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释】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解释翻译】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这是讲为学之道。这个『学』就是学习。那么皇侃的批注说,是「学旧文」,意思就是读古圣先贤的书,学圣贤之道。所以这里的学,专指学圣贤之道。当然,如果说泛指学一切的学科,也未为不可。这个『思』,就是研究,东汉的经学家包咸说,思是寻思,这个『学而不思,则罔』,罔,包咸批注说是罔然,就是迷茫。那么皇侃批注里头有另外一种解释,叫诬罔,诬蔑的诬,诬罔的意思。包咸批注的意思讲罔然,是讲自己读书学习,而不去寻思书中的义理,这是学而不思,就会怎么样?「罔然而无所得」,白学了。那么皇侃批注里说的,依诬罔的解释,这个说法,就说读圣人的经典,而不能精思其义,以至于不能够落实,甚至行为会乖

僻,学圣人又学得不像,为什么?不能真正明白圣人的教诲,装模作样的,表面上学,内心里没改,这是诬罔了圣人之道。别人都知道你是在学圣人,一看,你是这个样子,「原来圣人就是这个样子」。这叫以身谤法,这是诬罔圣人之道。

这两种说法都很好,我们合起来来理解。皇侃的批注是提醒我们学习圣贤之道,一定得要去深思、笃行。你能够深思,解其义了,你才能笃行,不解其义,当然行不出来。那行不出来,这等于毁谤圣人,给圣人脸上抹黑,损害了圣贤的形象,让世间人不懂的人看到,「原来圣人就是这个样子的,行了,别学了」。那现在学儒、学道、学佛里的同学,有没有这样子的?有。嘴里都唱着高调,大谈圣贤之道,而行出来的,连一般人都不如,让人怎么能看得起古圣先贤的教诲?怎么能够去学习、去接受?特别是弘扬圣贤教育的人。我自己也是这样常常反省自己,人家都知道你在学圣学贤,你做出什么样子来了?你所作所为代表了圣贤之道。假如是不如法,你还有私心杂念,你还有自私自利,你不能做出温良恭俭让,你还有贪瞋痴慢疑,那你就想想,这个果报不得了,你等于是以身在灭法。

所以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圣贤之道,要靠人去弘扬。人的所作所为代表这个道,那我们弘的是什么道?人家不是光听你说,说得好听,看你所作所为,人家是听其言、观其行。我们所作所为,要是不符合我们所说的,那叫骗人,那叫谤法。所以孔子,你看前面那章告诉我们,「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你做到再说。

那自己认真的学,认真的思惟,去落实,所谓「闻思修」三

慧,闻了,闻是你学到了,学到了你得思,思是变成自己的存心,然后你去修,修是落实,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能够运用、发明圣人之道,你才不会罔然无所得,你才不会诬罔圣人之道。这是讲「学而不思,则罔」。

那『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殆有三种讲法,这都很好。第一种讲法,这个殆,依何晏的《论语集解》里头说,「不,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这是光在那里思索,没有去学习,不读圣贤书,凭着自己的知见苦思冥想,最终是无所得。不仅无所得,精神疲惫,思虑过度。中医讲多思伤脾,脾胃不好,为什么?思虑太多。思虑太多的人,肠胃不行,脾胃不好,想得太多了。这个脾胃不好表现什么?胃口不好,打嗝,胃寒,这些都属于脾胃弱的现象。

那么孔子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经验,他说什么?「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说我曾经一天不吃饭,一个晚上不睡觉,在那里思索,他发现思索无益,没有益处,为什么?苦思冥想,都跳不出自己知见的小圈子,这个叫妄想。就是因为妄想,把我们自性性德给障碍住了,你得跳出来。所以夫子讲以思无益,没有用。不但没用,有害。要怎么样?放下自己的知见,不思了,不如学也。学是什么?学圣贤的教诲,以圣贤人的知见,做自己的知见,这叫学。那你得放下自己的知见,你得去读圣贤书,听圣贤教诲。

那么现在圣贤书读起来,现代人文言文的基础比较弱,得听讲解,听别人学习的心得,自己就有感悟,这是学,要不然真的精神疲惫,这就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我们前面「学而篇」第一章讲的「学而时习之」,你看,《论语》开篇第一个字就讲「学」,

