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首饰简史(中)

首饰简史(中)

首饰简史(中)
首饰简史(中)

薛涛

人称“扫眉才子”的便是唐代的薛涛,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

朝四大女诗人。薛涛的经历也和古代众多奇女子一样坎坷,她经历了入乐籍,脱乐籍,终身未嫁,是唐代最著名的“女校书”。薛涛做有《牡丹》诗: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首《牡丹》出自薛涛之手,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倾诉衷肠的口吻描述,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醉人的艺术魅力。历史中关于薛涛的感情生活也有记载,尤其是她与元稹的一段不了了之的情感。寄情于诗,知她者,唯有牡丹。

唐代时期,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而牡丹花也有“花之仙”的美称,各种牡丹花图样、纹样的饰品也层出不穷。下图为唐代银质的牡丹花钗。

唐代已远逝于历史深处,但牡丹雍容华贵的美学精神,则一直流传了下来。今人做的牡丹花图案的饰品也遍及首饰的各个门类,如下图。

太平公主

在太平公主面前,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恐怕都弱爆了吧,这个女人,爸

妈兄弟侄子统统是皇帝,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怕是集万千富贵一身,且看图中的太平公主,雍容华贵,一身华服,周身的牡丹图案以及头上的牡丹头饰更是将她衬托得仿佛置身牡丹花丛。不光太平公主周身牡丹,就连屏风上所画也是牡丹,可见牡丹在唐代是很受推崇的。

为什么牡丹在唐朝那么受欢迎呢?很简单,唐人以丰腴美。相对于芍药菊花等骨感美女,牡丹体态雍容富丽,正如周敦颐老先生所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开得胖乎乎的,正合当时崇尚丰满健美的审美观念,受到狂热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牡丹有很多种类,色彩也很丰富,每一种颜色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白牡丹,在高贵中兼有清丽脱俗之感,现代首饰设计中,银质饰品就有白牡丹的特点,而牡丹也常被用作饰品设计的创意元素,如下图中项链所示。

杨玉环

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天生丽质,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与

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足以证明天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细金工技术的进步,金银首饰制作空前精致。图案以花鸟居多,而牡丹雍容华贵,唐代文人皆对此花情有独钟。

(唐代青釉牡丹纹粉盒。)

玄宗李隆基颇爱牡丹,在长安兴庆宫沉香亭种有数株牡丹,与杨妃观赏时对乐工们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应再唱旧乐词。”于是立即招来翰林学士李白,命他为杨妃赋新词。李白当场写下了《清平调》三首,其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写尽了唐玄宗面对牡丹和杨贵妃这人间至美时的快乐心情。如此图牡丹

般。

崔莺莺

图中的女子,温文尔雅,端庄大方,典型的大家闺秀,但眉宇间却似有些许惆怅、些许哀怨。她就是传唱千百年的爱情故事《西厢记》的女主角——崔莺莺。

传说崔莺莺是一名相国小姐,因父亲故去,与母扶柩归乡,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偶遇进京赶考的书生张珙,双双坠入爱河...... 因母亲与张生约定,张生若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是日,十里长亭筵席完毕,张生远去,在送别归来的途中,莺莺心绪矛盾起伏,既忧虑张生考试落第,婚事终成泡影,更担心张生考取后变心,另就高门,自己被弃置。

一遍遍回首,希望张生顷刻出现在身后,然而只是徒劳,惟有轻轻地招招手,愿心上人一路走好。“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凝视左手腕上的手镯,将盟誓深埋心头。且说,为何在如此心绪沉重的时刻凝视手镯呢?诸位有所不知,在古代,手镯是男女间的爱情信物,背负着盟誓的重托。

隋唐至宋朝,妇女用镯子装饰手臂很普遍,但做工都相对朴素、简单。唐宋以后,手镯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了较快发展,有金银手镯、镶玉手镯、镶宝手镯等等。造型有圆环型、串珠型、绞丝型、辫子型、竹子型等。

现今,手镯作为信物的功能越来越淡,让人少了许多浪漫想象。所幸的是,许多手镯传承了古代的朴素特点,加上远超古代的优良工艺,手镯熠熠生辉。尽管没有海誓山盟的重托,但仍然是女孩子们手腕上最美的风景线,下面这只银质镂空手镯就是当代手镯的绝佳代表。

李师师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琴棋书画、歌舞弹唱样样精通。她的

事迹颇具传奇色彩,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她与宋徽宗等人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而她的归宿也有众多种说法,无论是以死殉国还是老死江湖,亦或是被俘北上都已经不重要。人们想知道的无非是她有何过人之处,能吸引来如此多非富即贵的人与她交好,连文人墨客也都争相为她填词赋诗。

宋代文人重意趣,审美以清逸素雅为主流,但是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的《师师令》,有一句写到“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描写的却是李师师所佩戴的以金属宝石等镶嵌工艺为主的饰品,可见当时李师师的地位。

镶嵌又称屏雕,这种工艺一直是饰品中较为主要的工艺,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受到很多女性的喜爱,就像下面这幅图中的耳环一样,是银的质地镶嵌了瓷片,有种古色古香的味道。

李清照

李清照可谓真正的大宋富N代、文艺女、宅女,其疏懒的闺阁生活,用一

个词概括就是:闲愁。丈夫赵明诚外任,时届中年的她,弄玉,赏花,浅酌,吟诗,云髻松绾,金簪斜插,当是彼时情态。

且说这簪,别称“搔头”,典出《西京杂记》: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

殷商始有簪。簪在古代是男女通用的,一为安发,二为固冠。

簪象征着尊严:罪犯不许戴簪;后妃有过错要退簪。周宣王的姜后有一段“退簪劝政”的佳话:周宣王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明晓大义的姜后为了规劝丈夫勤政,就退去了发簪和耳坠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知道王后的心意后感到羞愧,于是开始励精图治。

