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 姓 学 名 号
2012 年除夕倒计时牌 杨凯 0912202*27 物理与电信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叶勇院、系、部 专 业指导教师
2011 年 07 月 01 日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 2012 年除夕倒计时牌

求:
1、显示 9 天,23 小时,58 分,53 秒。 2、在 0 天到 9 天内,能任意设置倒计时长短。 3、采用 Multisim10.0 进行仿真,验证和完善设计方案。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二、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三、成绩
验收盖章 年 月 日
2012 年除夕倒计时牌的设计
1 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1、设计的总体方框图 天 位 显 示 器 时 位 显 示 器 分 位 显 示 器 秒 位 显 示 器译 码 器译 码 器
译 码 器
译 码 器
计数器
计数器
计数器
计数器
脉冲
控制电路
设计的总体方 图 1 设计的总体方框图
其中,计数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是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各功能模块的功能 如下: 1、计数器模块:主要的功能为倒计时; 2、译码显示模块:显示倒计时的时间;2 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1、74LS192D 计数器模块 计数器是一个用以实现计数功能的时序逻辑部件,它不仅可以用来对 脉冲进行计数,还常用做数字系统的定时、分频和执行数字运算以及其他 特定的逻辑功能。本系统中,计数器的主要有 74LS192D 组成。 (1) 74LS192D 的主要功能: 1、异步清零:MR=1,QAQBQCQ=0000 。 (此功能可实现计数器的清 零) 2、异步置数:MR=0, PL =0,Q3Q2Q1Q0=D3D2D1D0 。 3、保持: MR=0, PL =1,CPU=CPD=1,Q3Q2Q1Q0 保持原态。
4、加计数:CR=0, PL =1,CPU=CP,CPD=1,Q3Q2Q1Q0 按加法规律 计数。 5、减计数:CR=0, PL =1,CPU=1,CPD= CP,Q3Q2Q1Q0 按减法规律 计数。 本设计中用到的功能:异步清零;异步置数;减计数;加计数。 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需要显示 1 位天,2 位小时,2 位时,2 位 分,因此该设计中需要用到 7 个 74LS192D 芯片。其中显“天”用 1 片 74LS192D,为 10 进制计数;2 片组成“小时” 。要注意的是,小时计数时, 高位片为 2 进制计数器,低位片为 4 进制计数器。因此,在给小时置数时, 要注意置数值;2 片 74LS192D 组成倒计时器的秒钟,且高位为 6 进制计 数器,低位为 10 进制计数器。另外 2 片组成倒计时器的分钟,与秒钟一 样,高位片为 6 进制计数器,低位片的 10 进制计数器。 (2) 、74LS192D 的功能设置 根据设计的要求,结合 74LS192D 芯

片的功能和引脚图,设置各引脚 的状态。如图 2 为 74LS192D 芯片的引脚图。
图2
74lLS192 芯片的引脚
表 1 74LS192 的功能表
输入 MR
输出 D3 D2 D1 D0 Q3 Q2 Q1 Q 0
1 0 0 0
× 0 1 1
× × 0 1
× × 1 0
× d × ×
× c × ×
× b × ×
× a × ×
0 d
0 c
0 b
0 a
加计数 减计数
根据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倒计时器,因此,74LS192 芯片应工作于 减计数状态。各引脚状态设置如下: MR = 0; PL = 1;CPU = 1;CPD =0; 1、倒计时牌秒位显示的引脚连接: 秒位分别为高位和低位,秒位的高位设置时要十分注意,由于设计 的是倒计时器,秒位的高位在工作时与低位的工作状态是相同的,倒计时器的工作状态为减计数。因此,高位减到 0 时重新回到 9,但秒位的高位 为 6 进制计数方式。因在此时启动芯片的时,将秒位的高位片置数为 Q3Q2Q1Q0=0101,秒位的低位置数为 Q1Q2Q3Q4=1001。当减计数产生借位 时(TCD=0) ,将此借位信号作为高位片的脉冲输入,接到高位片的 CPD 使高位片进行减 1 工作。秒位的高位片产生的借位信号再送给倒计时器的 分位的低位片的 CPD ,使分的低位片进行减 1 工作,以此类推,连接剩下 的计数器的借位和 CPD 端口。 2、倒计时器分位显示的引脚连接 倒计时器的分位的引脚连接于秒为的连接基本上是一样的。 3、倒计时器时位显示的引脚连接 根据时钟原理,小时的高位片为 2 进制,低位片为 10 进制,分钟的 低位为 10 进制。 把两张芯片的 BO 端接入一个 高位片为 6 进制工作方式, 或门 74LS32D,输出端接入两个芯片的置数端。当两芯片 BO 端同时输出 为 0 时 74LS32D 输出才为 0。因此当小时的高位片和低位片进行减法计数 时数字同时减至 0 时,利用 74LS32D 内的功能在 BO 处产生一个错位端, 输出低电平 0。将此低电平送给小时的高位片和低位片进行置数,将高位 片置数为 D3D2D1D0=0101, 低位片置数为 D3D2D1D0=1001。 然后利用芯 片的功能进行数字递减,秒表的地位片接入 1HZ 的脉冲信号。图 3 为倒计 时牌编码器的连接图图3倒计时牌编码器的连接图 倒计时牌编码器的连接图4、译码显示模块 译码显示模块由 7 片 4511BD-5V 和 7 片 RPACK7 组成,主要作用是驱动 数字显示管,使之正常工作。 由于数码管显示需要较大的功率,因此,在设计中要加上一个阻值大约为 510 欧的电阻,主要的作用为将点位拉高,提高输出功率。每块显示器下面借 一块 4511BD_5V 的译码器,通过翻译编码器的代码使得显示器按时钟显示。 图 4 为计时牌显示模块的仿真电路图。
图 4
计时牌显示模块的仿真电路图 计

