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风云人物采访记》读

后感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这本书的初衷是由于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硬性要求,可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真真正正的被书本身吸引了。我认识到一位鲜活的法拉奇,书里面的她是一位有着生命力的传奇记者。我终于领略到属于法拉奇的风姿,并深深地折服。相比于法拉奇的提问技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通过法拉奇的采访,政坛神话们脱去神话外衣后,呈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及敢于去剥神话的外衣,在一次次征服中使自己逐渐成为神话的法拉奇。说实话,我并未完整的阅读完这本书,但通过我阅读的那了了几章内容,我就发自肺腑的感受到这个女人值得世人的敬仰。她对那些大人物咄咄逼人,穷追不舍,她责问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她声称卡扎菲偷窃了她的录音带,她认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于媒体的炒作,她与美国中情局局长争吵,控诉美国以自由的名义支持所有扼杀民主的人,她迫使许多被采访者事后否认自己曾说过的话,她的发问,是整个人类对权贵的清算。当法拉奇放弃在佛罗伦萨医学院的大学生活,进入一家报纸作报道员,后任《欧洲人》驻外记者的时候,就隐喻着一位可以震撼全世界的记者的诞生。法拉奇说过,“我热爱新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有哪一种

别的什么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生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就有这种非凡和可怕的特权。”法拉奇的采访风格以机智犀利、果敢硬朗著称。她善于抓住重要节点,单刀直入,毫不妥协。又可以看出法拉奇采访中犀利、不妥协的这份自信和从容,很大程度上源于采访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正如以色列总理沙龙对法拉奇的评价,“您极难对付,但我喜欢这次不平静的采访。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一样带那么多资料来采访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一样只为准备一次采访敢冒枪林弹雨。”并且法拉奇在采访中对人事的洞察,也和她热爱的文学也不无关系。她运用文学细腻、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细节,从中挖掘人背后的个性和人性的光辉,多角度审视事物本质,更深远更丰富地洞察人和事。通过阅读可以看出法拉奇的采访手法是故意的让人不安。她接触每一位采访对象,都以精心研究的刺激挑战对方。挑战对方的极限,让对方不得不吐露真言。采访基辛格,关于战争法拉奇挑战到,“您不是和平主义者,是吗?”“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您没有看到这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吗?”正是这次采访的逼问,基辛格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关于基辛格的名气,法拉奇:“基辛格博士,怎样来解释您成了风云人物,甚至几乎比总统更出名这一事实呢?”基辛格回答这一问题时自诩的单枪匹马的骑马牧者形象,让尼克松十分恼火。也是接受法拉奇的这次采访,被基辛格称为“平生最愚蠢的一件事”。采访南越总统阮文绍,“请您允许我讲讲人

性。当您想到那些在河内遭受轰炸的正是像您一样的越南人时,您不觉得难受吗?”针对腐败指控,法拉奇又对他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有人指控您是个腐败的人,是越南最腐败的人。您如何回答那些指控者?”“您出身十分贫穷对吗?”“今天您富裕至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有银行存款和住房,对吗?”采访阿拉法特,由于阿拉法特拒绝回答他的年龄问题,法拉奇“如果您连年龄都不愿说,那么您为什么始终把自己置于世人瞩目的地位,为什么允许世界把您看成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首领呢?”针对阿拉法特抱怨“无视巴勒斯坦是不能允许的,直到你们良心发现的那天来到之前,我们最好别见面”,法拉奇“您总是带着墨镜是因为这个原因吗?”采访阿拉伯民族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哈巴什,当时欧洲大部分恐怖谋杀事件的元凶。法拉奇针对他们在欧洲机场袭击载有以色列以及中立国家公民的一架飞机,第一个问题便质问到,“你们的阵线擅长于搞恐怖主义行动,而很多这样的行动发生在欧洲。为什么你们要把不属于我们的战争强加于我们?你们的准则是什么?你们有什么权