一个学字贯穿着成圣之道。如何成圣人?学,学来的。孔子自己都说,「吾非生而知之」,我不是生来就懂的,要靠什么?「学而知之」。所以孔子他老人家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他是说这个地方如果有十家人,里头肯定有一个人跟我一样忠信,有我这样的品德的,德行的根基有我这样,但是不如我好学。所以孔子为什么能成圣人?别人为什么不能成圣人?就是因为孔子好学,不是因为孔子的德行根基比别人厚,忠信、德比别人强,未必。孔子这句话都是讲得实实在在的。别人的忠信,别人的品德,有我这样的,这是什么?扎根,你的根很深了,还要加上好学。

所以我们恩师讲要成圣贤,你得三年扎根,十年专修。这三年扎根,扎什么根?忠信,有孔子那样的忠信,这根就扎好了。但是能不能成为像孔子的圣人?不行,你还得加上好学,好学是什么?十年寒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得关起门来去学、去修,你才能真正成圣人。这我们就了解了,原来我们恩师讲到这个教育的观点,出自于圣人的观点。

我们现在在摄影棚里讲课,我是二00六年底从大学退休的,讲到现在将近三年了,讲了一千个小时以上儒释道的经典和专题,统统是为了扎根,扎什么根?忠信,这个伦理道德的根,因果观念的根,你才有忠信。忠信的根扎好之后,加上好学。那学习「贵以专」,你选择一部经典,儒释道哪一部经典都行。你譬如说《论语》,你就选《论语》,一门深入,十年扎下去,那你真的学得跟孔子一样,你成了现代的孔子。我们的恩师给我的学习方向,讲《华严经》。《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这里讲到的境界真是至高无上,我自己也很喜欢,也立定决心一生深入这部经典,一门深

入。因为它是根本*,所有的法都是从这个根本出来的,叫根本*。佛法的十大宗派,大乘八大宗,小乘两个宗,都是从这个根本衍生出来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第一个讲《华严》,把根本奠定,这是在定中讲。然后出定之后,在人间讲法四十九年,那是把这个根本往延伸,长成了树木,各种枝干花果。所以,能够在根本上下功夫,我们这个所有的枝叶花果都通了。学关键是放下自己的知见,不要用自己的意思,那么你会愈学愈欢喜,怎么会精神疲殆?你肯定是不亦悦乎,法喜充满。那么一起共学的人,我相信,同样得这样的利益。

第二种关于「殆」的说法,是朱子,朱子的意思说,他在《集注》里讲,「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讲学了,没有在心地上求解悟,不求诸心,所以他不能够内化成为自己的境界,所以就昏而无得,昏昏然,这是罔的意思,只是记问之学,记得多、看得多、听得多,博闻强记,可是不是自己的东西,这是罔。那么「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殆是「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什么叫「思而不学」?你不习其事,就是你没去落实,没去干,光停留在这个意识里头的思,你没有真正去落实,学必定包括落实。「学而时习之」,这个习就是落实,学习学习,不习就不叫学,那就会殆,殆是「危而不安」,自己心里不安,总有忧虑,总有烦恼,甚至有危机感,有这个恐惧。《大学》里讲的,心里头有好乐、有忿懥、有忧虑、有恐惧,心不得其正,你心不正则身不修,身不修则家不齐、国不治、天下不能太平,那你所学的有什么用?帮助不了社会,也帮助不了自己。

所以朱子引程子的话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这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于《中庸》第十九章,教我们怎么样学。博学,你要学得广博。广博是什么?你好学之心,无论遇到什么境界、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你都可以从中学到有益的东西,这叫你博学。那么博学还得审问,把义理弄清楚,不明白的去请问善知识,请问老师、善友。要慎思,慎重的去思惟,精思其义,你才有解悟。解悟之后你要运用,明辨,你能够辨明事理,了解一件事是非善恶,你就懂得取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做的努力去做,不该做的绝对不做。笃行,就是付诸于你的行为。这五个方面,有一个方面废弃掉了,就不成为「学」,你想想,这「学」的含义,一定包括你去力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讲到你信解,笃行是你去行证。学习的过程包括信、解、行、证,不能光停留在信解,如果光有信解,那这个学问不是实学。你学儒家的学问,就是儒学,你搞学术的,你成为一个大儒,这所谓大儒,也是大儒学家,但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不亦悦乎你没有,不亦悦乎是要用行去证。笃行,那才叫学儒,所以这个殆,朱子是讲「危而不安」的意思。

