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1.2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

3.1.2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

3.1.2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
3.1.2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

七年级数学(下)导学案金安苑学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3.1.2 认识三角形(P66---P68)

主备人:段金宾审核人:赵如山学科组审核:教导处审核:年月日

学习目标

1.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2.掌握和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应用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__,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为50°,另一个锐角_________度.

3.现有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动手摆一摆能否围成三角形?

(1)2 、3 、4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2)3 、4 、5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观察下面的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椭圆框内: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在上面的三角形中各自的边长有什么关系?有等腰三角形吗?

定义:有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定义:有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__________.

思考:从定义上你能看出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吗?

活动二:如图3-10,由A经B到C是一条柏油路,AC是一条小路,人们

从A步行到C,通常不走柏油路,而是走小路。人们通常会走小路,理由是什么?

用线段公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数学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用文字语言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搭一搭:(1).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够组成三角形?三条线段满

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准备5根木棒长分别为3cm,4cm,

5cm,6cm,9cm)任意取出3根首尾相接搭一搭.

(2).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三边长度,并填空:a=______;b=_______;c=______。计算并比较:

a+b____c; b+c____a;c+a____b ; a-b____c;b-c____a;c-a____b。

(3).通过以上的计算你认为三角形的三边存在怎样的关系?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七年级数学(下)导学案金安苑学校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应用: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学生回答完上面问题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2.判断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1)3cm, 4cm, 5cm ; (2)8cm, 7cm, 15cm;

(3 ) 13cm, 12cm, 20cm; (4)5cm, 5cm, 11cm

3.已知线段a=12cm,b=17cm,如果第三条线段c能和a、b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求线段c的长度的取值范围.

三、自我诊断,当堂训练

1.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①16cm,11cm ,7cm;②8cm,8cm,18cm;

③8cm,12cm,20cm;④5cm,6cm,17cm.

思考: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角形中,AB、BC、CA三条边互不相等,若AB=3cm,BC=5cm,则下列长度中不可以是CA边的长度的是().

A、1cm .

B、5cm.

C、6cm.

D、7cm.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5和12,则第三边长为。

5.若等腰△ ABC周长为26,AB=6 ,求它的腰长.

6.(选做题)如图,A、、B、C、D四个村庄,现在打算建一所学校,

为了使学校到四个村庄之和最小,请问校址应选在哪里?

7.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a、b,满足∣a-4∣+(b-9)2=0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四、课堂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教学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

D

C

认识三角形(3)教学设计

第四章 三角形 1认识二角形(第3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二教学任务分析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会做三角 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想象、动手做、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发 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念;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合 作交流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再探新知;第四环节:精设练习巩固新知; 第五环节:共同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的顶点、三边、内角、 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同学们现在看老师利用一支铅笔就可以支起一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老师与学生课堂交往活动的开始, 是学生学习新知 识的心理铺垫,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破除疑难心理、乏味心理的关键。一个 开心快乐的游戏。 实际教学效果: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开启新课, 且使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让学 生以轻松、 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活动内容: 三边关系、 个三角形, (演示),你能做到吗? 活动目的: 成功的引入,是让学生感觉到他熟知的生活, 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中来, 对 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 接下来教学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种 不但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而 愉快的心态进

第二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活动一:复习线段的中点定义和确定线段中点的方法,类比得出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和三角形中线的作法。 (1)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1 ??? BD= DC= -BC 2 (2) 三角形中线是条线段。如图线段AD (3) 几何表达:??? 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CD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性质(在不同类型的三角形中分别讨论)。 (1)在纸上任画一个锐角三角形,并画出它的三条中线,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 系? (2)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也有同样的位置关系吗?动手画一画。 (3)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一条中线吗?你能折出它的三条中线并探究 其位置关系吗? 结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活动目的:以线段的中点知识类比出三角形的中线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引出新知识,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认识三角形(2)教案

认识三角形(2)教案 5.2 认识三角形(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rdm;”,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尝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1)当0ordm;lt;alt;90ordm;时,a是______角; (2)当a=______ordm;时,a是直角; (3)当90ordm;lt;alt;180ordm;时,a是______角; (4)当a=______ordm;时,a是平角. 2、如右图,

∵AB∥CE,(已知) there4;ang;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re4;ang;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活动: 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ordm;,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ordm;(几何表示) 举例(略) 练习1: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ordm;.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2、在△ABC中, (1)ang;C=70ordm;,ang;A=50ordm;,则ang;B=_______度; (2)ang;B=100ordm;,ang;A=ang;C,则ang;C=_______度; (3)2ang;A=ang;B+ang;C,则ang;A=_______度.