毁簪以示情绝,《汉铙歌十八曲》有辞云: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簪乃情思、尊严的象征,无疑正合李清照此间心思。而两宋审美以清逸素雅为主流,首饰自当内敛含蓄、形制简单:此簪上部约三分之一处有镂空浮雕状若花朵,顶端扣着一个“帽钉”,帽钉也做成花朵状,其余再无珠玉装饰。

这种镂空、状若花朵的造形,在今天的首饰设计中,也常常用到,例如下图这枚银饰,素雅而内敛,可谓深得宋风。

朱淑真

朱淑真是与李清照齐名的南宋女诗人,因诗风大胆、用情浓烈,故不为世

人所容。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约会?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这是表白?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这是对心上人的思恋?

只有朱淑真这种浓烈、大胆的才女,才会“绾臂双金环”。臂钏,又称缠臂金,是古时女性缠绕于臂的一种饰物。臂钏是用条形金(银)盘绕成螺旋状,圈数不等,一般在三圈以上,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宋代诗人苏东坡的《寒具》诗中有“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的句子,可以令人想象出一位戴着臂钏的女子带着几许醉意浓睡时的妩媚之姿。牛峤《女冠子》词:“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臂钏也可以作为定情物,朱淑真《恨别》诗: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寒馀缠臂金。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恋人为她戴上誓盟的臂钏,面对世俗重压而无缘聚首,对恋人肝肠欲断的思念使自己日渐消瘦、憔悴,以至缠臂金都松脱了。

近代中药发展史及中药问答

近代中药概述 专业:05七D 姓名:崔烨学号:0501113 近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丧失了前进的脚步,中医药事业也同样举步维艰。 近代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处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特殊阶段。正确解决中西医药关系,探讨中国医药学发展道路,始终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客观上,西方医学的传入为我国带来了新的医学科学知识,涌入了一些先进的医疗设施及高技能医疗工作者,为我国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另一方面讲,帝国主义利用西医作为入侵中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及旧政府对中医药的严重抵制,这促使中医药处于濒临灭绝之境,中医药地位岌岌可危。 旧中国对中医药的摧残 1840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紧闭的大门。在帝国主义方面,西方医学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欲通过医药将基督教打入中国,然后通过传教士,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对中国进行全面的颠覆。于是,西方医学的传播,造成了一些人性格的崇洋媚外,思想的全盘西化,歧视、排斥、妄图消灭中医药。清政府也寄望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以长技以制夷,发展强大自己。对于中医药事业,清政府没有寄以厚望。在旧国民政府执行卖国崇洋的政策之际,中医药事业更受到了严重的迫害,废除中医药的言论也轰轰烈烈的进行。在这废医思想中,最具代表的是俞樾和余云岫等人。 俞樾,浙江湖州人。作为一代经师,章太炎、戴望均出自其门下。但其对于医药正如其所说,并不十分精通。但并不精通的他却对中医药妄加评论。他是近代最早提出废除中医理论的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其《俞楼杂篆废医论》中“药虚篇第五”曾写道:“执古药以治今病,宜其中病者韪矣。又况蛇床乱蘼芜,荠尼乱人参,自古叹之。今则牟利之夫善于诳语,以香栾为枳实……药虚、脉虚、医亦虚,是以曲园先生(俞樾晚号曲园先生)所以愤然而议医也。”如此大家,其思想影响是巨大的。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在二三十年代的一些文章中仍可以看到其废医思想的阴影。 在医学界中,最早系统的全面提出废医思想,并全力促使其实现的是余云岫。 余云岫系江苏武进人,1914年公费留学日本,1916年于大阪医科大学毕业回国,极力主张仿效日本,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他错误认为,只有清除、抛弃旧有的文化技术,才能取得成果,所以一直对中医抱有极大的偏见。余云岫作有《素灵商兑》、《医学革命论》等,在其著作中写道:我国旧医之理论,荒唐怪诞,无可掩饰,惟有听其沦丧而已耳……中医欺诈之术,遂顾而之他矣,辗转数医,杂药乱投,而病乃陷于不治,犹至死而不悟也,哀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世界珠宝首饰产业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香 港的珠宝制造业迅速崛起,在世界珠宝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大陆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巨大的 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珠宝商纷纷进入中国。 珠宝首饰发展历程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伴随着改革开发而起步,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2年至1993年,珠宝首饰行业处于发展初期;1993年至2003年,承接黄金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周生生、周大福等一批 优秀的珠宝品牌逐渐进入国内市场,行业发展开始提速。自2003年起,以贵金属制品市场全面开放为标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中宝协统计,我国珠宝首饰零售规模超5,000亿,过去5年复合增速约13%,是规模增长最为迅速的可选消费品类之一。 珠宝首饰产业链 珠宝首饰上游原材料为:贵金属、翡翠玉石、钻石、珍珠、包装材料。珠宝首饰生产商将原材料 加工为珠宝饰品。?珠宝饰品分为五大类:宝石饰品、贵金属饰品、珍珠饰品、半宝石饰品、人造 珠宝。珠宝首饰行业的下游为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珠宝首饰销售渠道为:加盟店、直营店、经销 商、电商平台。 珠宝首饰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鼓励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珠宝玉 石首饰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珠宝消费的增长,加上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消 费观念改变,珠宝首饰消费在满足传统婚庆刚性需求外,逐步向情感消费扩展。目前市场建设逐 渐完善,各项标准规范得到落实,综合来看,中国珠宝消费市场前景无限。然而中国珠宝首饰行 业也遭遇发展以下发展瓶颈: 1、行业竞争激烈 由于境内珠宝企业尚处于品牌建设阶段,境内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缺乏明确定位和长远的发展战 略,缺乏强势品牌,缺乏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伴随着终端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厂商开展低层次的 价格竞争,既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又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2款式设计、制造等关键人才缺乏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款式设计、珠宝制造等方面的专业 人才。目前国内尚无饰品制造培训的专门学校,对款式设计人才培养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造 成相关人员紧缺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钻石饰品制造属于传统手工业,是一项非常依赖人工的行 业,而企业内部技术工人培养成本极高,降低了企业的培养意愿,对于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非常 不利。

