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屈原(节选)》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屈原(节选)》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屈原(节选)》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屈原(节选)》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年级:高二学科:语文编写人:审核人: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背诵第三段。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相关知识回顾: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1-3节:

(一)基础知识整体感知:

1、字音

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泥而不滓者

2、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

(3)、糜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3、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2)争宠而心害其能()(3)、屈平属草稿()(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平伐其功()(6)、王怒而疏屈

平()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8)、可谓穷矣()(9)、其文约()(10)、其词微()(11)、明道德之广崇()(12)、治乱之条贯()4、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2)、谗谄之蔽明也

(3)、邪曲之害公也(4)、蝉蜕于污秽

(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

5、文言句式(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方正之不容也(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离骚者,犹离忧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明道德之广崇

6、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二)核心问题探究:(小四号宋体)

1、问题一: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2、问题二: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并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三)课堂小结:

(四)迁移应用:

A组题:

1、下列句中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熟悉。

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疾病。(痛恨)

D、人穷则反本。反:同“返”,追溯。

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表递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表并列)

B、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代词,他)以天下之(结构助词的)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C、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博闻强记,明于(在)治乱。箕畚运于(用)渤海之尾。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

B、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

C、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并从此疏远了屈原。

D、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组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节选自《晏子使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诣 ___________

②齐人也,坐盗坐___________

③叶徒相似徒___________

④其实味不同其实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下作业:

1、背诵第三段。

2、笔译1-3节并预习4-9节

阳谷县第二中学导学案

年级:高二学科:语文编写人:常之广审核人: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背诵第三段。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导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相关知识回顾:

找学生背诵文本第三段。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4-9节:

(一)基础知识整体感知:

一、基础知识

1、字音

既绌商於既

咎眷顾相随属唐昧2、通假字

(1)屈平既绌

(2)齐与楚从亲

(3)亡走赵,赵不内

(4)乃令张仪详去秦

(5)使于齐顾反

(6)厚币委质事楚

3、词语释义

(1)惠王患之

(2)齐与楚从亲

(3)楚诚能绝齐

(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6)臣请往如楚

(7)奈何绝秦欢

(8)屈平既嫉之

(9)人君无愚智

(10)冀幸君之一悟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1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4、词类活用

(1)厚币委质事楚

(2)亡国破家相随属(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5)身客死于秦

(6)秦虎狼之国

(7)时秦昭王与楚婚

5、文言句式

(1)大破楚师于丹淅

(2)遂绝齐

(3)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4)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6)举贤以自佐

6、翻译句子

(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二)核心问题探究:(小四号宋体)

1、问题一:研读4——9自然段分析该问题:

本文的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这里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2、问题二:阅读第九自然段,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迁移应用: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

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下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阳谷县第二中学导学案

年级:高二学科:语文编写人:常之广审核人: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背诵第三段。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导学流程:

第三课时

一、相关知识回顾:

找学生背诵文本第三段并提问上节课词类活用知识点。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10-13节:

(一)基础知识整体感知:(小四号宋体)

1、字音

憔()悴( ) 啜( )其醴( ) 物之汶汶( )者乎罹( )难

枯槁() 温蠖( ) 汨( )罗被( )发渔父( )

2、通假字

(1)被发行吟泽畔()

(2)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3、词语释义

(1)王怒而迁之()

(2)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3)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4)颜色憔悴()

(5)形容枯槁()

(6)不凝滞于物()(7)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

(8)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9)受物之汶汶者乎()

(10)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11)适长沙()

(12)又爽然自失矣()

4、词类活用

(1)短屈原于顷襄王

(2)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3)其后楚日以削

(4)又怪屈原以彼其材)

(5)同死生,轻去就

5、文言句式

(1)是以见放

(2)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而自令见放为

(5)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6、翻译句子

(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二)核心问题探究:(小四号宋体)

1、问题一:阅读第11自然段,分析渔父和屈原的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

2、问题二:司马迁在本文末尾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说说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三)课堂小结:

(四)迁移应用:

1、选出对加黑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形体和容貌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推进移动

D.宁赴常流而葬科江鱼腹中耳常流:经常流动

2、选出对加黑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选出“举世馄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

A.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D.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

C.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

D.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

4、选出不符合渔父所说“圣人”条件的一组人物()

①屈原②文天祥③李白④苏洵⑤辛弃疾

⑥史可法⑦归有光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⑥⑦

5、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

B.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

三、课下作业:

1、全文翻译,并背诵第三段。

2、整理本课文言现象。

屈原列传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1——3段)基础知识

1属(zhǔ)草稿惨怛(dá)帝喾(kù)靡不毕见(xiàn)濯(zhuó)淖(n ào)蝉蜕(tuì)滋垢(gòu)浊秽(huì)泥(niè)而不滓(zǐ)者

2、(1)“离”通“罹”)(2)“反”通“返”(3)“见”通“现”(4)“指”通“旨”(5)“濯”通“浊”3(1)熟练、熟悉(2)嫉妒(3)写作(4)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5)自夸、炫耀(6)疏远(7)恨(8)处境困难(9)简约(10)含蓄精深(11)(阐明(12)条理,规律

4、(1)动词做名词,识别力(2)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3)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4)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5)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6)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5、(1)判断句(2)被动句(3)状语后置(4)判断句(5)被动句(6)被动句 (7)定语后置句

6、(1)一个人在处境危急的时候必定要念及上天和父母,所以人每当劳苦疲惫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有了病痛和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喊父母的。

(2)就其文字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表现的旨意却极远大,所举的事例虽是人常见的事物,但表现出来的意义却极深远。

(3)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熟悉外交应酬的辞令。二、文本理解

1答: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 2、答:(1)原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2)以下几个方面: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

成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风格:其文约,其词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屈原列传学案答案第二课时(4——9段)

一、 1 既绌(chù)商於(wū) 既咎(jiù)眷(juàn)顾相随属(z h?) 唐昧(mò)2(1)“绌”通“黜”(2)“从”通“纵”(3)“内”通“纳”(4)“详”通“佯”(5)“反”通“返”(6)“质”通“贽”

3、(1)担心、畏惧(2)合纵(3)如果(4)全部(5)第二年(6)往、到(7)断绝(8)憎恨(9)无论(10)希望;全部(11)表达(12)一件接着一件

4(1)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3)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4)形容词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5)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6)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7)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5、(1)状语后置句(2)省略句(3)省略句(4)被动句(5)被动句(6)宾语前置)

6、(1)秦惠王畏惧齐楚两个大国联合,于是就命张仪假装背离秦国,并用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2)张仪听说了,就说:“拿我一个张仪就能抵上汉中的大片土地,我请求您允许我到楚国去。”

(3)到了楚国,张仪又用丰厚的礼物收买了当权的大臣靳尚,还在怀王宠爱的妃子郑袖面前编造了一番骗人的鬼话。

(4)屈原当然更憎恨子兰,他虽然被流放,但仍眷念着楚国,惦记着怀王,始终没有忘记有一天能够回到朝廷来,并希望君王能彻底的醒悟过来,一切坏的习俗全都改变。(5)一个国家的君王无论他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也无论他是有才能的,还是没有才能的,没有一个不想任用忠臣来侍奉自己,选拔贤才来辅佐自己的。二、文本理解

1、答: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实写楚国的命运,其实是写屈原对楚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都昏庸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江。

2、答:(1)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2)既强调屈原的忠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愤愤不平和深切同情。

屈原列传学案答案第三课时(10——13段)

一、 1、字音

憔(qiáo)悴(cuì)啜(chuò)其醴(lí)物之汶汶(mén)者乎罹(lí)

难枯槁(g?o) 温蠖(huò)汨(mì)罗被(pī)发渔父(f?) 2、(1)“被”通“披”(2)“常”通“长”

