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南网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河北南网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河北南网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河北南网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河北南网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

(试 行)

1 总 则

1.1 为使河北南网电网规划设计规范化和标准化,优化电网结构,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网可靠性,满足不断增长的电网需求,促进电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运行灵活、标准统一、经济高效的河北南网,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2 电网规划包括一次规划和二次规划,本技术原则仅针对电网一次规划部分。

1.3 本技术原则以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导则和规程为基础,结合河北南网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1.4 本技术原则适用于河北南网范围内所有电网规划和设计项目。

2 电网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2.1 总体要求

2.1.1 电网规划应遵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要求,全面贯彻分层分区原则,简化网络接线,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满足电网安全性要求;应满足电网可靠性要

求;应满足电网运行灵活性要求;应满足电网经济性要求;应满足国家及行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2.1.2 电网规划必须满足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宜适度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电源规划;各项输变电工程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必须符合电网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2.1.3 各级电网规划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应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电网规划,应逐步纳入城市控制性详规当中,确保站址和线路走廊得到有效保护。

2.2 电网发展

2.2.1 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加快建设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加强500kV主干输电网建设,500kV电网应具备承载电厂竞价上网的能力,具备接受大量区外电力的能力,具备担负“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能力;应适应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500kV电网建设应保持适度超前,为实现220kV电网由区域性骨干网向地区性骨干网转化、避免220kV电网大功率远距离输送潮流、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创造条件。

2.2.2 根据电网发展情况,应考虑解开500kV、220kV电磁环网方案,合理限制系统短路电流水平,以增加设备选择范围、降低工程造价。

2.2.3 在逐步实现“分区供电”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建设220kV 网络,220kV电网发展重点是由区域性电网向地区性电网转化,

逐步实现以500kV变电站为主要供电电源、与本地区内大容量电厂相协调的分区供电模式。

2.2.4 为了保证220kV电网对500kV电网具有一定的事故支援能力,500kV电网供电分区之间应保留适当的220kV电网联络。

2.2.5 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原则下,按照“加强两头、简化中间”的原则,应加强地区220kV电网建设,220kV电网应清晰完整;应适当简化110kV供电网络和电气主接线;应加强配电网建设,配电网应逐步实现环网结构,逐步增强35kV、10kV中压配电网的转供电能力。

2.2.6 各电压等级电网应能为上一级电网提供一定的转供能力,整体提高电网设备的利用率。

2.3 变电站建设原则

2.3.1 变电站布点以负荷水平及负荷分布为依据,并兼顾电网结构调整要求和建设条件,统筹考虑、统一规划。要按照地区用电远期规模、电网远期规划考虑变电站的合理布局,近期选择变电站站址时侧重满足地区负荷发展的需要和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并考虑与远期规划电网结构上的协调。当电网安全稳定或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时,应考虑从改善网络结构方面增加变电站布点。

2.3.2 变电站首期投产主变的台数和容量根据近期和远期负荷需要确定,应以尽量缩短扩建周期且在投产后3年内一般不扩建主变为原则。

2.3.3 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方式下一般最大负荷超过额定容量

70%时,对于单台主变变电站可扩建第二台主变;在变电站主变台数达到2台后,宜优先考虑新增变电站布点。

2.4 电网容载比

2.4.1 容载比是反映电网供电能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既是宏观控制变电总容量的指标,也是规划设计时布点安排变电容量的依据。容载比过大,电网建设早期投资增大;容载比过小,电网适应性差,影响安全可靠供电。

2.4.2 容载比应按分层计算,统计降压变电容量和相应降压负荷。一般应扣除同级电压用户专用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和供电负荷。

2.4.3 容载比指标一般为:500kV电网1.4左右;220kV电网1.6~1.9;110kV电网1.8~2.1。为增加电网的适应性,电网发展快速期可取容载比高限。一般情况下,在满足用电需求、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应逐步降低容载比至低限,以提高电网投资的经济效益。

2.5 电厂接入系统

2.5.1 电厂接入系统应遵循分层、分区、分散、简化的接入系统方案原则。

分层是根据各电压等级电网传输、供电能力,将不同规模的电厂和负荷接到相适应的电压网络上。

分区是以受端系统为核心,将电源直接接到受端系统,尽可能形成一个供需相对平衡的区域,通过适当的联络线与相邻分区电网联系。

分散接入是外部电源宜经相对独立的送电通道接入受端系统,尽量避免在送端直接联络的方式。

2.5.2 根据电厂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送电距离、最终和分期规模、单机容量、电网运行要求和承受能力等因素,不同规模的电厂分别接入相应的电压网络。

单机容量600MW及以上的机组宜直接接入500kV电网,近区负荷较大的电厂机组经论证后可接入当地220kV电网。

单机容量600MW以下、200MW及以上的地区性电厂宜接入当地220kV电网。

电厂总装机容量200MW及以下的电厂,经论证后可考虑接入当地110kV及以下电网。

2.5.3 电厂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不超过2级。以2级电压接入电网的电厂厂内一般不设联络变,避免形成高低压间电磁环网。必须设置联络变的应经过分析论证。

2.5.4 避免电厂集中接入变电站和大环网迂回送电的形式,电厂母线原则上不得直接带负荷变电站。

2.5.5 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低压侧不宜考虑小电厂直接接入。

3 一般规定和技术要求

3.1 电压等级

河北南网电压等级选择500kV、220kV、110kV、35kV、10kV 和380V,城市公用电网暂不采用35kV电压等级。

3.2 系统短路电流控制

为取得合理经济效益,应从网架设计、变电站电压等级、主接线、变压器容量和阻抗选择、运行方式等方面,综合控制短路电流,使各级电压断路器的开断电流及设备的动热稳定电流得到配合。限制短路电流措施应从母线分段运行、打开电磁环网、采用高阻抗变压器等不同方面考虑。

各电压等级最大短路电流的限制值为:

500kV电网为50kA(63kA需经论证后确定)

