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2019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分层作业7 魅力独特的书画 北师大版必修3

最新2019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课时分层作业7 魅力独特的书画 北师大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七) 魅力独特的书画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练]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亲临泰山封禅,并命丞相李斯刻石以纪功。如果让你从书法的角度来评价李斯所刻的铭文,你认为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 )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B.起笔、运笔、转折、收笔,都能曲尽其妙

C.注重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泰山封禅的铭文应为小篆,A项正确;B项体现出书法的意境,为晋人书法的特点,B项错误;C项是楷书的特点,D项为草书的特点,均错误。]

2.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B[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体书写。三体皆工整精能,丝丝入扣,书法清新挺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小篆流行于秦朝,隶书流行于汉朝,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3.“对文钱”为宋太宗首创,是指同一年号钱,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内容完全相同,但币文的书法则不同。下图为宋太宗手书“淳化元宝”真行草三枚。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导学号:14322106】

A.当时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

B.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C.当时社会流行字体的多元化

D.汉字应用已深入社会各领域

C[材料反映的是宋太宗个人行为,不能反映出政府对书法书写的重视,故A项错误;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甲骨文标志着汉字的成熟,故B项错误;从宋太宗手书三种字体,可知当时字体多样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汉字深入社会各领域,故D项错误。] 4.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导学号:14322107】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

A[风俗画反映的是市民生活,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文人画则是很高雅的文化,A项符合题意;话本和小说只能体现出文化世俗化倾向,B项不符合题意;汉赋和唐诗是宋元以前而非宋元以后,C项不符合题意;元曲和傩戏只能体现出文化世俗化倾向,D项不符合题意。]

5.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 )

A.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C.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D.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D[唐朝时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理学还未兴起,故A项错误;文人画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文化需求,故B项错误;文人画强调个性,追求的是抒情写意,故C项错误;文人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故D项正确。]

6.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有( )

【导学号:14322108】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⑤ B.②③

C.③⑤ D.②⑤

D[程朱理学是官方的哲学,汉赋大气、华丽,二者均不是“市民文化”,而①③④均属于“市民文化”形态,D项符合题意;选项A错在含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错在含③,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含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7.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C[“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均属于市民文化,“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是强调士大夫对这些市民文化是排斥的,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从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材料不涉及厚古薄今的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对此类作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清明上河图》是其佳作

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C.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

D.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D[《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A项错误。文人画主要体现知识分子的需求,无法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B项错误;文人画大都是写意画,强调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不注重生活和写实,C项错误;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D项正确。]

[冲A挑战练]

9.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A[A项正确: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

B项错误:西周时期的文字书写载体以龟甲、兽骨以及青铜器为主,竹片也有少量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竹简开始大规模使用。虽然书写材料不同,但这不是造成文字笔画发生由繁到简变化的主要因素。

C项错误:字形的变化是为了书写方便,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故战国时期的变法与字形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

D项错误:“书同文”是在秦统一全国后推行的,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

10.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导学号:14322109】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皇帝好恶和朝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A、D两项;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既与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C项符合题意。]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14322110】材料一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材料二风格是书法艺术的灵魂。有无个人风格,是书法技术与艺术的分水岭。书法技术目的在于制造出“书法产品”,合乎标准,达到最有效的使用目的。而书法艺术是书法家所洞察到的事物美的本质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风格,甚至同一书法家不同时代也表现出不同风格。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王羲之的书法有何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风格是书法艺术的灵魂”。(至少两例)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对王羲之书法特点的描写,进行归纳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二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举例说明即可。

[答案](1)行书工整清晰,飞洒活泼;草书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2)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柳公权的楷书遒劲森严,人称“颜筋柳骨”。(任意两例均可,但要求都属于同一书体)

12.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颜真卿书法图二张旭《古诗四帖》

图三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根据图三,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明确图一、图二分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张旭的草书,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其特点和时代特征。第(2)问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小说,其出现原因在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

[答案](1)图一:注重规范法度;图二:狂放不羁。时代特征:国家统一和繁盛。

(2)主流形式:小说。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

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纸的发明 1.发明 最新考古表明中国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同时证明西汉时期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同时存在。 2.改进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3.传播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掌握中国发明的造纸技术,之后传往欧洲。 4.影响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原理 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 2.功能 方向测定。 3.过程