认识三角形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二)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三、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纸条、双面胶以及图纸。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 预设: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2.提问:这是什么(手执三角尺) 生:三角尺。

师: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三角形(提示课题: 认识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1. 动手操作。 (1)师:请同学们随意地画一个三角形。师:画三角形的同时,思考三角形的组成(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 (2)摆一摆三角形。(打开百宝箱,拿出纸条、双面胶)归纳总结:由 3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3)即时练习。 2. 两个“三角形”好朋友的小故事。(引出关于三角形的高的思考)a)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 b )三角形有几条高(通过画三角形的高,意图使学生体会到事物的 相对性,同时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c)即时练习。 3.认识三角形的表示方式(? ABC) 4.弓I导学生归纳总结: a.三角形的概念。

1)三条边 2)三个顶点 3)三个角 b.三角形的高 顶点到对边的垂线。 (三八巩固练习 1.填一填。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一个三 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 五、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 1)三条边 2)三个顶点 3)三个角 2.三角形的高 顶点到对边的垂线

《三角形的认识》精品教案

《三角形的认识》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点及三角形高和底 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1.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点 2.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四.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五.教学过程(1) 三角形的特点 1. 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哪些现象是三角形形状的呢? 2. 导入新课 为什么生活中这些物体要制成三角形形状的呢?究竟它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将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3. 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 画出一个自己喜爱的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几个角,让学生 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2) 观察三角形特点,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3)老师总结: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4)练习:判断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5)试一试: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对比观察: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三角形。

五.教学过程(2) 三角形的高 1. 观察人字梁图 (1)人字梁的高度可以用哪条线段来表示? (2)这条线段与横梁有什么关系? 2.认识三角形的高与底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 组织学生再画一个三角形,并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在三角形上表明高和底。 强调:通常画高时用虚线,还要表明垂直符号。 (3)议一议:三角形会有几条高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动手画一画,并互相交流。 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所以每个顶点都可以向对边作高,所以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注意:当对边不够长时,可画虚线延长。 3.活学活用—做出下面三角形每个高 教师课件出示三角形高的集中情况。 组织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在小组中交流: 图(2)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它的2条高,所以它只需作1条高。

31认识三角形导学案(第三课时)

科目:数学班级:组名:学生姓名:第周星期设计者:杨开丽课 题 §3.1认识三角形导学案(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定义,并能熟练地画出这两种线段。 2、能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形成观察辨别、全面分析、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重难点重点:1、角平分线的概念;2、三角形的中线.难点:会角平分线的概念.即判别哪两个角相等.

一预习一、知识准备: 角平分线的定义:如果一条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的角,这条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二、探索练习: 1.任意画一个三角形,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 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阅读教材:边读,边做。(一定要动手折一折,画一画) 三线 形状 条数位置关系交点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直线射线线段 三角形角平分线 三角形中线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符号与图形语言: 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 ∴∠1=∠2= 2 1 ∠BAC 或:∠BAC=2∠1=2∠2 三角形中线的符号与图形语言: 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 ∴BD=DC= 2 1 BC 或:BC= 2BD=2DC 例1:如图1,Rt△ABC中,∠A=90o,∠C=40o,BD是角平分线,求∠ADB,∠CBA的度数。 解: ∵∠A=90o,∠C=40o(已知) ∴∠CBA=50o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BD是角平分线(已知) ∴∠ABD= 2 1 ∠ABC=25o (角平分线的定义) ∵∠ADB+∠ABD=90o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ADB=65o 变式训练:如图2,△ABC中,∠ABC=∠C,BD是∠ABC的平分线,∠BDC=87°,求∠A的度数。 掌握一个解题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导学案

