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文章开篇列举了对于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删减问题所引发的两种争议:一是鲁迅作品不能从中学语文中删减,甚至还应该增。二是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作者认为,“存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鲁迅作品作为民族精神象征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具有情感性的色彩;“删减”则包含了更多的质疑探究学术性的态度。这争议的背后的原因是“鲁迅的是被赋魅与祛魅”。文章从三方面阐释了这个问题:

1.鲁迅与中学语文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鲁迅作品选编的历史变迁,分析了篇目增减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认为,“民国时期入选的鲁迅作品,多是一些优美的散文,在编选的理念上显然是以艺术性为标准。这与1950 年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课本的政治思想性导向有很大区别。”由此,“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普遍存在教条化的问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有‘神化’鲁迅的倾向。”于是就造成中学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语文课最为基础的工具性和文学性一面被功利教化的一面冲淡,语文课寡淡无味。所以“替换传统篇目、补充新鲜的篇目”。进而分析深层次的原因:“鲁迅文章作为传统篇目中最大的构成部分,寓含了大量政治思想教化的因素,其传统的解读惯性偏离文学审美方面已积重难返,带有写作时代特点的思想观念以及长期左倾思潮支配下形成的分析模式具有极大保守性,与时代精神发生偏差的地方有不少。”

2.鲁迅的“赋魅”与“祛魅”

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是近年来鲁迅研究最有成果的部分。叙述了鲁迅被“赋魅”的历史过程,和鲁迅及其作品因政治因素的弱化而成为正常的学术问题,引发了鲁迅“祛魅”的学术潮流。文章认为“学术界对鲁迅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力扭转了长期以来政治化鲁迅的倾向,形成鲁迅研究的多元局面。学术界在论争中形成的一些共识,在舆论机制的作用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学语文的教改方面,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增删与解读的变化是与学界的风向息息相关的。”

3.结语

今天,鲁迅作品大幅度从中学课本中退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认为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删减的做法看得过分严重是不必要的。当今社会鲁迅及其作品仍然有着积极的力量,“鲁迅作品仍然是通过中学语文课本而加以经典化和传统化的经典文本。”

(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现在教材编写已经打破过去一本定天下的做法,实行“一纲多本”,

二、鲁迅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

代表性文章:薄景昕的《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刘桂娥的《对语文新教材鲁

迅作品选编的思考》,倪燕萍的《对初中课本中选录鲁迅作品的几点建议》,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

(一)薄景昕的《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文章认为对中学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进入历史才能走进本质。

1. 民国的学制与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

鲁迅作品是作为首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大量的重复选编证明了鲁迅作品的经典性。这与当时的学制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1923年至40年代中后

期年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做详解。

2.知识阶级: 中学鲁迅作品阐释的文化空间

文章认为最初语文教材的选编是编者“杂乱地”选, 没有完整的单元型教学, 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编者个人的喜好。入选的标准与目的是“为某种文体或某种技巧示例”, 并不注重其思想意义。文章一一列举了与鲁迅同时代的知名作家对鲁迅作品阐释的多样性,认为1933 年4 月, 著名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让鲁迅罩上了“红色光环”, 代表了中国无产阶级和我们整个民族在当时对鲁迅认识的最高水平,在鲁迅的接受与阐释史上具

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中学对鲁迅杂文的解读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特别是在建国后。

3.中学鲁迅作品的“古典化”与“想象”建设民族国家

民国时期的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是有条件限制的。即“合于党国之体制及政策者; 含有振起民族精神, 改进社会现状之意味者”。作为现代文学经典的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学教材也应该具有文学启蒙的性质。联系民国的实际解读鲁迅的一部分经典作品。列举了一些与鲁迅同时代知名人士对鲁迅的评价。鲁迅“一个精神界战士, 对专制文化给予猛烈而持久的战斗, 对愚弱的国民劣根性透辟而全面的剖析, 对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同时也深情地拥抱和吸纳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也便有了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巨人的身份认同。”

4. 毛泽东对鲁迅的历史定位及其阐释的影响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是从政治视角评价鲁迅及其作品,而我们不能误解了这种评价,却受到这种评价的影响。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 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 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从中国无产阶级认识和理解鲁迅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都是最为深刻和权威的。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革命人民认识和研究鲁迅的光辉指针, 这也是建国前后鲁迅接受的全部意义所在。毛泽东作品的《论鲁迅》,毛泽东对《阿Q 正传》是一篇好小说的着意指出, 尤其是1942 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以后很长时期内成为共产党基本的文艺政策。

最后得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对鲁迅作出远远超越前人的最高评价, 就在于他当时是站在意识形态的理论思维的高峰上, 代表中共和先进的革命力量从历史进程的宏观角度审视鲁迅的。”

(二)刘桂娥的《对语文新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的思考》

鲁迅作品在历来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新教材与过去大家熟悉的传统教材相比,在鲁迅作品选编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

1.总体特点:从数量上看,初中多于高中,总量有所减少;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但初、高中各有侧重;从作品的内容风格上看,关注了学生的特点;从新旧篇目比较看,传统经典作品仍受重视,但新入选作品涉及更多。

文章指出“由此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对待鲁迅作品选编的问题上,同中有异。都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由鲁迅作品中充满趣味、易于接受的作品入手,让学生走近鲁迅、亲近鲁迅;然后再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创作,展现他作品中战斗性的

一面,使学生对他肃然起敬。这既体现了语文教育的阶段性,又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尤其是高中教材,这一特点极为突出,体现了新课程开放性的特点。”

2.存在问题:⑴高中教材中鲁迅作品偏少;其原因:a.上世纪("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的影响;引用了北大教授钱理群就认为鲁迅选文过于偏重论战性文章,并且所占份量太重但笔者认为,对于鲁迅作品,关键不在于选文多少,也不在作品是否有极强的战斗性,而在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师对作品的认识。

b.对鲁迅的意识形态化,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隔膜。

c.程式化的解读方法使师生对鲁迅作品产生厌倦

⑵一些经典名篇当选而未选;但新高中语文教材却没有一个版本选择《狂人日记》,只有50﹪的版本选择了《阿Q正传》。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教材选文求新。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

