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31511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31511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速动比率

2.“等级链”(法约尔跳板)

3.职权

4.人力资源规划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预算和程序既是计划的手段,也是控制的手段。是否所有的计划手段(如政策、规章等)都具有控制的性质?为什么?(中山大学2006年研)

2.什么是指挥链?

3.确定职位要求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4.为什么绩效指标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5.如何理解全面控制原则?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从管理学的角度,根据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理论,论述大部门制改革的实质、阻力和对策。

2.早期管理学家使用哪五种方式进行部门划分的?试对每种划分方法的优缺点给予简要评论。

四、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案例

1998年8月8日是A集团公司10周年大庆的日子。而此时此刻,关于该公司濒临破产的说法却已是妇孺皆知。从1989年的年产值4300万元到1993年以13亿元的业绩傲视群雄,再到1997年的产值降至2亿元和上市股票仅值9分钱,变化之大确实令人扼腕。在此期间,其管理体制经历四次大的“地震”:1990年董事长L先生“杯酒释兵权”。在保持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原与其一起闯天下的9位“开国元勋”基本退出高层管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大学生。与此同时,一批年青的管理者脱颖而出,挑起了大梁。1991年,企业的发展更为迅猛。每天从各地汇往总部的现金收入达到三百万,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L先生千方百计从国有企业挖来精英人物。他们一来就担任A公司的一级经理(副总),掌管了市场部、企管部、财务部、事业发展部等七个重要部门。有效解决了在快速膨胀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并确定A公司“层级结构”管理模式。使A公司的整体工作风格从“主观发挥”为主转向以控制为主。这种制度使该公司避免了出现根本性的决策失误。但是在这种相互制衡的行政主导体制下,重要的决策却往往拖而不决。在1995年的澳门会议上,针对决策效率低下的局面,L先生痛下决心,采取挂职下放的方式,将这些高层行政主管全部推到基层担任省级分公司副经理。希望他们直接了解市场一线的竞争状况。与此同时,L先生选择了10余位年轻有为的干部,组建总经理助理室,赋予他们体制调整的权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似乎进行得不是很顺利。1996年,总经理助理室主任、曾为打下西南地区市场立下大功的Z先生辞职。1997年,L先生聘请美国哈佛大学MBA毕业生W先生为A公司集团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和A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年薪为140万港元,远远超过原来一级经理的待遇。同时他连炒数位高层管理人员,大幅度更换中层管理人员,并将原属于公司福利的住房、手机等全部卖给使用者。此外,W 先生虽然来头不小,但因对中文的听、说、写均不熟,与员工的沟通上有不小的障碍,也从未做过该行业。对于A公司的局面,L先生自然难辞其咎,他深居简出,与社会和员工处于半隔绝状态。连许多高层人员都说,说服L先生的任何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即使你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真理,在L先生的雄辩面前,没人能获得成功。

问题:

(1)请根据组织结构变化的权变因素,分析它进行这四次管理变革的必要性。

(2)请运用相应的领导理论分析该公司陷入困境的内部管理原因主要有哪些?

(3)作为一个有过杰出的成绩和非凡个人魅力的企业家,L先生该有哪些应吸取的教训?请用菲德勒(Fred Fiedler)所提出的综合的领导权变模型分析之。

(4)通过此例,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

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2.等级链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中的重要观点之一,是14项管理原则中的核心原则之一。等级链是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它是组织内部命令传递和信息反馈的正常渠道。依据这条路线来传送信息对于保证统一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最迅速的途径。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层次较多,这种方法有时反而会影响行动的速度,进而影响组织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法约尔设计了一种“联系板”的方法,以便使组织中不同等级线路中相同层次的人员能在有关上级同意的情况下直接联系。这个“联系板”,又称为“法约尔桥”。跳板对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3.职权是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做出决策、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而进行奖惩的权力。通常也被称为制度权或法定权利。企业职权设计工作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①职权的纵向结构和集权与分权的设计。企业管理组织的不同层次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因此,按照以责定权的要求,职权就会相应形成纵向结构。职权的纵向结构一般由高层的经营决策权、中层的专业管理权以及基层的作业管理权三个部分组成。将这三个组成部分联结起来,使之成为上下衔接、贯穿到底的纵向系统,靠的是决策权在各个层次的合理配置。

②职权的横向结构和部门职权分立与衔接的设计。职权的横向结构,指的是同一管理层次各个部门的职权配置及相互关系。它与职能结构和部门结构相适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按照专业分工,各部门所享有的相应职权;二是按照在各项工作中同级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各自享有的相应职权,如决定权、建议权、确认权、协商权等;三是按照有关部门之间的横向制约关系所确定的监督权。

4.人力资源规划是指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人力资源规划程序包括五个步骤:①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供给;②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③供给与需求的平衡;④制定能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政策和措施;⑤评估规划的有效性并进行调整、控制和更新。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面临的计划内容是不同的,从抽象到具体,可以把计划内容分为目的或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策略、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等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都具有控制的性质。所有的计划手段都具有控制的性质,计划就是保证事件顺利进行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一种控制的手段。

(1)根据控制信息获取的方式和时间不同将管理控制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

①前馈控制,是观察哪些作用于系统的各种可以测量的输入量和主要的扰动量,分析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关系,在这些可测量的输入量和主要扰动量的不利影响产生以前,通过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来消除不利影响,这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控制。

②现场控制,又称同期控制或同步控制,是在活动进行当中的控制,在活动进行之中予以控制,管理者可以在发生重大偏差前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③反馈控制,纠正已经出现的问题,又称事后控制。反馈控制是管理控制工作最传统也是最主要的方式,目的并非要即刻改变下次行动的依据,而是要力求“吃一堑,长一智”。(2)由此可以看出,使命、目标、战略、规划和预算等几个层次的计划都属于前馈控制。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制定相关的目标、预算等对事件进行控制,防患于未然。

(3)政策、策略、程序、规则等几个层次的计划都属于现场控制,也叫事中控制,都是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则、程序等保证事件按原来的计划进行,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

