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猴、小松鼠、小熊等许多小动物。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咱们去看看吧!

2.课件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

(1)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并帮它们整整齐齐排好队。

(2)每个小组发一张粘贴表(如下图)和小动物图片,让学生把它们贴在方格中。

(3)学生汇报,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二、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1. 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

提出要求: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

(1)学生分组设计比赛方案。

(2)学生分组汇报。

方案一:小白兔(4)——小猴(4)

方案二:小白兔(4)——小松鼠(5)

方案三:小白兔(4)——小熊(3)

方案四:小猴(4)——小熊(3)

方案五:小猴(4)——小松鼠(5)

方案六:小松鼠(5)——小熊(3)

2. 认识“=”。

(1)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想哪一种最公平,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小白兔(4)——小猴(4)这种方案最公平,它们都是4只,一样多。

引导学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指出: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

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板书)

(3)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6个○,让学生对着○摆△,要求△和○同样多,指名到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自己摆。

(4)介绍“=”。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

学生汇报: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

指导学生写“=”。

(5)练习。

出示5 ○ 5,让学生填空并读一读。

3. 认识“>”“<”。

(1)出示后几种比赛方案,让学生说看到这几种方案,有什么想法。

(2)学生观察,回答:这几种方案不公平,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多,有的代表队小动物少。

(3)出示小松鼠(5)——小熊(3)比赛图,组织学生讨论这种方案是不是公平。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

① 小松鼠多,小熊少,比赛不公平;

② 小松鼠比小熊多,比赛不公平;

③ 小熊比小松鼠少,比赛不公平。

(4)指出: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

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5)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开口朝左,尖尖朝右,左边数大,右边数小。

“<”:开口朝右,尖尖朝左,右边数大,左边数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课时4认识符号=、>和<教案.docx

课时4 认识符号=、>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探究交流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 等于号”数学符号 冀教版 (2)

《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从事的分发“吃的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 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基础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本教学情境图,了解数字信息。 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小熊猫是怎样过生日的?是怎样招待大家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 2、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的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把个数相同的贴在一起,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 4只小兔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4个萝卜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猴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个桃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3只小熊猫图片可以用数字3表示 4棵竹子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5个香蕉图片可以用数字4表示 …… 3、教师引导,提出问题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 (1)学生汇报,把兔子和萝卜作比较,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用数的方法来比较,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 (2)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 (3)认识“=” 师:兔子有4只,萝卜有4个,所以兔子就和萝卜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大部分学生可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 师:找找图上还有谁和谁同样多,怎样表示? (4)除了3=3、4=4以外谁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

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

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课程《认识符号》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猴、小松鼠、小熊等许多小动物。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咱们去看看吧! 2.课件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 (1)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并帮它们整整齐齐排好队。

(2)每个小组发一张粘贴表(如下图)和小动物图片,让学生把它们贴在方格中。 (3)学生汇报,可让数得又对又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经验。 二、引导探究,组织讨论 1. 帮小动物设计比赛方案。 提出要求: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小朋友能不能先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哪两种小动物分在一组比赛)? (1)学生分组设计比赛方案。 (2)学生分组汇报。 方案一:小白兔(4)——小猴(4) 方案二:小白兔(4)——小松鼠(5) 方案三:小白兔(4)——小熊(3) 方案四:小猴(4)——小熊(3) 方案五:小猴(4)——小松鼠(5) 方案六:小松鼠(5)——小熊(3) 2. 认识“=”。 (1)让学生看设计的这几种比赛方案,想哪一种最公平,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小白兔(4)——小猴(4)这种方案最公平,它们都是4只,一样多。 引导学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2)指出: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一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

认识符号的教案

认识符号的教案 【篇一:认识图形符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篇二:《认识交通标志》教案】 《认识交通标志》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 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 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篇三:认识符号=、>和<】 认识符号=、>和<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数(一)认识=、>和 <(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 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教学重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头像、学生准备学具盒。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符号=、>和<的认识,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在学生的脑海中,大小比较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概念,更没有符号感。根据低年 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以“森林运动会”为情境的主题图引入,唤 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并通过观察图,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从不同 动物只数的比较中,应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抽象出数的大小关系, 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又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了 学生自由选择比较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 自主探索、不刻意模仿的思维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比较活动,逐步 培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同时还重视学生