利?”“你们要把战争扩展到世界的四分之三吗?”“你们对世界舆论也毫不关心吗?对于你们每一次在外国土地上制造灾祸所引起的对你们的愤慨和仇视,你们也不关心吗?如果我们并没有对你们开枪而你们却对我们开枪,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重呢?”“您是一位医生,你的职业是拯救人们而不是去杀害他们。您又是基督教徒,您的宗教是基于爱和宽恕。

您有没有为您的过去而感到惋惜?”我本人对国际政治并不了解。但这套满是对政治人物的采访集,看似枯燥却意外看得津津有味。每篇采访记,法拉奇在开篇序言后是对整个采访问答的原貌全文记录,呈现的真实对话要比小说更真实、比新闻更生动。更重要的是,通过采访呈现出的每一个鲜活的人,以及人身上终究会体现出的人情、人性。虽然朴素但却亲切、可以理解、打动人、更持久,不论地域民族,不论时代变迁。序言中,法拉奇谈到采访的目的“是希望弄明白他们在掌权和不掌权时是如何左右我们的命运的”。我也同样想知道,这些能左右世人命运的掌权者,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注定的。法拉奇很小的时候,母亲对她说:你以后千万别像我这样生活,不要为人妻,为人母,你要工作,要周游世界。我觉得,这很神圣。我想,虽然我无法成为像法拉奇那样的记者,但或许,我还有希望成为像她那样的女人。从骨子里,我钦佩勇敢的人。而真正勇敢人,首先必须勇于面对自我,面对你所期待的那种生活。在那种生活中,你注定会失去很多,特别是那些人们最为看重的东西。要想获取,当然必得放弃。我喜欢法拉奇。喜欢她那种记录的方式。她否定了一直以来所谓的新闻客观性,而追寻带有自我情感的认知。我相信是没有所谓的客观、公正。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某种评判。所谓主观只是自我的情感与思考。我因此而格外喜欢这样的记录。记录的同时又是另一种创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同步测练习题(含答案)

最后一次讲演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 A.卑劣.(liè)晓.得(xiǎo)无耻.(zhǐ)毒.手(dú) B.蛮横.(hèng)捶.击(chuí)恐.怖(kǒng)悲愤.(fèn) C.赋.予(fù)势.力(shì)诬蔑.(mèi)屠.杀(tú) D.毁.灭(huǐ)卑鄙.(bǐ)吓倒.(dào)遭.受(zāo) (解析:A项“耻”应读作“chǐ”;C项“蔑”应读作“miè”,D项“倒”应读作 “dǎo”。)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既兴演讲慷恺激昂词不达意卑弊无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 ....,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以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 ....,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 ....下,他们俩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 ....,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解析:C项“挑拨离间”是贬义词,与语意不符,可改为“好言相劝”。)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可把“提升”改为“展现”。) 5.演讲要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句富有激情的话。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 课程代码: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 ) A.机动记者 B.特派记者 C.地方记者 D.特约记者 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 ) A.信息完整 B.比较复杂 C.有稳定性 D.有待证实 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 ) A.设计提问的问题 B.接近采访对象 C.联系采访人 D.拟好采访提纲 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 A.少讲多听 B.见机行事 C.善于提问 D.启发诱导 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 ) A.事前观察 B.同步观察 C.事后观察 D.现场观察 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 ) A.采风 B.考绩 C.游记 D.探访 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 A.梁发 B.黄远生 C.邵飘萍 D.王韬 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 ) A.情况积累 B.信息源积累 1

C.思想积累 D.知识性资料积累 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 ) A.易地采访 B.巡回采访 C.交叉采访 D.实地采访 10.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 ) A.个别和一般 B.局部和整体 C.领导和群众 D.个体和整体 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 A.新鲜性 B.接近性 C.重要性 D.显著性 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 ) A.闭合式提问 B.激发式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 ) 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纵横结合 D.正反结合 14.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 A.实际工作 B.具体生活 C.主观感受 D.客观事实 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 ) 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 C.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D.新闻材料越少越好 16.“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 ) A.开篇点题法 B.形象导入法 C.先声夺人法 D.清音有余法 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 ) A.速写 B.访问记 C.巡礼 D.侧记 2

