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供应链啤酒游戏.doc

供应链啤酒游戏.doc

供应链啤酒游戏.doc

游戏啤酒游戏模拟了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我们组扮演的是零售商的角色,这过程中我们更好的理解了库存决策,以货订单,市场需求等一些贴近现实的经济学,提前感受到了企业和商界的气息。

各阶段分析:

在开始的第一周和第二周,由于准备不足,过程有点混乱,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之间没

有响应的信息沟通,存在运输延迟,我们库存基本处于8个的状态,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在接下来几周,我们对顾客需求规律有了大致的了解,分工基本明确,和上游及时的做好信息预测共享,库存成本开始降低,由于发现顾客需求基本上围绕4个波动,我们把订单数量维持在了3个左右,平稳持续盈利。但是从第12周开始,由于上游供货不足,开始出现缺

货现象,牛鞭效应明显,库存曲线开始在低水平变动。接下来我们开始加大订单数量,希望这样能扭转库存不足的问题,但是订货提前期的存在,一直到第19周才开始扭转了缺货局面,稳定了局面,如果缺货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务必会影响到企业形象,导致消费满意度下

降。幸好从第22周我们的库存开始回复到正常水平,库存曲线开始平稳,市场需求稳定,

一切都正常运行。在26周左右出现少许的库存积压,由于预测到顾客需求短时间内不会有

大的波动,同时鉴于本季度即将结束,我们开始清仓,逐渐的减少订单数量,在最后的几周,开始低库存运行,到季度末,仓库正好清空,满足顾客需求,盈利大大改善。

总结:

存在的问题:开始阶段市场需求预测不精确,没有仔细分析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主观分

析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导致部分阶段货源不足和货物积压现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配合

不协调,没有考虑整条供应链的盈利情况。

改善:

要做到需求预测信息共享,保持冷静的头脑,在需求波动的时候,链上每个环节都不能放

松警惕,有效的预测顾客需求及上游供货能力,合理的调配自己的库存和订单数量,运用

科学的分析方法,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盈利。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201413040321 焦欣怡 201413040322 刘丹 201413040323 贾欣宇 201413040324 赵智鑫 201413040325 侯晓凝 201413040326 郭天诵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1.1公司基本概况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 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12.5%;净利润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2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内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4.77%。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2.9%,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14.9%,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26.7%,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共实现销售净收入9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实现净利润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4%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1.3公司经营大事记 (1)1993年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2)2005年 8月11日,青岛啤酒与北京奥组委签约,成为北京2008中国啤酒赞助商。 7 月,青岛啤酒在台湾高雄建立生产规模10万吨啤酒生产工厂,是青岛啤酒在中国大陆以外实现青岛啤酒生产的重要标志。 (3)2007年 4月15日,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举办“青岛啤酒?CCTV?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大型电视活动,让奥运激情在城市间传递,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同时用“三位一体”的营销方式让品牌和城市互动共赢。

青岛啤酒之供应链分析

青岛啤酒之供应链分析 一、青岛啤酒的企业背景 1、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502.5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目前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6家啤酒生产基地。2011年青啤公司共完成啤酒销量715万千升,同比增长12.6%;实现营业收入231.58 亿元,同比增长16.38%;实现净利润17.38 亿元,同比增长14.3%。是中国啤酒行业品牌溢价能力、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 2、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2-4.8%。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青岛啤酒的经营理念是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青岛啤酒以“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为愿景,将不断创新,“用我们的激情,酿造全球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 二、青岛啤酒供应链分析(竞争环境、企业现状、供应链环节) 1、竞争环境 (1)青岛啤酒的宏观环境 随着这几年我国啤酒行业的整合进程的加快,西南市场是我国啤酒巨头竞争的战略要地之一。西南市场中,四川和重庆市场是最重要的两个市场。 为了

供应链作业啤酒游戏分析

啤酒游戏分析 初始情况:每个企业的期初库存为12箱,到货周期2周,在途库存为两周,每周4箱。 供应链2的订货状况: 整个供应链2的成本:205.5 从此表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整个供应链2的订单量和库存,缺货情况。总体,

