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192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

1926年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

1927年翻译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和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的《倍尔达· 迦兰夫人》。

1928年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等小说、新诗。

1930年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底头》。

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发表《创刊宣言》、小说《残秋的下弦月》、散发《无相庵随笔》等。短篇小说集《李师师》出版。1935年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主编《文饭小品》六期,编纂《晚明二十家小品》,译德国小说家格莱赛《一九〇二级》,译美国里德《今日之艺术》出版。

1939年编撰《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

1943年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

1954年《轭下》新版于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1年编撰《後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

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

《宋金元词十遗》。

1974年撰作《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

1978年撰着《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

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法国散文诗十篇》。

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施蛰存经典散文

施蛰存经典散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施蛰存经典散文:赞病在童年时候是生病时少,托病时多;在弱冠时候,是以为生病尚且可耻,遑论托病,到了现在,屏除丝竹入中年,又不幸而撄了淹缠的胃病;一年三百六十日,倒是生病的日子多而健康的日子少了。于是,在这样的情形中,我确初次地经验到了生病的几点值得礼赞的地方。 我以为卧病在床,第一的愉快是可以妄想。自从踏进社会,为生活之故而小心翼翼地捧住职业以后,人变得那么的机械,那么的单调,连一点妄想的闲空也没有了。然而我的妄想癖是从小就有的。惟有在发病的日子,上至父母,下至妻子,外及同事都承认我可以抛弃一天的工作,而躺在床上纳福,于是这一天就是我的法定的妄想期了。我倚着垫高的枕,抽着烟,看着烟云在空中袅袅地升腾着。我很慨叹于我不能像张天翼先生那样地把烟喷成一个个的圆圈儿,让它们在空中滚着。于是我的没端倪的思想就会跟着那些烟云曼衍着,消隐着,又显现着。我有许多文章都是从这种病榻上的妄想中产生出来的,譬如我的小说《魔道》,就几乎是这种妄想的最好的成绩。 生病又能够使我感到人类的很精微的同情心。本来,在小时候托病的日子,母亲的那种忧愁和匆忙的情形,就应该使我深感了,可是

我那时目的在逃学与多吃,而且我迟钝的神经似乎也不会感受到这些。现在,我却分明地觉得一切的人对于我的同情心,是会跟着我的病而深起来的。母亲的自言自语的祈祷,父亲的在客堂里绕室巡行,妻坐在床头料量汤药,沉静得有一种异常庄肃的颜色,孩子们一定进房门,看见了他们的母亲的摇手示意,便做出一种可笑的鬼鬼祟祟的姿势,蹑足地退了出去。同事和朋友们来探望时似乎也比平常更显得亲热,好像每个人都是肯自告奋勇来医好我的样子,倘若他们有这个本领。 为了耽于妄想及享受同情这两个欲望,我至今也还如小时候企图逃学一样,喜欢“借病”。“借病”这个名词是我自己创造的,那意思是本来有点病,然而还不至于必须卧床不出,但我却夸张地偃卧着了。因为毕竟是个成年人了,本来无病而托病,终究有点不好意思,虽然心里未始不想再来一下。 施蛰存经典散文:独笑一般人常把笑与喜悦混在一起。他们以为笑是喜悦的表示,必须心里先有喜悦,脸上才会有笑。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喜悦了之后,不一定都会笑,而笑也并不完全表示着心里的喜悦。不笑的喜悦,我们称之为暗喜;无喜悦的笑,那种类就很多,佞人的谄笑,女人的媚笑,权奸的冷笑,我们总而名之曰假笑,或曰皮笑。 这些名词都很生动,所以我们常常引用它们而没有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妥之处。但今天,我忽然对它们发生疑问了。既然可以暗喜,则喜又何必继之以笑?喜悦仅仅是忠实于你个人的情感,如果你必须要用笑来表示你的喜悦给别人感觉到,则这个喜悦就很不忠实于你了。

在现代与传统中穿梭_论施蛰存的小说创作_崔妍 (1)

