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

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学生。善于辞令。《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注释、说明] ①出自《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说:通"悦",高兴,愉快。愠:恼恨,怨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②出自《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罔:迷惑,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③出自《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④出自《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yǔ,溢号叫"文". 耻:以……为耻辱。是以:因此。⑤出自《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默而识之: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识,记。之,指学习所得。诲:教导,教诲。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⑥出自《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善者:指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学习的主要内容]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着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刘孟学) [赏析] 第一则讲的学习,不限于书本。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诗、书是学习书本知识,礼、乐、射、御都不限于书本知识,要求实习。孔子讲

学习,不是学过了就算,要求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像礼、乐、射、御,不是学一下就会,要多次实习,所以需要一定时间去实习,在学习中还要有体会,有心得,所以说不也喜悦吗?正因为学了有体会,所以感到喜悦。学习时有朋友来共同切磋,比一个人学习好,所以说有朋友来,不也快乐吗?学习是自求长进,所以人家不了解我,也不必怨恨。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是这样的,所以称"不亦君子乎?"这样,孔子讲的学习,不光讲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提高品德教育。第二则讲温习,温习旧的知识,却有新的体会,新的认识,可以做老师了。老师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得到启发,老师要自己"温故而知新",自己温习旧的知识,有新的体会,才能使学生得到启发,所以要"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有的在新的社会里还有借鉴作用。那需要对新的社会有所了解,知道新社会里需要什么,才能分别哪些旧知识还有借鉴作用。第三则讲学和思的辩证关系。学习而不思考,如学习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不加思考,把不正确的知识也接受了,这就受到欺骗,所以称罔。正确的知识,如科学一定要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去学习。不学习而光思考,不按照科学知识去思考,容易陷入迷误。只有学习与思考结合,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不致胡思乱想,陷于迷误。第四则孔子讲对于"文"的要求,要聪明灵活,爱好学问,不耻下问。下问有两方面,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学问的人向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谓有学问,可能指很有文化知识,但对于某一行专业知识,他还不如从事专业的人知道得多,所以有关专业知识,还得

向从事专业的人请教。第五则讲学和教,学习的知识要记住,对学习要不厌倦,教人也要不厌倦。学了不记住,学过忘了,等于不学。学习了有心得,引起对学习的爱好,就不会厌倦。教人发生厌倦,就不会好好教人了。孔子说"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自信的话。《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可见孟子称引孔子的话,说他是"学不厌而教不倦"的。孔子对于学习不会厌倦,所以乐于学习。孔子对于教导不会厌倦,所以乐于教导。孔子在学习中有心得,在教导中和学生讨论,互相启发,所以乐于学习和教导。第六则说孔子没有一定的老师,随处都可以向人学习,对于人家的长处可以学习,对于人家的短处可以引以为戒,这也是一种学习。孔子讲学习,有书本学习和技能实习的结合,像学习《诗经》《书经》是书本学习。《诗经》中的诗篇是当时外交上用的。在外交上,都要念《诗经》的句子,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熟读《诗经》,不会用《诗经》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听不懂别人念《诗经》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能做外交工作。《书经》讲历史,不读《书经》,不懂得历史知识。所以要学习这两部书。还要实习礼、乐、射、御,要学会这几种技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成为有知识又有技能的人才。孔子讲学习,又有温故和知新结合。学习古的知识是为了今用,知古不知今,学了古的知识不会今用,不行。知今而不知古,对于前人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不知道,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温故"与"知新"结合,做到古为今用,才符合要求。孔子讲学,又是学和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学了知识不会分别知识的正确与否,不会从中得到启发,不会

活用,不行。思而不学,只是空想,不知道自己想的问题是否前人已经解决,倘前人已经解决了,那再去想不是白费了?倘前人没有解决,不知道从前人已经研究过处继续前进,再从头开始,是再走前人已经走过的路,也是浪费。所以一定要学与思结合才行。孔子讲学,又是学与问的结合。学的中间有不明白的,有不能深入下去的,有疑问的,都需要向人请教,都要问。所以学跟问是不能分开的。只问而不学,不是从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来问,问的问题,一般恐不深入,问得浅。所以也不行。孔子论学又提出学和教结合,教师对所学的东西要深入,有体会,才能教得好,这对学有帮助。教时要启发学生,学生受到启发,或提出疑问,或提出心得,对老师也有启发,对老师的教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学相长,教和学都有好处。孔子论学不限于书本学习,随处可学,这就有善与不善的结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善与不善的结合。(周振甫)

初二议论文 :学而不思则罔_900字

初二议论文:学而不思则罔_900字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 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如果仅仅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 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 准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 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 持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个巨着,曾在大英博物 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 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 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 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不过,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使用知识才是真 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行积极、认真的思考,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 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 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 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 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

