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

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

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
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4, 4, 163-179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journal/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10.12677/ap.2014.42027

Charitable Giving: Antecedents and

Mechanisms

Kewen Lu, Xiaopeng Ren*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Email: lukw@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 *renxp@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

Received: Dec. 16th, 2013; revised: Dec. 23rd, 2013; accepted: Dec. 30th, 2013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Charitable giving is important for modern society which refers to the voluntary donation t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at benefits others beyond one’s own family. It is necessary to review the li-teratures of charitable giving as an independent theme, which may be helpful to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organizations. Researchers have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antecedents of charitable giving from donors (demographic features, values,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states), charities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donors) and social contexts (cultural features and social situations). However, further efforts are still need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heory, exploration of it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review, we propose uncertainty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predicts that more uncertainty will lead to less charitable giving. Furthermore, different resources (giver, context and receiver) of uncertainty are discussed. At last, dual processing system is used to explain how un-certainty does work on charitable giving and that the connection of uncertainty and charitable giving will be stronger when analytic system works than intuitional system does.

Keywords

Charitable Giving; Altruism; Uncertainty; Dual-Processing Mechanism

慈善捐款行为:影响因素及机制

陆柯雯,任孝鹏*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Email: lukw@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 *renxp@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16日;修回日期:2013年12月23日;录用日期:2013年12月30日

摘要

慈善捐款行为是自愿地通过非盈利性组织进行捐款而帮助家人之外他人的行为;对于社会和谐和良性发展非常重要。将慈善捐款行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很有必要,或将有助于有关机构、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已有研究从捐款者(人口学特征、价值观、认知与情绪状态)、慈善机构(组织特征、与捐款者的互动)以及环境(文化特征、社会情境)三方面对该行为展开了广泛探索,但在理论框架的整合、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以及跨文化研究方面仍有待发展。本文在综述基础上提出了不确定性能够影响慈善捐款行为,个体知觉到的不确定性越强,慈善捐款的可能性就越低;并进一步分析了来自施助者、社会环境和求助者三类不同来源的不确定性以及在不同信息加工系统主导下的不确定性对慈善捐款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慈善捐款行为;利他;不确定性;双信息加工机制

1. 引言

自2010年起,慈善援助基金会(Charity Aid Foundation)委托Gallup调查机构对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增至160个)进行有关慈善行为的持续调研,调研对象覆盖世界95%的人口。他们以“捐款行为”、“志愿时间”和“自愿帮助陌生人”作为关键指标对各国进行慈善水平的排名,中国连续三年分别位列第147、第140和第141,处于落后的区位(2013-03-26取自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navigation/footer/about-caf/publications/2010-publications/world-giving-index.aspx)。这一结果显然与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形象大相径庭,引发了国内研究者们对慈善行为的思考。

事实上,慈善行为(charitable behavior)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受到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包括经济学(Ekstr?m, 2012; Newman & Shen, 2012)、社会学(Schuyt, Bekkers, & Smit, 2010; Wilson & Musick, 1997)、社会心理学(Su, Chou, & Osborne, 2011; Wu & Lu, 2010)、进化心理学(B?hm & Regner, 2013; Van Slyke, 2010)、消费心理学(Ein-Gar & Levontin, 2012; Roberts & Roberts, 2012)、市场营销学(Basil, Ridgway, & Basil, 2006; Shang, Reed, & Croson, 2008)、管理学(Barkworth, Hibbert, Horne, & Tagg, 2002; Choi, 2009)、人类学(Huber II & MacDonald, 2012)等在内的各类学科都对之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

慈善行为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涵盖了慈善捐款、认领并资助孤儿接受教育、无偿照料病患者、探访监禁人员、无偿献血、捐赠器官、参加慈善拍卖、购买福利彩票等各类活动(2013-03-26取自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3509983.html,/wiki/Charitable_behavior)。本文聚焦于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慈善捐款行为(charitable giving),即通过向慈善组织捐款而帮助自己家庭之外的他人(Bekkers & Wiepking, 2011)。这种行为能够在相对广泛的领域内资助个体、群体和组织,提高社会福利(Kemmelmeier, Jambor, & Letner, 2006)。关于慈善捐款行为的研究主要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如何界定慈善捐款行为?有哪些测量方法?什么样的动机机制促成了慈善捐款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哪些个人特征及人格特质的人更易于做慈善捐款?在慈善组织、受捐对象、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存在哪些因素影响着捐款行为?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本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慈善捐款行为的卷入方”为框架进行归纳,并以“不确定性”和“双信息加工系统”为切入点寻找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研究者以及慈善公益组织的实施者提供一些启示,

促进我国慈善机构的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2. 慈善捐款行为

2.1. 慈善捐款行为的研究现状

慈善捐款行为是慈善行为的一种主要形式。社会心理学没有把“慈善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术语提出,而是根据其基本定义“因慈悲心而做出的有益于他人或公众的施予行为”,归入“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或“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的研究范畴。实质上,慈善行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了丰富深入的研究成果,并分出了两大主题:一是在突发事件中短期的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二是长期性的计划性较强的志愿者行为(volunteering)(李林,石伟,2010)。正因为这两大主题的划分,作者发现相关的综述类研究大多着眼于助人行为(Batson & Powell, 2003; De Waal, 2008; Levine, Norenzayan, & Phil-brick, 2001)和志愿者行为(Carpenter & Myers, 2010; Haski-Leventhal, 2009; Wilson, 2000, 2012; Wilson & Musick, 1997; 李林&石伟, 2010)。慈善捐款行为只是归为“短期的助人行为”中的一种。然而有研究者认为,慈善捐款行为有必要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主题,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助人行为(Bekkers & Wiepking, 2011):在慈善捐款行为发生的情境中,受捐对象通常是不在场的,但大多数研究中的助人行为是指那些受助者在场的情况。受助对象是否在场恰恰是影响助人行为的动机和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的以“慈善捐款行为”为研究主题的综述主要来自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或经济学领域(Anik, Aknin, Norton, & Dunn, 2009; Choi, 2009; Dennis, Buchholtz, & Butts, 2009; Sargeant & Woodliffe, 2007; Stutzer, Goette, & Zehnder, 2011; Williams, West, & Klak, 2011)。尽管经济学家们也试图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基本见解整合到经济学模型中,但由于他们更多从“效益最大化”的视角看待慈善捐款行为,从而对心理学机制的探索难以深入;在心理学领域,虽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慈善捐款行为的影响因素,但可能由于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鲜有将零散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梳理的综述,尤其在国内尚未看到公开的慈善捐款行为的综述类文章。在西方,Havens和他的同事们曾对个体慈善捐款行为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Havens, O’Herlihy, & Schervish, 2006),但他们是对多个国家级数据源同时进行分析后论述各项结果,而非归纳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目前较为经典的慈善捐款行为综述当属2011年Bekkers等人对500多篇慈善捐款实证研究所做的综述(Bekkers & Wiepking, 2011)。他们以慈善捐款行为完整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线,总结出慈善捐款涉及8种最重要的机制。本文的梳理框架不同,将卷入到慈善捐款行为中的各方作为分析单元,归纳各方内部以及各方之间对慈善捐款产生影响的因素,以期使不同的对象更直接地了解到慈善捐款行为研究中与自身相关的发现,同时也作为对国内慈善捐款行为的心理学综述的补充。

2.2. 慈善捐款行为的界定和测量

通常,研究者所研究的“慈善捐款行为”只是实际生活中慈善捐款行为范畴中的主要部分,但不包括一些特殊情况。为了区分概念,明确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本文所述的慈善捐款行为具体是指家庭或个人自愿地通过非盈利性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进行捐款去帮助家人以外的他人的行为。集体名义的捐款行为、强制性的捐款行为、不经由第三方组织的捐款行为不属于本文论述的范围。

在测量上,研究者们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或通过官方数据库直接获取慈善捐款行为的客观数据,也可以用实验法、有针对性地操控条件并观测捐款行为。最常使用的实验范式包括:独裁者游戏(Eckel & Grossman, 1996; Sheppard & Cushman, 2010)、最后通牒游戏(Haptonstahl Jr., 2009)、囚徒困境实验(Rand, Greene, & Nowak, 2012; Twenge, Baumeister, DeWall, Ciarocco, & Bartels, 2007)、公共物品游戏(Rand et al., 2012)等。调查问卷的方法能够高效率地收集到大量标准化的数据,而缺点在于会受到社会期许性和参与

者主观性的影响而降低慈善捐款行为数据的客观准确性;官方数据分析法具有获取便捷、取样范围广、数据客观、可比性强的优点,但只能得到一般的行为数据,难以对复杂繁多的影响因素进行操控和分析,不便于机制性的探索;实验法能够排除混淆变量,精确控制所要研究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的结论更为可靠,但其生态效度容易受到质疑,研究者需要论证实验范式中的行为对实际慈善捐款行为的代表性。三种测量方式各有优劣,因此研究者们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系列论证,增强结论的准确性。

2.3. 慈善捐款行为的影响因素

个体做出慈善捐款行为可能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并且这种行为在捐助者与慈善机构之间展开,又有背景环境的互动,意味着它可能受到多方因素多个环节的影响。本文将分别从捐款者本身、慈善机构本身及其与捐款者的互动过程、社会文化特征及情境对捐款者的影响这三大方面来阐述研究结果(表1)。

2.3.1. 捐款者方面

从捐款者角度而言,影响其最终做出慈善捐款决定的是四方面因素的结合:人口学特征、人格特质、价值观、当下的情绪状态和认知状态。

1) 捐款者的人口学特征

慈善组织和研究者都很关心“哪些人更容易成为捐款者”。大量研究对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经济状况、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状况这些因素对个体的捐款行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Burgoyne, Young, & Walker, 2005; Lee & Chang, 2007)。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越高者(Gittell & Tebaldi, 2006),年长者(Dye, 1980),受教育水平越高者(Wilson & Musick, 1997),有宗教信仰者(Su et al., 2011)相对具有更高的捐款意愿和更多的捐款行为。并且,女性由于更富有同情心、对他人的关爱水平更高,她们在慈善捐款行为的频次和捐款金额上也比男性更多(Mesch, Brown, Moore, & Hayat, 2011)。

2) 捐款者的人格特质

有的人特别热心于慈善,与他们的人格特质有着莫大的联系。人格心理学家们归纳出了一类“亲社会人格”,认为其与亲社会行为紧密联结(Bekkers, 2006)。“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维度是慈善捐款行为的一个强健而稳定的预测因子,宜人性越强,捐款意愿越高,捐款额度也越大(Bekkers,2006;定险峰&刘华山,2011;定险峰&易晓明,2011)。另一个重要特质是共情(empathy),这一特质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前一维度是指个体站在他人角度上认知的能力,后一维度指对他人的处境产生情感理解和回应。多项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强者更慷慨,他们关心他人的幸福,富有同情心。无论通过心理问卷测量还是自评打分,共情能力都能预测慈善捐款行为(Bekkers, 2006; Chang, 2007; Verhaert & Van den Poel, 2011;定险峰&刘华山,2011;定险峰&易晓明,2011)。并且,共情是宜人性与慈善捐款之间的中介因子。当捐款对象为具体的不幸个体,而非模糊的受灾群体时,更能激发捐款者的同情心,即共情的中介效应最显著。