几何符号表示法 (1).AM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 (2).∠1=∠2=12 ∠BAC. 4已知A 是直线L 外一点,过点A 画直线L 的垂线。 二 合作探究:1.请画出下列三角形的高 可以发现,三条高________;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就是____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就是______________;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位于三角形的外部. 2、画出下列三角形的中线 可以发现,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________一点;且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平分三角形的 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可以发现,三条角平分线交点在三角形的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三条中线、角平分线、高分别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就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位于三角形的外部。 三课堂反馈 L A (1) (2) (3) (1) (2) (3) (1) (2) (3)

1、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且AB =AC .试作出BC 边上的中线和高以及∠A 的平分线.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延伸拓展 如图,在△ABC 中,AD ⊥BC ,AE 平分∠BAC ,∠B =80°,∠C =46° (1)你会求∠DAE 的度数吗? (2)你能发现∠DAE 与∠B 、∠C 之间的关系吗? 五中考链接 如图, )的长为(则的中线,已知是 ,2,6BD DE EC ABC AE ==? A. 2 B. 3 C. 4 D. 6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收获了: 七布置作业 A 类 B 类 C 类:课本76页练习题1,2 A 类 B 类: 学习指导 八板书设计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 2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 九课堂小测 1.三角形的三条高在( ) A.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边上 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边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 B C D E A A B C D E

《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第四章三角形 3.1.1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 2.掌握一类图形中的三角形计数方法,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及其应用。 4.培养分析、归纳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教材重点和难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三角关系 〖教学设计〗 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学生都认识,但是对定义的理解不够准确。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中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教师给予引导、明晰,再得到定义。 “三角形的计数”是本节难点,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经历数学思考的体验,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个性化的学习。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作课件,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屏幕显示自拍照片:学校篮球架,建筑工地塔式吊车,加油站大跨度屋顶等。) 这些例子说明了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三角形具有这么多应用呢?等我们学完这一章后,同学们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二)得出三角形定义 屏幕显示三角形: 图1 (教师首先用三角板演示把三角板摆在空间任一位置,三角

形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渗透: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平面。然后,让学生操作,感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接”后组成的图形一定在同一平面上,因而不必增加“在同一平面内”的条件。) (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有关概念 (四)主动建构 1.探索活动 请同学们动手做做,同桌也可以合作,互相讨论并说说你推出结论的过程(师巡)。 2.展示探索结果 哪位同学拼得了?请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说你的推理。 (展示图1)其推理是:由内错角相等得两直线a∥b,再由同旁内角互补得三内角和为180°。 图1 图2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多媒体显示)。 按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成三类的方法(显示分类表)。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师简介:李勇,男,1980.01,荣昌区仁义镇中心小学教师;撰写的《学案导学、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等多篇论文曾获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多次被评为镇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荣昌县优秀教师,曾主研《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研究》县级课题。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 一起点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二终点 (一)课标要求 。。。。。。。。。。。。 (二)年段目标 。。。。。。。。。。。。。 (三)课时目标 1、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与底相对应的高 2、认识、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运用这一特性解释和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折,画的方式找到三角形的高,感受三角形高的含义,知道高的标注方法 4、在从现实到抽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感受空间几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并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 三、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操作,理解认识三角形的特性;动手寻找三角形的高,体会高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对三角形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三角形中寻找高的操作过程,以及对“高”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四边形、三角形等实物教具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感知空间图形 (1)认识三角形的构成及定义 课件展示生活中运用了三角形的建筑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到其中学过的图形 师:1、看看在这些建筑上运用了哪些我们认识的图形? 2、说说你都知道关于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让学生自由发言,反馈学生对三角形的已有认知情况,特别是要复习到三角形的各部分的名称: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学生每说到一个“点”上,就让同学们去指一指,或者摸一摸,将动脑,动口,动手集合起来,从而强化学生的感受和认识. 教师板书: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二、探究学习--认识三角形 1、做做小练习,看看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认识三角形3教案