整个供应链(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制造商)的订单量接近消费者的订单需求。平均每周每个商业的订单量是8-9箱,库存4-5箱。 首先,对于零售商来说,没有存在缺货情况但是库存量是整个供应链2最高的(131箱)。他们没有预测好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让零售商的成本最高,达到65.5。但是对比了一下,可以看出零售商的订单量变动不大(第12周-14周都是11箱,第15周-18周都是9箱),最稳定的,订单量经常是9-11箱(最低的订单量是第2周只有5箱,最多的时候是12箱)。 批发商,总体来看,有了订单量最接近消费者说明,他们对消费者的订单量和市场的需求了解。但是在第12周和第13周发生了缺货问题(总缺货量:7箱)。发生了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第10周的时候批发商对市场判断不正确,有了错误的策略使得他们只订了2箱导致了缺货情况。批发商的库存也控制的比较好,只有第10周库存是10箱—最多的。这也是一个原因导致了批发商在这周只订了2箱啤酒。 分销商的情况是,没有发生缺货问题但是库存量高。库存量最高的时候是在第11周有22箱啤酒。发生了这个问题主要是受了批发商的影响(第10周批发商只订了2箱)而从第1周到第9周分销商的订货量是比整个供应链的平均订货量多了一点,比较稳定在10-12箱。 最后,制造商虽然也存在缺货问题(在第18,19周,总缺货量:9)但是库存掌握的特别好(总库存量:60—供应链2最少)。制造商的库存经常是0箱(第2-5周,第13-14周,第18-19周)。从第1周到第8周,订单量也很稳定,没有很大的变动,常常是12箱,只有第1,6,8周是10箱。从第10周到底20周订单量不稳定,变动的特别大。除此以外,缺货是因为分销商在第17到19周突然提高了订单量(跟第14到16周对比)而且制造商的库存量不多所以发生了缺货情况。制造商的总成本也是整个供应链最低的(39)。

关于供应链——啤酒游戏心得

啤酒游戏心得 阿帆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自主探究,有团队学习,还有团队竞争。通过做啤酒游戏,我们学习体验到了企业供应链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亲身体验产品从制造商到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环节,体验到由于各种原因将造成的成本扩大,学习理解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造成长鞭效应的各种因素、如何有效的改善长鞭效应等,了解了一些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管理,对时间滞延、信息不足对供应链的影响有所感受,深刻感受到在一个复杂系统中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我们组各商家的成本不一,零售商的成本比较低。各角色的人都很负责,都是仔细思考和评估以后才做出决策,可是整组的成绩并不理想。其他环节出现了大范围的缺货或者库存。 游戏是比赛,于是各商家从一开始便展开竞争。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大家没有注意到主持人所强调的,最后结果是每个小组的成绩的比较,而不是小组内各角色的比较;二是,大家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思维在这个时候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多数人习惯于原子式思维,专注于个别事件,只顾自身利益,而不会从全局着眼。殊不知,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需要整体的利益来带动。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各商家忽略了沟通,忽略了互利,导致信息不对称。点滴积累之下,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损失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事实上,竞争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两者之间的孤立竞争,更为全面的竞争理应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即他们所处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竞争的核心意义在于,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与同步,才能整体上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各个厂商如果仅仅为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不重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价值,则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利益受损。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供应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人都投入到自己的角色里,热烈讨论,细细谋划,都在尽量把握分析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做出认为最优的决策。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理性,尽力做好行动与判断决策。不幸的,每个小组的最佳决策,不见得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最佳决策。参与系统的各个份子,常常只见树而不见林。鲜少有人抽身出来,从整个供应链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管是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自己所能接触的信息,做出最符合本身预期的善意、果决、最佳决策。然而,大家几乎都没想到很重要的——信息共享。真正理性的做法,应该是供应链上的各商家应形成战略联盟,上下游厂商之间通过高度的信息沟通,共享市场信息,通力协作,共同确保物流供应的同步,降低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浪费。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保证价值的最大化。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共享,将会大大提高整个供应链厂商之间的协作程度,共同降低库存和滞发成本。 游戏开始没多久小组产生库存不足,各环节慢慢出现缺货的现象,为了满足需求,各商家又扩大订货。为了要让库存减少却又不能让库存不足,我们会实时反应下游的动作并做估计,来期望达到供需平衡。但是因为供货的速度与实际状况,有时间上的差距。随着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最上层的制造商最大的库存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的市场需求数量。在实验中啤酒市场的消费需求量变动很小,但我们整个供应链中库存和延期交货的水平却波动很大。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最后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有趣的是,最后各商家会互相怪罪。 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被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结构中。当供应链中各节点企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啤酒游戏

