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品诗论史9↑

品诗论史9↑

品诗论史9↑
品诗论史9↑

第9讲(上)测试

一、单选题(共70.00分)

1.

在哪个朝代之前,考与试相分离。

A.

北魏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2.

西晋选官,以什么为主。

A.

世袭

B.

测试

C.

推荐

D.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3.

察举制要求被举者进京接受考试复核,称为策试,关于策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策试是专场书面考试

B.

策试的上家是考察,推举的上家是推荐

C.

策是竹简,将题目写在竹简上,由应试人做书面回答,称作策问和对策

D.

现在的干部笔试,就类似于策试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4.

汉代察举制中,下列哪一科不属于岁科的科目?

孝廉

B.

察廉

C.

进士

D.

茂才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5.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

B.

禅让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6.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中说到:“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考试诗赋,以声病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进士科的设立和哪个皇帝有关

A.

隋文帝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隋炀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7.

九品中正制是在谁创立?

A.

曹操

B.

曹植

C.

曹冲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二、判断题(共30.00分)

1.

在唐代,推荐的方式是由各族首领共推。

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2.

在西周,地方没有为朝廷进贡人才的义务。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3.

允许监察官员“风闻言事”制度大体从西晋时出现,一直沿用到明清A.

正确

B.

错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品诗论史9↑

第9讲(上)测试 一、单选题 (共70.00分) 1. 在哪个朝代之前,考与试相分离。 A. 北魏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2. 西晋选官,以什么为主。 A. 世袭 B. 测试 C. 推荐 D. 考察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3. 察举制要求被举者进京接受考试复核,称为策试,关于策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策试是专场书面考试 B. 策试的上家是考察,推举的上家是推荐 C. 策是竹简,将题目写在竹简上,由应试人做书面回答,称作策问和对策 D. 现在的干部笔试,就类似于策试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4. 汉代察举制中,下列哪一科不属于岁科的科目? A.

孝廉 B. 察廉 C. 进士 D. 茂才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5.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 B. 禅让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6.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中说到:“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考试诗赋,以声病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进士科的设立和哪个皇帝有关A. 隋文帝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隋炀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7. 九品中正制是在谁创立? A. 曹操 B. 曹植 C. 曹丕

品诗论史模拟考试-4(1)

一、单选题(共50.00分) 1.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出自?()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春秋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2. 历史上,南北统一几次?()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3. 袁枚是哪个时期的进士()。 A. 乾隆时期 B. 康熙时期 C.

D. 道光时期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4. “一笑翩然载酒行”山寨谁的诗歌?()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杜牧 满分:2.00 分 得分:0分

B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5. 以下哪个不是淝水大战的关键性人物?()A. 谢玄 B. 谢石 C. 刘劳之 D. 朱序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 6. 以下作者与诗歌不相符的是?() A. 袁枚“花下残棋儿破敌,灯前老泪客弹筝。”B. 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听好音”C. 苏轼“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D. 阮元“守取在人谋,慎哉以古鉴”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7. 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没有修长城?()A.

B. 楚国 C. 燕国 D. 赵国 满分:2.00 分 得分:2.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8. 《饮马长城窟行》的文体是?()A. 诗歌 B. 散文 C.

品诗论史9↑

第9讲(上)测试 一、单选题(共70.00分) 1. 在哪个朝代之前,考与试相分离。 A. 北魏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2. 西晋选官,以什么为主。 A. 世袭 B. 测试 C. 推荐 D.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3. 察举制要求被举者进京接受考试复核,称为策试,关于策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策试是专场书面考试 B. 策试的上家是考察,推举的上家是推荐 C. 策是竹简,将题目写在竹简上,由应试人做书面回答,称作策问和对策 D. 现在的干部笔试,就类似于策试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4. 汉代察举制中,下列哪一科不属于岁科的科目?

孝廉 B. 察廉 C. 进士 D. 茂才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5.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 B. 禅让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6.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中说到:“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考试诗赋,以声病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进士科的设立和哪个皇帝有关 A. 隋文帝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隋炀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7. 九品中正制是在谁创立? A. 曹操 B. 曹植 C.

