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员生产性维护

全员生产性维护

全员生产性维护
全员生产性维护

全员生产性维护(TPM)

1.TPM的起源

50年代初起源美国,原因为PM(Preventive Maintenance),即预防保证的意思;导入日本后,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一个颇具日本特色的系统理论——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是日本土生土长的独特的全公司设备管理方式,与原本美国PM的技术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2.TPM的定义

TPM(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养)活动,是指通过各部门全员对设备的一生进行有效利用,进行没有损耗、没有浪费为目标的生产活动。

TPM是由日本设备维修协会提倡指导推进的,以实现在高自动化工场多品种少量生产的零故障、零不良、零事故等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化,以提高品质、生产力,创造高效率的工厂为目标的全公司的设备管理方式。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TPM以追求极限的综合生产效率为目标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受生产设备的影响很大。可以说设备的使用、保养是否合理决定生产效率的高低。

TPM通过对设备的制作、使用、保养方法进行改善,如减少故障的浪费,调试的浪费,开开停停、产能地、产品返工的浪费等,以追求极限的综合生产效率为最终目标。

(2)TPM的最大特色是“谁使用谁维护”,注重于担当者的自主维护。

对于疾病,大家对“防治结合”这个说法是耳熟能详的了。自身的健康状况没有比自己更清楚的了,经常留意自己的变化,定期到医疗机构做检查,有异常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健康。设备的“健康管理”与人的身体一样,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设备的“疾病”可以通过日常的清洁、补油、检查和专门机构的定期检查来发现,及时“治疗”(修理)。

通过专业人士和使用者的分工合作,完善自动化设备的健康管理。

(3)TPM是全员参与的小集团活动

从最高领导到生产第一线的员工,TPM讲究全员参与,互相协作配合,是涵盖全工厂的小集团改善活动。

3.TPM的演变进程

设备维护:事后维护——预防维护——改良维护——维护预防——生产维护

4.TPM推行的三大作用

(1)提高可靠度。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防止设备老化,提高可靠度。

(2)方便检修。检查、维修方便迅速,缩短修复时间。

(3)经济性。维修费、老化折旧费降到最低限度,经济合算。

5.TPM推进的工作分工

(1)由维护保养责任部门(一般为生产技术部门)划分对象设备。责任部门根据对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来选择对象设备,如对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仅一台的、不能用其它设备代替的、修理复杂而时间长的等等。

(2)对上述重要设备,生产技术部门要明确规定其技术参数,并指导使用人员每日进行保养和检查。

(3)专业人员则对设备实施定期检查(测试鉴定),判定设备性能是否良好。

6.TPM成功的基本要素

(1)使用者是否有彻底防止故障的意识;

(2)是否理解生产性维护需要全员参与;

(3)有无专门的推进组织;

(4)现场、生产技术部门、专业人员是否紧密配合,系统管理;

(5)小组活动和改善的活跃程度;

(6)领导的理解支持程度;

(7)全公司的推进状态。

(TPM全面生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管理

(TPM全面生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管理

全面生产维护管理 1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管理者素质的提高。管理科学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途径,管理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我国现有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相比差距是很大的。管理落后是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科学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将MOTOROLA关于全面生产维护管理主要经验介绍给大家。 2全面生产维护的内涵 2.1全面生产维护的形成和发展 MOTOROLA的全面生产维护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4大发展阶段,10个发展小阶段,每发展一个阶段都较前段有所进步。每个阶段的内容和特点如表1。 表1:全面生产维护的形成发展过程 2.2全面生产维护概念、目的 全面生产维护简称TPM—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如图1所示。

图1 2.3全面生产维护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是: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 全效益是追求经济效益,指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 全系统是建立对设备一生管理的全系统,维修方式系统化。 全员参与是包括操作人员和小组活动,强调操作人员自主维护。 *作用: ①减少设备故障损失,提高可预知运行时间 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③减少生产转换时间,提高生产柔性 ④减少设备引起的质量问题 2.4设备中的六大损失 (1)六大损失,如图2所示 图2设备中六大损失 (2)六大损失定义: 设备故障损失: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 换模与调整损失:由于换模和调整工作造成的停机损失。 空运转与暂停损失:由于一时的小毛病所造成的设备停机或空转状态。 减速损失:由于设备的设计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损失。