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入门2014年春季学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第二次、第三次啤酒游戏 张新70 陶君宇 54 列娜?沙哈79 任镜泽81 周毅博 28 2014/4/8

第二次啤酒游戏 一.实验要求:不能相互沟通,订单下限是8,顾客订单0—15随机得出。 二.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结合第一次实验,增加订单下限以更为贴近实际。在不能沟通的前提不变下,观察牛鞭效应在一定限定条件下的发生。 三.实验分析: (一)数据分析: 【第一部分】:本组各部分单独分析 A. 零售商: 1. 三组一开始大致相同,先是一开始库存不足,至缺货20多,订单也增至二十。 2. 随后收到订单持续低于10,使得库存有开始积压。 3. 收到的订单开始不断波动,从二十周起,第一组开始出现较大不同,其库存持续下降。 4. 第一组订单开始不断增大,远大于其余两组,最终三十周期,缺货有所好转。 5. 不同之处大致始于第二十周。首先是第一组库存下降,接着四五周以后开始突然加大订单,最高将近30,之后库存状况有所改善 B. 批发商: 收到订单数波动很大,故订单数目波动也很大,基本随着订单数而变化,也会出现8080的情况。 C. 分销商: 由于本次试验的收到订单量在0-15随机,而发出订单量不得小于八,于是总体而言我们组的分销商发出订单量多为8和零,并一直处于波动,又由于接受订单的期望为8,故在某段集中的时间中订单大于八,但从未超过14。正是因为大家都能比较好的控制下订单量,于是总成本较第一次试验有所下降。 下面是库存分析,这次试验我们大约经历了两个半波动周期,从有库存到缺货再到有库存再到缺货。缺货最大量量是第7周的29,库存最大量是第18-23周的连续20,尽管缺货绝对值大,但持续时间短,而库存尽管时间长但缺货量小且成本低,所以影响不大。第二组由于在前7周中连续下大订单,导致出现大库存(后一段时间库存未变)。第一组的订单波动小,也表现好。 D. 生产商 首先在实验前提下,0-15随机数,即期望值是,而实验初值状态12 4 4即3天有20个啤酒,所以在并不知道其他人信息的情况下,以平均为基础,在加之所公开的消费者需求进行微调。 其次,实验正式结果,前15天收到的订单几乎稳定在8-10,所以波动不大,而16-27有一半的时间是0订单,对生产商的库存有一点影响,最后28到36阶段又是有稳定的订单,生产任务稍微有点跟不上突然的增加。 【第二部分】:三组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分析: 图表1. 第一组发出订单 消费者订单变化的幅度最小。订单数量的波动,呈现出由上游到下游不断增大的趋势。可以看到,零售商订单波动最大。其原因是由于上游订单稳定且略微缺货,传递到零售商时,缺货量变大。零售商不得不增加订单来给上游刺激,要求增加供应弥补缺口。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密级 学号091112 毕业设计(论文)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院(系、 部): 姓名:金铮睿 班级:会09-2班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贾香萍、金虹 教师职称:副教授、讲师 2013年05月28日·北京 摘要

本文从一个财务报表外部使用者的角度,以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依据, 分析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本文根据青岛啤酒股份公司2010~2012年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之中的数据,主要通过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和图表展示等多种方法分析青岛啤酒2010~2012年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最后进行对青岛啤酒公司的财务状况用杜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的财务分析和评价,找出青岛啤酒各主要财务指标近年来的变化状况和变化趋势。财务报表虽然为信息便用者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资料,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的简单数字和文字上得不出实质性的成果,而要利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非正常影响因素,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在完成分析后,本文概要总结了青岛啤酒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试指出该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管理者参考。 关键词: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a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external users to the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as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Limited data. Based on the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 from 2010 to 2012 balance sheet, cash flow statement and income statement data among, mainly through ratio analysis, trend analysis, DuPont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charts show Tsingtao Brewery 2010 ~ 2012 solvency, operations and profitability, and finally on the Tsingtao Brewery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with DuPont analysi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 identify the major financial indicators Tsingtao Brewery change status and recent changes trends. Althoug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information they use to provide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but just from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simple numbers and text on the substantive results have not, and to make use of certain analytic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own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non-normal factors, on the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and cash flow statement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make scientific decisions. Upon completion of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Tsingtao Brewery's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the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company management that exist in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mak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rs reference.