因此,所有的计划手段都具有控制的性质。

2.“指挥链”是指职权从组织的大脑——最高管理层出发,途经各个管理层次,一直贯穿到组织的基层而形成的一条条自上而下的权力线。组织主要依靠职权来操纵其各个组成部分。指挥链形如金字塔,组织的最高主管高居塔顶,之后每经过一个层次便发生一次职权的分裂,如此进行而将指挥链延伸至组织的最底层,形成了一个遍布于整个组织的职权网络。正是这个职权网络,才使得组织具有了高度的行为能力。

3.在确定职位要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职位的范围应当适当

一个职位如果范围过窄,就会使人感到缺乏挑战性和成就感,就会缺少成长的机会,优秀的人才会因此而产生厌烦和不满。当然,职位范围也不应过宽,否则会使人难以有效地驾驭,也会造成人们的压力和挫败感。

(2)职位任务应饱满

一个设计不够饱满的职位不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占据这样的职位的人员会感觉有力无处使,这会使他们转而去干扰别人或下属的工作,给他人的工作造成麻烦。(3)职位设计中应体现出对技能的要求

职位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所要完成的任务,但也要考虑人员的需要和期望。职位说明书中当然要明确对于工作绩效的要求,但也要有一些灵活性以发挥个人的特长。

4.绩效测量指标并非越多越好,或是越多越能够保证均衡性。指标数量的增加会降低其边际效益,在有些情况下过多的指标反而会引起负面的效果。这是因为测量、考评是要花钱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都需要费用。另一方面,研究已经证明,人们只能对有限的信息加以理解和做出反应,从而只会认真对待有限的几个绩效指标。

5.控制工作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监督、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具体在项目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要遵循节约原则、经济原则、全面控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和例外原则。其中,全面控制原则包括两个涵义,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1)全员控制。项目成本是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项目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班组,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总之,成本费用控制应充分调动全体职工控制成本费用的积极性,因为每一职工都与管理服务过程中发生的特定耗费有关。成本费用控制还应贯穿于成本费用形成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对部分费用支出的控制。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1)大部门制改革的实质是行政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评价行政体制的标准,在于行政资源的配置是否有利于市场机制的良好运行,能不能向社会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很多人谈论大部门制改革时,总是关注行政机构和公务员队伍的规模是扩大还是缩小。其实,大部门制改革,是一个通过对行政资源存量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提高其资源价值的过程。在讨论大部门制改革得失时,不必总盯着是否精简机构和裁减人员,而应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社会治理的视角下,考察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社会所需的各种公共服务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大部门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实现一个高品质的现代政府管理,从而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格局相适应。最后,大部门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真正转变职能。由生产者变为管理者,由直接提供服务转而专事标准制定和行为的监测,代表公众查究各种机会主义行为。

(2)大部门制改革的阻力

①利益格局调整的阻力。目前政府管理中出现的职能交叉、行政成本高、协调困难等问题,除了机构设置自身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源则是现实的部门利益,形成了“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现阶段暴露出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等,其主要矛盾也在主导部门。部门利益体现在改革政策的提出和制定上,并且,跟一些利益群体构成特殊利益集团,这些利益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深化机构改革就会触及他们的既得利益,破坏他们既得利益的链条,一旦破坏,就会给他们造成心理恐慌,势必会引发他们的不满和抵制,就会想方设法阻止改革的进行。

②传统行政文化的惰性。一切行政改革的困难在于行政观念的转变,行政观念的基本问题在于行政的应然性质,其中包括了关于公共行政的理念、理论、思想、方法、技术等诸多的观念范畴。目前,我国公共部门在行政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政府缺位、错位、越位和权责脱节、职能交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政府务实不够,务虚过多。“政府中心论”、“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政府就是老大,就是高出一等,民众办事就会遇到“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这些都是传统行政文化的惰性使然,这种惰性深入行政官员的骨髓,政府部门的办事时时处处体现着这种劣质文化,正是这种行政文化的惰性,使得大部制改革遇到很大的困难。

③人员分流的困难。大部门制下的机构精简和重组所带来的人员分流问题,是大部门制改革的难点,更是政府机构改革成败的关键。人员成功分流是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人员如果不能安全有序地分流,不仅不利于政府机关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已有的政府机构改革成果也可能丧失殆尽。现在的大部门制改革,人员分流的困难在于:是否能够在各级各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分流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内相对顺利的离开原有部门,较为顺利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人员分流的政策导向、政策标准和政策操作是否公开和透明;分流人员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等。这方面,我国当前做的确实不够,很多方面落实不到位,分流后工作岗位不能保证,分流人员的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政策也不够健全,不能保证分流的顺利进行。有些机构改革实行富余人员带职分流,超编干部离开机关,保留职级。很多单位通过设置一些事业编制的机构或者行业协会等来消化这部分人员,搞体外循环。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改革成本,而且增添了新的“准”管理机构。

(3)大部门制改革的对策

①梳理部门关系。实行“大部门制”不是简单地把职能相近、业务雷同部门合并或拆减,而要对“三权”进行厘清、分立归属,并使其相互制约,形成良好的权力制衡与监督的运行机制。它暗含了更多政府权力规制、重构的内容,决策与执行、监管适度分离。充分发挥大部门的优势,并实现决策与执行职能的分离。我们可以参照别国的做法,成立执行机构,使其与决策部门之间形成清晰的责任关系,这样,既有利于政府核心部门专心致力于决策,保证决策的高效和科学,又有利于使政策得到更好的执行,还有助于减少因权力集中而导致的腐败现象。

②创新行政文化。转变行政文化观念的主要问题,就是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诉求,不断校正和确定政府在广泛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的角色定位和角色规范问题,这种定位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种角色定位和角色规范更需要

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和规范,从制度上而不是从意念和道德上去规范。从我国现实的情况来看,进一步明确区分公法与私法意义上的政府的权利与义务,从私法的意义上树立官民平等的行政观念,进而克服“政府中心论”、“官本位”以及“自为行政”的观念,这是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难点之一。