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制度

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制度 1.目的 1.1为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公司实行生产、设备、检修、备件采购、人员统一规划的全员生产维修(以下简称TMP)的设备管理模式,凡参与生产过程的生产、设备员工,必须切实做到文明操作、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严格管理设备,检修方应提高检修质量,采购方应确保物料供应,销售方应了解设备的性能和能力,人力资源部门应培训高素质人才。各方严格履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2为深入开展公司TPM工作,规范设备维护方与生产方的责任与义务,特在公司《基础设施管理程序》的基础上,制订TPM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公司各车间、部室的设备使用与运行管理。 3.管理职责 3.1生产设备部负责公司全部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3.1.1车间、部室与生产设备部签订生产与维护的分工协议,协商确定双方承担设备维护的具体项目和内容。(以下为大略分工,须多方协调讨论) 3.1.2生产操作人员负有使用好、维护好设备的直接责任,要根据维护分工协议,承担设备的清扫、紧固、调整、给油脂、小修理等日常点检业务。在停机检修(特别是大修)期间,生产操作人员应主动协同维修人员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设备清扫、刷油漆等维护工作,主动为设备检修创造条件。 3.1.3专职点检员要通过点检及倾向管理,准确分析掌握设备的技术状态,监视其劣化倾向,发现设备有失效倾向(隐患)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中

进行登录。(主要问题是人员落实及组织体系) 3.2由设备部统一规划后交机修车间(如何确定机修车间与生产 车间的关系?)实施运行维护保障业务的人员(下简称运保人员)职责: 3.2.1负责设备的运行点检及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运行点检实绩的记录(或登录)、统计与分析工作。 3.2.2负责中夜班设备异常与故障的及时处理;若不能处理时,应配合各生产单位及时呼叫点检、抢修保驾人员到场,提供故障的相关信息并协助点检员处理故障,并做好相关记录。 3.2.3根据设备状态和物料使用情况,向点检员提出检修项目和物料使用立项、请购的建议,并协助点检员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 3.2.4配合点检员做好物料的盘库工作,并承担部分机旁专用工器具的保管及使用记录工作。 3.2.5负有所管辖电气和油料的安全、整洁、保卫等管理职能,对电气和油料的消耗材料或备件负有保管责任 4.设备的使用、维护要求(管理流程见附件一) 4.1设备的使用要求 4.1.1生产操作人员必须按岗位的要求,切实做到用好设备、管好设备、保养好设备以及会使用、会维护、会点检、会紧急处理简易故障。 4.1.2使用设备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4.1.2.1不准拼设备,严禁超压、超速、超载、超温等超负荷、超设计能力运行。 4.1.2.2不准乱开、乱拆、乱装、乱割、乱焊。 4.1.2.3不准随意改动整定值,严禁取消安全保护装置。 4.1.2.4不准在无润滑状态下运行。 4.1.2.5不准未持有“岗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设备。 4.1.2.6不准上岗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上岗操作及独立从事维护工作。 4.1.3相关规程、标准

全员生产维修的开展过程

全员生产维修的开展过程 推行TPM确实是要从三大要素的实现方面下功夫,这三大要素是:(1)提升(操作、工作)技能。 (2)改进(工作、精神)面貌。 (3)改善(企业、运行)环境。 即使是在日本的企业里,推行全员生产修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情况,需要企业的领导层下定决心,而且还要有一套较好的开展程序。全员生产修理大体上分成4个时期和12个具体步骤,其开展程序可归纳为表1-1。 四个时期的要紧工作和作用是: (1)预备时期引进TPM打算,制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这就如同产品的设计时期一样。 (2)开始时期TPM活动的开始仪式,通过广告宣传造出声势。这就相当于下达产品生产任务书一样。 (3)实施、推进时期制定目标,落实各项措施,步步深入。这就相当于产品加工、组装过程。 (4)巩固时期检查评估推行TPM的结果,制定新目标。这就相当于产品检查、产品改进设计过程。 下面我们对TPM推进的十二个步骤分不加以讨论。 步骤1 宣布公司决定,全面引进TPM 企业领导应对推进TPM充满信心,下决心全面推进TPM,在全体职员大会上宣布TPM活动的开始,讲解TPM的差不多概念、目标、结果,并散发各种宣传资料。 步骤2 发动教育和培训战争 教育和培训是多方面的,第一应该让企业的中下层职工认识推进TPM 的好处,能够制造的效益;要冲破传统观念的阻碍,如打破操作工只管操

作、不管修理,修理工只管修理、不管操作的适应。另外,要从操作规范、5S做法、修理技能等多方面对工人进行培训。 在最早的设备兼修时期,操作工=修理工。那时是因为设备简单,操作工有能力对自己操作使用的设备进行修理。后来随着设备的技术进步和日益复杂,进展为设备专修时期,操作工与修理工有了分工。什么缘故现在又显现操作工=修理工的新趋向呢?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设备自动化程度的 提升,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操作环境改善;另一方面,现代工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应提升,有时刻、有条件学习和把握一定程度的设备修理技术。 步骤3 建立组织机构,推进TPM TPM的组织机构是从企业最高TPM推进委员会直到各分厂、车间、工段推进委员会,直到PM小组,层层指定负责人,给予权益、责任。企业、部门、分厂级的推进委员会应该是专职和脱产的。同时还应成立各种专业的项目组,对TPM推行进行技术指导、培训、解决现场推行困难咨询题。因此,这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结构。 TPM推动的组织架构也能够在公司层次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完成。从公司最高领导人——董事长开始,一层层建立TPM推进委员会。上一层的推进委员会成员即是下一层次推进委员会的负责人。 TPM的组织又像一个金字,从上到下,涉及各个不同部门。 步骤4 建立差不多的TPM策略和目标 TPM的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目的是什么(What);②量达到多少(h ow much);③时刻表,即何时(when)。也确实是讲:什么时刻在哪些指标上达到什么水平?这一时期所考虑的咨询题顺序是:外部要求→内部咨询题→差不多策略→目标范畴→总目标。在总目标里包括故障率、非运行操