公开课笔记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郑州大学·徐正英 一、名称: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批史)---古人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评介;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论)---文学的理论原则; 科学叫法: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1.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评价; 2.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学说的讲解和阐释; 3.对重要文学观念演进轨迹的勾勒; 如文学观念的演变:孔子--兴观群怨说,屈原--诗可以怨(离,别也,骚,愁也);荀子--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杜甫--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韩愈--不平则鸣 4.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批评篇章和专著的导读; 5.介绍古人对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及文体的评介情况。 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作用: 1.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能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提供借鉴。(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及理论从来不讲形象,中国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散文,讲究的是声色之美,抒情写景) 2.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文学史(如《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家兼理论家 ·宋代是产生文化巨人的时代: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奖、散文家、词人、诗人、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湖州竹派的创立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们的文学创作往往是在理论指导之下完成的,搞清了他的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他的文学创作。如韩愈的文学理论:文从从字顺各识职;唯陈言之勿去,导致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3.有助于我们阅读鉴赏古代文学的作品(古代的作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文学理论) ·如钟嵘《诗品》对曹植作品的评价: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苏轼的文学理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4.能提高我们的写作修养和写作技能(如《水浒传》,《红楼梦》,《金圣叹评水浒》,《脂砚斋评红楼》,吸收借鉴经验) ·《水浒传》写人:同中见异 武松:城市小市民家庭出身;从小没爹没娘;寄人篱下;有着市民的虚荣。 鲁智深:下等军官出身;跟三教九流打交道,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了解下层昏暗的现实。 李逵:一个流氓无产者;做事不计后果。 ·《红楼梦》结构--网状结构;人物出场--人物展览式;同中见异和对比法;虚写法、实写法。 5.提高民族自信心(中国古代文论外散内连、形散神聚) 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阶段 ·三种观点 (一)郭绍虞先生:三分法 1.从先秦到南北朝(文学观念的演进期)

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_三个时期_观点的形成_李勇

Studies on Aoki Masaru and His Theory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LI Yong 1,2 (1.College of Literature,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2.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 712000.China) Abstract :Aoki Masaru divide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to three periods.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was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research of Koyoto School.Although the theory was finally posed by Aoki Masaru,it also had deep relationship with relevant theories of Suzuki Torao and Naitou Konan. Key words :three periods;Aoki Masaru;Suzuki Torao;Naitou Konan [文艺理论研究] 收稿日期:2009-04-04 作者简介:李勇(1980-),男,陕西蒲城县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助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0年1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Jan.2010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Vol .25No .1 青木正儿(1887-1964),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继狩野直喜、铃木虎雄之后又一位专攻于中国文学研究并卓有成就的中国文学研究大家,《中国文学思想史》(岩波书店,1935年)就是其代表作之一。此书把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上世时期(周、汉);第二时期,中世时期(魏晋南北朝、唐);第三时期,近世时期(宋、元、明、清)。对各个时代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括,分别为“实用娱乐时代”、“文艺至上时代”、“仿古低徊时代”。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创建性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框架。然而,国内学界并未真正重视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思想史》,并未对其理论创见和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一书中,著者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郭绍虞、罗根泽、朱东润、方孝岳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而对青木正儿、铃木虎雄、狩野直喜、盐谷温、儿岛献吉郎等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只字未提。[1]98-155因此,对日本中国学相关理论成果的总结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从日本中国学、特别是京都学派的理论构架上,对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三个分期”观念 的形成进行论述分析。 一“三个时期”的内涵及其分期依据 总体来说,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一书中,青木正儿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梳理。第一方面,探讨儒、道、禅宗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组成部分,儒、道、禅宗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形成了各自的文艺观。例如《中国文艺和伦理思想》、《道家的文艺思潮》分别论述了儒家和道家的文艺观。第二方面,探讨美术、音乐与中国文学理论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文艺观,是在包括文学、绘画、音乐等广义“文艺”的基础上确立,并且形成了用音乐、绘画来阐释文学的思维习惯,因此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分析必须考虑到文学与绘画、音乐的相互关系。例如《周汉的音乐思想》、《周代的美术思想》、《诗文书画中的虚实之理》等着重论述不同文艺领域的互渗影响关系。第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演变的内部规律。在《在支那文学研究中的日本学者的立场》一文中,青木正儿认为,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要借用西方传来的崭新的学术方法和体系,来开拓中国文 青木正儿中国文学理论史“三个时期”观点的形成 李勇1,2 (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2.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青木正儿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一书中提出“三个分期”的观点,力图从全新的角度 对中国文学理论史进行时期划分。着重分析“三个分期”观点的内涵和理论突破,并从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的学术背景中论述此观点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三个分期;青木正儿;铃木虎雄;内藤湖南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2914(2010)01-0082-04

