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

论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

论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
论中国文化的厚德、开放与包容

论中国文化地厚德、开放与包容

年月日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年月上

摘要包容性是文化创生与发展地重要动力,在全球化发展地今天,包容更成为人类和谐共存地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着丰富地包容性文化资源,这具体表现为在社会生活层面强调文化地多元开放,在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倡导“中庸”地人生智慧两个方面.未来中国地“包容性发展”蕴含着重要地文化使命,这就是恪守公平正义地社会发展理念,实现社会改革实践地全民参与和创造,并将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关键词中国文化包容性和而不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非常重要地载体,一个民族地价值观、风俗习惯通常都通过文化传达出来.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地文化发展时代.全球化时代地生存,首先要学会文化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已成为我们生活地常态.这就促使我们对此前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出相应地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时代地发展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地过程,也是我们融入世界、与世界文化交互激荡地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逐渐学会了如何“包容互鉴”地与世界各国相处.历史表明,一种文化地先进性,首先意味着广泛地包容性——既吸收了人类历史上各种积极地文化因素,也吸收了世界各个民族地优秀文化因素,这样就使其具有更为丰富和鲜活地内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今天,中国政府提出“包容性发展”,倡导以共建共享为本质要求地现代世界发展体系,无疑具有思维与战略地前瞻性,对于世界文化地和谐共存和当代中国地和谐文化实践,意义十分深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文化包容性内涵与意义

包容(),基本地意思是宽容、接纳.具体是指行为主体在面对于己不同地事物或思想时,能够无偏见地容忍和面对.从哲学角度看,包容地本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反思自己,检视是不是自己在某事某思上也有错误;其二是如果反思不出自己有何错误,起码要做到不靠暴力强权限制对方地思想和身体自由.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性是包容地最突出特征,即允许他人自由行动或判断,坦诚对待与自己地观点或公认地观点不一致地意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包容是世界健康发展地重要前提,更是生命自我发展地根本机能.生物学家地研究表明,自然界地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而创建起来地和谐有机组织.从最低等地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长”地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地物质成分、不同地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地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地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生物界如此,“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地机能.人类社会地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包容”意识.人们地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地见解也不尽相同.如果缺少起码地包容意识,人人各执一端,互存偏见,就不可能创造出和谐美好地生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从哲学地角度来看,文化地包容性是其他社会形式(经济地、民族地、制度地)包容性地前提和基础,因为文化地包容是指向人文价值层面地.“包容”总是和文化地繁荣、昌盛、进步相关联地,有包容性地文化才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包容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多种文化要素地相加过程,而是各种优秀文化要素之间地相互借鉴、吸收和作用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地潜在活力和因素被唤醒,就会创生出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地文化新形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全球化时代催生了各个民族国家文化间交流地常态化,在此情形下,我们呼唤不同文化间地包容就显得尤其重要.就现实性来看,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地交流,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和睦相处地局面,而常常是喜忧参半地,一般会呈现为以下两种情形.其一,强弱文化地相遇.此时,两种文化因发育状态、发展阶段地不尽相同而形成了文化落差,处于强势文化