具有高度合作特质的人,慈善捐款行为也较多(Andrew Luccasen, 2012)。Andrew Luccasen还发现MBTI人格类型中的内倾–直觉型人格(introversion and intuition)在公益贡献中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人格。此外,具有冲动性(impulsiveness)人格的人被认为拥有慈善特质。尤其是在网络慈善行为中,他们很容易受到画面的情绪感染而捐款。研究发现冲动性人格者的慈善捐款频率和卷入度都高于他人(Bennett, 2009)。

3) 捐款者的价值观

除了基本的个人特征外,捐款者持有的价值观也是影响其慈善捐款行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许多研究把捐款行为与价值观或态度调查结合,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的价值观有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和平等主义(egalitarianism)价值观以及亲社会价值取向(prosocial value orientation)。具有

Table 1.Antecedents of charitable giving

表1.慈善捐款行为的影响因素

慈善捐款行为卷入方类别影响因素

捐款者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

人格特质宜人性、共情、合作性、内倾–直觉型、冲动性

价值观人道主义、平等主义、亲社会倾向、利他主义、物质主义等状态自我认知、情绪状态、对受助者的了解程度、对求助需求的认知

慈善机构

组织特征机构历史、社会价值、运营效率、信息透明度、组织形象

机构–捐款者互动募捐次数、募捐形式、募捐地点、语言技巧社会环境

文化背景社会资本、热心肠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情境社会声誉、他人参照、“钱”的强调程度

利他主义价值观的人(Bekkers & Schuyt, 2008),具有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人(Van Lange, Bekkers, Schuyt, & Van Vugt, 2007),物质主义水平较低的人(Sargeant, Ford, & West, 2000),注重道德关怀的人(Wilhelm & Bekkers, 2010),关心社会秩序和社会公正的人(Todd & Lawson, 1999),对慈善机构以及整个社会富有责任感的人(Schuyt et al., 2010; Weerts & Ronca, 2007)在慈善捐款活动中的参与度更高。此外,个体看待金钱的方式也影响其捐款行为:不管实际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金钱持保守态度的人、担忧自己财务状况的人,慈善捐款更少(Wiepking & Breeze, 2012)。

捐款者们希望慈善捐款能够达成他们的特定愿望,例如使财富分配更平等、减少贫困、提高人权和女权、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等。这些特定的个人愿望使得人们有选择地产生慈善捐款行为:当个人的价值观和愿望与慈善机构的愿景接近,慈善捐款行为的可能性和捐款金额都会有所提高(Bennett, 2003)。

4) 捐款者的状态

通常情况下,单次的慈善捐款行为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即产生捐款行为并非事先有所计划。因此,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捐款者当下状态的影响,这包括他们对自我的认知状态和情绪状态、对受捐者的认知程度、对当下环境背景的认知。

研究者发现个体怀有内疚感时更容易做出慈善捐款行为,因为捐款能够提高个体在责任感方面的自我评价,使内疚得以缓解(Basil et al., 2006)。此外,具有利他性的自我认知或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比如认同“我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我比一般人更慷慨”、“我是一个高尚的人”,其慈善捐款行为的水平也更高(Schlegelmilch, Diamantopoulos, & Love, 1997; Wilhelm & Bekkers, 2010)。

除了本身的认知状态外,个体对即将要捐款的对象的认知程度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Eckel等人通过双盲独裁者游戏,个体感知的受助对象的值得程度(degree of deserving)密切影响着捐款决定,人们愿意帮助那些更值得帮助的人(Eckel & Grossman, 1996)。而在不了解受助者的具体状况或信息时,受助对象的情绪表露就成为决定因素。人们在看到受助对象的悲伤表情图片时,自动产生的同情心让他们更愿意捐助(Small & Verrochi, 2009)。

研究发现,受捐者获得捐款的可能性与他们需要帮助的迫切程度或重要程度正相关,也就是说,人们的捐款意向会被受捐对象的需求程度影响(Bekkers & Wiepking, 2011; Cheung & Chan, 2000)。更进一步讲,起关键作用的并非受捐者实际的需要程度,而是捐款者感知到的受捐者需求有多重要和紧迫。收入不均情况越严重的地区,慈善捐款行为越多,因为人们认为这样的地区更需要资助。认为母校很需要学生支持的毕业生在对母校捐款时更慷慨(Weerts & Ronca, 2007);有亲戚朋友罹患某种疾病的人更愿意对

有关这项疾病的公益事业捐款,因为他们对这种疾病的危害性认知程度更高(Bekkers, 2001; Bekkers, 2008; Burgoyne et al., 2005)。值得指出的是,慈善捐款行为不同于志愿行为或其他助人行为,其受助对象往往不在现场,即缺少了捐款者与受助者的直接互动和了解过程,因此提升捐款者对受助者需求的认知需要通过第三方的支持。据此研究者们推测并证实,如果募捐机构和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受捐者的需求,通过发放介绍资料、展示受捐者的图片、播放主题性的公益广告的方式,能够提升人们对募捐需求的认知程度,回应募捐的可能性也会相应提高(Dolinski, Grzyb, Olejnik, Prusakowski, & Urban, 2005; Simon, 1997)。

2.3.2. 慈善机构方面

慈善捐款行为与其他形式的助人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捐款者不直接与受助对象接触,而是通过第三方的慈善机构来完成慈善行为。那么,其他助人行为中施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过程有大部分就转到了捐款者与慈善机构之间,因此也就衍生出慈善捐款行为特有的第三大类影响因素——来自于慈善机构方面。

近年来“天价餐”、“万元帐篷”、“郭美美事件”等慈善丑闻的曝光,使人们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锐减,严重影响慈善机构的声誉和募款绩效。可见,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是其募款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善款流向及慈善机构本身行政支出的不透明,都是损害捐款信心的主要原因。纵观有关慈善组织的研究可发现,慈善组织主要从两方面来促进捐款行为:一是从组织本身的定位、管理和运行上提高公众信任度;二是在与捐款者互动的过程中强化其心理需求或动机。

1) 慈善机构的组织特征

研究发现慈善机构成立时间越长(Graddy & Wang, 2009),或致力于某项公益事业的时间越久(Olsen & Eidem, 2003),其拥有的捐款者和得到的捐款额相对更多。这可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慈善机构在公众中的认知度会升高,并且人们会把一个组织的历史长度作为衡量其信誉度和运营保障的依据之一。慈善事由的社会价值越大,即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性,解决紧急、重要的社会问题,则越容易获得捐款(Polonsky & Grau, 2008)。

更重要的是,慈善机构的运营效率越高,公众的捐款贡献量越多(Callen, 1994; Sweeney, 1973; Trussell & Parsons, 2007);反之,捐款意愿会降低(Arumi et al., 2005; Smith & McSweeney, 2007)。此外,公开、透明、明确的信息机制(如公布善款周转时长、善款用途明细、捐助对象情况、机构运营成本、以往目标完成情况)能够使捐款者掌握慈善组织是如何运作的,消除由于信息缺失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和不信任。让捐款者了解善款的最终效用对捐款行为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Parsons, 2007)。

Bennett和Gabriel认为人们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主要取决于组织的形象(image),包含7个维度:慈悲性(compassion)、声誉(reputation)、活力(dynamism)、知名度(popularity)、政治倾向性(political orientation)、理想化(idealism)、对受助者的关注度(focus on beneficiaries)(Bennett & Gabriel, 2000)。组织形象越好,公众对其越容易产生较高的信任,有利于募款绩效。

2) 慈善机构与捐款者的互动过程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是主动寻求捐款机会,而是受到慈善机构的征募后做出的捐款行为。因而,慈善机构以何种方式与捐款者互动,决定了征募的成效。捐款者也越来越重视慈善机构的募资环节,在选择捐给哪个慈善组织时日益谨慎(Greenlee & Gordon, 1998)。

总体而言,被征募的次数越多,个体的捐款行为就越多(Bekkers, 2005a; Wiepking & Maas, 2009)。但过于频繁的捐款邀请可能导致疲劳效应,反而降低个体捐款的意愿(Van Diepen, Donkers, & Franses, 2009)。尤其当征募是通过邮件形式时,面对大量的募捐邮件,个体不太可能有耐心一一查阅作出回应(Diamond & Noble, 2001)。向同一对象多次发送内容几乎一致的募捐邮件更不会提高个体的捐款几率了。因此,慈善机构与其不

加选择地广泛征募,不如把精力更有效地投放于搜寻有回应潜力的目标群体(Piersma & Jonker, 2004)。

太过花哨的募捐材料或举办昂贵的募捐活动可能使人们感觉慈善机构在运作成本上花费过多,用于慈善的资金减少,最终人们的捐款意愿会降低(Bekkers & Crutzen, 2007)。慈善机构在募捐细节上注意使用心理策略也能增加捐款行为:比如先以提问或赞美引发个体对自我形象的积极评价,再提出募捐邀请往往能够得到较高的回应率(Pronin, Lin, & Ross, 2002);上门募捐或者是面对面的募捐,比电话或邮件形式的募捐能够得到更多的捐款行为(Brockner, Guzzi, Kane, Levine, & Shaplen, 1984);相比于将善款装入信封后捐出,直接、当面的捐款形式会促使人们增加捐款额(Hoffman, McCabe, & Smith, 1996)。

2.3.3. 社会环境方面

慈善捐款行为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它的产生有社会性的原因;同时它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文化影响与社会情境也是影响捐款行为的重要方面。

1) 文化影响

社会资本在解释捐款慷慨度上有重要作用:增强社会信任度、建立社会网络和公民责任感能促进对宗教和非宗教事业的捐赠(Brown & Ferris, 2007; Wang & Graddy, 2008)。跨文化研究还发现有热心肠传统文化的国家更乐意助人(Levine, Martinez, Brase, & Sorenson, 1994)。在集体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对慈善捐款行为的作用上,社会心理学家们莫衷一是。多项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下人际关系紧密,人们更关心并愿意帮助他人,捐款意愿高;个人主义文化的人际结构松散,人们只关心自身利益,甚少在意他人的境况(Hofstede, 2001; Oyserman, Coon, & Kemmelmeier, 2002)。然而,Kemmelmeier和他的同事们得到了相反的证据:在美国,个人主义文化越盛的州,慈善捐款水平越高。他们提出个人主义与慈善行为是正向联系的。对此的解释是:第一,不管是何种文化,个体都更支持圈内人(in-groups)。而集体主义文化对“圈内群体vs圈外群体”的区分更敏锐,他们的慈善捐款主要流向圈内人,因此反而不太会对非圈内的成员伸出援手。第二,个人主义者追求自我提升,在道德上做出明智的选择也是他们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为了使自己在道德上更优秀,个人主义者会拒绝自私取向,而选择承担社会责任,更多参与慈善捐款(Kemmelmeier et al., 2006)。

2) 社会情境

捐款者往往会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称许和敬重(Wiepking, 2008),因此人们通常希望自己的慈善捐款行为被他人知晓(Andreoni & Petrie, 2004);给贡献大的捐款者做醒目标识,如系上丝带、腕带,都会刺激捐款额的提升(Grace & Griffin, 2006)。拒绝捐款则可能受到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惩罚,最典型的就是社会声誉受损(Alpizar, Carlsson, & Johansson-Stenman, 2008; Bateson, Nettle, & Roberts, 2006; Berecz-kei, Birkas, & Kerekes, 2007)。实验证明人们愿意多付出一些去维持“慷慨”的名声(Clark, 2002)。