品诗论史9↑

品诗论史9↑

第9讲(上)测试 一、单选题 (共70.00分) 1. 在哪个朝代之前,考与试相分离。 A. 北魏 B. 西晋 C. 隋朝 D. 唐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2. 西晋选官,以什么为主。 A. 世袭 B. 测试 C. 推荐 D. 考察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3. 察举制要求被举者进京接受考试复核,称为策试,关于策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策试是专场书面考试 B. 策试的上家是考察,推举的上家是推荐 C. 策是竹简,将题目写在竹简上,由应试人做书面回答,称作策问和对策 D. 现在的干部笔试,就类似于策试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4. 汉代察举制中,下列哪一科不属于岁科的科目? A.

孝廉 B. 察廉 C. 进士 D. 茂才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5.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 B. 禅让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6. 《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中说到:“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考试诗赋,以声病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进士科的设立和哪个皇帝有关A. 隋文帝 B. 唐玄宗 C. 唐高宗 D. 隋炀帝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7. 九品中正制是在谁创立? A. 曹操 B. 曹植 C. 曹丕

高考古诗阅读题-解答咏史诗阅读题

咏史诗又称怀古咏史诗,是以历史题材为写作对象的诗词,即针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成败或历史人物的功过、朝代的兴衰等,抒发自己的感慨或感悟的诗词。 一、知识梳理 1.在唐代创作咏史诗比较多的诗人有中唐刘禹锡、晚唐杜牧和李商隐。刘禹锡的咏史诗多采用七言律诗或绝句形式,如《乌衣巷》、《石头城》、《西塞山怀古》等;杜牧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七言咏史绝句,如《赤壁》、《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李商隐的咏史诗大多是托古讽今之作,如《隋宫》、《贾生》、《筹笔驿》等。 2.咏史诗标题常含“怀古”一词,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或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地点入题,如杜甫的《蜀相》、杜庠的《赤壁》(2004年上海卷)。 3.咏史诗常见的题材有勾践灭吴、项羽自刎、昭君出塞、赤壁之战、李杨(贵妃)爱情等,咏史诗中咏叹较多的历史地点有赤壁、金陵等,杜甫常咏赞蜀相诸葛亮以抒发自己忠君爱国之情。 4.以诗论史是指在概括历史事件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褒贬评论。如杜牧和王安石的同题诗《题乌江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态度迥异,杜牧诗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为项羽自刎而惋惜,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王安石诗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认为项羽失败是历史必然。

5.借古讽今是指对社会政治有所不满,借剖析历史事件抨击封建统治者。此类诗长于精辟议论,如杜牧《过华清宫》(2003年上海春招卷)通过写唐玄宗命人给杨贵妃送荔枝一事,鞭鞑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淫逸误国,警告封建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6.借古抒怀是指借评析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思想感情的间接抒情方法。此类诗中历史人物与作者之间是类比或对比关系。一类诗是借助类比手法,以历史人事与自己的相似点为抒怀连接点。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比,借廉颇老了尚思为国效力来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另一类诗是借助对比手法,以历史人事与自己的相反点为抒情连接点。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借追忆功业非凡的三国英雄周瑜,抒发了仰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7.咏史诗所抒发的思想情感一般有以下七种:(1)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2)抒发怀才不遇、志不得伸的苦闷;(3)抒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懑;(4)揭露(批判)统治者贪图享乐、奢侈淫逸的昏庸腐朽;(5)表达同情人民疾苦、担忧国家命运的忧国伤时之情。(6)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历史覆辙。(7)抒发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慨。 8.咏史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借古讽今、借古抒怀、借景抒情、对比、细节描写等。 二、题型分析