ANHUIWENXUE 安徽文学 安徽文学 2016年2期总第391期 文 学研究 在现代与传统中穿梭 ———论施蛰存的小说创作 崔妍 北京市水务局党校 摘要:施蛰存同时受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影响,在创作中呈现传统与现代因素交相呼应的特色,本文根 据施蛰存创作时期,分三个阶段叙述其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体现。以说明施蛰存创作的独特风格。关键词:施蛰存小说创作传统现代 作者简介:崔妍,女,文学硕士,北京市水务局党校。 施蛰存作为现代文学派的领军人物,自幼受传统文化熏染。他生于江南书香人家,幼年熟读经典,并跟随《白香词谱》、《草堂诗余》等书学着填词。同时施蛰存作品创作技巧和思想架构又深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这双重性造就了其在近20年的创作在传统与现代中穿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错混杂的艺术风格。 何为传统?何为现代?传统是基于千年文明之上的文化积淀,是史传和诗骚在文学创作中的延续。“史传传统诱使作家热衷于以小人物写大时代。”[1]“诗骚传统使传统作家先天性的倾向于‘抒情诗的小说’,引‘诗骚’如小说突出情调和意境,强调即兴与抒情[1]”。此外传奇话本影响了后来小说在情节性上引人入胜,而中国传统圣人哲学造就了中国小说中因果业报宿命感与出世倾向。 现代的概念则是源于工业文明进程中,人们对欲望与性冲动的共鸣性书写,强调独立性和多元性。这反映在我国新文学时期,表现在心理分析、意识流创作,打破线性叙事,叙事视角多元化等等;内容多选择新旧文明交戈中人们的焦虑惶恐彷徨。 一、《上元灯》:现代因素灵光闪现的传统叙事《上元灯》是施蛰存认为的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在这时期以前,我所曾写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习作,都是摹仿品”。[2]李商隐般的感伤情绪以及《扇子》中“轻罗小扇扑流萤”意境都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传统因素。然而,此作品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对心理分析的热衷。 (一)心理分析的初现 心理分析运用是新文学乐于运用的书写方式。施蛰存此时期的小说《花梦》中特将心理分析寄注于混合叙事之中。小说中外置的全知视点和人物内心独白的内视点的交替使用,“他”邂逅一个漂亮女子,追逐,“他”对眼前女子的各种性幻想以及外在纷乱的马路霓虹如蒙太奇般交替编辑。我们跟随叙述者一同体会了“他”的欲望历程。对欲望如此大胆和真实的分析,在新文学时期显得誉为犀利和独特。 (二)人性真实展现 施蛰存以人性为切入传统叙事,通过对人性的真 实展现,打破人们的旧识。人之所以完整,是善恶共存,德性与欲望、爱与动物性交混。在《宏智法师的出家》中,宏智法师每晚都要在龙山寺的山门口悬挂明灯,并嘱咐:“愿把我的小小的光,永远地照着他的暗中的路吧”。 人们常感动于他的日夜祈福,然而,此中的“他”并非众生之“他”,而是自己痛失的爱妻。每晚的仪式不过是对被自己薄幸抛弃雨夜前妻的忏悔。高僧也不过是薄幸而后自愧不已的凡人。此篇小说作者选取的是佛教题材,且以琐事展开,圣人退去光环,还原人性真实。 (三)新旧文明的冲撞与皈依 施蛰存早期对于新旧文明较量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小说《渔人何长庆》中,开头作者就将地点定在一个古老,充满神话传说的小镇。渔人何长庆继承着父业,以打鱼为生。与他青梅竹马的菊贞却“对于她的环境,她感觉着不满”。不久去了大都市。在城市繁华奢靡中却沦落为站街妓女。听到村人传言的何长庆将其带回乡村,领入自己的渔人生涯,勤劳诚恳,最后生活圆满令人艳羡。在施氏文本中,城市成了让人堕落的污秽之地,菊贞对城市的向往、在城市的沦落,正是作者对城市文明巨大的吸附能力和浸染能力的恐惧。而渔人何长庆和小镇却是淳朴安静、虽平淡却有抚平生活动荡堕落的力量,菊贞能重返平静。这正是施氏对乡村文明的归依。 由上述得知,施蛰存《上元灯》时期的创作传统因素占据主基调,其现代因素却也不可忽视。 二、《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现代因素的提升 对于一直想在创作上另辟蹊径的施蛰存来说,第二阶段的作品现代因素大幅度提升,传统叙事隐后。首先,意识流的大量运用,打破小说的线性叙事,丰富展现小说的共时性。如《在巴黎大戏院中》通篇是与女同事一同在戏院看戏的“我”的意识的游走。其次,一定意义上的传统价值在欲望的书写下被颠覆。《石秀》中人们眼中石秀的“替天行道”“江湖义气”成了性虐憎女情结。同样《鸠摩罗什》中,一直被人们奉为佛家 33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1、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 )。 2、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的诗歌团体中国诗歌会成立,其会刊是( C )。 3、徐志摩最早出版的诗集是( B )。 4、边城的女主人公是( C )。

5、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 )。 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D )。 7、沈从文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是( D )。 8、《财主底儿女们》的出版当时被胡风称作是( D )。 9、下列均属于郭沫若创作的诗集是( B )。

10、张天翼《速写三篇》包括的三篇作品是( B )。 11、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D )。 12、下列均属于老舍的作品是( B )。 13、下列均属于巴金的作品是( C )。