2016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

双兴工程塑料分公司文件 双兴设字〔2016〕1号 关于印发《双兴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单位: 按照华锦集团对于各单位全面落实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要求,深入推进双兴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发展,确保生产装置的安稳连续运行,现将《双兴分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确保TPM管理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附件1:TPM管理推进计划 附件2: OPL(十分钟教育) 附件3:不合理清单 附件4:改善提案 双兴分公司

2016年10月11日 双兴分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地推进TPM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在2015年TPM管理成果基础上,2016年为了更好持续做好TPM管理工作,提高双兴分公司设备的综合效率,建立全方位的设备保全管理体系,使设备的故障率、可靠性、维修费用率等设备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特制订本方案。 一、TPM管理的推进目标及原则 (一)TPM管理的定义 TPM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员生产维修”,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二)TPM管理推进目标 全面落实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要求,通过建立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设备管理体系,事先预防并消除设备隐患和故障,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达到成本最低、设备故障最少、生产安全连续稳定运行的目的,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1.运行指标

预测性维护与全面生产维护区别及作用

预测性维护与全面生产维护区别及作用 ▼ 02预测性维护 预测性维护,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诊断早期故障隐患和缺陷,并在周期性检修时间内进行隐患和缺陷的消除。预测性维修诊断方法包括: 1. 生产员工在班前的检查、设备维护人员日常的巡回检查,这是基于经验、图纸、维护手册和基准,通过五感(眼、耳、鼻、手、口)或自制的简单工具进行的手动诊断方式; 2. 利用专业监测仪器或理化分析方法,如振动分析、油液铁谱分析、油液理化分析、红外成像分析、红外温度分析等手段,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监测,结合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判断设备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也称为自动诊断方式; 3. 利用设备自带或外加的传感器,结合工艺和质量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建模,构建基于物联网的自诊断系统(也被称为工业互联网平台)。 预测性维护属于维修性范畴,难度在于如何提高预测性诊断的准确性,这包括传感器精度、诊断经验和技能知识的积累,预测性模型等复杂条件。发展预测性维护,有利于提升制造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维修模式。

▼ 03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属于可靠性范畴,是指设备本体的一些零部件,受制于经济性或工艺的制约,在通过可靠性试验后,确定输出的定期维修建议,以确保设备在设计寿命内的稳态可靠度。 在制造过程设计时,冗余设计是首要考虑的,这包含材料冗余、尺寸冗余和精度冗余,在通过相关可靠性检测和试验后,确定出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如某部件在试验中加工5000次,就会出现损坏,根据正常加工节拍,我们规定在5000次加工周期之前必须做出更换。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会影响到子系统的可靠度,如整机可靠度要求是0.99,它由10个零部件组成,每一个零部件的可靠度必须达到0.999。这给设计成本、可靠性能力、运行能耗带来风险,故优先考虑对设备结构进行简化,提倡专用设备设计和购置。 预防性维护在复杂设备和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适合大范围应用,除了影响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影响生产计划)以外,在设备本身和工业备件供应质量低下的情况下,还会造成越修越坏,越坏越修的状况。预防性维护向预测性维护过渡,是必然趋势,如按期换油(润滑脂、润滑油)向按质换油(油品检测)过渡。同时控制关键易损零部件供应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全员生产性维护