采访美术老师心得【精选】

经过采访美术老师,对美术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美术不再是以前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台下照画了,现在的美术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术,分享心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采访美术老师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采访美术老师心得篇1 前段时间学习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书是一本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方面的专著,书中具体介绍了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经验,以及通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儿童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作者在书中根据自己切身经历和进行的教育实践研究,以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观念,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她对儿童美术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本书作者杨景芝是我国著名的儿童艺术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学实践经历,以经过近二十年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教学实验研究,她总结的教学理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倡导意义、作用。杨老师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一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每前进一步,心中都装着国际艺术教育变幻的风云,同时也没有忘记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人情相结合。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另外,杨老师的艺术教育和实践还具有严肃性和认真性。本书洋洋20余万字,涉及了艺术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杨老师多年心血的结晶。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从走进基础教育天地谈起,到具体阐述美术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从儿童接受美术教育的心理特征分析,到构建开放性教学实践体系的具体做法。下篇是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具体论述了杨老师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以及多年来总结的“教的艺术”。杨老师通过上下篇理论与实例的论述,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艺术教育特点,及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些科学教育方法。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成为美术老师办公桌上的专用书。杨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论成果,为艺术教育开辟了一片净土。 采访美术老师心得篇2 在这近一个月的络学习中,我观看了很多视频,聆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名师的教学案例等,我收获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培训中,我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

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同步试题新人教版

最后一次讲演 追溯背景 年月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月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有国民党特务混入,他们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无所顾忌地说笑取闹,使人忍无可忍。于是,在李夫人离开讲台后,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演讲。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离社返家途中,他被特务暗杀了。这次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文章主旨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了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伪本质,赞颂了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结构图示 拓展链接 李公朴(—),原名永祥,号晋祥,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李公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社会教育家。李公朴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是坚持革命、顽强斗争的一生,是忠诚于中华民族进步事业与和平民主事业的一生,是献身中国文化事业和社会教育的一生。李公朴“爱国、民主、进步”的精神不仅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请把下面的词语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卑劣诬蔑屠杀恐怖 毁灭卑鄙蛮横赋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卑劣(è)无耻(ǐ)民主和平(é) .蛮横(è) 捶击(í) 光明正大(ā) .赋予(ù) 诬蔑(ì) 偷偷摸摸(ō) .卑鄙(ì) 吓倒(ǎ) 挑拨离间(à)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激动娇傲光明正大 .诬蔑牺牲和爱可亲 .黎明疯狂桃色事件 .热列舆论挑拨离间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本文是闻一多在年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 .文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本文作者闻一多,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春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 .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激动”“骄傲”“疯狂”都是形容词。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 试题 课程代码: 006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 者是 A. 机动记者 B.特派记者 C.地方记者 D.特约记者 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 是 A. 信息完整 B.比较复杂 C.有稳定性 D.有待证实 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 是 A. 设计提问的问题 B.接近采访对象 C.联系采访人 D.拟好采访提纲 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A.少讲多听 B.见机行事 C.善于提问 D.启发诱导 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 的 A. 事前观察 B.同步观察 C.事后观察 D.现场观察 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 的是 A. 采风 B.考绩 C.游记 D.探访 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A.梁发 B.黄远生 C.邵飘萍 D.王韬 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 属于 A.情况积累 B.信息源积累 1

A. 新鲜性C. 重要性 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 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 C.思想积累 D.知识性资料积 累 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 属于 A. 易地采访 B.巡回采访 C.交叉采访 D.实地采访 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 是( A.个别和一般 B.局部和整体 C.领导和群众 D.个体和整体 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 何 ”问题,其提问方式属 于 A.闭合式提问 B.激发式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诱导式提问 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 于( A.上下结合 B.点面结合 C.纵横结合 D.正反结合 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A.实际工作 B.具体生活 C.主观感受 D.客观事实 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 是( 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 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 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 法?( A. 开篇点题法 B.形象导入法 C.先声夺人法 D.清音有余法 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 通讯称为( A.速写C.巡礼 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 2