品诗论史1

第1讲测试 一、单选题(共70.00分) 1. 章教授本人最喜欢《登南神光寺塔院》的哪两句诗? A.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B.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C.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D.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2.

中华一词,最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代 B. 东晋 C. 西晋 D. 晚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3. 以下选项中作者与作品不相符的是A. 李百药《北齐书·高昂传》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C. 何景明《彭生行》 D. 张淏《爱国歌》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4. 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山一层楼”中“更上一层楼”指的是哪座楼 A. 岳阳楼 B. 鹳雀楼

黄鹤楼 D. 滕王阁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5.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是刘禹锡所作《台城》,请问台城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座城市 A. 北平 B. 洛阳 C. 金陵

安阳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6. 下列哪一个人不是清初遗民诗人? A. 王夫之 B. 韩偓 C. 顾炎武 D. 屈大均 满分:10.00 分

品诗论史5↓

第5讲(下)测试 一、单选题 (共70.00分) 1. 《饮马长城窟行》的文体是? A. 诗歌 B. 散文 C. 汉乐府 D. 小说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2. 48年,匈奴分裂。一部南下附汉,称南匈奴,他们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A. 河套 B. 东北三省 C. 北京 D. 江南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3. 在唐代,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之世,都与突厥有过战争,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哪位在位之时? A. 高祖 B. 高宗 C. 太宗 D. 武则天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4.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5.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时期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A. 违背了历史潮流 B.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 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6. 史书载:“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典狱,以文臣知州,卒成一代文明之治。”引文中的“以儒立国”可能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推行“削藩制” D. 创立行省制度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7. 唐代诗人岑参写的哪首诗堪称是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A. 《蜀道难》 B.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品诗论史1

品诗论史1 第1讲测试 一、单选题(共70.00分) 1. 章教授本人最喜欢《登南神光寺塔院》的哪两句诗? A.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B.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C.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D.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2. 中华一词,最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A. 汉代 B. 东晋 C. 西晋 D. 晚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3. 以下选项中作者与作品不相符的是A. 李百药《北齐书高昂传》 B.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C. 何景明《彭生行》 D. 张淏《爱国歌》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4. 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山一层楼”中更上一层楼”指的是哪座楼A. 岳阳楼 B. 鹳雀楼 C. 黄鹤楼 D. 滕王阁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5.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是

刘禹锡所作《台城》,请问台城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座城市A. 北平 B. 洛阳 C. 金陵 D. 安阳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6. 下列哪一个人不是清初遗民诗人? A. 王夫之 B. 韩偓 C. 顾炎武 D. 屈大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通识类MOOC修读指引

通识类MOOC修读指引 一、课时与学分 序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主讲人 1 积极心理学30 2 王晓钧、高秋凤等 2 生活中的经济学18 2 陶一桃、王保卫等 3 唐宋词与人生36 2 范晓燕、周萌等 4 礼行天下28 2 李丽、贾芳等 5 工作中的心理与行为3 6 2 王忠、丁夏齐等 6 品诗论史36 2 章必功、周萌等 7 《资治通鉴》与传统政治文化36 2 周萌、左江等 8 论语讲诵36 2 徐晋如、梁立勇 二、课程介绍 1、《积极心理学》 本课程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 质,研究如何让人活的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 理感受。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望不可及的,每 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方法、新技巧及建立新 习惯来获得幸福。 2、《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对经济文化的一种研 究。所谓的经济文化,不是经济加文化,而是 特定文化中的经济行为与经济行为下的文化 特质。文化是浪漫的经济,经济是实在的文化。 没有无文化的经济,也没有无经济的文化;人 们在价值规律中徜徉时,总是踏着文化的韵律; 在文化中遨游时,又常常遵循着价值规律,经济文化把经济的人和文化的人高度地统一起来了。

