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篇一: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表示对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乘运算。

在生活中,乘法的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引导。比如,当我们购买一盒水果,每盒有6个水果,而我们买了3盒,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水果。这可以表示为6 × 3 = 18。这个例子让学生意识到乘法可以用来计算物品的总数。

在数学中,乘法运算可以用乘号(×)来表示。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使用乘号,以便进行乘法计算。例如,当计算2 × 5时,学生可以通过画出5个2的图形,然后计算出总数为10。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习乘法表。乘法表是一个表示乘法运算结果的表格,其中列出了1到10之间的数字相乘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背诵乘法表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例如,当计算3 × 4时,学生可以在乘法表中找到3的行和4的列,然后找到交叉点处的数字12。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除了基础的乘法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一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乘法口诀歌、

解决乘法问题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来进一步拓展乘法的认识。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会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乘法表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同时通过练习和应用乘法,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篇二:

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将开始初步认识乘法运算,并了解乘法运算中的符号变化知识。乘法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首先,孩子们将会学习如何用乘法符号表示两个数的相乘。乘法符号是一个“×”号,表示两个数相乘的意思。比如,2 × 3表示将2和3相乘,结果为6。通过这个符号,孩子们可以更方便地表示复杂的乘法运算。

接下来,孩子们将会学习乘法的交换律。交换律指的是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它们的顺序影响。比如,2 × 3和3 × 2的结果都是6。这个概念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有些抽象,但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孩子们还将学习乘法的分配律。分配律指的是当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时,等于先分别将这个数乘以每个加数,再将两个乘积相加。比如,2 × (3 + 4)

等于(2 × 3) + (2 × 4),即2 × 7等于6 + 8,结果为14。这个概念对孩子们来说也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具体的物品或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乘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购买商品计算总价、计算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等等。通过学习乘法,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初步认识乘法的符号变化知识对孩子们的数学发展非常重要。通过学习乘法符号、交换律和分配律,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乘法运算。此外,将乘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培养他们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小学一年级课堂教案:认识基础数学符号

小学一年级课堂教案:认识基础数学符号 一、引言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认识基础数学符号是孩子们学习数字和算术运算 的重要一步。通过教授基础数学符号的认知,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的初步了解,还可以为他们将来更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识基础数学符号 1. 数字 在数学中,数字是最基本的表示数量的符号。小学一年级主要教授0-9这十个 阿拉伯数字,并逐渐引入计量单位。 2. 加减法符号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进行合并,得到总数。而减法则是指从一个较大的 数字中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字,得到差。在小学一年级,引导孩子们掌握"+"和"-"这 两个简单且常用的运算符号。 3. 等于号 等于号(=)用来表示两个物体或数量相等。例如:2 + 3 = 5 表示2加3等于5。 4. 大于、小于和等于 大于(>)、小于(<)和等于(=)是比较大小时使用的符号。教师可以借助 实际物体或图形,让孩子们通过比较数量或大小来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 5. 数组符号 数组是一种有序排列的数字。教师可以用圆圈、点、笔画等方式来表示不同的 数组。通过观察和分析数组,孩子们可以学会数数和排序。