220kV电网为50kA

110kV电网为31.5kA

35kV电网为25kA

10kV电网为25kA

3.3 供电可靠性

各电压等级网络规划均采用“N-1”供电安全准则外,还应满足:

3.3.1 220kV及以上电网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要求。220kV主干环网中任一同塔双回线路计划同时停运时,保证向下一级电网供电。

3.3.2 110kV及以上变电站中失去任何一回线路或一台主变时,不应影响向下一级电网的正常供电;对于城市110kV电网,发生一线或一变单一故障时,不应影响供电区域内正常供电,发生两线或两变同时故障时,通过配网应能转代故障前负荷的70%。

3.3.3 城网10kV配电网中任何一回线路或一台配电变压器故

障停运时,正常方式下,除故障段外不停电,并不发生电压过低和设备不允许的过负荷;计划检修方式下,同时发生故障时,允许局部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

3.4 变电站

3.4.1 变电站主接线

500kV变电站:500kV按3/2接线考虑,220kV按双母线双分段接线考虑,低压侧按单母线分段接线考虑。

220kV变电站:220kV按双母线接线考虑,110kV按双母线接线考虑,低压侧按单母线分段接线或单母线多分段环形接线考虑。对于220kV负荷终端变电站,220kV主接线经论证后可采用单元接线或桥加单元接线方式,低压侧按单母线分段接线考虑。

110kV变电站:110kV按内桥接线(2台主变)或内桥加线变组接线(3台主变)考虑,如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需专题论证,中、低压侧按单母线分段接线考虑。

3.4.2 主变容量、台数、电压等级、调压型式及无功补偿

500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一般按750MVA选择,负荷较大地区可选择1000MVA;规划台数按4台考虑;电压等级一般按500/220/35kV考虑;一般选择无载调压变压器,经计算可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经过电压计算和系统无功平衡计算后确定站内是否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及其容量,低压无功补偿一般按每台750MVA主变安装2×60MVar低压并联电抗器和2×60MVar低压并联电容器、每台1000MVA主变安装2×60MVar低压并联电抗器和3×60MVar低压并联电容器考虑。

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一般按180MVA选择;城市中心区或负荷发展较快的地区,可考虑采用240MVA主变;负荷较小地区或专用站,经分析后可选择120MVA;规划台数一般按3台考虑,对于负荷密度较大地区,经专题论证可按4台考虑;处于城市中心区、城乡结合部、工业区、县城附近的变电站,电压等级一般按220/110/10kV考虑,对于周围负荷密度较小地区,电压等级一般按220/110/35kV考虑;一般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每台变压器补偿电容器容量按照主变容量的15~25%配置,当变电站电缆出线较多时,经无功电压计算,可安装低压并联电抗器。

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一般按40MVA或50MVA选择;大中城市主变规划规模一般按3×50MVA考虑,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一般按3×40MVA考虑,负荷发展较慢的地区一般按2×40MVA 考虑;电压等级按110/35/10kV或110/10kV考虑;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每台变压器补偿电容器容量按照主变容量的15~25%配置,当变电站电缆出线较多时,经无功电压计算,可安装低压并联电抗器。

3.4.3 出线回路数量及导线型号

500kV变电站:500kV出线按8~12回考虑,导线一般按4×LGJ-400考虑,经论证后可选择大截面导线;选择紧凑型线路需进行专题论证;220 kV出线按14~16回考虑,导线一般按2×LGJ-400考虑。

220kV变电站:对于枢纽站220kV出线按8回考虑,对于中间站220kV出线按4~6回考虑,对于终端站220kV出线按2~3

回考虑,导线一般按2×LGJ-400考虑,对于终端站可选择2×LGJ-300,选择2×LGJ-630或4×LGJ-300导线或耐热导线需专题论证;110kV出线按10~14回考虑,导线一般按LGJ-240考虑,选择LGJ-300或耐热型导线需专题论证;35kV出线按每台主变2~3回考虑;城网变电站10kV出线按每台主变10~12回考虑;其他变电站10kV出线按每台主变最多6回考虑(对180MVA 及以上的大容量变压器应尽量减少低压出线,以减少低压出线故障对主变的影响)。

110kV变电站:110kV出线按2~3回考虑;35 kV出线按每台变2~3回考虑;10kV出线按按每台变6~8回考虑(对于两卷变按10~12回考虑)。

3.5 线路

3.5.1 电缆应用范围

为提高供送电能力,便于维护检修,降低电网建设投资,电网线路原则上均按照架空线路规划、设计和建设,控制电缆、特别是严格控制高压电缆的使用范围。

500kV线路原则上不考虑使用电缆线路。

220kV、110kV线路的路径必须经过以下地区时,可以考虑采用电缆线路: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密集地区、重要的繁华商业路段、主要景观道路;电网运行安全需要,无法实施线路跨越或停电倒间隔的情况;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

除上述地区外,110kV及以下线路的路径经过以下地区时,

也可考虑采用电缆线路: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境不能通过架空线路,又具备电缆敷设条件的地区;重要风景旅游区。

应严格控制电缆隧道的使用,对于变电站出线、重要街道电缆条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线路平行的地段可采用电缆隧道。 3.5.2 架空线路

为充分利用走廊资源,减少电网建设与地方发展的矛盾,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性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下,应考虑采用同塔双回或多回、大截面、紧凑型等线路型式。

4 附 则

4.1 本技术原则由省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解释。

4.2 本技术原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地区电力网规划设计18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地区电网及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设计指导教师 院(系、部)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 ~ ~ ~ [键入作者姓名]