4.传播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 5.意义 (1)对于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 (1)商周时期,中国人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3)东晋时期,火药开始出现。 2.应用 (1)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 (2)明代的火器制作工匠创造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3.传播 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影响 火药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雕版印刷术 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 (1)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导航 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重点难点1.汉字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历程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2.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早期文字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成熟: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判断正误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提示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但不能说是最早的文字。 2.统一文字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为文字统一提供条件。 (2)概况: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3)意义: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思考 思考下图是汉字“文”字的书写变化,从中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提示汉字在历史变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二、书艺历程 1.形成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判断正误 汉字等同于书法。( ×) 提示二者不能等同,汉字是实用性的象形文字,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兼有审美和实用功能。

问题思考 思考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提示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发展历程 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大一统,国家繁盛,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意绪狂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课时规范练35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 1.(2019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四校期末,26)在宁夏发现的印制于西夏后期(南宋时期)的一本佛经残本有以下特点:字体歪斜、有个别字排倒;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墨色浓淡不均;有隔行线的陈迹。另一本佛经上有西夏文刻款“选字出力者”等语。据此可确证的是( ) A.西夏已经出现活字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在西夏得到普及 C.佛经的雕版印刷始于宋代 D.西夏的印刷技术落后于宋朝 2.(2019山东济南模仿,26)唐代的炼丹家作《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即已记载了炸药的诞生。到北宋时,政府开始组织有关火药与兵器的大规模生产,由于涉及戎机,官方作坊要求工匠熟背制造步伐,严禁外传,同时禁止硫磺、硝石流出,特殊是流向辽国。据此可知( ) A.专制主义制约科技进步 B.政府行为主导科技发展

C.宋代火药技术已趋成熟 D.政局变迁影响科技发展 3.(2019山东滨州模仿,26)下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术》(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这表明( ) 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 B.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进步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 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 4.(2019福建福州二模,27) 上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 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5.(2019安徽淮南二模,25)《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配合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华使人调和发展。“德”管的便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材料认为《黄帝内经》( ) 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 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 6.(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27)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明白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历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7.(2019广东惠州模仿,26)《东京梦华录》是北宋死亡后,跟随大批臣民逃亡南方的孟元老撰写的一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

2020年度高中必修3北师大版历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 . 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C . 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D . 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 2.《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B . 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 . 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 D . 人类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3.2010年1月14日,谷歌(英文为“google”)中文网站LOGO ,由原来的多颜色字母转变成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下图),其中“L”代表( ) A . 指南针 B . 造纸术 C . 火药 D . 活字印刷术 4.对下幅绘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画在植物纤维纸上 B . 它是一幅雕版印刷品 C . 作者是晋代顾恺之 D . 研究战国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5.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

A . 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 B . 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C . 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 D . 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6.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是中国书法艺术 ①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 ①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①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 . ①①① B . ①① C . ①①① D . ①①①① 7.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认为,某词作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豪气超乎尘埃之外。”该作者应是( ) A . 李煜 B . 柳永 C . 苏轼 D . 李清照 8.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 .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C .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 .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 9.《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 A . “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 . 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 . 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 . 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10.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 结论,称之为“ 信口雌

2020高中历史 第2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案(含解析)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1.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概述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1。从时空观念角度、综合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起源、演变的历程。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识记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艺术魅力。 知识点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 中国文字萌芽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 商朝出现的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3.演变 (1)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

鼎文。 (2)大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字异形,统称为战国文字,都属于大篆。 (3)小篆:秦统一后,把各国文字统一成标准字体——小篆. (4)隶书:隶书是秦朝时与小篆同时使用的一种字体,汉朝时普及,东汉末年定型,成为官定标准书体。 (5)草书:与隶书同时兴起的草书体,书写便捷省事。 (6)行书:东汉末年行书体出现,至魏晋时兴盛。 (7)楷书:东汉后期出现,魏晋时大体定型。 [图解历史]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 1.秦汉: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 (1)代表作:秦朝的泰山、琅玡、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熹平石经》。 (2)人称“草圣”的张芝,被后世称为草书的创始者。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1)三国曹魏的钟繇,被公认为“领楷书之先”的书法大家,