③完善人员分流制度。要在各级各地政府的统筹安排下,让分流人员在预定的时间内相对顺利的离开政府,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较为顺利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关于人员分流的政策导向、政策标准和政策操作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要把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结合起来,为实现群众参与和竞争上岗而制定必要的规则、程序和形式。同时,完善人员分流制度,保障分流人员的利益,解决其后顾之忧,使人员分流实现平稳过渡,减少动荡,这样,才能减少改革的阻力。人员分流是维护国家正常秩序的保障和基础,关乎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④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在进行大部门制改革后,相关的执法主体,诉讼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等会出现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与此同时,大部门制改革必然会涉及到现行法律法规的修改修正问题,我国政府应当以此为契机,实行综合立法,使我国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协调和统一。

2.组织的部门化指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并集合在一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的一种组织方式。常见的五种部门化方式如下:

(1)职能部门化。职能部门化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①优点:有利于确保组织的主要基本活动得到重视;由于遵循了专业化原则,有利于提高人员使用的效率,同时也简化了培训工作;由于最高主管要对最终成果负责,从而为最高层实施严格控制提供了手段。

②缺点容易使人们过度局限于自己所在的职能部门而忽视组织整体目标,部门间的协调比较困难;由于只有最高主管才能对最终成果负责,因而对各部门的绩效和责任很难进行评价;这种结构不利于培养综合全面的管理人才,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差。

(2)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产品划分部门是根据产品或产品系列来组织业务活动。许多多元化经营的大企业采用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

①优点:有利于采用专门设备,促进协调,充分发挥人员的技能和专门知识,也有利于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和发展;能够明确利润责任,便于最高主管把握各种产品或产品系列对总利润的贡献;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独当一面的总经理型的人才。

②缺点:要求部门主管要具备全面的管理能力;各产品部门的独立性较强而整体性则较弱;由于各产品分部也需要保持职能部门或职能人员而使得部门重叠、管理费用增加。(3)地域部门化。地域部门化就是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企业活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①优点:可以把责权下放到地方,鼓励地方参与决策和经营;地区管理者还可以直接面对本地市场的需要灵活决策;通过在当地招募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既可以缓解当地的就业

压力,争取宽松的经营环境,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效的资源进行市场开拓,同时减少了许多外派成本,减少了许多不确定性风险;有利于培养能力全面的管理者。

②缺点:企业所需的能够派赴各个区域的地区主管比较稀缺,且比较难控制;另外,各地区可能会因存在职能机构设置重叠而导致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要求管理者具有全面的管理能力。

(4)顾客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①优点:企业可以通过设立不同的部门满足目标顾客各种特殊而广泛的需求,同时能有效获得用户真诚的意见反馈,这有利于企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另外,企业能够持续有效发挥自己的核心专长,不断创新顾客的需求,从而在这一领域内建立持久竞争优势。

②缺点:可能会增加与顾客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需要更多能妥善协调和处理与顾客关系问题的管理人员和一般人员;另外,顾客需求偏好的转移,可能使企业无法时时刻刻都能明确顾客的需求分析。结果会造成产品或服务结构的不合理,影响对顾客需求的满足。

(5)流程部门化。流程部门化就是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①优点:组织能够充分发挥人员集中的技术优势,易于协调管理,对市场需求的变动也能够快速敏捷的反应,容易取得较明显的集合优势;另外也简化了培训,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良好的相互学习氛围,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学习经验曲线效应。

②缺点: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有可能得不到贯彻,也会产生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另外,权责相对集中,不利于培养出“多面手”式的管理人才。

(6)按时间划分。根据时间来组织业务活动是最古老的划分部门的方法之一,多见于组织的底层。在许多组织中,由于经济的、技术的或其他一些原因,正常的工作日不能满足要求,而必须采用轮班的做法。例如,炼钢炉、医院的集中监护室、消防队等,均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组织。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连续、不间断地提供服务和进行生产,有利于使设备、设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缺点在于夜间可能会缺乏监督,人员容易疲劳,协调和沟通有时会比较困难。

(7)按人数划分。单纯地按人数来安排业务活动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划分部门的方法,早期的部落、氏族和军队普遍采用这种方法。当最终成果只是取决于总的人数时,或者说每个人的贡献都是单纯无差别的简单劳动时,采用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在现代社会中,单纯根据人数来划分部门的方法一般局限于基层等场合,从总体上来看这种方法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每种部门化方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组织自身发展的部门化方式。

四、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

(1)根据组织结构变化的权变因素,对这四次管理变革的必要性分析如下:

(1)L先生的“杯酒释兵权”,9位“开国元勋”退出高层管理,年轻一代登上高管舞台。组织在创业阶段,规模较小,是非官僚制的和非规范化的。高层管理者制定组织结构框架并

控制整个运行系统,组织的精力放在生存和单一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上。随着组织的成长,组织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的结构,这就必然会产生调整组织结构和调换更具能力的高层管理者的压力。

(2)国企精英空降高管层。在组织发展的成长期,组织在调换了高层主管之后便会明确新的目标和方向,此时便进入了迅速成长期,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先生千方百计挖到国企高管,满足了对人才的需要。

(3)高层行政主管挂职下放,组建总经理助理室。国企精英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层级管理的控制制度使该公司避免了出现根本性的决策失误。但是在这种相互制衡的行政主导体制下,重要的决策却往往会拖而不决。高层下放势在必行,组建总经理助理室赋予他们体制调整的权力。

(4)高薪聘请海外MBA毕业生W先生担任总经理。组织的规模往往与组织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伴随着A公司的不断发展,组织活动的内容会日趋复杂,人数会逐渐增多,活动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组织的结构也需要随之而经常进行调整。因总经理助理室做事不力,L先生作出相应调整,不再依赖总经理助理室,而是重金从海外聘请哈佛MBA毕业生W 先生担任总经理。虽然由于语言的原因导致该总经理与下层沟通存在障碍,但从整体角度思考,此次管理变革仍然十分必要。