1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地区电网规划及XX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设计工程项目情况如下 1.电源情况 某市拟建一座XX火电厂,容量为2×50+125MW。Tmax取6500h。该厂部分容量的30%供给本市负荷:10kV负荷16MW;35kV负荷26MW,其余容量都投入地区电网,供给地区负荷。同时,地区电网又与大系统相连。 地区原有水电厂一座,容量为2×60MW。Tmax取4000h;没有本地负荷,全部供出汇入地区电网。 2.负荷情况 地区电网有两个大型变电所: 清泉变电所负荷为50+j30MV A,Tmax取5000h。 石岗变电所负荷为60+j40MV A,Tmax取5800h。 (均有一、二类负荷,约占66%,最小负荷可取60%) 3.气象数据 本地区平均气温15℃,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8℃。 4.位置数据 见图9-1(图中1cm代表30km)。数据如下: ①石岗变②水电厂③新建火电厂④清泉变⑤大系统 5.设计内容 ⑴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选定火电厂的发电机型号、参数,确定火电厂的电气 主接线和升压变压器台数、型号、容量、参数。 ⑵制定无功平衡方案,决定各节点补偿容量。 ⑶拟定地区电网接线方案。可初定出两个比较合理的方案参加经济比较。 (4)对火电厂内高、中、低三个电压等级母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图1-1 地区电网地理位置图

⑺选择火电厂电气主接线中的主要设备,并进行校验 6.设计成果 ⑴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⑵地区电网最大负荷潮流分布图一张,新建火电厂电气主接线图一张。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确定火电厂和水电厂的发电机型号、参数。 根据设计任务书,拟建火电厂容量为汽轮发电机50MW 2台、125MW1台;水电厂容量为水轮发电机60MW2台。 确定汽轮发电机型号、参数见表1-1,水轮发电机型号、参数见表1-2。 表1-1 汽轮发电机型号、参数 型号额定容 量 (MW)额定电压 (kV) 额定电 流 (A) 功率因 数 cosФ 次暂态电抗 Xd’’ 台数 QF-50-2 50 10.5 3440 0.86 0.124 2 QFS-125-2 125 13.8 6150 0.81 0.18 1 表1-2 水轮发电机型号、参数 型号额定容 量 (MW)额定电 压 (kV) 额定电 流 (A) 功率因 数 cosФ 次暂态电 抗 Xd’’ 台数 SF60-96/9000 60 13.8 2950 0.86 0.270 2 三、确定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 1.火电厂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⑴50MW汽轮发电机2台,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0.5kV。10kV机压母线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⑵125MW汽轮发电机1台,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3.8kV,直接用单元接线方式升压到110kV ⑶10kV机压母线接出2台三绕组升压变压器,其高压侧接入110kV母线;其中压侧为35kV,选用单母线接线方式。 2.水电厂电气主接线简图。 水电厂有60MW水轮发电机2台,发电机出口电压为13.8kV。直接用单元接线方式升压到110kv,110kv侧选用内桥接线方式,经济性好且运行很方便。 四、确定发电厂的主变压器 1.确定火电厂的主变压器 1台125MW发电机采用150MV A双绕组变压器直接升压至110kv;2台50MW 发电机采用2台63MV A三绕组变压器升至35kv和110kv两台变压器可以互为备用。 发电厂主变压器型号、参数见表9-4 表9-4 发电厂主变压器型号、参数

高压电网规划(正文)

一、编制的目的及总体要求 编制县域电网规划,是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做好电网中长期规划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编制县域电网“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目的是: 1.指导“十一五”中、长期县域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有效地增强县域电网网架,保障县域电网与县域建设改造和地区电网协调发展。2.促进电网领前发展,确保电力送得进,落得下。满足“十一五”电力负荷及用电量增长的需求,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居民的优质用电。 3.确定合理的“十一五”县域电网建设改造的工程量和投资规模及其年度安排计划;进行投入产出经济评价,为领导部门审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建设规范的县域规划数据信息系统,提高县域电网规划水平。 为了保障县域电网“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质量,要求如下:1.各县供电公司应组织人力按照要求编制县域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由地市供电公司组织评审,确保工作深度。 2.各县供电公司应根据本地经济实际发展需求,在进行电网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电网发展目标和建设改造工程、投资的规模及其实施进度。重点做好高压电网及中低压主干网架的发展规划。要对负荷增长快的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和负荷增长预测。

3.各县供电公司都应进一步具体分析电网装备现状。根据县域(或区)定性定位、发展规划及其实施进步要求,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本企业和本电网中长期规划目标及实际经营状况,分类分档地修订高中低压电网设备应用技术导则(原则),有针对性地指导县域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应用。 4.各单位都要建立规范实用的规划数据库系统。采用规范数据格式和软件系统,分级指导、汇总、传送,确保基础数据源头的同一、可靠性。

电网规划设计

主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 电网规划又称输电系统规划,以负荷预测和电源规划为基础。电网规划确定在何时、何地投建何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及其回路数,以达到规划周期内所需要的输电能力,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前提下使输电系统的费用最小。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提工作为基础,包括收集整理系统的电力符合质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质料等。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网规划的内容、应具备的条件,电压等级选择及选择的原则;电网规划中的方案形成、方案校验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及输电能力。 关键词:电网规划内容条件方案

引言 城市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城市电网运作是否良好取决于城市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否科学,是否经济合理,对于固定资产额巨大的供电企业而言,城网规划工作在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前,供电企业既是政府的电力管理部门,又是电力供应商。供电企业城网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在政策、投资与管理上予以必要的支持,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而目前,城网规划时还要考虑企业资产的保值。 量入为出,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点。作为一个供电企业要从自己的产品——电,尤其是电价入手做好自己的财务分析工作。在同样供电能力、不同电价条件下,必有不同的供电产值与效益。不仅要围绕电价进行自己的财务分析,而且还要对电价的变化进行预测,进而精打细算自己的收入与支出,为电网建设定下目标,为设备的选型定下标准,为城网的规划工作定下基调。在一个供电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下,由目前的电价水平引起的企业收益状况将是影响城网规划工作总体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电价的变化趋势也会对城网规划思路产生影响。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任何市场都是可细分的。供电企业须对用户在目前的电价下,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以此电价水平确定一个供电标准,了解用户高于或低于这个标准的各类需求,为今后供电市场的细分提供参考。国外出现的定制电价是优质优价的体现,是工业化国家政府所支持的,极有可能是我国将来电价改革的一个方向。 供电企业首先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电网规划,进行电网投资,其次根据用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差异及对电价的承受