那么第三种说法,这个殆,是根据王念孙,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进士,也是一个大儒,他有一部著作,叫《读书杂志》,王念孙引《史记·扁鹊传》里头讲的「拙者疑殆」,这个殆字跟疑字是一个意思,所以这个殆当疑字讲,也就是思而不学,就会有疑惑,这心有疑惑,就定不下来。《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一有疑,

定就没有了,定没有了,后面的静、安、虑、得,都没有了。所以这个殆当作疑字讲。那么雪公赞成这种说法。实际上,古注不同的见地都很好,我们从中去圆解经义。

我们再看蕅益大师批注说,「学而不思,即有闻无慧;思而不学,即有慧无闻。罔者,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殆者,如增上慢人,堕坑落堑也」,这也是点睛之笔。学而不思,是什么意思?有闻无慧,光在学,不断的在吸收,不断的在读圣贤的书,这是闻,多闻,听得多,读得多;但是没去思,没思是没消化,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吃得饱饱的。吃得饱饱的,撑着,没变成自己的营养,营养是什么?慧,智慧没现前。这种学的知识,称为所知障,障碍着你的自性,反倒无益,你还有害。就好像你吃得撑了,对肠胃还很不好,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有害处。那么「思而不学」,倒过来,是有慧无闻。这里的慧,不是真正的智慧,这叫世智辨聪,世间智慧。这个人很聪明、很伶俐,头脑很快、很敏捷,可是他的知见不正,这就是有慧无闻。他是自己知见里生出来的,叫邪知邪见,他不是真正学圣贤之道。所以这个学和思要并重。《弟子规》里讲的,学文和力行要并重,如果「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都错了。学思要并重,那么思里头肯定有行,你真正消化了,你才能够变成自己的行为。

「学而不思则罔」,罔,蕅益大师举一个比喻,说得很形象,就好像人在数钱、数宝物,金银珠宝陈列于前,他在数。这个金银珠宝是谁的?别人的。像一个会计,数的钱,老板的,是他人的宝,不是自己的宝,自己没有半分钱,还是个穷光蛋。这比喻「学

而不思」,你学到这些圣贤的经典教诲,圣人的东西,不是你的东西,圣人的宝,不是你的宝,你没有内化,没有吸收消化,就根本得不到圣人的受用。

那么「思而不学则殆」,这个殆是什么?增上慢人,堕坑落堑。增上慢就是傲慢,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甚至觉得不用学圣人的东西,我自己知见已经不错了,不愿意再学了。这个我们也常遇到,有些同学,一开始很精进很努力的听经闻法学习,学了一段时期,当然进步很大,境界也很大提升,然后他增上慢就起来了,不用再学了,学来学去不都是这样吗?好像老师讲的,讲来讲去都是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新颖的,他就不学了,不听了,这属于增上慢。增上慢人就好像堕到那个坑里头他起不来了,掉落到深渊里头,这更可怕。

所以为什么孔子、圣人注重学,学很重要。佛法里也讲多闻有智慧,不是说反对多闻,而是鼓励多闻,鼓励你学。夫子最赞叹的学生颜回,为什么他有这样的成就?因为他好学。人家问孔子,「你的学生里面,谁学?」他说唯有颜回学,颜回死了以后,没有人能像颜回那样好学,没有人的学问、道德、境界高过颜回了。所以这个殆就像堕到那个深坑里面出不来,这个坑是什么坑?自己的知见的那个坑,这比喻很形象,掉到井里,坐井观天,以为天就这么大,像个青蛙一样,井中之蛙,就是增上慢,傲慢。这个慢是什么?愚蠢的傲慢,他永远出不来,这就是危险了,危而不安了。那么他也必定是有疑,对圣人的教诲有疑,对老师的教诲有疑。这疑心一起来,信心就没有了;信心一没有,好学之心就没有了;好学之心没有了,那只有退步,没有进步,这个可怕!