尤其是在公开的募捐场合或有他人注意的情况下,社会压力对慈善捐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上门募捐的实验,一部分家庭没有收到事先通知,另一部分家庭事先收到一张告知募捐者具体造访时间的传单以及一个募捐箱(如果户主在通知的募捐时间不在家,可以将善款放入募捐箱),结果这部分家庭的开门率下降25%,并且捐款数额要少30%。说明人们的捐款行为并不一定是出于热心或利他动机,有时候只是迫于社会压力,如果他们有机会避免直面社会压力,他们就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例如不开门(DellaVigna, List, & Malmendier, 2009)。甚至不需要制造真实的社会压力,仅仅呈现带有“注视眼睛”的图片就能提升人们的捐款意愿(Ekstr?m, 2012)。

除了害怕声誉受损以外,还存在着另一种来自社会的影响:同伴参照。Shang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慈善捐款行为的“身份一致性效应(identity congruency effect)”,如果个体的集体自尊较高,并且关注他人,那么他的捐款水平会明显受到同类身份者的慈善行为的影响(Shang et al., 2008)。当知道他人做了特

别突出或了不起的慈善行为时,自己捐款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Henderson, Huang, & Chang, 2012)。人们总希望自己表现得比别人更慷慨,有时甚至“打肿脸充胖子”:一项实验发现,如果得知同伴的捐款额高于自己,个体会修正并提高自己原本打算捐的金额,但捐款额的提高并没有让捐款者感到更快乐。研究者将之称为同伴压力下的“不情愿利他(reluctant altruism)”。另有研究发现当公开捐款者贡献的相对大小(比如排名)时,总的捐款金额会增加。个体为了使自己的排名更好,竞相提高捐款额,这种“竞争性利他”效应(competitive altruism)在男性身上尤为明显(B?hm & Regner, 2013)。

此外,如果社会环境强调“钱”这个概念,可能会破坏人们的慈善捐款行为。招募时被告知可以赚钱的被试比那些招募时不给予金钱刺激的被试,在独裁者游戏中分给他人的金额显著少(Eckel & Gross-man, 2000)。类似的证据来自于对美国青少年的一项实验:问卷底部印有100美元图案的被试与问卷上没有印美元图案的被试相比,其捐款额显著更少,对捐款活动的喜爱程度显著更低(Roberts & Roberts, 2012)。

2.4. 慈善捐款行为的动机机制

人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钱财赠给素不相识的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进化过程中适应性最强的行为是以自身利益(self-interest)为导向的行为。以此而言,慈善行为对于竞争生存机会的个体来说是违背天然本性的。那么,是什么动机促成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慈善捐款的行为呢?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答案,主要形成了利他主义本能论和利己主义互惠论。

2.4.1. 利他主义本能论

利他主义本能论的支持者认为同情心是人与动物区分的开始,人类生而具备一种对苦难、不幸等事产生同情的心理。Kropotkin (1902)指出为生存而竞争只是生物本质的一面,并非全部,与之相平衡的另一面是人类自发的团结。团结互助是人类的一项非常强大、天然的本质,甚于自我主义或追逐权力的本质(Kroptkin, 1902)。因此,同情心是慈善捐款行为最纯粹的动机。De Waal也倡导把利他行为归结到利他本性上:相信人有一种本能,去回应他人的痛苦、需要和压力。他发现,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知会自动激发人们自身相应的情绪状态(De Waal, 2008)。另有研究表明当人们的正性情感概念被启动,例如看到“关爱”字眼时,慈善捐款意愿会显著提升(Lamy, Fischer-Lokou, & Guéguen, 2012)。在看到求助者的悲伤表情图片时,人们的怜悯感油然而生,他们比那些看到中性表情图片的人们更愿意捐款(Small & Verrochi, 2009)。2012年Rand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在囚徒困境游戏和公共物品分配游戏中,相比于无时间限制的被试,被要求快速反应的被试分配给对方的金钱更多,说明合作利他是人类的一种直觉本能(Rand et al., 2012)。

2.4.2. 利己主义互惠论

但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声称慈善捐助行为不是出于纯粹的利他。他们追溯到利他本能的发始期,认为正是由于慈善行为中含有的自利成分,才使它具有被保留下来的可能。人类偶然地对群体内的他人做出慈善行为,发现这种行为不仅让他人受益了,而且也使自身得到更多的保障(比如,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并且可以获得群体归属感,使自己在群体中的生存地位更加牢固。从生物学进化角度看,虽然个体做慈善捐赠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能确定这种行为最终会有利于自己的基因通过血缘选择(kin-selection)或群体选择(group-selection)得到延续(Leider, M?bius, Rosenblat, & Do, 2009; Sigmund & Hauert, 2002)。此后,“助人乃助己”的行为逻辑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得到重复和强化,就发展成自动化的同情本能。这样说来,慈善捐款行为本质上是由“利己”为出发点,产生利他效果的行为。于是研究者们提出了“互惠论”,即捐款行为惠及他人的同时,捐款者本身也预期着不同形式的收益。慈善并非出于完全的无私,而是基于“付出与收益”权衡的理性行为(Ajzen, 1991)。比如当人们得知助人能使自己更快乐时,更愿意

捐赠(Anik et al., 2009)。

Krebs指出利他(altruism)与利己(egoism)其实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并不对立,也很难互相剥离。各种样本(成人、儿童、灵长类动物)和各种方法(行为研究、脑电研究)的研究都表明:越幸福的人,慈善捐款行为越多(Konow & Earley, 2008);慈善捐款也确实能够提升个体的幸福感(Harbaugh, 2002);两者的作用是双向的。因此,利他主义本能论和利己主义互惠论并不必然互斥,而很可能是共存关系。不同的个体和情况下,占主导的动机不同。

2.5. 慈善捐款行为的认知机制:收益–代价

从慈善捐款行为的各类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人们对一项慈善捐款行为可能包含的收益与代价具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这些认知参与到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决策过程中,影响着最终的捐款行为。一般而言,个体会权衡主要的收益和代价,收益越大,代价越小,慈善捐款行为的发生率越高。

2.5.1. 物质收益、心理收益、社会性收益

个体愿意捐款,不仅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而且其自身也能得到各种形式的收益。根据Andreoni 早年“不纯粹的利他主义”(Andreoni, 1989)论调,大多数捐款者对收益有所预期,程度不同而已。主要有物质上的、心理上的、社会性的三种收益形式。

许多慈善活动会为捐款者提供一些附加服务(免费参加捐款酒会,欣赏音乐表演等)或赠送小礼品(比如纪念娃娃、影像碟片等),福利彩票则是一种提供巨大物质收益可能性的特殊募捐活动。有研究发现,附加的物质收益确实会吸引更多捐款(Andreoni & Petrie, 2004),对于以自我利益为首要考虑的人来说,物质收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捐款的理由(Miller, 1999)。但也有人怀疑,提供物质收益是否会将慈善捐款演变成一种消费或交易行为,而破坏了那些纯粹出于利他动机的捐款者的初衷(Zuckerman, Iazzaro, & Waldgeir, 1979)。哥斯达黎加的一项公园现场实验发现,尽管提供小礼物吸引了更多的捐款者,但捐款额却下降了(Alpizar et al., 2008)。同样地,来自美国研究者设计的6个实验室实验,一致发现谢礼(thank-you gifts)对慈善捐款具有负效应(Newman & Shen, 2012)。当物质收益被强调,慈善的或利他的动机就会减弱。

相比于物质收益,捐款者更乐意接受捐款行为所带来的心理收益。慈善捐款能够使个体保持较高的自尊水平,维系积极的自我形象,避免由于不符社会公德规范而产生的羞愧、内疚与认知失调(Sargeant et al., 2000; Smith & McSweeney, 2007)。不仅如此,神经与脑科学研究确认:当人们克服自私心理而做出利他选择时,前额皮质区的活动显著活跃(Moll et al., 2006),引发与奖赏机制有关的神经区活动(Harbaugh, Mayr, & Burghart, 2007)。并且这些让人感到愉悦的神经反应只需要较低水平的感知加工(Tankersley, Stowe, & Huettel, 2007)。“慈善使人快乐”在生理机制上也得到了佐证。

而最为捐款者注重的则是社会性收益——社会声誉。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提高个人影响力是最具有潜在价值的收益,也是慈善行为从远古时期发展而来的最根本原因。Twenge等人通过7个实验证实了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会显著降低慈善意愿(Twenge et al., 2007)。可见社会性收益对于慈善捐款行为的意义。

2.5.2. 经济代价、行为代价、心理代价

慈善捐款行为中的代价主要是指经济代价,即捐出的财物。多项研究指出,捐款的经济代价降低时,捐款的几率大大增加(Bekkers, 2005b; Eckel & Grossman, 2004; Karlan & List, 2007);并且,更有效的是指捐款者感知到的经济代价,而非绝对意义的金额(Wiepking & Breeze, 2012)。但也并非慈善机构提请的捐款额越大,捐款量就越小,只要不超越捐款者可接受的心理价位,适当提高请求的捐款额能够增加最终的募捐绩效(Doob & McLaughlin, 1989)。

除了经济代价以外,还存在其他形式的代价,包括行为上的和心理上的。个体感知到的阻碍越少,捐款的可能性就越高(Smith & McSweeney, 2007)。例如身体不适会降低个体的捐款意愿,宜人的气温与慈善捐款行为之间有正向关系(Jiobu & Knowles, 1974)。捐款者与捐款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太远也可能成为慈善行为的一个障碍,但通过慈善机构捐款可以减少这个因素的不利影响(Ein-Gar & Levontin, 2012)。捐款者与受助对象之间的人口学距离(例如国籍、人种、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的不同)越远,心理距离越远(例如价值取向冲突),对于捐款者而言付出的心理代价就越大,捐款行为的可能性就越低(Simon, 1997)。

3. 不确定性与慈善捐款行为

21世纪的中国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环境非常复杂,随时面临变化和新挑战,社会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快速发展期,人们的行事原则必然会受到不确定性这个社会特点的影响,从而左右慈善决策。因此,本文尝试提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是慈善捐款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1.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表现在认知层面上,就是人们感知到情境的细节是模糊的、复杂的、不可测的、有概率性的,或觉得信息是缺失的、不一致的,或对自己的知识状态感到不安全(Vishwanath, 2003)。这时人们会努力搜索记忆中的可靠信息,关注情境中的有限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判断。值得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并不是对未来的负面感知或负面预测,而是多种可能性共存。

不确定性还可以触发相应的情绪或态度。而这种情绪或态度表现很大程度上是由集体文化所决定的。Hofstede认为这是一种国家水平上的文化倾向,把它命名为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表示某文化下的成员在多大程度上感到的受模糊情境的威胁。不确定性规避可理解为一个关于不确定感的可接受阈限。如果情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超过了可接受阈限值,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躁、恐慌等负性情绪,并会努力躲避这种情境和情绪。不确定性规避是有群体差异的,日本学生比加拿大学生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显著要低(Shuper, Sorrentino, Otsubo, Hodson, & Walker, 2004)。所以在面对同样的不确定情境时,不同文化群体的反应也会不同。UA值越低的文化,在搜索信息时思想越开放,更可能选择新异的、有冒险性的行为;UA值越高的文化,人们的焦虑感通常都更高,压力更大,认为时间就是金钱,非常紧迫。他们中更多保守主义者,关心生活的安全性,遵循法律和秩序来行事,而较少愿意冒险,投资股票少于投资贵金属和宝石(Hofstede, 1983; Hofstede & Bond, 1984; Vishwanath, 2003)。

据此推论,UA值比较高的个体遇到有不确定性的慈善决策时,他们也会倾向于保守反应,比如无视或观望他人怎么做。只要不介入,人们就可以让自己与那个不确定的情境脱离开来,即可避免焦虑感。作者曾利用2011年收集的79个国家的二手数据进行过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人均收入、贫富差距、个人主义和权力距离这些变量之后,UA值仍然能够稳定地反向预测国家的慈善行为,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越高的国家,慈善行为水平越低。那么,不确定性到底是通过什么机制影响慈善捐款行为的呢?

