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

2.2.2 社会网络的特点

在与社会网络相关的研究中,“关系”(Tie)、“网络”(Network)、“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等类似的概念经常一起出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区别与联系。

(l)关系与网络

关系的一种含义是指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社会学研究中的关系是指一种人际互动形式,是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通过交流所形成的一种纽带式的联系。在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关系是最基本的分析单位。

社会学研究中网络的概念首先由西美尔(Simmel,1922)提出,他把社会想象为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即网络是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集合,其中一种关系的互动会影响其他关系的互动。

(2)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的概念于20世纪40年代由布朗(Brown)提出,用社会网络的隐喻概念对社会结构进行描述,认为社会结构就像一个网络,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就像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关系的强弱反映了人际交往的频繁程度。米歇尔(Mitchell,1969)在考察社会网络与社会支持关系时,认为社会网络实质是一群人之间的关系结构及他们之间的特定关系。大多数学者对社会网络的界定都包含了共同的思想,即社会网络是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各种关系的集合。

社会资本的界定学术界有五种看法,第一种是“资源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Bourdieu,1986),社会资本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的资源(LinNan,1981);第二种是“能力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边燕杰、丘海雄,2000);第三种是“功能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能为人的行动带来便利(Coleman,1988);第四种是“网络说”,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2002);第五种是“文化规范说”,认为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信任、规范、制度等文化规范(Fukuyama,1995)。

目前,对社会网络概念的界定形成了基本共识,而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仍然众说纷纭,没要形成统一的标准。事实上,社会资本的概念总是与社会网络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资本理论是建立在对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的,社会资本的核心是蕴含资源的社会网络(资源说、网络说),同时社会资本又是社会网络的特征和作用的具体体现(能力说、功能说)。因此,对社会网络进行研究更具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本研究中的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间各种关系的集合。具体而言,社会网络作为一种与市场和企业相并列的资源配置体制(Powen,1996),是各种关系的集合。同时,社会网络作为关系的集合蕴含了一系列的潜在资源,这一资源集合中不但包括各种经济资源,还包括情感、服务、财政、信息等各种社会支持。

2.2.1 社会网络研究的研究维度

对社会网络研究维度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和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的学者根据网络中联系的类型对社会网络进行划分(Fountain,1997;陈劲和李飞宇,2001;张方华,2004);有的学者则根据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征和作用机制对社会网络进行划分(Nahapiet&Ghoshal,1998)。

本研究借鉴社会网络研究中的联系特征和作用机制对网络维度进行划分,将社会网络维度划分为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个层面(Tichy et al.,1979)。

结构维度关注的是网络中行动者在网络中的所处位置所具有的结构差异,强调处于网络中不同位置会拥有不同的资源控制和行动优势。衡量结构维度的主要指标有规模、关联性、密度、可达性、方向性、互惠性、紧密性、持续性、中心性、异质性等。结构维度是图论思想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因此对结构维度指标的测量普遍上存在数学计算和主观评价两种方向。本研究对网络结构维度的衡量选择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四个指标。

网络的关系维度强调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联系本身所呈现的特点,这些特点不是网络位置不同的结果,而是由联系双方交往过程和交往历史决定的。衡量关系维度的主要指标有关系强度、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关系互惠性等。由于关系维度本身评价的是关系的一种状态,因此对关系维度相关指标的测量均采用的是受访者主观评价的方法。