3、《唐宋词与人生》 该课程是将唐宋词置于新的审视视域,力 求发掘和欣赏唐宋词所蕴含的“人生”命题 及审美意蕴。本课程由范晓燕教授以清新温婉 的教学风格,带着你或淡或浓地浸染唐宋词之 风韵,体验和感悟人生;带着你从现代走进经 典,从经典走进现代,走进一块“诗意栖居”的心灵绿洲。 4、《礼行天下》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代表着优雅的行为 举止,得体的仪容仪表,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 和品味。我们刚踏入学校和社会时遇到很多困 惑,如何在激烈的面试中体现自己?如何在接 待客人时大方得体?如何在交往中迅速融入 团体?本课程将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展示人 际交往中的礼仪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个人魅力,在商务活动中做到举止得当,进退有度,以“礼”服人,以“仪”修身。 5、《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 本课程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 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按照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人们在组织环 境中职场行为的规律,力求更好地理解、预测 和改变工作环境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期望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给你一双认识自己和周围人的透视眼,更好地适应职场生活,及早谋划未来的发展蓝图。 6、《品诗论史》

品诗论史↓

第5讲(下)测试 一、单选题?(共??分) 1. 《饮马长城窟行》的文体是? A. 诗歌 B. 散文 C. 汉乐府 D. 小说 满分:分 得分:?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2. 48年,匈奴分裂。一部南下附汉,称南匈奴,他们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A. 河套 B. 东北三省 C. 北京 D. 江南

满分:分 得分:?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 教师评语: -- 3. 在唐代,高祖、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之世,都与突厥有过战争,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哪位在位之时? A. 高祖 B. 高宗 C. 太宗 D. 武则天 满分:分 得分:?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4.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糅合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满分:分 得分:?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5.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时期以来的三十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商艺术。他的这一做法() A. 违背了历史潮流 B. 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C. 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 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满分:分 得分:?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6. 史书载:“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典狱,以文臣知州,卒成一代文明之治。”引文中的“以儒立国”可能和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 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推行“削藩制” D. 创立行省制度 满分:分 得分:?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7. 唐代诗人岑参写的哪首诗堪称是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A. 《蜀道难》 B.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陈廷敬的诗坛地位与宗杜倾向

陈廷敬的诗坛地位与宗杜倾向 陈廷敬1638~1712,原名陈敬,顺治帝赐名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年号午亭山人。卒谥文贞。山西泽州治所今山西晋城人。出身官宦世家。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次年中进士,授庶吉士,顺治十八年散馆授内秘书检讨。自康熙八年1669始,历任国子监司业、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经宴讲官等职,自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686~1688三年之间,更历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及吏部尚书。二十七年任吏部尚书时因亲家湖广巡抚张汧贪黩案受牵连,乃引咎辞职,两年后复起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不久又官复工部尚书,三十年1691为会试总裁,改刑部尚书,后又改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四十二年1703晋文渊阁大学土,兼吏部尚书,四十七年1708致仕,五十年1711因首辅大学士张玉书去世,奉命入直,总领阁务,次年病逝。陈自称“入仕五十年”《入仕》,《午亭山人第二集》,下简称《第二集》,康熙年间本,“遭逢盛朝,位为上相,翊赞圣王齐于尧舜文武”林佶《午亭文编》序,对康熙盛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可参见刘伯伦《陈廷敬》第四章,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陈廷敬显然首先是康熙年间的政治家,或者说是颇有政绩的台阁重臣。其次陈廷敬“以其渊雅之才,从容载笔,典司文章”《四库全书•午亭文编提要》,下简称《提要》,曾以总编或总裁官的身份主持《明史》、《大清一统志》、《大清会典》、《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康熙词谱》等史书与辞典的编纂工作,堪称清代文化功臣。再次,陈廷敬一生专心南宋理学,其《题张孝先所刻〈濂洛风雅〉》所谓“无穷风雅归濂洛,有用文

