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教学案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第一单元从宏观上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第一次从微观上认识了物质,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尽量建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三)具体分析

(四)教学目标

①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同时,从物质的状态变化,体会物质的多样性。

②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③通过对淡水资源和自来水生成过程的学习,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五)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1.关于对分子的认识

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变化。正是由于“在原子、分子水平上”使得化学不同于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地理学等自然科学。本节教材以水分子为例,重点研究了分子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水的认识,获得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运动的特殊视角,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或图示或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同时又在不断的运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巧妙地跨越存在于微观和宏观世界之间认识上的鸿沟,初步建立微粒观。

2.天然水的组成及净化

天然水是常见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对天然水和蒸馏水组成成分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初步形成物质分类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净化天然水是初中化学分离混合物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让学生学习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如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同时形成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即根据混合物各组成成分之间性质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得到纯净物。如过滤就是利用了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颗粒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蒸发或蒸馏则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微观粒子在相同条件下运动速率存在较大差异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二、教学设计: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让学生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②让学生通过对水分子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下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地面”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从宏观-- 微观--宏观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问题1:水在发生状态变化时,水分子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

1.活动:观察下列实验,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敞口放置的一杯水,长时间后会看到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②加热针筒中的水,观察的现象是 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③10mL水和10mL酒精混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2.小结:通过上述分析,由此说明:

①水分子总在不停地,水分子之间有。当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实质上是水分子发生变化。

②物理变化实质上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2:水分子是如何排列的?不同状态的水其分子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呢?

1.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固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

②液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③气态时水分子排列,分子运动,水分子间隔

2.小结:①在任何状态下,水分子都在不停地。

②在固态时,水分子排列,而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排列。

③状态不同,分子之间的间隙,分子之间间隙由小到大的顺序为。预习诊断:

1.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说明水分子()

A.本身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D.水分子分成了更小的粒子

2、“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这句诗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最小的粒子

3、水结成冰时()

A、水分子停止运动

B、水分子无序排列

C、水分子有序排列

D、水分子吸收热量

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二、反思拓展: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是什么呢?

1.活动:解释下列现象,并思考影响水分子运动的因素是什么?

①夏日雨后路面的水渍一会就消失了:原因是。

②热水锅盖上有许多水滴:原因。

2.小结:①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是。

②能量越高,分子运动越,分子间的间隔越。

③影响物质状态变化的因素,实质是_________ __ 。

④通过以上预习尝试说出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实现天然循环的?

三、系统总结:

①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很小,分子在不停地,分子之间有。

②物质状态不同,分子排列方式,分子之间的间隔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③影响分子运动的因素是,能量越高分子运动越,分子间的间隔越。

四、限时作业: 10分(达标率:)

1、(4分)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

(1)构成水的微粒是;

(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

2、(1分)分当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站在远处能闻到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分裂成原子

B、分子很大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之间有间隔

3、(1分)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个物理变化

B、这是个化学变化

C、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

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

4、(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 、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5、解释下列现象

①湿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的快。(1分)

②天然水经过蒸发形成空中云雾,再通过降雨返回地面,实现水的天然循环。(2分)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以及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体会分类的思想。

2、学习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通过对淡水资源和自来水生成过程的学习,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问题1:如何将河水净化为饮用水?

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25第2、3自然段,说说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为什么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

学生活动2、阅读P26《实验探究》中“净化天然水”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每一步的作用分别是什么?①是,其作用是;

②是,其作用是;

③是,其作用是;

④是,其作用是。

(2)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

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其内容和作用分别是:

一贴:是,其作用是。

二低:①是,其作用是;

②是,其作用是。

三靠:①是,其作用是;

②是,其作用是;

③是,其作用是。

(3)在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小结:

(1)过滤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

⑵过滤操作要注意。

问题2:如何将饮用水净化为蒸馏水?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27页,回答:

1、蒸发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

2、蒸馏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蒸馏既可除去液体中的

固体,又可除去沸点不同的液体。

学习活动2:阅读教材P27页,学会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1、由称为混合物。例如、。

2、由称为纯净物。例如、、。

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等净化操作,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二次污染,所以要后再饮用。

预习诊断

1.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属于纯净水的是 ( )

A.雨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2.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

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

B.吸附

C.取水

D.消毒

3.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

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预习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

二、反思拓展:

1、某同学对黄泥水进行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如何从微观角度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如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三、系统总结: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哪些?分别使用于哪类混合物?