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

附件: 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 1 总则 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电力工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电力工业的改革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协调一致,改进电力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使电力发展规划工作逐步做到规、科学、合理,特制定本原则。 1.2 本原则适用于省级及以上地区的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省级以下地区编制电力发展规划及电力发展规划的各种专题研究工作亦可参照执行。 1.3 电力发展规划必须执行《电力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贯彻能源开发“以电力为中心”和有关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统一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努力实现最大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1.4 电力发展规划应充分重视电力需求预测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并积极开拓国外电力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充分发挥电网的效益;重视科技进步,加快电力结构调整,实现从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做到开发和节约并重,切实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质量;重视投融资规划工作,积极研究资本金筹集途径和形成机制,降低融资风险、控制融资成本;重视电价预测分析工作,加强对电价形成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发挥电价改革对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作用;实现以最经济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数量充足、安全可靠、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电力商品和服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1.5 电力发展规划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电力发展规划编制的年限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相一致。电力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一般分五年电力发展规划(简称五年规划),电力发展中期规划(简称中期规划,时间为5~15年)和电力发展长期规划(简称长期规划,时间为15年以上)。 1.6 长期规划应以五年规划和中期规划为基础,主要研究电力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中期规划应以五年规划为基础,在长期规划的指导下编制,是长期规划战略性问题的深化,同时对长期规划进行补充和修订;五年规划应以现状为基础,在中期、长期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是中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表现,同时对中期、长期规划进行补充和修订。 1.7 五年规划应根据规划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安排,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对电力工业发展的要求,找出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按照中期规划所推荐的规划方案,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配电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1: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3) 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 6 电气部分 (3) 6.1 设计范围: (3) 6.2 图纸编制 (4) 7 土建部分 (5) 7.1 设计范围: (5) 7.2 图纸编制 (5) 8 施工图预算 (6) 8.1 设计范围: (6) 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 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经验原则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 术经验原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附件1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一、工作思路 配电网建设改造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和配网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提升技术规范、优化设备选型、提高建设标准,规范项目需求,全面提升配网设备质量,全面提升设备耐用性,在网架建设、线路走廊规划、配变布点等方面全方位超前谋划,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改造、重复投资,确保建设好的网架和改造后的设备30内不大拆大换。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总部,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适用于对10(20)千伏及以下配网一次设备、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缆通道及配电站所建筑物(构筑物)等设备设施进行新建与改造,以满足和适应配网网架优化完善、设备设施健康水平提升、负荷自然增长及新用户接入、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消纳、配网智能化等配网发展需求。 三、总体原则 配网建设改造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落实《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网技术导则》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全面执行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和配网标准化物料,逐步实现目标网架,采用坚固耐用、技术成熟、免(少)维护、节能环保的通用设备,按照全面提升城乡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 四、技术原则 (一)配网标准化网架建设

国外电力企业电网规划特点方法标准和经验借鉴研究(提交版)

国外电力企业电网规划特点方法标准和经验借鉴研究 上海久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3年1月20日

目录 一、国外电网规划的特点 (1) 1.1北美电网规划的特点 ..................................................................................- 1 -1.2英国电网规划的特点 ..................................................................................- 3 -1.3法国电网规划的特点 ..................................................................................- 5 -1.4俄罗斯电网规划的特点 ..............................................................................- 7 -1.5巴西电网规划的特点 ..................................................................................- 8 - 1.6日本电网规划的特点 ..................................................................................- 9 - 二、国外电网规划的方法 (9) 2.1负荷预测的方法 ..........................................................................................- 9 -2.2充裕性分析的方法 ................................................................................... - 11 -2.3对老化设备的概率性风险评估方法 ....................................................... - 13 - 2.4电网规划的方法 ....................................................................................... - 13 - 三、国外电网规划的准则 (15) 3.1北欧电网 ................................................................................................... - 15 -3.2西欧联合电力系统 ................................................................................... - 16 -3.3英国 ........................................................................................................... - 18 -3.4北美 ........................................................................................................... - 21 - 3.5俄罗斯 ........................................................................................................ - 27 - 四、国外电网规划的经验借鉴 (29) 4.1德国 ........................................................................................................... - 29 -4.2英国 ........................................................................................................... - 29 -4.3新加坡 ....................................................................................................... - 32 -4.4法国 ........................................................................................................... - 33 -4.5法国(巴黎) ........................................................................................... - 34 -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对其规划的现状以及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进行简单研究,希望对日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中低压;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也逐渐增多,随之中低压配电线路规划与设计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在规划设计上仍然有着一定缺陷,面对于越来越大的供电要求,已经显得较为吃力。所以对于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于我国中低压配电线路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国内中低压配电网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国内90%左右的地级以上供电企业已经开始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的省份还设计了自己的技术原则。在社会上,已经有多家科研机构致力于配电系统的研究。一系列的努力都为我国的供电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基础,包括供电的可靠率问题、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供电的质量问题等等,并且还对于劳动效率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提供了保障。这一系列的设施技术也是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现状现状。总结来看,我国的配电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我国的配电系统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基础方面的配备也不够完善齐全,一些试点刚刚开始试验,对于中低压配电网的建设尚没有普及,并且理论研究不足。一般情况下,对于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常见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110kV变电站的分布点不平衡,使得10kV中压线路在使用时依然是单辐射线路,这样就使得供电的半径较长,环网率不够高,线路严重过载,致使转供电能力较差,网架结构复杂。而对于0.4kV低压供电系统,农村偏远地区的配变台区供电半径大,电压较低。城市的发展步骤和配电网的发展不协调。 2、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工作内容与主要步骤 2.1、对于规划的年份与范围进行确定。这点一般是由供电企业来提出具体要求,而规划者可以与自身具体情况相结合,来将自己的建议提出来。 2.2、对于规划数据收集的工作。对于规划数据收据的工作是配电网络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步骤,是开展负荷预测以及中低压配电网络现状分析的重要内容。 2.3、对已存在中低压配电网进行分析。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于现有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等一系列情况来进行分析,将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

