌重塑和心衰导致的室壁应力增加。 在一项中度心衰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左室质量指数和左室内舒张末内径在螺内酯组中显著改善,进一步证明醛固酮拮抗剂降低左室重塑。一项意大利人的研究也证实了相似的结果: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提高心衰病人的左室射血分数和最大耗氧量。 醛固酮导致心室纤维化 一项来自于日本的研究观察了心梗后患者应用螺内酯后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左室重塑的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容积指数和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在应用螺内酯的患者中显著改善(4-18%)。胶原标志物降低也达到统计学意义,并且与心梗后舒张末容积指数具有相关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峻 1964年,第1种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投入市场,在此后40多年间,该类药物种类不断增加。β受体阻滞剂曾被教科书列为心力衰竭(心衰)的禁忌用药,随着基础研究的积极探索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β受体阻滞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主要发明者也因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心力衰竭 廿载磨砺终获正名 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最初20多年间,医学界认为此类药物可显著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心功能不全和心衰,或加重病情,因此,β受体阻滞剂被禁用于心衰治疗。 上世纪80年代,医学界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知开始转变,逐渐认识到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是心衰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在心衰状态下,心肌β受体持续亢奋,犹如“疲马加鞭”,终将功能衰竭。β受体阻滞剂可给予β受体“休养生息”的机会,发挥其“生物学治疗效应”,有效阻断交感神经系统作用,并遏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因子激活导致的不良影响。 迄今有关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逾20项,结果一致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衰预后。目前,国内外专家推荐应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已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上述药物对慢性心衰患者有益。 高血压 历经锤炼弥足珍贵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一开始就与高血压“结缘”。在上世纪60~80年代,β受体阻滞剂为高血压防治的“主角”。此后,随着新型降压药物的陆续问世,β受体阻滞剂应用量有所减少和限制。这种现象可能源自于以下对β受体阻滞剂的误解。 误解1:β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不及新型降压药物 一项荟萃分析证实,各种标准剂量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幅度大致与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相当。 误解2: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预后的改善作用不及新型降压药物 STOP-2和CAPPP研究(2项高血压研究)证实,在同等程度降压情况下,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与接受ACEI或CCB治疗者无显著差异。 晚近,瑞典学者林和睦(Lindholm)的一项荟萃分析质疑甚至否定了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其研究结论甚至影响了2006年英国高血压指南,使其将β受体阻滞剂排除在一线降压药物之外。该研究在降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