3.2. 利益正性化原则

在不确定的情境下,人类会产生众多探索性行为,此时的行事原则不同于确定性环境下的行事原则。经济学理论提到,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境中,人类的行为不再遵从一般情况下的利益最大化(maximized profits)原则,而是追求利益正性化(positive profits)(Winter, 1965)。因为不确定性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发生,没有可供参考的数据来估计每种可能性的发生概率。个体在面对几项选择时,不管选择哪一种行为,都有多个可能的结果,且每种结果的发生概率不可估,那么个体就无法预测采取哪种行为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因此,不确定情境下人们只能遵循利益正性化的原则,也就是说人们会权衡行为所需的代价值与可获得的回报值(cost and reward),至少保证行为的回报值不小于代价值。

在慈善捐款行为中,代价值不仅指付出的财富资源,还包括不确定的其他损失。回报值也不仅包括个体当下得到的物质回报、情感满足、自我价值感、人际益处,还可包括来自群体的认同、声誉、其他形式的社会回馈。

3.3. 双信息加工系统

基于上面所说,在不确定性情况下人们是遵照“利益正性化”的决策原则。值得指出的是,要遵循“利益正性化”原则行事,就意味着个体在产生行为之前先要进行理性分析,权衡得失,这必定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与心理资源。但如果是在需要立即反应的情况下,个体就来不及评估不确定性了。因此推测不确定性对慈善行为的影响在两种信息加工系统中是不同的:它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双加工系统模型(dual-process theory)的分析系统(外显的、意识控制的加工系统);当启发式系统(内隐的、无意识控制的加工系统)占主导时,不确定性不发生即时性的影响。

双加工系统模型是决策与推理领域的成熟模型,它区分了两个系统: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heuristic system)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analytic system)。前者通常也被称为“系统1”或“第一系统”,后者被称为“系统2”或“第二系统”。启发式系统更多地依赖于直觉,并行加工且加工速度较快,不占用或占用很少的心理资源,反应自动化,通常人们只能意识到其加工结果而意识不到加工过程。分析系统更多地依赖于理性,串行加工且加工速度慢,用时相对长,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主要基于规则进行,运用理性分析,其加工过程和结果都可以被意识到(Kahneman, 2003;孙彦,李纾和殷晓莉,2007)。

依照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在一定程度内,加工时间、认知负荷只影响串行加工,而不影响并行加工,即只影响分析系统而不影响启发式系统。所以研究者们可以通过限定加工时间、操控认知负荷,或者使用概念启动材料,来激活双加工系统中的某一个,成为主导的加工系统。Rand就在他的研究中,分别通过操控加工时间、启动概念的手段,证实了启发式系统支持更多的合作性利他行为(Rand et al., 2012)。

根据两个系统的特点可知捐款属于分析系统主导下的慈善行为,而诸如帮助陌生人的行为属于启发式系统主导下的慈善行为。因为捐款行为的情境性比帮助陌生人的情境性要弱,并非一过性、偶然性的场景,而是要求行善主体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考虑捐款对象、金额大小,所以更需要用到理性分析。

3.4. 不确定性对慈善捐款行为影响的双加工机制

如上所述,不确定性对慈善行为的影响在不同加工系统主导的情况下是不同的,因此要建构一个在双加工系统框架下的“不确定性–慈善行为”机制模型(如图1)。具体来说,这个模型是这样的:首先,在慈善捐款行为的发生情境中,存在着3个来源的不确定性:施助者、背景环境、受助者。在施助者方面,个体可能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提供帮助,不确定在帮助他人后自己的境况依然保持稳定;在背景环境方面,个体不确定所在的社会是否公道公正,做好事是否一定会有好报;在受助者方面,个体不确定受助对象的反应,给予援助后,对方会不会伤害自己。

这时,如果个体的启发式系统被激活,不确定性就不发生即时作用。比如在时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个体必须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就非常可能产生慈善行为。这主要是受本能支配。对此,2012年Rand 的研究提供了证据,他们采用囚徒困境游戏和公共物品分配游戏的范式,要求部分被试必须在10秒内快速做出反应。由于分析系统的激活和运行需要相对更长的时间,所以短时限制可确保被试的反应是启发式系统的产物,即自动化产生的本能反应。结果发现这些受到短时限制的被试比无时间限制的被试表现出显著更高的合作性,就证实了合作利他是人类的一种直觉本能(Rand et al., 2012)。虽然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生即时性作用,但追溯本能行为的来源,不确定性的机制依然是适用的。慈善行为就是资

Figure 1. Dual-processing mechanism of uncertainty on charitable behavior

图1.不确定性对慈善行为的双加工机制图

源从相对多的一方流向资源相对少的一方。所以从群体的角度来看,慈善行为能让资源在群体中不断调整,达到更合理的配置。对于一切以基因传承为首要目标的人类先祖而言,慈善行为“得大于失”的确定性是极高的。正因为这种高度确定的正性化利益,才使人类在进化中一代代地习得并保留慈善行为,成为本能。在没有足够时间思考时,本能就会被立即激活执行。

如果个体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性加工,即分析系统占主导,不确定性就会即时地影响个体的决策。前文所述的3个来源的不确定性出现后,人们会在记忆中搜索发生类似情况时自己或者他人的经验,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norms)。并依据这些规范对慈善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判断该慈善行为是有风险的还是安全的。事实上确实有研究发现,某些慈善行为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会使行善者遭受抢劫、偷盗或人身侵犯(Homant, 2010)。比如被骗捐而蒙受经济损失,捎带陌生人坐顺风车,可能被劫持。所以人们会对慈善捐款行为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慈善捐款行为。根据“利益正性化”原则,用可能的回报值减去可能的代价值(reward-cost),如果减值小于0,代表行为的风险性很高,慈善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如果减值大于等于0,就符合利益正性化原则,那么慈善行为的发生率就比较高。

在评估过程中,作为评估依据的行为规范可分为两种:概括性的规范(prescriptive norms)和描述性的规范(descriptive norms)。前者是自上而下的社会指令或文化传承的美德,比如“乐于助人”“五讲四美”等规范;后者是自下而上的经验提炼,人们通过观察实际行为以及行为反馈而总结出的规范,比如某人捐了一大笔善款,得到大家的一致赞扬。Naumann和Ehrhart的研究发现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更看重从实际行为中总结出的经验(Naumann & Ehrhart, 2011),也就是描述性的规范更有效果。所以可以推论,当生活中出现“好人没好报”的事例时,比如搀扶老人反被冤枉,对其他个体的慈善意愿会产生强大的破坏作用。它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第一,因为“好人不得好报”违背了常理,这种特异性事件尤其会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强烈印象。第二,当人们再次碰到是否要助人的模糊情境时,从实际行为中得来的经验会占据主导位置影响决策。第三,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利益正性化”的原则会使个体采取保守策略,避免可能的损失,导致慈善意愿降低。

4. 结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学科领域对慈善捐款行为进行了大量而全面的实证研究,捐款行为发生过程中各方因素的影响都得到了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的支持。但其理论进展则显得迟缓,大多数研究只是基于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探索验证,而难以提出具有广泛解释力的基础性理论。因此,目前慈善捐款行为的研究成果零散而系统性不足。纵观文献,除了“收益–代价”机制以外,尚未发现有研究建立起能够归纳较多研究结果的理论模型;“收益–代价”的框架也只能解释部分研究结果。可见,在慈善捐款行

为的理论框架建构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此外,作者看到了大量的行为研究和一些脑神经研究,但尚未发现处于二者水平之间的心理加工机制方面的研究。比如Rand通过操控反应时而证实了人类本能地倾向于合作利他(Rand et al., 2012),脑神经研究也支持了慈善捐款带来快乐,但是尚无实证研究证实人们在具体的慈善捐款情境中究竟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的。个体如何知觉、分析、评估和权衡捐款行为的利他性与利己性?自动化的慈善反应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情境和条件对加工过程有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验证有助于将影响因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深化到其更本质的层面。

目前的慈善捐款行为研究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研究非常少。在这些地区,社会部门的发展程度显然要落后一些,慈善事业的定位往往并不清晰。我国的慈善事业究竟是民间事业还是政府管理的事业,迄今还没有达成清楚的共识;在体制上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那么在这种现状下的慈善机构与捐款者之间的互动又会受到哪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呢?发展中国家的慈善机构的监管与发达国家的又有哪些不同?因而,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也是未来慈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规划与决策科技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社会态度与集群行为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对本研究的资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定险峰, 刘华山(2011). 个体不幸情境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6期, 759-762.

定险峰, 易晓明(2011). 群体灾难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3期, 363-366.

李林, 石伟(2010). 西方志愿者行为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10期, 1653-1659.

孙彦, 李纾, 殷晓莉(2007).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 心理科学进展, 5期, 721-845.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Alpizar, F., Carlsson, F., & Johansson-Stenman, O. (2008). Anonymity, reciprocity, and conformity: Evidence from volun- tary contributions to a national park in Costa Ric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2, 1047-1060.

Andreoni, J. (1989). Giving with impure altruism: Applications to charity and 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 1447-1458.

Andreoni, J., & Petrie, R. (2004).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without confidentiality: A glimpse into fund-rais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 1605-1623.

Andrew Luccasen, R. (201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ntributions and crowding-out of a public good.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9, 419-441.

Anik, L., Aknin, L., Norton, M., & Dunn, E. (2009). Feeling good about giv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self-interested charitable behavio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Marketing Unit Working Paper 10-012.

Arumi, A., Wooden, R., Johnson, J., Farkas, S., Duffett, A., & Ott, A. (2005). The charitable impulse. New York: Public Agenda.

B?hm, R., & Regner, T. (2013). Charitable giving among females and males: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competitive altruism hypothesis. Journal of Bioeconomics, 15, 1-17.

Barkworth, L., Hibbert, S., Horne, S., & Tagg, S. (2002). Giving at risk? Examining perceived risk and blood donation beha-viour.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8, 905-922.

Basil, D.Z., Ridgway, N.M., & Basil, M.D. (2006). Guilt appeal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responsibility. Psychology & Mar- keting, 23, 1035-1054.

Bateson, M., Nettle, D., & Roberts, G. (2006). Cues of being watched enhance cooperation in a real-world setting. Biology letters, 2, 412-414.

Batson, C.D., & Powell, A.A. (2003). Altruism and prosocial behavior. Handbook of Psychology.

Bekkers, R. (2001).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Advances in Medical Sociology, 10, 197-221.

Bekkers, R. (2005). It’s not all in the ask: Effects and effectiveness of recruitment strategies used by nonprofits in the Neth-

erlands.

Bekkers, R. (2005). When and why matches are more effective subsidies than rebates.

Bekkers, R. (2006). Traditional and health-related philanthropy: The role of resources and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9, 349-366.