3.在教材选编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

⑴适当减少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数量,增加高中教材鲁迅作品的容量;⑵选入一些写鲁迅的作品,让学生先从别人的笔下了解鲁迅,走近鲁迅;⑶结合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接触更多的鲁迅作品;⑷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三)冯光廉的《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0期;64-73 关于中学鲁迅作品选篇的基本原则, 学术界和语文教育界的认识是大体一致的, 即必须实行经典性和可感性(也许改为“可接受性”更好一些)相统一的原则。(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第145- 150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年版;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年10 月25 日;胡奇良《要求经典性与可感性的统一——浅谈高中语文新课程鲁迅作品的选篇》《鲁迅作品在课堂——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新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年版第224- 229页)

1.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经典性的理解和篇目的选择

其一, 有突出疑问的篇目是否应该选入?

其二, 选篇的类型可否再多样一些?

其三, 高中语文课本是否应适当增选更富思想深度和理解难度的鲁迅作品?

其四, 在选取鲁迅作品时应否对趣味性有更加明确、更加突出的要求?

2.关于中学鲁迅作品可感性的认识和把握

钱理群先生说: “这里我想强调的是, 我们不能低估中学生, 特别是高中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文学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理解的欲望与潜能。”(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第148页,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我们应该对中学生能够接受鲁迅及其作品怀有坚定的信心。同时, 我们还应该坚信, 鲁迅的经典性文学著作是充满巨大的思想和艺术的魅力的, 是能够吸引广大中学生的。此外, 也应该坚信, 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是会不断提高的, 对于中学生的吸引力会不断增大的。我认为, 这三个/坚信0应该成为改革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 也是我们当前研究解决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问题必须切实遵循的指导思想。否则, 便容易步入教学的迷途和歧路。

我认为造成鲁迅作品难懂难学的主要原因, 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点。

其一, 创作背景的隔膜。

其二, 语言的变异。

其三, 作品的思想内容过于深邃复杂, 表现手法过于隐晦曲折。

其四, 学术界的争论。

其五, 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恰当。

现在的问题不应一般地提出和强调要降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要求, 降低选入的鲁迅作品的难度, 而是要调整教学要求的重点, 改进教学方法, 突出教学的整体审美功能, 强化鲁迅作品的思想渗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深入理解教材上狠下功夫, 在改进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任何的浮躁情绪和马虎应付态度, 都是无济于问题的解决的

3.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编排的原则和方法

其一, 初中与高中选篇的比例应该如何掌握?

其二, 如何编排各类文体的结构系统?

4.关于新增鲁迅作品的编排方案和简要说明

初中六篇, 高中九篇, 初中和高中选篇的比例比较合理了。就文体看, 散文三篇, 散文诗二篇, 小说五篇, 戏剧一篇, 杂文四篇, 文体的比例也趋向合理了。短一些的小说集中安排在初中阶段, 杂文集中安排在高中阶段。哲理性强的散文诗、长一些的小说和戏剧, 集中安排在高中阶段, 呈现出由易到难的结构系统, 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结构紧相一致。另外, 存留人教社语文课本选入的九篇鲁迅作品, 保持了教材的总体稳定性; 新增加的几篇鲁迅作品, 则是为了适当提高入选作品的经典性和难度的层次, 更好地体现鲁迅的核心思想和艺术成就,体现作品类型的丰富性。

(四)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

——王富仁教授访谈录

1.鲁迅作品不适合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学, 应该少选。怎么看?

这和语文观有关。学生学习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哪一类语言对学生的审美成长更有益? 这个问题解决后, 鲁迅作品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2.鲁迅作品为什么好懂吗?

因为鲁迅的作品里, 充满着人性的语言, 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感受事物的方式, 与普通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

3.鲁迅的作品太沉重, 有压抑感, 不适合学生。

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喜欢依照这个世界是“黄金世界”给学生一个幻想。

鲁迅, 他没有给你制造陷阱。他让你感受真实的人生, 让你自己思考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现实。思考了就不会有痛苦, 就会努力。文化幻象终究会破灭。为什么要制造文化幻象呢? 实际上恰恰是建立在对世界的恐惧之上。

4.中学语文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想启蒙, 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想法吗?

鲁迅强调的是“直面”、“正视”, 不是理论上的教导。

所谓好读的文章教学生应当怎样, 其实这是最不好懂的。一个人只有从感性感受出发, 去体悟自己做人的准则,当他高尚时不感到自己的高尚, 才是真高尚, 才是自然状态, 才

是自然人性。

一个青少年不能指望人情关系保护他一辈子。甚至母爱, 母爱当然很好, 但也不能保护你一生。要做独立的人, 不停地开辟自己的道路。鲁迅作品的启蒙意义就在这里。因此

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不能减少鲁迅作品。

(五)新世纪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选反思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鲁迅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典范安排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随之散发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中学生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培养言语能力和形成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的作品是语文中的经典,学生读过一遍,往往铭记终生。毋庸置疑,鲁迅作品已经

根深蒂固成为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50年间,鲁迅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篇目不断增加。

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教科书“鲁迅大撤退”更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鲁迅作品已逐步淡出中学语文课本了。

与人教版“弱鲁”的同时,自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地方教材“弱鲁”的趋向也很明显。究其原因,其一是教材选文求新。其二是教材选文容量减小,造成难于取舍。其三是迫于经济原因,减少教材的印张,节约成本,把长文删去。

教材编写中的割“鲁”,割裂了代表鲁迅核心作品系列的完整性,删改了象征鲁迅作品代表作的实质内核。教材编写中的割“鲁”、弱“鲁”,不仅削弱了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唤醒国民觉悟”的观念以及对现实的批判精神等思想对青少年人格成长的影响,而且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国民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对国民觉悟的启迪,客观上也有隐性的影响。教材编选中的此种作为,造成教材中少了一些深刻和批判,多了一些肤浅和浮华,如此,对社会公众思想价值取向以及批评意识的导向不当是显然存在的。笔者认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三个方面去学习鲁迅作品:一是鲁迅的“立人”思想,包括爱国思想、唤醒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劣根性等;二是鲁迅作品对学生的文学上的熏陶和影响;三是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譬如他的独立精神、批判精神等。