认识>、<、=(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意思和表示方法; 2.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比较方法; 3.进一步巩固数的概念,增强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概念的内涵,区分“大于”、“小于”、“等于”的不同用法; 2.复合数字进行比较。 四、教学方法 1.课前进行数学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板书、示范教学、练习演练等教学方法,以巩固学生对数字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教师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问学生们都知道哪些数字。然后请学生来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个数字,并呈现在黑板上。教育十位上的数字是一样的,个位和百位不同,让学生们观察这三个数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引入新课 教师介绍“大于”、“小于”、“等于”这三个符号的含义以及它们的表示方法,板书如下: 大于: > 小于: < 等于: =

3.概念讲解 教师解释“大于”、“小于”、“等于”三个概念的含义。例如,“大于”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多,“小于”表示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等于”表示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相等。 4.练习演练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几组数字,并在数字之间画出表示“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让学生进行比较。例如: 8 < 9 3 > 2 6 = 6 然后,让学生自己编写数字组合,并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例如: 4 > 3 5 = 5 9 < 10 5.巩固练习 教师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大于”、“小于”、“等于”的理解。 1.4 __ 5 2.5 __ 6 3.9 __ 8 4.0 __ 10 5.7 __ 7 6.课堂小结 教师询问课堂中学生们对“大于”、“小于”、“等于”的理解,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下课作业。 六、课后作业 完成一组“大于”、“小于”、“等于”的比较,并写下自己的理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2 认识_、=、_等数学符号 ▏冀教版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2 认识_、=、_等数学符号▏冀教 版1 认识>、<或=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同样多,多些以及少些。本课时主要学习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体会符号表示数的相对性,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把“同样多”“多”“少”等语言抽象为数学符号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了解>、=、<等数学符号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看图讲故事和分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会用>、<或=表示两数关系。 难点:认识>、<或=表示的意思及用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一一对应图、课本、课件。 学具准备:3只猴、4个桃子、4只兔子、4个萝卜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4”“4”“4”“3”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让其他同学去自己家做客吗?熊猫也很热情,经常请小动物们去它家做客,仔细观察分别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熊猫的请客,分别有几只?熊猫准备了哪些食物招待这些客人呢?(课件出示:熊猫请客的情境图)生1:小兔子和小猴子参加了熊猫的请客。 生2:参加熊猫请客的有4只小猴子,3只小兔子。 生3:熊猫为这些客人准备了4个萝卜,4个桃子,5个香蕉。 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用符号表示9以内两个数的大小。(板书:认识>、<

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认识= 师:熊猫打算把吃的分给大家,同学们能不能帮熊猫想一想,这些食物怎样分?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指着示意图说说描述不清的给予指导) (最后达成共识) 生1:小兔子爱吃萝卜,把萝卜分给小兔子吃。 生2:猴子爱吃桃,请猴子吃桃。 生3:熊猫爱吃香蕉,熊猫留下香蕉吃。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熊猫开始一个一个的给小动物们分水果了。首先,它先给小兔子分萝卜。(用课件播放小兔子分萝卜的动画)小兔子爱吃萝卜,1只小兔子分1个萝卜......通过对分萝卜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4只小兔子正好把4个萝卜分完了。 师:你能参考刚才小兔子分萝卜的过程,用你的4只小兔子、4个萝卜的图片表示出来吗? (给学生充分的摆的时间,摆放不规范的给予指导) (最后出示一一对应的图;得出4只小兔子和4个萝卜同样多) 师:4只小兔子和4个萝卜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即(边说边板书)4=4,其中=是等号,读作:等于;4=4读作:4等于4.(请同学们用符号和数字卡片表示出算式:4=4)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一读,读法不规范的给予指导) (老师介绍=的写法,请同学们先书空,再在田字格本上书写)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的、乐于参与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经历把“同样多”的经验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体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关系的作用,培养符号意识。 (二)认识>和< 师:请同学们参考刚刚小兔子分萝卜的动画,自己用3只猴子和4个桃子的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符号_苏教版