周大生珠宝品牌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周大生珠宝品牌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 周大生大陆第一家专柜开设于1999年的北京王府井百货。之后在第十年2009年时,周大生掀起了“千店计划”的高潮,到年底全国连锁店突破1000家。 近20年的企业发展,历经5代形象更迭,周大生稳扎稳打、厚积薄发,以平均每2.5天开一家店的速度持续扩张,突破行业后市竞争重围,以引领行业趋势的创新产品,改写了珠宝业品牌竞争格局,创造了中国珠宝连锁品牌发展的佳话。 2017年4月27日,周大生(股票代码002867)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2018年4月17日,周大生发布2017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05亿元,同比增长3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38.77%。周大生珠宝品牌成功上市,知名度大幅提升,上市带来的品牌红利,促使品牌估值大幅提升。 截至2018年7月31日,周大生珠宝门店总数为3014家,其中自营店283家,加盟店2731家,周大生珠宝公司已拥有40个区域运营管理机构,遍布全国32个省市的300多个大中城市,领跑于珠宝行业,铸就珠宝连锁新的里程碑。 周大生珠宝定位于中高端钻石珠宝的主流市场,以标准化为核心,打造体验卖场,打造优质门店,提升用户体验。根据“开大店、开多店、开好店”的渠道拓展策略,实现了重点城市携手优质加盟商,省

会城市布局品牌形象店,三四线城市遍地开花,快速进军城市综合体,全面加快智慧门店建设步伐。 2018年6月20,世界品牌实验室召开第十五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会。自2011年首次入围以来,周大生已连续第8年蝉联《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由2011年的第179名,跃居2018年的第122名,进步巨大。 未来,周大生在新一轮行业再造中,继续发扬“战略制胜”的传统优势,整合革新,密集布局,向着更宏伟的目标大步前进。

东方时尚珠宝首饰设计大赛金奖作品赏析

2018?东方时尚珠宝首饰设计大赛金奖作品赏析 历时两个多月的2018?东方时尚珠宝首饰设计大赛,于7月11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内举行了盛大的颁奖典礼。 此次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主办,云南红掌柜珠宝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东方时尚珠宝首饰设计大赛”,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培养、发现和鼓励具有现代创新设计理念的青年一代珠宝设计师,同时也为东方美学的传承提供新的审美和创意。

本次大赛以“我眼中的中国式时尚”为主题,联合各大高校珠宝设计人才,共同打造出了一批最具有东方时尚品味的珠宝作品,并从中评选出了12件铜奖,6件银奖和3件金奖,同时还评选出了杰出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大赛金奖与银奖作品的指导老师),以及特加设的网络投票人气奖3名。 金奖作品【寓光】 设计师:黄嘉欣 所属院校: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设计稿 设计灵感:在作品中,寓意明珠是窗花所遮盖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玉,如同璞玉,璞玉指蕴玉石,每人都有才能,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设计中,窗花的中间都可以清晰看到明珠,意指看到的时候,可以和明珠一样,发光发亮。窗花就像是一个遮盖着明珠的屏障,但在适当的位置却又能看到发光发亮的时候。

实物 点评:在普通的窗花中带出了不普通的感觉,作品中参考了中国古式窗花的经典花纹结合一颗明亮的圆珠,本来空无一物的窗花在明珠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抢眼。 【永恒经典】 设计师:项彩云 指导教师:郭强 所属院校:北京服装学院

设计稿 设计灵感:此首饰作品,运用中国式传统建筑中的的“庑殿式”“攒尖顶”等屋檐结构元素。象征着传统韵味的的玉石珠子像胚胎一样,被金属链子

中药发展史

中药发展史简论 作者:任胜科专业:药学学号:1041418 引言:中药在古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世界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许多人由于西药的冲击与对中药的误解而失去了信心,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药,热爱中药,感受中药的独特魅力。 摘要:本文我将通过对中药发展的九个阶段、相关中药典著的介绍及其现况与发展所面临问题、对策等来阐述中药发展史。 关键字:中药发展问题对策感悟 一﹑中药发展九阶段 (一)、先秦时期 人类对于药物的认识,最初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逐渐认识到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作用并予以注意。我国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认识药物的艰难。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二)、秦汉时期 秦汉之际,药学已初具规模,西汉时期已有药学专著出现。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用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称的“三品分类法”。《本经》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中药发展已趋成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战乱,“文籍焚靡,千不遗一”,但是此间留下的本草书目仍有近百种之多,重要的本草著作有梁·陶弘景所辑《本草经集注》。该书“序例”部分首先回顾本草学的发展概说,接着对《本经》序例条文逐一加以注释、发挥,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南朝刘宋时期雷党纪敦著《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四)、隋唐时期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及主要企业分析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世界珠宝首饰产业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香港的珠宝制造业迅速崛起,在世界珠宝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大陆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珠宝商纷纷进入中国。 珠宝首饰发展历程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伴随着改革开发而起步,大致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82年至1993年,珠宝首饰行业处于发展初期;1993年至2003年,承接黄金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周生生、周大福等一批优秀的珠宝品牌逐渐进入国内市场,行业发展开始提速。自2003年起,以贵金属制品市场全面开放为标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中宝协统计,我国珠宝首饰零售规模超5,000 亿,过去5 年复合增速约13%,是规模增长最为迅速的可选消费品类之一。 珠宝首饰产业链 珠宝首饰上游原材料为:贵金属、翡翠玉石、钻石、珍珠、包装材料。珠宝首饰生产商将原材料加工为珠宝饰品。珠宝饰品分为五大类:宝石饰品、贵金属饰品、珍珠饰品、半宝石饰品、人造珠宝。珠宝首饰行业的下游为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珠宝首饰销售渠道为:加盟店、直营店、经销商、电商平台。