3、(1)放逐(2)这班人(3)效法(4)面色(5)形体、容貌(6)停滞,有拘泥、执着的意思(7)吃;喝(8)洗头发,洗身(9)玷辱(10)尘垢(11)到(12)茫然

4、(1)形容词做动词,说坏话(2)名词做动词,效法(3)名词做状语,一天天的(4)形容词做动词,责怪(5)意动用法,把……..同等看待; 把…….看轻

5(1)被动句(2)被动句(3)定语后置句(4)被动句(5)固定句式(6)被动句 6、(1)屈原来到了江畔,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叹。他面容憔悴,身体瘦削。(2)一个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辱呢?

(3)于是他创作了一篇题为《怀沙》的赋。于是抱着石头自己跳进汨罗江中以身殉国。(4)但是他们都只能学习屈原的文辞委婉的长处,却始终没有谁像屈原那样敢于向君王直言抗争。二、文本理解1、答: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被发行吟,屈原仍在“吟”其志。近死的容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原因,屈原回答“全世混浊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玉”,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唯一手段。 2、答:“志”是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司马迁“悲其志”,就是对屈原人格和追求的肯定,是对腐朽朝廷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屈原(节选)》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年级:高二学科:语文编写人:审核人: 屈原列传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背诵第三段。 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相关知识回顾: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 二、新知学习与探究1-3节: (一)基础知识整体感知: 1、字音 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泥而不滓者 2、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2)、人穷则反本 () (3)、糜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3、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2)争宠而心害其能()(3)、屈平属草稿()(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平伐其功()(6)、王怒而疏屈 平()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8)、可谓穷矣()(9)、其文约()(10)、其词微()(11)、明道德之广崇()(12)、治乱之条贯()4、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2)、谗谄之蔽明也 (3)、邪曲之害公也(4)、蝉蜕于污秽 (5)、方正之不容也(6)、明道德之广崇 5、文言句式(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方正之不容也(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离骚者,犹离忧 也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7)明道德之广崇 6、翻译句子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二)核心问题探究:(小四号宋体)

《病毒》教学设计

《病毒》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堂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所体现的“倡导主动探究学、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巧妙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构建核心概念、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生活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病毒》选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知道在生物圈中有许多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本章介绍的是特殊的生命形式——病毒。病毒的结构简单,个体小,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因此,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需要用典型的病例,如肝炎、流感等来证明病毒的存在,并利用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对病毒产生直观的认识。同时,应当用大量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不仅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而且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病毒微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不易理解,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把微观结构宏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个角度考虑,安排学生搜集并充分交流资料,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从有利于学生发展这个角度考虑,安排一些生物科学的前沿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 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观察思考、合作交流,进一步总结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其中病毒与其他生物不同,没有细胞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因此掌握病毒的主要特征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病毒发现的科学史,认同技术进步对于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2)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3)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收集并整理有关由病毒的信息,以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后,课堂上将小组的学习 成果进行展示。

省级优质课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2.品味写景语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更、挐、沆砀、焉得、强”等文言词。 【学习重点】 品味写景语句,体味小品文于细微处见情致的特点。 【学习难点】 感悟张岱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句段法。 3.资料助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热场(热情、轻松、自信) 同学们,昨天晚上我失眠了。猜一猜,为啥?丢钱了?我的兜比脸都干净。失恋了?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捡钱了?做梦都想呢,可惜没碰着。生病了?别看长得瘦,浑身是肌肉。玩游戏了? 不难为你们了,昨天我见了你们一面,就想了你们一夜啊!相逢是首歌,希望和大家度过愉快的40分钟!同学们,上课! 一、导入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在西湖。许多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摹了西湖春夏季节的美。杨万里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明艳妖娆的西湖,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杨柳依依生机盎然的西湖。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湖心亭看雪》。看注释1。(板书课题、作者) 张岱生于明朝,明朝灭亡后,他满怀沉痛,以遗民身份入山隐居不出,写文著书,寄情山水。这篇文章就写于他隐居的时候。 二、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老师:现在我们朗读课文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准停顿,重点字音在这里。第二遍读出感受,读出味道。 1、学生练读 崇祯是日更定 挐一小船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余强饮三大白 (学生读课文,教师缓慢巡视学生。) 2.学生展示读 大家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第一段? (两名学生读第一段。) 你读得很流畅,如果读得再慢点儿就更美了。谁再来试试? 读得真棒!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物种起源绪论》优质课学案