民间艺术采访新闻稿

民间唢呐艺术家的采访记录 时间:2012年7月14日 地点:生机镇镰刀湾村 今天下午,吴云周带上音乐老师彭健、摄影组长秦浪舟和我(姓名:曾燕萍,负责记录),我有幸参加了采访民间唢呐艺术家龙才全老先生的任务。我们一行来到他的家中,说明来意,他就连忙把妥善保存好的唢呐取了出来,龙老先生的唢呐由哨子、芯子、气牌、杆子和碗子五部分组成。 龙老先生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一提到唢呐,先生滔滔不绝,年事已高并不影响他对唢呐的执着和热爱。把唢呐用水醒过后,就熟练的用单吐、双吐、连吐、颤音等演奏技巧我们奏出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三大纪律.》和《百鸟朝凤》等不同音色不同韵味的著名唢呐名段,唢呐声高亢,激昂,明快,婉转优美,回肠荡气,我们听的人心肺跌宕。 从老先生那里我们得知,小时候他的父母亲都是普通人,和艺术没有丝毫的联系,但他生来仿佛和唢呐有着不解之缘,在那文化娱乐极度贫乏的年代里,开始对唢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六岁才开始学吹唢呐,没有老师教,家庭情况也不允许买一支唢呐,于是他就去山上砍来桐树自己做成唢呐自学,因为没有文化,一字不识,简谱也是后来学的,自学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最终无师自通的龙先生吹出了大山,扬名于千里之外。龙先生一开始学会的乐曲大都是一

些红歌,比如《社会主义好》、《三大纪律》、《东方红》等革命歌曲。 艰辛的几年过来了,他吹奏的唢呐曲开始在当地有了一些名气,当地的一些喜事丧事,如婚丧嫁娶,欢度节日等活动都会邀请他去吹上几曲,他的唢呐技艺总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阵阵喝彩。名声很快就传出去了,传出了山村,传到了贵州省歌舞团,省歌舞团派人来邀请他加入团里,龙先生在那里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团里很多人都很佩服他的唢呐技艺。后来因为他所在的公社需要组织一个宣传队,这个宣传队就是用来专门负责宣传毛泽东歌曲的事务,他就离开文工团,来到了宣传队工作。在宣传队的日子里,他接触到了二胡和笛子,这些乐器演奏都有共通之处,虽然都是自学,但都相当精湛,这更加开阔了他的乐器领域。 二十多年过后,宣传队解散了。放在唢呐上的时间渐渐少了起来,但因为家里贫困,他发现吹奏唢呐也可以赚钱后,又重新拾起了这门手艺。因为唢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味,深受群众喜爱,婚丧嫁娶绝对离不开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唢呐艺术平添了几分成熟,融入了地方民间特色和文化风情,逐渐形成了他个人的演奏风格。龙老先生的徒弟共有六十多人,他的徒弟们都传承了他的高深技艺,名气也渐渐响亮起来。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受吴云周的邀请,他的徒弟龙中怀还特地赶了过来,和师傅合奏了一曲,唢呐技艺相当的娴熟。 龙老先生说,唢呐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乐器之一,因为它本身含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无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能充分调动听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风云人物采访记》读 后感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这本书的初衷是由于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硬性要求,可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真真正正的被书本身吸引了。我认识到一位鲜活的法拉奇,书里面的她是一位有着生命力的传奇记者。我终于领略到属于法拉奇的风姿,并深深地折服。相比于法拉奇的提问技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通过法拉奇的采访,政坛神话们脱去神话外衣后,呈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及敢于去剥神话的外衣,在一次次征服中使自己逐渐成为神话的法拉奇。说实话,我并未完整的阅读完这本书,但通过我阅读的那了了几章内容,我就发自肺腑的感受到这个女人值得世人的敬仰。她对那些大人物咄咄逼人,穷追不舍,她责问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她声称卡扎菲偷窃了她的录音带,她认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于媒体的炒作,她与美国中情局局长争吵,控诉美国以自由的名义支持所有扼杀民主的人,她迫使许多被采访者事后否认自己曾说过的话,她的发问,是整个人类对权贵的清算。当法拉奇放弃在佛罗伦萨医学院的大学生活,进入一家报纸作报道员,后任《欧洲人》驻外记者的时候,就隐喻着一位可以震撼全世界的记者的诞生。法拉奇说过,“我热爱新闻工作,从事新闻工作。有哪一种