(2)(1)公司陷入困境是由于L先生的专权型领导方式所致。专权型领导是指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此种领导方式要求下属绝对的服从,并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的事情。本案中的L先生的领导方式就是典型的专权型领导,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逐渐失去公司员工、特别是高层人员的信任,使得公司各层人员针对公司发展提出建议积极性不高。(2)根据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1964年设计的管理方格图,可知本案中L 的领导方式属于“9.1任务型”。领导者关心生产任务胜于对职工的关心,这是实践中经常存在的一种情况。L先生不顾公司高层领导者的个人意愿,对多位公司高层人员做出挂职下放的决策,最终导致部分人员离开公司,同时公司业绩逐步下滑。

(3)对公司总经理职位的人员调整未有成效。因总经理助理室未能达到L领导的要求,在公司体制调整和战略规划中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使得公司最终以重金聘请哈佛大学MBA 毕业生W先生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但在职位调整实施中,未能考虑到沟通是领导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新任总经理由于语言问题不能与下属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导致其领导效率低下。同时,其未有该领域的相关工作经验也是此次职位调整中的一个失误。(3)(1)菲德勒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群体工作情境,采取适当的领导方式可以把群体绩效提高到最大限度。当情境非常有利或非常不利时,采取工作导向型领导方式是合适的;但在各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且情境有利程度适中时,以人为重的领导方式更为有效。L先生应该认识到他所执行的是一种专权型的领导方式,他应该认识到这种领导方式所带来的管理上的不足和公司业绩的下滑,从而在领导方式上有所改变,逐步向民主型领导方式过渡。

(2)菲德勒经过试验,把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上下级关系;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是指群众和下属乐于追随的程度。职位权力是指领导者

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任务结构指任务的明确程度和部下对任务的负责程度。本案中,L领导始终把追求完成工作任务放在首位,并没有过多的重视领导与下属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领导权变模型,他属于低LPC型领导,也就是如果环境较差,他将首先保证完成任务;当环境较好时,任务能够确保完成,这时他的目标将是搞好人际关系。(4)通过本案,可知领导是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它的重要作用体现在:(1)指明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2)认识到分歧、行动偏离目标的现象不可避免,因此需领导者协调人们的关系和行为;(3)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不完全一致,领导者将其结合起来。

本案中,A公司的案例提供的启示是: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必须灵活的改变公司的发展战略,使之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另外,L先生应该集思广益,而不应独自做决策,不听取任何人的建议。处理好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决策的科学性,又要保持决策的民主性。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31511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速动比率 2.“等级链”(法约尔跳板) 3.职权 4.人力资源规划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预算和程序既是计划的手段,也是控制的手段。是否所有的计划手段(如政策、规章等)都具有控制的性质?为什么?(中山大学2006年研) 2.什么是指挥链? 3.确定职位要求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4.为什么绩效指标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5.如何理解全面控制原则?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从管理学的角度,根据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理论,论述大部门制改革的实质、阻力和对策。 2.早期管理学家使用哪五种方式进行部门划分的?试对每种划分方法的优缺点给予简要评论。

四、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案例 1998年8月8日是A集团公司10周年大庆的日子。而此时此刻,关于该公司濒临破产的说法却已是妇孺皆知。从1989年的年产值4300万元到1993年以13亿元的业绩傲视群雄,再到1997年的产值降至2亿元和上市股票仅值9分钱,变化之大确实令人扼腕。在此期间,其管理体制经历四次大的“地震”:1990年董事长L先生“杯酒释兵权”。在保持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原与其一起闯天下的9位“开国元勋”基本退出高层管理。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大学生。与此同时,一批年青的管理者脱颖而出,挑起了大梁。1991年,企业的发展更为迅猛。每天从各地汇往总部的现金收入达到三百万,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L先生千方百计从国有企业挖来精英人物。他们一来就担任A公司的一级经理(副总),掌管了市场部、企管部、财务部、事业发展部等七个重要部门。有效解决了在快速膨胀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并确定A公司“层级结构”管理模式。使A公司的整体工作风格从“主观发挥”为主转向以控制为主。这种制度使该公司避免了出现根本性的决策失误。但是在这种相互制衡的行政主导体制下,重要的决策却往往拖而不决。在1995年的澳门会议上,针对决策效率低下的局面,L先生痛下决心,采取挂职下放的方式,将这些高层行政主管全部推到基层担任省级分公司副经理。希望他们直接了解市场一线的竞争状况。与此同时,L先生选择了10余位年轻有为的干部,组建总经理助理室,赋予他们体制调整的权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似乎进行得不是很顺利。1996年,总经理助理室主任、曾为打下西南地区市场立下大功的Z先生辞职。1997年,L先生聘请美国哈佛大学MBA毕业生W先生为A公司集团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和A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年薪为140万港元,远远超过原来一级经理的待遇。同时他连炒数位高层管理人员,大幅度更换中层管理人员,并将原属于公司福利的住房、手机等全部卖给使用者。此外,W 先生虽然来头不小,但因对中文的听、说、写均不熟,与员工的沟通上有不小的障碍,也从未做过该行业。对于A公司的局面,L先生自然难辞其咎,他深居简出,与社会和员工处于半隔绝状态。连许多高层人员都说,说服L先生的任何尝试都将是失败的。即使你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真理,在L先生的雄辩面前,没人能获得成功。 问题: (1)请根据组织结构变化的权变因素,分析它进行这四次管理变革的必要性。 (2)请运用相应的领导理论分析该公司陷入困境的内部管理原因主要有哪些? (3)作为一个有过杰出的成绩和非凡个人魅力的企业家,L先生该有哪些应吸取的教训?请用菲德勒(Fred Fiedler)所提出的综合的领导权变模型分析之。 (4)通过此例,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金融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型组织 2.人际关系角色 3.组织职能 4.沟通 5.保健因素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共56分) 1.试述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2.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3.什么是核心能力? 4.讨论按产品划分部门的含义与优缺点。 5.讨论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6.组织向过程团队的演变必须面对哪几方面的挑战? 7.讨论领导者在变革中的作用。 8.什么是反馈控制?它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当前领导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如何认识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型组织是指由于所有组织成员都积极参与到与工作有关问题的学习、识别与解决中,从而使组织形成了持续适应和变革能力的这样一种组织。在学习型组织中,员工们不断获取和共享新知识,并有意愿将其知识用于制定决策或做好他们的工作。 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①系统思考;②超越自我;③团队学习;④建立共同愿景;⑤改善心智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表现在:①削弱物理边界,创造无边界环境;②建立团队。 2.亨利·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认为,管理者做什么可以通过考察管理者在工作中所扮演的10种不同但高度相关的角色来恰当地描述。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可以被进一步组合为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人际关系角色是指涉及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职责的角色,主要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经常代表组织出席一些礼仪性活动,如工程剪彩、社会捐助、宴请宾客等,这时扮演着代表人的角色。进一步,管理者要领导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的目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此时管理者是组织的导航者,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此外,管理者在组织的内外还扮演着联络者的角色,在内部要联络各部门和个人,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在外部与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保持经常的联系,建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外部关系网络。 3.管理的组织职能就是通过建立、维护并不断改进组织结构以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的过程。分工与合作,这是管理的组织职能的两大主题。组织活动产生于人们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合作的必要性。人类由于受到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种种限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就必须进行合作。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人们就必须清楚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这种角色和作用越是明确,人们的工作就会越有效。这又意味着要进行有效的分工。人类正是通过这种分工和合作来完成集体活动的共同目的或目标。组织职能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进行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 4.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即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沟通的目的是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过程包括的要素:①信息源;②信息内容;③信息的接收者;④沟通渠道。沟通的特点:①心理因素对沟通的效果影响很大;②沟通过程既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同时又是培养感情、交流感情的过程;③沟通是以语言为工具和载体的。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首先,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其次,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第三,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 案) 一、选择题 1、关于计划的实际效果,许多管理学家都进行过仔细研究,其基本结论是()。A.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比不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绩效要好 B.制定正式计划的组织不一定就有好的绩效 C.制定正式计划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 D.好的计划可以消除变化 2、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多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 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 C.切斯特·巴纳德 D.埃尔顿·梅奥 3、当一个管理者组织制订公司战略以寻求企业进一步发展时,他扮演的管理角色是明茨伯格所说的()。 A.领导者 B.发言人C.企业家D.混乱驾驭者 4、在不确定情况下,除了有限信息的影响之外,另一个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是()。A.风险性 B.环境的复杂性 C.决策者心理定位 D.决策的时间压力 5、当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时,我们称之为()。A.态度紊乱 B.认知失调C.知觉混乱D.晕轮效应 6、在管理方格(managerial grid)理论中,任务型管理是指如下哪种情形?()