本研究对网络关系维度的衡量选择关系质量、关系强度、关系稳定性三个指标。

网络热词折射社会情绪

网络热词折射社会情绪“词媒体”成独特信息载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4009185.html,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2011年04月20日 网友发起“幸福体”造句,“娱乐式招聘”引来非议,有高校推出了“恋爱课”……每天进入网络,似乎总有层出不穷的新词让你应接不暇。它们浓缩各种热点新闻、新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成为深浅不一的话题中心。对此,有人乐于接受、欣然传播,唯恐被指Out;也有人对此漠然或排斥。无论如何,网络造词已成为当下网络文化中的观存在,甚至由此引出“词媒体”的概念,期待以热词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加快传播和记忆的速度,成为独特的传递信息载体。 修词高手,你也可以尝试 搜索类网站的热搜词、微博的热门话题榜等,是一部分网络热词的来源,不过,热词源源不断地生成,离不开维基类网站这样一种开放平台上、被称为“维 ”的众多网友的主动创造和热心参与。门槛不高,谁都可以一显身手,每一个网民都可能无意间成为创造网络流行语的推手,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撷取、传递感兴趣 知识。 义务编写、传播网络热词已成为诸多网友热衷的活动之一,他们也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智愿者”。他们创建、协作、围观,众多热词涵盖事件 键信息,也蕴含网友的观点和立场,“词媒体”也应运而出。 网友创造词条,需要反应迅速、具备知识传播性及多人协作的技巧。“修词高手”维客们对热门信息的反应很快,“抢”着浏览最新报道、社区论坛的动 ,利用搜索引擎等搜集资料,随时根据跟踪报道进行修改编辑等;以敏锐的触角,从热词的来源、文化、概述、注音书写、用法、网络释义等多个角度加以诠释,搭 知识传递的链条;以群体协作完成每个词条的编撰,每个人都可以添砖加瓦地发表意见、对主题进行扩展补充,价值得到肯定。 网友“池中鱼”,本职工作是四川江油市的一名厂矿安全员,出于感觉“好玩、有意思”,从2008年开始,至今在互动百科上已进行8000多个词条编撰, 趣集中在电脑、科技、人物以及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方面。作为网站的活跃用户,他常收到一些心仪的数码类礼品如手机、电脑音箱、U盘等作为礼物,还获 参加用户大会。陈小蓓,广东汕头人,在演艺公司工作,2009年初开始接触到词条编写,现在每个月编写词条不少于100个,平均每天五六条。她说,这个工作其 人人都可以,关键在于描述、摘要尽量客观,要有自己的加工创造,不能简单摘抄等。 互动百科内容中心总监王波介绍,互动百科现有约300万注册用户,参与词条编写的活跃用户有两万左右。这些“智愿者”年龄多在20岁—40岁之间, 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容易接受新知,富有创造力,所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有开网店的、从事建筑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以及学生、公务员等。从2005年开始,短 六年,互动词条已拥有520万个,超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 浓缩丰富信息含量的网络热词,就这样在网友中间创造、传播并流行。或许哪天灵感乍现,作为普通网友一员的你,也可以步入修词行列。 热词传播,折射社会情绪 近些年的网络热词也呈现某种变化趋势,一开始通过概括新闻事件诞生了“打酱油”、“躲猫猫”等一批热词,去年则渐渐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关于民生 题的词语,如“豆你玩”、“蒜你狠”等,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群众的情绪。还有一些人们生活状态的描述,如“恐聚族”、“橡皮白领”等,还出 “很黄很暴力”、“我爸是李刚”等热语,以及梨花体、咆哮体等新文体。 暂且先不去计较这些新鲜玩意是否符合语言规范,对普通网民来说,三五个字组成的网络热词,通过形象精炼的描述、恰当鲜明地总结新闻事件或社会现 ,方便记忆搜索。这些热词类似于“点穴”,记录基本的社会风貌,以及人们的生存状况、希望和无奈。 常年关注网络流行语的专栏作家黄集伟认为,在信息透明度增加之后,当人们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完美的事情,由于无力而郁闷;从发泄个人的压力, 关注公众及不同群体的社会问题,网络热词感知并记录种种社会心理和民间情绪。它选择颇具自嘲和无奈意味的网络语,如“被××”,戏谑性地使用反讽,有的搞 、闲扯,甚至没有任何意义,如“神马都是浮云”等,形成情绪的传递和集体宣泄。 网络热词以迅捷传播吸引关注,但其另一缺憾也因“快”引起。热词层出不穷,但不少止于文字游戏,真正产生影响、能留下深刻烙印的并不多,有些还 及进入大范围人群交流就已消逝。有的造词造句方式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跟风,比如“××族”、“ ××哥”等,因为过于泛化而降低了新鲜感和锐利度,极易形 审美疲劳,甚至让人厌烦。互动百科的王波告诉记者:“不是所有的词都能沉淀下来,大部分词不会再被提起,生命力并不长久。”为此,互动百科将联合专家,尝 制定网络热词的相关标准,呼吁提升词媒体自我整合、自我修正的能力。 网络热词,淡看其潮起潮落 “明明是中国话,怎么就听不懂呢?!”网络造词形成的一些词汇“新典故”让一些人很难理解:为何放着现成词不用,偏偏再造这些奇怪的词?有一种 见认为,随意性的“造词”对语言是一种破坏,影响了人际之间的交流,但更多人对此抱有宽容、淡然的态度。 网络热词热语的使用,在某些人群之间确实造成了一些小小的交流阻滞,尤其对不熟悉网络语言者而言,难免有点愣神。有批评指网络流行语是“异形”, 有人担心这些词范围只局限在一个特定的交际圈子,沉溺其间可能会影响对规范语言及其语境的把握。 很多网友使用网络热词,只是在一定群体之间形成某种默契和共识,轻松调侃,“认真你就输了”。南京市人民中学语文老师赵女士看来,师生间交流此 障碍并不突出。中学生们普遍不太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觉得没有意思,太“侉”;而高中生则喜欢用自己发明的语言,如使用谐音字或近音字、错别字、字母缩 等,平时交流并未明显感觉障碍的存在。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从事网络传播研究的王少磊先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相对宽容。他认为,语言不需要那么纯洁,对一些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的语 ,他即使不喜欢也能接受。有些网络热词表达某种情绪,或者因为被媒体频繁使用,语感好,有嚼头,能够确切地表达,进入到语言中也挺好,同样可以看作是对汉 言的一种丰富,不必太保守。 南师大文学院语言科学及技术系李葆嘉主任看待网络热词则更加淡然。他认为,造词者希望以自己对词条的加工创造引起关注,这是正常的社会文化心理。 网络热词不妨顺其自然,不要人为干预,理解语言所具有的宣泄情绪和表达意愿功能,并给予宽容。 随着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群落、价值观、审美趣味的出现,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了社会时尚的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引导,区别对待不同可接受度 流通度的网络词语。语言本身也经历新陈代谢和自动筛选,能够流行起来就说明它们在某个阶段触摸到了多数人的愿望或要求,不妨有选择地予以吸收采纳,而不是 味排斥。 链接词条:混血大学(教育类) 释义:上海纽约大学日前进入正式筹建阶段,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混血大学的产生背景一方是美国知名的私立大学纽约大学,一方是中国的重点高校华东 范大学词条:打架成本公式(社会类) 释义:“打架成本=5至15日拘留+500至1000元罚款+至少500元医疗费+心情郁闷……”近日,在微博上,“草根警察郑伯武”发布的一条“打架成 公示”的帖子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 词条:钟点亲属(家庭类) 释义:由于离婚率居高不下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目前芬兰8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2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于是,“钟点男”“钟点女”和“钟点姥姥” 新兴服务应运而生。 词条:自给族(生活新族类) 释义:自己在家做馒头面包不是稀奇事,可自己发豆芽,做豆腐,做酸奶,就比较少见了。在一些美食论坛和群中发现,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正在一 家庭悄然流行。