14、自称为“乡下人”的沈从文,其小说主题的最准确的概括是 ( D )。 15、《北京人》剧本的作者是( B )。 二、【填空题】 16、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长河》)。 17、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桥》)。 18、虎妞、刘四、小福子都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 19、夏衍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都会的一角》)。 20、20世纪40年代追求“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积极提倡自由诗体的诗人是(艾青)。 21、创造社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主义。 22、“五四”以来最早的小说流派是(问题消失)。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施蛰存先生有什么作品 1923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江干集》自费刊印,撰《苹华室诗见》首次以施蛰存署名。 1926年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 1927年翻译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和奥地利作家显尼志勒的《倍尔达· 迦兰夫人》。 1928年与戴望舒等合编《文学工场》、《无轨列车》,发表《妮侬》、《雨》等小说、新诗。 1930年与戴望舒等编《新文艺》月刊,刊载《鸠摩罗什》、《凤阳女》、《阿秀》、《花》等小说,心理小说《将军底头》。 1932年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发表《创刊宣言》、小说《残秋的下弦月》、散发《无相庵随笔》等。短篇小说集《李师师》出版。1935年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主编《文饭小品》六期,编纂《晚明二十家小品》,译德国小说家格莱赛《一九〇二级》,译美国里德《今日之艺术》出版。 1939年编撰《中国文学史》、《散文源流》等教材。 1943年开设《史记》专题课,编撰《史记旁札》等教材。 1954年《轭下》新版于北京作家出版社。 1961年编撰《後汉书征碑录》、《蛮书征碑录》。 1963年编撰《云间词人姓氏录》、《三国志征碑录》、《隋书征碑录》、《魏书征碑录》、《北山楼碑跋》。 1964年编撰《云间碑录》等,续撰《北山楼碑跋》,辑录《金石遗闻》、

《宋金元词十遗》。 1974年撰作《浮生杂咏》,续撰《北山楼词话》。 1978年撰着《唐诗百话》,续撰《北山楼词话》。 1980年主编《百花洲文库》,译法国象征派诗人庞维尔、达尔尚、马拉尔美、孟代思、韩波散文诗编为《法国散文诗十篇》。 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施蛰存文集·文学创作篇》第二、三卷,《北山散文集》,以及《唐诗百话》、《北山谈艺录续编》。2002年《施蛰存日记》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新感觉派的文化透视

文学研究 新感觉派的文化透视 王 敏 [提要] 上海新感觉派的产生,有着思想文化的基础和现实的基础,而它迅速走向消隐,更反映出历史的某种必然。新感觉派强调主体的新奇感觉,注重心理分析,展示感觉外化的世界,在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创新度和开放度。 [关键词] 新感觉派; 借鉴; 创新; 历史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4145[2002]04 0098 04 王 敏,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山东 济南 250021 五四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空前开放的时期。在这个国门洞开、广为吸纳、弃旧图新的历史时期,西方各种最为流行的文学观念、艺术流派、创作方法、表现技巧等都被迅捷地介绍到国内,形成了当时新文艺、新思潮此起彼伏的壮阔景观。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思潮相比,现代主义思潮虽然是当时涌进国内的几个主要文艺思潮之一,但它在国内的影响及被接受的程度都远远小于前者。在诗歌领域,有人说真正称得上现代派的惟有李金发;在小说领域,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的新感觉派,其代表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叶灵凤、黑婴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他们的创作活动却形成了当时中国惟一一个自觉地借鉴现代主义创作手法进行艺术尝试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以它对都市生活的丰富感受、对人的心理感觉的敏锐捕捉与描绘、对于创作主体主观感觉的极力张扬,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同时,它来去匆匆的短暂的艺术之旅,也为人们留下了诸多的思索与回味。 一、新感觉派从萌生到成熟 从文化环境上讲,五四时期的开放背景是新感觉派产生的前提。此时,恰逢西方现代主义文艺运动发展的鼎盛阶段,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及意识流等文学流派,纷纷在各自的旗帜下有目标地构建反传统的艺术审美原则及价值体系,在小说、诗歌、戏剧、美术、音乐、电影以及建筑等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及传世之作,影响深远。这客观上为上海新感觉派的产生打下了深广的思想文化基础。 新感觉派小说起源于日本,是1924年以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片冈铁兵、今光东等人创刊文艺时代!、推出新进作家为标志的。新感觉派极力推崇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与实践,并汲取了日本传统的物哀心理小说特长,尝试着运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及现代都市生活,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充满主观感觉意味的世界。新感觉派标新立异的艺术实践在20年代的日本文坛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 刘呐鸥第一个把日本的新感觉派介绍到中国。刘呐鸥是生长于日本的台湾人,幼年在东京青山学院专攻文学,对西方及日本文学颇有了解,1925 1926年在上海的震旦大学法文班与施蜇存、戴望舒、杜衡相识。1926年施蜇存、戴望舒、杜衡等曾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刊物缨珞!,表现了他们意从西方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创作意向,1927年时,三人酝酿创办同人刊物文学工场!,因内容激进而被出版商拒绝。此时,刘呐鸥回到上海,他不仅大力筹措资金,于1928年合力推出文学半月刊无轨列车!,而且还把大量日本新感觉派的作品、理论主张译介过来。无轨列车!虽如同一个从内容到形式 98山东社会科学?5/2002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选读》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诺贝尔文学奖最初的颁奖原则是颁给() A. 在文学方面作出形式探索的人 B. 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C. 创作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的人 D. 创作出深刻反映人性的作品的人 2 【单选题】(10分) 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是()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3 【单选题】(10分) 1965年之后,亚非拉作家在获奖作家中约占() A. 1/2 B. 1/3 C. 1/4 D. 1/6 4 【单选题】(10分) 《拉奥孔》的作者莱辛是() A. 德国人 B. 英国人 C. 意大利人 D. 法国人