6. 乘法符号 乘法是将两个相等的数字加在一起,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字。小学一年级通常只介绍乘法表中的两倍数(2,4,6,8等),并借助图形和实物进行实际应用。 7. 除法符号 除法是将一个较大的数字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大小相等。通过介绍分母和分子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例如:4 ÷ 2 = 2 表示将4平均分成2份,每份为2。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目标明确 在教学开始前,明确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基础数学符号,并告知孩子们这些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游戏化教学 针对小学一年级孩子们好奇、喜爱游戏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他们通过玩耍中体验符号的意义和运用。 3. 视觉辅助 适当使用图片、图表、数轴等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符号的含义和应用。 4. 实际操作 引导学生利用具体的实物或图形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通过手动尝试加减法、数组排列等活动来巩固对基础数学符号的认知。 5. 多元化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掌握基本运算符号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掌握基本运算符号的 意义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掌握基本运算符号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运算符号包括加号(+)、减号(-)、乘号(×)和除号(÷), 它们在数学问题中起着连接数字和操作的作用。掌握了这些基本运算 符号的意义,孩子们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建立起对数 学计算的基础理解。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每个运算符号的意义和应用。 加号(+)是最基本的运算符号之一,它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的相加。例如,2+3表示将2和3相加,得到的结果是5。在日常生活中,加号 经常用于计算物品的总数、合并数字和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通过掌 握加号的意义,孩子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将不同的数量相加 得到总数。 减号(-)用于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差值。例如,5-2表示从5中减去2,得到的结果是3。减号常常用于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异、解决减法 问题和找出缺少的数量。通过理解减号的意义,孩子们能够进行简单 的减法运算,并在解决问题时快速找到答案。 乘号(×)用于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的相乘。例如,3×4表示将3和4 相乘,得到的结果是12。乘号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计算物 体的总数、解决乘法问题和计算长度或面积。通过掌握乘号的意义, 孩子们可以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并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除号(÷)用于表示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除以的运算。例如,8÷2表示 8被2整除,得到的结果是4。除号在解决分配问题、计算平均值和找 出相等份额等情况下经常使用。通过理解除号的意义,孩子们可以进 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在应用中理解除法的实际用途。 掌握了以上基本运算符号的意义后,孩子们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数 学计算,并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应用这些运算符号,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和、差、积和商。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 掌握基本运算符号的意义。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具体的物体或图片来演示数学问题。通过实际 操作,让孩子们亲自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并理解每个运算符号的意义。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 学习。例如,通过制作卡片或游戏板,让孩子们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并找出对应的答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们应用基本 运算符号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让孩子们计算购物清单中物品的总价,或者解决分享食物的问题。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题和作业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让孩 子们经常进行数学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对基本运算符号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

一年级数学与生活乘法初步认识的符号变化知识篇一: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表示对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乘运算。 在生活中,乘法的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进行引导。比如,当我们购买一盒水果,每盒有6个水果,而我们买了3盒,我们可以使用乘法来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水果。这可以表示为6 × 3 = 18。这个例子让学生意识到乘法可以用来计算物品的总数。 在数学中,乘法运算可以用乘号(×)来表示。学生需要学会识别和使用乘号,以便进行乘法计算。例如,当计算2 × 5时,学生可以通过画出5个2的图形,然后计算出总数为10。这个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习乘法表。乘法表是一个表示乘法运算结果的表格,其中列出了1到10之间的数字相乘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背诵乘法表来快速计算两个数的乘积。例如,当计算3 × 4时,学生可以在乘法表中找到3的行和4的列,然后找到交叉点处的数字12。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除了基础的乘法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一年级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乘法口诀歌、

解决乘法问题和应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来进一步拓展乘法的认识。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乘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总之,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会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变化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乘法表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理解乘法的运算规则,同时通过练习和应用乘法,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篇二: 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将开始初步认识乘法运算,并了解乘法运算中的符号变化知识。乘法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应用。 首先,孩子们将会学习如何用乘法符号表示两个数的相乘。乘法符号是一个“×”号,表示两个数相乘的意思。比如,2 × 3表示将2和3相乘,结果为6。通过这个符号,孩子们可以更方便地表示复杂的乘法运算。 接下来,孩子们将会学习乘法的交换律。交换律指的是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它们的顺序影响。比如,2 × 3和3 × 2的结果都是6。这个概念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有些抽象,但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孩子们还将学习乘法的分配律。分配律指的是当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时,等于先分别将这个数乘以每个加数,再将两个乘积相加。比如,2 × (3 + 4)

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

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 一、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 数学是一门既有逻辑性又有实用性的学科,而数学符号作为数学表达的一种工具,在数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简单的数学符号是他们初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中常见的简单数学符号及其含义。 二、加号“+” 加号“+”是最基本的数学符号之一,它代表着两个数的相加运算。例如,1 + 2 = 3。在数学测题中,加号通常用来表示两个数的和,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三、减号“-” 减号“-”是另一个常见的数学符号,它代表着两个数的相减运算。例如,5 - 3 = 2。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测题中,减号常用于简单的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计算两个数的差。 四、乘号“×” 乘号“×”代表着两个数的相乘运算。例如,3 × 4 = 12。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中,乘号通常用于简单的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计算两个数的积。 五、除号“÷”