全员生产性维护(TPM) 1.TPM的起源 50年代初起源美国,原因为PM(Preventive Maintenance),即预防保证的意思;导入日本后,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一个颇具日本特色的系统理论——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是日本土生土长的独特的全公司设备管理方式,与原本美国PM的技术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2.TPM的定义 TPM(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养)活动,是指通过各部门全员对设备的一生进行有效利用,进行没有损耗、没有浪费为目标的生产活动。 TPM是由日本设备维修协会提倡指导推进的,以实现在高自动化工场多品种少量生产的零故障、零不良、零事故等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化,以提高品质、生产力,创造高效率的工厂为目标的全公司的设备管理方式。这个定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TPM以追求极限的综合生产效率为目标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受生产设备的影响很大。可以说设备的使用、保养是否合理决定生产效率的高低。 TPM通过对设备的制作、使用、保养方法进行改善,如减少故障的浪费,调试的浪费,开开停停、产能地、产品返工的浪费等,以追求极限的综合生产效率为最终目标。 (2)TPM的最大特色是“谁使用谁维护”,注重于担当者的自主维护。 对于疾病,大家对“防治结合”这个说法是耳熟能详的了。自身的健康状况没有比自己更清楚的了,经常留意自己的变化,定期到医疗机构做检查,有异常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保证健康。设备的“健康管理”与人的身体一样,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设备的“疾病”可以通过日常的清洁、补油、检查和专门机构的定期检查来发现,及时“治疗”(修理)。 通过专业人士和使用者的分工合作,完善自动化设备的健康管理。 (3)TPM是全员参与的小集团活动 从最高领导到生产第一线的员工,TPM讲究全员参与,互相协作配合,是涵盖全工厂的小集团改善活动。 3.TPM的演变进程 设备维护:事后维护——预防维护——改良维护——维护预防——生产维护 4.TPM推行的三大作用 (1)提高可靠度。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防止设备老化,提高可靠度。 (2)方便检修。检查、维修方便迅速,缩短修复时间。 (3)经济性。维修费、老化折旧费降到最低限度,经济合算。 5.TPM推进的工作分工

IATF16949全面生产维护管理办法

通过设备相关人员的全面参与,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使生产能力达到预期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围 适用于公司汽车产品相关的设备的TPM维护管理。 3定义 3.1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一个通过为组织增值的机器、设备、过程和员工,维护并改善生产及QMS完整性的系统。 3.2 预防性维护:为了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它是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3.3周期性检修: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设备或设备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3.4预测性维护:通过对设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视来评价在役设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一套技术,以便预测应当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 3.5 OEE:全局设备效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良品率 3.6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实际运行时间÷故障次数 3.7 MTTR:平均维修时间=故障时间÷故障次数 4.0职责: 4.1 设备部:设备预防性周期维护的策划和实施、维修容及时间的记录和设备综合效率的统计分析。 4.1 制造部:车间设备的日常维护点检实施,设备维修时间的确认。 5.0工作容 5.1 设备部机修工根据设备的特点及同类设备的维修经验及设备使用的频率,明确各设备的必须的替换件及数量,制订“设备备品配件清单”经主管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经营部采购按采购流程购买,购买回的备件经机修工确认后放于仓库,需要时领用。 5.2通常情况下,设备日常保养容需考虑: 5.2.1在开机前 检查电源及电气控制开关、旋扭等是否安全、可靠;各操纵机构、传动部位、挡块、限位开关等位置是否正常、灵活;各运转滑动部位润滑是否良好,油杯、油孔、油毡、油线等处是否油量充足;检查油箱油位和滤油器是否清洁。在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开机试运转。在启动和试运转时,要检查各部位工作情况,有无异常现象和声响。检查结束后,要作好记

全员生产维修(TPM)

概论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什么是TPM? 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TPEM: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就是全面生产设备管理。这是一种新的维修思想,是由国际TPM协会发展出来的。它是根据非日本文化的特点制定的。使得在一个工厂里安装TPM活动更容易成功一些,和日本的TPM不同的是它的柔性更大一些,也就是说你可根据工厂设备的实际需求来决定开展TPM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方法。 TPM的特点、目标、理论基础和推行要素 TPM的特点: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法都要包括在内。即是PM、MP、CM、BM等都要包含。全员参加: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组活动。TPM的目标:TPM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零”,即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速度损失为零。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计划外的停机对生产造成冲击相当大,使整个生产品配发生困难,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计划时间要有一个合理值,不能为了满足非计划停机为零而使计划停机时间值达到很高。废品为零:指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完美的质量需要完善的机器”,机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而人是保证机器好坏的关键。事故为零:指设备运行过程中事故为零。设备事故的危害非常大,影响生产不说,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严重的可能会“机毁人亡”。速度损失为零:指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为零。由于设备保养不好,设备精度降低而不能按高速度使用设备,等于降低了设备性能。TPM的理论基础:TPM的理论基础可以用下图表示: 推行TPM的要素:推行TPM要从三大要素上下功夫,这三大要素是:①提高工作技能:不管是操作工,还是设备工程师,都要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没有好的工作技能,全员参与将是一句空话。②改进精神面貌:精神面貌好,才能形成好的团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③改善操作环境:通过5S等活动,使操作环境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兴趣及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设备事故。现场整洁,物料、工具等分门别类摆放,也可使设置调整时间缩短。