5 【单选题】(10分) 法国作家()曾说,一部小说犹如一面在大街上行走的镜子。 A. 雨果 B. 巴尔扎克 C. 加缪 D. 司汤达 6 【单选题】(10分) 以下不属于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是() A. 印象派 B. 魔幻现实主义 C. 批判现实主义 D. 超现实主义

7 【单选题】(10分) 现代主义文学相比于现实主义,其主要特点是() A. 向内转 B. 向外转 C. 偏重于叙述 D. 偏重于客观 8 【单选题】(10分) 下列属于意识流电影的是() A. 《精神病患者》 B. 《穆赫兰道》 C. 《野草莓》 D. 《一条安达鲁狗》

9 【单选题】(10分)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这句话出自于() A. 《反杜林论》 B. 《资本论》 C. 《共产党宣言》 D. 《德意志意识形态》 10 【单选题】(10分) 《漫长的20世纪》的作者是() A. 马尔克斯 B. 霍布斯鲍姆 C. 阿锐基 D. 聚斯金德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 填空题:1.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2.凌吉士是由作家丁玲创立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人物形象。华威先生是张天翼《华威先生》的人物形象。(2人均为左联作家)戴望舒《雨巷》(成名作),《望舒草》(作品集)。 3.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闻学社团是1921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等12人。 4.创造社于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本、郁达夫和成仿吾等人。 5.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事先,冯乃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与鲁迅商谈,共同开过以“清算过去和确立目前文学运动底任务”统一了思想,后来,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 6.鲁迅思想:个性主义“图强”精神--“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受尼采思想影响);后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7.“乡土文学派”是在鲁迅的影响下成立的一个小说流派。 8..1921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沉沦》(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步短篇小说集。 9.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一九一八年五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此后,《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出版现实了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垦新诗处女地的是胡适,1920年他出版了新诗集《尝试集》但真意义上的第一本新诗集要算是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女神》。 11.(茅盾)沈雁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蚀》,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该著作包括三个系列中篇,分别是幻灭、动摇、追求。 12.茅盾的小说处女作是《蚀》,其是有三个系列中篇幻灭、动摇、追求所构成的,他最著名的两个短篇散文是《风景谈》《白杨礼赞》。{链接: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巴金;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巴金} 13.80年代寻根小说代表人物有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王安忆《小鲍庄》,阿城《棋王》等人。 14.七月诗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派,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 15.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描绘了的潘先生是一个带有浓厚小市民气味的卑锁形象,他苟且侥幸,表里不一。 16. 30年代戏剧曹禺《雷雨》,《日出》均为现实主义。40年代钱钟书《围城》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张爱玲主要作品有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金锁记》(可以称之为“女性情欲的研究”)和小说《传奇》与散文《流言》,有着现代都市小说特征。 17.红色经典:写解放战争的《红日》,《红岩》;写农民(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的《红旗谱》,《创业史》(梁三老汉,梁生宝)柳青;写(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简称“三红”一创一歌。 17.建国后,对《武训传》,《红楼梦》,胡风有批判。 18.莫言的抗日故事《红高粱》主人公人物形象自尊自信坚韧不拔与表现中华民族血性性格。 名词解释:

施施蛰存作品特点

内容摘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堪称独步。他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显尼志勒的心理分析小说以及西方意识流小说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分析小说。本文从注重性心理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创作手法的借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三个方面,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对读者欣赏阅读施蛰存小说和创作心理分析小说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特点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堪称独步。沈从文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施蛰存的成就“在中国现代短篇作家中似乎还无人可企及”[1]。他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注重性心理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创作手法的借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本文将结合施氏的作品来谈其小说的创作特点。 一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特点,首先表现为注重人物潜意识性心理的分析,揭示二重乃至多重人格。早在1933年,施蛰存就声言“我的小说不过是应用了一些弗洛伊德的心理小说而已”[3]。由此可见,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具有浓厚的弗洛伊德色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创建于19世纪末。早期他将人的心理历程分为三层:底层为潜意识,中层为前意识,上层为意识。潜意识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底层的隐蔽的非理性世界,是人们自己往往也难以觉察的黑暗王国。意识是人们清醒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它是清晰的,与潜意识处于对抗状态。而在这两者之间的边缘地带,担任警戒任务的则是前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在这三分法的基础上又提出另外一种三分法。其基本观念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主要由性本能,即“里比多”组成,是人的一切行为动机的源泉;自我是受环境的影响而加以调整后的本能,把不见容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动改造为适应外部世界的心理动机;超我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层面,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着本能冲动。这两种三分法都是以“泛性论”为基础,把本能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无处不在,这种力量隐藏于潜意识里,一触即发。所谓精神分析“其实就是研究性本能与社会压抑之间的冲突,研究二重人格的拉锯”[4]。施蛰存深受弗洛伊德这种理论的熏染,在小说创作中,非常注重挖掘人物潜意识中的性心理,从而揭示出人物的二重乃至多重人格。 《将军的头》是施蛰存历史题材的心理分析小说集。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了古代高僧、名将以及绿林英雄的思想、精神、意识以及潜意识等方面的活动,专心致力于心理分析,向人们展现他们的隐秘世界。 《鸠摩罗什》中的主人公鸠摩罗什本是史籍中的真实人物,是后秦的一位高僧。他幼年出家,12岁就成为沙勒国师,名震西域,是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之一。对这样一位虔诚的得道高僧,施蛰存没有沿用史料,彰显其功德,而是褪去他神性的光辉,将之世俗化。小说中的大智鸠摩罗什陷入了二重人格的冲突与苦楚之中。妻子病亡后,本以为的名妓孟娇娘时,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肆意横行。最终沉溺于肉欲之中而不能自拔。从高僧到凡人再到淫人,鸠摩罗什“从这三重人格的纷乱中,认出自己非但已经不是一个僧人,竟是一个最最卑下的凡人了。” 施蛰存在《石秀》中借用了《水浒传》里石秀帮助义兄杨雄杀死奸夫淫妇的故事。石秀被靓艳的潘巧云所迷惑,但当他“既已知道了这是杨雄所有的美妇之后,不存什么别的奢望”,而“不得不用最强的自制力”抑制着自己。英雄石秀遵守着伦理纲常,本能欲望也便被这意识中的道德准则压抑着。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说道:“常态的性的满足的缺乏可以引起神经病。实际上由于这种缺乏的结果,性的需要乃不得不使性的激动寻求变态的发泄。”[5]石秀的“常态的性的满足的缺乏”也就导致了他的变态心理的形成。在勾栏里,妓女不留神被小刀割破了一个指头,石秀觉得那一缕朱红的血“流成了一条半寸余长的红线,然后越过了指甲,如像一粒透明的红宝石,又像疾飞而逝的夏夜之流星”,认为“这是从来所没

(完整版)中国近代文学作家及作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

施蛰存先生的作品

施蛰存主要作品: 上元灯 扇 上元灯 周夫人 旧梦 桃园 渔人何长庆 栗·芋 闵行秋日纪事 诗人 宏智法师的出家 将军的头 鸠摩罗什 将军的头 石秀 作品评价 从《北山诗文丛编》看,施蛰存创作的新诗数量不多,但都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新诗研究专家、香港《东方时报》社叶辉社长多次称誉“施先生的新诗是个无穷的宝藏”。复旦大学吴欢章教授等认为施蛰存所代表的现代派新诗,是现代都市文化与心理分析手法的完美映现。(见《〈现代〉诗综》前言) 收入全集的施蛰存散文分为四辑。第一辑分为“抒情写景”和“怀人纪事”两部分,第二辑为杂文、随笔,第三辑为书评、书话和序跋三部分,第四辑为日记和书信。施先生曾说过,你倘若和人家说三句话,人家就立刻可以瞧得透你这个人的性格。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写散文,所以散文就最不容易写好。他曾将散文分为“批评散文”和“絮语散文”(即“纯粹散文”,见《灯下集》)。《北山散文集》收录了施先生在八十年代写作生涯中创作的各体散文,充分显示了“作家散文”和“学者散文”的特色,也充分映现了施先生百年生涯中绚烂多姿的文学创作和独具新意的严谨治学历程。 在林林总总车载斗量的唐诗选本和论著中,其风格最为独特也最为脍炙人口的是施蛰存的《唐诗百话》。《唐诗百话》在选诗、解题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匠心独运极具巧思,从不因袭前人或时贤,因而如清水出芙蓉般傲然挺立于众多同类平庸著作之上。全书一百篇,每篇均运用严谨的考证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将历代至今诸多众说纷纭百口莫辩的唐诗难题,在广搜博引细按互证详尽的中外文献资料后,条分缕析清澈通达地将众多千古之谜举重若轻地揭示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充满了阅读的愉悦和惊喜。 施蛰存在本书中提出“中唐诗盛于盛唐”的独特而又新颖的论点,认为“盛唐只是唐代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而不是诗的或文学的全盛时期”。中唐五十多年诗人辈出,无论在继承和发展两方面,诗及其他文学形式同样都呈现群芳争艳的繁荣气象,因此他选盛唐诗人十六家已觉无可多选,但他选中唐诗人二十五家,觉得还割爱了许多人。“同样是五十三年,即使从诗人的数量而论,也可见中唐诗盛于盛唐。”施先生阐释唐诗发展史的论点一去陈意,发人深省。 美国耶鲁大学多年来以《唐诗百话》作为东亚系研究生的中国文化教材,并正在将此书译成英文,拟在该校出版社出版。施先生获得上海文化艺术奖的“杰出贡献奖”,主要即由于被称誉为“唐诗百科全书”的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深入的影响。