青岛啤酒行业环境分析

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200020012002 20082009201020112012 年份 万千升第三章 行业环境分析 图3-1 行业环境概述 一、行业概况 (一)发展历程 啤酒是继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位的饮料。啤酒的酿造历史至今已有8000多年。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在2002年,中国以2386.83万吨的啤酒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啤酒第一大生产国。

世界啤酒总产量在21世纪增长缓慢,开始步入成熟期,而中国啤酒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临界点。总的来说,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中国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 倍。到1978年,中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全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门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1980年,中国共生产啤酒68. 8万吨。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的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使啤酒的产量在短时间内翻了一番: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趋向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和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 (二)啤酒行业经济特性 1、市场规模 从2002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啤酒市场,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产品历史 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及文化 产品介绍 经营理念及企业目标 啤酒的特点 广告宣传语 旗下品牌分类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营销环境分析 SW0T分析

消费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及定位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 第四部分竞争者分析 燕京啤酒 雪花啤酒 百威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

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 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 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 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产品定位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 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 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 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 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 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 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为了配合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重新定

啤酒公司供应链分析报告样本

啤酒公司供应链分析报告 以下是对青岛啤酒和百威集团供应链进行分析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简单而言,就是商品从供应原点到需求原点的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 一、青岛啤酒供应链概况 一般而言,对于一条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的点做为整个供应链的总控,对于本图指的就是平台运营商/批发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品牌的所有者,由其总体负责信息的传递、业务的处理。二、青岛啤酒市场:国际化 1903年8月,古老的华夏大地诞生了第一座以欧洲技术建造的啤酒。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5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而且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 三、青岛啤酒的产品分类与构建的供应链类型: 青岛啤酒属于创新型产品。 这种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寿命周期也较短,但边际利润高。 构建的供应链类型为“反应型”供应链。 因为创新型产品需要有高度灵活的供应链,来对多变的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改善供应链的市场反应能力。而“反应型”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的市场中介功能,即将产品分配到满足客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 四、青岛啤酒公司的行业及企业特点造成供应链存在的问题产生长鞭效应 ?供应链存在的不确定性 来源为:需求的不确定性、制造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 ?对于需求预测的主观性 主要为预测的偏差

供应链啤酒游戏标准答案

供应链啤酒游戏答案

————————————————————————————————作者:————————————————————————————————日期:

物流与供应链——啤酒游戏分析报告 一:数据分析 表1-1 零售商情况总表 周次T 啤酒市场需求 量A 销 量 B 期初库存 量 D 批发商送 货量 E 期末库存 量 H 本期订货量(向批发 商)J 0 12 1 4 4 1 2 4 12 4 2 8 8 12 4 8 8 3 8 8 12 4 4 12 4 8 8 8 5 1 16 5 8 8 4 7 0 16 6 8 6 1 6 0 16 7 8 5 0 5 0 16 8 8 5 0 5 0 24 表1—2:批发商情况总表 周次T 零售商订货量 A 发货 量 B 期初库存 量 E 制造商送货 量 F 期末库存 量 I 本期订货量 K 1 4 4 8 4 1 2 4 2 8 4 12 4 12 4 3 12 4 12 4 12 8 4 16 5 12 4 11 12 5 1 6 7 11 3 1 16 6 16 6 1 5 0 20 7 16 5 0 5 0 20 8 24 5 0 6 1 30

9 20 9 1 8 0 40 10 26 12 0 12 0 40 11 28 16 0 20 4 60 12 28 24 4 24 4 60 13 28 20 4 30 14 60 14 26 26 14 40 28 60 15 0 28 28 50 50 60 16 0 28 50 55 77 60 17 0 28 77 60 109 60 18 19 表1—3:制造商情况总表 周次T 批发商订货量A 本期发货量 B 期初库存量 E 制造产出量 F 期末库存量 G 1 4 4 1 2 4 12 2 4 4 12 4 12 3 8 4 12 4 12 4 12 4 12 4 12 5 1 6 3 12 4 13 6 20 5 13 4 12 7 20 5 12 4 12 8 30 6 12 4 10 9 40 8 10 6 8 10 40 12 8 10 6 11 60 20 6 20 6 12 60 24 6 40 22 13 60 30 22 50 42 14 60 40 42 60 62 15 60 55 62 80 87 16 60 60 87 80 107 17 19 60 107 80 127 18 0 19 0 20 0