认识三角形(三) 一、学习目标: 1.会将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 2.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经历探索三角形边之间关系的过程,发展有条理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目标1、2、 三、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衔接铺垫:三角形按角可以怎样分类? (二)导入新课:三角形按边可以怎样分类呢? (三)出示目标,指导自学:7分钟 自学课本7—9页,完成以下问题 1、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什么三角形,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2、如图:在A点的小狗要吃到B点的火腿有几条路线?哪条路线最短? 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3、完成课本做一做,计算每个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现有四根木棒,分别为8cm、9cm、11cm、20cm,任意取其中三根木棒摆 一个三角形,一定能摆成吗? (四)小组合作,组内交流5分钟 展示解决的问题,交流不会的问题 (五)小组汇报,组间交流5分钟 各组汇报没有解决的问题,组间解决 (六)抓住关键,教师点拨7分钟 针对自学中的几个问题强调解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强调:三角形的三

边具备以下关系 (七)课堂练习,10分钟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3 4 5 (2)8 7 15 (3)12 12 20 (4)5 5 11 2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9,另一边长是4,它的第三边长是多少?为什么? 3在△ABC中,a=4, b=2,若第三边长是偶数,求c的长。 (八)总结收获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分钟 (九)堂清检测( 6分钟) 必做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若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是() A 5或7 B 7 C 9 D7或9 2、以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A 3 4 5 B 6 3 3 C 7 4 4 D 2 2 5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A 2 B3 C 5 D 13 选做题:有人说自己的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你相信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2-认识三角形-2

〖进门测〗 1、△ABC中,∠A+∠B=120°,∠C=∠A,则△ABC是( ) A、钝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它的周长是() A、7 B、9 C、12 D、9或12 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能是() A、1 B、9 C、3 D、10 4、在△ABC中,∠B:∠C=7:5,且∠B比∠C大20°,则∠A=。 5、已知∠B=45°,∠A=30°,∠C=25°,求∠ADC的度数。

学员姓名:年级:课时数:辅导科目:学科教师:上课次数:课题 教学内容 〖知识要点〗 要点五、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线段名称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文字语言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 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 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 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 段.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 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 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图形语言 作图语言过点A作AD⊥BC于点D.取BC边的中点D,连接 AD. 作∠BAC的平分线AD,交 BC于点D. 标示图形 符号语言1.AD是△ABC的高. 2.AD是△ABC中BC边上 的高. 3.AD⊥BC于点D. 4.∠ADC=90°,∠ADB =90°. (或∠ADC=∠ADB= 90°) 1.AD是△ABC的中线. 2.AD是△ABC中BC 边上的中线. 3.BD=DC= 1 2 BC 4.点D是BC边的中点. 1.AD是△ABC的角平分线. 2.AD平分∠BAC,交BC 于点D. 3.∠1=∠2= 1 2 ∠BAC. 推理语言因为AD是△ABC的高,所 以AD⊥BC. (或∠ADB=∠ADC= 90°) 因为AD是△ABC的中 线,所以BD=DC= 1 2 BC. 因为AD平分∠BAC,所以 ∠1=∠2= 1 2 ∠BAC. 用途举例1.线段垂直. 2.角度相等. 1.线段相等. 2.面积相等. 角度相等. 注意事项1.与边的垂线不同. 2.不一定在三角形内. —与角的平分线不同. 重要特征三角形的三条高(或它们的 延长线)交于一点.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 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 一点,这个点叫做三角 形的重心.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 线,它们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第四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第2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节已经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初步知识,能在生活中抽象出三角形的几何图形,并能明确给出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以前的几何学习过程中,已对图形的概念、线段及角的表示法、线段的测量及三角形概念、表示法、内角和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 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基于学生在上一节中学习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初步知识,并对三角形的角关系也能很好理解.教学中注重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能应用于实践的思想,在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因此,本节课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会按边对三角形分类并掌握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现实情境引入、认识等腰三角形及按边对三角形分类、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基础巩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自我检测。 第一环节现实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 活动一 (1)观察下面的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椭圆框内: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 )在上面的三角形中各自的边长有什么关系?有等腰三角形吗? 活动目的: 本活动在于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感悟分类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实际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将所给的三角形按角进行分类,在复习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类比想到第二问,体会如何按边来分类,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小学三角形认识教案