珠宝首饰发展瓶颈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支持、鼓励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中国消费结构升级推动珠宝消费的增长,加上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消费观念改变,珠宝首饰消费在满足传统婚庆刚性需求外,逐步向情感消费扩展。目前市场建设逐渐完善,各项标准规范得到落实,综合来看,中国珠宝消费市场前景无限。然而中国珠宝首饰行业也遭遇发展以下发展瓶颈: 1、行业竞争激烈 由于境内珠宝企业尚处于品牌建设阶段,境内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缺乏明确定位和长远的发展战略,缺乏强势品牌,缺乏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伴随着终端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厂商开展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既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又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2款式设计、制造等关键人才缺乏 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款式设计、珠宝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尚无饰品制造培训的专门学校,对款式设计人才培养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是造成相关人员紧缺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钻石饰品

明代首饰发展史

明代首饰 社会背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时代,文化发展的总势趋于保守。其金银器制作一改唐宋以来或丰满富丽、生机勃勃;或清秀典雅,意趣恬淡风格,而越来越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愈来愈浓厚。那器形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目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不可企及的高贵与权势。由于君主制的原因各地藩王及藩王家族墓,开国功臣墓,所出金银首饰其实都以宫样为主。从元人手中接过封建社会接力棒的明代,其金银首饰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改宋元金银首饰的草根本色,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明代金银首饰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各有其名,且由于髻(金丝发罩)的出现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组合关系,而首饰的插戴之满,是明代女子的妆束风格。 对宝石的热情,元代已经开始了——新朝统治者带来对所谓“回回石头”的喜爱,此风遂盛。郑和携归珠宝,或者可以说是推波助澜。湖北钟祥明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镶宝簪钗不妨作为一证。而《明史》卷八二《食货六》说到嘉靖中期以后,“太仓之银,颇取入承运库,办金宝珍珠,于是猫儿睛,祖母绿,石绿,撤孛尼石,红剌石,北河洗

石,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无所不购。穆宗承之,购珠宝益急”;万历中,“帝日黩货,开采之议大兴,费以鉅万计,珠宝价增旧二十倍”;成书于万历年间的《五杂组》卷一二列举当日为世人所重的各种宝石,而曰“皆镶嵌首饰之用”,定陵以及大抵同时的藩王墓葬所出头面多以珠宝为饰,金银首饰的镶玉嵌宝,正是到了明代才大为兴盛。蒲松龄《七言杂文》咏银匠中的“簪顶牢箝石榴子”,“金镶蝴蝶闹纷纭”,便都是具体式样的描绘。宋元金银首饰多出自民间工匠之手,可明内廷设专为皇家打造首饰等金银器物的银作局关于题材,大致可以说,宋元多选择清新活泼的自然景物,明代则更倾向于把花草禽鸟组织为各种祥瑞图案。而以纹样中各个物事的谐音构成吉祥之意,也正是在明代才开始广为流行。佛教艺术以及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也是明代首饰取材的一个来源,除挑心、掩鬓外,还有佛手簪、禅杖簪等,式样细巧别致,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而这些都可以说是以所谓“宫样”引导时代潮流。 而宫样的雍容华贵,在明代始终是为人们所钦羡、所追仿的。 工艺特点: 1、雍容华贵,宫廷气十足。。 2、民间首饰追求求善,求真,求美和迎祥祈福的心理。 3、镶嵌是明代金银首饰的特色。

国内外首饰设计及首饰展示的现状与分析.doc

国内外首饰设计及首饰展示的现状与 分析 摘要:随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时首饰的需求也向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我国首饰业整体起步晚,传统的设计模式与展示手段成为首饰产业发展的阻力。文章对国内外首饰设计及首饰展示的现状进行总结,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分析,试为我国首饰产业发展的提供新思路。关键词:首饰设计;首饰展示;设计手段 首饰作为一种反映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具有特殊象征性的文化载体,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首饰的需求也向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等方向发展。我国首饰业起步较晚,现代化程度不高,传统的设计模式与展示手段与市场成熟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首饰产业发展的阻力。因此,总结我国首饰设计的现状,与首饰艺术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欧美等国进行比较。并从中寻找发展的契机。 一、国外首饰设计及展示的现状 (一)首饰设计实力雄厚,思维活跃 在国外首饰设计从业者一般分为两类,一是具有高专业素质供职于大珠宝、首饰公司的设计师:二是具有高艺术修养的个体设计者、艺术家。他们当中拥有不少世界顶级首饰设计大师,如珍妮杜桑(Jeanne Toussaint)、帕洛玛毕加索(PalomaPicasso)、佛杜拉(verdura)等。实力雄厚、专业性强是国外首饰行业设计人员的整体特点,他们创新意识强,设计作品具有主题明确,设计风格多样等特点。 (二)首饰设计交流频繁,引领时尚 在欧美、日本等国首饰设计相关的交流非常频繁。如有珠宝首饰协会、美术馆、画廊经常举办的各类首饰展览;各珠宝首饰协会除了定期发布专业刊物之外,还不定期举办专业性的讲座等。频繁的首饰设计及相关的交流不仅有助设计师思维的拓展,同时也是新品很快推向市场并成为流行时尚的重要原因。 (三)品牌意识强烈,首饰设计风格独特