①方法一:,它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②方法二:,它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③方法三:,它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四、限时作业:每空1分共计10分(达标率:)

1、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

A、过滤

B、蒸发

C、蒸馏。请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填序号)

(1)食盐和泥沙(2)酒精和水( 3)海水中获取食盐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 B.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

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

合物的是()

A 、

B 、

C 、

D 、

4、某市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

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

误,该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_____(填“可溶性”

或“不溶性”)杂质。

(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

(二)具体分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同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体会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含义。

(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能够对已知物质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初步形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的认识。

(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够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5)学习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四)典型教学内容教育价值分析

1.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的实验探究以及对该变化的微观分析,首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意识到就连水这样简单的物质组成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物质组成的探究欲望;其次通过水电解的宏观现象的观察与微观实质的分子,形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化学科学的独有的思维方式,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在化学变化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认识;再次,让学生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实验事实中,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另外,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初步认识水可以发生分解、氢气可以燃烧和氧气可以助燃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同时,学习根据物质的性质验证氢气和氧气的方法。

2.化学反应的表达方法

本节教材展示了两种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一种是文字表达式,另一种是分子结构模型表示法,这是学生最早接触到化学反应表示方法。这两种表示方法虽然都不够科学,但是都能反映出化学变化的一些信息,例如文字表达式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分子模型表达式还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变化。在学生初学时,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掌握了这两种表示方法,可以为后面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学习的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二、教学设计:

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同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是有条件且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认识,体会氢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含义。

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的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对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分析,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3、能够对已知物质性质按照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初步形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的认识。

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够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知的化学反应。

5、学习从微观的视角分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 编辑人:鲁东大学08级经济系 李建鹏 第一章 分式 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如果整式A 除以整式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且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式子B A 为分式。其中, A 叫分式的分子, B 叫分式的分母。 注意:①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不能将它变形,不能约分后去判断,即使它约分后是整式 也不能说它就是整式,约分之前是分式这个式子就是分式。如:x 2/x 是分式,虽然约 分之后等于x 是整式,但约分前是分式。 ②π是常数,所以a/π不是分式而是整式。 2.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 3.关于分式的几点说明: (1)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未知数; (2)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式,对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为零; (3)分数线有除号和括号的作用,如:d c b a -+表示(a +b )÷(c - d ); (4)“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式有意义(分母≠0),二是分子的值为零,不要误解为“只要分子的值为零,分式的值就是零”。 4.一般的,对分式A /B 都有:①分式有意义 B ≠0; ②分式无意义 B=0; ③分式的值为0A=0且B ≠0; ④分式的值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 ⑤分式的值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 5.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值不变。 二、分式的乘除法 1.分式的乘除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的乘方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除。 2.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注意:①当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时,直接约分; ②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将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再约分。 3.最简分式: 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 一般要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法 1.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 ,把异分母的分式化为同分分母的过程。 通分原则:异分母通分时, 通常取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通分步骤: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 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二)科学探究的途径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 、、。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 药品的使用原则 (1) “三不”原则:不能; 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能。 (2) 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mL,固体只需。 (3)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要放在。 2.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 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与容器口紧挨。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一定量的液体:所用仪器:和 (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 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 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 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 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 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 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3.物质的加热 ⑴酒精灯的使用 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 用加热。 ②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鲁教版初四)九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鲁教版初四知识点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 一、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形如 y=k/x (k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k是比例系数。若y=k/nx 此时比例系数为:k/n,如y=2/3x的比例系数为2/3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 (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 (2)自变量x次数不是1,x 与 y 的积是非零常数; (3)除 k、x 、y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现形式:(k为常数,k≠0) (1)y=k/x (2)xy=k (3)y=kx-1(即:y等于x的负一次方,此处x必须为一次方) 2.K的几何含义: 反比例函数y=k/x (k≠0)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k/x (k≠0)上任意一点P作x轴、y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B,则所得矩形OAPB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 轴相交。 2.性质: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y=k/x⑵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k的值 ⑷把k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y=k/x中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2.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结合函数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特别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 一、锐角三角函数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直角。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 sin ∠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 A记为∠A的正弦;sinA=a/c cos∠ 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 A记为∠A的余弦;cosA=b/c tan∠ 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 tanA=sinA/cosA=a/ b tan A记为∠A的正切 1.sin=对/斜 cos=邻/斜 tan=对/邻 2.sinA=cos(90°-A) cos A=sin(90°-A) tanA=sinA/cosA sin2A+cos2A=1 3.增减性(A为锐角) sinA 、tanA随着∠A的增大而增大,cosA、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学案(新版)鲁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学案(新 版)鲁教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制镁的转化过程; 3.通过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4.知道如何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材预览: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主要以_____的形式存在。 2.从海水中制取金属镁的转化过程如下 (在横线和方框内填写相应的物质名称): 海水或卤水镁 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常规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外人们在海底又发现了一种新型能源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还蕴含着一种多金属结核---_________。 4.海水中除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外,还有丰富的_____和_____资源。 5.目前,世界上已经采用的海水淡化方法中最普遍采用的是______法中的