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四版)

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 (第四版) 上海市电力公司 2011年11月

前言 为有效指导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网建设相关工作,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从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对《上海电网若干技术原则的规定》(第三版)进行修订,形成第四版。 本规定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师室。对个别特殊情况需要改变本规定所明确的技术原则时,应说明情况向公司总师室申报批准。 本规定起草单位:发展策划部、生产技术部、基建部、营销部、科技信息部、安全监察(保卫)部、智能电网办公室、调度通信中心、信息通信中心、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电网规划组:诸纪新应志玮祝达康黄薇李亦农袁智强 变配电组:张怡邹俭张弛余钟民周谷亮吴欣烨吕伟强叶军 架空线路组:沈兆新刘新平张锦秀方浩 电缆组:龚尊张丽姜芸孟毓 继保及自动化组:诸纪新毛俊杨建平涂崎秦杰李超群 信息通信组:王锐葛剑飞林亦雷姚贤炯陈志杰顾立新 电力营销组:刘纪平盛明袁检黄俐萍康继光陈磊吴志群魏奕 电网建设组:曹春平倪镭李钧王怡风徐萍唐宏德曹林放 智能电网及综合组:谢伟华斌任年荣龚波涛陆文宇倪振华张征张汲陈文升 本规定批准人:阮前途

1总则 (1) 2电网规划设计主要原则 (2) 3上海电网的电压等级和电网结构 (4) 4供电可靠性 (7) 5变电站主接线选择 (10) 6短路电流的控制 (14) 7绝缘配合 (16) 8发电厂接入系统与厂网协调 (18) 9变电站设计 (20) 10环境保护 (28) 11变压器若干参数的选择和配置 (29) 12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 (35) 13电能质量 (37) 14接地和接地装置 (39) 15继电保护和自动化 (41) 16通信系统 (45) 17电能计量 (49)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附件1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一、工作思路 配电网建设改造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和配网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提升技术规范、优化设备选型、提高建设标准,规范项目需求,全面提升配网设备质量,全面提升设备耐用性,在网架建设、线路走廊规划、配变布点等方面全方位超前谋划,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改造、重复投资,确保建设好的网架和改造后的设备30内不大拆大换。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总部,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适用于对10(20)千伏及以下配网一次设备、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缆通道及配电站所建筑物(构筑物)等设备设施进行新建与改造,以满足和适应配网网架优化完善、设备设施健康水平提升、负荷自然增长及新用户接入、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消纳、配网智能化等配网发展需求。 三、总体原则 配网建设改造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统

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落实《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网技术导则》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全面执行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和配网标准化物料,逐步实现目标网架,采用坚固耐用、技术成熟、免(少)维护、节能环保的通用设备,按照全面提升城乡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 四、技术原则 (一)配网标准化网架建设 1.建设改造目标 1.1按照标准化、差异化、可升级的原则规划建设配网网架。 1.2架空线路标准网架结构为3分段3联络。规划A+、 A、B、C类供电区域装设具备自动化功能的分段开关,为缩短故障停电范围,根据用户数量或线路长度在分段内可适度增加手动操作分段开关;规划D、E类供电区域装设手动分段开关。 1.3架空线路联络点的数量根据周边电源情况和线路负载大小确定,一般不超过3个联络点,联络点应设置于主干线上,且每个分段一般设置1个联络点。规划A+、A、B、C类供电区域应实现3联络,其中线路末端宜实现与对端变电站形成联络,D类供电区域可采取多分段、单辐射接线方式,具备条件时可采取多分段、适度联络或多分段、单(末