网络社交必备词汇大集合

网络社交必备词汇大集合 在网络流行的时代,各种网络用语也是让人们应接不暇,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有趣实用的网络社交用语。 poke: 戳,社交网站上常用的和朋友问候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在社交网站上“戳”别人一下,打个招呼,就可以说成是poke someone。 twitter:一个用户可以经由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或 Twitter 网站来更新的微型社交网络。 blog:博客 social networking:社交网络 online community:网络社区 create a personal profile:注册个人信息 online marketplace:网上市场 google:谷歌搜索引擎,现在也用来做动词表示在网上搜索信息。Have you googled someone lately? newbie:新人,新手。记住这可是这个词的正确拼法,其他不规则的拼写往往带有贬义,最好不要用。 bump/bump up:顶。看到一个好帖子、好提议,忍不住要“顶”一下,就是用的这个词啦!你可以来个简单的“Bump!”,或者完整的“I'm goi ng to bump the thread (up)。” troll:可以指发恶意帖进行挑衅、使正常的讨论无法继续的行为,也可以指“潜水”(就是“只看帖不回帖”)。它还可以当名词,指干上述勾当的人。另外,“潜水”最常用的是lurk,“潜水员”就是lurker。 troll虽然也有这层意思,但不常用。 flame:指论坛成员在发生意见分歧后上升到人身攻击的行为。 hacker: 黑客,电脑入侵者与破坏者,以进入他人防范严密的计算机系统为一大乐趣。 spam: 垃圾邮件,也可以用作动词,例如:It is illegal to spam Internet users with unsolicited commercials。(不征求互联网用户同意而发送商业广告等垃圾邮件是非法行为。)

关于网络语言对社会发展是利大于弊

1、首先要厘清“社会进步”的概念,不论是“正规语言”还是“网络语言”,用什么样的语汇与所谓“生所力”发展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社会进步”探讨首先要抛开与GDP有关的东西,即使某些词汇真能带来利益,但对于人类社会这么个大概念来说,这点利益可以忽略不计。 2、网络流行的东西,除去商业流行语,其他的都能带来一个推动社会的东西,那就是社会共识,比如“躲猫猫”,比如“被XX”,比如“屁民”,你可以参考南都的新语文。这些词汇,传神易懂,让公民在法律,权利,以及政府的诚信,权力滥用问题上,形成很强的传播力量,这种力量是监督的力量,基于共识。 3、依上面论证,网络流行语盛行是社会进步。 4、对手如果说这东西对语文的冲击,不规范,语言美消亡等等,甚至说到这东西让人智力低下等等,别理他,你举个例子,一个“囧”字,可以这么传神地表达郁闷,无奈,可怜……而且是全民创造,网络时代之前可以吗?网络语的表达不会消灭旧有的的表达方式,只会丰富。 待网络词语应像对待一般的新词新语一样,不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视,应该对它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网络兴起的时间还很短,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成为经典语言,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在“约定俗成”中自然而然地淘汰掉。对于一些体现网民聪明才智、有创造性、网友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特色语言,不但不应禁止,还要鼓励其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汉语网络用语的发展,以此形成一个良好的、符合网络社区特定规律的语言环境。 网络热词走红国家语委:丰富民众语言 马培贵 2010年11月30日08:52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专家认为网络语言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但生造和不规范使用也会对汉语产生不好影响,需加以引导 201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不少红遍网络的热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极其普通的言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红,成为常用的语言及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尤其是起源于动漫的“给力”一词,竟然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让网络词汇大为“风光”,被视为网络影响力增强和网络词汇“转正”的象征。 网友:热词“转正”是网络力量增强的象征 网友对热词“转正”现象欢欣鼓舞,认为这是网络被主流媒体和政府认可的标志,彰显了网络力量的强大。 网友“一民的天空”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对网络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体现了文化源于大众、服务大众的包容性,必将为文化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带来活力。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朱强博士认为,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主流的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由此可见网络已经多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这些灵动、鲜活的词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带来了活力,也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 争议:同一热词会有不同解读 网民对网络词语的解释常常争议不止。汗或寒,被解读为表达敬畏的意思。但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很多人都在频繁使用这个词,但事实上,大家对词义的理解各不相同。比如,有