《珠宝首饰的发展史》之现 代首饰的特征

珠宝首饰的发展史 现代首饰艺术,是在继承传统首饰工艺,结合现代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和传统首饰不同,现代首饰抛弃了传统的束缚与枷锁,结合现代设计思维和制作工艺,广泛地从其他艺术门类,比如服装、家具、建筑、玻璃艺术、金属工艺等方面吸取积极的因素,进入了一个更自由、更科学、更具创意和美感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首饰的题材和意境,体现了浓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第一章:现代首饰的特征 一、现代首饰的造型 现代首饰具有设计新颖性、材料多样性的特点。但是,从造型要素上讲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点 首饰设计中点可以有大小不同的面积,其大小要根据它与周围要素的比较来确定,也就是说首饰设计中只有相对的点,而没有绝对的点。 点是形体组成要素的基本单位,在首饰设计中的每一粒宝石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点”的造型。点给人的感觉是单一、孤立和稳定,但它的变化却是无限多样的。点的排列及其疏密、聚散,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美学感受。例如,多个点呈直线排列,就能给人以连贯、渐进、有规律和发展之感,是一种跳跃、流动的动态美。如果将点组成环状,则能给人以动中有静、统一中有独立的联想,为一种很好的艺术组织技巧。如果将点组成疏密不等的一片,则能给人以蓬松、开放、弥漫和浸润之感。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适当、巧妙地运用点的艺术是首饰设计中最为基础的技巧,并且适合多种宝石题材的设计。比如将一粒较大的钻石镶嵌在白金托上,既表现了钻石冷艳、绚烂之美,又给人以独立、高贵和超然之感。如果将一粒较大的红宝石置于中央,其周围配以小钻或碎钻作环状或放射状衬托,两种大小、疏密和组织不同的“点”,便营造了很好的意境。点,在珍珠设计中的应用也很常见,比如用一粒珍珠制成耳坠,便表现出一种文静、静谧的感觉。如果选用大小适度的随意型彩色宝石连成一串坠,由于其色泽绚丽、飘逸洒脱,故能给人活泼、清新之感. 2、线 点与线的结合 线在现代首饰设计中是经常运用的元素,线的长短、粗细、刚柔、波动都可以作为设计师的语言。直线可以上下、左右延伸,表现出一种果断、坚定,对人的视觉可以起到调节作用。折线在形状上常为角度性的折回,适合表现刚毅和讲究条理,富于个性色彩。曲线因有各种不同的曲折变化,能给人以温和,柔顺之感,进而可以增加融合和亲切。环线

药理学发展简史

药理学发展简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药理学发展简史 摘要: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药理学pharmacology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德国人施米德贝尔(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药物同毒物有时也难于严密区分,药理学实际上也以毒物为研究对象,因此把药理学中特别关于医药治疗方面的应用作为药物学(原意为药饵学),与以毒物为对象的毒物学(toxicology)相区别。 (一)目的和任务 1药理学: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指研究有关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的学问。2学科目的和任务: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药物对

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作用规律并分析其客观作用原理。近年来逐渐发展而设立的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应用科学,其任务是将药理学基本理论转化为临床用药技术,即将药理效应转化为实际疗效,是基础药理学的后继部分。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机制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在发挥疗效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3药理学三大任务: 第一:药理是医学院校必修的一门课,指导临床用药。 第二:评价药物疗效以及在经济上面和其他方面有些什么不同。 第三:药理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发展简史及现代研究的主要成就: (1)中药发展简史及本草学主要著作 中药的产生和发展,是在广大劳动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是劳动人民在自然斗争、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得到的药物知识的总结。其中麻黄治喘、常山抗疟、楝实驱虫、大黄

2009年中国珠宝零售市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9年中国珠宝零售市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2009/11/13 18:43)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珠宝行业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未来珠宝行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时下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风暴,但对于国内珠宝业而言却是一个调整的机会。在下一个阶段的新发展中,有准备的企业将会有更好的机会。 一.中国珠宝市场的发展历史 解放后的上世纪50年代初,大陆停止了黄金交易,黄金全部由人民银行收购,使得黄金退出了首饰市场,而佩戴珠宝也成了被批判的对象,除出口换取外汇外,黄金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在30多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珠宝首饰也得以解禁。80年代初中央特批了少量黄金制成首饰销售,引起了巨大反响,从此珠宝首饰再次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第一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珠宝首饰的萌发阶段,当时黄金首饰由人民银行统管特许经营。在80年代后期除黄金首饰外,镶嵌首饰也开始逐步流行起来,当时主要是18k金镶嵌的中低档宝石,如石榴石,橄榄石,紫水晶,海蓝宝石等,山东发现蓝宝石后,曾风靡一时。 第二阶段 90年代是大陆珠宝首饰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其标志是1991年1月中国宝玉石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宝协成立时举办了全国珠宝展销会,以后每年都举办珠宝展。当时珠宝行业刚刚恢复,流通渠道不畅通。珠宝展成为重要的流通渠道,当时的展会盛况空前,全国各地珠宝商都赶来采购交易,极大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由于珠宝市场被封闭了30多年,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被极大压抑,所以一旦解禁,其发展速度也是爆发式的。在北京及其他省市珠宝展的推动下,各地的珠宝店纷纷开业,零售市场迅速扩大,产品水平迅速提高。从1993年开始,泰国出产的红宝石开始大规模的进入内地市场,逐步代替山东蓝宝,成为市场零售的主要品种,1994年春,戴比尔斯公司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钻石推广会,并于当年在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广告片,“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一时进入千家万户,钻石消量迅速增加,90年代中期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还是一些低级别的钻石,而到了90年代末人们已经开始追求vvs高色级的钻石了。铂金首饰也在大陆迅速推广,除了戴比尔斯的宣传外还得益于大陆对黄金的管制政策,因为铂金不在管制之内,可以自主经营。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