Bekkers, R. (2008).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Patients, Consumers and Civil Society, 10, 197-221.

Bekkers, R., & Crutzen, O. (2007). Just keep it simple: A field experiment on fundraising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2, 371-378.

Bekkers, R., & Schuyt, T. (2008). And who is your neighbor? Explaining denominational differences in charitable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in the Netherlands. 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50, 74-96.

Bekkers, R., & Wiepking, P. (2011). A literature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of philanthropy eight mechanisms that drive charitable giving.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0, 924-973.

Bennett, R. (2003). Factors underlying the inclination to donate to particular types of cha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8, 12-29.

Bennett, R. (2009). Impulsive donation decisions during online browsing of charity websites. 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 8, 116-134.

Bennett, R., & Gabriel, H. (2000). Image building for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Social Marketing Quarterly, 6, 77-80. Bereczkei, T., Birkas, B., & Kerekes, Z. (2007). Public charity offer as a proximate factor of evolved reputation-building strategy: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real-life situatio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 277-284.

Brockner, J., Guzzi, B., Kane, J., Levine, E., & Shaplen, K. (1984). Organizational fundraising: Further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f legitimizing small donat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1, 611-614.

Brown, E., & Ferris, J.M. (2007). Social capital and philanthropy: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individual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6, 85-99.

Burgoyne, C.B., Young, B., & Walker, C.M. (2005). Deciding to give to charity: A focus group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he household economy.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5, 383-405.

Callen, J.L. (1994). Money donations, volunteering and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5, 215- 228.

Carpenter, J., & Myers, C.K. (2010) Why volunteer?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altruism, image, and incentive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4, 911-920.

Chang, C.-T. (2007). Who gives what to charity?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donation behavior.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5, 1173-1180.

Cheung, C.-K., & Chan, C.-M. (2000). Social-cognitive factors of donating money to charit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an in-ternational relief organiz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23, 241-253.

Choi, J.N. (2009). Collective dynamics of citizenship behaviour: What group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group-level helping?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6, 1396-1420.

Clark, J. (2002). Recognizing large donations to public goods: An experimental test.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3, 33-44.

De Waal, F.B. (2008). Putting the altruism back into altruism: The evolution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9, 279-300.

Della Vigna, S., List, J.A., & Malmendier, U. (2009). Testing for altruism and social pressure in charitable giving.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Dennis, B.S., Buchholtz, A.K., & Butts, M.M. (2009). The nature of giving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examination of cor- porate philanthropy. Business & Society, 48, 360-384.

Diamond, W.D., & Noble, S.M. (2001). Defensive responses to charitable direct mail solicitation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5, 2-12.

Dolinski, D., Grzyb, T., Olejnik, J., Prusakowski, S., & Urban, K. (2005). Let’s dialogue about penny: Effectiveness of di- alogue involvement and legitimizing paltry contribution techniques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5,1150- 1170.

Doob, A.N., & McLaughlin, D.S. (1989). Ask and you shall be given: Request size and donations to a good cause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 1049-1056.

Dye, R. (1980). Contributions of volunteer time: Some evidence on income tax effects. National Tax Journal, 33, 89-93. Eckel, C.C., & Grossman, P.J. (1996). Altruism in anonymous dictator game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6, 181-191. Eckel, C.C., & Grossman, P.J. (2000). Volunteers and pseudo-volunteers: The effect of recruitment method in dictator expe-

riments. Experimental Economics, 3, 107-120.

Eckel, C.C., & Grossman, P.J. (2004). Giving to secular causes by the religious and nonreligious: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responsiveness of giving to subsidi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3, 271-289.

Ein-Gar, D., & Levontin, L. (2012). Giving from a distance: Putting th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donation appeal.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3, 197-211.

Ekstr?m, M. (2012). Do watching eyes affect charitable giving?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Economics, 15, 530-546.

Gittell, R., & Tebaldi, E. (2006). Charitable giving: Factors influencing giving in US Stat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5, 721-736.

Grace, D., & Griffin, D. (2006). Exploring conspicuousness in the context of donation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1, 147-154.

Graddy, E., & Wang, L. (2009). Community foundatio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apital.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8, 392-412.

Greenlee, J.S., & Gordon, T.P. (1998). The impact of professional solicitors on fund-raising in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Non- 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7, 277-299.

Haptonstahl Jr., S.R. (2009). But what’s in it for me? Characterizing uncertainty in bargaining. Saint Louis: Washington University.

Harbaugh, W.T. (2002). Neural Responses to Taxation and Voluntary Giving. science, 296, 1644.

Harbaugh, W.T., Mayr, U., & Burghart, D.R. (2007). Neural responses to taxation and voluntary giving reveal motives for charitable donations. science, 316, 1622-1625.

Haski-Leventhal, D. (2009). Altruism and volunteerism: The perceptions of altruism in four disciplin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study of volunteerism.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9, 271-299.

Havens, J.J., O’Herlihy, M.A., & Schervish, P.G. (2006). Charitable giving: How much, by whom, to what, and how.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2, 542-567.

Henderson, M.D., Huang, S.-C., & Chang, C.-C.A. (2012). When others cross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o help: Highlighting prosocial actions toward outgroups encourages philanthrop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8, 220-225. Hoffman, E., McCabe, K., & Smith, V.L. (1996). Social distance and other-regarding behavior in dictator games. The Amer- ican Economic Review, 86, 653-660.

Hofstede, G. (1983). National cultures in four dimensions: A research-based theor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nations. In- 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13, 46-74.

Hofstede, G.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Incorporated.

Hofstede, G., & Bond, M.H. (1984). Hofstede’s culture dimensions an independent validation using Rokeach’s value surve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5, 417-433.

Homant, R.J. (2010). Risky altruism as a predictor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37, 1195-1216. Huber II, J.T., & MacDonald, D.A. (2012).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altruism, empathy, and spirituality.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52, 206-221.

Jiobu, R.M., & Knowles, E.S. (1974). Norm strength and alms givi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4, 205-211.

Kahneman, D. (2003). A perspective on judgment and choice: Mapping bounded rational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8, 697. Karlan, D., & List, J.A. (2007). Does price matter in charitable giving? Evidence from a large-scale natural field experi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7, 1774-1793.

Kemmelmeier, M., Jambor, E.E., & Letner, J. (2006). Individualism and good works cultural variation in giving and volun-teering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7, 327-344.

Konow, J., & Earley, J. (2008). The hedonistic paradox: Is homo economicus happie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2, 1- 33.

Kroptkin, P. (1902). Mutual aid: A factor of evolution. London: Heinemann.

Lamy, L., Fischer-Lokou, J., & Guéguen, N. (2012). Priming emotion concepts and helping behavior: How unlived emotions can influence ac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0, 55-61.

Lee, Y.-K., & Chang, C.-T. (2007). Who gives what to charity?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donation behavior.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5, 1173.

Leider, S., M?bius, M.M., Rosenblat, T., & Do, Q.-A. (2009). Directed altruism and enforced reciprocity in social network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4, 1815-1851.

Levine, R.V., Martinez, T.S., Brase, G., & Sorenson, K. (1994). Helping in 36 US c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69-82.

Levine, R.V., Norenzayan, A., & Philbrick, K. (2001).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helping strangers. Journal of Cross-Cul- tural Psychology, 32, 543-560.

Mesch, D.J., Brown, M.S., Moore, Z.I., & Hayat, A.D. (2011).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aritable giv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6, 342-355.

Miller, D.T. (1999). The norm of self-interes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 1053-1060.

Moll, J., Krueger, F., Zahn, R., Pardini, M., de Oliveira-Souza, R., & Grafman, J. (2006). Human fronto-mesolimbic net- works guide decisions about charitable do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3, 15623-15628. Naumann, S.E., & Ehrhart, M.G. (2011). Moder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up helping norms and individual helping. Small Group Research, 42, 225-248.

Newman, G.E., & Shen, Y.J. (2012). The counterintuitive effects of thank-you gifts on charitable giving. Journal of Econom- ic Psychology, 33, 973-983.

Olsen, J.A., & Eidem, J.I. (2003). An inquiry into the size of health charities: the case of Norwegian patient organisations.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32, 457-466.

Oyserman, D., Coon, H.M., & Kemmelmeier, M. (2002). Re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Evaluation of theoreti- cal assumptions and meta-analys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8, 3.

Parsons, L.M. (2007).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s on contributions to not-for-profit organ- izations.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19, 179-196.

Piersma, N., & Jonker, J.-J. (2004).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direct mailing frequenc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 search, 158, 173-182.

Polonsky, M.J., & Grau, S.L. (2008). Evaluating the social value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 conceptual foundation. Jour- nal of Macromarketing, 28, 130-140.

Pronin, E., Lin, D.Y., & Ross, L. (2002). The bias blind spot: Perceptions of bias in self versus oth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369-381.

Rand, D.G., Greene, J.D., & Nowak, M.A. (2012). Spontaneous giving and calculated greed. Nature, 489, 427-430. Roberts, J.A., & Roberts, C.R. (2012). Money matters: Does the symbolic presence of money affect charitable giving and at-titudes among adolescents? Young Consumers: Insight and Ideas for Responsible Marketers, 13, 329-336.

Sargeant, A., Ford, J., & West, D.C. (2000). Widening the appeal of char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5, 318-332.

Sargeant, A., & Woodliffe, L. (2007). Individual giving behaviour. New York: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Nonprofit Marketing, 117.

Schlegelmilch, B.B., Diamantopoulos, A., & Love, A. (1997).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charitable donation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Britain. Journal of Marketing Practice: Applied Marketing Science, 3, 14-28.

Schuyt, T., Bekkers, R., & Smit, J. (2010). The philanthropy scale: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measuring new forms of pro- social behaviour. Social Work & Society, 8, 121-135.

Shang, J., Reed, A., & Croson, R. (2008). Identity congruency effects on don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5, 351- 361.

Sheppard, B., & Cushman, F. (2010). Evaluating norm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content, operator, and charitable behavior. Vanderbilt Law Review, 63, 53.

Shuper, P.A., Sorrentino, R.M., Otsubo, Y., Hodson, G., & Walker, A.M. (2004). A theory of uncertainty orient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within and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5, 460- 480.

Sigmund, K., & Hauert, C. (2002). Primer: Altruism. Current Biology: CB, 12, R270.

Simon, A.F. (1997). Television news and international earthquake relief.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7, 82-93.

Small, D.A., & Verrochi, N.M. (2009). The face of need: Facial emotion expression on charity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777-787.

Smith, J.R., & McSweeney, A. (2007). Charitable gi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revi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model in predicting donat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ur.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7, 363-386. Stutzer, A., Goette, L., & Zehnder, M. (2011). Active decisions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A field experiment on blood don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121, F476-F493.

Su, H., Chou, T., & Osborne, P.G. (2011). When financial information meets religion: Charitable-giving behavior in Taiwa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9, 1009-1019.

Sweeney, J.W. (1973).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ree-rider problem.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 277-292. Tankersley, D., Stowe, C.J., & Huettel, S.A. (2007). Altruism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neural response to agency. Na- ture neuroscience, 10, 150-151.

Todd, S.J., & Lawson, R.W. (1999).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donor: An examination of donor beha-viour in terms of value structure and demograph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4, 235-244.

Trussell, J., & Parsons, L. (2007). Financial factors affecting donations to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dvances in Accounting, 23, 265-287.

