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的评价

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的评价

一、官僚制度

1.内容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2.特征

(1)合理的分工。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以及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3.核心

在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合法性”概念与“合理性”概念是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理性”经常用于一种学理的解释,倾向于技术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合法性”则经常用于政治学的解释,倾向于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合理性

韦伯通过对西方社会历史的考察,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发现理性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来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他把其称为“官僚制精神”。所谓“官僚制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理性精神”。

这里的理性精神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规范官僚行为的法律法规、组织程序及契约等等,这些是事先基效率和形式公正原则合理地制订的;整个官僚体制具有严整的结构和内在逻辑,是体系化的;官僚的行选择是基于逻辑分析并由理智控制的等等。因此,合理性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是他设计想型官僚制模式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韦伯是从“理性化”特别是工具理性和形式理性的角度来设计官僚制的理论形态与制度框架的。韦认为合理性有两种形式,即形式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所谓形式合性是指合乎工具理性原则的科学性,也可使用哲学的概念把它称作为逻辑形式主义,它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其主要表现是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工具理性在韦伯的解中包含两重含义,

其一是指目的,或目的-手段理性。当代生活的突出之处是系统的目的理性行动,括明确的目标定义和对达到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的越来越精确的计算,这种行动对立于那种遵从传统主义习惯的行动。

其二,理性概念还体现着一种行使理性(reason)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程式。“一种行动类型为‘理性化’的,是指这种活动为明确设计的规则所控制,是指对活动范围的限精确,并涉及到专门概念和知识的应用,是指这种活动被系统地安排成内恰的整体。在这些特点用指工性行动时,它们意味着极其严格的操作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

所谓实质合理性则指立足于某一信念理想的合理性,它是关于伦理主义或道德主义的一种合理性,仅仅对行动实行价值判断——对行动的目和后果作出价值判断。韦伯指出,实质合理性是传统社会秩序的本质特征,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则要求从质合理性走向形式合理性。所以,通过对韦伯官僚制的分析,我们发现“理性化”在韦伯的论述中大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行为动机的理性化、文化知识的理性化和制度结构的理性化。依照现代理性建起来的制度和组织是神圣的,它要求用这种合乎理性的标准去权衡各种行政行为,克服“自由的随意专和恩宠,怀有个人动机的施惠和评价。”

“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严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制的行政管理时,比起所有合议的或者名誉职务的和兼任职务的形式来,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合法性

韦伯通过对社会史的研究,发现命令和服从构成的每一个社会活动系统的存在,都取决于他是否有能力立和培养对其存在意义的普遍信念,这种信念也就是其存在的合法性。从统治的角度出发,韦伯得出了合法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即对于处于命令-服从关系中的服从者来说,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问题;而对命者来说,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的问题。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的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为了构建合法性的现代统治类型,马克斯·韦伯曾探讨过合法权力的三种权威基础:个人魅力型(或叫里斯马型)、传统型和法理型权威。10 这三种统治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与特性。个人魅力型统治建在某个具有非凡气质的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之上。传统型统治建立在对于习惯和传统信仰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求之上,行政官员不过是君主的家臣,可以世袭。法理型统治则建立在对于正式制定的规则与法令的正当行的要求之上。合理合法权威在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其它两种权威主要出现在传统社会中。三种统治类型具有统治的合法性,所不同的是现代统治把合法性与技术合理性结合起来,试图通过技术合理性程度的提高为合法性注入活力。这就表现为在形式合理性上和工具主义的技术设计上所作出的努

力,特别是以形式化的律制度及其操作程序来把理论上的、意识形态上和技术上的努力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严密的合法性网络体系。

以上述权威类型为基础,韦伯相应地把社会组织划分为传统组织、神秘组织、合理合法的组织这三种类型。

传统组织是以传统权威为基础的组织。神秘组织是以个人魅力型权威为基础的组织。合法合理组织就是以合合理权威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也称理想型官僚制(Bureaucracy)组织。因此,统治的合法性与技术、形的合理性就成为韦伯设计官僚制组织理论的核心。二、官僚制的优点和缺点

(一)优点:

通过对官僚制的本质及特征进行深入和系统的分析,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在他看来,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严密性——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合理性——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

出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只有可操作性。因而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

3、稳定性——非人格化秩序可摆脱长官意志

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普适性——适用于公共与私营部门

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各种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由于官僚制只有上述优点,所以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离不开它、否则就不可能有发展,而社会主义则科层化程度更高,更需要它。

(二)缺点

韦伯在看到官僚制的优越性、不可摆脱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弱点。他认为,官僚制犹如一个巨大的铁笼,将人固定在其中,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只会机械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没有情感的享乐人,整个社会将变得毫无生气。这种后果在韦伯看来是可怕的,人追求理性、合理化,把管理作为一种手段,但最后却在合理化中丧失了自我,管理变成了目的本身。在这种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冲突面前,韦伯感到两难,感到悲观。作为一种希望,韦伯指望人类格运用“超凡魅力”的革命性力量来冲破官僚制最终造成的沉闷局面,延展合理化的进程。