认识符号 教学 内容认识=、>、<设计日期 教学 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拟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及用法,学会比拟5以内的数的大小。 2、开展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喜欢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难点: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 准备图片、卡片、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起来了,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 瞧,有那些小动物组队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对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最多,小熊最少,小兔和小猴同样多〕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刚刚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和小猴各有几只?〔各有4只〕 提问:4和4相等,那么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合来表示呢?有知道的吗? 它们同样多,就可以表示为4=4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我们知道小兔和小猴同样多,如今再让我们看看松鼠和小熊的情况。 指明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松鼠比小熊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有知道的吗? 5比3多,可以表示成5>3 提问:>怎么写呢? 提问: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的数大,哪一边对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教学< 刚刚同学们说,松鼠比小熊多,反过来可以说小熊比松鼠少,也就是几比几少? 3比5少可以表示成3<5〔手指<〕你知道叫什么? 提问: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的数小?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三、稳固强化,拓展思维

一年级认识基本标点符号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认识基本标点符号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并理解句子中常见的基本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 号和逗号。 2. 能够正确运用基本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与字词之间能够合理搭配,使语句表达更加清晰和流畅。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展示板,包括标点符号的图片和示例句子。 2. 练习册或活动手册,包括基本标点符号的填空或连线练习题。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可开始引导学生回顾句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激发学生对标点符 号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提问:“在句子中有哪些符号呢?”学生可以回答:“有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教师可以进一步问道:“这些符号在句 子中有什么作用呢?”鼓励学生提供回答,并引导学生逐步接近标点符 号的作用。 讲解: 1. 句号:教师向学生展示句号的图片,并说明句号是用来表示陈述 句或描述句结尾的标点符号。教师可读示例句子,如:“我爱吃苹

果。”,并请学生观察句子中的句号。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 句子的意思和感受。 2. 问号:教师向学生展示问号的图片,并说明问号是用来表示疑问 句结尾的标点符号。教师可读示例句子,如:“你叫什么名字?”并请 学生观察句子中的问号。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句子的意思 和感受。 3. 感叹号:教师向学生展示感叹号的图片,并说明感叹号是用来表 示感叹句结尾的标点符号。教师可读示例句子,如:“多么美丽的花啊!”并请学生观察句子中的感叹号。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个 句子的意思和感受。 4. 逗号:教师向学生展示逗号的图片,并说明逗号是用来分隔句子 中的词语或短语的标点符号。教师可读示例句子,如:“我喜欢吃香蕉,苹果和橙子。”并请学生观察句子中的逗号。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 论这个句子的意思和感受。 练习: 教师可分发练习册或活动手册,让学生进行基本标点符号的练习。 练习内容可以包括填空题、连线题等,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句子选择正 确的标点符号或将标点符号与对应的词语搭配起来。 巩固:

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

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认识常见的标点符 号 一、引言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为了表达语气、节奏和结构特点而使用的符号,它在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一些常见 的标点符号,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将介绍一年级小学 语文教学中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的教学设计。 二、目标 1. 让学生初步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2. 培养学生发现并理解标点符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使用标点符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文字材料,引起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注意。 教师可以准备一段简短的文字材料,其中包含了一些标点符号,如 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教师可以读给学生听,并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 了这些符号的存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认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标点符号进行引导式提问,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其作用。例如,对于句号,教师可以问:“你们注意到这个句子结尾有个圆圈吗?你们觉得它是什么作用呢?”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句号用于表示陈述句的结束。 3. 呈现:给学生示范使用标点符号的正确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篇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读给学生听,并同时给学生看文字版。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在合适的位置停顿一下,然后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来模拟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语气变化。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的理解和使用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学生可以回答“狗”并用一个问号结尾。 5. 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标点符号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写作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标点符号进行创作。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在信中使用至少两个感叹号。 四、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并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通过练习和创作,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数的大小比拟和>、=、<的认识,是在第一单元认识“同样多、多些、少些〞的根底上学习的。教材呈现了一幅熊猫请客的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话编故事。从儿童熟悉的、乐于人事的分发“食物〞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把“同样多、多些、少些〞等概念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在分动物喜欢吃的.食物的过程中,在学生知道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 少的根底上,认识这几个数学符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和<的含义。“>〞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是小于号;“=〞是等于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相等。 2、使用>、=和<比拟10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 三〕情感目标: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的含义。 2、“>〞、“<〞、“=〞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使用>、=和<比拟1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多媒体〕