除号“÷”代表着两个数的相除运算。例如,8 ÷ 2 = 4。在小学一年级 数学测题中,除号常用于简单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计算两个数的商。 六、等号“=” 等号“=”用于表示两个数或表达式相等的关系。例如,2 + 3 = 5。在 数学测题中,等号常用于判断两个数或表达式的结果是否相等,并让 学生填写正确的答案。 七、大于号“>”和小于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例如,4 > 2表 示4大于2,而3 < 7表示3小于7。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测题中,大于 号和小于号经常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让学生选出正确的符号填空。 八、误解常见的数学符号 在学习数学符号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误解。例如,加号“+”和减号“-”的方向看似相似,但表示的运算却完全不同。此外,乘号“×”和字母“x”在形状上也相似,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数学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九、总结 简单的数学符号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认识和理解这些数学符号的含义,能够帮助学生准确进行数学运算, 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通过适当设计数学测题,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认识乘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认识乘法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基础。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乘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对乘法的认识。 一、认识乘法的概念 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符号,表示连续相加的简写形式。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会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乘法的概念。学生会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了解乘法的含义和用法。比如,当老师告诉学生2个橙子乘以3,学生可以通过将橙子一一摆放,并进行数数来得出结果是6个橙子。通过这样的实物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到乘法的作用是将一个数复制多次。 二、学习乘法的口诀和规律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上,老师还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乘法口诀和规律。这些口诀和规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乘法。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口诀“一二三,自然数,一一得一,两两得二”来记忆1乘以1等于1,2乘以1等于2的规律。同时,老师还会给学生讲解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等基本规则,让学生明白乘法运算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通过乘法进行简单计算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还会通过乘法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老师会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3个苹果,学生需要通过乘法计算出总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将乘法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加灵活地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通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乘法的概念和作用。乘法作为数学中的基本运算符号,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对乘法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乘法的正确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总结起来,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认识乘法是一个基础的学习内容。通过学习乘法的概念、口诀和规律以及进行简单计算,学生能够逐渐理解乘法的含义和用途,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愉快地认识乘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表示数学概念和关系的特殊标记。在小学一年级,孩子们初步接触数学符号,了解并认知数学符号的意义和用法,是培养孩子对数学兴趣和学习的基础。本文将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认知、等于号的概念、不等号的理解以及括号的作用和运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 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认知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们首先会接触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例如,加法运算使用符号“+”,表示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减法运算使用符号“-”,表示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乘法运算使用符号“×”或“*”,表示两个数相乘;除法运算使用符号“÷”或“/”,表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 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渐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物品或图片来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亲自操作并观察,通过实际经验来认识这些符号的含义。 二、等于号的概念 等于号“=”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符号,它表示两个数或算式的结果相等。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等于号的概念十分重要,它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关系和相等的概念,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等式,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等号的作用。 例如,3 + 2 = 5,可以用物品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3个物品与2 个物品相加,看是否等于5个物品,从而理解等号的含义。 三、不等号的理解 不等号“≠”是表示两个数或物体不相等的符号。在数学学习中,孩 子们需要认识并理解不等号的意义,学会运用不等号进行数值的比较。 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物品的数量或写下一些不等式来进行教学。例如,让孩子们比较手中的两个水果是否相同数量或大小,通过观察和思考 来认识不等号的概念。 四、括号的作用和运用 括号在数学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符号,它的作用是改变运算的次序或 表示一组内容的整体。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初步认识圆 括号“()”和方括号“[]”的作用。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括号的作用。例如,(2 + 3) × 4 和 2 + (3 × 4) 的结果是否相同,通过计算和比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 解括号对于运算顺序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数学符号的初步认知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符号认知、等于号的概念、不等号的理解以及括号的作用和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可以帮助孩 子们逐渐建立起对数学符号的正确认知和运用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概念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初步使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乘号和算式。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乘法概念。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乘号和算式。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正确应用乘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在黑板或屏幕上呈现一组数列:2,4,6,8,10,14,18,让学生观察这组 数列并尝试找出规律。 2. 引进乘法概念 1.师生讨论“乘”和“×”的意义。 2.老师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基本概念:几个数相乘,得出的结果叫做积, 每个数叫因数,乘号叫乘法号。例如:3×4=12(3和4是因数,12是积)。 3. 乘法的应用 1.查看教材上的乘法例题:例如:4×2=8。 2.让学生通过例题来理解乘法概念和应用。 4. 乘法的种类 1.讲解方程式并在黑板上记录。例如:2×3=3×2,6÷2=3。 2.在黑板上记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定义及公式。例如:交换律 a×b=b×a;结合律 a×b×c=(a×b)×c=a×(b×c);分配律 a×(b+c)=a×b+a×c。 5. 练习 1.教师为学生分发并完成练习册上的乘法习题。 2.学生互相交换练习,老师根据答案纠正学生的错误。