“_________________”,另外还有:_____法和______法。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P 30~31, 交流和总结: 1、海水中溶解的盐占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多(离 子符号)。 2、利用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是: 海水或卤水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了解海底矿物。 ,,交流和总结: 学生活动2:阅读课本P 31~32 1、海底有哪些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 知识点三:海水淡化 1.结合课本中所给出的仪器、药品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得到淡水,原理是什么?

独家(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题汇总(word打印版) 1.1化学真奇妙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弯曲 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 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3.下列变化中,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 C. 木柴燃烧 D. 面包发霉 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 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 其中发生变化的是()

A. 黄山云海 B. 徽州石雕 C. 广德太极洞溶洞 D. 阜阳剪纸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 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 很快会干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7.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的燃烧 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 8.下列过程中, 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 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9.下列过程中, 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 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 10.水通直流电, 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 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 加热, 白糖熔化变成液体, 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 生成了碳, 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 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 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 能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 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 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 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 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 (2)能源问题:________ . (3)粮食问题:________ . (4)环境问题:________ .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 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 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 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 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 此时, 蔗糖分子本身

九年级化学全册1.1奇妙的化学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第一课时 【学习准备】 1、木材、棉花、石料等都是_________材料,而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都是_________材料。 2、化学已渗透到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 ___________研制、______________探索等。 3、有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 化。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 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方面发生了变化。 6、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____________的变化,经常表现为______能、______能和______ 能。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原料________________地转变成产物,生产 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随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 2、人类的生活需要能源,下列能源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光 B、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C、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和发出的光 D、水利发电 3、镁带燃烧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A、镁带变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放出大量的热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绿色化学特点的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

鲁教版(五四制)美术九年级上册《神州风光览胜》教案

《神州风光览胜》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与评述活动,使学生比较概括地、审美地、具体地了解中国神州的大好河山和无限风光。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国近年来的发展,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3、使学生体验摄影作品艺术美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风光名胜的赏析,了解华夏文明起源和近年来祖国的发展。 难点:体会和认识摄影作品中体现的艺术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加深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画挂图资料等。 学生:教材、笔记及小组分头收集的图片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朗诵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提问:这是谁的诗句?描述的是哪一座山?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泰山是五岳之首。本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祖国的大好风光。引出课题:神州风光览胜。 三、课堂发展 1、泰山 (1)播放泰山视频及图片,了解泰山历史及文化,了解泰山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要性。 (2)泰山四大景观(结核图片欣赏)泰山日出、泰山雾凇、雨凇、泰山佛光、云海玉盘。 2、长城夕照