三、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在西方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上产今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人赞誉他,也有人批评他。综合各家学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型组织机构发展迅速,组织合理化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此时组织需要有稳定,严格、精细、可靠的管理来提供效率。而韦伯提出的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想管理形式;此外他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的必要,抨击了旧的传统以及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韦伯是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因此,有人把韦伯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从学术的角度来看,韦伯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韦伯对各种社会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对不同组织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

析的理论框架,三种组织形态的划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2、韦伯把组织形态与权威性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既是对历史上权力问题研究的重要发展,也为后人研究组织问题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3、韦伯对官僚组织的功能、结构、管理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行政组织中的许多重要的特征和管理原则,例如,关于专业分工、职责权限、层级节制、考试录用、工作报酬等问题的论述,对于后人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4、韦伯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行使控制,这不但为解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上的封建约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5、韦伯把行政管理与效率问题紧紧结合在一起,认为行政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救率,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充分地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管理观念。

(三)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

按照现代的观点,韦伯的理论中无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韦伯的理论是对普鲁士官僚行为进行高度抽象的结果,是一种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或者说,现实中不会真正出现韦伯所推崇的理想型官僚组织,因而无法对韦伯的理论进行实证性论证。

2、韦伯对官僚组织的分析偏重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了机械式正式组织的功能,而忽视了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实际状态;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而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过于强调遵守组织规则和各项制度,使组织陷于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

3、韦伯的理论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进行分析,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

4、韦伯的理论中过分地强调了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的意义,而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

5、韦伯的理论过于强调人员的稳定,易于导致组织惰性;过于强调年资在升迁中的意义,易于形成论资排辈的不良观念,不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改善。6韦伯的理论过于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忽视了组织成员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发展

对韦伯伯官僚制组织理论的评价和看法

韦伯提出的科层制和官僚制为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对管理学的思想发展有着很大影响.后来一位同样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就深受这种影响, 他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就来源于韦伯, 使得他能提出他的典型组织结构理论. 正所谓韦伯建了骨架,巴纳德往上面添肉.所以巴纳德的观点更重视人性化,实际化.尽管今天有人对韦伯的这种模型有所批评,但到目前,这种科层制组织依然是仍然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官僚制这一组织形式的管理是属于理性的管理行为,将科学,法制与理性融合为一,抛弃了经验管理中的人治因素,避免了任性专断和感情用事,提高了理性与效率.值得讽刺的是,韦伯的官僚制正和某国的"官僚主义"相冲突,官僚制的原则有人总结为:"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保密,统一性, 严格的服从,减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体制的行政管理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韦伯盛赞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各个领域里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与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的发展和不断增强有关.正因为如此,它适应了随现代化经济和生产力的需要,推动着近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理性官僚制在近现代史上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自进入当代以后,理性官僚制受到很多学者了的怀疑,并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认为官僚制含有相当程度的非理性成分.……在这个意义上,官僚制是孕育产生官僚主义的温床. "而从我的观点来看,理性的官僚制始终过

于理想化,他忽视了人本身必然存在的感性因素,虽然他形式上与官僚主义颇为对立,但因为"法规由人定,对错任天评"的局限性,这种思想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进出现其弊端,针对这种情况,与其去攻击它,不如尝试如何去改变他显的更为切实和有效.正如所料,80 年代以来,对官僚制的改革成为世界政治与行政改革的主要潮流,世界各国掀起了规模较大的政府再造运动.政府改革主要有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减少规制,文官制度改革等.

相对西方各国的官僚制及其对官僚制的改革,中国的官僚体制的改革,呈现出其特殊性.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国家处于和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属于世界发展中的后发展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我们面临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重大使命.另一方面,我们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同发达国家一样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很多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慢慢进行改革,否则只会因为急功猛进反而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不利的影响.

从总体而言,韦伯的思想在他那个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德国经济得到腾飞,不久后就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虽然由于他所处的阶级,经历和年代使得他的思想放在今天难免有一些局限性,但我们依然要肯定这位"组织管理之父"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见到中国的经济在中国的"新韦伯"的指引下得到腾飞,再腾飞.