全员生产维护

全员生产维护(TPM)的定义 日期:2006-7-5 10:56:38 源自:互联网网友评论【字号:大中小】 1、全员生产维护(TPM)的定义 按照日本工程师学会(JIPE),TPM有如下的定义: (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 (2)确立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 (3)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 (4)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到第一线职工全体参加。 (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推进生产维修。 2、全员生产维护的特点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与原来的生产维修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全”有三个含义,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 所谓的全效率,是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本章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全系统即指生产维修的各个侧面均包括在内,如预防维修、维修预防、必要的事后维修和改善维修。全员参加即指这一维修体制的群众性特征,从公司经理到相关科室,直到全体操作工人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工人的自主小组活动。 TPM的主要目标就落在“全效率”上,“全效率”在于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 (1)设备停机时间损失(停机时间损失)。 (2)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 (3)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 (4)速度降低(速度损失)。 (5)残、次、废品损失,边角料损失(缺陷损失)。

(6)产量损失(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 有了这三个“全”字,使生产维修更加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使生产维修的目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的独特之处。 随着TPM的不断发展,日本把这一从上到下,全系统参与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提到更高水平,又提出:“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 开展TPM活动的意义 日期:2006-7-5 10:17:52 源自:互联网网友评论【字号:大中小】 开展TPM活动的意义 开展TPM活动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告效应,可以使企业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潜力,并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TPM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如下图所示: TPM中的设备点检制 日期:2006-7-5 10:15:27 源自:互联网网友评论【字号:大中小】 9.1 点检制定义: 点检制是以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点检制的医学内涵就象人要做身体检查一样,利用一些检查手段,对设备进行早期检查、诊断和维修。每个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点检制度。 9.2“三位一体”点检制及五层防护线的概念 “三位一体”:指岗位操作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者结合起来的点检制度。 五层防护线是:

全面生产维护控制程序(-IATF16949转版更新)

有限公司 全面生产维护控制程序 IATF16949 : 2016 文件编号:QP-SC -03 制订日期:2017/9/29 修订日期:2017/9/29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参考文件 生效日期:2017/9/29 制订单位:生产部 版次:B0版

副本编号: 保管部门:行政部 文件名称:全面生产维护控制程序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职责 4、工作流程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7、附件一 制/修订履历表

1. 目的 识别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加工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备和模具(含工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一切设备、设施、模具及工装。 3 .职责与定义 3.1生产部负责对设备和模具、工装维修与保养计划和目标的制定与检查 3.2生产车间具体实施。 3.3 TPM :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全面生产维护; 3.4设备:指可供企业在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是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增值的重要手段; 3.5替换件:为提高设备维修效率而准备的用于某一部件的永久或临时性的更好而准备的零件,适用时被替换件可以线下维修后再作为替换件使用; 3.6预防性维护:为了消除故障失效和非计划生产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时间的周期 性检查和检修),是制造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 3.7周期性检修:用于防止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 一设备或设备子系统,然后对其拆卸、修理或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8.5.1.5 全面生产维护-IATF16949条款解读

8 运行 8.5生产服务提供 8.5.1.5全面生产维护 组织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全面生产维护系统。 该系统应至少包含: a)对按照要求产量生产合格产品所必需的过程设备的 识别; b)a)项中被识别设备的替换件的可用性; c)机器、设备和设施维护的资源提供; d)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e)适用的顾客特定要求; f)形成稳健的维护目标,例如:OEE(全局设备效率)、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MTTR(平均维修时间),以及预防性维护符合性指标。维护目标的绩效应作为管 理评审的输入(见ISO 9001 第9.3条); g)维护计划和目标以及形成文件的措施计划的定期评 审,以在未达到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 h)对预防性维护方法的使用; i)对预测性维护方法的使用,如适用; j)周期性检修。 8 Operation

8. 5 Production and service provision 8. 5.1 .5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he organization shall develop,implement,and maintain a documented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system. At a minimum,the system sha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a)Identifica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 necessary to produce conforming product at the required volume;b)Availability of replacement parts for the equipment identified in item a); c)Provision of resource for machine,equipment,and facility maintenance; d)Packaging and preservation of equipment,tooling,and gauging; e)Applicable customer-specific requirements; f)Documented maintenance objectives,for example: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and MTTR(Mean Time To Repair),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compliance metrics. Performance to the maintenance objectives shall form an input into management review(see ISO 9001, Section 9.3); g)Regular review of maintenance plan and objectives

TPM全面生产维护管理规范

TPM全面生产维护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 1.0目的: 通过设备相关人员的全面参与,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使生产能力达到预期而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0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汽车产品相关的设备的维护管理。 3.0定义: 3.1TPM:全面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3.2设备:在此指用于生产产品的必须的设备。 3.3替换件:为提高设备维修效率而准备的用于设备某一部件的永久或临时性的更换而准备的零件称之,适用时被替换件可线下维修后再作为替换件使用。 3.4预防性维护:为了消除设备失效的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策划的定期活动(基于时间的周期性检验和检修)。 3.5周期性检修:用于防止头盖发生重大意外故障的维护方法,此方法根据故障或中断历史,主动停止使用某一设备或设备的子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更换零件、重新装配并恢复使用。