别的什么职业允许你把正在发生的历史写下来,作为它的直接见证呢?新闻工作就有这种非凡和可怕的特权。”法拉奇的采访风格以机智犀利、果敢硬朗著称。她善于抓住重要节点,单刀直入,毫不妥协。又可以看出法拉奇采访中犀利、不妥协的这份自信和从容,很大程度上源于采访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正如以色列总理沙龙对法拉奇的评价,“您极难对付,但我喜欢这次不平静的采访。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一样带那么多资料来采访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一样只为准备一次采访敢冒枪林弹雨。”并且法拉奇在采访中对人事的洞察,也和她热爱的文学也不无关系。她运用文学细腻、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细节,从中挖掘人背后的个性和人性的光辉,多角度审视事物本质,更深远更丰富地洞察人和事。通过阅读可以看出法拉奇的采访手法是故意的让人不安。她接触每一位采访对象,都以精心研究的刺激挑战对方。挑战对方的极限,让对方不得不吐露真言。采访基辛格,关于战争法拉奇挑战到,“您不是和平主义者,是吗?”“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您没有看到这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吗?”正是这次采访的逼问,基辛格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关于基辛格的名气,法拉奇:“基辛格博士,怎样来解释您成了风云人物,甚至几乎比总统更出名这一事实呢?”基辛格回答这一问题时自诩的单枪匹马的骑马牧者形象,让尼克松十分恼火。也是接受法拉奇的这次采访,被基辛格称为“平生最愚蠢的一件事”。采访南越总统阮文绍,“请您允许我讲讲人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演讲》同步测验

《最后一次演讲》同步测验 一、单选题 1.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①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②杀死了人,又不敢成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④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陪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⑤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 下列对这篇讲演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讲演,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暴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 B.这篇讲演,表现了讲演者闻一多先生不畏强暴、坚持正义、视死如归的英勇斗争精神,以及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这篇讲演,在用语的感情色彩上,表明了作者强烈的爱憎。说到李公朴,语气热情,满怀崇敬;谈到人民,语气洋溢着激情;斥责敌人,语气严厉尖锐,充满蔑视。 D.这篇讲演,交替使用长句和短句,并与排比、反复、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讲演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B.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C.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D.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4.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耻(zhǐ)诬蔑(miè)激动(jī) B.屠杀(tú)卑劣(liè)恐怖(bù) C.锤击(chuí)挑拨(tiāo)黎明(lí) D.离间(jiàn)悲愤(fèn)卑鄙(bì) 二、填空题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诬蔑:________ (2)蛮横:________ (3)________: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 (4)________: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5)搞阴谋诡计的人,经常采用偷天换日的________伎俩来混淆黑白,蒙蔽群众。 (6)在群众中挑拨离间,拨弄是非,真是________无耻! 7. 本文《最后一次演讲》是一篇________讲演,讲演者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李先生”即________,是________人士。

热门-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4篇

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4篇 一、采访目的: 响应我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项目,通过采访各学院心理部部长或学生会主席,借鉴和吸收其管理、组织经验,为自身领导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引导,并吸纳整合至协会的发展建设中,为协会的发展建设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广阔的途径,并提升协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采访意义: 契合心理协会“阳光心态,成功人生”的活动主题,本次采访活动将使学生在采访的筹备、实施和反思过程中实现组织、表达、交际能理得综合提升。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并藉此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扩大协会的影响范围,促进协会的进一步发展,树立协会的形象。 三、采访对象: 管理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心理部部长或主席。 四、采访方案 前期:

1、采访团分组:(负责人:各部门部长) 各部门参加活动者均分为2组,每组3人之内(需要录 制DV的小组由 组织部分配一名宣传部同学携DV随行)各小组选定负 责人, 并上报组织部。 2、联系相关受访人以及商定相关采访时间: 各部门部长负责 3、小礼品的准备: 由受访团小组讨论决定,金额限制在20元之内 中期: 采访思路设置:(注:红色字体部分为必问问题) 第一篇章:领导物语(倾听心语,感悟成功) 要求:围绕受访人对“领导力”这个概念的认识情况 问题示例: 1、怎样认识“领导力”这一概念/领导力素质包括哪些? 2、培养积极心态的必要性? 3、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怎样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推荐下载】法拉奇采访霍梅尼-推荐word版 (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法拉奇采访霍梅尼 篇一:法拉奇的采访艺术 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提问艺术 在那些举世瞩目的采访活动中,法拉奇思维敏捷、文辞犀利,尤其擅长“海盗式”的提问,为后人留下了堪称典范的采访提问艺术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近期与世长辞,她那尖锐、犀利的采访风 格和独具个性的新闻创作又被人们重新提起。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她曾先 后采访了当时活跃于政坛的30多个风云人物,有《风云人物采访记》传世。在 那些举世瞩目的采访活动中,其思维敏捷、文辞犀利,尤其擅长“海盗式”的提问,为后人留下了堪称典范的采访提问艺术。 一、成竹在胸,因人设问 法拉奇的采访总是有备而来的,她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采访前她必定要 进行充分准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仔细研 究被采访之人,准备提出的问题。这样她就能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文化背景、知识修养、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等等,因人设辞,有的放矢。比如她对邓小平的采 访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 法拉奇:“明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快乐!” 邓小平“:我的生日(来自:WWw. : 法拉奇采访霍梅尼 )?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于是一种融洽的访问气氛就这样形成了。 而在采访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时,她特意穿上伊斯兰教妇女的装束——足踏木屐,身披长纱,并向霍梅尼提出了有关妇女着装的问题,“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强迫她们掩盖自己,把全身捆在那些不舒服而怪诞的服装里面,让人工作和行动感到 不方便?”这些事先准备,针对性强,措辞犀利的问题,令霍梅尼无法摆脱,甚至非常不满:“这你管不着,我们的风俗你管不着??”而此时法拉奇的采访目的也就 达到了。 二、开门见山,直逼要害

新闻采访学复习题

新闻采访学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和新闻采访的方向。 4. 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一手材料具有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优点。 5. 吃透两头——吃透“上头”是指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政策指示精神;吃透“下头”是指掌握丰富的实际情况。在采访实践中,既要吃透“上头”又要吃透“下头”,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 “心入”与“身入”——就是采访既要形体深入,更要思想深入。所谓“身入”,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中去;所谓“心入”,就是要深入到事物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11.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13. 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14. “耳目喉舌”——无产阶段的记者肩负着党的使命,其职责就是通过报道事实,当好党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耳目喉舌”主要指新闻记者的职责,即及时提供事实的报告,通过采访,尽快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充分发挥记者作为“耳目喉舌”的作用。 15. 新闻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 选择题18. 座谈会——又称调查会,是一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经过座谈会使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有利于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 19. “搭桥艺术”——搭桥是一种采访艺术,也就是斯诺前夫人韦尔斯讲的“斯诺法”,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合适话题,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的一种采访艺术。 20. 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1. 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39. 新闻根据(由头)——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51.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二、简答题(复习题下仅是提示了答题要点,考试答卷时需适当展开) 5. 影响记者深入的思想障碍是什么?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要点提示 从记者的采访实践看,记者的思想障碍主要是态度问题。具体来说,要摈弃以下态度:(1)把深入看作是一种短期行为;(2)要深入就得讲条件;(3)有个人打算。需从三个 方面努力:(1)要下决心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 (2)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3)要正确处理深入的几个关系。 6. 直面采访要掌握哪些基本原则? 要点提示 要搞好直面采访,须把握和实行三个原则:(1)平等。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尊卑之分,上下之别。(2)因人而异。访问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仅因人而异,还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切忌用一个模式去套。(3)主动权。记者在访问时要有很强的主动意识,自始自终掌握采访主动权。 7. 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主要形式、特点是什么? 要点提示 (1)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职能决定的,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使命。(2)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 8. 为什么说传播信息是新闻的基本职能? 要点提示 不传播信息的新闻,严格来说不能称作新闻。在开发中传播、在传播中进一步开发,这便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记者跑的地方多,接触的面广,是开发信息(了解、收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一支重要力量。 9.记者如何开发和传播信息? 要点提示 (1)广辟信息源;(2)增大信息量;(3)传播正确的信息;(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5)让信息增殖;(6)快速传递信息;(7)重视信息反馈;(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10.记者怎样做好预测性报道? 要点提示 预测性新闻的写作,需要记者长期的积累,同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重根据;(2)重比较;(3)重辩证。 11. 采访前记者如何做好临时性准备工作? 要点提示 (1)明确采访目的; (2)熟悉采访对象; (3)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4)充实新知识; (5)准备一些问题;