马克思韦伯的简要评价

马克思·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行动理论的首倡者和理解的社会学的奠基人。 曾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兼修中世纪史、经济理论和哲学课程。188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先后在弗莱堡大学(1893~1896)、海德堡大学(1896~1898、1902~1919)和慕尼黑大学(1919~1920)任教。1903年与桑巴特等人共同发起创办《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文库》杂志。1910年与滕尼斯、齐美尔等人联合发起成立德国社会学会,对社会学在德国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韦伯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3卷,1920)、《政治论文集》(1921)、《经济与社会》(2卷,1921~1922)、《科学论文集》(1922)、《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等。韦伯的知识范围和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广泛,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音乐等社会生活领域到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有重要成果,使他成为在社会学史上与迪尔凯姆等齐名的重要思想家。 马克斯·韦伯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世界公认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社会学领域中与卡尔·马克思、迪尔凯姆并驾齐驱。作为一位跨世纪的伟大学者,他在生命的五十多年时间里为后世留下诸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宏大巨著。然而,这位社会学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学术”的思想背后,又有怎样的“生活”背景支撑呢? 与父亲终生隔阂的韦伯韦伯出生在德国的一个有广泛社会和政治联系的富裕家庭。这造就了一种智识性刺激的氛围,对韦伯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父亲老马科斯·韦伯出身西法利亚一个纺织业为主的工商业家族。到韦伯出生时,父亲已经是一名法官。韦伯的母亲出身于教育世家,关注并研究宗教和社会问题。老韦伯在政治上倾向于立宪派,由于关心政治,他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德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忙碌热衷于当代政治问题,“沉溺于美食、自我满足式的自由放任主义”(沃尔夫冈·莫姆森语)。老韦伯虽然是新教徒,但具有享乐主义倾向,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使得夫妇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家庭失去和睦。母亲在小韦伯心目中的地位重过父亲,所以逐渐对父亲产生抵触情绪。同时,老韦伯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专制,纯粹用家长制的方式管理孩子。小韦伯是一个很活跃的人,经常在同学之间闹饮、竞酒、决斗,这也使得与父亲愈来愈对立。后来,老韦伯对妻子的独裁专制态度使韦伯忍无可忍,甚至认为母亲的人身安全也受到父亲的威胁。这些最终导致父子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1897年8月10日老韦伯在旅行途中去世,韦伯和父亲的和解成了永远无法成全的遗憾。

韦伯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一、个人简介 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公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另外两位为迪尔凯姆、齐美尔)。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历任析林、弗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为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韦伯1864年4月21日生于埃尔福特,1882年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83年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一年,1884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完成并出版讲师资格论文《罗马农业制度的历史对罗马公法与私法的重要性况》,开始在柏林大学教授罗马法、日耳曼法及商法,后学术重心从法学转向经济学。1894年放弃名校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机会,反接受当时地位甚低的地方性大学弗莱堡大学聘请出任经济学教授。1896年转任海德堡大学政治科学教授。1897--1903年精神崩溃,被迫停止一切教学、研究与政治活动。1903年重返学术活动。1910年参与创立德国社会学学会,后于1913年因社会学方法论之争退出德国社会学会。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卒。1921年未完成遗稿《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由遗孀玛丽安娜整理以《经济与社会》书名出版。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础 (一)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第一,在实践方面,韦伯通过对德国市民阶级的分析,指出德国的市民阶级没有成熟到成为德国民的政治领导阶级,他们“有着情愿服从于官僚支配的心态,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可以允许权力与文化政等问题被化约到技术层面,而政治可以被缩小到一个完全形式地维持国家存在的状况,不许有任何内容的实质目标——仅仅只是毫无信仰的日常照顾而已”。“政治厌倦症”、“非政治的精神”成为德国市民级的价值取向。因此这就为韦伯官僚制理论中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提供了实践基础。 第二,在理论方面,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与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两分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威尔发表于1887 年的《行政学研究》一文被称为是现代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的起点,他本人也因此文而成为国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他在书中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当的工作。”为了政府成功有效地完成工作,威尔逊又进一步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原则,即把政制定与政策执行分开,“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远。”这种理论的建构就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因此,有人把韦伯的官僚制论模式称为韦伯—威尔逊模式。 (二)科学管理原理。 20 世纪初,泰罗所领导的科学管理运动以及构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巨大的声势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科学管理的主要贡献表现在:第一对事不对人的管理。这就剔除了管理者在管理中的价值影响,也为韦伯官僚制理论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区分奠定了基础。第二,制度和程序化的管理模式。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组织由小规模的手工场向大规模现代工厂转变的基础上的,因此,其管理模式是以制

用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分析麦当劳

用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科层制分析麦当劳乔治里·茨尔提到他的理论来源受到了德国社会理论家马克思韦伯的著作中关于合理化过程观点的影响,马克思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满足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需要,其优点是精确、快捷、可预期性,这也是它优于其他制度之处。乔治里茨尔认为“麦当劳化”是韦伯官僚组织合理化的扩大版,在经过研究考证后归纳了“麦当劳化”的四个合理化特征和一个不合理特征。 1.麦当劳的高效性 麦当劳化的高效性又叫麦当劳效率,所谓麦当劳效率(efficiency),是指麦当劳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使人从饥饿状态达到饱食地步。它的效率体现于作业流水化,产品单一化,顾客劳动化,选择有限化麦当劳的效率不仅仅给人们节省时间,还给人们在就长时提供了娱乐的就长环境,特别针对带着儿童的父母们,将娱乐和就彼放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时完成。另外麦当劳还训练员工高效有序的工作节奏。 2.麦当劳的可靠性 麦当劳可靠性(calculability)的核心原则是量化和可计算性依存于麦当劳经营理念中。麦当劳的经营理念,这也是麦当劳的企业文化传播的核心克罗克提出了著名的麦当劳经营哲学“Q”、“S”、“C”和“V”即