Twenge, J.M., Baumeister, R.F., DeWall, C.N., Ciarocco, N.J., & Bartels, J.M. (2007).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56-66.

Van Diepen, M., Donkers, B., & Franses, P.H. (2009). Does irritation induced by charitable direct mailings reduce don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6, 180-188.

Van Lange, P.A., Bekkers, R., Schuyt, T.N., & Van Vugt, M. (2007). From games to giving: Social value orientation pre-dicts donations to noble cause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9, 375-384.

Van Slyke, J.A. (2010). Cognitive and Evolutionary Factors in the Emergence of Human Altruism. Zygon, 45, 841-859. Verhaert, G.A., & Van den Poel, D. (2011). Empathy as added value in predicting donation behavior.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4, 1288-1295.

Vishwanath, A. (2003). Comparing online information effect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online information and uncer- tainty avoida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 579-598.

Wang, L., & Graddy, E. (2008). Social capital, volunteering, and charitable giving.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 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19, 23-42.

Weerts, D.J., & Ronca, J.M. (2007). Profiles of supportive alumni: Donors, volunteers, and those who “do it a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7, 20-34.

Wiepking, P. (2008). For the love of mankind: A sociological study on charitable giving.

Wiepking, P., & Breeze, B. (2012). Feeling poor, acting stingy: The effect of money perceptions on charitable giving. 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17, 13-24.

Wiepking, P., & Maas, I. (2009). Resources that make you generous: Effects of social and human resources on charitable giving. Social Forces, 87, 1973-1995.

Wilhelm, M.O., & Bekkers, R. (2010). Helping behavior, dispositional empathic concern, and the principle of car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73, 11-32.

Williams, C.L., West, S., & Klak, J. (2011). Community philanthropy: How the delta region revives, embraces, and pro-motes the spirit of giving. The Foundation Review, 3, 1-2.

Wilson, J. (2000). Volunteering.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215-240.

Wilson, J. (2012). Volunteerism research a review essay.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1, 176-212.

Wilson, J., & Musick, M. (1997). Who cares? Toward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volunteer w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694-713.

Winter, S.G. (1965). Economic “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Yale University.

Wu, A., & Lu, L.S. (2010). Cognitive obstacles against organ donation: 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attitudes, norms, and tradi- tional beliefs on Chinese people’s intention to donate organs after death.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 logy, 21, 87-93.

Zuckerman, M., Iazzaro, M.M., & Waldgeir, D. (1979). Undermining effects of 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with extrinsic reward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9, 292-296.

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建设工程施工顺利进 行,促进安全、文明施工,根据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 度。 1、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专业、劳务分包的务工人员由雇用单位负责管理,但必须 遵守总包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人数配置专、兼职劳务管理 员,负责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登记,建立动态管理台帐,督 促检查施工现场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签订落实,负责施工现 场考勤表、工资发放表、劳动合同等资料收集整理。 3、施工现场务工人员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经 过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新招的务工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

三级安全教育。 4、务工人员应积极参加项目部组织的民工学校学习,接受项目部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法制及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5、务工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管理规定及公司制定的门卫、宿舍、食堂等管理制度,严禁赌博、寻衅闹事、打架斗殴,恶意讨要工资的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人员酌情处罚。 6、施工现场建立管理网络,逐级落实责任制,做到人员底数清,流动进出清。 7、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公益捐赠活动方案

“捐献一份爱,研续一片情”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新年和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充分发挥研究生服务社会的功能。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关注民生,关注农民工子弟学校。促进和谐,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规范社会慈善捐赠,整合社会慈善资源,广泛动员我院师生参与慈善事业,促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营造互助关爱、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上海贡献力量。 二、捐赠形式和原则 捐赠活动在全院范围内进行由各个小组自发倡议和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有关规定,捐赠活动坚持自觉自愿与量力而行的原则,以捐增体育用品,学习用品为主。 四、活动时间和内容 “捐献一份爱,研续一片情”活动在XX月X日-XX日进行,分为宣传捐赠,学校联谊,后续服务三个阶段。 1、宣传捐赠(XX月X日-XX月X日)

由各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全校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使捐助活动深入人心,为捐助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各小组将捐赠物资统一整理,并在每份捐赠物品附上寄语。为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加油鼓劲。 2、学校联谊(XX月X日) 以XX名义将捐赠物资转交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并于捐赠当天开展联谊汇演。将我校特色项目展现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师生。为后续服务进行铺垫。 3、后续服务(XX月XX日--) 由学校研工部将定期为农民工子弟学校规定为我校研究生社会服务的一个具体志愿活动。每周组织学生到学校为学生教授我校特色项目,如:武术,体操,球类项目等。不但使我校研究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使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身体水平得到提高。 五、活动要求 各个小组要把“捐献一份爱,研续一片情”活动作为整个研究生骨干训练营的一项具体行动,切实落实,而不是搞形式主义。并将各小组捐赠方案作为小组评分的一个标准。

公益性捐赠税法规定

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非公益性捐赠不得税前扣除。 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标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超标准的公益性捐赠,不得结转以后年度。但是,汶川地震重建、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公益性捐赠可以全额扣除。 案情介绍: 某市社会福利企业协会在“重阳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关爱老人、回馈社会”为主题,推行了“献爱心慈善一日捐”活动。某企业积极响应,向该社会福利企业协会捐赠28000元,并收到了该协会开具的“江苏省事业单位结算凭证”收据,且在营业外支出—非公益性捐赠中列支。 税法分析: 该项捐赠支出有两处不符合税法规定:一、该社会福利企业协会是个行业组织,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二、收到的票据不是公益性捐赠票据。关于公益性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关于捐赠票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60号)的规定,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接受捐赠时,应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别使用由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印制的公益性捐赠票据,并加盖本单位的印章。因此,无论从是否是公益性社会团体还是使用专用捐赠票据来看,该企业的捐赠支出都不符合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列支,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税务机关对此作出了补征企业所得税7000元、加收滞纳金136.5元、并处应补企业所得税款50%的罚款3500元的处理

创业孵化基地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四平市电商产业园 四平市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管理制度 四平市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经四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由四平东北商域港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并管理运营。基地为我市大学生的电商创业提供实践的场所,同时也为四平市社会自然人创业提供孵化平台。为保证基地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基地以扶持大学生和社会自然人在电商领域自主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以搭建集发展四平市电子商务产业、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为主要形式,力争为大学毕业生和社会自然人提供电商创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第二条进入孵化基地的项目,主要以大学生创业者、社会自然人网店和初创型电商企业为主,其它具有创新意识、科技意识与电子商务相关项目亦可。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四平东北商域港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拓展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为: (一)全面负责基地的管理工作;

(二)规划和落实基地的相关工作,聘请专业电商技术人员、电商专业讲师、电商创业成功人士等为大学生和社会自然人(含入驻孵化企业)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指导,包括管理、营销、网络推广、商品E化、美工、客服、货源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三)协助入驻基地单位办理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 (四)负责各入驻单位的有关指标统计、考核工作。 (五)帮助入驻基地单位争取省、市有关电子商务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 (六)对基地入驻单位提供电商培训、业务指导、资金筹措等服务。 第三章入驻条件与入驻流程 第四条符合以下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入驻基地: 1、初创型电商企业 1) 员工人数4人以上; 2) 在四平市区内注册登记; 3)诚信经营、无违规操作行为; 4)遵守产业园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 2、大学生创业者和社会自然人网店 1)具有网店经营经验1年以上或经过基地正规培训的; 2)诚信经营、决无经营假货或炒作信用的行为; 3)创业项目运营计划经过基地相关部门论证可行的; 4)遵守电子商务产业园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

公益事业捐赠协议书范文

公益事业捐赠协议书范文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邮编:电话: 传真: 乙方:XX协会 地址:XXX 法定代表人:XXX 邮编:xxx 电话:xxx 传真:xxx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发展,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甲方自愿向乙方捐赠,并经双方友好协商,就合作内容、甲乙双方权利与义务等事项,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内容 双方本着平等的原则进行合作,甲方在此自愿向乙方捐赠,用于。 二、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应在签约之日起日内,负责将捐赠资金或捐赠物品移交于乙方。 2、甲方捐赠如需分期分批完成的,甲方应在其所承诺的每次捐赠移交期限届满前五日内将捐赠资金或捐赠物品移交于乙方。

3、甲方有权参与乙方开展的与所捐赠项目有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并可以对每期社会公益活动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 4、甲方有权向乙方查询捐赠资金或捐赠物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并可就相关工作的改进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5、甲方有权就所捐赠资金或捐赠物品相关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税额扣除事宜,要求乙方给予有关协助。 6、甲方因乙方未按照协议约定用途使用捐赠款物的,甲方有权单方终止本协议的执行。 7、甲方在本合同第一条项下的捐赠义务为不可撤消之义务,甲方应在其承诺的数额及期限内向乙方移交相关捐赠资金或捐赠物品;甲方如无法依约移交捐赠资金或捐赠物品(因不可抗力之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其移交义务的除外)又不向乙方及时通报无法移交的客观原因的,甲方应承担该捐赠义务20%的违约责任。 8、。 9、。 10、。 三、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应在收到甲方捐赠后的五日内向甲方颁发捐赠证书,并出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的文件和财政部监制的公益捐赠收据。乙方并应协助甲方办理相关税额抵扣所需事宜。 2、乙方有权在基金会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活动范围内合理使用

劳务人员管理制度.doc

劳务人员管理制度4 劳务人员管理制度 (一)务工人员招工制度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劳动用工的管理,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劳动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劳务的用工主体为项目子公司。劳务公司对接项目子公司,进行劳务分包,劳务公司才能作为用工主体自行招用务工人员及进行劳务作业分包。 2、务工人员的招用,必须由劳务公司依法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工资支付标准、支付形式和支付时间等内容。 3、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的签订,被录用之日起十五天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务工人员应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专业资格证,学历证,暂住证等复印件(签订合同时必须提供原件备查),到公司统一备案。 4、招收范围:熟练的技术操作工,有中、高级技能职称的操作工优先录用,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具备行业执业资格证。年龄18~55岁,身体健康。 5、劳务分包:必须发包给具有建筑劳务承包资质的企业,不得发包给无资质的组织和个人(包工头)。

6、合同期限:务工人员固定期限合同最长不超过一年,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的劳动合同,起止时间必须明确具体,合同期满应及时办理手续,离开公司办理注销手续。 (二)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促进安全、文明施工,根据本公司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1、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专业、劳务分包的务工人员由雇佣单位负责管理,但必须遵守总包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项目部根据施工现场的人数配置专、(兼)职劳务管理员,负责施工现场务工人员登记,建立动态管理台帐,督促检查施工现场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签订落实,负责施工现场考勤表、工资发放表,劳动合同等资料收集整理。 3、施工现场务工人员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后方可上岗,新招的务工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 4、务工人员应积极参加项目部组织的民工学习,接受项目部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法制及治安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Delegates, staff: Hello! i n the run-up to t he Spri ng Festival, we held one se ssi on of four staff representatives Confere nce 2013-work shop, full back i n 2012, careful a 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 uation, discuss 2013 devel opme nt pla ns. Here, on behalf of my com pany 2013 work re ports to t he Ge neral Assembl y, for consi