所以,即使是圣人,像孔子,他都给我们示现学而知之,其实他哪里是学而知之?生而知之,上根之人,还是示现我们好学。即使你真成圣人,还是应该给大家表演出好学的样子,来听讲,学习很认真,锲而不舍。这是什么?你能慈悲众生,众生不好学,你先表演好学,然后教导大家好学。这就是什么?「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你先做,你本来不用学了,不用学也要表演出好学,这是你的慈悲,你不是为自己,你是为众生。就像孔夫子一样,他也表演学而知之。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初二议论文 :学而不思则罔_900字

初二议论文:学而不思则罔_900字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 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如果仅仅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 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 准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 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 持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个巨着,曾在大英博物 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 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 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 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不过,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使用知识才是真 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行积极、认真的思考,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 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 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 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 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论语》高考重点默写句高考练习题

1、言必信,_________。(《论语·子路》)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论语》) 3、周任有言曰:“________,______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6、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7、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9、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1、《诗》三首,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论语》)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13、_______________,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4、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15、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6、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论语·为政》) 17、仰之弥高,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18、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19、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0、子曰:“_______,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论语情景默写 答案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 《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写出《论语》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⑥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

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学生。善于辞令。《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注释、说明] ①出自《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子:先生,指孔子。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实习(或温习)。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说:通"悦",高兴,愉快。愠:恼恨,怨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②出自《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罔:迷惑,迷惑而无所得。殆:疑惑,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③出自《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名句默写(《论语》篇)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过则勿惮改。 6、曾子曰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谓好学也已、 8、子曰: 9、子曰:为政以德 10、子曰:,齐之以礼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六十而耳顺, 1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13、子曰:由, 14、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5 16、子曰:“不仁者 ,就是人这所恶也 食之间违仁 18 19 20 21 22 2,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5就是以谓之文也。” 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子路曰:“愿闻子 " 27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28 29 3 31 3 33 也。” 3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于我如浮云。" :其为人也 38" 40 41 42、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有若无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4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44天下有道则见,无 4 46 47 48 49 50

5" 52、曰:“暮春者,童子六七人风乎舞雩, 5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54,死生有 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55、子贡问政,, 57,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言之 58、子曰:“其身正 ,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60 6 63 64 65 66 67、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失人失言。知者不失人, 69、子曰:“志士仁人 70、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事其大夫之贤者, 7 7" 73 7 7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③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1、简介孔子(不超过3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字的含义。 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罔:_____________________ 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第一则语句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先生迷惑不解危险“呢”表反问 4、(1)孔文先生凭什么被称作“文”呢? (2)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耻辱的事。(意对即可) 5、“略”。

《论语孟子》背诵默写精选

高一《论语孟子选读》名句精选20180604 1.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3.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8.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9.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10.孔子之谓集大成者。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 11.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12.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 13.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 14.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15.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论语情景默写精心整理含答案

《论语》情景默写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或者说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或者说《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或者说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或者说《<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8.《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 9.《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

10.《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 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4.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或者说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1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16.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 18.写出至少三个《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19 .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0,《论语》中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当启发的,引导要善于把握时机,,,。 2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22,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