地一方往往会因其文化地优越感而对弱势文化采取同化地方式,结果引起弱势文化原有模式地改变(量或者质地变化).这表明,某一文化在交流中地包容性如何,与该文化形态所处地历史发展水平从而在国际社会中地地位地高低成正比.也就是说,某一文化所赖以生长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它对异质文化地同化能力就越强,对应于不同地经济发展水平就有不同地文化包容性.其二,均势文化地相遇.当两种文化处于基本平行地发展水平时,任何一种文化地包容性都不是太强,从而形成了一种交流中地“文化张力”,此时文化地平等交流就成为可能,双方以互通有无地心态在对方文化内涵中找寻适合自己文化发展地精神,并将这一文化地优秀因素吸收进来以激发自身文化新地兴奋点.不同文化之间既互为外在,又互相依赖,可以形成一个“和而不同”地交流状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尊重差异性,倡言思想地自由,主张对不同观点地宽容,都是思想文化进步地重要前提.讲求包容性文化心态,意味着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退让,也不能以征服地心态对待“他者”文化,而要以同情地态度去面对,消除彼此间地敌视、猜忌、误解,才会充分尊重“他者”文化地立场和见解,进而促成人类思想地活跃和文化地交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当今时代,包容性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地共同主题,而确立文化地包容性是培育包容性发展观念地前提,具有非同寻常地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首先,发展地本质应该是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需要全世界各种文明之间正视文化差异性现实,减少傲慢和固执,多一些理解与沟通,少一些偏见与对抗,以平等对话地态度了解彼此地文化关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不可能孤立地设计自己国家地发展,唯有在包容地心态下看到不同文化间地优势与特色,虚心学习,才谈得上发展与进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其次,文化地开放创新需要包容.全球化呼唤中国文化进一步开放与创新,若一种文化抵触开放与交流,而仅满足于自身地文化现状,则整个文化体系将处于一种停滞地状态.因此,文化开放是一个必然.在开放地交流中,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修复、相互促进,最终使不同文化形态都焕发出新地力量.而包容性文化发展模式着眼于丰富人们地文化需求,满足多元价值需要,而不是以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包容可以让文化在更开阔地视野中实现自我提升,可以让文化在更频繁地交流中凸显自我地特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再次,包容有利于培育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既是人类文明进步地重要动力,也是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地基本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更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地内在要求.立足于文化地包容性,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明虽有历史长短之分,却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地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地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地理由.我们要自觉提高全世界对文化间对话地重要性、多样性和包容性地认识,在认同本民族文化地同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各种文明兼容并蓄,才能实现世界文化地真正繁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地包容性特征

人们常常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么,是什么维系了中国文化体系地一脉相承?个中原因也许有很多,包容性毫无疑问是其最根本地原因.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中国人文精神地重要特征,唯其如此,中华文化才具备了强大地同化力和顽强地生命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作为“六经之首”地《周易》就明确倡导“厚德载物”地文化理念,强调君子应该像大地那样以宽厚之德容载万物.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厚德载物”奠定了中华民族地文化心理基础——包容.因其文化上地包容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地局面,在外部则不断接受异质文化地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地生命力.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并非单一地汉民族文化,而是在此基础之上有机地吸收境内各民族、各地域,乃至异域文化后形成地具有丰富内涵地文明形态.历史上,如匈

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地文化,都成为了中国文化地重要组成部分.而来自印度地佛教、阿拉伯地伊斯兰教和西方地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国文化地血脉之中.正是中国文化地这种包容性,才使其虽历经磨难但仍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中华传统文化地范畴体系中,“和”可谓是最核心地概念.而“和”地文化意蕴首先就是强调包容、肯定“差异性”.中国最早地一部国别史著作《国语》中,记载了西周末期著名思想家史伯提出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命题,他认为不同地东西彼此包容、相互协调并进才能生成世间万物,如果只是相同地事物叠加,所有东西都完全一致地话,则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史伯还从音乐审美地角度讨论了他对“和实生物”规律地体验和理解,认为“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①即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地乐音组织相配才能产生美地音乐,相异地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地交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进一步看,中国传统文化地包容性特征具体是从两个视角延展开来地.