现在教材编选的状况是,因为担心,甚至过度焦虑学生的怕“鲁”情结,教材编写者就大刀阔斧地删减鲁迅经典作品,人为剥夺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基本阅读权,这样,客观上只会造成中国的新生代中越来越多的“鲁”盲诞生,教材如此远离鲁迅作品,必将使学生怕“鲁”情结愈烈愈纠结。

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性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其次,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征。鲁迅作品的语言准确、精练、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明显地在各家作品之上。中学教材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选入一定数量鲁迅的作品,完全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鲁迅需要中学语文做宣传,而是中学语文需要鲁迅支撑。

三、鲁迅作品的教学

以《白真真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与研究》为例作说明。要让民族之魂走进中学生心灵里,教材,教师和学生是缺一不可的关键因素。只有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达到博弈的效果。当前,三个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的因素最重要,他们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影响鲁迅作品的选文和编排的逻辑顺序,也对鲁迅及其作品在学生中确立什么样的形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此,中学语文教师要着力做到五点,第一、中学语文教师要把鲁迅形象从“可敬可畏”转变成为“可亲可敬,可亲可学”。让我们的中学生尽量缩短与鲁迅的情感距离、消除与鲁迅形象的心灵隔膜,让他们愿意走近鲁迅、接受鲁迅,将来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民族之魂的还原和领悟。立足平凡生活,重视接受者的情感态度,把鲁迅作为活生生的“人”来讲解,让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鲁

迅和我们青春飞扬、热情似火的中学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课堂上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共振,我们对鲁迅教材形象的当代建构才是成功的,我们对民族之魂与语文范本的未来才是充满信心的。

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自身对鲁迅的学习和接受,教师对鲁迅的接纳和理解关系着鲁迅教学的成败。

第三、中学语文教师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四、中学语文教师要显示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审美特征。

第五、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导入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一张图片,一段电影剪辑,一节故事,一篇文章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于社会和网络等媒体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教师不能低估,要在坚定自己的鲁迅观的同时坚持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不仅仅是鲁迅形象的建构需要我们的一线教师转变观念,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改变教学态度,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关键所在。

但愿学术界和中语界能够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学术指导,加大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力度;也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学一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教育重任,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平邓越.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J]2012.11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2]尹奇岭.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中国教育学刊[J]2011.07安徽

阜阳师范文学院

[3]温儒敏.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社会科学报 [C]2010.09.23 第005:学科探讨

[4] 薄景昕.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新视角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7.1

[5] 刘桂娥.对语文新教材鲁迅作品选编的思考教学与管理2007.2[J]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6] 倪燕萍.对初中课本中选录鲁迅作品的几点建议[J]文学教育2012.9 苏州大学文学院

[7] 冯光廉.中学鲁迅作品选编及编排问题之切磋鲁迅研究月刊[J]2010.10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8] 何更生.中美鲁迅作品教学的差异及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1.7[J]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9] 李节.鲁迅作品如何教——钱理群教授访谈语文建设[J]

[10] 白真真让民族之魂真正走进中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3.5:124-125)

[11] [J]作者:王富仁,金立群.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2 第9期 P4-5

鲁迅作品教学 文献综述

“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的文献综述 聊城大学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王伟 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霸主”地位,这是因为他们对鲁迅精神的深刻理解与膜拜。我觉得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在超星发现和中国知网上学习了2001年至2013年的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方面的论文,按照“篇名”“核心期刊”“精确”的标准检索,分别检索到实际相关的论文970篇和23篇,下载了87篇,选取了我个人认为有代表性的论文12篇,作者包括专家学者教授、教育部门领导、一线教师,目的是既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研究的前沿,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可取之处、需要整改之处、有待商讨之处,以做到把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理论与实践放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我从三个方面为2001年至2013年有关“鲁迅作品与语文教材”做一下文献综述。敬请老师的批评指正!老师,您的一个字也许就是开启我封闭落后心灵的一把钥匙,也许就是照亮我前行的一盏灯烛。所以,我更愿意接受您的批评……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的变迁 代表性文章有王平.邓越的《鲁迅作品在中语文课本中的变迁》,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温儒敏的《语文课并没有“鲁迅大撤退”》。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开篇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做了高度的评价和概括。全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对问题进行阐释。 1.选文变迁是教育思想和价值观。这一部分剖析了鲁迅语文教材作品在每一个时期的变化,详尽有序。即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文革”:被神圣化的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人间鲁迅”形象的还原——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一语中的,恰切到位,把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作用、地位完整地展现于此。这一过程也就是“神化的鲁迅”到“本色的鲁迅”的过渡,从过度关注人的社会性到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存在。这个过程注定是曲折的,尽管是曲折的,毕竟我们认识到了。 2.文章重点解读的是第五个时期,即新世纪:多元化语境的回归。文章引用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教授发表文章中的话作了说明:“总课量少了,课文总篇数也相应要减少。就是说,鲁迅篇目在必修课中的减少,是由于课程结构变化与整个课时减少决定的。”从编者的角度再次阐述鲁迅作品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依然屹立于语文教材之中,先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深深扎根于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成为经典。在这里,文章严肃地指出了鲁迅作品不能被语文教材删除的根本原因:“鲁迅所思考过、焦虑过的问题,也正如一个个幽灵,依然徘徊在新世纪的天空。虽然‘匡正时弊,重铸民魂’的传统不同程度被一些人漠视淡忘,但鲁迅精神不会过时也不会撤退,它早已融进了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民族血脉,它所具有的意义生长点,使其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真正成为中国人的脊梁。” (二)尹奇岭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存续”与“删减”之争》