网络文化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网络文化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项网络研究的反思 张再云1 【内容提要】网络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仅对社会科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对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在一项网络研究的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文章从研究方法和研究伦理两个方面阐明了网络文化对传统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并对网络研究方法和传统学社会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文章指出:传统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在网络领域不一定适用,因此在做网络研究时必须考虑到网络本身的特点、网络文化的因素。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化社会学研究方法 Network Culture &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Reflections on a Netwok Study Abstract: Network, the whole new field, puts forward the new subject of sociology not only, but also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The paper dedicates the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sociology research method by network from two angles mentioned. The paper also shows it is not certain to use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in network. Therefore, it must be concerned to features of network. Key words: network, network culture, social research method 一、缘起——一项网络研究的教训 麦克卢汉(McLuhan)曾经用“后视镜”的概念来形容人们对待新生事物的方式。他说:“我们总是透过后视镜来看现在的一切,我们是倒着走向未来的。”同样的,人们在对待网络这一新事物时也会不自觉地戴上后视镜,网络研究领域就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在一项网络研究中的切身体会和教训可以证明这一说法。如果使用现有的社会研究方法(镜子)来检视网络社会与文化(未来)就会发生“倒着走向未来”的现象。为了说明这一教训,下面先对该项研究的具体过程做一简单的交代。 笔者进行网路研究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研究的议题是高校BBS站内规范的形成及其控制。但由于笔者对BBS并不了解,甚至还没有上过BBS,也没有注册ID。但是,要对BBS进行研究,首先必须找BBS站的站长或版主等进行访谈以初步了解BBS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就不自觉的采用了传统社会调查常用的通过行政手段自上而下了解情况的方法,即先找相关的负责人和管理者,以获取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因此,笔者就带上有效证件找到学校管理BBS的相关负责人X老师。他很支持笔者,当场就为笔者注册了一个ID,并热情提供了BBS站务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及联系方式。当时,X老师也提醒笔者要为网友保密。笔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决定只利用这