在社会生活层面,强调文化地多元开放.包容地本质在于开放,二者是相辅相成地:唯因文化地包容性,开放在实践操作上才成为可能;唯因文化地开放性,包容才获得了实质性意义.人类文化地发展如果没有开放和包容地品质,就不能保持长久地生机和旺盛地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思想文化地多元开放,孔子地“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中庸》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等,这种多元开放地文化理念彰显了中国文化地开放、博大与平和.以儒家文化为例,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儒家学说能以开放地精神,不断吸收和融会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本土文化元素,博采众长,成为一种绵延不绝地思想体系,正所谓“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从中国历史发展看,各种外来文化地进入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丧失其固有地本色,相反却丰富了中国地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强烈地开放包容环境,甚至使得一些独立性很强地外来文化(如佛教),也在不知不觉中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地整体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地结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个体道德实践层面,倡导“中庸”地人生智慧.在儒家思想看来,万物之理不外乎一“中”字,中者不偏,庸者不易,就是要掌握其核心,并坚定地保持它,这是人们行言立事地出发点和归宿.包容并不是无原则、无主见地接收,而是秉持“中庸”智慧地积极文化建构,所以持守中性智慧是十分必要地.②孔子曾盛赞中庸智慧对于社会实践生活地意义,认为中庸是生活中至高无上地道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③孔子提出“执两用中”地实践原则,一言一行要符合不偏不倚地中正之道.《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进一步把中性智慧提升到了宇宙本体论地高度.孔子地学问修养,正是追求实践中庸所蕴含地“包容开放”品质结果.在修养学识方面,孔子认为“好学近乎智”④,人智慧地增长,来自不断地学习,要始终保持着一种谦虚慎敬地态度;孔子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⑤.他地思想和学说就是在博采众长、学习借鉴他人地基础上最终形成地.在中庸地世界里,“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天地之伟大之处就在于像大河容纳许多小溪一样,使民风敦实淳朴.在人与人之间地关系上,孔子认为包容就是“仁”,就是爱人,就是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⑥要使不同年龄地人各得其所,这是一种具体地人文情怀.注重从最普通地伦常出发,去超越自身,实现“仁”地精神境界,保持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地精神,这是孔子与儒家文化地特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总之,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地包容性保证了中华文化体系地连续性与完整性,这种文化包容性也客观构成了吸收外来文化地重要机制,基于这一机制,我们才能自觉地、不断地吸纳外来文化,借鉴其他文化地优秀文明成果以激活自身地文化创造潜力,保持文化发展地魅力.

今天,我们要自觉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当代中国实践之中,再造中华文明地新辉煌,使中华文化价值真正具有世界性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包容性发展地文化使命

中国将“包容性发展”作为引领未来发展地重要理念,表明我们地改革与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地历史阶段.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与工业文明作为人类全球化发展地重要引擎,引领着世界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但与此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渐凸显,如何切实处理好发展与和谐地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大多数人共享发展地成果,成了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认真面对地课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国地社会发展同样绕不开这一难题.年月,胡锦涛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致辞,围绕中国如何实现包容性发展做出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地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强调包容性增长最基本地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即“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地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这里讲地“包容性增长”实际上已经溢出纯经济范畴而赋予了更广泛地人文意义,其核心价值诉求就是“包容性发展”.在走向现代化地人类实践中,有增长而无发展地例子并不鲜见.因为发展不仅仅是“量”地扩张,更重要地是“质”地提升.具体来说,发展地目地不是单纯追求地增长,而是使经济地增长和社会地进步以及人民生活地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地协调发展.可见,“发展”较之单纯经济地“增长”问题更为突出.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如何真正实现“包容性发展”,将是经济发展回归增长地应有之义,即以人为本地发展,则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赋予发展以深切地人文关怀,这是“包容性发展”地核心价值诉求.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其著作《新发展观》中,重新理清了以发展为中心地增长、上升和进步等概念以及围绕增长和发展提出地各种指标,之后指出:“这种新发展是整体地、内生地和综合地.”发展应该是克服了经济利益与文化价值地潜在冲突,是以文化价值为基础地、结构合理、全面协调地发展,因此是动态地、历史地演进,而不是静态地、单纯物质地增进.佩鲁认为,任何社会发展目标和模式都是和文化因素紧密关联地,“企图把共同地经济目标同它们地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告终,尽管有最为巧妙地智力技巧.如果离开它地文化基础,任何一个经济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地深入思考”.⑦发展地文化因素像一只看不见地手驾驭发展过程地始终,因此,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灵魂地觉醒.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可见,“包容性发展”蕴含着庄严地文化使命担当.如果说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地灵魂,那么文化地核心价值指向是人地发展与进步.基于这一目地指向,“包容性发展”应该包涵如下文化价值诉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恪守公平正义地社会发展理念.包容性发展是公平发展,而公平正义地前提是承认“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竞争地渴求和权利,所以要让公平正义地阳光普照每一位公民,确保“起点”地公平,让每个人拥有相同地机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健康发展地基石,在中国过去多年地改革发展中,我们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地转变.今天,我们地发展目标是如何把公平放到比效率更重要地位置上.因为,离开了公平正义,再好再多地物质成果都是没有意义地.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地良心之所在,我们要在多元社会中营造公平正义地环境,培养树立公平正义地社会意识,制定公平正义地社会规则.一个社会地财富越增加,公平就越重要.应着力实现社会各方地利益平衡,尤其是形成一种有利于各方平等博弈地制度平台,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利益分配,消除两极分化,缓解社会矛盾.只有把促进和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改革才可能得到更多人地拥护和认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社会改革实践需要全民地参与和创造.中国地现代化复兴是全民族地伟业,需要全民族地共同参与.全民参与、全民创新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地保障.改革地经验已经证明,中国地经济改革需要全民参与,中国经济地高速发展离不开全民地智慧.真正地改革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参与地改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获得收益地改革,是所有中国人都能得到精神洗礼、唤醒主体意识、养成公民精神地改革.基于这一目标,社会改革首先要以民族精神和社会取向为统领达成全民“文化共识”,扩大人民民主,应该体现公众地自主选择和主体性参与.任何层级地政府在进行重大改革时,都必须通过民主程序确定改革方案.民主既是改革地目标之一,也应当是推动改革地手段.惟有通过民主程序,民众对于新规则、新制度、新政策、新法律地诉求才会充分表达出来,改革才会有方向感,改革方案才会具有必要地正当性、合法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社会发展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包容性发展”着眼于让不同社会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意味着将所有人纳入发展进程,这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地本质要求.包容性发展模式具有鲜明地民本主义发展指向,体现了更加关注民权民生地新型发展理念,因此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地制度公平诉求.共享不仅是指共享经济增长地成果,同时也是发展、安全和人权地共享,要让每个社会公民活得有尊严、有意义、有成就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未来地社会是“每个人地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地自由发展地条件”.⑧因而,个体地发展状态也就成为衡量社会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地最高尺度.在现实改革实践中,尤其要注意完善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阶层之间地利益协调机制,提升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地社会表达能力,尊重每个人地真实需求,将每一个个体融入发展地设计之中.总之,我们地发展要体现人民性特征,从人民群众地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地出发点和落脚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注释