上大通识选课参考11级贡献

通识课选课参考 人文大类: ●美术经典与形式分析:4星 优点:作业少,上课轻松 ●西方十大现代主义艺术流派:4星 优点:内容不错 缺点:老师有点罗嗦 ●大师的轨迹---钱伟长为什么能?:1星 缺点:课程太单调,教师教学思路太死板 ●美国名人演说与社会文化:4.5星 优点:课程设置不错,确实可学到纯正的英语。可以了解很多有这里的名人名言,了解美国总统的生平经历,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 上课的形势比较无趣 缺点:但是对同学们的英语基础要求很高,可能会跟不上老师,学的吃力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学:4.5星 优点:与学生互动很多;课程很好,老师很有趣,内容贴近生活。老师诙谐幽默,对社会现象剖析深刻,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现象,深入浅出。 ●交响音乐赏析:1星 缺点:重在讲故事,赏析很少 ●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4星 优点:有机会多读一些莎翁的名著,作业较轻松 ●东方音乐文化:4星 优点:可了解音乐知识,欣赏音乐,陶冶情操。 且很轻松而且要求也不高有时也很有趣 ●安全逃生与避难:5星 优点:这门课很实用并 ●西方音乐文化:3.5星 优点:老师讲的不错,多听听音乐不错;上课可以睡觉、多数时间在听音乐;可以听不同类型响乐赏的音乐,提高艺术修养,放松心情。 缺点:中世纪音乐十分枯燥乏味上课全在睡觉打酱油 ●交响乐赏析:4星 优点:上课可以听古典音乐,很放松心灵的一节课。欣赏古典音乐,放松心灵。 ●风云人物采访记---法拉奇的智慧:4星 优点:采访新闻一类的课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喜欢采访新闻的内容。 ●兰亭序与中国书法艺术:2.5星 优点:有书法的实践课,可以联系隶书。 缺点:漫谈书法历史,内容枯燥。 ●书法篆刻与中国文化:4星 优点: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同学们的兴趣。 ●中国哲学智慧:4星 优点:概述了哲学的意义,简介了诸子百家的形成和思想,对儒释道三家详细阐述,分别由三位专精与这三家的老师来讲述,对于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典建筑语言:1星

风云人物采访记(一)