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

附件: 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 1 总则 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推进电力工业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电力工业得改革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效益得协调一致,改进电力发展规划得编制工作,使电力发展规划工作逐步做到规范、科学、合理,特制定本原则。 1、2 本原则适用于省级及以上地区得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省级以下地区编制电力发展规划及电力发展规划得各种专题研究工作亦可参照执行。 1、3 电力发展规划必须执行《电力法》与国家有关法律,贯彻能源开发“以电力为中心”与有关国家能源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统一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努力实现最大范围内得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得原则;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战略要求。 1、4 电力发展规划应充分重视电力需求预测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并积极开拓国内外电力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得基础性作用,促进西电东送与全国联网,充分发挥电网得效益;重视科技进步,加快电力结构调整,实现从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得转变,做到开发与节约并重,切实提高电力工业得整体质量;重视投融资规划工作,积极研究资本金筹集途径与形成机制,降低融资风险、控制融资成本;重视电价预测分析工作,加强对电价形成机制等问题得研究,发挥电价改革对电力工业健康发展得作用;实现以最经济得方式向客户提供数量充足、安全可靠、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得电力商品与服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得需要。 1、5 电力发展规划应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得需要制定,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得年限宜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得年限相一致。电力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一般分五年电力发展规划(简称五年规划),电力发展中期规划(简称中期规划,时间为5~15年)与电力发展长期规划(简称长期规划,时间为15年以上)。 1、6 长期规划应以五年规划与中期规划为基础,主要研究电力发展得战略性问题;中期规划应以五年规划为基础,在长期规划得指导下编制,就是长期规划战略性问题得深化,同时对长期规划进行补充与修订;五年规划应以现状为基础,在中期、长期规划得指导下进行编制,就是中期规划得深化与具体表现,同时对中期、长期规划进行补充与修订。 1、7 五年规划应根据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安排,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对电力工业发展得要求,找出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中不相适应得主要问题,按照中期规划所推荐得规划方案,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会同有关电力设计院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总结和吸收了我国配电网多年积累的成熟有效经验和科技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1章和7个附录,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城市配电网规划、供电电源、配电网络、高、中、低压配电网以及配电网二次、用户供电、节能环保的规划、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或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穗路6号,邮政编码51062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 参编单位:佛山南海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电力设计院上海电力设计院 天津电力设计院沈阳电力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余建国刘映尚邱野李韶涛白忠敏夏泉宇文争营吕伟强阎沐建李朝顺黄志伟李伟孟祥光魏奕李成汪筝宗志刚王桂哲陈文升主要审查人:余贻鑫郭亚莉葛少云曾嵘曾涛吴夕科唐茂林韩晓春吴卫蔡冠中李字明刘磊刘沛国万国成李海量胡传禄项维丁学真蒋浩。 目次 1总则 (1) 2术语 (1) 3城市配电网规划 (4) 3.1规划依据、年限和内容、深度要求 (4) 3.2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4) 3.3经济评价要求 (5) 4城市配电网供电电源 (6) 4.1一般规定 (6) 4.2对城市发电厂的要求 (6) 4.3分布式电源 (6) 4.4对电源变电站的要求 (6) 5城市配电网络 (7) 5.1一般规定 (8) 5.2供电分区 (8) 5.3电压等级 (8) 5.4供电可靠性 (8) 5.5容载比 (9) 5.6中性点接地方式 (10) 5.7短路电流控制 (10) 5.8网络接线 (11) 5.9无功补偿 (12) 5.10电能质量要求 (13) 6高压配电网 (15) 6.1高压配电线路 (15) 6.2高压变电站 (21) 7中压配电网 (25)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城市电网规划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为依据,强调其整体及长期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一些影响整个电网结构的技术原则,如电压等级、可靠性、变压器负载率、变电所最佳容量、一次接线方式与电网允许短路容量等,都应遵循既定“原则”,同时在具体条件下应有适当的灵活性。因为我国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情况各有不同,另外,技术原则本身也受时间、地域、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与电力工业状况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以,要强调“原则”,但要把“原则”瞧成随时代而进步、发展的结果。这点应就是讨论下面各条原则的出发点。 一、城市电网电压等级 目前,我国省会城市与沿海大中城市基本上已建成220kV超高压外环网或双网,经过多年的改造,基本上形成了220/110(66)/10/0、38kV或220/35/10/0、38kV四级输配电压,一般称220kV为送电电压,110、66、35kV为高压配电电压,10kV为中压配电电压,380/220V为低压配电电压。各级电压电网的功能因城市规模不同而异。 电压等级就是根据技术经济综合论证确定的,它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就是电气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负荷大幅度上升,有的城市负荷密度已达3~4万kW/km2,个别小区高达几十万kW/km2。所以,增大配电网容量就是目前城网的突出任务,其中提高城网配电电压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尽量简化城网的变压层次,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与可靠性。同一电网各级电压要匹配合理,相邻两级电压差不应太小,此外还要考虑变压器容量大小的协调,以免上一级变电站因容量太大而使低压侧出线多而发生困难。 二、供电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供、配电可靠性就是指对用户连续供电的可靠程度。在城网规划中,应从满足电网供电安全准则与满足用户用电要求两方面来考核。 (1)我国规定城市配电网必须满足“N —1”准则,具体就是指: ○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一回进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时,必须保证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 ○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或一条电缆,变电所中一组降压变压器发生故障停运时,在正常情况下,除故障外处不停电,不得发生电压过低,不允许设备过负荷,在计划停运情况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 ○3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尽快将完好的区段在规定时间内切换至邻近电网恢复供电。

1.《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738-2012)