首饰简史(中)

薛涛 人称“扫眉才子”的便是唐代的薛涛,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

朝四大女诗人。薛涛的经历也和古代众多奇女子一样坎坷,她经历了入乐籍,脱乐籍,终身未嫁,是唐代最著名的“女校书”。薛涛做有《牡丹》诗: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首《牡丹》出自薛涛之手,此诗将牡丹拟人化,用倾诉衷肠的口吻描述,新颖别致,亲切感人,有醉人的艺术魅力。历史中关于薛涛的感情生活也有记载,尤其是她与元稹的一段不了了之的情感。寄情于诗,知她者,唯有牡丹。 唐代时期,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而牡丹花也有“花之仙”的美称,各种牡丹花图样、纹样的饰品也层出不穷。下图为唐代银质的牡丹花钗。

唐代已远逝于历史深处,但牡丹雍容华贵的美学精神,则一直流传了下来。今人做的牡丹花图案的饰品也遍及首饰的各个门类,如下图。

太平公主 在太平公主面前,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恐怕都弱爆了吧,这个女人,爸

妈兄弟侄子统统是皇帝,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怕是集万千富贵一身,且看图中的太平公主,雍容华贵,一身华服,周身的牡丹图案以及头上的牡丹头饰更是将她衬托得仿佛置身牡丹花丛。不光太平公主周身牡丹,就连屏风上所画也是牡丹,可见牡丹在唐代是很受推崇的。 为什么牡丹在唐朝那么受欢迎呢?很简单,唐人以丰腴美。相对于芍药菊花等骨感美女,牡丹体态雍容富丽,正如周敦颐老先生所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开得胖乎乎的,正合当时崇尚丰满健美的审美观念,受到狂热的赞扬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牡丹有很多种类,色彩也很丰富,每一种颜色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比如白牡丹,在高贵中兼有清丽脱俗之感,现代首饰设计中,银质饰品就有白牡丹的特点,而牡丹也常被用作饰品设计的创意元素,如下图中项链所示。

历代中外首饰

1.1 中国古代首饰发展史 1.1.1原始社会 1、社会发展背景 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以及一万七千多年前生活在周口店的“山顶 洞人”都是我国最古老的先民。他们已经 跨出了与其他动物形成本质差别的第一 步,学会了生产和使用劳动工具,其中最 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石器制造。 人们开始对石头进行加工,用尖状石 头来做砍砸器,而片状石头用来做削割 器。如果从审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对以用为本的形的概念的形成已经 具备了最原始的审美因素。 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又学会 了磨制技术,对石器进行了更精细的加 工,并经过磨光,钻孔并穿绳,大大增 加了使用的功能。 在制造过程中,人们已形成了直线与曲线,对称与均衡,方与圆等一些基本的形式法则,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意识已大为增强和完善,并逐步发展成不仅对石材的形状进行加工,还有意识的选择一些纹理细腻,色泽晶莹的石头进行精密加工,挂在身上作为一种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装饰。至此,真正意义上的首饰开始形成。 2、原始社会首饰形式特点 从图1-1中可见,山顶洞人已经开始用钻孔,磨光和刻纹等技术,把石块,海贝,兽骨等制成装饰品,甚至还染成红色加以美化。 由于原始社会人们从生产中首先接触的材质为石头,随着人们对石器材质的进一步认识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丰富,最早的首饰材质种类也是与石器生产紧密关联的玉石工艺也就发展起来,形成独立的玉石首饰文化。 1.1.2夏商周时期 1、社会背景分析 原始社会晚期,社会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男性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并以父系

血缘关系建立起了众多的氏族公社,完成了由母系向父系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并出现了管理和协调所需要的不同社会层次。一系列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较之原始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最典型的工艺是青铜工艺,无论是造型,纹样还是铸造工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而且充满神秘之感,充分显示出奴隶主统治阶级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本意。除此以外,陶瓷工艺也有了新的发展,并在原有基础上创烧了白陶和釉陶,进一步创烧出原始青瓷。 2、首饰形式特点 该时期首饰佩饰除富于宗教性的内涵之 外,更赋予了阶级内涵。当时的首饰佩饰, 有骨、角、玉、蚌、金、铜等各种制品,玉 制品最为突出。首饰的发展仍以玉石雕刻为 主。商周时期的玉器,从材质来看有青玉, 白玉,墨玉,黄玉以及绿松石,孔雀石和玛 瑙等,从品种上看主要有礼器,日用品,配 饰品,兵器和工具等。 礼器是玉器工艺中最为精美的一类。他主要包括壁,宗,圭,抉,璜,角(图1-2左)等。 除了礼玉工艺外,配饰玉器也非常丰富。造型多为动物形象,如玉龙,玉人,玉鸟,玉兔,玉象,玉羊等(图1-2右)。 日常生活用品:玉梳,玉簪,玉带钩等也比较多见。由于青铜工艺的发展以及黄金被人们的认识,黄金也被用来制作首饰。此时的金属成型,金属雕刻等工艺都已经比较成熟。图1-3中的金臂钗截面直径0.3厘米,钏直径12.5厘米,其中一只重93.7克,另一只重79.8克,两件含金量为85%,余为少量的银及微量的铜。各用一条将两端捶扁呈扇状,变成环形。