“Q:quality”代表产品质量。早在今年麦当劳的马铃薯供应商就派专家到中国考察河北、山西、甘肃等地的上百种马铃薯。麦当劳对原料的标准要求极高,面包不圆和切口不平都不用,奶浆接货温度要在℃以下,高一度就退货一片小小的生肉饼要经过多项质量控制检查。生菜从冷藏库拿到配料台上只有一个小时的保鲜期,过时就扔。生产过程采用电脑控制标准操作。制作好的成品和时间牌一起放到成品保温槽中,炸薯条超过分钟,汉堡包超过分钟就要被毫不吝惜地扔掉。这种严格要求产品质量所带来的一系列做法就是要有一套标准化的和盆化的测量手段,继而将这种标准化和量化的标准推行到世界各地的麦当劳原材料采购和麦当劳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S:service”代表服务包括店铺建筑的快适感,营业时间的方便性、销售人员的服务态度等员工一进入麦当劳就要接受系统训练全体员工进行快捷、准确、友善的服务,在顾客点完所要食品后,服务员要在一分钟内将食品送到顾客手中。长厅还提供多种服务,如为小朋友过快乐生日会,为团体提供订彼和免费送彼服务等气麦当劳很厅对服务的要求也有其核心的、统一的理念即友善、快捷、准确,这体现了麦当劳在服务上的标准化管理。同时麦当劳在其服务员向顾客递送食品时提出了一个量化的时间限制 “C:cleanness”代表清洁。麦当劳员工规范中,有一项条文是

官僚制的利弊

官僚制的优点和缺陷 徐菡 摘要:官僚制是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传统的行政模式 的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作为一个持续时间最长并且成功的制度理论,它有着自身的不可否认的优越性,然而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官僚制对公共行政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官僚制传统公共行政特征优点缺陷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在19到20世纪,官僚制度曾经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它是对早期行政的一个重大改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官僚制的过于僵化和技术上的效率低下滞后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人们将各种“官僚现象”归为官僚制的必然现象,要求用全新的理论来代替它。事实上,官僚制得以运用如此长时间而且广泛,其优势是不能被忽视的。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继承发展其有利于社会运行的方面,改革其不适于社会发展的方面,官僚制也许会取得突破并焕发新的活力。 一、官僚制的特征 官僚制的诞生显示出公共行政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官僚制主要围绕着效率、精确、稳定、严格的要求来进行行政管理。 马克思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所需。他认为权利分为三种类型:以领导人吸引力为主的魅力型、以世袭权威为主的传统型和以理性和法律为主的理法型权威。而后者是三种中效率最高的,也成为了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础。 1、坚持非人格化管理,一切以法律、制度、规章和规定为判定依据,不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公私分明,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 2、具有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其要求所有专门公职管理具备全面而专门的技能,将每个职员按各自能力分配到不同岗位,划分不同的职责。各个成员只需精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即可。 3、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必须接受上级的管理和监督,实现职务和权力的等级化,从而形成了一套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4、组织运行规则化。所有成员的职能职责及职位的权力与义务,以及组织的运作都以规则规范的形式确定下来。组织运作和成员关系及活动都要受到规则规范的约束和限制。 5、决策以文书为主要传达形式。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以便快速准确地传达指令。 6、具有合理的选人、用人的人事制度。它要求的公职人员的专门化培训,要求较高的专业能力,并通过考试的选拔形式,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从而实现公职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评价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 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马克斯?韦伯,创立了官僚集权理论。该理论倡导的官僚制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官僚制组织确实具备其合理性的基本内核,但这种模式也面临着危机,存在着不少弊端。改革官僚体制,已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探索及解决的重大问题。韦伯在官僚集权理论中所提出的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照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官僚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韦伯将官僚制的组织模式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官僚制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合理性的高度体现,充分发展的官僚制是一个实施组织管理的严密的职能系统,它把整个社会变成一架非人格化的庞大机器,使一切社会行动都建立在功能效率关系上,以保障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 官僚制的主要特征是: ①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 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另外还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 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 3.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4.普遍性。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科层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科层制本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和问题。 1)科层制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内在矛盾。 2)科层制容易引发各种官僚主义。 3)科层制又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了组织效率。 4)官僚制的意图在于增强组织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它在强调通过权力进行控制时,也可能会鼓励行为僵化、不愿意做出有风险的决策,从而使整个组织中个人和各级群体普遍存在防御性态度。