茅盾先生的作品特点

十多年前,我一场大病之后,渐渐地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年里,收获 是厚重的,过去梦寐以求,但终求不得的许多珍品今天终于如愿得手。令我尤 其惊喜的是,当我得到茅盾的第一幅书法立轴之后,我便继续追踪下去,在漫 长的时光中,我又陆续寻觅到了一批茅盾的诗词、书法作品,除了二幅镜芯外,其余均为纸本立轴。这些作品有的公开发表过,有的尚未见诸报刊。将有关茅 盾的一批珍贵的文学资料及艺术作品整理出来,尝试着解读茅盾书法作品的美 学意义,应该是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我的书法藏品中,最早的一幅是茅盾用行书书写的诗作,为五律。纸本立轴,1.8平方尺。因时间久远,纸张已发黄,且有斑点,但字迹清晰,虽是1946 年书,其字体仍显秀丽、飘逸。诗云:“垂成归不得/危坐对沧浪/病叶惊秋色/ 残蝉怕夕阳/可堪疏旧计/宁复更刚肠/的的孤峰意/深宵一梦狂。”这首五律均是 繁体字,他题写的上款是“林和靖旅馆写怀/黄裳先生雅正”。全诗无标点。书尾 签名“茅盾”,并盖“茅盾印信”的白文钤印。最后题“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上海”。 “林和靖旅馆”中的“林和靖”是北宋隐逸诗人,以写梅花题材的诗最为著名。他 是浙江奉化人。由此推论,店主人可能是一个文化人,或许与林和靖有什么宗 族上的联系。黄裳则是当代著名散文家,出版家,已辞世,山东人。 1947年,茅盾先生仍用行书书写了一幅七律。纸本立轴,2.8平方尺。这是 一首郁达夫的遗诗。诗云:“飘零琴剑下巴东/未必蓬山有路通/乱世桃园非乐土/炎荒草泽尽英雄/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便欲扬帆从此去/长天渺渺 一征鸿。”上款写有“郁达夫遗诗”,“梅林兄留念”。全诗繁体字,无标点。字体 清秀而多韵味。“郁达夫”,现代著名作家;“梅林”,生平不详。诗尾署名“茅盾”,且盖有篆书“茅盾”的朱文钤印,印章后题写的日期为“一九四七、九、二日、上海”。此幅书轴,我已珍藏。 我没有寻觅到1950年代茅盾的书法作品,按情理是应该有的,比如说赠巴金、施蛰存、戈宝权等人的书法,但我无缘收藏到。艺海寻珠,我仍在细细探寻, 随即发现了茅盾在1962年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水墨纸本,立轴,3平方尺。这幅立轴上,书写了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还书写了一首王之涣的《凉 州词》。两首诗是连着写下的。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施蛰存与显尼志勒心理分析小说之关系

第33卷第10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0 2012年10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2012 施蛰存与显尼志勒心理分析小说之关系 王琳 (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文章探讨了施蛰存与显尼志勒心理分析小说的关系,显尼志勒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主题选择、人物刻画及描写技巧等方面对施蛰存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摒弃了显尼志勒对描写病态心理的偏执,并与中国古典文化和文学之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其心理分析小说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之作。 关键词:施蛰存;显尼志勒;心理分析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0-0066-02 20世纪30年代,心理分析小说凭借其对人物深层心理现实的表现与注重、现代主义手法的熟练运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独特风格,给现代文坛带来了震动和冲击,而施蛰存在这方面可谓捷足先登。对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产生根本 影响的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蔼理斯的《性的心理》,以及奥地利心理分析小说家显尼志勒的作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开始了对人类深层意识的探索,拓展了心理分析小说的表现内容与技巧,是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而显尼志勒的创作风格在更广的范围内对施蛰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直接师法于显尼志勒。施蛰存曾谈到:“20年代末我读了奥地利心理分析小说家显尼志勒的许多作品,我心向往之,加紧了对这类小说的涉猎和勘察,不但翻译这些小说,还努力将心理分析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去。”[1]本文主要探讨显尼志勒的作品对施蛰存创作的影响,以及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独特性。 施蛰存曾一度痴迷于显尼志勒。1927年夏,施蛰存开始翻译显尼志勒的作品,并先后翻译了《蓓尔达·迦兰夫人》、《毗亚特丽思》、《爱尔赛小姐》、《中尉哥斯脱尔》、《薄命的戴丽莎》等多部作品。而且,他对显氏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显尼志勒是第一个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响的作家,并对劳伦斯和乔依斯等分析心理大家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0年施蛰存创作了《将军的头》,1931年其又发表《石秀》、《在巴黎大戏院》、《魔道》等小说,1933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集结出版。这与其翻译显尼志勒作品的高峰期是相吻合的。可见,施蛰存的创作是受到了的显尼志勒影响是不争的事实。 收稿日期:2012-07-31 作者简介:王琳(1981-),女,湖南郴州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首先,对性爱心理的描写与展现是显氏作品的基本主题,而施蛰存也钟情于此。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以性爱为主题,着力刻画双重矛盾型人物。主人公的激情,骚动、欲望以及令人惊叹的美与丑、爱与死亡的混合、矛盾冲突是其小说创作的主题。施氏代表作历史小说《鸠摩罗什》聚焦于人物心灵的考验,描写“宗教和爱欲”冲突。国师摩罗什本是一位功德颇为深厚的年轻圣僧,“自信为一个有定性的僧人”,但对妻子表妹龟兹公主的情爱,使他“失掉了定力”,终日不能自拔,陷入了是修身正果还是沦为凡人的极度苦闷之中。表妹死后,他的性欲无法泯灭,终于被长安名妓孟娇娘的媚态所诱惑,又一次陷人了内心冲突的重重矛盾之中。而《将军底头》讲述了将军花惊定因爱上了一位美丽的村女,于是忘记了祖国,忘记了战争,最后甚至被对方将领砍掉了头颅,但没有了头的花惊定将军并没有从马上倒下来,仍然来到姑娘身边。施蛰存在此表现了种族信义与性欲之间的尖锐冲突。而且,施蛰存的部分作品与显尼志勒的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心理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如显氏的《毗亚特丽思》与施氏的《周夫人》,显氏的《蓓尔达·迦兰夫人》与施氏的《春阳》。 其次,施蛰存热衷于开掘人物的病态、变态心理也受到了显尼志勒的影响。显氏的《中尉哥斯脱尔》表现的就是一个中尉因为女友将婚期推迟并与其他男人约会引起的精神变态过程;《毗亚特丽思》中对毗亚特丽思的“恋子情结”作了深刻的揭示;《爱尔赛小姐》则展示了爱尔赛小姐在收到母亲电报之前的不安心绪。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中充分的展现了人物的病态心理、怪异心理。《在巴黎大戏院》中男主人公渴望得到女友的爱却又不敢有任何表示,女友的胳膊伸过来时,他躲躲闪闪,可是他却连女友手帕上的痰都去舔。《凶宅》、《夜叉》等作品中将鬼怪传说与人物心理相结 66