中华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18770405.html, 中华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刘潇女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摘要:首饰是人们的必需品,首饰一般包含吉祥的寓意在其中,现代首饰以模具首饰为主,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传统的首饰逐渐被人们忽略。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给首饰设计师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首饰;首饰设计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的道德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的总体,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影响。首饰艺术也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种。本文对传统文化在首饰艺术中的应用做出阐述,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应用的作用。 一、首饰设计的现状 (一)国内首饰设计现状 在国内的首饰设计中呈现出流行首饰单一化,由黄金首饰的流行到现在被铂金首饰所取代,忽略了其他材料首饰,使得首饰设计的材料局限在一种或几种材料当中。首饰的款式本应该多种多样,由于消费者一般是购买流行款式,导致首饰款式的设计是在流行款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增改,使得首饰设计的款式变得单一。首饰设计的方式是采用人工制作的方式进行,对于首饰的精制程度不够。模具首饰使首饰设计缺少风格,而且首饰设计的原创设计稀少,首饰设计的风格单一。首饰在被设计出来后,被迅速的抄袭、模仿,给首饰设计的原创者造成损失。这些原因造成了首饰设计的发展困难,首饰设计师对首饰的创新失去信心。 (二)国际首饰设计现状 国外的首饰设计因为生活水平和设计人员的素质较高,首饰设计处于较高的水准,设计师以创新为目标,发挥创作思维,而且国外的资源丰富,能够使用各种首饰材料进行结合创造。在国外,设计师以设计引导流行时尚,以设计理念来推动首饰的流行,国际首饰设计师有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维。国外对于首饰设计的保护相对较为严格,抄袭等现象较少,国外的首饰设计带有明显的品牌特点,即有自己的首饰设计风格,充分的发挥了品牌效应[1]。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方法上的应用 在首饰设计方法上要运用先进的技术融合传统文化在首饰设计中,首饰设计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并且更具有艺术欣赏的价值。应用传统文化不是封闭,而是要在传统文化设计方法上进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中国首饰发展简史上

《首饰简史》 娥皇女英 那么,在上古神话时期,娥皇女英,甚至精卫、嫦娥、女娲们到底戴什么

首饰呢?唯有兽骨、木和碎陶片。 尧帝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同嫁舜帝为妻。后来舜死于南巡途中,二女哭着去找,泪染青竹,竹上生斑(潇湘竹、湘妃竹,也就是南方的斑竹,原来是她们二位哭出来的物种);伤心欲绝,跳了湘江,化为神,人称湘君、湘妃或湘夫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潇湘神》描述了上古第一幕伤情: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为上古传奇悲情姐妹花,老爸和老公都是最高领导人,娥皇女英的出身和归宿尊荣无比,世无其俩。她们的衣饰,自然也代表了时代潮流。但毕竟那是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之后,骨头用来做饰品。一般女子披头散发,唯有殷实人家才能将头发束起来。束发品普遍有三种:笄、巾帻和冠帽。其中能称为首饰的,只有笄。那时制作笄,材料主要是骨、木、石、蚌、竹、玉等,从式样来说,有棒形、柳叶形、长方形、椭圆形等,笄首装饰不同的图案、花纹,甚至兽首,但总体以简单质朴为主。无关审美,只因工艺所限。 笄后来演变为簪和钗,进而发展出步摇与华胜。及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出嫁了。随着时代发展,头饰渐渐弱化,即便结婚这等隆重之事,也几乎只盘发、绾髻,不再花钿满头了,这多少令人惋惜。但也不意味着发簪在今天就一定会消亡,如下图这支,古朴而又时尚,难保不会开启新的潮流。

西施 身姿绰约、容貌姣好、素手纤纤......多美好的词语都不足以形容这样一

个如水的女子,她的美,或许只有她的名字可以概括——西施。是的,图中这个溪边浣纱的女子就是四大美女之首西施,那时她还只是一名乡村浣纱女,唯一特别处就是有沉鱼之貌。 这样一个纤细柔弱的女子,你能想像得出她日后为越国复国立下了旷世之功吗?吴、越江山已成旧事,而西施的容颜却一直美在世人心底。 真正的美能超脱时空岁月,恰如女人的首饰。且看西施头上的梳篦,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精巧、美观。 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可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梳篦以竖长方形造型为主,但梳背雕镂日趋精美,梳齿也日益细密。这只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的动物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 动物形象历来是中国首饰设计常用的元素,但植物形象就更加普遍,如下图中的这把用作头饰的梳子,背上可不分明是一朵“花”么!