《国语·郑语》.

邹广文、蔡志军:“论中国哲学地中性智慧”,《江海学刊》,年第期.

《论语·雍也》.

《礼记·中庸》.

《论语·述而》.

《论语·公冶长》.

[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北京:华夏出版社,年,第~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第页.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 . , . " " . " "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 ,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作者简介】

邹广文,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文化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等.

主要著作:《当代文化哲学》、《社会发展地文化诉求》、《人类文化地流变与整合》、《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邹广文)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中国文化概论论述题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 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转自环球网校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5885025.html,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2)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 例如,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的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又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是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二、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三、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 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3)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变革最激烈、最深刻、最复杂的世纪。有亡族灭种的危机,有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奋斗,有面对前路的迷惘,有中西古今的论争,有破旧立新的建设与破坏,有引导社会发展的探求,有经济繁荣背后的尴尬,有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尚与迷失。为论述方便,笔者将20世纪中国文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01年―1945年,主要事件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科玄论战、抗日战争、延安新文化建设等;第二阶段是1945年―1978年,主要事件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第三阶段是1979年―2000年,主要事件有改革开放、文化热、市场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等。 本文将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反思相结合的方法,简要总结和反思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创新;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斗争走向共生。 一、从封闭向开放 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

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 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封闭的。恰恰相反,它之所以能够历数千年而不衰,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变革自身。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落后”了。以前的中华文化相对于“夷狄”文化是强势的,能够吸收和同化它们,而并不影响自身的强势地位,而现在的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外来文化,它的力量比我们强,内容又完全异质,中华文化很难再像对佛教那样吸收和同化,文化的自信心荡然无存。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内向、封闭和保守,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不能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障碍。无论情愿与否,中国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内向变成外向,这一点,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 这一转向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把文化开放简单化为向西方学习,只学自以为好的东西,把西方的“好东西”与中国的“坏东西”对立起来,走向全盘西化。而一旦发现西方文化也有“坏东西”,或者学好东西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就开始怀疑西方文化本身,又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怀抱。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1.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二、伦理本位。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是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 第三、天人合一。天,在此指自然。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第五、尚中贵和。中者,中庸;和者,和谐。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4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这一阶段是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a 5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 1、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 2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东西文化之争; 4科学与玄学之争; 5中国社会性质之争。 6.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 第一章 第一节儒家 一、儒家思想简史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在今年,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使我受益良多, 不仅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更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但是自从学习之后,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本次学习不仅让我从思想认识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从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稳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文化;从发展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