A.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非常关注 B.更关注人 C.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不是特别关注 D.更关注工作 7、科学管理的产生是管理从经验走向理论的标志,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 A.组织设计优化 B.时间和动作的研究 C.任务管理 D.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 8、归因常常存在各种偏差。当管理者高估内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低估外部因素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时,管理()。 A.表现出自我服务偏见 B.犯了基本归因错误 C.曲解了员工的控制点 D.犯了假设相似性的错误 9、()不属于创业精神所主要强调的三个方面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B.创新C.增长D.拼搏 10、沸光广告公司是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业务包括广告策划、制作和发行。考虑到一个电视广告设计至少要经过创意、文案、导演、美工、音乐合成、制作等专业的合作才能完成,下列何种组织结构能最好的支撑沸光公司的业务要求?() A.直线式B.职能制C.矩阵制D.事业部制 二、名词解释 11、组织变革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管理会计》作业考核试题

(单选题) 1: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199X年期初存货是20 000元,期末存货是0元。在这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比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A: 小 B: 大 C: 大或小 D: 相等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盈亏临界点指的是() A: 某企业或企业的某一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的数量点。 B: 指两个方案成本相等的数量点。 C: 指两个方案利润相等时的数量点。 D: 指某一企业内部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销售数量点。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率的变动方向()。 A: 相反 B: 一致 C: 相同 D: 无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边际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 A: 16万元 B: 50万元 C: 80万元 D: 100万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 A: 机会成本 B: 不可避免成本 C: 沉落成本 D: 历史成本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下列项目中,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的有()。 A: 计件工资 B: 可以改进燃料成本 C: 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 D: 可调换购买单位的外购材料成本 E: 计时工资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000元,该期产量为2000件,销售量为1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0 B: 1000元 C: 5000元 D: 6000元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 一定等于上期 B: 应当大于上期 C: 应当小于上期 D: 可能等于上期 正确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04114《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课程ID:04114,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形考任务一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题目:1、(C)假设是指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持续不断经营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 【A】:货币计量 【B】:会计主体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题目:2、下列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A)。 【A】:预收账款 【B】:预付账款 【C】:应收账款 【D】:应收票据 题目: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此表述体现了(A)。【A】: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题目:4、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A】: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一个意思 【B】: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C】:会计的职能是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D】:一般存款账户不可以取现金 题目:5、各单位应定期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A)。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题目:6、财务会计报表不包括(D)。 【A】:会计报表主表 【B】:会计报表附表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题目:7、我国目前在用的《企业会计准则》自(A)年起执行。 【A】:2007 【B】:2006 【C】:2008 【D】:2009 题目:8、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B)。 【A】:经营收入 【B】:经营成果 【C】:营业利润 【D】:利润总额 题目:9、复式记账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A)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A】:两个或两个以上 【B】:一个或两个 【C】:一个 【D】:两个 题目:10、会计科目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A)的具体内容进行再分类而划分的下一级细分类别。 【A】:会计要素 【B】:会计分录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40分,每题4分) 题目:11、资产是指(ABC)。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9月《电算化会计》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20

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9月《电算化会计》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1. 肯定当量法下的肯定当量系数与时间长短无关。( ) 肯定当量法下的肯定当量系数与时间长短无关。(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2. 虚拟组织是完全电子商务组织。(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3. 实际成本下,存货价值计算的方法有( )。 A.先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参考答案:ABCD 4. 会计档案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档案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 5. 在账务处理子系统中,审核人和制单人可以是同一个人。(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6.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相结合的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 )和会计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 A.会计软件