同学们,你们过过生日吗?和谁一起过的?有没有生日蛋糕?生日蛋糕上插了几支蜡烛? 生:学生汇报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 二、探究与体验。 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富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 学生观察汇报。 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 …… 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 4只小兔图片。 3只小熊猫图片。 3只小猴图片。 …… 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 〔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 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 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 〔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 学生答复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 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4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号教案苏教版

认识=、>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至20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2.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用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学生都比较活跃,但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对有趣地故事情节,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已经认识了0—5,因此,要将所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以及等号、大于号、小于号,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感和符号意识。 教学理念:创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学习的规律、方法。在平等民主融恰的气氛中,用探究的内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发现法。 学生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指名回答。 今天,森林里特别热闹,来了很多动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

说明:5比3多,可以用大于号来表示。(板书:>)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大于号”(板书: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读作:5大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问:>怎么写呢?师示范。学生描红。 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什么样子?学生汇报(像张开的嘴巴,前面是开口,后面是尖尖的)。得出开口在前是大于号。 提问: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开口对着的数大,尖尖对着的数小。大数在前用大于号。 (2)同样的方法,认识“少”和“<”。 启发:如果把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你认为可以怎么说?生看图想一想,同桌说一说。指名回答:小熊比松鼠少。(板书:少) 指出:小熊有3只,松鼠有5只,也说是3比5少。(板书:3 5)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生猜一猜,在书中找答案。 对,我们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板书:<) 指出: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三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于号”(板书: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板书读作:3小于5)让学生读一读。 问:<怎么写呢?师示范。学生描红。 观察:<长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汇报。总结:尖尖在前是小于号。 提问:前面的数大还是小?后面的呢?(学生讨论交流)所以:小数在前用小于号。 (3)对比。 问:>和<长得这么像,老师一不小心就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大家能帮帮老师,让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开口在前是大于,尖尖在前是小于。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课件出示。)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带领学生做一做。 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带领学生做一做。 学生边说边做手势表演。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板书课题:认识=、>和<)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 =、〈 、 〉》教学设计

《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书第18-19页,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情景中比较的大小,学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 2、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实际生活情况。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时,先从兔子和猴子的只数一一对应中认识“同样多”,理解“=”的含义和读法,再把松鼠和小熊对应起来,通过观察认识“……比……多”、“……比……少”,联系比较的结果,理解“〈”“〉”的含义和读法,再学习它们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

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获得多少比较活动的体验。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若干圆片、小方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 精灵仙子今天带小朋友参加森林运动会了,许许多多动物来参加比赛,看谁本领最厉害,动物们分成蓝,红,黄,绿四小队。我们来数一数每小队来了多少只动物。大家把每数一只,就把自己的学具里面的动物头像摆出来一只。 二、自主探索。 1、数数。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摆,小组摆好了互相检查。 2、比较。 (1)指兔子和猴子,你观察到什么? 学生:兔子有4只,猴子也有4只。 学生:兔子和猴子同样多。