《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目标: 1.熟记重点字音字形,背诵作者的名言。 2.品味语言,体会科技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3.学习达尔文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态度。 重点:体会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 难点:学习达尔文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资料链接 (1)进化学说的创始人——达尔文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激起阅读的兴趣的绪论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绪论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绪论的作者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绪论的内容与著作的内容一定要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绪论,但导言只有一篇。 (3)生物界的革命——进化论 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三、自主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狭隘(ài) 分歧(q í) 槲寄生(h ú) 摘要(zh āi) 胚胎(p ēi) 慷慨(k ǎi) 冒昧(m ai) 栖息(q ī) (2)多音字 ????? 间断 ji àn 中间 ji ān ????? 轻率 shu ài 效率 l ǜ ????? 累积 l ěi 劳累 l ai 2.辨形组词

八年级病毒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学科编号: 13 使用时间: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细菌、真菌和病毒(第三课时)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 学习目标:1、认识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举例说明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特点的对比,增强比较分析思维能力。 4、通过对人类病毒性疾病的认识,养成预防疾病的良好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1、病毒的的形态结构特点。2、病毒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1、病毒结构的独特性。2、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使用说明及预习指导:请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P66—67页内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完成后小组间交流不懂的题目。 一.自主学习 1、病毒的形体及其,通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 2、病毒的形态多样,主要有、、。 3、病毒是一类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都由两部分构成;一是 由组成的外壳,二是包含的内核。 4、根据病的的宿主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 内,如;,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如; ,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如。 5、病毒侵入生物体后,会导致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农牧业生产。 6、科学家用病毒制成来控制人类、家禽和家畜的疾病。 二.合作探究 1、根据下图所示噬菌体的结构图,回答问题。 (1)填出各部分名称: ①②③ (2)此病毒寄生在体内。 (3)对病毒起保护作用的是。 (4)决定病毒所侵染的细胞类型。 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发生的禽流感,其致病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已出现由禽类传染人的现象,而且已经出现多例人被感染而死亡的现象。 (1)引起禽流感的生物是,它属于动物病毒。 (2)禽流感病毒的寄主是,病毒的结构组织特殊,没有结构,只有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 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课(教学设计)

1 《春夏秋冬》授课教师陈云庆年级一年级授课时间5月24日学科语文课题识字1、 第1课时 授课类型 识字 学校 白山市朝鲜族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 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有效的引导极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雨字头和耳刀旁。 2、初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四季的美好,和四季的特点。

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策略教学本课应该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出示图片) 2、你们喜欢四季吗?你最喜欢那个季 节? 3、欣赏课文朗读。 学生欣赏图片 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生听范读 利用挂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须的情感因素。 二、初读课文识字、合作探究解疑破疑 1、请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2、展示学习成果,认读生字 3、提示学习生字过程中,互相给出提示,提示认读多音字。 4、出示生词卡片,认读生字卡片。 5、指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板书 6、学习新偏旁:雨字头。 7、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霜雪这两种生按提示朗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示 指名读、开火车读 生交流自然现象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交给学生识字方法,积累学习更多的生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册) 13.1分子热运动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分子间的运动规律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熟练掌握探究分子运动的方法。 3.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探究案