小学三角形认识教案 【篇一:《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李琳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三角形,指导三角形的名称,并能从生活中找到三角形的图形。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从多种图形中辨认出三角形。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积极学习数学的经验,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并能准确的从众多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教学难点:能找出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圆、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老师今天个同学们带来了几份小礼物,同学们想不想打开看看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图形王国的新 朋友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合作探讨、感受新知 1、观察三角形 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三角形有三个边,三个角) 2、摆一摆三角形 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请一位同学到展台上摆,其他同学分小组摆。)教师在黑板上画。 出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城的封闭图形叫三角形)。 3、在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物体的面都是三角形,要求同学们到教室里找一找。要求学生下课以后到校园里找一找明天上课再告诉老师。 三、巩固新知,找三角形 1、在三角形图表下面的()里打√ 2、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3、用小礼盒里五颜六色的图形拼一拼,拼出一副美丽的画,并把它固定好,拿到台上展示给大家看,比一比哪个组拼的多,拼的好。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练习。 【篇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 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下第80~81页 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 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的高。 2、通过实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3、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美,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的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一套、若干平面图形、三角板、小棒若干 一、激趣、揭题 1、游戏:心有灵犀 老师空手画图形,学生猜是什么图形? 线段、角、长方形、平形四边形、曲线、(半圆)(如果要成半圆 该怎么办?《把曲线的两端与线段的两段连接起来》)、三角形 2、出示三角形(教师贴)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三角形,提高对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验证特性 1、生活应用 师:同学们请你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三角形的身影呀?学 生先说一说,再出示老师收集了一些,请看大屏幕。(课件1) 2、动手拉一拉 师:这些物体中为什么不用其它的图形?(牢固、不容变形)如果 用四边形会怎样呢?学生利用小棒做一个四边形,出示教具:(平 行四边形)让学生拉一拉,是否容易变形?如果用任意的四边形是

七年级数学 7.4 认识三角形(1)作业

D C B A 7.4 认识三角形(1) 感受·理解 1.(1)如图1,点D 在△ABC 中,写出图中所有三角形: ; (2)如图1,线段BC 是△ 和△ 的边; (3)如图1,△ABD 的3个内角是 ,三条边是 。 2.如图2,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则在△ABC 中∠C 所对的边是 ,在△ACD 中∠C 所对的边是 ,在△ABD 中边AD 所对的角是 ,在在△ACD 中边AD 所对的角是 。 图1 图2 图3 3,图中有 个三角形,其中, 是锐角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是钝角三角形。 4.小李有2根木棒,长度分别为10cm 和15cm ,要组成一个三角形(木棒的首尾分别连接),还需在下列4根木棒中选取 ( ) A .4cm 长的木棒 B.5cm 长的木棒 C.20cm 长的木棒 D.25cm 长的木棒 5.已知三条线段a >b >c >0,则它们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 ( ) A .a=b+c B. a+c >b C. b-c >a D. a <b+c 6. 平面有5个点,每3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其中任意3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 A .3个 B. 5个 C. 8个 D. 10个 7.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 A .1,2,3 B.2,2,1 C.1,3,1 D. 2,2,5 8.判断: (1)有三条线段a,b,c,若a+b >c ,则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 (2)三角形按边相等关系分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 ) (3)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内部; ( ) (4)三角形三条高至多有两条不在三角形内部;( ) (5)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不在三角形内部,就在三角形外部; ( ) (6)钝角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一定不在三角形内部. ( )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 ,底边与腰的比为3:2,求各边长。 D C B A E D C B A

2021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1 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教案 (全国通用版)人教版

角形(第3课时)教案(全国通用 版)人教版 (全国通用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高线并能画出高线。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三角形高的概念和画法 难点:画出钝角三角形的高 中考考点:三角形高的概念和画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主学习 1.你还记得“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2.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你能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吗? 活动目的:让学生先回忆过一点如何作一条直线的垂线,然后再引出三角形高的定义,同时为下面作三角形的高线做准备.培养学生善于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体会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教学要求与效果:学生都能快速回忆垂线的定义,并画出图形,教学效果良好。教师适时引出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对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学生的方法很多样,有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有学生用三角尺来画,有学生利用量角器来画。 二、合作探究 活动内容: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角形(第3课时)教案(全国通用 版)人教版 1.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2.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 3. 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确三角形的高,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会画出和折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能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效果:学生都能理解此定义,并立刻能作出锐角三角形三边的高线. 因为这里有了前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的结论,学生在此环节完成的非常好,所以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画和折,并相互交流. 2. 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它们之间有怎样的 位置关系?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3. 在纸上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画出钝 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由锐角三角形的高过渡到直角三角形,再到钝角三角形的高,便于学生从"动"的角度研究几何. 通过折、画活动使学生多动脑,并使学生学会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 活动效果:学生很自然的猜到结论,并且突破了"画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这一难点. 在这一环节,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有些吃力,尤其是画出它们, 所以,教学时,应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三角形高的定义,思考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画、去折.