(1)长城始建于什么时候?谁将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 (2)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3)哪个同学能讲一段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本幅作品突出表现了“夕照”的迷人色彩,使雄伟的长城平添了几分妩媚。 3、华山西峰 (1)多媒体展示图片,问:图片上的人物怎么了?根据学生回答引出下几幅图片,让学生了解西峰的秀丽与险峻。 (2)结合劈山救母的故事介绍西峰景点,让学生由西峰进而了解华山。 4、蓬莱三岛 (1)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引出蓬莱岛的传说,引出蓬莱三岛的由来。 (2)简介蓬莱三岛及欣赏:学生讨论蓬莱三岛的造型特点,并欣赏画家笔下的蓬莱三岛。 5、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 展示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图片,让学生比较其异同,了解天池的形成及其周围地形地貌,了解其审美特点。 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1)结合图片讲述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地形地貌特点,了解张家界森林公园。 (2)生物资源的宝库:植物、动物、药材等。 (3)著名景点欣赏。 7、成山头夕照 结合图片讲述山东威海的成山头的地形地貌特点,了解成山头。 威海的成山头是胶东半岛的最东段,谓之“天尽头”。山之阴影中,夕阳的一抹余晖残留崖上,像大海边一朵盛开的花朵,在整个画面的冷色调中显得格外突出。 四、小结 1、组织全班交流欣赏感想,畅谈自我体会和收获。 2、教师总结,鼓励学生亲近自然,用心灵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与秀美,倡导学生热爱祖国、爱护自然。 五、课后拓展 欣赏了祖国各地风景,你最想去那个地方旅游?你希望如何实现你这一愿望? 六、布置作业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学案: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3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初步学会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能梳理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参加反应的木炭、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若生成4.4g二氧化碳,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g。 2.某反应AB+CD=AD+CB,若25gAB与10gCD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AD,则10gAB与CD完全反应,生成CB的质量是g。 3.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氢气,欲制取1g氢气,需电解水多少克? 4.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现有一种能帮助消化、减缓胃痛的药品A,能中和胃液中过多的胃酸,药品A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含量为260mg/片。若患者按医嘱服用药品A,每日两次、每次3片,请你计算服用药品A一天理论上可以中和盐酸中的氯化氢多少毫克? 5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O2质量(g)346 SO2质量(g)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2的质量比是。(2)第一次为什么生成6g的二氧化硫而不是7g的二氧化硫? (3)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4)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方法探究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2284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 (1)反应结束后X的质量g 。 (2)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0g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常温,测得容器内仍有2g,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 A.1:4 B.1:2 C.1:8 D.1:9 反思交流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初中三年级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学校 班级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一句名言抄写在方格内。(2分)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毛泽东 2、《曹刿论战》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2分) 3、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 ,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 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开发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6、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成功创作了小说《简·爱》,小说的主人公 是一位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女性。(2分) 7、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九年级化学全册 物质组成的表示学案(无答案) (2012新版)鲁教版

课题:物质组成的表示3 课标与教材: 课标要求:“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教材分析: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其前提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在次基础上,教材以水为例,设计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由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2、能读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的物质结构理论来说明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几种元素的质量比 3、会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一、知识链接: 1、回答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环节一: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一:阅读课本73页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相对分子质量概念 练兵场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O 3 NaCl CO 2 Cu(OH) 2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总结 环节二: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学生活动二:阅读课本73页

九年级化学《8.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学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总第3课时) 【学习目标】1、说出人体化学元素及常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2、了解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意义 3、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学习重点: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认识元素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说出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及常见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活动1:阅读教材P55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中必须需要的化学元素包括元素和元素。其中常量元素有种。分别是、、、、、、、、、、。微量元素主要有、、、等,这些元素以形式存在于人体内。 2、某人患了骨质疏松症,则他体内缺,若患了贫血病,则他体内缺,若患了甲状腺肿大,则他体内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铁 B、锌 C、钙 D、碘 活动2:阅读P56“多识一点”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学习任务二:说出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意义,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活动3:阅读教材P57了解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意义。 二、合作共建: 你经常使用保健品吗?调查市场销售的补铁、补钙、补锌的保健品的成分及销售情况。谈谈你对保健品的看法。 三、系统总结: 用心爱心专心 1

四、诊断评价: 1、某人患了呆小症,他儿童期缺乏的元素是() A、铁元素 B、钙元素 C、氟元素 D、碘元素 2、中央电视台报道,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又启动“酱油加铁”“酱油加铁”的意义是() 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病③改善酱油的味道④增加黑色素⑤减少厨房污染物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饮具,其主要原因是() A、铁锅中含有碳元素 B、价格便宜,不易生锈 C、传热慢,保温性能好 D、烹调后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4、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是() A、铁 B、碘 C、钙 D、锌 5、人体缺碘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提高人体素质,食物补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⑴碘是人体和动物体内合成下列那种激素的原料()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⑵成年人体内缺碘易产生的病症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B、地方性呆小症 C、侏儒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⑶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1996年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盐中加碘酸钾(KIO3)来补充碘摄入量的不足,KIO3属于哪类化合物()A、酸 B、碱 C、盐 D、碘离子 ⑷市售的“加碘盐”外包装文字说明上都有“含碘量”的字样,这儿的碘是指() A、碘酸钾 B、碘元素 C、碘分子 D、碘离子 ⑸已知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食盐3~5克,碘的适宜摄入量每天为100~200微克。假如碘的摄取80%来自于“钾碘盐”请你设计一下,每千克食盐应加入多少碘?然后作一个社会调查,查看市场销售“钾碘盐”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用心爱心专心 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节 溶液的形成学案