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研究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学术研究相对冷落的局面中,鲁迅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尚属可观。一批老的鲁迅研究专家坚守在阵地,更可喜的是一批青年学者进入鲁迅研究领域。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努力下,当前鲁迅研究的面有所扩大和深入,除了从传统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外,更从文化学、心理学、艺术学、语言学等等角度进行研究,对鲁迅的创作心理、个性心理、人格意识、文化心态、生命意识、情爱观、复仇观、趣味观等等进行探讨,力求写出作为普通人的鲁迅的复杂心态,特别是对过去较少触及的鲁迅的痛苦、忧患、孤独感、荒原感等作出阐述,使鲁迅的形象更趋向逼真和丰满。 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方面,当前多的是细读和重释,更重视对鲁迅文本的发掘。 在鲁迅与同时代人的研究方面也有所进展,对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冯雪峰、郁达夫、周作人、胡适、林语堂等人的研究中,从另一个视角切入了鲁迅研究,从不同方面作了丰富和补充。近来除了研究鲁迅与一些著名人士的关系外,还扩大和深入到鲁迅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间的交往。 在鲁迅研究史料方面,也有新的发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有两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七绝,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鲁迅80诞辰而作(写于1961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早已公之于世,但从未见到诗作。另一个重要史料的发现是: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的重见天日。它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鲁迅茅盾研究中的重要历史文献。 1996年7月1日新华社电讯宣布,在1936年4月17日出版的油印《斗争》(中共西北中央局机关报)第95期上,发现了鲁迅茅盾贺信的全文,贺信全文的发表,也纠正了以前流传中的谬误。 对鲁迅藏品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鲁迅遗留下的手稿、书稿、藏书、拓片、画像、木刻、印章、艺术品等等,都是宝贵的文物,对这些珍品进行整理、研究、出版,也是刻不容缓的事,这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海外鲁迅研究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由于政治偏见引起的对鲁迅的误解在逐渐化解。 当前鲁迅研究领域中有一些引起争议、形成新闻热点的问题。一位逝世已经60年之久的作家,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远去而淡化,相反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也是鲁迅的魅力所在。

浅谈初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浅谈初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1-10-21T15:06:39.127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语文专页)》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静[导读]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中学鲁迅作品的学习也不例外。涿州市清凉寺中学王静 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坚韧的战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的文化大餐之一,有助于学生养成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语文学习来说,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语言的声音。 初中语文课本共收录了鲁迅的9篇文章:其中有两篇选自《野草》(《风筝》《雪》),三篇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篇选自《呐喊》(《社戏》《故乡》《孔乙己》),一篇选自《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中阅读课文(除了文言文、诗歌、写作之外的课文)总数为108篇,鲁迅作品约占7%。从这个比例来看,鲁迅作品可算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可见,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为了更好地挖掘鲁迅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与感受作品当中的诗意,鲁迅作品一般在中学语文课上是精读课文,是属于阅读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学语文课堂孜孜以求的鲁迅作品教学目标包括:领略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鲁迅作品,茅盾评论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除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外,当然还包括他特有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结构的繁复、修饰语的叠加、标点符号的活用,都是同时代作家所不可比拟的。这一点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诸多篇目中,都能感受得到。例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话语方式的对照,《孔乙己》中孔乙己表现出来的失语症等等。这一表现形式就是要广大教师带领学生去感受的。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于鲁迅作品作为文学作品,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说出这些体验,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然而与此同时,中学语文课堂上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分析的太琐碎使学生失去兴趣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中学鲁迅作品的学习也不例外。面对鲁迅作品,许多老师所做的依然只是语言教学工作,呈现给学生的课堂体系是语言化或文章化的。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一句话或某一词语反复推敲,不厌其烦,造成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晕晕乎乎的现象,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上阅读理解文本需要解读能力,浸入文本需要鉴赏能力,与文本对话需要整合能力,阐释文本需要逻辑能力。而分析太琐碎,对知识能力目标是一种违背。(二)片面的处理教材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一篇课文,如果教师讲得太少,学生总觉得心里空空的,而教师们呢?倘若不把课文分析得透彻,似乎也觉得不放心。于是乎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就成为理所当然。由于担心学生读不透鲁迅作品,每一篇文章几乎是以老师静态的“讲”完全取代了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体验和多元理解,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教师像大鸟一样将食物嚼细,再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们。粗看是教师对学生宠爱有加,生怕食物有块骨头,刺坏了学生的喉管;细想却是教师的粗浅疏漏: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早在嚼细的过程中流失了,吞食了残渣的学生能得到什么?而且每篇课文教师都滔滔不绝的讲析,日复一日,学生们都在教师的大包大揽中学习,久而久之,关于语文的视觉、听觉和思维都变得不敏锐甚至是迟钝了。在这种依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养成一种惰性:就是读书时,不求甚解和懒于思考。 (三)主题的落后导致学生体验情感而不得理论上教学目标应该锁定在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爱戴鲁迅,激发对鲁迅这个人的兴趣。目标不高,但教学实践却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正是由于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一个不易察觉、而又根深蒂固的弊端,就是相信课文中的意义是作者早就赋予的、永恒不变的。而所谓的理解课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种方法去挖掘这已经存在的意义。《孔乙己》这篇课文,已经读了几代人,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一直遵从教参的说法,把孔乙己看成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从其自身找原因,也不难发现其缺乏适应生存的能力也是其不幸的原因之一,由此获得一个启示:学会生存,这样的见解也许更有见地、更贴近生活。若是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不了情感,那要亲近爱戴鲁迅便很难。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现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鲁迅作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的养成,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以下设想,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有足够的文化积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很好地传递鲁迅精神给学生,首先要对鲁迅作品有很好的领悟。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 而实际教学中也证明这一点。比如现今的教学理念提倡问题意识。而要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是教师对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二、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强调答案统一,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 三、强调以文为本,提倡感悟法。