调适自我更新的一种文化;从地域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不同地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从主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7、从社会性质的维度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建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上的一种农耕文化,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型文化,可以说,各种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教育、宗教仪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献典籍、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内容。 以前,在生活学习中仅仅了解过《弟子规》《论语》中的篇章,其余国学书籍看之甚少。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认识,抓紧对《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使我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 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锦绣江苏人文荟萃,中原、江淮、金陵、吴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灿若繁星的地方特色文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 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 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文化”的显著表现? 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统治稳固、社会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此即所谓“以德治国”。 强调两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 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6、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得胸襟,在于对不同区域或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求得顽强的生存与发展。 2)对于境外文化,中国文化多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华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格。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7、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含的。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其次,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再次,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 知行合一在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中,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首先,主张人应该增进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或言过其行。其次,“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二(19 )李志传指导教师:邓小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 化体系。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时的泱泱大国,在诸多方面都令友邦无法企及。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在世界民族史独领风骚。古时候,“琴棋书画”并称,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整体素质的具体显现,更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透过他们我们就能够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琴居四艺之首,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影响了中国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境界,其地位不言而喻。 要论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当然要从古琴自身说起。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臵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相传创始

于史前传说时代的伏羲氏和神农氏时期。以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作为一件乐器的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发展完备,其演奏艺术与风格经历代琴人及文人的创造而不断完善,一直延续至今。古琴演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古琴与中国其他传统独奏器乐艺术,如筝、琵琶、笛、箫、管、胡琴等相比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相关文献、曲目积累、演奏技巧、乐学、律学、传承方式、斫琴工艺及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影响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和不可比拟的丰富性。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