官 僚 制 马克斯韦伯

官僚制 一、官僚制的特征 现代官场以下列特写方式发挥作用: Ⅰ.在其固定的和官方的权限范围方面具有理论原则,这种理论原则一般是以法规形式来加以规定的,也就是说是由法律或行政法规来规定的。 1、按照官僚制进行管理的政府机构,为达其目的所需要采取的正常活动,都是作为官方任务以固定的方式加以分派的。 2、为执行这些任务所需要的发号施令的权力,是以一种稳定性的方式进行分配的,并且是被关于物质的、神权的以及其它方面强制手段的法规严格限制的。这些手段可以由行政官员自主安排。 3、为了正常而持续地履行这些职责,以及为了实现相应的权利,人们作出了一些方式方法上的规定,只有那些具有符合一般规定的在职资格的人员才能被雇用为官员。 在公共而且合法的政府当中,这三种因素便构成“官僚制的权力”。在私人经济领域,它们则构成官僚制的“管理”。从这种意义上去理解,官僚制仅仅是在现代国家中的政治和宗教团体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在私人经济中,则仅仅是出现在最先进的资本主义机构之中。常设而且公开的机关所拥有的、具有法定管辖范围的权力,并不是古已有之的统治方式,而宁可说成只是一种例外情况。即使是一些大型的政治结构,例如在古代东方、在日尔曼和蒙古这种侵略性的帝国,或者许多封建性结构的国家中,情况也是如此。在所有这些情况下,统治者是通过个人亲信、身边僚属或朝廷臣仆来行使其最重要的统治手段的。这些臣仆所接受的委托和权力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各种场合这些关系都只是暂时建立起来的。 Ⅱ. 机关等级制与各种按等级赋予权力的原则,意味着一种牢固而有秩序的上下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存在着一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关系。这样一种制度给管理的人们提供一种可能性,即按照明确规定的方式将下级机关的决策提交其上级权力机关审核。在官僚制模式得到充分发展的场合,机关等级制是按个人独裁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在所有官僚制的结构中都存在着按等级赋予机关权力的原则。在国家和教会机构以及在大的政党组织和私人企业中都是如此,不管这种权力是叫作“私人的”或者“公共的”,对官僚制的特性并不发生影响。 在充分贯彻按管辖范围划分“权限”这一原则的时候,等级性的隶属关系——至少在公共机关内——并不意味着上级权力机关只是受权接管“下级”机关的事务。事实上这种隶属关系的对立面是统治关系。当一个机关一旦建立起来并且完成了它的任务之后,它便倾向于继续维持其生存并继续由另一个负责人所掌握。 Ⅲ. 现代机关的管理工作是以书面文件(档案)为基础的。这通常都假定是经过了彻底而且些文件以它们原始的或草稿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便须设立一批各种各样低级的官员和文书人员。在某一个“公共”机关中大批现任官员以及其各自的物质工具设备和文书档案便组成一个“机构”。在私人企业中,这种“机构”通常叫作“办公室”。 从原则上讲,设立公职人员的现代组织是要把办公机关与官员的私人住所分开的。并且一般说来,官僚制把官场活动看作是某种与私人生活领域有明显区别的事情,公共费用和设备与官员个人的私产是毫不相干的。这种情况在任何场合都是长期发展所形成的结果。现在,这种情况无论在公共以及在私营企业中都普

试述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的特点及发展

试述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的特点及发展 理性的官僚制组织出现在近代西方社会,官僚制明显区别于以往的以其高效率的优点成为现代社会普遍适用的组织形式。官僚制出现在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反过来,官僚制的运行有力地推动了西方文明向前发展。但是,在悲观的韦伯看来,官僚制的发展也意味着人类将被囚禁在“牢笼”中。 关键字:官僚制;特点;发展 一、作为理念型应用的官僚制 对韦伯社会学研究方法熟悉的人都明白,韦伯的理念型分析工具对于韦伯庞大社会学理论的建构起到很大作用,韦伯曾给理念型下了一个清晰的定义:理念型乃是一种概念工具,它基于特定的观点,由杂多的现实里抽离出某些特征,整理成逻辑一致的“思想秩序”,反过来可以作为衡量现实的尺度[1]。官僚制作为韦伯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对其理念型分析方法的一次经典应用。发端于近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官僚制具有以往任何组织形式不曾有的明显特点,这些特点造就了西方官僚制无可比拟的效率优势,韦伯意义上的官僚制正是在这些特点之上建构起来的。韦伯强调价值关联对于社会分析的重要性,他从不认为任何概念具有一以贯之的确定性,相反,概念的建构具有暂时性和偶然性,也就是说,概念是出于结構和重构的流动过程中。官僚制这一概念也不例外。 二、官僚制的几大主要特点 (一)职责明确。行政人员的行为按照常规进行,因此形成了界限明确的公务“职责”。公务人员的职责范围有明确界定,因此权威的层次也是以职责层次的形式来划定的。约束行政人员的行为、规定其权威和责任的法规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加以明确的。 (二)公开考试。公务员的任用通过竞争性考试所显示出的专业能力,或出示可资证明具有适当资格的文凭或学位来决定。公开考试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一般化渠道,只有经过考试合格者才能进入到体制内部。我国的公务员制度20世纪90年代从西方引进,十几年的时间公务员制度为国家选拔了无数的政治、行政精英。 (三)公产与私产分开。办公室的财产权不归公务员所有,公务员与办公室相分离,办公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归任职者所有。西方官僚制的这一特点与企业相似,西方理性的企业组织要求工作地要和家庭地要分开,公司财产和私有财产必须严格分开,即使是企业破产也只追加有限责任。 (四)公务员的使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受一种抽象的职责概念影响,他要忠于职守、履行责任,这本身就是目标,而不是通过寻租等手段谋求个人物质利益。按照韦伯社会行动意义理论来解释,公务员忠于自己的岗位职责本身是一种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他倡导的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标准的的组织形态,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确是最高的组织形式。他所倡导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专业化分工、等级制、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以及非人格化等方面。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形成官僚制中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以保证在组织权力中政令畅通。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官僚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行程正规的决策文书。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任务权责及规范要求,加强控制,促进组织更加有效、更便捷的实现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实行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不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提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其中包括人员任用应符合工作性质的要求和人员自身能力、人员职位应保证其在合适位置充分发挥才能、职务由自由契约关系承担、人员奖惩应根据工作优劣确定,行政人员须收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等。 8.可预见性。根据可以预计的规则,排除一切纯粹个人的、一切非理性的、不可