鲁迅研究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鲁迅研究复习资料(完整版) 【名词解释】(鲁迅自考笔记) 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 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 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 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 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 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 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 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 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 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填空题】 1.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和先驱者)。 2.阿Q是鲁迅小说(阿Q)中所塑造的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 3.前苏联著名的作家(法捷耶夫)(论鲁迅)一文中,高度赞扬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的。……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材中不能没有鲁迅的作品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就是说中学生怕学鲁迅的作品,不喜欢鲁迅作品,我认为,这不是事实,这个说法没有根据的。它扰乱了视听,应当澄清。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闇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鲁迅选修课2000字论文

浅谈鲁迅和胡适 张昆昱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13级中加6班20136156 这两位文坛巨匠,与我相比,实在高出不止千千万,我且以一介书生的小视角来浅谈一下两位先生,希望已故两位先生不会介意后生的失礼。 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坛地位远远高于胡适先生,但凡了解中国的同学对两位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对于后者只是处于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的阶段,对于其生平却不知一二。学习了本门课程,老师不拘一格的讲课风格吸引了我去对二人做个小小的比较。 首先,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两位。 对文化事业的贡献上看,胡适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鲁胡二人也是各有千秋。一般说来,胡适开风气的作用更大,而鲁迅则更深刻。 对于胡适在学术文艺上的成绩,学者们的评价很不一致。近今大陆上的某些学者,对胡适的学术成就大加推崇,认为他在鲁迅之上,而台湾的新儒家,则直斥其浅薄,别的国学家也一直在对他进行暗批。但从对文化事业的贡献上看,胡适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鲁胡二人也是各有千秋。一般说来,胡适开风气的作用更大,而鲁迅则更深刻。 在为人处世上,鲁迅与胡适确有不同。一般说来,胡适比较随和、宽容,而鲁迅则较为顶真、急切。这两种性格各有优缺点。 很多人会说,你这不是等同于没说吗?其实,客观的评价两个人物,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常言“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不是没有根据的。言归正传,我在这里不是要否定鲁迅先生的成就,也不是要替胡适伸冤,只是想公平的评价一下两人而已。 胡适适是在现代文化史上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同时也是开创性的人物。他是白话文运动的先锋,他的“易卜生主义”影响很大。在“五四”时期,鲁迅与胡适是同一营垒中的人。大革命失败后,鲁迅对国民党的专制与屠杀给予激烈的批判,而胡适也对国民党钳制舆论、扼杀思想自由提出公开声讨,在这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传人。晚年的鲁迅倾向左翼,卷入左联的活动,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但他们都没有加入政党。从思想气质上说,两人十分不同。在学术上,胡适引入规范,告诉大家现代学术要按照什么方式和方法做,影响深远。鲁迅的学术研究充满洞见,但他更强调的是不断打破规范,总是怀疑这些极易体制化的知识具有压迫性。胡适是典型的现代化派,相信历史的进步,文章平易流畅,气质上是乐观的。鲁迅与胡适一样对传统展开批评,但没有胡适的那种乐观气息和十分的自信。原因大致有两点,一个是他在反对传统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的灵魂里也中了传统的毒,想要摆脱而不能,所以他的文化批评和文明批评的矛头所向也对着自己,只是别人不大察觉而已。鲁迅对传统的批评中有一种胡适所没有的切肤之痛。另一个是他虽然以进化论的观念批判传统,但并不认为现代的国家比过去的国家更开明。大约是在1907年,鲁迅以西方为例说,君主专制打破了宗教专制,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君主专制,倡导民主自由,实行多数统治,一人专制尚有反抗的余地,多数专制很可能比独夫专制还要恐怖。他赞成革命,赞成立宪制,但是他对这些所谓的“现代”从来不迷信。1929年,他对冯雪峰说,我也不要去你们未来的黄金世界,因为那里还会有将叛徒处刑的吧。他是在

药-(鲁迅作品)教案

药 鲁迅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以“药”为题的深刻含义以及对连接线索的作用。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深刻揭示小说主题的写作方法。 3、分析结构(双线结构)与人物性格,学习归纳主题的方法。 4、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文章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2.难点:《药》的主题和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2.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有一副对联: 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 这是一个怎样的馒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药》。 二、时代背景: 1、写作背景:本文收入作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现实。鸦片战争之后,满清政府更加反动黑暗、腐败无能,对外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 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1907年7月6日,安徽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准备在学堂毕业大会

之际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弹尽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时年34岁。紧接着,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人告发,7月13日清兵包围秋瑾主持的绍兴大通学堂,寡不敌众,终遭被捕,15日杀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时年32岁。鲁迅就是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这篇小说《药》。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这曾经给鲁迅先生极大的鼓舞。但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广大群众长期陷于愚昧麻木之中,民主思想的不到响应;鲁迅先生看到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张勋复辟,看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不发动群众,脱离群众,民族革命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又使得作者对于辛亥革命大失所望。 鲁迅在失望和痛苦之中,深刻剖析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小说写的人物多是“不幸的人们”(包括民众和革命者),二是写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包括写出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当时鲁迅对革命的对象、任务、途径等问题,还不能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所以只是“引起人们疗救”而已。 2、解题: 今天我们学习小说《药》,了解当时的历史。小说的题目“药”有揭示主题的作用,作者以华夏作为小说中两家人家的姓氏,其隐喻性是很明显的。要医治人体的疾病,革命者的鲜血决不是良药。要疗治中国社会脱离群众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者的鲜血也决不是良药。到底什么是疗治中国社会的真正良药呢?这正是作者要人们去注意,去探求的。 三、自习课文,整体把握全文 1、解决生字词: 2、梳理情节,把握结构 复述:指名学生口头叙述华、夏两家悲剧故事的梗概。要求主要情节不遗漏,时、地、