6. 总结 老师让学生归纳乘法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五、教学评价 1.每个学生都要在练习册上书写习题,并且提交给老师批改。 2.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答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完成乘法的应用实际问题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 1.一组数列:2,4,6,8,10,14,18。 2.引进乘法的概念以及应用的例子。 3.乘法的种类: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公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青岛版(五四学制)一年级下册数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回顾和巩固乘法的基本概念; 2.学习并掌握乘法口诀表; 3.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 4.引导学生明确数学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乘法口诀表的掌握; 2.乘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内容 1. 乘法的概念回顾 让学生复习并回顾乘法的概念,重点突出乘法的本质——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并对其中的每一份都进行相同的加法运算。 例如: 6 × 3 = 18 其中,被乘数6表示为三份,每一份都是3,相当于6加上3三次。结果18 就是6与3相乘的结果。 2. 乘法口诀表的学习 简单地介绍乘法口决表,然后逐一指导和训练学生记忆口决表,并进行口算练习。 以下是一张基本的乘法口诀表: 乘法口诀表123456789 1123456789 224681012141618 3369121518212427 44812162024283236 551015202530354045

661218243036424854 771421283542495663 881624324048566472 991827364554637281 3.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的基础概念和口诀表 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乘法的基本概念和口诀表,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 1.妈妈做菜,需要6个蛋,每次做1个饭需要几个蛋?(6 ÷ 1 = 6) 2.汽车轮胎每一侧有4个轮子,一辆四轮车总共有多少个轮子?(4 × 4 = 16) 教学方法 1.集体讲授法:通过PPT演示或白板书写方式,向学生全面阐述乘法概念及其口诀表; 2.个别辅导法:在口算练习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要求,进行个别训练; 3.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 教学评价 1.教师日常观察; 2.口算练习成绩; 3.练习题完成情况。 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乘法的复习课,主要是对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重点在于牢固记忆乘法口诀表,并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强调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1.数的读法:认识0-9的数字及其读法。 2.数字序数法:认识数的先后顺序,如1、2、 3... 3.数字的大小: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如比较大小。 4.数字的奇偶性:认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如0、2、4是偶数,1、3、5是奇数。 5.加法与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如2+3=5,5-3=2 6.加法与减法的实际应用: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时间等。 7.数字的顺序排列:认识数字的顺序排列,如升序和降序。 8.数字的整十整百:认识整十和整百的概念,如10、20、100、200等。 9.乘法的概念: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如2个2等于4,3个4等于 12 10.乘法表的认识:认识乘法表中的规律,如2的乘法表、3的乘法 表等。 11.数量的比较:认识数量的大小关系,如比较多少,认识大于、小 于和等于的概念。 12.简单的分数概念:初步认识分数的概念,如1/2代表一个物体被 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13.图形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 角形等。

14.图形的分类:根据形状和特点将图形进行分类,如平行四边形、 不规则图形等。 15.图形的属性:认识图形的边数和顶点数,如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 个顶点。 16.图形的拼图:运用已知图形拼接成新的图形。 17.图形的相似和不相似:认识相似和不相似图形的概念,如相似的 图形具有相同的形状但不一定相等,不相似的图形形状不同。 18.时间的认识:认识一天有24小时,小时与分钟的换算,如60分 钟等于1小时。 19.星期几的认识:认识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概念。 20.一年有四季: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2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事件,如早上、中午、晚上。 22.钱币的认识:认识常见的货币单位,如分、角、元。 23.钱币的数目:初步认识钱币的数目,如1元、2元、5元、10元等。 24.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采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如天气记录、身高 记录等。 25.数据的统计:对已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如制作柱状 图和折线图。