第三单元溶液的形成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重点) 2.能辨别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重、难点)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重点) 4.了解乳化作用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导学自习】 〖学习任务一〗溶解的过程 学生活动1:教材的第58页“活动天地3-1”观察食盐的溶解。 1.溶液 (1)定义:。 (2)特征:①均一性:是指溶液内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均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或压强不变,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析出固体物质。 学生活动2:阅读教材第59页,判断黄泥水、油水、食盐水三杯液体中谁是溶液? 2.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悬浊液,如; (2)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如。 (补充实验)演示实验:将高锰酸钾溶于水中。 想一想:①溶液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②溶液一定无色吗? ③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④溶液一定是液体吗? 多媒体展示: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分析。 二、【研习展评】 3.溶液的组成 (1)溶质:的物质,如。 (2)溶剂:的物质,如。 想一想:①作溶质或溶剂的物质的状态一定吗? ②溶液的质量等于什么?

4.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 (1)若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若溶液中有水,则水为溶剂,若未指明溶剂时,水为溶剂; (3)物质要与水反应时,则产物为溶质,水为溶剂; (4)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无水化合物为溶质,水为溶剂。 5.溶液的读法:某某(溶质)的某某(溶剂)溶液 如:(1)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溶剂为水时,可以省略)简称:氯化钠溶液; (2)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 学生活动3:教材第59页“实验探究3-1”测定固体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时的温度。 6.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在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常伴随的变化。 如溶于水时,温度升高;如溶于水时,温度降低;如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大。 原理:(第60页) 交流共享:第60页 〖学习任务二〗乳化现象 演示实验:教材第61页“活动天地3-2”观察乳化现象。 乳化作用:能促使的液体形成叫较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 起作用,属于现象。如。 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第61页“多识一点”。 【课堂练习】 1.教材第62页“在线测试”。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澄清石灰水 C.泥水 D.豆浆 溶液均一、稳定,但不一定无色透明,如:蓝色的CuSO4溶液、黄色的FeCl3溶液等。溶液均一、稳定,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氯化钠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与放出的热量几乎相等。 针对训练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鲁教版初中语文目录一览表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2*生命,生命(杏林子) 3*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4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 5*童趣(沈复) 6《论语》十则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第二单元 7风筝(鲁迅) 8祖父、后园和我(萧红) 9*冬夜的灯光(莫里斯〃吉布森) 10散步(莫怀戚) 11*诗两首纸船〃寄母亲(冰心)金色花(泰戈尔)12《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第三单元 13春(朱自清) 14济南的冬天(老舍) 15*海滨仲夏夜(峻青) 16*秋天 17*奔落的雪原(宗璞) 18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第四单元 19莺(布封) 20看云识天气 21*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22*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3*科学24小时(田志伟) 24 山市(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第五单元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6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27*女娲造人(袁珂) 28*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29*《伊索寓言》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30 古代寓言两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想像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过故人庄(孟浩然)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夜雨寄北(李商隐)泊秦淮(杜牧)浣溪沙(晏殊过松源晨饮漆公店(杨万里)如梦令(李清照)观书有感(朱熹)名著导读《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 篇目前标有*的是略读课文,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理想(流沙河) 2*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3*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 4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5*小溪流的歌 6为学(彭端淑)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第二单元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8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9*胆小鬼(三毛) 10*未选择的路 11*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12伤仲永(王安石)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第三单元 13*黄河颂(光未然) 14最后一课(都德) 15*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16*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7失根的兰花(陈之藩) 18木兰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 第四单元 19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0荒岛余生(笛福) 21*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2*真正的英雄(里根) 23*追求人类更大的自由(李方) 24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 第五单元 25珍珠鸟(冯骥才) 26鹤群翔空 27*绿色蝈蝈 28*马(布封) 29*森林中的绅士(茅盾) 30狼(蒲松龄)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白)逢入京使(岑参)滁州西涧(韦应物)江南逢李龟年(杜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约客(赵师秀)论诗(赵翼) 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 篇目前标有*的是略读课文,没有标*的是精读课文。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社戏(鲁迅) 2 安塞腰鼓(刘成章) 3*竹影(丰子恺) 4*观舞记 5*看戏(叶君健)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内容有四部分: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已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主要内容有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解直角三角线、三角函数的应用等。本章将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二次函数: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等。本章将探索和研究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新模型二次函数,借助图像发现二次函数的性质,并利用二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章投影与视图:本章的内容包括投影与视图。本章将探究灯光下影子的特点、太阳光下影子的特点,学习如何画一个物体的视图。 四、教材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学生能够在教材提供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必要的发展。 2、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提供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展开探究。 3、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4、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材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使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等。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还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富有挑