章学孔周”《第二集》卷一,著有《困学绪言》,批评明代王学空疏、虚妄之弊。因此,陈廷敬也是一位理学家。最后,陈廷敬还是康熙年间的一位重要的诗人与文章家,这有其收入《四库全书》的《午亭文编》50卷《四库全书存目》为《尊文堂集》80卷与《午亭归去集》即《第二集》3卷为证,据研究者统计,二书诗23卷,有2500余首,加上四库全书本《午亭文编》50卷曾删去的90余首,凡2600余首,数量相当可观。但是其诗人身份却长期为其政治家等身份所掩盖,为人们所忽略。这对陈廷敬来说,显然有失公正;对陈廷敬的研究来说,也不够全面。 从清诗史的角度来看,陈廷敬实为康熙诗坛不可忽视的诗人之一;而从康熙台阁诗人的角度看,陈廷敬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与另一重要台阁诗人王士禃成为康熙诗坛的“双璧”。陈廷敬今日为论者所忽略,并不等于其诗人地位在清代诗坛也被排斥。 我们必须看到陈廷敬《午亭文编》50卷,包括诗集20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尊文堂集》80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提要》给予高度评价,这都是难能之事。《四库全书》所收明清别集只有238部,列入存目者也不过583部,尽管其收录标准有一定局限性,但《午亭文编》能进入《四库全书》,无疑是其价值与地位的标志,是当时社会对它的肯定。《提要》誉之为“其著述大抵和平深厚,当时咸以大手笔推之”。而清代最著名的沈德潜的清诗歌选本《国朝诗别裁集》乾隆二十五年教忠堂重订本,选收清代乾隆朝之前996人3952首诗,其《凡例》称“是选以诗存人,不以人存诗”,“而名位、交游之念,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第一讲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一) 主讲人:徐正英教授郑州大学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名称 约定俗成的两个: 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批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论) 讲者认为不太全面: 1、文学批评讲古人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评介; 文学理论讲文学的理论原则。 2、我们所学习的则既有理论原则,又有作家作品。 例如,曹丕《典论·论文》: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学的作用)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文学的本质,文学理论)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齐气:女人味) (作家评点)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评介作品) 因此,讲者认为应该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 1、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评介。 2、对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学说的讲解与阐释。 3、对古代重要文学观念演进轨迹的勾勒。 4、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批评篇章和专著的导读。 5、介绍古人对古代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体等的评介情况。 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作用 1、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从不讲形象的,而讲语言美:声色之美;抒情写景) 2、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文学史。 3、有助于我们阅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 4、能提高我们的写作修养和写作技能。

5、提高民族自信心。 四、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阶段 分期法: 1、第一种观点:郭绍虞“三分法” 从先秦到南北朝———文学观念的演进期限 从隋唐到北宋————文学观念的复古期(讲者存疑,认为不全面) 从南宋到现代————文学观念的完成期 2、第二种观点:张少康“五分法” 先秦时期———萌芽产生期 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 唐宋金元———深入开掘期 明清时期———繁荣鼎盛期(讲者存疑) 近代———中西结合期 3、第三种观点:王运熙“四分法”(最为讲者推崇) (1)先秦两汉时期———萌芽发展期 特点:①文论资料多是片断言论,多数散见在先秦诸子之中。 ②先秦时期文论、艺术论、诗论、乐论往往是混同并结合在一起。 ③先秦时期以儒道两家理论最为突出。 ④汉代出现了若干单篇文学理论批评的论文,但是论述范围较窄,大抵是就一部书或一篇作品、一种文体、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指导思想较保守。 (2)魏晋南北朝————发展繁荣期 特点:①不仅产生了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单篇论文,而且还产生了体大思精、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 ②研究范围扩大,不仅讨论了很多作家、文体,还讨论了很多问题。 ③指导思想比汉代解放,比较重视日常生活的抒情写景。 ④南朝骈文理论大发展。(讲究对仗、辞藻华丽、主张用典) (3)唐宋时期————深入开掘期 特点:①文学理论资料超过了以往历代文学理论批评资料的总和。 a.诗话、词话等著作大量产生。 b.唐宋人自选的诗词选本(加评点)大量产生。 ②指导思想方面,儒家思想重新抬头,比汉代思想解放些,比魏晋南北朝又保守些;重新强调文学作品的教化作用,但也并不排斥文学作品的日常抒情写景。 ③唐宋时期(尤其宋代),艺术趣味及审美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普遍崇尚恬淡闲远之美。(与六朝形成鲜明对比。) 宋代的文学理论: ●文学家的文学理论 ●政治学的文学理论 ●理学家的文学理论 这三种理论本来是对立的,但在文学审美趣向上却惊人的一致。例如: 文学家:梅尧臣主张“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苏轼主张“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政治家:王安石主张“看似平淡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诗词歌赋皆为史――巧用诗歌资源,丰富历史教学