论语导读 名句默写答案

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课本中出现的例句翻译)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5、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9、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 ★译文: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 2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给出的解释是:“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怠”。朱子注曰,“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相比较而言,朱子把“思”解释为“求诸心”,属于“知”的范畴,把“学”解释为“习其事”,属于“行”这个环节,更契合《论语》此章本义。而何晏认为“学”就是读书,“思”是思考,解释得浅了,对本章主旨的领会有偏差。 《中庸》区分“至诚”与“致曲”两种境界,“致曲”功夫纯熟后即是“至诚”,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所以,应该以“至诚”为参照来把握“致曲”的内涵。同样,要真正发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章所蕴含的义理,还需要结合《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以及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来解读。 孔子称赞颜子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子当然不可能只“博学”而不“慎思”,颜子好学,不必说“思”,“思”已经包涵在“学”之中。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由于“思”是“天之所与我者”,是先天之“思”,故不必说“学”,“学”已经收摄在“思”之中,如同《中庸》之“至诚”(生而知之)自然统率“致曲”(学而知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面上把“学”与“思”对举,强调二者不可偏废,然而这只是浅层的意思。深入研读此章,可知孔子是站在“学”“思”相互交融转化的高度来分别论“学”与“思”之不可或缺。“学”与“思”交融并进,功夫纯熟后,“学”与“思”合一,即是颜子之“好学”或孟子所谓“心之官则思”。 “思”是“知”,“学”属“行”。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但不是“知”与“行”从外面合二为一,所谓“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而是“知”“行”相互转化以至于无息而不间断,“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当“知”“行”相互转化而达到尽精微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阳明先生强调,“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大家应该怎样去理解呢,其实也很是简单。学习了而不去思考的话,头脑就会产生一种迷惑,而思考了而不去学习呢,又会让人产生一种迷糊的状态。对问题只有一知半解。只是懂了个皮毛。 从古至今,很多人就倡导要学与思两样进行结合,要学又要思。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很是重要的过程,因为在此过程中,你的头脑会得到一种锻炼,会产生出一种思维,对你以后想问题产生出一种积极的作用,也会在你以后的解决问题中,带来很多办法,所以很多话语都是往这方面去发展的。如孔子的,学而识习之,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在里面,还有什么温故而知新,吾常终日三省已等等一些名句,都是围绕着学与思来进行的。所以大家大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东西的时候就应该去好好的利用它,去好好的发挥它,把它形成一种学习的技巧,去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写到这里,也许有的人会这样问,那我们要怎样去做好这一点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很难办。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来看看我的分析。学与思,其实只要大家把这两个字好好的理解了,就知自己要如何去做,学,无非就是去好好的学;思,不就是好好的去思考。对,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往往越是简单的事情就是越难,在他们看来。对,往往做好一件事情就只须你认真的去对待它。所以,在此过程中,你要去想好你所要学的东西是什么,还有就是学的东西的目标是什么,是以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把目标细化分,做好这一步,你其实已经在思考了,接下来呢,你就要去学了,去为你的目标学习,去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去不断的充实自己在此方面的积累。这就是一个学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一步之时,你也会对你所学的东西去好好的思考,去思考你的所学知识对自己有什么用,接下来要怎样去学它,才能够把它们运用在实用的方面,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了,有了这样的一种思考了,你又会去学你认为你应该学的东西,如此重复,如此循环而已,但往往这样的简单的事情只有少数人能够坚持下来。所以,接下来你又要去好好的发挥好你的意志力方面,毅力等一些综合素质。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的能力在无形中提到的提升。你对你自己的某些东西也会有相应的转变。 另外,还想说一点就是,其实我们口中常说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了去温习,也就是一个学了去思考的过程。相信你们能够做得很好。。!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强调要改变

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能仅凭一个人的话说得好就举荐他,也不能因别人犯了错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19)孔子阐述启发教学的原则是:“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20)孔子谈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孔子主张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能恳切的提问,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2)孔子认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23)高度概括孔子文质思想的句子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4)孔子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与俗语“磨刀不误砍柴

论语理解性默写答案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论语》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孔子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有着鲜明的态度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 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 20.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1.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强调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23.孔子主张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能恳切的提问,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24.孔子认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25. 在《论语·泰伯》中,曾参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说明一个士人必须要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初中中考语文常考古诗文默写最全汇总(含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常考古诗文默写最全汇总(含答案) 语文默写一直困扰着很多同学,今天老师为大家整理全部初中语文名句默写,初一,二的同学可以用做不就到来的 期中考试,初三的可以复习一下,用以备战中考! 一、《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 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二、《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 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 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 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 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 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 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不把所学的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判断和理解并将其化为对我们的生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知识,那么理论将仅仅是些空泛的、肤浅的概念。也就是说,“学而不思”的结果是我们没有真正吃透和掌握所学的理论或定律的本质和精髓,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社会变革来说,中国历尽李鸿章、曾国藩等为“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社会改良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戊戌变法”君主立宪运动。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通过从“黄花岗起义”到“武昌起义”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英勇起义,最终推翻了满清封建帝国,1912年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同一时期在文化思想界掀起了一场提倡使用白话文和以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为口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刻改变了知识界和青年学子的面貌,吸引他们对中国前途和命运思考。但是,当时人们只是学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皮毛、两院制政府架构和民主选举制度。当时的中国社会从上到下对“三权分立”和宪政精神为基石的西方民主共和思想体系还缺乏全面深入认识和全民共识。对“德先生”、赛先生”的思考并未被广泛传递给普罗大众,而专制和独裁思想却在军阀和统治集团中依然盛行,这从后来发生的张勋辫子军复辟,宋教仁被刺,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北洋政府中曹锟贿选等等与民主宪政精神完全背道而驰的一幕幕闹剧中可见一斑。因此,以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说,要实现自由、民主和富强这样的目标还相当遥远。 “思而不学”就会有危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苦思冥想出来的东西经常是错误的,有时甚至是与事实完全相反的。主观臆造的理论或观点常常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如果将这样的