活动探究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活动探究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探究五:阅读分子间的作用力 1、图13.1-5能说明什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质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9绿优质课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反复诵读,理解、积累字词。 2能力目标: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理解,积累字词。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的方法。 二、课前预习作业(1):课前反复诵读,积累字词 踞(jù)在薄(bó)阴几绺(liǔ)穹(qióng )门 棱(léng)角尘滓(zǐ)皱缬(xié)什刹(shí chà) 挹(yì)掬(jū)你入口明眸善睐(móu)(lài) 2)文章开头就直抒胸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但却没有直接写梅雨潭的绿,而是先写了梅雨瀑等潭周围的环境,到了第三段,才浓墨重彩写梅雨潭的绿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三、导学过程 1、检查预习情况,点评。 2展示目标。 3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以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文集《踪迹》。 4自学过程:根据朗读要求,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小组内反复品味其妙处,并个别展示,由学生互相点评。 5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跳读课文,思考问题,找出线索,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感情。) (1)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2)写景也要有顺序,有的按时间顺序,有的按空间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它的线索是什么?采用的什么写法? (3)第一、四段在行文中有何作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看景就要有观察点,就是观赏景物所处的位置,请找出文中表明观察点的词语,看看观察到的景物是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病毒导学案连连

第五章病毒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病毒的种类及其结构组成。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来认识病毒的种类,以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多种病毒的了解来认识病毒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通过对病毒的了解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增强对病毒预防和治疗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病毒的种类及其构成。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对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有关病毒引起人类疾病的资料。 情境导入: 大屏幕展示一些动物、植物及细菌、真菌的图片,教师设问:这些生物都是由什么基本结构构成的呢?引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进一步提问:是不是生物圈里的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呢?从而引入本章课题——病毒。 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 1.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二、自主学习,边学边导 2.阅读教材89—91页,完成下列内容: 种类 结构 生活方式 繁殖方式 根据病毒寄生 的细胞不同,把病毒分为 _ 病毒、_____病毒、 _ 病毒。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在__ 下可以看到它的形态;没有 ___ _ 结构。结构简单,由 ____ 外壳和内部 的 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__ 里。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__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开始。 依靠自己的遗传物质的 , 利用细胞内的物 质,制造出 ____ 。 三、精讲点拨,精练提升 3.如图是几种病毒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 的名称是 ,属于 病毒。 (2)图 B 的名称是 ,属于 病毒。 (3)图C 的名称是 ,属于 病毒。 (4)图中的1表示 ,2表示病毒的 ,含 ,能够在寄生的活细胞中 指导制造新的病毒。 4.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甲型H1N1流感(也称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在猪中经常发生,但很少导致猪的死亡。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近年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如饲养者等。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课题:宇宙和微观世界 序号:1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 2、初步了解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初步了解原子结构。 3、初步了解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宇宙由__________组成,太阳周围有__________大行星,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__________轨道上公转。天文学上发现的__________现象表明宇宙无限大,一束光穿过银河系要________________时间。 2、物质由__________组成,_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分子不停地做__________。 3、固体分子排列__________,作用力,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气体分子间距___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__。

4、状态改变,物体体积改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似,中心是__________,周围有__________绕核运动,原子的这种构成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 6、1nm=__________m,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纳米尺度在____________范围内。 二、课堂导学: 1、小明在学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后,猜想:分子是一个挨一个还是彼此有距离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就设计了如下实验:先用一只小量筒分别量出50ml水和酒精,然后分别倒入另一只大量筒中测出总体积为94ml。 (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帮他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3)你对小明的实验方案有什么改进? 2、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根本原因是当温度改变时,_________________。不同物质热