供应链啤酒游戏

供应链啤酒游戏论文 选做题目:啤酒游戏 论文: 牛鞭效应就是指供应链中下游消费者的需求轻微变动导致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剧烈波动的效果,这就是逐级放大的牛鞭效应(The Bullwhip Effect)或者说是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在向上游企业传递时发生的放大现象。 Sterman在库存管理场景实验中,用“啤酒游戏”(Beer Distribution Game)证实了牛鞭效应,认为供应链中的成员是非理性的,并主张通过加强个人教育来弱化牛鞭效应。这个实践以四人为一组,分别代表供应链中的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实验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代表消费者发出订货,每个经营者将根据本期从各自下游经营者收到的订单发出货物,并以此为依据参考销售的历史记录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化,结合本期期末库存量向上游的供应商发出订单。任意两个经营者之间的订单传递需要两个经营周期,货物的运送也需要两个经营周期,换句话讲,每个经营者从发出订单到得该订单的订货需要四个经营周期。这样,在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首先消费者需求出现微小调整,随后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订单、库存量相继出现波动,并且,沿供应链回溯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牛鞭效应”的痕迹越来越明显。这个游戏在《第五项修炼》与《供应链系统设计》这两本书中均有极为详细的解释。结论该故事讲的是啤酒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原本三者之闻的销售、批发和制造基本维持了一种“平衡状态”。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而言,距离终端越远,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度越弱,由此引起的库存波动也越大。与实际需求量的偏差也越大.信息不畅通,供应链各环节相互分割,仅从自身利益着眼,要么,订单奇大;要么。订单骤减,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非良性运转中,严重者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陷于瘫痪状态. “牛鞭效应”还与企业所处的物流环境有极大关联。订货交易成本的存在,运输中规模经济的影响,乃至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的落后,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匮乏,都会直接导致经营者延长订货周期,加大订批量。同时,鉴于缺货成本通常高于库存持有成本——尤其是当我们将缺货的隐性成本考虑在内时,理智的经营者必然将选择一定的安全库存量来应付两次采购之间市场可能发生的波动,订货周期越长,需求不确定性也将越大,为此而设计的安全库存量也将越大。此外,一般来讲,订货周期时间由四部分组成:订单传送、订单处理、备货和货物装运。由于这四部分时间中的任何一部分变化都影响到订货周期的确定性,订货周期的不确定也作为安全库决策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Lee!习等人通过四个模型得出了导致牛鞭效应的四个原因:供应链内部各环节(企业)对需求信号的处理过程;因预计供应量不足而出现限量配给引起的短缺博弈;购买者的批量订货方式:供应者的价格波动。他认为系统参与人是理性的,并且是最优化决策的,而牛鞭效应是供应链内部理性参与人之间战略性行为相互影响的产物,为控制牛鞭效应,企业可以对供应链内部组织间的基础结构及相关过程加以改进。 牛鞭效应概述:在一个系统的某一端若发生了小幅变动,透过整个系统的加乘作用,很有可能会对另一端发生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蝴蝶效应”。t29]而在一个产业中也有这样的现象,也就是在顾客端的需求有微小的变异时,对分销商会有较大的需求变异产生,而在制造商方面,则面l临更大的需求变异。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啤酒财务报表分析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班级:403 组员: 第一部分:公司概述 公司基本概况 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始创于公元 1903年,迄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青啤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青岛牌系列啤酒,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设备、百年积累的丰富酿造经验及独特的生产工艺、科学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之大成,素以酒液清澈透明、香醇爽口、泡沫细腻、持久挂杯而驰名中外,曾多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际啤酒评比金奖,是国内啤酒行业唯一的驰名商标,也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产品品牌。 目前青岛啤酒已形成了黄啤酒、黑啤酒、棕色啤酒、干啤酒等多个系列听装、瓶装、桶装等多种规格的产品,新开发的金质青岛啤酒其口感和包装装潢更佳,深受费者喜爱。 1999年6月止,公司的资产达到四十六亿元人民币,实现销售收入十二点二亿人民币,位居全行业之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2009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市场表现