论语名句默写及参考答案

《论语》名句默写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不好犯上,,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子曰:,鲜仁矣。”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4、子曰:“,出则弟,,,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子夏曰:“贤贤易色;;事君,能致其身;,。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主忠信。;。” 7、曾子曰:“,民德归厚矣。” 8、子曰:“父在,观其志;,;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9、有子曰:“,。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 行。,,亦不可行也。” 10、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子贡曰:《诗》云,‘,’,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3、子曰:“,患不知人也。” 14、子曰:“为政以德,,。” 15、子曰:“,,曰:“思无邪。” 16、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子曰:“,;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9、孟武伯问孝,子曰:“。” 20、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皆能有养,,?” 2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酒食,先生馔,?” 22、子曰:“,,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3、子曰:“,可以为师矣。” 24、子曰:“,小人比而不周。” 2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26、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27、子张学干禄,子曰:“,慎言其余,则寡尤;,慎行其余,则寡悔。,,禄在其中矣。” 28、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则民服;,则民不服。” 2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其何以行之哉?” 30、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31、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宁俭;丧,,宁戚。” 32、子曰:“,必也射乎!,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3、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曰:“礼后乎?”子曰:“,始可与言诗已矣。” 34、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35、子曰:“《关睢》,,。” 36、子曰:“居上不宽,,,吾何以观之哉?” 37、子曰:“里仁为美,,?” 38、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39、子曰:“,能恶人。”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的句子是: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用《论语》的话就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 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完整版)《论语》经典名句背诵90句

《论语》经典名句背诵90句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广泛地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一致。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6.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 ——君子学习了儒道能够爱护人民,小人学习了儒道就容易被使唤。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怕培养仁德。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1.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1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13.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1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啊,就像日食和月食啊。犯错了,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人们都还敬仰他。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015年高考论语40句_诗经20句名句默写及答案

《论语》40句 一组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②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 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③,小人喻于利。 ④子曰:“《诗》三 百,,曰:‘思无邪’。”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⑥子曰:“, 可以为师矣。” ⑦学而不思则 罔,。 ⑧,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⑨子曰:“,不知其可也。” ⑩,必有邻。 二组 ①,粪土之墙不 可圬也。 ②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 其行;今吾于人也,。” ③,不耻下问,是以 谓之文也。 ④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⑤有颜回者好学,不迁 怒,。 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 史。,然后君子。 ⑦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 ⑧,仁者乐山。 ⑨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⑩,不悱不发。,则不复也。 三组 ①其为人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②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君子坦荡荡,。 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 ⑥,不谋其政。 ⑦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⑧,匹夫不可夺志也。 ⑨子曰:“岁寒,。” ⑩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四组 ①己所不欲,。 ②,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③,;言不顺,则事不成。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 ⑤,必先利其器。 ⑥,必有近忧。 ⑦子曰:“,不相为谋。” ⑧,则安之 ⑨益者三友,。,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⑩,鲜矣仁。 第五组

①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2007 ②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2008 ③子曰:“ ,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2009 ④仰之弥高,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2010 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2011 ⑥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2012 《诗经》20句 第一组 ①兄弟阋于墙, 。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②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③它山之石, 。《诗经·小雅·鹤鸣》 ④ ,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⑤ ,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⑥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⑦靡不有初, 。 《诗经·大雅·荡》 ⑧ ,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⑨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⑩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第二组 ①投我以木桃, 。《诗经·卫风·木瓜》 ②如切如磋, 。《诗经·.卫风·淇奥》 ③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诗经·邶风·击鼓》 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 《诗经·小雅·鹿鸣》 ⑤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⑥ ,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⑦彼采葛兮, ,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⑧ ,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⑨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⑩ 岂曰无衣?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论语》 40名句答案 ①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君子喻于义 ④一言以蔽之 ⑤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⑥温故而知新 ⑦思而不学则殆 ⑧知之为知之 ⑨人而无信 ⑩德不孤 ①朽木不可雕也 ②听其言而观其行 ③敏而好学 ④朋友信之 ⑤不贰过 ⑥文质彬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