反问:你怎么看出使同样多的? (技巧:可以用数数,也可以用连线的方法知道使同样多。)教师:兔子和猴子同样多(齐说一遍)兔子是4只,猴子也是4只,我们在数学用一个符号表示两个数相等,大家说用什么符号好? 等号,这就是“=”。 4=4 读作:4等于4(齐读) (2)指狸猫和熊,你观察到什么? 学生:狸猫5只,熊只3只;狸猫比熊多;熊比狸猫少。 反问:怎么知道狸猫比熊多或者说熊比狸猫少? 老师:狸猫比熊多,狸猫有5只,熊有3只,我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5>3,这个是大于号。大家观察一下大于号的大嘴巴向着数字几?5,说明那边大,符号的嘴巴就向哪边。 而熊比狸猫少,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就是3<5,这个是小于号。大家再看看,大嘴巴向着数字几?还是5。 (3)小组讨论 5>3和3<5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和“=” ”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和“=” 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知道如何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各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3 梨:4 桃:3 香蕉:2) 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看书17页,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兔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数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5<3。谁会读? (4)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课后反思: 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在数的比较中正确运用“>”和“<”。教师出示两个数字,请两名幼儿做数字,戴上数字胸饰,一名幼儿站在两个数字中间,运用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用身体姿势表演“>”或“<”,并请全体幼儿读出来。 全体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幼儿三人一组合作),教师出示数字,请扮演数字的幼儿取好相应的数字,一名幼儿扮演大于号(小于号),表现数量关系,并一起念出声来。 以幼儿熟悉的儿童节目入手,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观察、交流,让幼儿初步感受大于号的方向性和外形特征。结合上图观察、比较、交流,让幼儿初步感受小于号的方向性和外形特征。以比较的方式,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感受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性与外形特征。通过课件学习和动手操作,使幼儿理解了符号的含义,并在数的比较中学习两个符号的运用,从中培养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灵活运用新知识。 达标训练:

《认识数学符号》教案

备课纸 讲课教师一年级数思学科16年9月日 课题与课型讲课要点(难点)及讲课对策 一、认识数学符号 讲课要点:学会正确书写数学符号。 (新讲课一课时) 讲课目的讲课难点:掌握正确书写的技巧。 讲课对策:带着孩子找准书写格式。 1、认识并能规范书写“+”、“-”、“=”、 “>”、“<”这五个数学符号 2、逐渐培育孩子认真察看、推断和概括的能 力。 讲课准备: 师:PPT、多媒体、日字格磁铁、直尺 讲课过程: 讲课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在数学世界中,很多图形的摆列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经过前面的几个图形的个数、形状、位置等方面进行察看,发现此中的规律,进而正确地画出来未知的图形。 二、新课(35分钟) (一)认识“+”、“-”、“=”、“>”、“<” <一>激趣导入 1、谁会数数,能勇敢的站起来,数给大家听一听。 2、数得真好。数数中的这些数字是数学王国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还住着一些漂亮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吗?(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指引,比方“+”) <二>认识数学符号 (一)出示5个数学符号 1、指名学生说自己知道的数学符号,只需回答正确就实时赏赐必然。 2、学生没说到的老师补上。 数学王国里还有这些数学符号呢。老师随即出示数学符号。 3、老师领读一遍。 (二)知道符号的用途 1、加号的用途 师:我们平常在哪会看到加号? 生:在加法算式里。 .

师:比方在这道算式里(老师贴放算式卡片) 师:“+”表示两个数相加的一种运算 老师出示卡片:1+2=3 把1和2加起来,或许说合起来等于3。在加法算式中要用到加号。 2、减号的用途 师:我们平常在哪会看到减号? 生:在减法算式里。 师:比方在这道算式里(老师贴放算式卡片) 师:“-”表示从一个数里减去另一个数的一种运算 老师出示卡片:4-2=2 从4里面减去两个,或许说拿走两个,还剩2。在减法算式中要用到减号。【小 结】“+”、“-”的出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算式里,所以这两个符号是运算符 号。师:这两个符号是什么符号?(运算符号) 3、“>”、“<”的用途 师:认真察看一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同样点和不同样点?(长得同样,就是张口的方向不同样样)师:这两个符号用在比较大小里面。比方:(老师出示两张卡片)6>2、8<10老师率领学生读一读 师:再请你认真地察看一下,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比较大小时张口有着如何的特色?(张口对大数)学习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张口对着大数笑。 师:想想,我们能不可以用手势表示这个符号呢? 引出表示的方法: 大于号: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将两指分开。 小于号: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将两指分开。 玩手势游戏,进行坚固练习。老师报符号,学生做手势。 4、“=”的用途 老师先出示卡片,请学生察看。 师:察看等号两边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同样大) 师:“=”表示两个数相等 【小结】 “>”、“<”、“=”平常在我们比较大小时用到它们,所以,这三个符号表示两个数目间的大 小关系。 .