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

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学生。善于辞令。《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注释、说明] ①出自《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说:通"悦",高兴,愉快。愠:恼恨,怨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②出自《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罔:迷惑,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③出自《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2021年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 欧阳光明(2021.03.07) 魏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成,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年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失意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年夜,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品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品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成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年夜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位置,不考虑在安适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梗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但凡古代的君主,接受上天的年夜命,开始做得好简直实很多,可是能够坚持究竟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年夜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定竭尽诚意看待下属,一旦失意,便放肆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友好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恐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义,概略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其实不信服。怨恨不在年夜小,可怕的只是苍生。苍生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获得的工具,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年夜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苍生安定;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以狩猎为乐,就要想到狩猎有度,不过分捕杀;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忧虑会受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③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1、简介孔子(不超过3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字的含义。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第一则语句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先生迷惑不解危险“呢”表反问 4、(1)孔文先生凭什么被称作“文”呢? (2)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耻辱的事。(意对即可) 5、“略”。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注释与精细翻译第一段: 原文:臣闻求木之长1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4,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5乎!人君当神器之重6,居域中7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注释:1、长:生长。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 3、浚: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5、明哲:聪明睿智。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聪明睿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第二段: 原文:凡百元首9,承天景命10,莫不殷忧11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12繁,能克终者盖寡1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1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6。虽董17之以严刑,振18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19,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20,可畏唯人21;载舟覆舟22,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注释: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 10、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 11、殷忧:深忧。 12、实:的确。 13、克终者盖寡: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盖,表推测语气。 14、傲物:傲视别人。物,这里指人。 15、吴越为一体: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胡,指北方;越,指南方。 16、骨肉为行路: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骨肉,有血缘关系的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 17、董:督责。 18、振:通“震”,震慑。 19、苟免而不怀仁: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 20、怨不在大: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 21、可畏唯人:可怕的只是百姓。人,本应写作“民”,因避皇上李世民之名讳而写作“人”。 22、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翻译: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

古诗谏太宗十思疏翻译赏析

古诗谏太宗十思疏翻译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

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注释】 [1]长:生长,生发,名词用作动词。 [2]固:使稳固,使动用法。 [3]远:流得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4]浚(ùn):疏通,深挖,动词。 [5]当:主持,掌握,动词。 [6]神器:指帝位、政权。典出《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古人认为君权神授,认为取得神器即为夺得天下。 [7]居域中之大:据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域中,天地间。语出《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大,形容词用作名词。 [8]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9]凡昔:所有的。有书如《古文观止》写为“凡百”,此皆为一意:以往的。 [10]景:重大。 [11]克:能够。 [12]盖:承接上文,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但,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给出的解释是:“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朱子注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相比较而言,朱子把“思”解释为“求诸心”,属于“知”的范畴,把“学”解释为“习其事”,属于“行”这个环节,更契合《论语》此章本义。而何晏认为“学”就是读书,“思”是思考,解释得浅了,对本章主旨的领会有偏差。 《中庸》区分“至诚”与“致曲”两种境界,“致曲”功夫纯熟后即是“至诚”,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所以,应该以“至诚”为参照来把握“致曲”的内涵。同样,要真正发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章所蕴含的义理,还需要结合《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以及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来解读。 孔子称赞颜子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子当然不可能只“博学”而不“慎思”,颜子好学,不必说“思”,“思”已经包涵在“学”之中。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由于“思”是“天之所与我者”,是先天之“思”,故不必说“学”,“学”已经收摄在“思”之中,如同《中庸》之“至诚”(生而知之)自然统率“致曲”(学而知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面上把“学”与“思”对举,强调二者不可偏废,然而这只是浅层的意思。深入研读此章,可知孔子是站在“学”“思”相互交融转化的高度来分别论“学”与“思”之不可或缺。“学”与“思”交融并进,功夫纯熟后,“学”与“思”合一,即是颜子之“好学”或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 “思”是“知”,“学”属“行”。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但不是“知”与“行”从外面合二为一,所谓“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而是“知”“行”相互转化以至于无息而不间断,“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当“知”“行”相互转化而达到尽精微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阳明先生强调,“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

中考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全文详细翻译 导读: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魏征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