网络热词的看法

面试热点 “‘给力’,还真的很给力,居然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10日,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热议这一似乎难以置信的“新闻”。 10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文章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并用引题的方式总结了三条经验:改革攻坚迸发活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和厚积薄发释放能力。“给力”用到标题上显得很贴切,也很有时代感。 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题框架】 视角一:网络热词为什么这么“热” 网络热词为什么会“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并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才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满足;二是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会氛围宽松自由;三是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 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角色定位日趋理性、合理,由此而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都空前地增强;而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视角二:网络热词只能引导不该屏蔽 一个网络热词的出现和流行,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其背后必然有一定的主观目的,就像网友出于省时省力的目的而用3Q表示“感谢”一样。而更多的网络热词,则是在特定网络环境、时事背景下产生的,这样的网络环境和时事背景不断更新出现,也就决定了网络热词无法被完全屏蔽。换句话说,即使国家有关部门采用技术手段屏蔽了一些网络热词,但是更多更新的网络热词马上又会传遍网络,你能屏蔽得完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被称为“网络热词”,那么它肯定就有热度消退,逐渐变冷的时候。很多网络热词的出现,都是针对某些新闻事件产生的,当这个新闻事件受关注度减少,热度降低以后,这个由新闻事件催生出来的网络热词,也就由热变冷,最终销声匿迹了,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躲猫猫”。如果有关部门认识不到这一点,径直投入人力物力去搞什么屏蔽,岂不是劳民伤财,多此一举?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总结)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SNA分析软件 ●第一类为自由可视化SNA 软件,共有Agna 等9 种软件,位于图1 的右上角,这类软件可以自 由下载使用,成本低,但一般这类软件的一个共同缺点是缺乏相应的如在线帮助等技术支持; ●第二类为商业可视化SNA 软件,如InFlow 等3种,这类软件大都有良好的技术支持;(3)第 三类为可视化SNA 软件,如KliqFinder 等4 种,这类软件一般都是商业软件,但他们都有可以通过下载试用版的软件,来使用其中的绝大部分功能 ●第四类为自由非可视化SNA 软件,如FATCAT 等7 种,这类软件的特点是免费使用,但对SNA 的分析结果以数据表等形式输出,不具有可视化分析结果的功能; ●第五类为商业非可视化SNA 软件,只有GRADAP 一种,该软件以图表分析为主,不具有可 视化的功能。在23 种SNA 软件中,有16 种SNA 软件,即近70%的SNA 软件,具有可视化功能。 SNA分析方法 使用SNA 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时,一般需要按准备数据、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步骤进行。尽管因不同的SNA 软件的具体操作不同,但这三个步骤基本是一致的。 1.准备数据,建立关系矩阵 准备数据是指将使用问卷或其他调查方法,或直接从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自带的后台数据库中所获得的用于研究的关系数据,经过整理后按照规定格式形成关系矩阵,以备数据处理时使用。这个步骤也是SNA 分析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SNA 中共有三种关系矩阵:邻接矩(AdjacencyMatrix)、发生阵(Incidence Matrix)和隶属关系矩阵(Affiliation Matrix)。邻接矩阵为正方阵,其行和列都代表完全相同的行动者,如果邻接矩阵的值为二值矩阵,则其中的“0”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没有关系,而“1”则表示两个行动者之间存在关系。然而我们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 内容摘要: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言,是信息化发展下的产物,它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源头及其产生的形式,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由混乱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担忧,从而预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语言流行语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中。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的出现,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有着其源头和原因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而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导致,像粤方言、吴方言等各大方言区可以理解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域内部的社会成员因为身份、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语言变体。虽然现在的普通话很普及,但是同属于一个方言区的人还是习惯用方言来进行交流,这种习惯也会蔓延到网络空间。中国的有些地区如四川,它的方言中唇齿清擦音“f”和舌根清擦音“h”不分,闽南语中的前鼻音韵母“en”和后鼻音韵母“eng”不分,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的“灰常(非常)”、“小盆友(小朋友)”便是以方言形式出现的网络流行语。 (二)简写形式 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的。网络语言中的缩语有三种:1、图片式。人们在聊天的时候会考虑娱乐心理,往往不会输入许多的字来表现情感,而是用简单的图像来代替文字或者心情。这些表情符号“使原本冰冷的网络世界披上了一层温情,这种幽默的表情打消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对话时的某些顾虑”。2、数字式。例如,很早就在网络聊天中出现的“88”“9494”分别是“拜拜”和“就是就是”的简写形式。用数字

