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2)

《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从事的分发“吃的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

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基础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了解数字信息。

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

2、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5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

3、教师引导,提出问题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

(1)学生汇报,把兔子和萝卜作比较,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用数的方法来比较,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

(2)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

(3)认识“=”

师: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大部分学生可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

师:找找图上还有谁和谁同样多,怎样表示?

(4)除了3=3、4=4以外谁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2=2、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

总结:两边相同用等号。

2、认识“>”和“<”

小兔子有萝卜吃了,小猴子呢?

(1)认识大于号

①学生汇报,把桃子和猴子作比较,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用数的方法来比较,桃子有4个,猴子有3只,所以桃子就比猴子多。也可以说猴子比桃子少。

②用摆一摆的方法,,桃子有4个,猴子有3只,所以桃子就比猴子多1个。也可以说猴子比桃子少一个。(课件出示一一对应摆法进行比较。)

③引出大于号

师:4比3多,4和3的中间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等号行吗?

课件出示4>3,读作4大于3。

(2)认识小于号

师:4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课件出示3<4,读作3小于4

找找图上还有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怎样表示?

(3)除了4>3、3<4以外谁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

学生汇报交流后,引导学生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三、巩固练习

学生练习“>”“=”“<”的应用。

四、作业安排

课本15页“练一练”1-4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2)

《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从事的分发“吃的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 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基础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了解数字信息。 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 2、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5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 3、教师引导,提出问题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 (1)学生汇报,把兔子和萝卜作比较,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用数的方法来比较,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 (2)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 (3)认识“=” 师: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大部分学生可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 师:找找图上还有谁和谁同样多,怎样表示? (4)除了3=3、4=4以外谁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名师】《 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教案

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他的方法比较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动”的情境中,通过演一演,数一数,比一比等形式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用数学符号“> = <”表示的过程,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熊猫请客动画片或主题图挂图或图片,各种动物图片和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你们过过生日吗?都是 谁和你们一起过的?怎 么过的? 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 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 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 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 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 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 学生汇报自己过生日的情 景。 过生日是学生们所熟悉的, 从过生日入手,引出小熊猫 请客。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 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 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自主 参与学习的欲望。

的?请大家看动画片,然后把你了解的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放动画片或出示主题图片。学生看动画片或主题图,看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编的故事。 探究与体验在小熊猫请客的故事 中,你发现了哪些与数 有关的知识?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 有选择的贴出准备好的 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 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 学习做准备。)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 数字3表示 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 数字4表示 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 数字3表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 后汇报:(多找一些学生 说) 有3只小熊猫,3只小猴, 4只小兔,小熊猫准备了4 个香蕉,4个桃子,4个萝 卜,4棵竹子。还发现了 有1座房子,1个窗户,1 个灯,4块玻璃……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 分: 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 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或 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 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 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 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 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 象出用数学符号(模型)表 示的过程。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推荐】《﹥=﹤》精品教案

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语言抽象为用数学符号的过程。 2.初步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3.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过程:

(2)描述分萝卜的过程,边说边演示兔子和萝卜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和个数关系,体验同样多的含义。看完动画,说一说小熊是怎样给兔子分萝卜的?生:一个一个地分。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一一对应分的过程。 2.认识“=”。教师介绍,让学生知道“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以及“=”的读、写。师:兔子的只数和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会说: ●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有4只兔子,4个萝卜,4和4同样多。 ●一个兔子对着一个萝卜,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师:兔子有4只,萝卜也有4个,4和4同样多。表示两个数同样多,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叫做等号(板书4=4),这个式子读作:4等于4,自己读一读。 3.认识“>”。 (1)体验“多”、“少”。先观察小熊分桃子的过程,再交流猴子和桃之间的个数关系。并用“……比……多”,“……比……少”进行描述。师:小兔分到食物了,小熊分给小猴什么吃的呢?让我们接着看动画。接着放动画片。 师:通过观察刚才分桃的过程,谁来说一说:猴子和桃的个数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会说: ●桃多,猴子少。 ●猴子比桃多或桃比猴子少。 ●桃多一个,猴子少一个。 师:有4个桃,3只猴子,我们可以说桃比猴子多,还可以说猴子比桃少。 (2)质疑讨论,认识“>”。教师提出:“4和3之间还能用‘=’表示吗?”的问题,进行讨论,师:我们知道有4个桃,3只猴子,桃比猴多,也就是4比3多,4和3中间还能用“=”连接吗?为什么? 生:不行!“=”表示两个数相等,4和3不相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课时认识><或=冀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课时认识><或=冀 教版 教学内容 教材14~15页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提示 学生差不多认识同样多,多些以及少些。本课时要紧学习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体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符号表示数的相对性,明白得知识的进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关怀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会用>、<或=表示两数关系。 难点:认识>、<或=表示的意思及用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预备 教具预备:一一对应图、课本、课件。 学具预备:3只猴、4个桃子、4只兔子、4个萝卜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4”“4”“4”“3”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爱让其他同学去自己家做客吗?熊猫也专门热情,经常请小动物们去它家做客,认真观看分别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熊猫的请客,分别有几只?熊猫预备了哪些食物招待这些客人呢?(课件出示:熊猫请客的情境图)