施蛰存: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施蛰存:海派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一个老人,一个世纪 撰稿/张晓春 拐进愚园路一条不起眼的老弄堂,推开一扇通向灶披间的门,循着一股飘荡的雪茄烟味,踏上窄窄的木楼梯,站在一个朝南房间的门口,看到了一个老人侧坐于窗前的剪影:身着大袍,头发梳得很光,一根助听器电线从耳边掠过脸颊垂到胸前,面前是堆着烟灰缸、书籍以及一些笔砚古玩等各色杂物的书桌,背后是一架书橱。烟灰缸里有时还袅袅地冒着一股细烟,太阳从一边的落地窗投射进来,衬得这个剪影与细烟愈加深刻。这位老人就是施蛰存先生。再过几天,就是他的生日。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为他的百岁诞辰举行了庆贺仪式。百年岁月对于历史只是一瞬,对于生命个体却是奇迹。尤其当这个生命同时还承载了文化,那么,一个百岁的文化老人也是一个文化奇迹。这个剪影,好像是文化奇迹的诗化意象,虚实明暗,值得人细细咀嚼玩味。

百年有多长 周遭朋友许多人见过施蛰存,或为他的书当编辑,或为仰慕他而心甘情愿为他当义务文员,或仅仅为了见识这位当年被鲁迅骂过的"洋场恶少"是何等模样。事过境迁,一些北山楼当年的常客,随着北山楼主人的渐渐老去,在北山楼的踪影也变得稀疏,只留下一个话题收藏在意识之中:施先生何以会活得这么长久?言下之意就是施蛰存活到百岁是个异数。这样的困惑,多半来自于对施蛰存与鲁迅当年那段争论的一知半解。普遍的看法是,一个敢于向鲁迅挑战的人一定内火旺盛,而被鲁迅骂过"洋场恶少"者,上世纪50年代后因意识形态异化所遭受的压力有目共睹:起先是被剥夺当教师的权利,赶往图书馆资料室,而后干脆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工资减半,有一段时间甚至只发生活费,"文革"期间连住房都被造反派强行缩小,只能在三楼晒台上自己搭上一间小板屋生活。这样的日子,无一与长寿相关。连90岁时的施蛰存自己都说过:"我也弄不懂,像我这样年轻时身体一直不好,得肺病,吐血,七老八十生癌动大手术,现在连出门都不能够的人,居然活到现在。" 但走近施蛰存,人们才会理解,一个原本并不健硕的人何以能平静地越过一个世纪的坎坷,那是需要深沉的生存理念作底蕴的。 在世的现代作家中,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像施蛰存这样完整地见识和参与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发展的过程。说到这里,有人不禁要提到另一位世纪老人--巴金。是的,巴金也是20世纪新文化极少在世的标志性大家。但仔细考究这两位的文化活动,巴金从进入文坛初始一直到他上世纪90年代初病重为止,一直执著于文化创造的社会功利。而在参与20世纪中国文化完整性这一点上,施蛰存更名至实归。 上世纪10年代,还是中学生的施蛰存迷恋创作时兴的"鸳蝴小说",写旧体诗;进入20年代,他追逐新文化,选择报考北大,未果,于是辗转于之江大学、上海大学等地,学外语、吸收西方文化,也钟情中国文化,还接受过刚刚萌芽的共产主义教育,他加入过共青团。30年代,他主编《现代》杂志,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且还亲自尝试创作现代感极强的小说与诗歌,以至于后人将他的小说归为中国的新感觉小说,而戴望舒等一些在《现代》发表诗歌的诗人,则由"现代诗"派,渐而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派"诗人。其间,他与鲁迅、冯雪峰等左翼作家有过较为密切的联系,但也与鲁迅发生过一场著名的论争。 抗战以后,他开始教学生涯。主要精力转向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同时还开始了碑版