对官僚制的看法

对官僚制的看法 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是由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主要用于行政管理单位的全方位的理论。官僚制是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细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合理性与合法性为基础,以高效率为追求目标,不仅适用于一般性的行政部门,还适用于社会中其他组织,目前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官僚制无处不在。 其主要结构模式为: 1、明确的劳动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3、人员的任用完全依据职务的要求,选拔任用。 4、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都是任命的,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行政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 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是一种职业管理者。 5、行政遵守严格的规则、纪律和制约。 6、组织中间人员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 官僚制提出要建立明确的劳动分工,将工作细化为各个部分交由不同的人来处理,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有利于提高组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将责任细化到人,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时候还能便捷的找出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官僚制还提出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这种等级系统不是基于世袭身份和血缘关系的等级系统而是纯粹的技术性和职务性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的等级系统。它使得上下级紧密的联系起来,是组织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整体,使得上下级之间可以方便、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执行命令。然而,这样的等级系统也有其明显的弊端,金字塔形的等级系统增加了组织的层级,最高层的决策人员无法了解到最底层工作人员的状态、想法和建议,底层的工作人员同决策层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无法准确了解到高层人员的决策意图,对于公司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也不强。 人员的任用完全是依据职务的要求,选拔任用,唯才用人。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组织本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官僚制要求组织制定和遵守严格的规则、纪律和制约,一方面,严格的纪律有利于组织的管理,是十分合理的,也是保证组织管理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对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过分的强调规则和纪律则会打击组织内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组织失去活力。官僚制认为组织中间人员的关系应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只受职位关系而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这充分的保证了组织内部人员关系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组织内部员工关系的僵化会导致组织失去向心力,员工失去归属感,工作则更难开展。另外,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一位具有十足的个人魅力的领导也是必不可少的。类似毛泽东、马云…在组织最艰难的时刻总会给整个团队以信心,指引前进的方向,在逆境里走向成功。 总之,官僚制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效、合理的特点使它很长一段时间以内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尽管还没有一种管理制度能很好的代替官僚制,但是像谷歌、微软、苹果这样的高科技公司都在探寻着自己的一条完全不同于官僚制的管理路。总有一天会产生更为合理且人性化的制度。 非人格化

浅谈韦伯官僚制理论和现实意义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官僚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韦伯从权威结构理论与组织类型、官僚制的内涵及其特征构建了官僚制,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不断地遭到各种批评与指责,但是韦伯所开创的理性与科学的研究范式在目前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面对当前“官僚制”发展不足的现状,要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吸收官僚制的合理因素,并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官僚”体系。 关键词:韦伯;官僚制;理性;评价;现实意义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背景 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官僚制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公共管理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题目中的官僚制,是韦伯意义上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即以法理型权威为基础,以专业化官僚为管理主体,以层级制为组织形式,以理性制度为运作规则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僚制作为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模式,它的诞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 现代官僚制源起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19 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普鲁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经济基础———封建庄园。为此普鲁士王朝把重要的军官职位和政府官位赐给容克作为补偿。统一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但是受到德国容克政权束缚,德国处在以旧的、家族为基础的企业制度向资本主义企业制度过渡的阶段。随着社会发展,行政管理事务变得复杂繁多,工业社会意欲突破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传统的习俗、伦理及道德的束缚,而追求稳定的和有法律保障的制度形式成为资产阶级的普遍利益要求,行政管理日益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韦伯理性官僚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得到产生和发展的。 (二)社会经济背景 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促进了官僚制的产生与发展,官僚制作为一种稳定的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极大地迎合并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的需要。德国在20 世纪初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结构受到工业制度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而文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却仍然处于传统的封建价值观的控制 之下。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随着各种组织