基地管理办法

湖南省产业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 理办法(试行) 根据湖南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实体企业的创新再创业,全面应用互联网推进实体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等实施文件精神,建立湖南省产业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双创基地),为保障基地有效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基地是由湖南省教育厅、衡阳市人民政府共建,衡阳珠晖区政府承建,用于扶持湖南省内(中小企业)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优质创业项目的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提供创业场地、创业服务、创业扶持等,使中小企业、在校大学生、高校毕业生等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二条入驻双创基地的创业企业(团队),其企业(团队)负责人应为高校在校大学生、近 5 年的高校毕业生或留学回国人员初创业者。并具备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和风险承担能力。和在衡阳注册的中小企业,急需转型升级并由一定资金预算的。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XX网库公司作为双创示范基地的日常运营管理公司,及作为双创基地、创客公寓、食堂等的业主及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物业管理与维护。 第四条双创基地运营管理公司的主要职责为: 1、负责双创基地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2、负责创业企业(团队)的入驻资格审查、季度考核、退出以及各类材料的归档工作; -1-

3、配合当地政府协调入驻企业(团队)与地方工商财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 4、配合协调对接省市(区)政府对入驻企业(团队)的优惠 扶持政 策; 5、负责双创基地、入驻企业(团队)的宣传、推广等工作; 6、配合主管部门,邀请校内外专家、创业导师、专业教师等为入驻企业(团队)创业项目的发展提供指导。 第三章入驻条件与入驻程序 第五条入驻双创基地的创业企业(团队)须符合以下条件: 1、创业项目符合国家、省市创新产业政策,具有创新性和良 好的市场潜力; 2、已经(或准备)在衡阳珠晖区工商部门注册,并在珠晖区税务机关进行登记。 优先入驻条件: 1、校内师生或校友自创的公司,经营方向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公司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较高水平的专业创作能力; 2、校内师生或校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专利技术、且经评审具备产生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力的项目; 3、国家、省部、市级获奖的项目,且经评审具备产生一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力的项目。 第六条希望入驻双创基地的创业企业(团队)须履行以下程序: (一)申请 1、《湖南省产业互联网暨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入驻申请表》(附件一); -2-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探析

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探析 本文以我国沪市A股1011家上市公司从2010-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财务绩效、冗余资源两个因素对该企业慈善捐赠规模的影响。结论表明:企业财务绩效、冗余资源与企业捐赠支出均为正相关关系。 标签: 引言 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公益事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公益活动与企业发展的联系,并将公益捐赠作为缓解竞争压力、提升企业声誉的有效途径之一。2008年汶川地震为中国企业的公益捐赠打了一针强心剂。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企业参与公益的热情在逐年提高,捐赠规模不断增长,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关注企业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出发,旨在分析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进行捐赠,什么类型的企业进行捐赠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财务绩效与企业捐赠 资源依赖理论和战略性慈善理论认为,财务绩效对企业捐赠的影响是正向的。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公益捐赠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知名度从而提高企业的销售水平进而增加净利润。因此,基于以上观点我们提出第一项假设: 假设一:企业财务绩效与慈善捐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财务绩效越好的企业,公益捐赠的数量越多。 2.冗余资源和企业捐赠 冗余资源是指超出维持一个企业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多余资源,如闲置的资金、设备,未分配的利润等。学者们普遍认为企业慈善捐赠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冗余资源的多少。Seifert et al. (2004)也认为企业慈善捐赠的资金多来源于企业内部可进行自由支配的资金。由于公益捐赠是企业的自发行为,因此,冗余资源较多的企业可以有更充足的资金进行捐赠。 假设二:慈善捐赠和冗余资源间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越多冗余资源的企业,越愿意进行慈善捐赠。 二、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与变量设计

公益活动捐赠药品管理制度

公益活动捐赠药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药学部公益活动捐赠药品的管理,根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药学部为公益活动捐赠药品管理的各个方面。 三、公益活动捐赠药品管理制度 1、本制度所指公益活动包括:(1)义诊活动;(2)应急事件;(3)武汉马拉松等需我院支持的大型活动;(4)需要我院药学部提供药品支持的各种情况。 2、药品审批程序: (1)对于申请药品金额在¥2000元以下的情况: ①活动主办部门填写审批表:公益活动主办部门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附件1)提出申请,报告中注明所需的药品类别、数量及总金额等信息。 ②活动主办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③活动主办部门分管院长审批。 ④药学部分院院长审批。 (2)对于申请药品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情况: ①活动主办部门填写审批表:公益活动主办部门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附件2)提出申请,报告中注明所需的药品类别、数量及总金额等信息。 ②活动主办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医疗机构负责人审批。

3、药品准备: (1)拟定药品清单:药库根据申请报告要求,拟定药品清单。必要时,可咨询临床药学室,共同拟定药品清单。 (2)药品装箱:药库根据药品清单,将药品整理完毕后,集中装箱。箱内应附有药品明细表(附件3)。 (3)药品效期管理:一般情况下,捐赠药品应至少保证一年的有效期。特殊情况下,如药品总效期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应至少保证三个月的有效期。 4、药品的发放: (1)公益活动期间,患者经医务人员诊疗后,由医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具处方,患者凭处方到药学人员处领取相应药品。严禁无处方发药的行为。 (2)公益活动应保证至少有一名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的审核及药品的发放工作。 (3)药学人员接收医生处方后,应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审核无误后方可发药,同时保留医生处方作为发药凭证。 5、药品的回收:公益活动结束后,药学人员应将未发放完毕的药品清点数量,核对处方用量与药品用量相一致。核对完毕后,将剩余药品及药品处方一同装箱后带回。 6、药品金额报销:药库收到剩余药品及药品处方后,填写药品使用情况(附件4)。根据《武汉市第五医院公益活动捐赠药品审批表》,确定药品金额的归口部门。 7、资料归档:《武汉市第五医院公益活动捐赠药品审批表》、《武汉市第五医院公益活动捐赠药品明细表》、《武汉市第五医院公益活动捐赠药品使用情况》、处方凭证。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84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标准版本

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了维护本工程的治安秩序,管理好外来务工人员,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凡常住户口不在本市的外来务工人员,来本地参加工作,必须“三证”齐全(身份证、劳务证、计生证),并同时上缴一寸免冠照片4张(暂住证、劳务证、工作证、)。 二、在三日内上报当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劳动部门办理《劳务证》,工程安保部门办理《工作证》。 三、务工人员必须随时携带三证,不得转借、

涂改,上下班必须按规定佩戴好《工作证》,以便出入生活区 四、三证如有遗失,必须在于24小时内上报安保部门,并说明原因,经查明后补办。 五、《暂住证》期满需留住的,应在期满前5日内上报安保办公室,以便统一向当地派出所办理延长手续,期满离开时,应缴销《暂住证》。 六、外来务工人员必须服从安保、后勤部门的统一安排,在指定 的房间、床铺居住,积极参加安保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学习,和有关教育培训活动,严格遵守本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规定。 七、外地来本市探亲、访友人员,除安保部门统一登记外,暂住或预期暂住7日以上者,必须当

日上报安保部门,并缴2张一寸照片,3日内报当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基地管理制度

河南省泌阳县马道林场国家火炬松良种基地 管理制度 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主要任务是: (一)制定本基地年度生产、建设计划,报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完成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建设和生产任务。 (三)开展林木良种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 (四)开展林木良种选育、生产、示范和推广工作。 (五)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类生产经营和管理档案及信息数据库。 (六)加强与科技支撑单位、技术专家及其他林木良种基地的协作,与科技支撑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科技支撑的内容、责 任和任务,实现资源共享。 (七)每年年底前向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上报基地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泌阳县火炬松良种基地以生产发展规划为指南,认真贯彻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改革基地管理模式,扎实开展火炬松良种繁育和综合管理工作。 二、工作职能 1、做好基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把基地房屋划分到相关单位使用、管理与维护,并造册登记。

2、做好日常协调与服务工作,实现基地正常开展工作,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参与有关检查、培训、苗木检验与科技推广工作。 3、做好苗木出圃与经营档案工作,做好苗木出圃台账,良种穗条入库、出库登记,做好相关文件、资料、图表的整理与归档工作。三、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一)基地工作人员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顾全大局,自觉服从领导在工作上的分工,牢固树立担当与责任意识。 (二)建立考勤制度,确保每月上班22天以上。 (三)基地工作人员因公因私离开基地,必须履行请销假制度,经批准同意并委托他(她)人临时代理工作方可离开,并做到手机畅通,按时上班。

个人慈善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个人慈善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学专业学生肖海逍 指导教师戚晓明 摘要:慈善捐赠行为是一种人与人互动的行为模式,“捐赠者”与“被捐赠者”彼此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个角色的慈善捐赠行为则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南京市民众的抽样调查,发现影响个人慈善捐赠行为的各项因素主要是性别、宗教、收入和心理状况等,其中收入因素对个人的慈善捐赠行为影响最大,直接决定了个人会否最终实施慈善捐赠行为与捐赠数额的多寡。 关键词:慈善捐赠;影响因素;非营利慈善组织 A Research on Individual Behavior of Charitable Don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XIAO Hai-xiao Tutor QI Xiao-ming Abstract:Charitable donation is one of the behavior patterns of human interaction, "donor" and "to be donated," each plays a different social role and many factors make effects on it. Based on a research on a sample of people in Nanjing, I found that the foremost factors of individual charitable donations were sex, religion, income and mental state, etc. The income has most influence on the individual because the acts of individuals’charitable donations and the amount of donation depends on it. Key words:Charitable Donations;Influencing Factors;Non-Profit Charitable Organization 前言 目前国内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慈善捐赠的研究成果有逐渐增多的现象,见诸报端的有关慈善事业的新闻也在不断增多。2006年民政部公布了首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7-2010)》,[1]这标志着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已经告别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蹒跚学步期”,正在步入“快速成长期”。据《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披露: 2007年,我国公众和企业的慈善捐赠(款物)总额达到了223.16亿元,约占GDP总量的0.09%,与2006年相比,增长123%,其中全年平民捐赠额近32亿元,人均捐款近2.5元,有大约10%的个人参与了捐助。[1]2008年,受自然灾害、新税法、行业(非营利)组织发展等影响,我国慈善市场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慈善大环境、公众与企业界的捐赠热情、慈善组织,都呈现出加速度发展的空前局面。以汶川大地震为例,截至2008年8月11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额592.73亿元,超过了2007年度的捐赠总和。[2]但目前学术界对慈善捐赠问题的研究