鲁迅研究论文

论“吃人”命题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浅谈祥林嫂之悲剧“吃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中一个常用的比喻词汇,它总是与鲁迅先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狂人日记》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吃人”问题,更因为它常常被认为是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所做出的独特发现和惊人概括;所以,在众多的鲁迅研究者那里,“吃人”便被赋予了非同一般词汇可比的特殊意义:它是“鲁迅文化观中具有一贯性的思想”,也是鲁迅“理想人性思考的一个反题”,更是“鲁迅思想研究中具有基石意义的内容”。 在鲁迅的许多小说中,很多都包含有“吃人”的寓意,例如《祝福》,相较于《狂人日记》、《孔乙己》,还是一个封建礼教吃人的问题,还是一个吃人主题的延续。祥林嫂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时代的贫苦农民,同样是被那样一个社会吃掉的。祥林嫂是悲剧的,祥林嫂之死是很凄惨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怎样被“吃掉”的?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文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是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贺老六死后,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大家对她的称呼。然而祥林嫂已经再嫁,大家都不叫她“贺六嫂”,为什么仍然叫她“祥林嫂”呢? 小说写于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祥林嫂改嫁是“有罪”的,在“大家”眼里,祥林嫂是克夫克子的命,克死了第一任丈夫,第二任丈夫也死了,连她的儿子都被狼吃掉了。所以大家都认为祥林嫂是“不吉利”的,雇主鲁四老爷把她看成是伤风败俗的不祥之物,一切祭祀用品都用不着她沾手。镇上的人们也以挖苦祥林嫂为乐趣,都嘲笑她,奚落她,厌弃她。而笃信鬼神的女佣人柳妈又用死后的锯刑来吓唬

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服务

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服务 作者:钱理群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4年第3期 我的新书《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解析》即将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为第一线 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工具书,我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和后记。现将前言和后记交给《语文教学与 研究》发表,希望能给中学鲁迅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前言 这是一本为第一线老师提供专业服务的工具书;服务的提供者,是鲁迅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因此,这也是学术研究与基础教育的一次交流与对话,以图改变鲁迅研究界与当代语文教育界 相互隔绝的状态。其实,大家都感觉到这样的隔膜所带来的损害:学术界苦于研究新成果不能 转化为“生产力”,语文老师则为对鲁迅文本理解不到位,难以深入而苦恼,鲁迅作品教学也 陷入原地踏步的困境。而要走出困境,最根本的,是要提高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这不仅 是提高鲁迅作品教学水平的关键,而且很可能是解决当下语文教育质量瓶颈问题的一个突破口。鲁迅研究者也正可以从“解读鲁迅文本”这一点上,找到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途径。这样的 参与,应该是服务,而不是指导;就是说,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将鲁迅资源转化为学生的精神 和文学滋养,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者只能提供一种理解,作为参考。而不能代替,更无 权指挥老师的教学,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 为了服务得好.本书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尽可能搜集了现行各种语文教材里选人的 鲁迅作品,面比较宽,便于老师们选用;二是每一篇都提供本书作者自己的一种解读,展现探 索性的新思考,以打开老师们的思路;三是每一篇都提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各种不同的解读 观点和思路,尽可能搜罗多方面的材料,以减少老师们查检之烦,以达到多元化的理解,并从 中自由吸取与发挥,丰富教学内容;四是尽量搜寻相关作品的插图、美术作品,以供老师在形 象化教学中采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这些服务,做得再周到,也只能达到一个目的,即帮助老师们理解鲁 迅作品。但收入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不仅是“阅读文本”,更是“教学文本”,这是两个 相互联系,但又应该加以区别的概念。因此,语文教师对包括鲁迅作品在内的文本解读,是要 有两道功夫的:首先,是作为一个作品的阅读者,要能够读懂文本,提高自己的赏析能力;其次,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还要教学生学习鲁迅作品,这就要求寻找到文本和学生生活与心灵的 契合点;而且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要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确立讲授具体课 文时的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讲什么,不讲什么)与方法。因此,我们要训练的是两种能力: 阅读文本的能力,教学文本的能力;前者是基础和前提,最后要落实到后者。本书着力点在前者,虽然也会提供一些“如何教学”的建议和思路;教学文本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老师们自 己的教学实践。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区分阅读文本与教学文本,把包括本书在内的教学参考书的 内容,把自己阅读时的理解,不加处理、转换地搬到课堂,全部硬塞给学生,那就会适得其反。这是需要警惕的。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对老师们的教学服务,其作用又是有限的:它不能代替 老师完成从“阅读文本”到“教学文本”的转换。 最关键的,还是教师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教师首先直接面对鲁迅 的文本原文,在反复阅读,有了自己的初步见解(哪怕是零星的,不全面的)以后,再来看包 括本书在内的教学参考书。这样,你就会对书中提出的观点、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断:哪些对你 有启发,可以借鉴与发挥;哪些是你不能接受的;哪些是没有涉及,可以作新的探索的,等等。再回过头去读文本,你就会形成自己的一种理解。然后再转化为教学。而且要在对一篇文本的 反复阅读、教学中,形成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及教学方式。同时又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开拓。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

鲁迅小说的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 邹立群湖北省十堰市 鲁迅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最早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取国际声誉便是从它开始。“尤其是阿Q这一典型的创造,使鲁迅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伟大作家。可与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塞万提斯、肖伯纳、罗曼罗兰等艺术大师媲美”,以致于罗曼罗兰也感慨他永远也忘不了阿Q那张忧愁的面孔。可以说,鲁迅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一笔珍贵的文化思想财富。因而,江泽民同志在《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中指出:“作为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进行百折不挠斗争的伟大代表之一。鲁迅是不朽的战士,他的作品和思想,是鼓舞人民从事新的历史创活动的永具生命力的精神遗产。” 鲁迅小说,作为共时态下的对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巨大的社会历史功用;鲁迅小说,作为历时态下的对象,在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更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出现的篇次最为频密,这也直接印证了它的本体存在的意义。但是,毋庸置疑,在鲁迅小学的教学中,有着重大的疏漏和误区,这直接降低了它的思想价值和存在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语文教育观转型时期,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