B.计算机软件一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程序 D.系统软件 参考答案:A 7. 关于报表审核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报表数据之间关系的检查公式 B.报表数据生成后,审核报表的合法性 C.和报表计算公式的设置方法类似 D.报表公式设计,是一次性设计的 参考答案:ACD 8. 信息模型是按照计算机的观点来对信息建模。( )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9. 个人往来核算功能包括( )。 A.个人往来余额表 B.个人往来清理 C.个人往来催款单 D.个人往来明细账 参考答案:AD 10. 数据录入完毕后,通常系统将自动对数据进行校验,这些校验包括( )。 A.资产类合计是否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类合计 B.上级科目值与所属下级科目对应值的合计是否相等 C.辅助账的合计是否与其上级科目对应值相等 D.所有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等于所有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参考答案:ABCD

中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中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可变预算 2.沟通 3.管理的权变观点 4.强化理论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8分,共64分) 1.如何积极倾听? 2.说“组织是一个系统”是何含义? 3.人们在思考使命时有哪些误区? 4.什么是GE矩阵?它与BCG矩阵有何联系? 5.试讨论作为名词的“组织”有哪些不同的意义? 6.简要讨论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7.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8.职业生涯有哪些发展阶段? 三、论述题(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试述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可变预算又称弹性预算,指由于固定预算缺乏灵活性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控制手段,主要应用于费用预算中。其理论基础是对费用成本按成本的习性分类。企业中发生的费用按其与业务量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两类:一类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如原材料的消耗、工人的计件工资等,称之为可变费用;另一类则称为固定费用,如计提的折旧、管理费用等。对于一些混合费用(半变动费用、半固定费用)可以按一定的方法,如工程法、高低点法、会计法等分解为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编制弹性预算的任务就是要选出能反映产量的某些计量单位,审查各类费用如何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因销售量或其他衡量产出量的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安排。 2.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企业与外部人士的交流,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的信息传递,领导者与下属的感情联络,控制者与控制对象的纠偏工作,都与沟通相联系。沟通过程包括的要素:①信息源;②信息内容;③信息的接收者;④沟通渠道。沟通的特点:①心理因素对沟通的效果影响很大;②沟通过程既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同时又是培养感情、交流感情的过程;③沟通是以语言为工具和载体的。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首先,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其次,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第三,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3.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管理就是依据环境自变数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的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它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1)权变管理思想结构。认为管理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所谓函数关系,就是作为因变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技术随环境自变数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函数关系可以解释为“如果——就要”的关系,即“如果”某种环境情况存在或发生,“就要”采用某种管理思想。 (2)权变理论的组织结构观点。它是以权变思想为基础,把组织看成是一个既受外界环境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式系统”。组织内部机构的设计,必须与其组织任务的要求、外在环境要求以及组织成员的需要等互相一致,组织才能有效。 (3)权变的人事管理观点。在人事管理方面的权变观点也是以权变管理思想为基础,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不能千篇一律。 (4)权变理论的领导方式观点。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一切以组织的任务、个人或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浙江工商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浙江工商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组织的具体环境 2.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 3.战略 4.轮式沟通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8分,共64分) 1.简述变革类型。 2.试述企业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3.管理科学理论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科学管理有何关联? 4.戴明的管理理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环境因素与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6.为什么绩效指标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7.为什么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8.简述团队领导者所扮演的具体角色。 三、论述题(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试述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以及如何在管理实践中综合运用达到“使员工不只臣服而且信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组织的环境一般可以划分为如下两大类: (1)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经济和技术的、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自然环境的等各方面要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环境是特定组织的管理者所无法影响和控制的,因此,适应和利用是更常用的应对策略。 (2)具体环境,亦称微观环境或任务环境。指与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那些环境要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资源供应者、政府管理部门、工会、新闻媒介和其他利益团体(如消费者协会、妇联)等。 2.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指组织内部各部门乃至每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自上而下地制定各自的目标并自主地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工作进度、有效地组织实现和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 (1)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①目标管理是一个程序和过程,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目标;②目标管理能够很好地体现员工参与管理,由德鲁克提出,经由其他人发展,逐步成为西方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系统地制定目标并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 (2)目标管理的过程与步骤:第一步,建立目标体系;第二步,明确责任;第三步,组织实施;第四步,考评和反馈。 3.战略是指组织的一种总体的行动方案,是为实现总目标而做的重点部署和资源安排。战略是一个总的方向,是对组织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一个总体性的规划。在众多的战略定义中,明茨伯格对于战略有独特的见解,他归纳总结出人们对战略的五个定义,这五个定义都是对战略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充分阐述:①战略是一种计划;②战略是一种计谋; ③战略是一种模式;④战略是一种定位;⑤战略是一种观念。战略的构成要素主要有:①经营范围;②资源配置;③竞争优势;④协同作用。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中,效率并不完全等于效益,如果企业的战略方向错误,效率越高反而效益越低,因而战略正确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 4.轮式沟通是指信息沟通网络的一种沟通形态,又称为辐射型沟通渠道。具体指在一个沟通群体内,存在一个沟通中心,沟通中心和其他每个人之间都有双向的沟通渠道,但非沟通中心的每个人之间没有直接沟通渠道,必须通过将信息传递给沟通中心,再由沟通中心将信息传递给沟通目标人,才能进行互相沟通。这种沟通形态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在组织中大体相当于一个主管领导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其特征是:信息沟通的渠道较少,信息高度集中,信息中心或者