六个主要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比较UCINET简介

六个主要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比较UCINET简介 UCINET为菜单驱动的Windows程序,可能是最知名和最经常被使用的处理社会网络数据和其他相似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程序。与UCINET捆绑在一起的还有Pajek、Mage和NetDraw 等三个软件。UCINET能够处理的原始数据为矩阵格式,提供了大量数据管理和转化工具。该程序本身不包含网络可视化的图形程序,但可将数据和处理结果输出至NetDraw、Pajek、Mage 和KrackPlot等软件作图。UCINET包含大量包括探测凝聚子群(cliques, clans, plexes)和区域(components, cores)、中心性分析(centrality)、个人网络分析和结构洞分析在内的网络分析程序。UCINET还包含为数众多的基于过程的分析程序,如聚类分析、多维标度、二模标度(奇异值分解、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角色和地位分析(结构、角色和正则对等性)和拟合中心-边缘模型。此外,UCINET 提供了从简单统计到拟合p1模型在内的多种统计程序。 Pajek简介 Pajek 是一个特别为处理大数据集而设计的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程序。Pajek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也可以处理二模网络和时间事件网络(时间事件网络包括了某一网络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的网络的发展或进化)。Pajek提供了纵向网络分析的工具。数据文件中可以包含指示行动者在某一观察时刻的网络位置的时间标志,因而可以生成一系列交叉网络,可以对这些网络进行分析并考察网络的演化。不过这些分析是非统计性的;如果要对网络演化进行统计分析,需要使用StOCNET 软件的SIENA模块。Pajek可以分析多于一百万个节点的超大型网络。Pajek提供了多种数据输入方式,例如,可以从网络文件(扩展名NET)中引入ASCII格式的网络数据。网络文件中包含节点列表和弧/边(arcs/edges)列表,只需指定存在的联系即可,从而高效率地输入大型网络数据。图形功能是Pajek的强项,可以方便地调整图形以及指定图形所代表的含义。由于大型网络难于在一个视图中显示,因此Pajek会区分不同的网络亚结构分别予以可视化。每种数据类型在Pajek中都有自己的描述方法。Pajek提供的基于过程的分析方法包括探测结构平衡和聚集性(clusterability),分层分解和团块模型(结构、正则对等性)等。Pajek只包含少数基本的统计程序。 NetMiner 简介 NetMiner 是一个把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探索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软件工具。它允许使用者以可视化和交互的方式探查网络数据,以找出网络潜在的模式和结构。NetMiner采用了一种为把分析和可视化结合在一起而优化了的网络数据类型,包括三种类型的变量:邻接矩阵(称作层)、联系变量和行动者属性数据。与Pajek和NetDraw相似,NetMiner也具有高级的图形特性,尤其是几乎所有的结果都是以文本和图形两种方式呈递的。NetMiner提供的网络描述方法和基于过程的分析方法也较为丰富,统计方面则支持一些标准的统计过程:描述性统计、ANOVA、相关和回归。 STRUCTURE 简介 STRUCTURE 是一个命令驱动的DOS程序,需要在输入文件中包含数据管理和网络分析的命令。STRUCTURE支持五种网络分析类型中的网络模型:自主性(结构洞分析)、凝聚性(识别派系)、扩散性、对等性(结构或角色对等性分析和团块模型分析)和权力(网络中心与均质分析)。STRUCTURE提供的大多数分析功能是独具的,在其他分析软件中找不到。MultiNet简介 MultiNet 是一个适于分析大型和稀疏网络数据的程序。由于MultiNet是为大型网络的分析而专门设计的,因而像Pajek那样,数据输入也使用节点和联系列表,而非邻接矩阵。对于分析程序产生的几乎所有输出结果都可以以图形化方式展现。MultiNet可以计算degree, betweenness, closeness and components statistic,以及这些统计量的频数分布。通过MultiNet,可以使用几种本征空间(eigenspace)的方法来分析网络的结构。MultiNet包含四种统计技术:交叉表和卡方检验,ANOVA,相关和p*指数随机图模型。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如何看待网络热词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网络新兴词汇,比如说“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对于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好还是不好,更不能草率地评价对错,而是应该全面地、辨证地看待。 第二,我们要看到,这些新兴网络词汇的出现有其积极的一面。这些新兴词汇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群众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善待这样的文化,它是网络时代的代表,网络时代的烙印,新兴词汇是网络语言简便使用的体现,丰富了多元的文化体系,活跃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人们在网上进行交流,体现了文化的创新运用,在某些领域和范围内也发挥了汉语博大精深的作用。 第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词汇的出现,并不都是好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低俗的词汇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些网络语言泛化也对汉语文化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让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误解;一些容易使人混淆含义的网络词语,也对人民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这些网络新兴词汇,我们应该承认其在多元文化体系和价值观背景下存在的价值,这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要注意扬长避短,发扬其有利的一面,改善其不利的一面,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将汉语文化创新并传承下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和发展,大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易用。 对社会上的热门事件,在网上有很多简练的热词,对于热词有什么看法?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类之社会现象【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综合分析类题目,要求考生谈谈对热词的看法,这是一种要求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考查形式,因此在答案中应当包含考生对于热词的态度,能够辨证看待热词的影响,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全面阐述自己对于热词的看法。【参考要点】 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成长之下,网络信息更新的速度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近些年网络热词的不断产生,比如打酱油、富二代、躲猫猫这些词语只有几个字,但在词语后面却深入反应了一种社会现象。就网络热词本身而言,它是多元的:从内容来说,既有针砭时弊的,也有弘扬正气的,既可直指国计民生的大事,也不排斥细枝末节的小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编造”;而在品位方面,则更是集合了高雅、平淡乃至低俗等各种“品类”。因此,我们应当辨证地看待网络热词这一社会现象。 第一,网络热词反应了网民的智慧,丰富了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是舶来词语的灵活运用,热词在网络环境中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时不时引发大家的关注和会心一笑。 第二,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是社会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面对生活上的压力,还是在生活中的种种遭遇,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评论,都可以通过网络热词予以宣泄,精辟的热词直抒胸臆的将情感释放。 第三,网络热词的出现,加快社会热点、新闻等的传播速度,吸引公众目光。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中充斥的大量新闻热点,热词的出现,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众多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形成对政府的监督。 但我们同时要看到热词大量涌现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包括: 第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热词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时,时常具有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在网络上体现出很强的批判意识,并通过网络的扩大效应,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控制不当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第二,热词的大量涌现可能会对传统语言文字的接受形成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正在学习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第19卷第1期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1 2009年JOURNAL OF UNIVERS 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9 /网络语言研究0笔谈 主持人按语: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英语、德语、日语中都有网络语言。近年来,汉语的网络语言一直受到新闻界、语言学界以及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面对网络语言看法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点以及表达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语言变异,我们应该客观地研究它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是我们组织网络语言笔谈的动因。我们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张薇、王红旗5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6认为网络语言不仅具有独特的使用者和交际场合,也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完全符合社会方言的条件,是一种社会方言。社会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是语言的一种自然形态,既不可能也不需要规范。李秉震5网络语言的奢化和简化6把网络语言的特点概括为奢化和简化,前者是过度使用语言符号,后者是节俭使用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的这两个特点都是语用效度造成的。语用效度是发话人为了使语境与受话人处理信息的努力达到平衡的效度,语用效度由于被网络语境的种种因素所降低,就使网络语言出现奢化和简化现象。韩志刚5网络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6认为,网络交际空间的无限开放造成网络交际拥挤,而网上语码输出的效率又很低,这迫使网络语言简化。网络匿名促成交际环境和交际主体的虚拟化,使得网络语言新奇独特,大胆创新。网络信息的线性化传输,使得网络语言负载副语言信息,网络言语因此具有很强的表情性。季安锋5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6分析了网络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求简、求趣、求新求变、从众模仿、调侃戏谑、追求自由与宣泄几个方面的社会文化心理。 (主持人简介:王红旗,男,1958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语言理论、语法。)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方言;奢化和简化;网络语境;社会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42(2009)01-0025-11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张薇1,王红旗2 (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2.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一、引言 本文的/网络语言0指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在网上某些交际情景,如QQ聊天、BBS、论坛中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字母组合、数字组合等1,例如:大虾、灌水、GG、7456。网络语言刚出现时,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o,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把网络语言看作社会方言,但并没有对此观点进行深入、透彻的论证。因此,网络语言的性质并没有被充 收稿日期:2008-11-12 作者简介:张薇(1980-),女,浙江海盐人,博士生。 1很多文章把表达意义的图形也看作网络语言,比如表示笑眯眯的-^^,表示爱慕或同情的ú。这些图形没有固定的读音,也没有固定的意义,与语言中的词语没有对应关系,不应看作网络语言。 o见于根元等5网络语言概说#前言6,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浅谈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国网络热词与社会的关系研究 20世纪以来,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互联网)正逐步覆盖全球。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直面网络的冲击的同时,也是一次新旧文化的碰撞,从而不可避免的衍生出新生的产物——网络热词。 由于网络本身的无限性和双面性的存在,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里更加显得明显而行之有效,从而也奠定了网络热词的草根性质。 一、网络热词的由来 1.方言与文字对热词由来的影响 中国历史悠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民族众多,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语言种类繁多。而地理、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大量的方言种类为网络词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此许多带有地方色彩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千差万别,方言网络热词的来源考证也变得多种多样。仅2010年以来,广泛传播的“给力”一词的考证,就有多个版本的存在。莆田方言、淮北方言、河南信阳地方方言、海南省临高县方言、闽南话方言等众多地方方言都存在这一词汇,虽然各个地方的词义略有所不同,但由此反应出现代社会各地地区的文化有着差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而自古以来,由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的演变过程,难免也存在着时代与地区的滞后与创新。尤其在口音方面的误用尤为明显,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现在多用于表示下决心,要采取一种毒辣的手段。而事实上原文应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之意,指的是大丈夫的宽宏大量。”毒”和”度”虽然读音相似,两者的意思却相差甚多。就以台湾和大陆为例,存在的同词异义的词就非常的多。例如,“小姐”在台湾为年轻的女人,而在大陆则代表了“特种行业的女子”;“阿姨”在台湾是年纪稍长的女人的意思,可是在大陆却表示家中的佣人:还有“土豆”在台湾常被认为是花生,而在大陆则是马铃薯的另一种说法。诸如此类还有“工读生”、“计算机”、“师傅”、“感冒”等等。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文化,其本质上是文字和方言的一种符号展示,所以一些网络热词来源于文字和方言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一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一种传承。 当网络热词流行在社会上,其实是一种文字文化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影响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反映,也是对当代人甚至很可能是对整个社会的未来走向的一个缩影。