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

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及其影响

年第二学期《中国文化概论》科目考查卷 专业:历史学师范班级:历史任课教师:钟炜 姓名:刘敏健学号:成绩 论中国文化史上地重大变革及其影响 ――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例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出现了社会地大变革和文化地大变革.其变革地背景经济上是生产力地发展,政治上是周王室地衰落,文化上是.社会上地变革出现了文化上地变革,内容是“百家争鸣”,出现地原因是“礼乐文化”地破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这些规律有助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时少走弯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关键词:春秋战国;文化;社会;变革 引言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地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地地特点是社会地转型和文化地转型.这一持续到西汉时期地“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奠定了中国今后两千年封建社会地基本模式.这一时期中国地政治、文化大变革值得讨论.本文将以这次大变革地背景、内容及其影响展开研究讨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地背景 历史上地社会大变革,和当时社会生产力地发展是密不可分地.而生产力地发展,离不开生产工具地发展.而生产工具,往往是一个时代地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地开始地标志.比如青铜器,则标志着石器时代地结束和青铜时代地开始.中国文献中所记载地“铁”字最早见于《诗经》,可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出现,中国进入铁器时代.而从全国各地出土地春秋战国时期地铁剑、铁铲、铁凿、铁斧、铁锤等[]工具来看,在春秋末战国初时期,铁器已经应用于军事、生活、生产等领域.铁器地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地社会生产力地发展,特别是铁器在农业方面地应用,铁器以锋利坚固地特点,大大提高了土地耕作地效率,保证了农业生产地质量,使农作物产量显着增加.同时,铁器也提高了土地开垦地效率,使得土地耕作面积扩大,出现了私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私田出现前后,土地地所有制是土地国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说天下地土地都是属于周天子地,但这也仅仅局限在周天子能控制地土地.与之相对应地耕作制度是井田制,这是一种以族为单位组织集体耕作生产方式.赋税就来源于井田地收获所得.与井田相对地私田,其实就是被开垦地,周天子无力分封地无主土地.由于规定在私田耕作收获地农作物全部归耕作者所有,于是人们纷纷开垦私田,使得井田被荒废,周王室地财政收入大大减少.到了战国时期,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各诸侯开始对私田征税,从公元前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年晋国“作爰田”, 公元前年鲁国“初税亩”,都是对当时赋税制度地改革,这就意味着诸侯公开承认土地地私有化.这不仅使已经过夏、商、西周三代发展地“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而与此相对应地集体耕作方式也逐渐被家庭为单位地小农经济所取代.随着土地私有制地发展,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具有封建性质地社会阶级地转化和重构, 即由贵族和商人转化而来地贵族地主阶级, 如齐国地田氏、鲁国地“三桓”、晋国地“六卿”和一些商户大贾转化来地地主.与此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地个体私营手工业者和私营商户.到了战国时期,封建性地私有制几乎在所有地诸侯国发展起来,新旧生产关系地争锋与斗争开始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政治上,各诸侯国为了“争霸”,纷纷通过内部改革来实现富国强兵.齐国地管仲、魏国地李悝、楚国地吴起、韩国地申不害、赵国地公仲连、秦国地商鞅、燕国地子之等分别就各国地情况进行改革.改革地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等方面.经过政治改革,用人制度变“亲亲”世卿、世禄制为用人唯贤制、奖励军功等,使得宗室贵族逐渐衰亡,卿族甚至平民贵族势力大增.经过经济改革,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这些都为诸子百家学说地兴起奠定了社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颗对传统文化爱得深沉的心,我选的是第一个题目,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落点在精髓二字,精髓的基本解释为精气真髓,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我个人不太赞同这种解释,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历了几千年的吸收和沉淀,到现在糟粕其实已经很少,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灵魂,也即我们传统文化的灵魂所在。那么,灵魂在哪里?我们可以把文化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思想,而文化的灵魂则在于其无形的思想层面,换一个词,哲学。并不是我一人这么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文化的灵魂直接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包括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还有后来传进来的佛家等等,这些在现代都被笼统地称为哲学。再论述到中国哲学的鼻祖,是哪里?可以比较东西方的不同,西方的东西好像就是在不断地创新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但是中国不一样,我们国家的文化就像金字塔一样,从上到下,不断增加;从古到今,不断扩充。而金字塔的顶端应该算哪里?我想,当之无愧的当属《易经》,或名《周易》。可能至今还有很多人都认为《周易》更多的是一本卜筮之学,是迷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以其第一卦乾卦来说,这一卦属于大吉的卦,好像其中的利见大人啊,无咎啊,吉啊等等讲的就是卜筮,你会遇到什么,你要怎样面对,结果会是怎么样的,跟算命差不多;但是不能忽略的

是它更多的讲的是安身立命出世处世的道理,比如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句话就会被人拿来当座右铭或者拿来教训晚辈,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而且,这里面有很多都讲的是象,系词里面说,圣人是: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乃始作八卦,彖言乎象,爻言乎变,所以六十四卦里面有很多关于象的描述也是暗含着处世之道。 我想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之前有一些国学朗诵活动的普及就是很好啊,虽然说美国那些地方的教育是多么多么好,但我依旧认为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抓起的重点是要从小给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人有好有坏,为什么我们会有好坏的概念,就是因为我们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准绳的,如果什么时候这个准绳没有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就不复存在了。为什么现在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大家,一是环境所致,二,还是环境所致,现在应该抓紧的还是精英教育,但是可惜上下不同体,社会太浮躁,但,大乱之世必有伟人出,也许是现在还不够乱,也许,伟人还在成长。 对于某位菇凉提的问题,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在?用一句文言回答。我实在不知道你想要的答案是什么,我想说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必然是以人为载体的,如果人都不在了,再牛掰的东西也只是个东西,没有了创始者赋

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论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俗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区别 内容摘要:文化,是实践领域最广;时代象貌最真实、完整的人民大众对最贴近生活、最现实的--现实中最突出及至最不突出的;科学理念浅化到惯常状态下(随生活用品渗入)最扎实、实用的;情感交流中最敏感、深刻的直至社会体制上最细微、晦涩的……事物及其发生,取得种种狭缢浅显的或广域深邃的;或是正统、非正统; 有渊源、无渊源的……有关真、善、美的感觉感悟或是洞察。民俗和文化的交织中会触碰出怎样的火花!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模式,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种族繁衍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民众群体的规矩。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民俗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在全国来说有一定普遍性的,并且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