优质课导学案

使用时间:2015年5月13日 英语《Unit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 》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单词:house , drink tea , tomorrow 短语:drink tea , clean the house . 句式:现在进行时态的各种句式。 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现在进行时态的各种句式陈述正在发生的事情。(2)能正确掌握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区别。(3)能正确掌握现在 分词(ing形式)的构成。 情感目标:Enjoy what you are doing now。 【学习重难点】 (1)现在进行时态的各种句式 (2)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区别 【学习过程】 I . Listen to a song and have a memory challenge. II. 3c.Guessing game and learn sentences Is he doing …?Yes ,he is ./No. he isn’t. Are you doing..? Yes , I am. No, I ’m not. Are they doing ...? 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III Task 1.. Put the following doings into 3 boxes. (把下列动词的Ving形式分成3类)cooking, listening, reading, writing, using , running , swimming Task2. Game : find the different one.(火眼金睛找不同) Task 2. Watch a microclass to learn more and check the answers.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 2.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4.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称为病原体。 5.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 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6.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7.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分为四种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如流感),饮水食物传播(如蛔虫病),生物媒介传播(如疟疾、乙型脑膜炎),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土壤接触引起破伤风感染继而导 致败血症) 8.流感病毒是病原体,流感患者是传染源,空气中的飞沫是传播途径,周围的 人是易感人群。 9.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10.控制传染源: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相关物品和 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患传染病的人要进行隔离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四个传播途径进行切断。(1)流感期间要戴口罩,咳嗽 打喷嚏用手捂住,开窗通风,教室消毒。(2)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用肥皂洗手在用水冲洗,减少感染蛔虫病。(3)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污水 要处理,饮用水要消毒,可切断饮用水传播的疾病。(4)打扫卫生,喷洒消 毒液,海关检疫,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消灭生物媒介如蚊子都 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防寒保暖,食物要营养健康,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到人多或传染病流行地区。

复数教学设计(省优质课)

§5.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江西省永新县任弼时中学 文辉 【教学目标】 (1) 了解引进复数的必要性,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复数的代数法表示, 理解虚数单位,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 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复数模的概念,了解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的 对应关系. (3) 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在数学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 性思维在数系的扩充过程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4) 通过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二维空间中数与形之间的内 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进虚数单位i 的必要性,对i 的规定,复数的有关概念. 难点:实数系扩充到复数系的过程的理解,复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2.激励---探索---讨论---发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㈠引导学生回顾数的变化发展过程 数的概念是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早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在狩猎、采集果实等劳动中,由于计数的需要,就产生了1,2,3,4等数以及表示“没有”的数0.自然数的全体构成自然数集N 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数的概念也得到发展. 为了解决测量、分配中遇到的将某些量进行等分的问题,人们引进了分数;为了表示各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以及满足记数的需要,人们又引进了负数.这样就把数集扩充到有理数集Q .显然N Q .如果把自然数集(含正整数和零)与负整数集合并在一起,构成整数集Z ,则有Z Q 、N Z .如果把整数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有理数﹜=﹛分数﹜=﹛循环小数﹜. 有些量与量之间的比值,例如用正方形的边长去度量它的对角线所得的结果,无法用有理数表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又引进了无理数.所谓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集与无理数集合并在一起,构成实数集R .因为有理数都可看作循环小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实数﹜=﹛小数﹜. ㈡设置问题情境,探究实践 问题①:请类比引进2,就可以解决方程02x 2=-在有理数集中无解的问题,怎么解决方程01x 2=+在实数集中无解的问题?

优质课:《老王》导学案

《老王》导学案 主备人:顾广师时间:2010年11月25日 授课人: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3、关注像老王这样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把握老王忠厚善良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理解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中心。 二、知识准备: 1、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那我们是不是也献出了自己的爱了呢?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出示教学目标: 2、作者简介: 3、扫清文字障碍: 伛()攥()惶恐()荒僻() 取缔()翳()骷髅()()滞笨() 愧怍()()塌败() 三、学习过程: 1、整体感知: 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然后思考: ⑴、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两个词语概括。(不幸、善良) (提示:从基本情况,谋生手段,健康状况,居住条件,所做的事情等方面考虑) ⑵、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些方面? A、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B、“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 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生活艰苦 不幸 C、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心境凄苦 D、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E、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⑶作者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老王的善良的? A、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B、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知恩图报); C、用平板车拉人,加半寸边(善良淳朴)