代表作《宣示表》。 (2)“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南北朝遗留下来的书法名作《龙门二十品》等,是当时的书法精品。 3.唐代: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 (1)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极负盛名。代表作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人称“颜筋柳骨",代表作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最为有名。 4.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向多样性发展。 (1)代表:“北宋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明清的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郑板桥等。 (2)特点:擅长各种书体;诗文与书画兼通,追求个性解放。 [误区警示] 中国古代文字理解的两个误区 (1)我国最早的文字不能说是甲骨文,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分层作业(二)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公元前2 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B.沙漠 C.高山D.河流 D[从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展来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兴起在黄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因此孕育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 A.汉谟拉比B.大流士 C.修昔底德D.亚历山大 D[由时间“公元前4世纪”和“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可知“他”是亚历山大。] 3.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的流域是( )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恒河流域 B[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文明鼎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4.右面是影片《斯巴达克斯》的海报。该影片是一部大制作的古代 史诗式的电影,它叙述了公元前73年古代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 虐而在斯巴达克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但最终被镇压的史实。这部电影反映 的史实( ) A.体现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 B.促使罗马帝国达到顶峰 C.导致了罗马帝国最终分裂 D.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A[斯巴达克起义是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反映的史实是罗马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故A项正确;B项是在1-2世纪,C项是4世纪末,D项是5世纪后期,时间均不符,排除B、C、D三项。] 5.她在经历从共和国到帝国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大肆扩张领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她”是( )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岳麓版习题精选七 第1题【单选题】 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孔子受到了许多诸侯的拒绝和同时代人的嘲笑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他的宣传方式不利于新旧相替 B、他的主张不符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主张不利于稳固统治 D、他的行为方式特立独行遭人忌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社会史》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积极而又务实的思潮”,“这一思潮基本上紧扣帝国建立前两百年整个政治生活所关心的两大实际问题:一是‘富国’(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二是‘强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或主权)。”掀起“这一思潮”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下,信陵君门客三千,春申君门客三千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 A、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 C、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 D、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有位史学家评论中国战国时期说:“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逆势而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最可能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

最新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学业达标] 1.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 )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答案 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指的是甲骨文,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商朝,故B项正确。 2.研究商代的历史,需要解读的文字是( ) 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的文字形式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故选A项(甲骨文)。B 项的字体是秦代的小篆,C项的字体是楷书,D项的字体是行书,均排除。 3.西周时,文字多刻在青铜器皿上,青铜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这反映出西周( ) A.青铜铭文追求审美功能B.青铜工艺水平提高 C.文化传承意识增强D.宗法礼仪渐趋崩溃 答案 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审美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了青铜器上的文字内容,没有

说明青铜器本身的工艺,故B项错误;通过“铭文内容丰富,为后人提供了祭祖、征伐、册命、赏赐等详实记载”可得出这些铭文是人们了解西周历史的有效渠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文化传承意识的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宗法礼仪的变化,故D项错误。 4.史载,秦朝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凡制造度量衡器,都得刻上这个由四十字组成的诏书。因陶制量具不能刻字,就用刻了字的十个木戳,印在陶制量具上连成一篇诏书。据所学知识推断,该“诏书”的字体是(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故B项正确。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的官方文字,不是秦朝的,故A项错误;隶书是秦朝吏卒为记录官狱文件创造的,目的是简化小篆,提高书写速度,不是官方字体,故C项错误;楷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不是秦朝,故D项错误。 5.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减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答案 B 解析郭沫若的评价强调的是采用隶书在秦始皇改革中的地位,并不是强调采用隶书在汉字发展中的地位,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因为隶书相比小篆更简化而且更容易辨认,从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纵深交流与融合,故B项正确;书法艺术成熟于魏晋以后而非秦汉时期,故C项错误;秦始皇创建大一统帝国属于政治方面的功绩而非文化领域的成就,故D 项错误。 6.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字体端正规范。下列四个“書”(书)字中,属于楷书的是( )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为篆体,故错误;B项为隶书,故错误;C项符合楷书的特点,故正确;D项是行书,故错误。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作业 岳麓版必修3【必做练习】

第7课汉字与书法 [随堂检测] 材料说明,殷商时代( )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 C.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D.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解析:选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关于人类、人身、人伦、人的活动的甲骨文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说明当时人类的自我认识已较深刻,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占卜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表格只是体现了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没有涉及甲骨文字本身,无法得出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2.《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④ 解析:选B。“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分析各备选小项,②④正确,①错误,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材料不能表明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③错误,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 3.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