浅谈中国传统首饰的审美特征

2012年第·12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7期 Dec2012 [摘要]中华民族是爱美、懂美的民族,历来以优雅的服饰、精巧的梳妆、华美端庄瑰丽多姿的形象留芳于世。首饰伴随人类发展至今,一直是人类生活达到高一层次的标志,同时也被人类赋予的美的 含义。论文在梳理中国传统首饰的基础上,探讨古人的首饰审美特征。 [关键词]传统;首饰;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2-0160-02 浅谈中国传统首饰的审美特征 周海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首饰,通指男女头上的饰物,俗称“头面”,后又成 为全身饰品的总称。中国有实物可考的最早的首饰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过着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兽骨兽牙悬挂在颈上、肩上和腕上,成为天然的“项链”和“手镯”。这种自然饰物显示出原始人的威武健壮,同时也是人类美之天性的反映。 一、中国首饰发展概述 首饰作为人身上的饰物,按照首饰所饰身体部位可分为发饰、颈饰、耳饰、手饰和佩饰等等。首饰本身不是人生存所必须的,因此常常会在人类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才得到关注,同时首饰也成为人类生产生活达到一种水平的产物,是人类改变自然的成果。 旧石器时代原始洞穴中发现的兽骨装饰显示当时人的首饰种类并不单一,颈饰、腕饰、头饰均有。新石器时代,装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发饰,人们熟练掌握新石器和陶器的制作方法使石制、陶制首饰大量出现,这时的人们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加工首饰。如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曾经发现过陶笄,还有椎形、丁字形和圆柱形的骨笄和骨簪,说明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冠的形制,因为冠在发之上需插入笄才能固定。古代男女均留长发,因此簪的出现,有利于束发挽髻,所以笄和簪既是装饰品又具有实用功能。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社会有了剩余产品,随后出现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贝,此后人们将贝打洞穿成颈饰说明首饰已成为财富的象征。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夏商周时期,首饰的材料种类扩大,红铜、绿松石等成为饰品材料的新贵,到春秋战国时期,金银已广泛地应用于饰品的制作,同时饰品的种类也扩大到发饰、衣饰、冠饰,如殷墟出土的簪刻有兽头、鸟头,十分纯朴可爱。西周时期在骨簪上镶有绿松石,制作也很精致。最迟至战国时期,我国首饰种类齐备,包括颈饰、发饰、冠饰、耳饰、手饰、佩饰、衣饰共七类。此后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分别出现了首饰的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大的种类上并没有突破。 二、中国传统首饰的材料审美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勤奋基础上的,同时中华民族也是善于发现美的民族。古人在首饰材料的选择上经历了被动地适应到主动地开发的过程。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古人选择兽骨、石材作为首饰的材料,开始是直接选择形状好的材料来做,后来发展为动手磨制出自己喜欢的形状,陶器出现以后,古人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制作首饰,土与火的交融成就了新型首饰。进入青铜时代后,青铜在硬度、熔点和流动性的优势并没有吸引古人,饰品生来就应是美的表现,结实耐用不是重要的标准,红铜以其美丽的色彩吸引了人类,此时红铜作为饰品材料应用最为广泛。这个时期,古人对石材的审美形成标准,认为石之美有五德,与人的仁、义、礼、智、信进行对比,这样的石被称之为“玉”。在这种标准下的美丽石材被广泛地接受,并制作成首饰佩带,如玛瑙、绿松石等。金银出现后,古人喜其色彩和质地,可以做出很多喜爱造型,并可以很好地镶嵌美丽的石头。此后,中国传统首饰一直是玉与金、银等贵金属结合出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首饰在材料的选择上,首先突出的是材料的美观,其次是材料的可塑性。美丽的东西都可以成为首饰的材料。 三、中国传统首饰的造型审美 首饰的造型一般分为实用部分和装饰部分。中国传统首饰种类多样,除了首饰本身实用部分造型变化不多,或者是在原有的造型基础上进行改良,装饰部分的造型非常多样。对于造型的审美,古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首饰出现的旧石器时代,人们选择骨、角、牙制品,有可能是人们对野兽的力量的崇拜,此后,玉首饰中的玉璧等佩饰则是来源于人们对天地的敬畏。金、银等材质在商品社会中是财富的象征,做成首饰成为古人对财富的寄托。秦汉时期,首饰模仿传说中的神兽造型,说明当时人们对神兽十分信仰,而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信仰则转化为对佛的敬重,与佛相似的首饰数量开始增多,同时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使带有少数民族元素的造型增多。进入隋唐五代时期,妇女地位的上升和经济的繁荣使唐朝代饰品种类进入了一个高峰,由于唐代髻鬟形式多种多样,因此首饰相应地也十分丰富,主要有帽、篦、簪、钗、步摇、翠翘、笄等种类。这些首饰的装饰部分的造型有佛教类、神兽类、花鸟类、人物类等等,反映了当时人们空前活跃的思想。进入宋代,首饰造型风格开始向文人看齐,审美转向闺房与心境,文人气造型的首饰被人们所推崇。元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原因,首饰造型充满了蒙古气息,制作普遍粗糙。此后,首饰一直以宋元时期的造型发展。综上,中国传统首饰的造型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所尊畏、推崇、喜好 160··

药学发展简史

药学发展简史 作者:张钰麟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

药学发展简史 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 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种族繁衍与发展,有着巨大贡献。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珍宝,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有着极其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 1中药学: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过程。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便有了医事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认识和利用。古代,原始人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为了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当时主要食物来源是渔猎动物和采摘植物。最初并不知道哪些可食哪些有毒,难免遇到致吐、腹泻、发汗、止痛、止血等情况,甚至也会有中毒死亡的情况发生。当些现象反复出现时,痛苦的经验和血的教训,使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对人体有不同影响。于是便由被动接受转为有意识的开发利用,从而变害为利,使其为人类除病痛、恢复健康服务。所以说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药

富起来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二)中药学的形成: 1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2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论载3200种药物,是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药物的书。大多只记下药名,对各药作用记述甚少。《山海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史地类古书,书中记载药353种之多,包括动、植物和矿物等类药材。且对药物的产地、形状、特点及效用等内容有所描述。是我国最早记述药物功效的文献,对后世药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被称为我国本草著作开先河之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书,由《素问》和《针经》(又称《灵枢》)两部分组成。书中提到的药中有十种,药方也不多。但对药物味理论和炮制方法及要求却有简要记论述。比如,指出五味和五脏的关系是“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甘入脾”。《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总结前人经验,于治代写成的一部划时代的医学巨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药剂学发展有较大贡献。书中记述了除当代注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