中外作品及作者

外国文学史作品 1.《神谱》-赫西俄德 2.《基督山伯爵》亚历山大·大仲马 3.《诗学》亚里士多德 4.《理想国》柏拉图 5.《温莎的风流娘们儿》威廉·莎士 比亚 6.《诗意》贺拉斯 7.《变形记》奥维德 8.《埃涅阿斯纪》维吉尔 9.《唐璜》拜伦 10.《伊索寓言》伊索 11.《荷马史诗》荷马 12.《俄瑞斯忒亚》埃斯库罗斯 13.《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14.《圣经》 15.《月亮和六便士》毛姆 16.《神曲》但丁 17.《新生》但丁 18.《歌集》彼特拉克 19.《十日谈》薄伽丘 20.《巨人传》弗朗索瓦·拉伯雷 21.《羊泉镇》洛佩·德·维伽 22.《小癞子》无名氏 23.《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24.《坎特伯雷故事集》乔叟 25.《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26.《随笔集》培根 27.《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 28.《天路历程》班扬 29.《熙德》高乃依 30.《伪君子》莫里哀 31.《波斯人信扎》孟德斯鸠 32.《爱弥儿》卢梭 33.《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34.《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 35.《审美教育书简》席勒 36.《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 37.《浮士德》歌德 38.《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 39.《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 40.《红与黑》司汤达 41.《卡门》普鲁斯佩尔·梅里美42.《高老头》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4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44.《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 45.《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46.《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 47.《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 48.《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亨利 希·海涅 49.《叶甫盖尼·奥涅金》亚历山大·谢 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50.《死魂灵》尼古拉·瓦西里耶维 奇·果戈里 51.《猎人笔记》伊凡·谢尔盖耶维 奇·屠格涅夫 52.《罪与罚》费多尔·米哈伊洛维 奇·陀斯妥耶夫斯基 53.《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 泰 54.《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 温 55.《玩偶之家》亨克利·易卜生 56.《萌芽》艾米尔·左拉 57.《恶之花》沙尔·波德莱尔 58.《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59.《红字》霍桑 60.《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 61.《野草在歌唱》多丽丝·莱辛 62.《在网下》艾丽丝·默多克 63.《黑王子》艾丽丝·默多克 64.《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 斯蒂 65.《尼罗河惨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66.《哈利波特》罗琳 67.《虻》劳伦斯 68.《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 69.《名人传》罗曼·罗兰 70.《贝多芬传》罗曼·罗兰 71.《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布莱希 特 72.《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73.《老人与海》海明威 74.《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75.《海燕》高尔基 76.《在底层》高尔基

施蛰存全集目录及最有价值的篇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施蛰存全集》简目 第一卷《十年创作集》 ——《黄心大师》、《将军的头》、《鸠摩罗什》、《石秀》与鲁迅《呐喊》、《彷徨》中的中短篇小说同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创作之一。 第二、三、四、五卷《北山散文集》 第六卷《唐诗百话》 ——目前最好的唐诗入门读物,娓娓道来,不故作高深,极有阅读价

值。 第七卷《北山楼词话》 ——其中的《词学名词释义》言简意赅、极富见解。 第八、九卷《北山金石录》 第十卷《北山诗文丛编》 施蛰存先生作品分类目录 短篇小说集 《江干集》(1923年)、《上元灯》(1929年)、《李师师》(1931年)、《将军底头》(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善女人行品》(1933年)、《小珍集》(1936年)、《四喜子的生意》(1947年) 散文集 《灯下集》(1937年)、《待旦录》(1947年)、《枕戈录》(1992年)、《卖糖书话》(1997年)、《沙上的脚迹》(1994年)、《散文丙选》(1998年)、《云间语小录》(2000年)、《北山散文集》(2001年) 编译作品 《匈牙利短篇小说集》(1936年)、《波兰短篇小说集》(1936年)、《劫后英雄》(1939年)、《丈夫与情人》(1945年)、《妇心三部曲》(1947年)、《荣誉》(1952年)、《轭下》(1952年)、《征服者贝莱》(1957年、1958年)、《恋爱三味》、《外国文人日记抄》(1995年)学术著作 《唐诗百话》(1987年)、《水经注碑录》(1987年)、《词学论稿》、

《历代词籍序跋萃编》、《词学名词释义》(1988年)、《北山集古录》(1989年)、《金石丛话》(1991年)、《文艺百话》(1994年)、《宋元词话》(1999年)、《北山谈艺录》(1999年)、《北山谈艺录续编》(2001年)、《唐碑百选》(2001年) 诗集 《北山楼诗》(2000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