时牌显示模块的仿真电路图3 仿真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根据实验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倒计时器的设计。具体的调试步骤如下: 1、根据仿真的原理图,设置好调试模块。 2、根据仿真的原理图,连接好各个模块。 3、连接好计数器模块电路,检查完电路准确后,接通电源,并给定标准 额 1HZ 的脉冲,观察计数器是否工作于减计数状态,若工作于减计数状态,则对其他的计数器进行级联,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后接通电源,观察各 个计数器是否工作于减计数,是否输出借位信号,使高位减 1。对小时的工 作状态进行观察, 是否当减计数减到 0 后自动置位为 23, 以及分钟为和秒钟 为是否减到 0 后自动置位为 59。 4、连接控制电路,检查完电路连接正确后,接通电源,检验控制电路是 否能对电路进行控制,以及控制是否正确。 5、若各个功能模块的电路连接和调试完成后,对各个模块进行组装连接。 完成整个电路,并对整个电路进行调试。 6、主要故障与故障排除 实验过程中主要出现的故障: 1、数码管不亮; 2、倒计数时,高位无法自动减计数; 3、倒计数过快; 故障排除: 1、检查数码管为共阴极连接还是共阳极连接,是否接错; 2、是否接上拉电阻; 3、计数器工作于倒计时状态,且为低电平有效,查看是否为减计数的连 接正确; 图 9 为倒计时牌设计结果展示图倒计时牌设计结果展示图 图 9 倒计时牌设计结果展示图设计、 4 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经过一个星期,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下 2012 新年倒计时牌的设计终于顺利 的完成,再此要感谢本次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叶勇老师的指导。 在刚刚开始到课程设计时, 看到设计的题目 (2012 新年倒计时牌的设计) , 很是高兴,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设计题目,因此自己也并没有很放在 心上。但我开始设计时就碰到了难题,因为我对设计图的芯片的功能表一点也 不熟悉。随后我通过上网查相关资料和复习书本的知识才有一些眉目,这才开 始了自己的设计。 电路连接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由于对 Multimis10 软件不是很熟悉导致 有一次设计出来的电路图没保存,结果只能重新连接。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努 力,我终于能够熟练的运用 Multisim10 仿真软件。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我对数字电子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对设计的电路的设计、仿真,我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相当的少。同时它也激发了 我对课程设计和本门专业知识的热爱。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我会更加的刻 苦,更加的努力,争取做一个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方面的学生。
5 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意见及建议

1、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由于考核人数过多,而题目有限,很多同学都 选了一样的课题。希望以后课程设计时,可以有多几个的课题。同时本次课程 设计并未在实验室独立的做实验而只是用仿真软件 Multisim10, 希望以后老师 能够让我们到实验室自己动手设计。 2、课程设计中的许多课题都是以前做过的题目,有些题目甚至上网一查, 电路图,仿真图等等,一应俱全。大家很多都是照着网上的电路图连接,而不 是自己创作的。 希望以后有多点题目可供大家选择, 并且网上查不到完整资料。
6 主要仪器与设备 Mulitisim10
集成电路 电 阻 开 关 其 它 74LS192—7 片,4511BD-5V—7 片,4511BD_5V—7 片。 RPACK7—7 片 。 SPDT—4 个 CLOCK_VOLTAGE—4 个,74LS32D—3 个,VDD—8 个, GND—14 个参考资料[1] 付家才 《电子工程实践技术》 ,化学出版社,2003 年 9 月。 [2] 高吉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年 6 月。 [3] 周红军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重庆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 中心 2006 年 7 月。 [4]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部(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 12 月。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7352619.html,/JKZQ/成都子宫肌瘤医院_妇科肿瘤健康专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17352619.html,/WDZQ/妇科肿瘤问答专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