浅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理论

浅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理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05-12 16:49:00 ] 作者:江希和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健词:慈善捐赠行为理论 论文摘要:慈善捐赠行为的理论依据影响着捐赠人的捐赠行为,同时对国家有关政策(如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的制定也有较大影响。本文对影响企业捐赠行为的三种主要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来说明和解释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主要有三种理论,即利益相关者理论、利润最大化理论和经济人效用最大化理论。第一种理论认为,企业是社会团体公民,它对于整个的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体社会都负有责任,而慈善捐赠行为则是这些责任的具体表现,因此赞成将捐赠支出作为费用以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第二种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的前提假设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捐赠行为也应遵循此一前提假设.要将其作为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整体决策的一部分;第三种理论则认为捐赠行为对股东权益并没有帮助.如将捐赠支出作为所得税的扣减因素,无疑是鼓励企业资源的不当使用,所以企业的捐赠行为是企业经理人为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所做的决策不符合股东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本文对这三种理论进行简要剖析,期望有益于有关政策和募捐策略制定。 一、企业相关利益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实际上就是能够影响企业并受企业决策影响的个人或团体(Freeman , 1984 )。相关利益者论与传统?…股权至上?…论具有根本的区别。股权至上论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作为代理人应无条件地维护股东利益。而利益相关者论则认为企业是一个由众多投入了一定专用性资产的参与者所组成的组织(Clarkson, 1994)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 者的投入与参与,管理者与各种利益相关者形成”多元信托”(multi-fiduciary )关系(Goodpaster, 1991)。换言之企业是各种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利益协调和均衡机制管理者应该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某个主体的权益。 利益相关者,根据与企业的不同关系类型将学者们一般将其区分为?…一级”和”二级”利益相关者(Post, 1996; Trevino, 1999)。前者指与企业形成正式契约关系的市场交易主体.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而后者则是指与企业形成非正式契约关系的非市场交易主体如政府、居民、社区、媒体、自然环境以及非人物种等。一般而言,作为市场交易主体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主要通过价格机制来得到满足,如股东通过分红、资本和经理市场来获得收益和控制权。非市场交易主体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一方面要通过强制方式来得到满足,如政府和环保主义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企业慈善捐赠是其权益得以满足的重要方式.如企业对社区、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关注等。Jones (1995)还令人信服地证明企业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回应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要求,有利于企业与其建立长期互信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体现为缔约、监督、搜寻等方面费用的交易成本.并因此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显然,企业慈善行为能够有效兼容社会公益与企业商业利益。 二、企业利润最大化 厂商行为无论人们对它赋予怎样的解释,但从长期和根本上看,还是利润最大化。实际上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厂商生产目的,其意义并不仅止于工具理性层面,而且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生产目的.国民财富增长等问题。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生产是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一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只有每一个企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资源才能更有效地被利用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被满足。所以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

慈善义卖捐款活动方案

慈善义卖捐款活动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慈善义卖捐款活动方案》,感觉写的不错,重新排版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希望对网友有用。 | 通过举办慈善晚会和义卖、义赛、义诊、义载、义捐等活动方式,有效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慈善活动,动员全区各界人士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慈善义卖捐款,欢迎阅读。慈善义卖捐款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目的:xx区20XX年度慈善公益活动动员大会在xx区行政中心召开,并正式启动“慈善公益活动周”活动。今年的慈善公益活动以”慈爱葵乡,和谐新会”为主题,以“慈善公益活动周”为主要形式,通过举办慈善晚会和义卖、义

赛、义诊、义载、义捐等活动方式,有效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慈善活动,动员全区各界人士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广泛募集慈善资金,并使用资金开展一系列扶贫济困慈善救助活动。 二、义卖时间:20XX年X月X——X 日 星期四、五下午2:00——2:30 三、义卖地点:全校各班教室 四、义卖品:文具和书籍(本周星期三下午2:30到一楼小会议室领义卖品) 五、负责人:XX班主任 六、义卖流程: 步骤 目标 具体做法 1宣传、发动、做好活动准备。 1、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献爱心,并用行动开展救济扶贫活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告诉学生我们学校全体老师在上学期末提前参加了这项活动。

2、向学生讲清楚活动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这次活动不是购买文具,而是参加慈善捐款后送文具作为纪念品,向学生强调以自愿为原则; 3、准备好义卖品; 2义卖捐款活动 1、展示义卖品,规定捐款多少送哪些纪念品; 2、收集款项,交到总务处,做好记录; 3、统计剩下义卖品并交回原处,填好义卖品剩下数量。 3 表扬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同学。 六、摄影、摄像:李绿楼安排慈善义卖捐款活动方案二 活动背景、目的: xx区致康康健园是专门为脑瘫儿童开展康复培训治疗的机构,现在有约30个孩子在园内接受治疗。我们已连续两年党团联手发起倡议参加了徐汇区致康康健园的周年庆募捐义卖活动,收到很

关于2017年度第一批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民政部 关于2017年度第一批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名单的公告 财政部、税务总局、民政部公告2018年第60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审批有关调整事项的通知》(财税〔2015〕141号)有关要求,现将2017年度(第一批)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公告如下: 1.神华公益基金会 2.爱佑慈善基金会 3.陈香梅公益基金会 4.安利公益基金会 5.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6.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7.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8.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 9.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 10.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11.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12.中国航天基金会 13.南都公益基金会 14.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 15.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

16.凯风公益基金会 17.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 18.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 19.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 20.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21.中国癌症基金会 22.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23.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24.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25.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 26.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 27.韩美林艺术基金会 28.爱慕公益基金会 29.中国医学基金会 30.兴华公益基金会 31.心和公益基金会(原心平公益基金会) 32.智善公益基金会 33.包商银行公益基金会 34.王振滔慈善基金会 35.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36.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37.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

XX研学基地安全管理制度

X X研学基地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XXX现代农业体验中心 安全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全员参与,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完成,结合体验中心园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中的安全管理,包括园区设施设备、消防、用电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第一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一、要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职业安全标准、法律、法规,落实公司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宣传、安全教育,开展检查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员工严格遵守园区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积极寻求降低事故发生、减少损失的办法和措施; 二、园区工作人员在办公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正确使用园区各种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积极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防止事故人身伤害; 三、园区责任人应将园区的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 第二条消防安全管理 一、园区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有维护公司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灾、报告火警的责任和义务;

二、园区应建立防火档案,明确公司防火的重点部位,建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三、园区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对消防和安保部门提出的消防工作整改意见,认真组织落实。 第三条用电安全管理 一、园区内使用各类设施设备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程序和要求,禁止违规操作以保障用电安全; 二、园区内除办公设备以外的电力设施设备的维修应由园区管理专人负责,其他公司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三、不得在园区内拉电线,不得擅自使用电热器具;下班时应切断设备、空调及各类电器的电源。 河北纵横时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1月4日 3

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因素

摘要:进入21世纪,企业在慈善事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分析影响企业捐赠的因素有哪些。 0 引言 我国企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慈善捐赠行为日益受到各企业的青睐。但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现代理念仍处于萌芽状态,受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跨国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内外部情况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1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富豪与企业的慈善意识正逐步强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对慈善产生了兴趣,并积极进行慈善捐赠。2006年4月11日,胡润百富榜在清华大学公布2006胡润慈善企业排行榜。在上榜的50家企业中,有14家国有企业、10家民营企业,这说明我国的企业在慈善领域已经开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和额度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调查了上海市营业额前1000名排名中的503家公司,发现有过捐赠行为的公司已占92.4%,从未进行过捐赠的仅占7.6%,但大部分公司的捐赠金额在5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还不到5%;且企业捐赠最多的领域依次是扶贫、救灾、社会福利和教育领域,大部分企业均没制定社会捐赠计划。葛道顺指出我国慈善捐赠水平较低,还未达到GDP比重的l%;国内慈善公益机构发展才刚起步,数量少且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较差,大多数还没有得到社会的信任;社会慈善理念过后,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清华大学的邓国胜认为,造成我国企业慈善捐赠不积极的原因有三:一是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不足;二是受我国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三是税收政策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中国不存在遗产税,另一方面是减免税的问题。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企业参与慈善捐赠事业还不太积极,受到内外环境多方面的影响。 2 我国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是比较积极的,以“求得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企业为何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捐赠呢,笔者认为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七点: 2.1 企业经营状况 约翰逊(Johnson)调查研究了产业结构和业绩对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税前利润是企业慈善行为的最主要决定因素。马克(Mark)和凯利(Kelly)通过实证分析,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笔者认为企业慈善行为水平与企业可利用的资源(现金流)和经营业绩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当企业的现金流越多那它参与慈善捐赠的力度也越大,反之就减少,当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时,企业更加关注提高社会声誉和提升企业形象,因此,他们会通过参与慈善事业来树立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从企业财务角度来说,我国企业目前大部分处于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阶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还不够完善,企业为了力求自保,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应对社会慈善事业的关注度不高。 2.2 企业形象 布雷默(Brammer)和米灵顿(Millington)总结了很多学者的观点,提出企业慈善捐赠的动因是为了企业声誉。参与慈善事业已成为企业获得高曝光率、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经常以此出现在公众视线中,将有助于企业获得公众的好感,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进而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社会心理学的晕轮效应表明,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因此这种晕轮效应同样会使

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财务规定解读

2009年10月20日,新华都集团董事长将其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的有价证券全部捐出,组建了国内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新华都慈善基金会,但我国对于股权捐赠成立非公募基金会尚没有完善的流程和法规。对此,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有关财务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213 号)对类似捐赠行为予以规范。 一、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的特点 对比2003年5月实施的《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3]95号)等相关法规,新政策在以下方面值得关注:(1)捐赠范围扩大到“股权”。财企[2003]95号规定,企业持有的股权和债权不得用于对外捐赠。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延伸和发展。财政部引进股权捐赠这一新形式,对公益机构今后的发展道路具有划时代意义。(2)企业捐赠股权须经审议。由自然人、非国有的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投资控股的企业,依法履行内部决策程序,由投资者审议决定后,其持有的股权可以用于公益性捐赠。(3)企业捐赠股权须办理股权变更手续,不再对已捐赠股权行使股东权利,并不得要求受赠单位予以经济回报。目的是规避假慈善、真避税的行为。(4)受赠对象是依法设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5)企业以持有的股权进行公益性捐赠,应当以不影响企业债务清偿能力为前提。 随着“股权捐赠”行为的逐渐增多。出现了一些个人基金组织。纵观国内捐股,非公募基金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所有的股权捐赠都是流向捐赠者专门设立的基金会;第二,基金会的日常运作还是以股权的红利为主,较少出现将股份套现以进行捐赠的情况;第三,由于国内慈善立法尚不完善,因此以捐股形式成立的基金会通常选择在海外注册或者挂靠在政府名下,比如,阳光文化基金是在香港地区注册,老牛基金会的主管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四,捐股者所拥有的股份都是在香港上市,这也与香港资本市场对捐股的慈善理念较为接受有关;第五,由于捐股牵涉上市公司治理与股价,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过户。 二、企业公益性捐赠股权的税务处理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如果捐赠股权成立的个人基金组织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则企业的股权捐赠不得在税前扣除。 而对于是否为“非盈利”社会团体或事业单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60号),明确了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应具备的条件。并于2009年8月联合公布了《关于公布2008年度2009 年度第一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名单的通知》(财税[2009]85号),名单包括“2008年度第一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66家,“2009年度第一批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3家。 虽然以上公布的名单中不包括个人捐赠股权成立的个人基金组织,但为了争取税收上的优惠,非公募基金组织可以根据财税[2008]160号第四条规定,进行申报。 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经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符合以下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公益性社会团体:(1)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即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依法登记,具有法人资格;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全部资产及其增值为该法人所有;收益和营运结余主要用于符合该法人设立目的的事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不归属任何个人或者营利组织;不经营与其设立目的无关的业务;有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社会团体财产的分配。(2)申请前3年内未受到行政处罚。(3)基金会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3年以上(含3年)的,应当在申请前连续两年年度检查合格,或最近1年年度检查合格且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在3A以上(含3A),登记3年以下1年以上(含1年)的,应当在申请前一年年度检查合格或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在3A以上(含3A),登记一年以下的基金会具备本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条件。(4)公益性社会团体(不含基金会)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3年以上,净资产不低于登记的活动资金数额,申请前连续两年年度检查合格,或最近一年年度检查合格且社会组织评估等级在3A以上(含3A),申请前连续三年每年用于公益活动的支出不低于上年总收入的 70%(含70%),同时需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