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的评价

一、官僚制度 1.内容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2.特征 (1)合理的分工。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在组织中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下级易于接受明确的命令,上级也易于对下级进行管理。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在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公私分明,对事不对人。 (6)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量才用人,任人惟贤,因事设职,专职专人,以及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3.核心 在韦伯的理想型官僚制理论中,“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切关于韦伯官僚理论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的真谛。“合法性”概念与“合理性”概念是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理性”经常用于一种学理的解释,倾向于技术化、科学化规范化。而“合法性”则经常用于政治学的解释,倾向于统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一)合理性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浅谈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摘要] “官僚制”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韦伯在历史考察中所使用的是广义的官僚制概念,所以,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中国和西方古代的官僚制形式,而当前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官僚制概念是一种狭义的官僚制概念,是特指与近代社会一道成长起来的现代官僚制,即现代形式的官僚体系。现代官僚体系作为一种理论范式而定型则是马克斯韦伯的功劳,正是他从理论上对这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这类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原则,所以人们往往把韦伯看作官僚制组织的设计者。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合理性 一、关于韦伯 马克斯.韦伯作为“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当属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它被称为是公共行政组织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而韦伯除了是行政学家和政治学家,他还是社会学家,因此他的研究中不仅有政治学思想,同时融合了社会学理论,他的理论也是被称为“政治社会学”思想。 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作为西方管理制研究理论基石的《论官僚制》一文的作者,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亦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先驱之一。他认为,尽管社会组织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质,但是权威和控制是各类社会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他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作为基础的,权威能消除混乱,带来秩序,没有权威的组织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的。权力是无视人们的反对,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出于自愿:魅力型权威,使人敬仰;传统型权威,使人服从;而法理性权威,则带来理性思考。与之相对应的是“神秘化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而在韦伯看来,只有这种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才是“理想的官僚制”,这也是他备

【推荐】读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官僚制有感

读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官僚制有 感 基于韦伯官僚制理论评析“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 ——读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官僚制有感 摘要: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理性官僚制模式理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一书中的第十一章有关于官僚制理论的章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互联网+政府服务”的困境和成都市武侯区“互联网+政府服务”建设的经验,为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的运行和建设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官僚制,理性官僚制,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概括 韦伯所描述的官僚组织结构形式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根据韦伯对组织权力结构类型的定义,组织权力可以分为传统型权力、法理型权力和魅力型权力。理想的官僚组织结构是以法理型权力为基础的。马克思·韦伯认为,官僚制是一种具有集权统一、命令服从等特点的组织形式,是现代社会法治的行政组织体系。 1、现代官僚制的特征 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韦伯所提出的现代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规则决定官员管辖权限。组织中存在着由法律或行政规章决定管辖权限的原则,每个组织成员的工作范围都被这种方式明确划分好,按照各自的专业化进行明确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根据职务等级原则

和申诉渠道原则建立了公认的上级监督下级的上下级体系。(3)企业管理建立在正式文件的基础上。现代公务员岗位管理必须以规范的法律文件或相应的行政文件的形式表达信息的确定性内容,并以此来区分公私活动,使之成为公务员身份的视觉符号。(4)专业的人员岗位管理制度。根据人员的专业能力来选拔人才,并且根据每个人能力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他们应该工作的岗位,专职专人,通常也都是以某个专业化领域的培训为前提,培训出适合这项工作的官员。(5)任命工作的基础是官员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官员一经正式任命,无论其在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受到规范,都必须付出其全部工作能力(6)机构管理遵循普遍规则。规则在大体上是稳定的,并且可以学会的,有关这个规则的知识是官员们拥有的特殊技术专长。 2、官僚制发展前提及长存原因 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没有货币经济,官僚制结构很可能无法避免实质性的内在变化,所以货币经济的发展对于官僚制能够长久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稳定的税收制度才是官僚制能够存在并且长期发展的先决条件。在以实物形式分配固定收入的时代,官员在经济上的地位与企业纳税人相似。这意味着将买卖官职作为组织和个人的收入来源,这种组织被称为俸禄制官职组织。但这种以实物形式为官员提供资金的服务和用益权转移,往往导致官僚主义的废除。只有一个完全发达的货币经济体系才能为这样一个税收体系提供可靠的基础,货币经济越高度发达,国家行政机构就会越官僚。 官僚化的基础始终在于行政任务能够在质和量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马克斯韦伯 行政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行政管理理论 首先,我们将从马克斯韦伯对于权威的分析开始。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威是现代社会组织 的核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威:传统权威、理性-法定权 威和魅力权威。传统权威是建立在历史和传统之上的,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魅力和传统的 合法性。理性-法定权威则是建立在规章制度和法律之上的,依赖于明确的规定和程序。 而魅力权威则是依赖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魅力来建立的。对于行政管理理论来说,这些 对权威的区分为我们理解权威在组织中的作用和运作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在现代行政 管理中,传统权威逐渐被理性-法定权威所取代,法律和规章制度逐渐成为行政管理的核心,这也正是现代行政管理逐渐趋向法治化和规范化的表现。 其次,我们将分析马克斯韦伯对于官僚主义的理论。官僚主义是现代行政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马克斯韦伯关于组织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他认为,官僚主义是一种理性的组织形式,其核心特征是等级制度、专业化和规范化。官僚主义的出现是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础。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主义是一种理性的组织形式,虽 然有着许多弊端,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现代行政管理来说,理解和应对官僚主义的弊端,同时发挥其优点,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官僚主义的特征成为了现代组 织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需要面对对效率的挑战,如何在官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效率和灵活 性的平衡,也是现代行政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最后,我们将分析马克斯韦伯对于理性化的观点。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理 性化。理性化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也是现代组织的重要特征。他认为,现代组织和社 会制度趋向于理性化,以求得更高的效率和规范性。对于行政管理来说,理性化也是其发 展的重要趋势。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理性化的要求意味着组织结构和程序的规范化,信息 和决策的科学化,这也是现代行政管理趋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表现。 综上所述,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对于权威、官僚主义和理性化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帮助我们理解现代行政管理 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机制。对于现代行政管理来说,理解和应用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提高其效率和规范性。因此,马克斯韦 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对于现代行政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探析 一、本文概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官僚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深入探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揭示其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文章将首先概述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官僚制的定义、特征及其形成原因。随后,本文将分析官僚制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探讨如何克服其固有的问题,以实现更为高效、公正的社会治理。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韦伯官僚制理论在不同国家、地区及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官僚制理论。通过对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二、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理论概述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官僚制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韦伯在他的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官僚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形式,是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权力运作方式。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一种高度理性化、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组织形式。其核心特征包括:等级制原则,即组织内部按照权力和职责的层级关系进行划分,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法制化原则,即组织的运作和决策都基于明确的法规和规章制度,而非个人的主观意愿;非人格化原则,即组织中的成员在处理事务时,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好的影响。 韦伯认为,官僚制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诸多优点。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社会组织和复杂社会管理中的协调问题,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官僚制通过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划分,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官僚制通过法制化和非人格化的运作方式,能够减少个人情感和偏好对组织决策的影响,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然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的局限性和潜在问题。他认为,官僚制过于强调规则和程序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组织的僵化和缺乏灵活性。官僚制中的等级制原则可能会导致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权力的滥用,而非人格化原则则可能会忽视人的情感和需求,导致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抑制。 尽管如此,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仍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工具,