互联网+常用词汇

P2P、P2C、O2O、B2C、B2B、C2C P2P到底是什么呢? P2P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P2P是“Peer-to-Peer”的简写,个人对个人的意思,P2P借贷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P 2P公司)在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 P2P模式 第一种是纯线上模式,是纯粹的P2P,在这种平台模式上纯粹进行信息匹配,帮助资金借贷双方更好的进行资金匹配,但缺点明显,这种线上模式并不参与担保; 第二种是债权转让模式,平台本身先行放贷,再将债权放到平台进行转让,很明显能让企业提高融资端的工作效率,但容易出现资金池,不能让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O2O到底是什么呢? O2O是目前微信二维码营销的超火概念,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上结算,很快达到规模。 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查,每笔交易可跟踪。 O2O的优势 O2O的优势在于把网上和网下的优势完美结合。通过网购导购机,把互联网与地面店完美对接,实现互联网落地。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身的服务。同时,O 2O模式还可实现不同商家的联盟。 O2O营销模式的核心 O2O营销模式的核心是在线预付,在线支付不仅是支付本身的完成,是某次消费得以最终形成的唯一标志,更是消费数据唯一可靠的考核标准。其是对提供online服务的互联网专业公司而言,只有用户在线上完成支付,自身才可能从中获得效益, B2C的概念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 网站组成 B2C电子商务网站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1、为顾客提供在线购物场所的商场网站; 2、负责为客户所购商品进行配送的配送系统; 3、负责顾客身份的确认及货款结算的银行及认证系统。 代表网站: 天猫——为人服务做平台 京东——自主经营卖产品 凡客——自产自销做品牌 B2B概念