Q/GDW 1738 — 2012 1 配电网:从电源侧(输电网和发电设施)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年最大负荷:全年各小时整点供电负荷中的最大值。 网供负荷:网供负荷一般分电压等级计算,指同一电压等级公用变压器所供负荷。饱和负荷:区域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电力消费增长趋缓,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连续5年负荷增速小于2%,或电量增速小于1%),负荷呈现饱和状态,此时的负荷为该区域的饱和负荷。负荷发展特性曲线:描述一定区域内(一般小于5km2)负荷所处的发展阶段(慢速增长初期、快速增长期以及缓慢增长饱和期)的曲线,也称为负荷发展S 型曲线。容载比:容载比一般分电压等级计算,指某一供电区域、同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公用变电设备总容量与对应的总负荷(网供负荷)的比值。容载比一般用于评估某一供电区域内35kV 及以上电网的容量裕度,是配电网规划的宏观指标。10kV 主干线:变电站的10kV 出线,并承担主要电力传输的线段为主干线。供电半径:变电站供电半径指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几何中心到边界的平均值。10kV 及以下线路的供电半径指从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N-1停运:a )110~35kV 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B)10kV 线路中一个分段(包括架空线路的一个分段,电缆线路的一个环网单元或一段电缆进线本体)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N-1-1停运:110~35kV 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计划停运情况下,同级电网中相关联的另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因故障退出运行。供电安全水平:配电网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如失去元件或发生短路故障)的能力,其评价指标是某种停运条件下(通常指N-1或N-1-1停运后)的供电恢复容量和供电恢复时间.负荷组:指由单个或多个供电点构成的集合。组负荷:指负荷组的最大负荷。转供能力:某一供电区域内,当电网元件或变电站发生停运时,电网转移负荷的能力,一般量化为可转移的负荷占该区域总负荷的比例。应急能力: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电网维持或及时向重要用户恢复供电的能力。网络重构:通过改变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的分合状态,重新组合优化网络运行结构,以达到隔离故障、降低网损、消除过载、平衡负荷、提高电压质量等目的。自愈:电网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及时发现、快速诊断、调整或消除故障隐患,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不影响用户正常供电或将影响降至最小的能力。双电源: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路供电电源,称为双电源。双回路:指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 4.1 为安全、可靠、经济地向用户供电,配电网应具有必备的容量裕度、适当的负荷转移能力、一定的自愈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合理的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 4.2 配电网涉及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用户和分布式电源等四个紧密关联的层级。应将配电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规划,以满足各层级间的协调配合、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时间上的合理过渡。 4.4 配电网规划应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原则,分析由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检修维护成本、故障成本和退役处置成本等组成的资产寿命周期成本,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实现电网资产在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检修等全过程的整体成本最小。 4.5 配电网规划应实行差异化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户性质和环境要求等情况,采用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合理满足区域发展和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4.6 配电网规划应适应智能化发展趋势,满足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型负荷的接入。 5 供电区域和规划目标 5.1.2 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或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也可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 等因素确定。 5.2.2 供电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年平均停电次数等。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后,可靠性指标应以低压用户作为统计单位,口径与国际惯例接轨。 5.3 建设参考标准 电网建设型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变电站建设型式(户内、半户内、户外)、线路建设型式(架空、电缆)、电网结构型式(链式、环网、辐射)、馈线自动化及通信方式等。各类供电区域配电网建设的基本参考标准如表3所示。 6 负荷预测与电力平衡 6.1.1 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以及区域内各类电源发展预测。 6.1.2 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用户类型以及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确定负荷发展特性曲线(S 型曲线),并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 6.1.3 负荷预测的基础数据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气候数据、上级电网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负荷预测结果、历史年负荷和电量数据等。配电网规划应积累和采用规范的负荷及电量历史系列数据,作为预测依据。 6.1.4 负荷预测应采用多种方法,经综合分析后给出高、中、低负荷预测方案,并提出推荐方案。 6.1.5 负荷预测应分析用户终端用电方式变化和负荷特性变化,并考虑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型负荷接入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1.6 负荷预测应给出电量和负荷的总量及分布(分区、分电压等级)预测结果。近期负荷预测结果应逐年列出,中期和远期可列出规划末期结果。 6.2 负荷预测方法 6.2.1 配电网规划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空间负荷预测法、弹性系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法等。 6.2.2 应结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功能区域划分,开展规划区的空间负荷预测。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水平年供电小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预测相应小区电力用户和负荷分布的地理位置、数量和时序。 6.2.3 可根据规划区负荷预测的数据基础和实际需要,综合选用三种及以上适宜的方法进行预测,并相互校核。 6.2.4 对于新增大用户负荷比重较大的地区,可采用点负荷增长与区域负荷自然增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 6.3 电力平衡 6.3.1 电力平衡是确定规划水平年新增变电容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6.3.2 电力平衡应分区、分电压等级、分年度进行,并考虑各类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的影响。 6.3.3 分电压等级电力平衡应结合负荷预测结果和现有变电容量,确定该电压等级所需新增的变电容量。 7 主要技术原则 7.1 电压等级7.1.2 配电网应优化配置电压序列,简化变压层次,避免重复降压。 7.1.3 主要电压等级序列如下: a )220(330)/110/10/0.38kV b )220/66/10/0.38kV c )220/35/10/0.38kV d )220(330)/110/35/10/0.38kV e )220(330)/110/35/0.38kV A+、A 、B 类供电区域一般可采用a )、b )、c )电压等级序列,C 、D 、E 类供电区域一般可采用b )、d )电压等级序列,E 类供电区域中的一些偏远地区也可采用e )电压等级序列。 7.2 供电安全标准 7.2.1 配电网供电安全水平应符合DL/T 256的要求。供电安全标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单一元件故障停运后,允许损失负荷的大小及恢复供电的时间。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的一般原则为:接入的负荷规模越大、停电损失越大,其供电可靠性要求越高、恢复供电时间要求越短。根据组负荷规模的大小,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水平可分为三级. 7.3 容载比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宏观性指标,合理的容载比与网架结构相结合,可确保故障时负荷的有序转移,保障供电可靠性,满足负荷增长需求。 7.3.2 容载比的确定要考虑负荷分散系数、平均功率因数、变压器负载率、储备系数、负荷增长率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7.3.3 对于区域较大、负荷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负荷特性差异较大、分区最大负荷出现在不同季节的地区,可分区计算容载比。 7.3.4 根据规划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配电网负荷增长速度可分为较慢、中等、较快三种情况,相应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容载比如表5所示,总体宜控制在1.8~2.2范围之间。 7.4 短路电流水平 7.4.2 对于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主变容量较大的变电站,需合理控制配电网的短路容量,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 ) 配电网络分片、开环,母线分段,主变分列。 b ) 合理选择接线方式(如二次绕组为分裂式)或采用高阻抗变压器。 7.4.3 对处于系统末端、短路容量较小的供电区域,可通过适当增大主变容量、采用主变并列运行等方式,增加系统短路容量,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7.5 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7.5.1 配电网规划需保证有功和无功的协调,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保证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变电站、线路和配电台区的无功设备应协调配合,按以 下原则进行无功补偿配置: a ) 无功补偿装置应按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可采用变电站集中补偿和分散就地补偿 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等方式。