一年级数学课认识简单的乘除法

一年级数学课认识简单的乘除法乘法和除法是数学中常用的基本运算符号,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用到的运算方法。在一年级的学生中,认识和掌握简单的乘除 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会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乘法 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乘得出积的运算方法。在乘法中, 我们用乘号(×)表示两个数的相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3 × 2 = 6。这个例子就是将3和2相乘得到6这个积。 我们可以通过数轴的概念来帮助理解乘法。将一个数字上的点向右 移动几个单位,相当于将这个数字乘以几。比如,将3向右移动2个 单位,可以得到6这个积。 乘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了解,比如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表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即:a × b = b × a。 例如,2 × 3 = 3 × 2。 2.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表示三个或多个数相乘的结果与计算顺序无关,即:(a × b) × c = a × (b × c)。例如,(2 × 3) × 4 = 2 × (3 × 4)。 二、认识除法

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的运算方法。在除法中,我们用除 号(÷)表示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 的例子:6 ÷ 2 = 3。这个例子就是将6除以2,得到商为3。 除法可以通过乘法的逆运算来理解。例如,如果我们知道2 × 3 = 6,那么也可以得出6 ÷ 2 = 3,因为6除以2得到的商就是3。 除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了解,比如除法的定义域和除法的整 除与余数。 1. 除法的定义域 在除法中,被除数必须可以整除除数,否则就不存在整除的结果。 例如,6 ÷ 2 = 3,因为6可以整除2;而7 ÷ 2 = 3余1,因为7不能整 除2。 2. 除法的整除与余数 如果被除数可以整除除数,那么结果就是一个整数;如果被除数不 能整除除数,那么结果就是一个带余数的分数形式。例如,7 ÷ 2 = 3余1。 三、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乘法和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进行乘 除法的运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一练习题 1.(1)3个2加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个3加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计算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 3=15 (2)5 ×()=25 (3)1×()=6 (4)()×2=12 (5)5 ×()=20 (6)1×()=1 (7)()×4=24 (8)()×5=10 (9)()×5=5 (10)()×2=2 (11)()×2=6 (12)()×()=12 3.在○里填“>”“<”或“=”. (1)4×1○4+1 (2)5+3○4×2 (3)3×2○2×3 (4)4×4○4+4 (5)4×5○4+5 (6)2×6○2+6 (7)3×3○3×4 (8)4×3○4×4 (9)6×1○1+5 (10)2×3○3+2 4.列式计算. (1)2个5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乘3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再加上53,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再减去l0,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表示乘法算式. (1)2×3 △△△△△△ (2)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2+2+2+2+2___________________ (2)3+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4+4+4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6+6+6+6___________________ 7.看图写乘法算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 在座的数学老师都很清楚,“表内乘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所以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使他们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扎实地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 我们都知道,新概念的建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就更为困难。因此,我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把“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无非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被大家所共识。因此,我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因为乘法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就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基于这一点,本节课我准备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等形式辅助教学。同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学有成功、学的愉快,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个学生50根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在长期的教学中,大家都能体会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所以,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情意(约7分钟) 第二层:引导探究,概念形成(约15分钟) 第三层:巩固练习,促进同化(约8分钟) 第四层:迁移运用,深化新知(约10分钟)

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产生对新运算的需要,经历乘法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学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师:我们身上、周围也有很多数和数学问题呢!比如我们都有2只手、2只眼睛、每张桌子有4条腿……今天我们就利用它们学习新知识。 2、“每只手有5个手指头,2只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 板书:5+5=10 3、“每人有2只耳朵,一家三口一共有几只耳朵?” 板书:2+2+2=6 4、“谁能象老师这样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提问,“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5、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归纳:都是连加算式,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我们把这些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相同加数。) 6、上面这些算式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象这样的算式你会写吗? 学生试写、汇报。当遇到较长的算式时,“我只记得相同加数是()却不知要写几个(),怎么办?” 板书:()个()相加。7、同桌互相说说对方写的算式是几个几相加? 8、老师说算式,同学们写算式:3个6相加,4个8相加,10个3相加,100个3相加。 为什么不写了?太长了,太麻烦了。那怎么办?科学家想出了一种新方法,叫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 二、学习新知,掌握方法。 1、介绍乘法算式的读写。 乘法是一种运算,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叫做“乘号”,用“×”表示。2+2+2表示3个2相加,用乘法表示是3×2,读作3乘2.也可以写成2×3,读作()? 2、你能将黑板上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3、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乘法算式。 4、100个3连加既能用加法表示又能用乘法表示,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5、摆一摆。 跟老师一起摆:先摆一个3根,再摆一个3根……连续摆5个3根,边摆边说:1个3、2个3、3个3……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你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一道乘法算式吗?学生自己随意摆,并根据自己所摆的列算式。同座交流自己怎么摆的,乘法算式是什么?指名说摆的是几个几,请同学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三、巩固运用,加深理解。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篇1 【设计理念】 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__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分类中提出问题 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一年级数学(下) 第六单元 认识乘法