诗词歌赋皆为史――巧用诗歌资源,丰富历史教学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我同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诗人喜欢以诗咏史,他们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而且王朝的兴衰荣辱也都尽现其中。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盈天地之间,凡涉着作之林,皆史学”。按照这一观点,我们若能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引用一些诗歌,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以诗导史,营造氛围,激活课堂 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兴趣”。历史课堂上,适时选取一首紧扣内容的诗词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 案例一:在讲授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引用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通过诗词导人,再现了一个一统华夏、再造乾坤、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秦王赢政形象,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案例二: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中,以《长征》引入,“红军小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8个字展示了艰苦卓越的长征画面,很容易让学生走进那段不寻常的岁月,也使得课堂诗意盎然,生动活泼。“良好的开端是

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诗词导人,可以为学生学习新课程,接受新知识营造浓厚的气氛。 二、以诗讲史,创设情境,传授知识 现在的历史教材由于受到篇幅和课时的限制,叙述基本上是提纲式,如果我们照本宣科,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古今多少事,都在诗词中,选择一些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叫代特征的诗歌,可以再现史实情境,形象生动地展开教学。 案例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描述的是东汉末年这段历史,历史画面感强烈,将教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形象地认知史实,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 案例二:“开元盛世”时,经济高度繁荣,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仝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以典型的写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景象。课堂上引用这首诗词,实现文史结合,可以充实历史课教学的内容,增加历史课堂的美感。 总之,很多诗歌本身就是“诗化”的历史,能印证教材的基本史实。借助这些诗歌进行历史教学,能使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变得鲜活,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对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知识助益甚大。 三、以诗论史,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千古兴亡诗

千古兴亡诗:品诗论史 帝王之诗 古之诗人中有位极帝王者。开国之君(含中兴之君)刚健,豪放而慷慨,旨意紧扣社稷事业。亡国之君,柔软,亡之前赏心风花雪月,婉约而香柔,亡之后(囚徒之君)伤心风花雪月,婉约而哀软。开国之君,诗词余事,本色是政治家。亡国之君,刻意诗词,“此身合是诗人末”? 且听开国之君和一代雄主的龙吟虎啸。汉高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将安所施? 楚霸王《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倬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魏武帝《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魏文帝《至广陵於马上作》: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晋高祖司马懿《宴饮诗》: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武阳。 唐太宗《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偏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武则天: “均露均霜标胜壤,好风好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谷底浴云衣。” 黄巢《菊花诗》: 我待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宋太祖: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咏日》)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咏月》) 金海陵王完颜亮《题扇》:“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题临安湖山画壁》: 自古车书一混同,南人何事费车工。 提师百万临江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