该如何进行鲁迅小学的教学呢?本文拟从鲁迅小说本文意义解读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亳无疑问,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诸多的、令我们无回法避和否认的问题,但笔者以为,最大的问题存在于对文学本文意义阐析的主题教学之中。 文学文本的主题,是指文学文本通过其形象或语言体系显示出来的主要意旨,它既体现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因此,作为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诠释,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至为重要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准,拔高其道德境界。正是基于上述认识,不少语文教师在“主题诠释”上投放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将参考书对作品主题的阐析奉为圭臬,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师,在分析作品的主题时,虽然能坚持“启发诱导”,却始终是在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作品主题分析预设的彀中,从而表现为一种认识尺度的过份的求同取向,漠视了学生阅读思维的个性差异,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蕴!上述两种做法在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

鲁迅作品的中学教学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193762.html, 鲁迅作品的中学教学价值 作者:李林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2期 鲁迅的作品在当前中小学教材中仍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了解鲁迅的生平与作品,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讲解好鲁迅作品。但鲁迅的作品距离现今有一定时代距离,而且作品中有些意象晦涩难懂,要表达的主题也多有几层深意,学生理解不到深层内涵,没有达到教学目的。由于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流于表面,忽视了精神内涵以及作品本身的人文性。如何使鲁迅作品尽可能重焕光彩,为中学生所接受、理解,需要教师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 一、鲁迅作品的教学意义 鲁迅的作品主题深刻,他的艺术风格十分独特。现行部编版中学语文课本收录了鲁迅多篇作品,对鲁迅作品的分析程度能对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鲁迅作品具有深刻人文价值和丰富的知识价值,从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中可以看到鲁迅作品中反映的人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等。 比如,《野草》就像是鲁迅在灵魂的炼狱中熔铸的诗歌,在精神世界奋力吟唱,浸透着他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与焦虑的生命体验引领读者进行哲理的思考。作者对旧社会的愤懑和批判、对韧性战斗精神的热情礼赞、对自我心灵及其矛盾的披露和解剖铸成了《野草》的基本内容和战斗精神,这也表现了鲁迅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和历史价值。鲁迅先生把矛头对准了封建宗法制度以父权、族权、夫权为一体的封建社会的巨大牢笼,这种封建宗法制度与儒家思想的结合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代又一代压抑着中国人的天性。鲁迅认为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本是“人”的问题,“立人”的第一步是“爱人”,表现为一种人道主义和平民情怀。他关注小人物,对不幸的人群给予深深的同情,《祝福》《阿Q正传》等描写的都是底层小人物的无 奈与悲欢。 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儿童形象,如《社戏》中的阿发、双喜这些可爱的小伙伴,他们具有聪明、勇敢、淳朴、善良诸多美好的品质。这些生动的形象能引起孩子们的喜爱和兴趣,更能够生动刻画出儿童的心理特点,塑造儿童的形象,为儿童今后的成长起一定的帮助作用。在我国语文教学中,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一定的误区,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开放性、包容性越来越强,新的解读也开始不断出现,出现了基础语文教学与鲁迅研究,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分歧甚至是脱节现象。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数量很多,足以证明鲁迅作品在当代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意义。但是回顾历史,无论是把鲁迅奉为神明还是

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丰硕成果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功底深厚、治学严谨、成就卓著的学者。从青年时期起,鲁迅就十分注重绍兴地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直至逝世前几年,还在继续校勘会稽先贤的遗著。其中《会稽郡故书杂集》一书,是他研究绍兴地方史志的代表性作品。 一、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目的与概况 鲁迅自1912至1935年间,辑录或校勘了二十余种古籍,撰写了32篇序跋。其中属绍兴地方文献的,除了《会稽郡故书杂集》收录的八种以外,尚有《范子计然》一书。此外,鲁迅辑录的谢承《后汉书》、谢沈《后汉书》、虞预《晋书》、虞喜《志林》、魏朗《魏志》等书虽非绍兴地方史志,但其作者皆绍籍学者。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对保存故乡文化遗产的良苦用心。 《会稽郡故书杂集》一书,据《鲁迅著译年表》考证,是鲁迅在1910年任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始搜集辑录的,1914年12月在《绍兴教育杂志》第二期,发表了该书序言,1915年2月全书在绍兴首次木刻印行,均借署周作人名,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第八卷。《杂集》是鲁迅早期辑录的古代佚文集,共收: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象赞》、朱育《会稽土地记》、贺循《会稽记》、孔灵符《会稽记》和夏侯曾先《会稽地志》。前四种主要记述古代会稽人物事迹;后四种则载古代会稽的山川地理、名胜传说。所录佚文大都辑自唐、宋类书及其他古籍,如《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寰宇记》等,并经详细比较、校勘、补充而成。鲁迅在所辑八种绍兴地志前面,均写有短序,介绍原书及作者情况。另有总序一篇,冠于卷首。这些对于读者深入了解、研究绍兴古代历史,大有裨益。 鲁迅辑录绍兴地方文献的目的,其一,继承和发扬古越文化的优良传统,唤起人们爱国、爱乡的良知。在该书总序中,鲁迅赞颂故乡:“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而远于京夏,厥美弗彰。”(《鲁迅全集》第十卷)在青少年时期,鲁迅常抽暇游览、瞻仰古越的名胜古迹,凭吊先贤活动的遗踪,“十年已后,归于会稽。禹勾践之遗迹故在。”而“士女遨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曾何夸饰之云,而土风不加美,”这使鲁迅的心情十分沉重。数典忘祖,世风日下,也使鲁迅倍感焦急。于是,他就想用先辈的奋斗业绩教育青年:“是故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使后人穆然有思古之情,———用遗邦人,庶几供其景行,不忘于故。”从中可以看出鲁迅辑录会稽古籍,是社会责任感的驱使。其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鲁迅的愿望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即所谓“归魂故书”。绍兴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几乎各朝每代都有著述传世,“载笔之士,相继有述”,然而由于长期的社会动乱,“五代云扰,典籍湮灭。旧闻故事,殆鲜孑遗。后之作者,遂不能更理其绪。”有鉴于此,鲁迅不辞辛劳,在极其枯燥乏味的故纸堆中,日以继夜,爬梳整理,“其所造述虽多散亡,而逸文可考见一二。存而录之,或差胜于泯绝尔。”研究历史,必须以文献和实物资料为依据,治史者最感困难的是资料的匮乏。不是史家的鲁迅,做了史家不曾做、或“不屑”做的工作。鲁迅此举,可谓功德无量,对于越文化史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鲁迅研究绍兴地方文献的学术价值 鲁迅所校辑的绍兴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一,为后人研究绍兴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绍兴人杰地灵,历代学者曾写有大量有关家乡的地志著作,但在唐宋以后散佚甚多。如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锺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象赞》、朱育《会稽土地记》五书,隋志和新、旧唐志均有著录,宋后散佚;再如贺循《会稽记》,隋志尚著录一卷,而新、旧唐志已不载;又如孔灵符《会稽记》和夏侯曾先《会稽地志》两书,无论是《隋书·经籍志》或是新、旧唐志,均无著录。由此证明流失情况的严重,它给后世研究者带来许多困难。鲁迅稽古钩沉,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搜索以上各书的片言只语,汇辑成册,虽然耗时劳神,但其意义十分重大。正如鲁迅所说:“吉光片羽,皆可宝也。” 其二,鲁迅在其辑佚的八种方志的各篇短序中,考证了作者的身世及流传概况,有助于读