鲁教版(五四制)美术九年级上册《形色兼备的中外风景画》教案

《形色兼备的中外风景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领会与感悟大自然的魅力。 2、通过欣赏与评述等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3、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风景画的方法,理解日常生活中普通事物的美、自然风光中的美与艺术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学生领会自然风景与画家笔下的风景画之间的区别。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一些外国风景画的资料,了解一些艺术家的生平,艺术风格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则小游戏导入“火眼金睛”。请在最短时间内找出不同类型的一幅图片。 同学找出不同的那张是风景画,其余的是风景照片。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外国风景画的赏析。提问:什么是风景画? 二、欣赏方法初探 1、首先我们来看看法国的绘画大师库尔贝的作品。 出示作品《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提问:请大家轻声读题,从题目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提醒:埃特雷塔峭壁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地点,风暴后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时间。 生:告诉我们这幅画的时间、地点。地点是埃特雷塔峭壁,时间是风暴后。 观察画面:作者画了什么?大海、天空、峭壁、沙滩、小船……从色彩、构图、细节等方面观察画家是怎样表现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大海、岩石、天空、沙滩的?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下面我们来玩一个连线游戏:请把不同色调的绘画与相应的时

间连线。 这幅画的色彩特点是:明亮柔和,表现出天空的晴朗、海水的清澈、岩石的潮湿、干净。构图:作者用了大约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峭壁及沙滩,用了二分之一的位置画了天空及大海。表现了峭壁的巍然屹立、天空的及大海的宽阔。 提问:除了观察这幅画,我们能不能再“听一听”,“闻一闻”?“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闻到了海风中咸咸的味道、听到了海水拍打海岸的声音,感受到脚底凉凉的沙子的……)播放大海、海鸥的声音。 提问:假设你是这幅画的作者——库尔贝,你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情绪)呢?(惬意、赏心悦目、愉悦、平静……) 提问:现在,我们能不能总结出这一幅画的特点?(表现了埃特雷塔峭壁历经风暴后的宁静和清新) 总结:在欣赏的时候,我们用了哪些方法? A、读题 B、观察(作品色彩、构图) C、多感官的联想 D、揣摩作者心理 E、概括总结这幅画的特点 2、现在我们尝试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来赏析一些作品。 色彩:前者色彩柔和统一,所有的静物包括建筑、船只、人物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后者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 笔触:前者笔触细腻,虽然景物画得比较朦胧,但是能看清。后者笔触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 细节:前者船工在朝霞中忙碌的干活,岸边的妇女坐在货物上小声地交谈。后者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 整体细节:前者海空一色、宁静优美。后者光与色的变化丰富,朦胧隐约,雾气交融,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 提问:同样是画日出的风景,效果为什么如此不同呢?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画派、绘画风格,更深刻的了解这两幅画的特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一句名言抄写在方格内。(2分)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毛泽东 2、《曹刿论战》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2分) 3、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 写,与前一组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2分)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 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 .....他也报了名。 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 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开发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6、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成功创作了小说《简·爱》,小说的主人公 (2分)是一位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女性。 7、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写出相应的句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按照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重难点选讲】 重难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 【例1】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玻璃破碎②粮食酿酒③铁水铸成锅④过滤粗盐水⑤电解水⑥风力发电⑦手机电池充电⑧植物光合作用⑨酒精的蒸发⑩食物的腐败?金属的冶炼?蜡烛燃烧?水的蒸发?氖管发光?湿衣服晾干?干冰升华?铁器生锈?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 重难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例2】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⑨⑩?? 【课堂练习】 命题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车胎爆炸B.剪纸成花C.瓷碗破碎D.食物腐烂 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节日燃放焰火B.木炭烤熟食物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 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

4.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5.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蓄电池放电 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7. 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命题点2化学探究 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9.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 A 探究同种物 质在不同溶 剂中的溶解 性 B 探究铁生锈的条 件 C 探究物质燃 烧的条件 D 探究CO2与NaOH 溶液能否发生反 应 命题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