认识三角形(3)练习

认识三角形(3)练习 一.目标导航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了解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二.基础过关 1.指出下列图形中三角形的高.(1)如图(1)AD ⊥BE 、垂足为点D. △ABE 的高为__________;△ABD 的高是_______________.(2)如图(2)BF ⊥AF ,EC ⊥AF ,CD ⊥AB ,垂足为F 、 C 、D.△ABF 中,___________是AF 边上的高. 在△ACE 中,CE 是___________边上的高.C D 是△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边上的高,是△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边上的高,也是△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边上的高. 如图(1) 如图(2) 1题图 2.△ABC 中,AD 是的中线△ABC ,且BC=10cm ,则BD= cm 3.在△ABC 中,∠A=80°,AD 为∠A 的平分线,则∠BAD= 4.三角形的高线是( ) A.直线 B.垂线 C.射线 D.线段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B.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 D.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三.能力提升 7.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 7题图 D A B F C E

2021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7.4认识三角形2教案新版人教版

认识二7.4认识三角形2教案新版人教版 三角形2教案新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理解“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并会正确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 2.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引导学生“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简单图形”的思考过程.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BC的顶点A上,另一端从点B出发沿 BC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线段)的位置不断变化,你认为其中 有哪些位置是特殊的?请与同学交流. 二.【问题探究】 问题1: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取△ABC边BC的中点D,连结AD,线段AD就是△ABC的一条中线;也称AD 为边BC上的中线. 归纳: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思考:(1)AD是△ABC中BC边上的中线,则BD____CD=1 2 BC(填“﹥”、“﹤”或“﹦”) (2)若BD=CD,则AD是__________________.(3)△ABD与△ACD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A B

认识二7.4认识三角形2教案新版人教版 问题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线段AE平分∠BAC交边BC于点E,我们把线段AE叫做 △ABC中∠BAC的角平分线. 归纳: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提问:(1)用折纸的方法折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平分线,你有什么发现? (2)利用量角器和直尺画出△ABC中的角平分线. (3)在每个三角形中,三条角平分线之间有什么特点?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问题3: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AF垂直BC,垂足为F,我们把线段AF叫做 △ABC中BC边上的高. 归纳: 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提问:(1)三角形的3条高有交点吗?若有,交点在哪里?所在直线呢? (2)锐角三角形3条高的交点在哪里? (3)直角三角形3条高的交点在哪里? (4)钝角三角形的3条高有无交点?所在直线呢?B C B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三课时教案

第四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第3课时) 青坑学校刘国庆2017年4月27日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并能画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及中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做、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问题的发现解决,使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简单计算应用。 复习导学案P56 什么是线段的中点,如何确定线段的中点? 1、量一量 2、折一折 因为点C是AB的中点, 所以AC=BC= AB 新授: 一、.动手试一试,你能用一只铅笔支起一张均匀的三角形卡片吗?如果能,你又是怎样确定这个支点的? 二、三角形的“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median). 一个三角形有3 条中线。 几何表达: 因为AD是BC边上的中线 所以BD= = BC AD即是BC边上的中线. 活动一、约8分钟 每个组合作完成: 1、制作一副七巧板 2、分别做两个锐角、两个钝角三角形卡片 3、画出5个三角形卡片的所有中线,其中直角三角形3个,锐角、钝角三角形各一个。 4、找出每个三角形卡片的一个支点,用笔支起三角形卡片。 小结: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你能画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吗? 1、用圆规画很简便。 2、折一折 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质疑: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这句话对吗? 不对。因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一个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活动二: 每人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 (1) 你能分别画出这3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吗? (2)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 (3) 在每个三角形中,这三条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小结: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 当堂训练: ?1、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如图), ?那么∠BAC= ∠BAD; ?2、AE是ΔABC的中线(如图), ?那么BC= BE。 ?3、有一个三边均不等长的三角形,若在此三角形内 找一点O,使得△OAB、△OAC、△OBC的面积相等。 判断下列作法哪个正确?( ) A.做中线AD,再取AD的中点O B.分别作中线AD、BE,再取两中线的交点O C.分别作高线AD、DE,再取两高线交点O D.分别作 A 、B的角平分线,再取此两角平分线的交点O