论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

论韦伯的官僚组织 摘要:被誉为“组织管理之父”的马克斯·韦伯,是现代官僚理论的奠基人。他创立的官僚集权组织,被视为与工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最为理想的组织结构。在整个20世纪中,韦伯创立的官僚集权理论,可能是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可以说,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是组织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古典理论走向全面的成熟与完善。美国组织研究学者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将之称为古典组织思想的“第三根主要支柱”。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官僚制;组织理论 一、官僚制理论的政治经济背景 1.官僚制的经济背景。在韦伯看来,官僚制是资本主义逻辑的合理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务的增多,使国家的行政职能发展成为必然。这一切自然加速了政府规模的升级,政府规模的急速变化冲击了昔日的公权运作形式,这在客观上要求人们去探讨和建构新的公共权力体制,从而催生了官僚制。 2.官僚制的政治背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关注的是如何克服专制主义,分权制衡制度成了理论的焦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选举为依托的政党政治在这一时期极为盛行,胜者分赃的官员任命制导致了西方政府行政管理的混乱和低效。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文官制度建设。官僚制正是在这种文官制度的兴建过程中产生并为文官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价值指导。 二、对官僚组织的解读 韦伯认为,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组织这根纽带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因而人类社会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为组织类型的变迁。韦伯把社会行为分成四类:基于感情的行为;基于传统或习俗的行为;以某种绝对价值为取向的行为;以个人的目的为取向的合理行为。韦伯对这四种社会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的统治归纳为三种纯粹的类型:神秘型统治、传统性统治与法理性统治。三者分别对应于一种合法性权力—组织结构:神授权力—神秘型组织,传统权力—传统型组织,法定权力—法理性组织。 神秘性组织。该组织大多由领袖及其追随者组成,维系组织的基础是领袖的个人魅

科层制的看法

科层制的看法 11广告—1 刘潇潇110620111 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建立在其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 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是: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关系只是工作关系。 科层制优点:高效率。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普遍性。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

程。 科层制的弊端:科层制的优点是建立在理想条件下的,离开了理想条件这一关键因素,科层制的缺陷便暴露无遗。总体上看,其弊端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就管理层而言,容易产生寡头政治;再者是就被管理层而言,忽视个人及个人的创造,不利于新鲜血液的发展;最后是对二者的配合上,产生了本位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的冗杂的过程,于发展无益。 韦伯的科层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应用上, 都招来一系列非议。在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的科层制组织达不到这种理想状态。科层制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弊病。诸如科层制官员过于冷漠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权威程序结构干扰和妨害了组织信息的沟通和有效传递, 以及繁文缛节的仪式等等。科层制的功能表现出两重性特征, 既有积极的方面, 也有消极的方面, 即负功能, 主要体现为官僚主义的特征。官僚主义不是一种组织结构, 不等于科层制, 官僚主义是在科层制的负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或组织功能失调的现象, 它是管理制度的一种弊病, 也是科层制中的管理人员一种普遍的毛病。主要表现有: 一,形式主义。科层组织内部各级结构、各种人员的职责、权限、活动方式等都是由一套严格的规则和章程来限定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