解析:选B。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隶书,A项字体属于楷书,B项字体属于隶书,C项字体属于行书,D项字体属于草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4.《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兄侄颜季明的草稿(如图)。他对兄侄在安史之乱期间为国家壮烈牺牲,身首异处,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下列作品中,与《祭侄文稿》风格一致的是( ) A.秦《泰山石刻》B.王羲之书《兰亭序》 C.颜真卿书《多宝塔碑》D.西周散氏盘铭文 解析:选B。《祭侄文稿》体现的是行书字体,介于楷书、草书之间,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A项是小篆字体,B项是行书字体,C项是楷书字体,D项是金文,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5.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中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列是有关“和”字的几种字体 材料中的图一至图三分别属于何种字体?图二字体的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中有关和谐的理念。 解析:第一、二小问,结合所学篆书、行书、隶书等字体特点进行判断和迁移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和谐理念注重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可结合儒家、道家、墨家政治主张进行回答。 答案:字体:篆书(或小篆)、行书、隶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理念:儒家的“仁”、“礼”;道家的“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高中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7 魅力独特的书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七)魅力独特的书画 (建议用时:20分钟) 1。下面对汉字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B.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的成熟 C.金文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D.草书因其独具的风格常常应用于公文 C [甲骨文是已知中国最古老成熟的汉字,排除A项;汉字的成熟标志是甲骨文,排除B项;甲骨文难以辨识,而金文是甲骨文和小篆之间的书体,流行于秦朝以前,故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故选C 项;草书由于潦草,最具有艺术情趣,不能用于公文,排除D项。]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亲临泰山封禅,并命丞相李斯刻石以纪功。如果让你从书法的角度来评价李斯所刻的铭文,你认为下列哪一说法最准确()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画如铁石,字若飞动 B.起笔、运笔、转折、收笔,都能曲尽其妙 C.注重规范法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D.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泰山封禅的铭文应为小篆,A项即是小篆字体的特点,A项正确;B项体现出书法的意境,为晋人书法的特点,B项错误;C项是楷书的特点,D项为草书的特点,均错误。] 3.“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发明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这说明汉字演变( ) A.适时调整,顺应新变化 B.完善和简化构型体系 C.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D.汉字的象形功能增强 A [材料“砲”本是用石头做的进攻武器,所以义符从“石”,“火药发明”以后,形体改为从“火"的“炮”,说明汉字演变是符合新变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汉字的简化,故B、C两项排除;汉字的象形功能减弱,故D项错误.] 4.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不重形似,有着突出的内在精神美,呈现出一种静穆、玄淡、中庸柔和之美。以下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有误的是() A.注重个人主观性情抒发 B.深受儒学、道家思想影响 C.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D.重在表达个人的政治理念

推荐学习K12(全国通用版)2018-2019高中历史 课时分层作业10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时分层作业(十)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练]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 A.甲骨文的形成B.秦始皇统一文字 C.楷书的形成D.汉字演变为书法 A[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时盛行甲骨文,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在汉字形成完整体系之后。] 2.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这种书体是( ) 【导学号:12322110】A.篆书B.隶书 C.楷书D.行书 D[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狂放,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3.下面的书法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作者被誉为“书圣”。该作品的作者是( ) A.王羲之B.颜真卿 C.欧阳询D.怀素 A[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誉为“书圣”。故答案为A项。] 4.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 A.国粹京剧B.李白诗篇 C.绘画艺术D.书法艺术 C[“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大自然,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实际上是追求意境的过程,离不开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思,与此相符的是绘画艺术,故选C。] 5.下图说明( ) 【导学号:12322111】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D[三教合流主要是指宋明以后,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响,融会贯通。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 项正确。] 6.宋代《货郎图》,生动表现了时代生活的一瞬,下列作品与其题材类似的是( ) 【导学号:12322112】A.展子虔的《游春图》B.阎立本的《步辇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王冕的《墨梅图》 C[《货郎图》属风俗画,与此类似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A项是山水画,B 项是人物画,D项是文人画。] 7.进入明代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益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此即为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 【导学号:12322113】A.中国文化地域性浓厚 B.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 C.经济重心的日趋南移 D.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 D[本题考查的是明代戏剧传奇兴起的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戏剧传奇这种市民文化也应运而生,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8.道光八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 ) 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 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 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

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4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

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时分层作业(四)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此时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 A.石器B.耒耜C.铁器 D.青铜农具 A[首先要明确“刀耕火种”的含义,即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因此此时使用的工具都是石器,故选A项;耒耜是“石器锄耕”阶段的生产工具,B项错误;铁制农具出现于“铁犁牛耕”阶段,C项错误;青铜农具出现于“石器锄耕”阶段,D项错误。] 2.(2020·某某高考·1)近年某某新干出土了一批商朝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某某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C[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某某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某某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某某新干,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3.下列图片可以直接用来印证我国古代( ) 石犁骨耜铁犁犁冠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综合练习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A.李时珍、毕升 B.毕升、蔡伦 C.蔡伦、郭守敬 D.李时珍、郭守敬 2.关于赤道坐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于赤道坐标的国家 ②明显落后于古代西方使用的黄道坐标 ③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取代了黄道坐标 ④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郭守敬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C. 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 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4.下图是天文观测仪器浑仪,下列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是古代中国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至迟秦始皇时就已经有了这种仪器 ②突出优点在于赤道式装置,对于观测星辰的周日运动最为方便 ③经过石申的革新,结构简化,精度提高,称为“简仪” ④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5. 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 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D、唐代流行“长短句” 6.传统中医学的成就主要是下列哪三项 ①经络学说②四诊法③吃药输液法④针灸疗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7.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所示是其中哪一项发明外传的示意图() A.指南针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8.2005年是X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隆重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是因为其 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实力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 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9.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部编版)2020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第6课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学案北师大版必修3