3.6预测性维护:通过对设备状况实施周期性或持续监视来评价在役设备状况的一种方法或一套技术,以便预测应当进行维护的具体时间。 3.7OEE:全局设备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时间运行效率X性能运行效率X良品率。 3.8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3.9MTTR:平均维修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 4.0职责: 4.1生产部:设备的预防性日常维护实施,设备维修时间的确认。设备综合效率的统计分析。 4.2管理部:预防性周周期维护的实施,维修内容及时间的记录。 4.3生管:设产阶段的OEE分析。 5.0工作内容: 5.1工程部与生产部负责人在产品开发期间对产品生产所需设备进行识别,选定适当规格类型的设备确保设备被合理利用且可生产合格的产品,识别后作成“XXXX产品生产设备清单”。 5.2管理部机修工根据设备的特点及同类设备的维修经验及设备使用的频率,明确各设备的必须的替换件及数量,制订“设备备件清单”经管理部经理及生产部经理审核后,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按采购流程购买,购买回的备件经机修工确认后放于仓库,需要时领用。通常情况下,保养内容需考虑:

tpm-全员设备管理与维护试题与答案

TPM-全员设备管理与维护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以下对员工提案活动范围的正确理解是()。 A. 可以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 B. 应尽量避免对别人的诽谤与投诉 C. 应当是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且是大多数要求自主实施D. 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2 .PM分析适用于()。 A. 慢性故障 B. 功能停止型故障 C. 功能下降型故障 D. 加速损失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无 3 .自主保养是以()为主,按照人的感觉对于设备进行检查。 A. 班组长 B. 经理 C. 车间主任 D. 操作人员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4 .故障可粗略地分为突发型及()两种。 A. 临时型 B. 劣化型 C. 安全型 D. 正常型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无 5 .奖金发放是提案活动的一种标准化奖励形式。在发放奖金时应注意()。 A. 对奖金的数额要进行科学设计,不要设置过高的金额 B. 要用现金发放,不要打到工资卡里 C. 奖金发放的时间要标准化,一般每月发一次 D. 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6 .自主维护主要是由谁来做() A. 开机人员 B. 代班主管 C. 科长 D. 保全人员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无 7 .TPM定义:()。 A. 质量管理 B. 全员质量管理 C. 设备管理 D. 全员生产设备保养管理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8 .确切的执行清扫、注油、紧固,(),并维持与管理叫做基本条件整备。 A. 整理 B. 除灰 C. 触摸检查 D. 点检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9 .在阻碍设备效率的七大损失中,最难克服的是()。 A. 速度损失 B. 加速损失 C. 慢性损失 D. 故障损失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C

预测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解析

预测性维护、全面生产维护解析 ▼ ▼ 01全面生产维护 全面生产维护,是全员参与,全系统优化的生产维修模式,由生产部门参与的自主维护和设备部门参与的专业维护组成,涵盖事后应急维护、主动性的预测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的三大维修通道建设。 全面生产维护强调目标驱动,结果导向,是以OEE、可用度、MTTR、MTBF为关键衡量指标,实施针对性的维修通道改善和优化,并驱动对

工业设备、工业备件供应、工业维修服务的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实现更高效、更经济和更绿色的工业维修体系构建。 02预测性维护 预测性维护,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诊断早期故障隐患和缺陷,并在周期性检修时间内进行隐患和缺陷的消除。预测性维修诊断方法包括: 1. 生产员工在班前的检查、设备维护人员日常的巡回检查,这是基于经验、图纸、维护手册和基准,通过五感(眼、耳、鼻、手、口)或自制的简单工具进行的手动诊断方式; 2. 利用专业监测仪器或理化分析方法,如振动分析、油液铁谱分析、油液理化分析、红外成像分析、红外温度分析等手段,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监测,结合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判断设备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也称为自动诊断方式; 3. 利用设备自带或外加的传感器,结合工艺和质量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建模,构建基于物联网的自诊断系统(也被称为工业互联网平台)。 预测性维护属于维修性范畴,难度在于如何提高预测性诊断的准确性,这包括传感器精度、诊断经验和技能知识的积累,预测性模型等复

杂条件。发展预测性维护,有利于提升制造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是值得大力提倡的维修模式。 03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属于可靠性范畴,是指设备本体的一些零部件,受制于经济性或工艺的制约,在通过可靠性试验后,确定输出的定期维修建议,以确保设备在设计寿命内的稳态可靠度。 在制造过程设计时,冗余设计是首要考虑的,这包含材料冗余、尺寸冗余和精度冗余,在通过相关可靠性检测和试验后,确定出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如某部件在试验中加工5000次,就会出现损坏,根据正常加工节拍,我们规定在5000次加工周期之前必须做出更换。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会影响到子系统的可靠度,如整机可靠度要求是0.99,它由10个零部件组成,每一个零部件的可靠度必须达到0.999。这给设计成本、可靠性能力、运行能耗带来风险,故优先考虑对设备结构进行简化,提倡专用设备设计和购置。 预防性维护在复杂设备和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适合大范围应用,除了影响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影响生产计划)以外,在设备本身和工业备件供应质量低下的情况下,还会造成越修越坏,越坏越修