生1:小兔子和小猴子参加了熊猫的请客。 生2:参加熊猫请客的有4只小猴子,3只小兔子。 生3:熊猫为这些客人预备了4个萝卜,4个桃子,5个香蕉。 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板书:认识>、<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体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 师:熊猫打算把吃的分给大伙儿,同学们能不能帮熊猫想一想,这些食物如何样分?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刻,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最后达成共识) 生1:小兔子爱吃萝卜,把萝卜分给小兔子吃。 生2:猴子爱吃桃,请猴子吃桃。 生3:熊猫爱吃香蕉,熊猫留下香蕉吃。 师:在同学们的关心下,熊猫开始一个一个的给小动物们分水果了。第一,它先给小兔子分萝卜。(用课件播放小兔子分萝卜的动画)小兔子爱吃萝卜,1只小兔子分1个萝卜......通过对分萝卜的观看,你发觉了什么? 生:4只小兔子正好把4个萝卜分完了。 师:你能参考刚才小兔子分萝卜的过程,用你的4只小兔子、4个萝卜的图片表示出来吗? (给学生充分的摆的时刻,摆放不规范的给予指导) (最后出示一一对应的图;得出4只小兔子和4个萝卜同样多) 师:4只小兔子和4个萝卜同样多,我们能够用一个式子表示。即(边说边板书)4=4,其中=是等号,读作:等于;4=4读作:4等于4.(请同学们用符号和数字卡片表示出算式:4=4) (给学生充分的时刻读一读,读法不规范的给予指导) (老师介绍=的写法,请同学们先书空,再在田字格本上书写)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语言抽象为用数学符号的过程。 2.初步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3.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动画课件。

教师介绍,让学生知道“同样多”可以用“=”来表示,以及“=”的读、写。象为“=”的过程,了解 “=”的含义。 学生可能会说: ●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有4只兔子,4个萝卜,4和4同样多。 ●一个兔子对着一个萝卜,兔子和萝卜同样 多。 师:兔子有4只,萝卜也有4个,4和4同样 多。表示两个数同样多,中间可以用“=”来连 接,叫做等号(板书4=4),这个式子读作:4等 于4。自己读一读。 3.认识“>”。 (1)体验“多”、 “少”。先观察小熊分桃子的过程。再交流猴子和桃之间的个数关系。并用“……比……多”,“……比……少”进行描述。 通过观察交流,感 受多和少,并用语言表 达。 师:小兔分到食物了,小熊分给小猴什么吃的 呢?让我们接着看动画。 接着放动画片。 师:通过观察刚才分桃的过程,谁来说一说: 猴子和桃的个数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会说: ●桃多,猴子少。 ●猴子比桃多或桃比猴子少。 ●桃多一个,猴子少一个。 师:有4个桃,3只猴子,我们可以说桃比猴 子多,还可以说猴子比桃少。 (2)质疑讨论,认识“>”。教师提出:“4和3之间还能用‘=’表示吗?”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认识“>”,并板书4>3,读作4大于3。 通过质疑引出探求 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 的积极性。便于学生理 解“=”和“>”的不同含 义。 师:我们知道有4个桃,3只猴子,桃比猴 多,也就是4比3多,4和3中间还能用“=”连 接吗?为什么? 生:不行!“=”表示两个数相等,4和3不相 等。 师:大家说得对,不能用“=”,那么用什么 符号表示4和3的关系呢? 学生不能说出,教师直接告诉,并板书4>3, 介绍读法。 (3)比较“=”和“>” 两个符号的特点,加深对“>”的认识。 通过比较,使学生 进一步了解大于号的特 点,知道大口要对着较 大的数,增强对大于号 的感性认识。 师:大家比较一下“=”和“>”两个符号, 有什么不同? “=”是平平的两笔,“>”是躺倒的对号,并开 口对着大数,尖的一端对着小数。自己试着写出4 大于3。 学生写式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认识“<” (1)讨论:4比3多还可以怎样表 对于两个数来讲, 大于、小于只是不同的 师:有4个桃,3只猴子,我们说4比3多, 那谁知道,4个桃和3只猴子比较,还可以怎样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认识大于等于小于等数学符号冀教版 12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 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同学们,你们过过生日吗?和谁一起过的?有没有生日蛋糕?生日蛋糕上插了几支蜡烛? 生:学生汇报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 (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得出: 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 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 …… 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 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