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 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 _________ 年级 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1 .组织设计 2. 战略管理 3. 员工培训 4. 职位权力 1 •简要说明波特-劳勒模式。 2 .试讨论亨利•明茨伯格所提出的管理角色理论及其与管理职能的关联性。 3 .什么是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在哪几个层次进行? 4.为什么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5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领导者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培 养五方面的习惯,请对这五个方面的习惯进行具体阐述。 2.论述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在管理上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组织设计的目的是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形成综合效果。组织设计因组织的战略、所处的环境、技术水平以及规模而异。 (1)组织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有:①分工明晰原则;②指挥统一原则;③职权对称原则;④ 层幅适当原则;⑤人职结合原则;⑥部门化原则。 (2)组织设计的一般程序为:①设计原则的确定。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特点,确定组织设计的方针、原则和主要参数;②职能分析和设计。确定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层层分解到各项管理业务和工作中,进行管理业务的总设计。③结构框架的设计。设计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责任、权力,具体表现为确定企业的组织系统图。④联系方式的设计。进行控制、信息交流、综合、协调等方式和制度的设计。⑤管理规范的设计。主要设计管理工作程序、管理工作标准和管理工作方法,作为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⑥人员培训和配备。根据结构设计,定质、定量地配备各级管理人员。⑦运行制度的设计。设计管理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精神鼓励和工资奖励制度,设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⑧反馈和修正。将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回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上述各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正。 2.战略管理是指对战略目标形成、战略对策的制定和战略方案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活动。1976年,安索夫在其所著的《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中,首次提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思想,后又于1979年写了《战略管理论》 (Strategy Management)一书,建立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基本框架,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战略管理大致可以分为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阶段。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和战略;②分析环境;③发现机会和威胁;④分析组织的资源;⑤识别优势和劣势;⑥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⑦制定战略;⑧实施战略; ⑨评价结果。 3.员工培训是指组织通过对员工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其能够改进目前知识和能力的一项连续而有效的工作。员工培训旨在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促进组织发展,其具体目标是:①补充新知识,提炼新技能。②全面发展能力,提高竞争力。③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④交流信息,加强协作。组织中的培训对象主要有新来员工、基层员工、一般技术或管理人员、高级技术或管理人员。员工的培训方法有多种,依据所在职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对新职员的培训、在职培训和离职培训三种形式。 4.职位权力是指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者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程度。这一职位权力是由领导者对下属的实有权力所决定的。职位权力和领导者的职位相对应,由组织制度客观规定,与组织的健全程度有关。领导者退位后相应的权

暨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暨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企业家精神 2.程序化决策 3.活性化 4.Z理论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8分,共64分) 1.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2.社会责任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社会义务是否相同? 3.简述社会责任的四阶段模型。 4.风险决策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部门? 6.过程有哪些性质? 7.企业常用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哪几类? 8.在业绩管理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 MBO)。简述这一方法,并回答在目标设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论述题(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管理者如何使用激励理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企业家精神是指个人或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去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的欲望和能力。企业家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重要内涵: ①对机会的追求和把握。那些典型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士都善于把握环境的趋势和变化,而且往往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 ②创新。创新意味着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即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做生意的新方式。 ③增长。创业者们不满足于停留在小规模或现有的规模上,希望其事业能够尽可能增长,他们致力于不断寻找新的趋势和机会,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 2.程序化决策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是指一种按预先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来解决管理中经常重复出现的问题的决策方法。 程序化决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情况不明不决策;②只有一个方案不决策;③未经可行性论证不决策;④情绪不稳不决策;⑤重大政策未经试点不决策。 程序化决策有两个作用:①作为组织控制系统组成部分,可使控制更为容易,从而提高控制效率;②作为组织协调系统组成部分,可以提高组织的专业化水平。组织活动程序化后,标准化程度提高,内部的分工就可以更加广泛和深化。 3.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活性化不仅仅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它也是管理的目的之所在。一个组织不仅仅为了其自身利益而存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寄托人生的舞台。有效的管理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人生,同时帮助每一个具有理想、追求的具体的个人实现着自我。与那些把员工只是看作“物”的企业相比,不难想象由高度活性化的员工队伍所构成的企业会具有什么样的竞争优势。要实现员工队伍的活性化,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具有新的思维和新的行为方式。 4.Z理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大内在比较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管理特点的不同和分析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基础之上,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鉴于美国企业面临着日本企业的严重挑战。 Z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其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①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②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③实行个人负责制;④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⑤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⑥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⑦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

清华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清华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管理的二重性 2.人力资源规划 3.管理层次 4.人力资源开发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非正式沟通的形态有哪些? 2.风险决策有哪些特点? 3.试简要讨论“结构决定功能”这一命题。 4.简要讨论扁平型结构与高耸型结构。 5.根据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你会如何帮助一名员工调整不公平的感觉(Perception of Inequity)?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企业应如何确定技术创新战略方向并组织实施。 2.论述职位特征模型。

四、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案例2 对员工短缺的反应 尼桑汽车公司(Nissan)面临一个问题:它在日本的工厂招不到足够的工人。 日本的年青人抵制装配线工作。他们认为这种工作单调乏味、节奏太快、令人厌倦。他们宁愿从事工作环境清洁和安全的服务工作。甚至在那些想尝试以装配汽车为工作的年青人中,也有30%在第一年辞职。 劳工短缺意味着工作大量超时,许多员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周六也工作。不仅员工不喜欢太长的工作时间,管理层也因为工作时间太长带来的高成本和雇用临时工而受到挫折。尼桑公司的管理层能做些什么呢?不论提出什么解决方法,他们都认识到这不是一个短期问题。日本人口日趋老化,人口出生率低意味着18岁的年青人会从现在的200万人急速下降到10年后的150万人。而且,汽车制造商被日本政府强迫缩短平均工作时间,以便和其他工业化国家更一致。 美国卡车公司(USA Truck)面临着与尼桑公司相似的问题。阿肯色的长途货运公司为固特异、通用汽车等公司运输轮胎纤维和汽车部件。由于高流动率他们也面临卡车司机短缺的问题。当新的管理层接管公司时,他们决定勇敢地面对这个问题。他们直接去找他们的600名司机,征求他们对降低流动率的建议。这成为公司管理层和资深司机之间固定的季度性会议的第一次。 美国卡车公司的新管理层从司机那儿得到大量信息。当工资高时(通常是每年50000美元或更多),司机抱怨工作时间长——每周70个小时是很正常的——每次都要在路上花费2周~4周。司机要求反锁刹车和气动装置时,公司安装了。当公司在阿肯色州的西孟非斯市终点站建造了司机住宅区,员工建议每家配置私人浴室而不要公共浴池,公司也照办了。司机要求在漫长和横跨全国的长途运输中能有更多的时间回家,于是,公司减少了司机在路上的时间,把出差时间从每星期6次减为2次。 美国卡车公司的这些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士气,也降低了司机的流动率。但工作依旧是艰苦的。管理层要求按时送货,因为不像大多数运输公司,美国卡车公司对送货时间的承诺是准确到小时而不是到天。所以在管理层表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日益增加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对司机的期望,例如,一年内迟到两次的司机会失去工作。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双因素理论分析尼桑公司的问题。 (2)对比美国卡车公司和尼桑公司解决员工短缺问题的方法,运用有关激励理论深化你的分析。 (3)列出尼桑公司可能采取的解决员工短缺问题的各种措施。 (4)在问题3列出的措施中,你建议他们采用哪一个?为什么?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管理会计作业考核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为排除业务量原因旳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应变动成本水平旳指标一般是指( )。A: 变动成本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变动成本旳总额与单位额 D:变动成本率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2: 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有关成本 A:机会成本 B: 不可防止成本 C: 沉落成本 D: 历史成本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3:不受固定成本影响,和产销量保持一致变动旳是()。 A: 奉献边际总额 B: 单位变动成本 C: 利润 D: 保本点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4: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 A:安全边际越小,企业发生亏损旳也许性也越小 B: 变动成本法所确定旳成本数据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编制旳规定 C: 平均酬劳率是使投资项目旳净现值等于零旳贴现率 D: 在终值与计息期一定旳状况下,贴现率越高,则确定旳现值越小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5: 现代管理会计中占关键地位是() A: 预测决策会计 B: 规划控制会计