新课标视野下的鲁迅小说教学

新课标视野下的鲁迅小说教学 鲁迅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在我国现时通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的小说作品作为精读、精讲篇目占有较大比重。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共选入鲁迅小说11篇:《故乡》《社戏》《祝福》《药》《一件小事》《风波》《孔乙己》《狂人日记》《非攻》《铸剑》《阿Q正传》等。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作家,没有谁能够像鲁迅这样在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领域如此受到语文教育工 作者的关注。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或是有部分学生读不懂、甚至不喜欢鲁迅;或是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理解不透、讲不好。社会上曾经喊出“中学语文不需要鲁迅”之声。究竟中学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情况如何,鲁迅作品对青年的人生成长是否有价值?笔者曾对此进行了专门的访问和调查。从访谈和调查结果看,86%的大学生有进一步了解和深究鲁迅作品的念头;有相当多的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平不满意;大多数中学生对学过的鲁迅作品印象不是很深,有一定的隔膜感。对早已在民间流传颇广的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熟悉的程度依次是:阿Q88.3%、孔乙己65.8%、狂人57.1%、祥林嫂52.4%、华老栓等48.0%、闰土38.1%。访谈中,无论是已进入大学的学生

或正在中学的学生,大多数表示自己对鲁迅及其作品是有兴趣的,表示会主动的阅读鲁迅的作品,因为感到自己在人生的孤独、苦闷时会觉得鲁迅作品与自己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分析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有兴趣的,愿意主动阅读鲁迅的作品的原因:首先,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人们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中承受着来自 生存、发展等方面的压力。高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直接效果以惊人的速度丰富和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生活,而青年学生在精神上则产生了明显的不可填补的空虚,甚至失落,因而使现代的青年学生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一种精神的追求。这是学生在阅读心理方面对鲁迅及其作品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此时鲁迅在作品中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一贯具有的孤独和悲凉、痛苦、悲悯、沉重和梦寐,使青年学生感悟到其作品中的现代内涵和人生意义。鲁迅对旧中国和传统文化的揭露、痛斥、抨击、嘲讽、鞭挞,始终是那样独特地闪烁着光辉,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学生在精神需求方面愿意主动接近鲁迅及其作品的又一原因。鲁迅小说具有洞察人生精神困境的深邃思想内涵和魅力,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可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事,都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但是,从优秀的鲁迅小说中投射出的新鲜有力的思想感召力,使它们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认真研读的对象。 分析学生对中学时代语文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水

第三讲-鲁迅文学作品研究专业题材

第三讲:鲁迅小说研究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思想与其创作的关系。 2、深刻认识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3、认识鲁迅创作的成就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贡献 4、阅读理解《阿Q正传》与鲁迅文学的“国民性批判主题”,反思“国民 性批判”于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文化的意义。 5、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题材与启蒙 主题的反思与批判。 教学时数:6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 引言: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为我们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那样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发掘、理解与诠释。据说,英国人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不要莎士比亚,这是形容一种文化象征的极端重要性。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现代文化也有类似莎士比亚之于西方文化的经典价值,他以自己的笔触直接深入国人的灵魂,努力发掘其中病痼,希图为病入膏肓的中国文化寻找病因加以疗治。在当下这样一个价值标准比较混乱,民族精神的重构面临极大挑战的时期,我们尤其需要珍惜现代文化留给我们的鲁迅这份精神遗产。 鲁迅的清醒、鲁迅的严峻、鲁迅的深刻对于讲究中庸、平和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显得如此突兀,以至于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喜欢”。有

人说他“尖刻”,也有人说他“阴暗”,也有人说他“偏激”,也有人说他“艰涩”,这些词汇从一个方面透露出鲁迅文学的巨大震撼力——它直刺你的肌肤,让人难以躲避。就像鲁迅自己所说的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他迫使你面对现实,无法逃遁。当然,这就让人感觉到痛苦。向来,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缺失的就是这种直面的勇气,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一己之力撼众人之愚,鲁迅的一生为我们型塑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清醒的理知和冷静的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至今仍是无人可追。 有人评论鲁迅思想是“深刻的复杂”。的确,要对鲁迅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一学期的课都讲不完。本专题就鲁迅的小说用两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些鲁迅文学创作以及研究中敞现的问题,从而对我们的现实存在作一些思考和反省。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情况 一、简介 1881年出生成长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98年,到南京进水师学堂,后改入路矿学堂,接受进化论思想。1902年留学日本,原学医,后从文,试图以文艺唤醒愚昧国民,改造民族灵魂。深受尼采个人主义思想影响。1909年回国,先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始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1918-1926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