毛先舒《诗辩坻》诗论研究 毛先舒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诗辩坻》是其青年时期的文论著作。《诗辩坻》诗歌理论远绍明代七子派,近承云间诗派,在清算明代诗学流弊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复古与格调,赋予其新的内涵,构建了毛先舒早期的诗学理论体系。 明清之际的历史巨变和文化嬗变给文士造成了强烈的精神冲击,他们致力于对明代诗学进行反思,并力图重振儒家诗学。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毛先舒所在的西泠派受到七子派与云间派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诗学主张,毛先舒也有了其早期的诗学思考并呈现于《诗辩坻》中。 毛先舒《诗辩坻》诗歌理论涉及诗歌本质、诗歌源流、诗法、诗体和诗用五个方面,在诗歌本质论上,他以“诗言志”为诗之本,提出“原志以吐辞”,同时重志而不废情,主张“缘情而述文”。在诗歌源流论上,毛先舒提出“诗之三源”说,将诗歌源流归于《诗》《骚》与乐府,并基于此提出“文缘世降”说,且有着明确的尊唐贬宋倾向。 诗法论上,毛先舒对立意与“构局”、对仗和音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将“诗无定法”看作是诗法的最高境界。诗体论主要探析的是诗歌体制与风格,体制论上,毛先舒古体以五言为准,近体以七言为著,乐府则五、七杂言并举;风格论上,他主风骨尚含蓄,还特别强调诗人品性、才学与诗歌风格的关系。 在诗用论上,毛先舒有着浓厚的儒家诗教思想,力图重振儒家诗教,推崇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他认为诗歌是施行礼教之“善物”,立志以诗歌“治于天下”,并强调“事父”与“事君”的忠孝思想。《诗辩坻》所呈现的毛先舒早期诗歌理论在其诗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和铺垫作用,他后期的诗学理论大都由此发散。

《诗辩坻》的格调诗论上承明代格调说,下启清代格调论,在格调诗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外,《诗辩坻》中所体现的儒家诗学观更是清初儒家诗学重振的重要成果之一。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

“萌芽杯”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素养竞赛九年级备考指南(共两大部分,共70题) 传统文化常识(50题) 1、解释“洛阳纸贵” 2、(西晋文学家左思写下《三都赋》是人们竞相传抄,使得洛阳城的纸价大涨:后来用来形容某作品为世人所追捧。) 3、解释“江郎才尽” 4、(江郎即江淹,南朝时文学家,少时精于诗文,晚年却文思衰竭。此词原指江郎的才华用尽了,后来用来比喻一个人年老文思渐衰,才情减退。) 5、解释“文以载道” 6、(这是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闷得解释得到完善的一种文章观,意思是:“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地。可见文章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7、(《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305)篇诗歌。 8、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9、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 10、在文学史上素有“诗史”之称。 11、中唐诗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题乐府”,他和元稹等发起进行的(“新乐府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12、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赞誉屈原的(《离骚》)一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诗经》)一书。 13、汉代辞赋家(贾谊)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鵩鸟赋》,后人称誉“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14、建安诗人(曹植)的诗歌作品《白马篇》等以及抒情赋《洛神赋》都具有比较突出的浪漫主义倾向。

品诗论史1

第1讲测试 一、单选题 (共70.00分) 1. 章教授本人最喜欢《登南神光寺塔院》的哪两句诗? A.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B.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C.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D.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2. 中华一词,最开始出现在哪个朝代 A. 汉代 B. 东晋 C. 西晋 D. 晚唐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3. 以下选项中作者与作品不相符的是 A. 李百药《北齐书·高昂传》 B.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 C. 何景明《彭生行》 D. 张淏《爱国歌》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 教师评语: -- 4. 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山一层楼”中“更上一层楼”指的是哪座楼

A. 岳阳楼 B. 鹳雀楼 C. 黄鹤楼 D. 滕王阁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5.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是刘禹锡所作《台城》,请问台城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座城市 A. 北平 B. 洛阳 C. 金陵 D. 安阳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教师评语: -- 6. 下列哪一个人不是清初遗民诗人? A. 王夫之 B. 韩偓 C. 顾炎武 D. 屈大均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B 教师评语: -- 7. 卞彬的《蛤蟆赋》“科斗唯唯,群浮暗水。维朝继夕,聿役如鬼。”说的是古代哪个阶层 A. 皇帝 B. 官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