C: 成本会计 D: 责任会计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6: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可以揭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性旳表述是()。 A: 两者都是现代会计旳构成部分 B: 两者旳详细目旳相似 C: 两者共享部分信息 D: 两者互相制约、互相补充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7: 假定某企业有甲、乙两个方案,甲方案为最优方案,乙方案为次优方案,甲方案可获得收入10万元,乙方案可获得收入8万元,则甲方案旳机会成本为()。 A: 2万元 B: 10万元 C:18万元 D: 8万元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8: 在一般年金终值系数旳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所得成果,在数值上等于()。 A: 一般年金现值系数 B: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 C: 一般年金终值系数 D: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对旳答案: (单项选择题) 9: 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成本不包括()。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固定制造费用 D: 变动制造费用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课程考试管理学原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2 0239月课程考试《管理学原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 0分。) 1,适合于评价任何一种职位,最有创见和最有前程的主管人员评价方法为()。 A.职务系数法B . 时距判断法 C.四象限法 D.比较法 对的答案:B.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涉及作出决策、发布命令权威属于()。 A.直线职权 B.参谋职权 C.职能职权 D.辅助职权 对的答案:A.在管理学中,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而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的 实现的过程,被称为()。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对的答案:D 4. 越是处在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E.实践性对的答案:CD 6. 2 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共同的特点有()。 A.创新 B.突破式改善 C.标准化 D.制度化 E.全面系统对的答案:ABE

7.人员配备的原则是()。 A.因事择人.因材合用 C.人事动态平衡 D.用人所长 E.灵活原则对的答案:ABC D 8.从环境因素的可控限度来划分,可将决策分为()。 A.拟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 追踪型决策 D. 非拟定型决策 E .初始决策对的答案:ABD 10.以下属于法约尔管理十四原则的有()。 A.分工 B.统一指挥 C.公正 D.管理宽度 E.权力与责任对的答案:ABCE 西安交通大学2 02 3 9月课程考试《管理学原理(高起专)》作业考核试题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领导效率的高低和领导工作的成功与否是由领导行为自身决定的。()A.错误 B.对的对的答案:A 2.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的。()A.错误 B.对的对的答案:A 3.作业目的应用于组织中的基层部门,一般是定性化的。()A.错误 B.对的对的答案:A 4.提高下属人员的素质可以使有效的管理幅度增大。()A.错误 B.对的对的答案:B 5.概念技能成为所有成功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技能。()A.错误 B.对的对的答案:A

北京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会计学《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附标准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管理学概论》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管理学概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领导 2.程序化决策 3.权力 4.直接控制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人际关系学说早期有哪些主要的贡献者?各自的贡献是什么? 2.政策、程序、规则、规划、预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什么是战略管理? 4.培训有哪些目的? 5.说明柯林斯第五级经理人的特征。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请根据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论述领导风格与情景因素的匹配关系,并讨论在领导风格已定的情况下,根据该模型,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领导绩效? 2.论述计划的编制过程。

四、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16分,共16分) 1.案例 B企业是一家专门生产微波炉的公司,从1995年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价格遥遥领先于对手,在该企业长期的低价格影响下,市场的高端微波炉已经跌价将近60%,中低端的将近66%。最近,企业进入新的空调领域,在分析了对手主要在中低端占优势之后,企业进入了高端,并开发和持续发展着环保型高档新空调。 (1)该企业在两个市场分别做何种竞争战略? (2)该企业的战略,按照波特的竞争理论有何问题?并指出解决方法。 参考答案: (1)企业在微波炉市场上采取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在空调市场上采取的则是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决定成为所在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生产的厂家。成本优势的来源因产业结构不同而异,主要包括追求规模经济、专利技术、原材料的优惠待遇和其他因素。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使自己在几个方面都差异化。 (1)微波炉领域。由于该企业在该领域一直采用的是低价格的策略,由此必须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才能为企业盈利提供保障。其目的是对潜在进入者造成进入壁垒,增强与购买者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保持企业在该领域领先的竞争地位。同时,该企业在今后要提高在技术和营销方面的创新能力,均衡生产能力利用率,把握好时机,重组价值链,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 (2)空调领域。企业实施了差异化战略。其原因是高端市场并不是主要竞争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且空调行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细分市场,该企业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及声望,具备进入其中某一细分市场的条件。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企业形成进入壁垒,增强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防御替代者的威胁,降低顾客的敏感程度。该市场在市场容量、成长速度、获利能力、竞争强度等方面都具有相对的吸引力。 (2)迈克尔·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迈克尔·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迈克尔·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有效地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进行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