六、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式算得乘式的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个抽象出来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课时安排: 认识乘法…………………………………………………………………………………2课时 练习八……………………………………………………………………………………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的例题,第7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书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 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认识乘法(1))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 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 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 (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 永各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 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2)提问: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朵?有这样的几排?求一共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下面小编为一年级的同学整理了一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1 (一)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乘除法知识点汇总,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2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从而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3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 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 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4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一年级乘法知识点总结5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信息窗一:变花〔新授〕 教学容:教科书第2-4页,一样加数连加。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魔术,引入求几个一样加数和的计算。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同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3、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进展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教具准备: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提出问题。 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1、仔细观察第一页情境图,同桌相互说说图意。 2、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容: 〔1〕魔术师变花,变了〔〕次,每次变〔〕朵;有〔〕个鱼缸,每个鱼缸里有〔〕条鱼;空中挂了〔〕串灯笼,每串有〔〕个;有〔〕盏聚光灯,每盏有〔〕个灯泡。 〔2〕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小组相互说说。 〔3〕根据以上问题,请你在下面列式计算: ①一共变了多少朵花? ②4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③空中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④4盏聚光灯中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一题:2+2+2=6〔朵〕 第二题:4+4+4+4=16〔条〕 第三题:3+3+3+3+3+3=15〔条〕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连加 生:加数一样。 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一样。2+2+2是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 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 学生尝试动手写算式:3+3+3+3…… 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怎么就不麻烦了? 生:用乘法。 师:大家真爱学习。这个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习。 三、稳固练习。 1、尝试练习: 一个人一只手有5个指头,你和你的同桌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指头? 2、达标练习: 〔1〕一个同学有5支铅笔,你和你们组4个同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2〕自主练习1: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下棋?学生观察图意,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讲一讲,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2: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练习时,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展。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稳固几个几连加运算的根底,还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展观察所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 3、自主练习: 第3题:数一数,算一算。练习时,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 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个人就洗几照片,然后独立解决。 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充分地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四、全课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乘法的认识练习题(基本题+变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乘法的认识练习题 基本题 一、读一读: 1、3×5 5×5 4×3 2×8 9×9 6×5 8×6 7×7 4×6 10×A 2、4×5 读作()乘(),表示()个()连加。 8×3 读作()乘(),表示()个()连加。 二、看图填空。 1、 ()个()()×()=() 2、 ()个()()×()=() 3、●●●●●●●●●●●●●●● ?个 ()个()()×()=()4、 ()个()()×()=() 5、☆☆☆☆☆☆☆☆☆ ☆☆☆☆☆☆☆☆☆ ()个()()×()=()

6、 ()个()()×()=()7、 ()个()()×()=()8 ()个()()×()=()9、 ()个()()×()=()10、 ()个()()×()=()11、 ()个()()×()=()12、 ()个()()×()=()13、 ()个()()×()=()

三、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6 乘法算式: 5+5+5+5 3+3+3+3 2+2+2+2+2+2 4+4+4+4+4 3+3+3 2+2 1+1+1+1+1+1+1 5+5+5+5+5+5+5 A+A+A+A+A 四、填一填。 1、一个乘数是3,一个乘数是4,写作×。读作。 2、被减数是50,减数是7,差是()。 3、一个加数是3,一个加数是20,和是()。 4、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2,积是()。 5、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4,写作_×_。 6、一个因数是5,一个因数是4,写作_×_。 7、6个2,写作_×_。 8、2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 9、3个4连加,写成乘法算式。 10、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4,积是8。写成乘法算 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