接近用电端的分散补偿装置主要用于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集中安装在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控制电压水平。b )应从系统角度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配置,以利于全网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投切。c )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应与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相配合,以保证电压质量和系统无功平衡。d ) 对于电缆化率较高的地区,必要时应考虑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e ) 大用户应按照电力系统有关电力用户功率因数的要求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并不得向系统倒送无功。f )在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应考虑谐波治理措施。g )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原则上不应从电网吸收无功,否则需配置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 7.5.2 110~35kV 电网应根据网络结构、电缆所占比例、主变负载率、负荷侧功率因数等条件,经计算确定无功配置方案。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无功优化计算,寻求满足一定目标条件(无功设备费用最小、网损最小等)的最优配置方案。 7.5.3 110~35kV 变电站一般宜在变压器低压侧配置自动投切或动态连续调节无功补偿装置,使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在高峰负荷时达到0.95及以上,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应经计算确定,对于分组投切的电容器,可根据低谷负荷确定电容器的单组容量,以避免投切振荡。 7.5.4 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应依据变压器最大负载率、负荷自然功率因数等进行配置。 7.5.5 在供电距离远、功率因数低的10kV 架空线路上可适当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其容量应经过计算确定,且不宜在低谷负荷时向系统倒送无功。 7.5.6 提倡220/380V 用户改善功率因数。 7.5.7 电压调整方式 配电网应有足够的电压调节能力,将电压维持在规定范围内,主要有下列方式:a )通过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电压调节。b )选用有载或无载调压变压器,通过改变分接头进行电压调节。c )通过线路调压器进行电压调节。 7.6 电压质量及其监测 7.6.1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配电网规划要保证网络中各节点满足电压损失及其分配要求,各类用户受电电压质量执行GB 12325的规定。 a )110~35kV 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B)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C)220V 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与10%。d )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 7.6.2电压监测:电压偏差的监测是评价配电网电压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在配电网以及各电压等级用户设置足够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电压监测点,配电网电压监测点设置应执行相关规定。 7.7 中性点接地方式 7.7.1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绝缘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等有直接影响。配电网应综合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选择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同一区域内宜统一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利于负荷转供;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的配电网应避免互带负荷。 7.7.2 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般可分为直接接地方式和非直接接地方式两大类,非直接接地方式又分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阻性接地。 a)110kV 系统采用直接接地方式。b ) 66kV 系统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c ) 35kV 、10kV 系统可采用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或低电阻接地方式。 7.7.3 35kV 架空网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5kV 电缆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宜将接地电流控制在1000A 以下。 7.7.4 10kV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 及以下,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b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 ~150A , 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c )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达到 150A 以上,宜采用中性点经 低电阻接地方式,并应将接地电流控制在150A ~800A 范围内。 7.7.5 10kV 电缆和架空混合型配电网,如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应采取以下措施: a)提高架空线路绝缘化程度,降低单相接地跳闸次数。b )完善线路分段和联络,提高负荷转供能力。c )降 低配电网设备、设施的接地电阻,将单相接地时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7.7.6 220/380V 配电网主要采用TN 、TT 、IT 接地方式,其中TN 接地方式主要采用TN-C-S 、TN-S 。用户应根据用电特性、环境条件或特殊要求等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接地系统。 8 电网结构 8.1 合理的电网结构是满足供电可靠性、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网络损耗的基础。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三个层级应相互匹配、强简有序、相互支援,以实现配电网技术经济的整体最优。A+、A 、B 、C 类供电区的配电网结构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 )正常运行时,各变电站应有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供电区不交叉、不重叠,故障或检修时,变电站之间应有一定比例的负荷转供能力。 b )在同一供电区域内,变电站中压出线长度及所带负荷宜均衡,应有合理的分段和联络;故障或检修时,中压线路应具有转供非停运段负荷的能力。 c )接入一定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时,应合理选择接入点,控制短路电流及电压水平。 d )高可靠性的配电网结构应具备网络重构能力,便于实现故障自动隔离。 D 、E 类供电区的配电网以满足基本用电需求为主,可采用辐射状结构。 8.2 转供能力主要取决于正常运行时的变压器容量裕度、线路容量裕度、中压主干线的合理分段数和联络情况等。 8.3 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包括常开点、常闭点、负荷点、电源接入点等,在规划时需合理配置,以保证运行的灵活性。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主要结构如下: a )高压配电网结构主要有:链式、环网和辐射状结构;变电站接入方式主要有:T 接和π接。 b )中压配电网结构主要有:双环式、单环式、多分段适度联络和辐射状结构。 c )低压配电网宜采用辐射状结构。 9 设备选型 9.1.1 配电网设备的选择应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采用技术成熟、少(免)维护、低损耗、节能环保、具备可扩展功能的设备,所选设备应通过入网检测。 9.1.2 配电网设备应根据供电区域的类型差异化选配。在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环境条件恶劣(高海拔、高寒、盐雾、污秽严重等)及灾害多发的区域,宜适当提高设备的配置标准。 9.1.3 配电网设备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开关遮断容量应留有合理裕度,保证设备在负荷波动或转供时满足运行要求。 9.1.4 配电网设备选型应实现标准化、序列化。在同一供电地区,高压配电线路、主变压器、中压配电线路(主干线、分支线、次分支线)、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的选型,应根据电网网络结构、负荷发展水平与全寿命周期成本综合确定,并构成合理的序列。 9.1.5 配电网设备选型和配置应适应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要求,在计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区域内,应同步考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需求。 9.1.6 配电线路一般可优先选用架空方式,对于确有必要采用电缆型式的,应遵循“谁主张、谁出资”的原则。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投资等因素确定,主要包括隧道、排管、沟槽、直埋等敷设方式。 9.2.2 应根据负荷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阶段,合理安排供电区域内变电站建设时序。变电站内主变台数最终规模不宜超过4台。 9.2.3 变电站的布置应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尽可能节约用地。原则上,A+、A 、B 类供电区域可采用户内或半户内站,根据情况可考虑采用紧凑型变电站,A+、A 类供电区域如有必要也可考虑与其它建设物混合建设,或建设半地下、地下变电站;B 、C 、D 、E 类供电区域可采用半户内或户外站,沿海或污秽严重地区,可采用户内站。 9.2.4 应明确变电站供电范围,随着负荷的增长和新变电站站址的确定,应及时调整相关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9.2.5 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方式。 9.2.6 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参数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9.3 110~35kV 线路9.3.1 110~35kV 线路导线截面的选取应符合下述要求: a ) 线路导线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选定。 b ) 线路导线截面应与电网结构、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相匹配。 c 线路导线截面应按照安全电流裕度选取,并以经济载荷范围校核。 9.3.2 A+、A 、B 类供电区域110(66)kV 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240mm 2 ,35kV 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150mm 2 ;C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