苏科初中数学七下-74认识三角形1活页作业

D C B A 学习目标:1、认识三角形,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2 、知道三角形的个组成部分,并会用字母表示 3 、了解三角形的分类 4 、知道三角形的性质 【预习导学】 1、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实物里含有三角形? 2、 结合这些图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吗? 3、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分类,你还记得分类方法吗? 【当堂检测】 7.4认识三角形(1) 姓名 1.(1)如图1,点D 在△ABC 中,写出图中所有三角形: ; (2)如图1,线段BC 是△ 和△ 的边; (3)如图1,△ABD 的3个内角是 ,三条边是 。 2.如图2,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则在△ABC 中∠C 所对的边是 , 在△ACD 中∠C 所对的边是 ,在△ABD 中边AD 所对的角是 ,在 在△ACD 中边AD 所对的角是 。 图1 图2 图3 3.如图3,图中有 个三角形,其中, 是锐角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是钝角三角形。 4.小李有2根木棒,长度分别为10cm 和15cm ,要组成一个三角形(木棒的首尾分别连接), 还需在下列4根木棒中选取( ) A .4cm 长的木棒 B.5cm 长的木棒 C.20cm 长的木棒 D.25cm 长的木棒 5.已知三条线段a >b >c >0,则它们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 ( ) A .a=b+c B. a+c >b C. b-c >a D. a <b+c 6.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 A .1,2,3 B.2,2,1 C.1,3,1 D. 2,2,5 课 题 **认识三角形(1) 主备时间 第2周 主备人 陈峰 审核人 蒋晓娟 姓 名 等第 教师简评 D C B A E D C B A

苏教版四年级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页例1和“试一试”,76页例2、“试一试”和随后的“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1,2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且对三角形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例1时选择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说三角形特点,逐步总结出三角形概念及基本特征。教学例2,也是从现实情境出发,通过测量人字梁高度,感知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由此抽象出三角形高和底的概念。从实例到抽象概念,使学生获得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初步的感知,这种感知往往来自于生活,所以教学时例题的选择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抽象。画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和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在比较中区分,从而正确的对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建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内)。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三角形概念。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直角三角尺,学生每人一张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徐州和平大桥夜景,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哪里的夜景吗?你能从这幅图中看到什么?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 多媒体展示存在于生活中的三角形。 揭题:生活中我们在许多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做三角形,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今天跟随老师一起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从我们生活的城市中选取情境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且选取的情境图比较有代

《认识三角形》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1.1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概念. 2.会画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 3.能通过画图发现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线的特殊位置关系. 课堂研讨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三角形呢? 一个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内角,个外角,和三角形一个内角相邻的外角有个,它们是角,若一个顶点只取一个外角,那么只有个外角. (2)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3)三角形按边来分可分为哪几类? 二、探索新知 1、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取ΔABC的边BC 的中点D,连结AD。 线段AD就ΔABC的中线。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吗? 连结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该顶点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线。一个三角形有3条中线。试一试,在上图中画一画。 这些中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试一试:画出下列各图的中线。 A B C D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图:画ΔABC的角∠BAC 的角平分线AD。 线段AD就ΔABC的角平分线。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的定义吗?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就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一个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试一试,在上图中画一画。 这些角平分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试一试:画出下列各图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的高线: 如图:从ΔABC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 边画垂线AD。 线段AD就ΔABC的高线。 你能用一句话描述三角形的高线 的定义吗?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高线。

一个三角形有3条高线。试一试,在上图中画一画。 这些高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吗? 试一试:画出下列各图的高线。 4、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关系? (交于一点) 三、新知应用 例2 如图,在△ABC中,AD是△ABC的高线,AE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B=60°,∠C=40°。求∠DAE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1、三角形有几条角平分线?有几条中线?有几条高线? 2、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3、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中线和高线及角平分线有何特殊的位置关系?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