第五章 病毒 导学案

第五章《病毒》编号03 八年级主备课人:谢恒审核课型:新授课时间:20 年月日班小组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病毒与生物圈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1.病毒的主要特征。 2.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四、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从课本找出答案并在课本划出来。 (一)发现病毒(P89)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发现烟草花页病毒。 (二)病毒的种类(P90) 1.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菌,需要用才能观察到。 2.病毒不能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 3.根据寄生的生物种类不同,病毒通常可分为三大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额______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______病毒和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_____病毒,也叫__________。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P90) 1.病毒的结构,由外壳和组成。 2.病毒只能寄生在里,靠自己的中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方式。 3.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体。 (四)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P91) 1.病毒种类,分布,又营生活,给人类、动物和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一方面设法________和_________病毒疾病,一方面______病毒为人类造福。 2.举例说出病毒引起的一些疾病: 人:;动物:;植物:。

五、达标检测: 1.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望远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 2.病毒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纤维素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D.蛋白质外壳和由遗传物质构成的核心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C.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5.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A.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6.病毒的生活特点是() A.都是独立生活 B.必须生活在活的生命体的细胞内7.将病毒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提纯呈结晶状态后,病毒会()A.失去生命活动 B.正常生活,但不繁殖。 C.正常生活 D.结构马上解体 8.完成下面图解 大小观察工具 种类生活方式 病毒 结构繁殖方式

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班级姓名组别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课本预习】 物质的构成 1、常见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的直径只有,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2、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 分子热运动。 1、的现象,叫做。 2、现象可以在之间发生,也可以在 之间发生。 3、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越高,运动越剧烈。 4、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 叫做。 分子间的作用力 1、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 。之间的使得和 的不致,因而和能保持一定的。 2、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不是紧密地 ,而是彼此之间。但压缩和 很困难,这是因为。 3、之间既有又有。当被时,的距离变小,表现为;当被时, 间的距离变大,表现为。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和,具有一定的和。 4、相距,就变得十分的,可以 。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 因此,具有,容易被 5、通常之间的比的小,比的大;之间的比的小,没有 ,运动。这样的结构使得,没有确定的,具。 6、常见的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内的在不停地做;之间存在和 。 【预习检测】 1. 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2.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 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5. .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醒、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 6. 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7.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8.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_____________ 。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6.1—2)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二:演示液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三:演示固体扩散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 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学生活动四:影响物体扩散快慢的因素 1、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的分子会运动吗? 2、它们运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3、试一试:在生活中找出一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各小组派代表讲解并交流达成共识。 气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看见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 课题:《小纸船的梦》 第二中心小学 魏翔 2012年6月 课题:《小纸船的梦》 开课时间:2012年5月9日 班级:四年二班 执教者:魏翔教学目标: 1. 学生用圆润柔美的声音,和谐统一的音色来表现对未来的憧憬和理想,感受小纸船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太度,进一步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2.聆听和演唱歌曲《小纸船的梦》,通过唱理解歌词的思想内涵。初步感受合唱曲中的和声效果,通过二声部合唱表达出主人公向往成长的梦想。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体会小纸船带给我们的乐观、奔放地情绪。 3.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这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并能准确唱出八分休止符,贯穿全曲的进行方式与三拍子结合,感受到小船随波飘荡的韵律感受和声的美。 教材分析: 《小纸船的梦》是一首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给予了孩子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发展历史,唱好曲子的副歌部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 二、新课教学 1、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部分是由水覆盖的。【此环节从科学地理方面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件,引入课题 引出交通工具:船 【从前一个环节,圆润地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船”】 3、新课学习 (1)介绍船的历史 【了解人类的船舶发展历史,丰富学生的人文科技知识】 (2)认识各式各样的船 独木舟、有桨船、帆船、蒸汽机轮船、现代船舶 出示课件。 【用各种精美的有代表性的船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极大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观看图片 (4)学唱歌曲 《小纸船的梦》 【从船舶的认识,过渡到本课歌曲的教学,学生的学唱积极性极大的增强】 (5)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