一年级标点符号教案

一年级标点符号教案 【篇一:标点符号教案】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认识标点。 昨天老师去数字王国参观,认识了四个身怀绝技的朋友。它们分别是:。,?! 今天,老师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和大家见个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 它们的自我介绍,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本领呢? (出示)通过句号的介绍,我们知道,句号就是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一句完整的句子说完了。 (出示)显而易见,逗号是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的。 (出示)从问号姑娘的话里可以看出,问号用在表示疑问语气的句 子的末尾。 这时候,感叹号等不及了,(出示)看来感叹号的本领就是用来表 示命令或感叹语气的。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总结了一首标点符号歌(出示) 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一练,到底是怎么来运用这四个标点符号的呢?(出示) 1、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是陈述语气,而且是在句尾。所以用句号。 2、今天和我高兴中间有一个停顿,所以这里要用一个逗号,表示 停顿。 3、这句话,一看就是疑问语气,所以这里要用问号。 4、这是感叹语气,所以要用感叹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示不同的作用,希 望同学们都能正确运用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篇二:小学四年级标点符号教案】 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袁楼小学刘林 【教学目标】: 1、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 符号。【教学重点】:

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过程】:一、激 趣导入 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小小的标点 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 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新春佳节 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 张红纸。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 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顿时脸色铁青。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 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 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 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的语文复习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 能力。 二、通过猜谜语复习标点符号的写法,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1、在小学四年的语文学习中你学过了哪些常用的标点?同学们猜指 名上黑板在方格中书写。(在黑板上画好方格),。、;:!?“ ” 《》()—— ? ? 2、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3、总结写法。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 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 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 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 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 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 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 号分成两段。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三、出示标点符号歌。(1)学生自由读(2)学生打拍子读。四、实际操作大练兵(一)抢答,热身练习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逗号句号》精品教案

《认识逗号、句号》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儿童诗《青蛙写诗》,认识逗号、句号。 2、通过学习,明白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并且在朗读中注意停顿。 3、能给简单的句子加上正确的逗号、句号。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明白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并且在朗读中注意停顿。 2、能给简单的句子加上正确的逗号、句号。 教学难点: 能给简单的句子加上正确的逗号、句号。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下雨的池塘图片,师: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变成了一颗颗亮闪闪的小水珠,调皮地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雨点儿掉进了池塘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圆圆的水泡泡,咕嘟咕嘟直往上冒……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不禁诗兴大发,它说:“我要写诗了!” 出示没有打标点的诗句“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让孩子们说说这首诗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诗有哪些不一样?没有停顿,读起来真累!谁来帮帮小青蛙呢?请孩子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小节,看看都有哪些小伙伴来帮助小青蛙了? 二、图文结合,认识标点 1、汇报有哪些小伙伴来帮助小青蛙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学习第二节,认识逗号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出示PPT,谁来说说,为什么小蝌蚪能够当个小逗号呢?(小蝌蚪的脑袋圆圆的,还拖着一条小尾巴,很像小逗号。) 师:小逗号用在句内需要停顿的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短。有了小蝌蚪的帮助,小青蛙的诗写成了这样“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配乐读一读青蛙的诗。 3、学习第三节,认识句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 出示PPT,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像一个小圆圈,很像小句号) 师:小句号用在一个句子的末尾,停顿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有了水泡泡的帮助,小青蛙的诗写成了这样“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配乐读一读青蛙的诗。 4、学习第四小节,了解省略号 青蛙的诗才写了两句,它还想接着往下写呢,怎么办啊?荷叶上的一串小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出示PPT,为什么不是一个小水珠当省略号呢?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省略号是六个小圆点,一个小水珠是不够的,一串排起来才有趣呢!) 省略号表示话还没有说完,看来小青蛙还可以接着往下写诗呢! 小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配乐读一读青蛙的诗。 5、小结,指导朗读,读出不同的停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