第6课绚丽多彩的古典戏曲 [学习目标] 一、从参军戏到元杂剧 1.戏曲的产生:中国戏曲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批专门从事乐舞戏谑的艺人,称为优伶。唐代产生了“参军戏”,演起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2.元杂剧 (1)形成: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艺术特色:专为表演历史故事而服务的演出形式,具有严格体制和独特艺术风格;一般分为四折一楔子,角色分为旦、末、净等。 (3)代表作家及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最为著名,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思维点拨]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戏的产生,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元代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推动了元杂剧的产生。 1.中国古代戏曲盛衰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提示(1)兴盛的原因:①社会经济发展。②适应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③具体的政治环境。 (2)衰落的原因:形式僵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3)启示:①艺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不断进行创新。②一切艺术形式首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也必须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否则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二、“近代百戏之祖”——昆曲 1.形成与发展 (1)形成:元朝末年,在江浙一带兴起了南戏,明代发展为传奇。到明中期,逐步形成四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 (2)发展: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加以改革,形成新昆腔;梁辰鱼利用新昆腔创作《浣纱记》,大获成功。形成新昆腔一统传奇的局面。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

2.鼎盛: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末年,新作品层出不穷。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代戏曲家朱素臣的《十五贯》都是昆曲名作。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 1.产生与发展 (1)乾隆年间,地方戏曲继续发展,昆曲日渐衰落。 (2)乾隆末年,南方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3)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后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 (4)清末,京剧走向成熟,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大剧种。 2.表演特色 (1)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以唱、念、做、打为艺术手段。 (3)音乐以二黄和西皮为主,使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4)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5)多采取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3.地位:京剧成为“国粹”。 2.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图一元代杂图二京剧 剧陶俑脸谱 提示地位:图一中的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图二中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3.京剧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在内容上,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2)在分工上,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3)在动作上,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主题古典戏曲的发展历程 1.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课时练】2019-2020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明》课时练习卷 (二)

2019年秋部编本七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两汉的科技和文明》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8·辽宁初一期末)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祖冲之——《九章算术》——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世尊其为“神医” D.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2.(2019·江苏初一期末)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A.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 B.锤繇----创作《宣示表》 C.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 D.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

3.(2018·辽宁初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它既是一部重要的史书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B.由史学家司马迁编撰 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D.是班固所写 4.(2019·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初一期末)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的纸被称为“蔡侯纸”B.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C.北朝贾思编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牡丹亭》5.(2019·北京中考模拟)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18·广东初一期末)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指南针的应用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造纸术的改进 ④《天工开物》的问世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7.(2019·广东中考模拟)《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B.《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

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分层作业-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分层作业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9·信阳高一检测)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 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解析】选D。中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产品仅供官府和贵族使用,不流入市场,在明朝以前官营手工业代表社会生产的最高水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时代的是指( )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 【解析】选A。从夏朝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其中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故选A。 【补偿训练】 下列选项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 ) A.《周礼》中提到的“妇功” B.河南出土的司母戊鼎 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 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铁器 【解析】选B。“妇功”旧时指纺织、刺绣、缝纫等事,为妇女四德之一,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故B正确;水排冶铁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故C错误;利用灌钢法制作铁器发生在南北朝时期,故D错误。 3.(2019·北京文综)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90分钟100分) 第工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据此回答1?4题。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出现最早的是 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2.下列有关四大发明外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4世纪起,造纸术向东传到朝鲜、日本 B.指南针13世纪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C.13世纪中期火药与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传人欧洲D.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到了朝鲜、日本,向西传到了美洲与欧洲3.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 4.“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 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 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许多科技领先世界。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有300项,其中属于中国的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据此回答5一10题。 5.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 A.指南针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C.圆周率D.浑仪 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 A.祖冲之B.石申C.郭守敬D.沈括 7.右图是《周稗算经》的书影,它是一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