社会网络研究

社会科学中的网络分析 在过去的这个十年,跨越物理和社会科学的网络研究突然引发了极大的研究兴趣。对社会学家来说,网络理论像是一个大金矿,可以解释从心理学到经济学跨大范围的学科内出现的社会现象。这里,我们回顾社会学家试图用社会网络分析来解释的一些事情,并对此领域通行的基本假设、目标和解释机制给出一个简要概括。我们希望给从物理学到社会学的研究人员都对认识网络现象的前提和结果感兴趣的人,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 在社会科学中最潜在思想中的一个部分,就是认为个体是深深扎根于社会关系和相互作用之中的。对于从柏拉图时代起就困扰的一个问题,社会秩序问题:一个自主的个体如何合作来共同创造一个持久的功能化社会,社会网络理论给出一个答案。网络理论还解释了无数的社会现象,从个体的创造力到合作效用。网络研究在今天很“火”,在科学网站上有大量的文章,在过去的十年以“社会网络”为主题的文章数几乎翻了三倍。科学的读者已经对物理和生物上的网络研究已经很熟悉,但是可能不太了解在社会学中的网络研究。 历史 在1932年的秋天,在纽约州北部的哈德森女子学校出现了流行逃跑。在仅2周的时间里,14个女孩子逃走——是平时的30倍比率。雅各布,一个精神病医生,认为逃跑风潮跟女孩子人个人个性和动机关系不大,而是和一个基础的社会网络上逃跑处于的地位有关。雅各布和他的同事海伦,在哈德森用社会关系定量学画出了社会网络(如图1所示),社会定量学是一门测量并绘图表示出个体对于其他个体的主观感觉的一门技术。雅各布认为,这个社会网络中的链接为女孩子间的社会影响和思想的流动提供了通道。也许甚至女孩子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确是他们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是否以及什么时候会逃跑。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它具有开放、自由等特点,这些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网络语言中,以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为甚。本文所论即是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探讨。这些网络流行语的种类大致分为:网络自身生成的流行语,如“、斑竹、火星帖”等;网下生成再到网络上流行的流行语,如“”在银行里早就开始运用了,后来在网络上广为流行;源自生活的网络流行语,如“很黄很暴力”原是电视节目中的话语,后在网络上流行。从形式上看,网络流行语主要有谐音式,如“”是“就是就是”的谐音;拼音式,如“”是姐姐的意思,“”是哥哥的意思”;借用式,如“”是“ ”的意思,“有钱人终成眷属”是借用“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笔误式:如“斑竹”是版主的笔误。当然网络流行语还可以现成的语句形式流行。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特点。本文以从网络搜索的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为例,对其进行社会文化分析。 一、树异于人的先锋意识 在网络中,一些看似普通的词语却有着特别的意思。如“灌水”是发无聊帖子的意思;“抛砖、踢一脚”是跟贴的意思;“偶”是我的意思;“”是就是、就是的意思;“水蒸气、纯净水”是没有任何内容的灌水之意;“拍砖头”是批评某帖的意思;“路过”是随便看了一下帖子的意思。还有些流行语从形式上看就比较独特。如“弓虽”是强的左右部分、“”是对某些人的蔑称;“斑竹”是版主之意;“火星帖”是指经常能看到的离谱的帖子或话题。所谓的火星是指发这样帖子的楼主或者提这个话题的人在这方面比较“无知”,在一般人(泛指地球人)中算是“另类”,他们有可能来自火星。诸如此类的流行语还有很多。它们或是从现代汉语的现有词汇中引申出新的义项,或是创造出的新词新语。这些流行语的生命力姑且不论,但它们均体现了标新立异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先锋意识。这种树异于人的用法,还体现在一些句子中,以网络流行语为例,“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这一句是对“随便”的创新用法;“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这是对“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创新用法,意指人的能力和名气如果足够大,就会有好的舞台供他(她)施展自己的才华;“有钱人终成眷属”是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变异用法,“情”和“钱”的一字之差,使得原句的境界全无。“一大学生最低奋斗目标:农妇、山泉、有点田”这句话源自“农夫山泉”的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后被改编成“农妇、山泉、有点田”,并借此理解为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翻白眼”,这是对本来富有哲理的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要用它寻找光明”的改编,改编后增加了幽默、戏谑的色彩。而“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所体现的个性色彩则极为强烈。 这些富有个性的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产生与快速流行,有其社会基础。网络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一。在网民构成上,“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和其他年龄层比较而言,年轻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更喜欢追求个性,展示自我,崇尚创新,追逐时尚,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诸如一些语言规范的约束。开放自由的网络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必然和可能。这是网络流行语流行的重要社会基础。 中国人的传统是关注规范,“无论在意见或行为上,传统中国人都有很强之避异趋同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