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保持了平稳增长,而国内啤酒行业也继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啤酒产量2,118万千升,较去年同期增长%。 上半年公司按照年初确定的年度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品牌推广传播和营销工作力度,并继续推进“大客户+微观运营”营销体系建设,使青啤主品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优化,提高供应计划的有效性,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工厂产能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201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啤酒销售311万千升,同比增长%,其中青岛啤酒销售165万千升,同比增长%,高端品种“青岛”纯生、小瓶、易拉罐啤酒销售增长%,新开发的“青岛”冰醇系列新产品销量激增,上半年达14% 由于公司中、高端产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产品结构继续优化,盈利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共实现销售净收入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净利润人民币亿元,同比增长%。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经营大事记 (1)1993年 8月27日,青岛啤酒股票有限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7月15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之“啤酒游戏” 1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 供 应 链 管 理 > 实 验 报 告 2

”啤酒游戏”仿真实验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实验课时:2学时 [实验目的]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经过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这种贴近现实环境的库存决策模拟实验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决策思维,更好地理解减缓”牛鞭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 [实验手段] 本实验采用MIT开发的专用”啤酒游戏”仿真软件BeerGame1.10作为本实验的工具。该软件是一种模拟供应链的策略遊戏,游戏将使学生更深体会生产,预测,物流,库存在信息的运送延误的情况下会出现何种联动与影响。 [实验假设] 假设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整个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1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1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3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假设供应链各环节每周(期)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0.5元,各环节缺货1周(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1.0元。学生可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工厂、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还能够由计算机自 动进行库存决策。 [实验目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在信息共享和不共享,订货周期延长,确定性需求和随机性需求等多种环境下进行订货决策,最终是要实现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 [实验过程] 一:普通模式 1.角色:生产商 2

2019年啤酒行业之青岛啤酒分析报告

2019年啤酒行业之青岛啤酒 分析报告

目录 百年青啤,时势造英雄 (6) 回顾青啤成长过往 (6) 青岛品牌为主,山东为大本营 (7) 复星接棒朝日成为第二大股东 (8) 啤酒行业:高端化驱动成长&区域格局初定 (9) 量价变化:量稳价增,高端化趋势显著 (9) 主流价格带提升,竞争升级 (12) 基地市场格局稳固 (13) 从“跑马圈地”到“注重利润增长” (15) 聚焦结构升级,盈利改善可期 (18) 品牌战略:主品牌青岛+第二品牌崂山 (18) 产品战略:多层次组合,聚焦腰部以上 (19) 大单品的接力升级 (20) 基地市场稳固,区域聚焦突破 (22) 区域战略:巩固山东华北,加快建设“沿海沿黄” (22) 渠道运作:“大客户+微观运营” (24) 产能优化,效率提升 (26) 公司产能优化空间测算 (27) 盈利预测与估值 (28) 关键假设&盈利预测 (28) 估值分析 (32) 风险提示 (33)

百年青啤,时势造英雄 回顾青啤成长过往 百年青啤历史悠久,历代领导人在青啤成长史中各领风骚。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8月,前身是由德国商人与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目前公司品牌价值1455.75亿元,连续16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一个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与领导人密切相关,这里我们从各个阶段领头人的战略视角来梳理青啤的不同发展阶段: ?1996-2001年:外延扩张高速时期。1986年青啤产量达到10万吨后,多年徘徊不前,进入经营低谷期,1995年市占率被燕京、中策啤酒超越。1996年6月李桂荣出任青啤董事长,彭作义出任公司总经理,青啤的变革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彭作义提出“大名牌发展战略”,希望借着收购当地啤酒品牌来打入不同省市的大众市场,以“做大做强”及“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作为核心理念,并以增加产量到300万吨及增加市场占有率到10%以上为目标。公司1997-2001年实施“外延性扩张战略”,抓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部分外资啤酒有意退出中国市场的机遇,对国内啤酒行业进行整合,收购了47家啤酒企业。到2001年,青啤厂房遍布17个省市,啤酒产量由1996年的35万吨升至2001年的251万吨,市场占有率也由96年的3%升至2001年的11%。 ?2001年-2012年:转型内部整合,注重做强做大。金志国出任青啤总经理,叫停了收购战略,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整合战略,从“做大做强”转向“做强做大”。 经过彭作义时期粗放型扩张,青啤遇到资金链紧张、品牌分散的风险,金总提出“内部整合”的重大战略转型,重点关注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提高。2002年青啤提出了三大转型的思想: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由着力于生产规模扩大向着力于运营能力提高转变。公司逐步关闭了一些无力回天的小厂,坚持以提高运营能力促进增长。2005年青啤又进行了组织变革,重点是取消原已运行近6年的事业部体制,将其改为区域营销公司。 ?2012-2018年:规模与利润并举,启动产品多元化战略。这一阶段,孙明波提出扩张与整合并举,具备了整合的能力,又要发现扩张的机遇,提出2014年实现1000万千升销量的目标。孙明波出身“酿酒师”,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有极高要求,担任总裁期间,青啤在技术方面取得很大提高。最典型的是启动了产品的多元化战略,从玻璃瓶装和听装的传统青岛啤酒、崂山啤酒,发展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炫奇果味、经典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等全新产品。 ?2018年进入品牌价值再提升阶段。“营销大师”黄克兴接棒酿酒大师,重振百年青啤的品牌力。黄克兴在金志国时代被任命为战略发展总部部长,金总对其评价为“非常有经营思路,善于创新”,黄帮助青啤建立了战略管理体系,使战略管理走上了规范化、体系化建设之路。青啤愿景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结合2017年底复星集团接棒朝日成为第二大股东,我们预计未来青啤将在品牌价值、全球化、资本运作等方面发力。