全员生产维修制

全员生产维修制 全员生产维修制(TPM),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为管理对象的全员参加的现代设备维修体系,大致可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1、以“三全”为指导思想 “三全”即全效率、全过程和全员参加。全效率即综合效率,要求设备的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费用到综合效益之比达到最高。全过程是对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系统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全员参加是指一切与设备管理有关的部门和人员,上至经理、厂长,下至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都参加设备管理活动。 2、采取全系统的维修方式 在设备寿命周期各阶段,分别采取一系列维修方式;在设计、制造阶段采取维修预防;在使用阶段则强调在日常点检和定检的基础上分别采取预防维修或事后维修;在设备进入劣化故障期则要更加注意改善维修等,并强调逐步建立状态监测,向预防维修发展。 3、突出重点设备 根据设备对产量(P)、质量(Q)、成本(C)、交货期(D)、安全卫生(S)和劳动积极性(M)的影响程度来评定划分重点设备与非重点设备(或重点项目),从而进行分级管理。这样可以节约维修费用,减少劣化损失,又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 4、实行目标管理 就是对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要达到对具体目标进行管理。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方针对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并从现状出发,确定生产维修工作的目标、方向和各项指标,制定具体措施和程序并付诸实施,最后进行活动成果评析。 5、强调维修记录分析

对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及故障要作系统的记录和统计,并以维修记录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其重点是故障状况。通过统计、分析就可掌握故障规律、故障影响,从而明确维修方向及制定对策。 6、开展5S活动 开展5S活动是全员生产维修的基础。

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

TPM-全员生产维护管理 1.TPM概念 从理论上讲,TPM是一种维修程序。它与TQM(全员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相似之处:(1)要求将包括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公司全体人员纳入TPM;(2)要求必须授权公司员工可以自主进行校正作业;(3)要求有一个较长的作业期限,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使公司员工从思想上转变也需要时间。 TPM将维修变成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停机时间也成了工作日计划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维修也不再是一项没有效益的作业。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维修视为整个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出现故障后进行,其目的是将应急的和计划外的维修最小化。 2.TPM的起源 TPM起源于“全员质量管理(TQM)”。TQM是W·爱德华·德明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影响的直接结果。德明博士在二战后不久就到|考试大|日本开展他的工作。作为一名统计学家,他最初只是负责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进而如何利用其数据结果,在制造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最初的统计过程及其产生的质量控制原理不久受到日本人职业道德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工业生存之道,这种新型的制造概念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TQM。 当TQM要求将设备维修作为其中一项检验要素时,发现TQM本身似乎并不适合维修环境。这是由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重视的是预防性维修(PM)措施,多数工厂也都采用PM,而且,通过采用PM技术制定维修计划以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的技术业已成熟。然而在需要提高或改进产量时,这种技术时常导致对设备的过度保养。它的指导思想是:“如果有一滴油能好一点,那么有较多的油应该会更好”。这样一来,要提高设备运转速度必然会导致维修作业的增加。 而在通常的维修过程中,很少或根本就不考虑操作人员的作用,维修人员也只是就常用的|考试大|并不完善的维修手册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并不涉及额外的知识。 通过采用TPM,许多公司很快意识到要想仅仅通过对维修进行规划来满足制造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要在遵循TQM原则前提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最初的TPM技术进行改进,以便将维修纳入到整个质量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中。 现在,TPM的出处已经明确。TPM最早是在40年前由一位美国制造人员提出的。但最早将TPM技术引入维修领域的是日本的一位汽车电子元件制造商——Nippondenso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实现的。后来,日本工业维修协会干事Seiichi Naka jima对TPM作了界定并目睹了TPM在数百家日本公司中的应用。 3.TPM的应用

【2016】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

【2016】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

双兴工程塑料分公司文件 双兴设字〔2016〕1号 关于印发《双兴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单位: 按照华锦集团对于各单位全面落实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要求,深入推进双兴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发展,确保生产装置的安稳连续运行,现将《双兴分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确保TPM管理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附件1:TPM管理推进计划 附件2: OPL(十分钟教育) 附件3:不合理清单 附件4:改善提案