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大家应该怎样去理解呢,其实也很是简单。学习了而不去思考的话,头脑就会产生一种迷惑,而思考了而不去学习呢,又会让人产生一种迷糊的状态。对问题只有一知半解。只是懂了个皮毛。 从古至今,很多人就倡导要学与思两样进行结合,要学又要思。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很是重要的过程,因为在此过程中,你的头脑会得到一种锻炼,会产生出一种思维,对你以后想问题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也会在你以后的解决问题中,带来很多办法,所以很多话语都是往这方面去发展的。如孔子的,学而识习之,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在里面,还有什么温故而知新,吾常终日三省已等等一些名句,都是围绕着学与思来进行的。所以大家大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东西的时候就应该去好好的利用它,去好好的发挥它,把它形成一种学习的技巧,去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写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这样问,那我们要怎样去做好这一点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很难办。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来看看我的分析。学与思,其实只要大家把这两个字好好的理解了,就知自己要如何去做,学,无非就是去好好的学;思,不就是好好的去思考。对,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往往越是简单的事情就是越难,在他们看来。对,往往做好一件事情就只须你认真的去对待它。所以,在此过程中,你要去想好你所要学的东西是什么,还有就是学的东西的目标是什么,是以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把目标细化分,做好这一步,你其实已经在思考了,接下来呢,你就要去学了,去为你的目标学习,去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去不断的充实自己在此方面的积累。这就是一个学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步之时,你也会对你所学的东西去好好的思考,去思考你的所学知识对自己有什么用,接下来要怎样去学它,才能够把它们运用在实用的方面,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了,有了这样的一种思考了,你又会去学你认为你应该学的东西,如此重复,如此循环而已,但往往这样的简单的事情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下来。所以,接下来你又要去好好的发挥好你的意志力方面,毅力等一些综合素质。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的能力在无形中提到的提升。你对你自己的某些东西也会有相应的转变。 另外,还想说一点就是,其实我们口中常说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了去温习,也就是一个学了去思考的过程。相信你们能够做得很好。。!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整理的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sè)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yú[同“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振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yōng)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26]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注释1.长(zhǎng):生长。 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 3.浚(jùn):疏通,挖深。 4.在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 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 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 7.域中:指天地之间。 8.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 9.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 10.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 11.殷忧:深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不把所学的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判断和理解并将其化为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知识,那么理论将仅仅是些空泛的、肤浅的概念。也就是说,“学而不思”的结果是我们没有真正吃透和掌握所学的理论或定律的本质和精髓,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社会变革来说,中国历尽李鸿章、曾国藩等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社会改良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运动。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通过从“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英勇起义,最终推翻了满清封建帝国,1912年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同一时期在文化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提倡使用白话文和以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为口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刻改变了知识界和青年学子的面貌,吸引他们对中国前途和命运思考。但是,当时人们只是学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皮毛、两院制政府架构和民主选举制度。当时的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对“三权分立”和宪政精神为基石的西方民主共和思想体系还缺乏全面深入认识和全民共识。对“德先生”、赛先生”的思考并未被广泛传递给普罗大众,而专制和独裁思想却在军阀和统治集团中依然盛行,这从后来发生的张勋辫子军复辟,宋教仁被刺,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政府中曹锟贿选等等与民主宪政精神完全背道而驰的一幕幕闹剧中可见一斑。因此,以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说,要实现自由、民主和富强这样的目标还相当遥远。 “思而不学”就会有危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苦思冥想出来的东西经常是错误的,有时甚至是与事实完全相反的。主观臆造的理论或观点常常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如果将这样的

诗词大全-《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精品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谏太宗十思疏魏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安定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崇敬虽董之以严刑董:督察简能而任之简: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分)()闻求木之长者则修文德以来之虽在下愚,知其不可吾其还也振之以威怒以其无礼于晋鸣琴垂拱,不言而化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分)⑴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分)⑵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 译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译文:

我听说过,要求树木生长,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使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帝王的大权重任,处于天地间至尊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流水长远一样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难吗?大概是他们在忧患深重的时候,必然竭尽诚意对待下属,一旦得志,便放纵情欲,傲视他人。竭尽诚意,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象过路人一样。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百姓象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这是应该特别谨慎的。 果真能够做到: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以打猎为乐,就要想到狩猎有

学而不思则罔

勤于反思,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以下案例是笔者在高二政治教材教学中的教学反思。 案例: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理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拓展。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①在知识的传授上,注意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哲学知识。教材案例是“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本原问题的探索”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用师生对话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当学生议论纷纷时,可以继续发问:“如果有人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你会怎么想?”很多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会认为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于是就可以继续引导而这个问题的提出和给出结论却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可继续引导让学生自觉意识到哲学的可贵之处:不但表现在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常识中提出问题,而且表现在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上。 ②虽然已是高二的学生,但对物质的含义并不一定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教学中要广泛搜集素材,并且要对搜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删减,力求把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展现给学生。如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物质,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物质吗?黑洞、反物质是物质吗?启发学生去思考,真正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③学生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了解还不够,更不能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哲学现象。例如,运动的哲学含义与物理教材上对运动的理解不同,静止的哲学含义也与物理教材上的理解不同,等等。这就学要我们给学生充分的指导,对教材的知识要点要进行更深入的剖析,这正是新形势下“因材施教”的深刻内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教学相长,学生学习是如此,教师的教学同样如此。从教学的第一天起,老教师就教导我们:“教学是一门后悔的艺术”,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领会到这句话,教学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一堂课,无论备到什么程度,到了课堂上,总感觉似乎还有一些缺憾,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似乎有备不完的问题,一堂课下来,除了教学之后的兴奋之外,往往会感到这里或那里的不足,总感觉有些许缺憾,如果我们换另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学生是不是会更乐于接受?……总感觉有的地方发挥的还不够完美。我时常问自己,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更完美?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通过不断反思,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效果。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进行研讨活动,并且每次活动都有详细的内容和记录,做到每次研讨都能抓住关键性问题进行探索,去审视、分析、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解决的效果,克服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教师要具备反思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教师的经验是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反思性学习得到加强。反思性学习是以教师经验、审察、认知为媒介的“学会教学”和“自我发展”的过程。 新一轮课改,对我们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生还不具备利用现有教材进行预习、上课以及复习,教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也难以吸引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因此我们还要把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掘教学资源,努力找到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式。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