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案例

青岛啤酒供应链管理案例 在一系列的整合后,青啤的每年过千万元亏损的车队转变成一个高效诚信的运输企业。而且就运送成本来说,由0.4元/公里降到了0.29元/公里,每个月下降了100万元。 6月的青岛,天气异常闷热。此时,青岛啤酒销售分公司的吕大海手忙脚乱地接着电话,应付着销售终端传来的一个又一个坏消息。 “车坏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货拉错地点了?要隔一天才能送到?”“没有空闲的车辆来运货了?”……当时身为物流经理的吕大海每天都把精力花在处理运输的麻烦事上,对于终端的销售支持简直就是有心无力。 都说到了炎炎夏季,正是啤酒巨头较劲的开始。而那时的青啤,却因为自己内部混乱的物流网络先输一着。 “有时候仓库里明明没有货物了,还要签条子发货。而到了旺季,管理人员更是不知道仓库里还有没有货……” ——混乱的运输,高库存量的“保鲜”之痛 “当时我们在运输的环节上,简直可以用‘失控’来形容。由于缺乏有效管理,送货需要走多长时间我们弄不清楚,司机超期回来我们也管不了。最要命的是,本应送到甲地的货物被送到了乙地,这一耽误又是好几天……” 随着啤酒市场的逐渐扩大,在青啤想发力的时候,混乱的物流网络成了瓶颈。 吕大海举了例子说,由于运输的灰色收入比较多,司机出去好几天拉别的客户青啤也不知道。经常是司机一句“车坏了”,然后过了几天,运货的车辆才迟迟归来。在旺季时间前方需要大量供货的时候,不能及时调配车辆可谓是青啤心头之痛。 而运输的混乱,使啤酒的新鲜度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可以说,新鲜是啤酒品牌的竞争利器,注重口感的消费者如果碰上了过期酒,品牌忠诚度绝对会大打折扣。而在青啤原产地青岛,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监控,外地卖不掉的啤酒竟流回了青岛,结果不新鲜的酒充斥市场,使青啤的美誉度急剧下跌,销量自然上不去。 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杨谦说,整个物流网络的规划和设计,与快速消费品销售的顺利进行密切相关。青啤在运输上的混乱,肯定会带来蹿货、损耗过多等一系列问题。 而事实验证了杨谦的说法,青啤不仅内耗严重,对市场终端的管控也力不从心。这样的结果是对销售计划的预估极其不准确,使安全库存数据的可信度几乎为零。 “当时对仓储的管理都是人为管理,没有信息化。有时候仓库里明明没有货物了,还要签条子发货。而到了旺季,管理人员更是不知道仓库里还有没有货……”一位曾经参与过仓储管理的员工说。 那位员工这样描述当时的仓库:陈旧、设备设施非常落后。不仅总部有仓库,各个分公司也有仓库。高居不下的库存成本占压了相当大的流动资金。有时局部仓库爆满,局部仓库空闲的问题,同时没有办法完全实现先进先出,这样使一部分啤酒储存期过长,新鲜度下降甚至变质的情况自然会出现。 就这样,青啤人坐不住了。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青啤制订的“新鲜度战略”根本实施不下去。而此时,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被引入到青啤,这个百年企业的变革也随之开始。 “我们辞退了青啤的两个物流操作方面的经理,招商物流那边也换过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