双兴分公司 2016年10月11日双兴分公司全员生产维修(TPM)管理实施方案 为扎实有序地推进TPM管理工作,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在2015年TPM管理成果基础上,2016年为了更好持续做好TPM管理工作,提高双兴分公司设备的综合效率,建立全方位的设备保全管理体系,使设备的故障率、可靠性、维修费用率等设备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特制订本方案。 一、TPM管理的推进目标及原则 (一)TPM管理的定义 TPM管理(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即“全员生产维修”,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特点在于“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二)TPM管理推进目标 全面落实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要求,通过建立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设备管理体系,事先预防并消除设备隐患和故障,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达到成本最低、设备故障最少、生产安全连续稳定运行的目的,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1.运行指标

TPM 全员参与维护

1.全面生产维护 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略语,中文译名叫全面生产维护,又译为全员生产保全。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护管理体系。 TPM强调五大要素,即: ——TPM致力于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TPM在设备一生建立彻底的预防维修体制; ——TPM由各个部门共同推行; ——TPM涉及每个雇员,从最高管理者到现场工人; ——TPM通过动机管理,即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进。(PM) 其具体含义有下面4个方面: 1.以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综合效率)的极限为目标; 2.从意识改变到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构筑能防止所有灾害、不良、浪费的体系,最终构成“零”灾害、“零”不良、“零”浪费的体系; 3.从生产部门开始实施,逐渐发展到开发、管理等所有部门; 4.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全员参与。 TPM活动由“设备保全”、“质量保全”、“个别改进”、“事务改进”、“环境保全”、“人才培养”这6个方面组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进。 1.TPM概念 从理论上讲,TPM是一种维修程序。它与TQM(全员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相似之处:(1)要求将包括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公司全体人员纳入TPM;(2)要求必须授权公司员工可以自主进行校正作业;(3)要求有一个较长的作业期限,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使公司员工从思想上转变也需要时间。 TPM将维修变成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停机时间也成了工作日计划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维修也不再是一项没有效益的作业。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维修视为整个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出现故障后进行,其目的是将应急的和计划外的维修最小化。 2.TPM的起源 TPM起源于“全员质量管理(TQM)”。TQM是W?爱德华?德明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影响的直接结果。德明博士在二战后不久就到日本开展他的工作。作为一名统计学家,他最初只是负责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进而如何利用其数据结果,在制造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最初的统计过程及其产生的质量控制原理不久受到日本人职业道德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工业生存之道,这种新型的制造概念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TQM。 当TQM要求将设备维修作为其中一项检验要素时,发现TQM本身似乎并不适合维修环境。这是由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重视的是预防性维修(PM)措施,多数工厂也都采用PM,而且,通过采用PM技术制定维修计划以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的技术业已成熟。然而在需要提高或改进产量时,这种技术时常导致对设备的过度保养。它的指导思想是:“如果有一滴油能好一点,那么有较多的油应该会更好”。这样一来,要提高设备运转速度必然会导致维修作业的增加。

全面生产维护

全面生产维护(设备保全) 一.什么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包括选型,维修,其中维修又包含解决与预防 二.TPM的概念: TPM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 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 TPM的提出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的基础上,同时也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中国鞍钢宪法中里群众参与管理的思想。在非日本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对TPM的理解是:利用包括操作者在内的生产维修活动,提高设备的全面性能。 三、TPM的特点、目标、理论基础和推行要素及发展过程 TPM的特点: TPM的特点就是三个“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 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 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法都要包括在内。即是PM、MP、CM、BM 等都要包含。 全员参加: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组活动。 TPM的目标 TPM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零”,即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速度损失为零。 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计划外的停机对生产造成冲击相当大,使整个生产品配发生困难,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计划时间要有一个合理值,不能为了满足非计划停机为零而使计划停机时间值达到很高。 废品为零:指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完美的质量需要完善的机器”,机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而人是保证机器好坏的关键。

事故为零:指设备运行过程中事故为零。设备事故的危害非常大,影响生产不说,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严重的可能会“机毁人亡”。 速度损失为零:指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为零。由于设备保养不好,设备精度降低而不能按高速度使用设备,等于降低了设备性能。 推行TPM的要素 推行TPM要从三大要素上下功夫,这三大要素是: ①提高工作技能:不管是操作工,还是设备工程师,都要努力提高工作技能,没有好的工作技能,全员参与将是一句空话。 ②改进精神面貌:精神面貌好,才能形成好的团队,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③改善操作环境:通过5S等活动,使操作环境良好,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兴趣及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设备事故。现场整洁,物料、工具等分门别类摆放,也可使设置调整时间缩短。 1、设备维修体制简介 ①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 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1950年以前半自动,手动操作的设备多,结构也相对简单,多采用的方法为设备出现故障后再进行维修。 ②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anance)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 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1950年后,人们发现设备故障总是出现在相同的某一部位因此维护时主要查找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维修保养。 ③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anance)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 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1955年前后,人们发现设备的许多故障是周期性的产生,于是对这类故障提出的一种具体的维修方法。 ④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 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设计、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