第2单元第2课时大于·小于·等于(教案)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精品】第二单元第2课时“>””=””<”(教案) 冀教版(2014秋)-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 “=” “<”并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 “=” “<”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并能用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教学方法:演示.启发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们,在我们上课之前先玩一个找凳子的游戏。 课件出示:要求一人击鼓,当鼓声停止时做到凳子上。(每人一把椅子)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课件出示:要求一人击鼓,当鼓声停止时做到凳子上。(每人一把椅子)师:第一次击鼓,大家请看,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回答:小朋友多椅子少。 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怎么知道小朋友多椅子少呢? 学生自由说说,引导学生一一对应的进行排列。 师:原来是这样呀,真是一个不错的好方法! 师:再让我们击一次鼓,学生们找座位。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都有椅子了。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么? 学生自由说说。并请同学进行演示。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小眼睛!那么你们知道用的什么方法么?学生自由说说。 引导学生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并能用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2. 练一练 1.摆花片。 (1)摆,要与同样多。 (2)摆,要比多2个。 2.小朋友与帽子哪个多? 3.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最少?

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2认识:=:等数学符号▏冀教版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 3、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1)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2)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3)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4)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5)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

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1)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2)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3)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4)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5)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讲评书写,学生描红。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4、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2)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 (3)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 (4)教唱歌曲。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 “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填空,其余学生书上练习。(集体订正,选题说说是怎么想的) 2 “想想做做”第2题。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 3 “想想做做”第3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

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 2教案 冀教版

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认识符号“>”、“<”、“=”及其含义,能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图片展示。 (1)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 (2)3只小猴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个,你怎么就开始吃了?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5.图片展示。 6.提问: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 二、教学比较2、3、4的大小 1.教学“3=3”。 (1)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 (2)提问:每只猴能吃上一个桃,桃子一个也没多,猴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图下面写上“3=3”。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2.教学“3>2”。 方法和教学“3=3”相同。 告诉学生“3比2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 3.教学“3<4”。 方法如前。 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 4.区分“>”、“<”和“=”。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学生可能会用“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等语言描述。教师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2.4 认识大于小于或=教案 冀教版

第四课时认识>、<或= 教学内容 教材14~15页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同样多,多些以及少些。本课时主要学习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符号表示数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会用>、<或=表示两数关系。 难点:认识>、<或=表示的意思及用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一一对应图、课本、课件。 学具准备:3只猴、4个桃子、4只兔子、4个萝卜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4”“4”“4”“3”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让其他同学去自己家做客吗?熊猫也很热情,经常请小动物们去它家做客,仔细观察分别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熊猫的请客,分别有几只?熊猫准备了哪些食物招待这些客人呢?(课件出示:熊猫请客的情境图) 生1:小兔子和小猴子参加了熊猫的请客。 生2:参加熊猫请客的有4只小猴子,3只小兔子。 生3:熊猫为这些客人准备了4个萝卜,4个桃子,5个香蕉。 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板书:认识>、<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 师:熊猫打算把吃的分给大家,同学们能不能帮熊猫想一想,这些食物怎样分?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