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一) 小说:风云人物采访记Ⅰ作者:奥里亚娜·法拉奇更新时间:2012/5/4 15:28:33 亨利?基辛格,户籍登记姓名为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于1923 年5 月27 日出生在德国的菲尔特。1938 年,由于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他与家人一起离开德国,定居纽约。1943 年成为美国公民。就读于哈佛大学,在国际事务领域的学习中表现杰出。他曾为联邦政府的很多机构提供咨询,又作为自由倾向的共和党人步入政界,从此青云直上。1972 年11 月,接受奥里亚娜采访时,他担任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后经证实在水门事件中丝毫未染,因而在福特政府继续就任国务卿,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至1977 年。之后,他继续活跃在美国和世界的舞台上。2006年11 月25 日,在接受意大利电视一台詹尼?廖塔的采访中谈到奥里亚娜?法拉奇时,他说:“她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女性。(在采访中,我的回答)实质上是准确的。” 这个人太著名,太重要,太幸运了。他被人们称为超人、超级明星、超级德国佬。他拼凑自相矛盾的联盟,签订无法实现的协议,使世界像他在哈佛大学的学生那样为之屏息。这是个不可思议的、难以理解的、实际上是荒唐可笑的人物。他可以在他想见毛泽东时就能见到,在他想去克里姆林宫时就能进去,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叫醒美国总统并进入总统的房间。在这个50岁、戴着黑边眼镜的人面前,詹姆斯?邦德的那一手黯然失色。此人不像詹姆斯?邦德那样开枪、斗殴或跃上奔驰着的汽车,可是他能建议发动战争或结束战争,他自认为能改变甚至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那么,这个亨利?基辛格究竟是何许人呢? 像记载其他历史要人的书一样,也有不少关于他的书。《基辛格和弄权》记述了他的政治和文化生涯,这本书是一个曾同他一起在大学任教的人出于对他的钦佩而写的。《亲爱的亨利》则专门颂扬他的富有诱惑力的才华,作者是一位爱慕基辛格的法国女记者。基辛格从来不愿与他那位大学里的同事讲话,也从来不愿与这位法国女记者睡觉。一提起这些作者,他就做一个表示厌烦的鬼脸,并扬起他那肥实的手,打一个表示否定的手势:“什么也不懂”,“没有一点是事实”。他的自传倒是一部可供研究的著作,读它的人都会对他感到敬佩。众所周知,亨利?基辛格于1923年生于德国的菲尔特,父亲叫路易?基辛格,是一个中学教师,母亲叫葆拉?基辛格,是家庭妇女。他的祖先是犹太人,亲戚中有14人死在集中营里。1938年,他同他的父母和弟弟瓦尔特一起逃往伦敦,后来迁居纽约。那时他才15岁,名叫海因茨而不叫亨利。当时他一个英文单词也不认识,但很快就学会了英语。父亲在邮局当职员,母亲开了一家糖果饼干店。他以优异的学习

艺术采访稿(改)

编者按:艺术来源于生活,创意体现在应用。四年的凝练让我院的艺术学子从一步一个脚印铸造成了今天的毕业成绩。在我院老师的悉心教育下,我们的艺术作品起源于社会生活,对我们的生活进行了形象地概括,从中抽象出了最让我们为之感叹的作品。而这些让我们亲切的创意,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增院,一座充满创意的学院里,见证了大批又一批艺术系的毕业学子。在我们这样一所美丽大气,创新开放的学院里,有一种享受让我们不因繁荣而感到视觉疲惫。今天,我们走进14届艺术毕业生,让我们领略一下,生活带给我们艺术,和艺术带给我们的生活的视觉冲击。 艺术人生,在细节中把握应用创新 4月9日,我院为艺术系毕业生举办了“2014年艺术系毕业展暨招聘会”,而小编们也对此次毕业展进行了跟进和采访。 工业产品设计,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具有一定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实物。一位参加产品展的师兄说,艺术其实就是为生活而创造的。正如他所欣赏的一句话:“艺术不是专为有钱人而存在的,所以不能用市场价格来衡量;艺术也不是专为穷人纳喊的,所以不能说喊的越大声,批判得越响亮就越是艺术。”所以,作为一名艺术系的学生首先必须应该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

一切有价值的创意的源头。他说,他曾经见过一些同学弄了很多看起来很不错的作业作品,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被淘汰。他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创造里可以避免这样的作品,从而让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 服装设计,反映当代的文化思潮和社会风格的一个窗口。一位来自服装设计专业的师姐说她忙毕业展已经很久了。特别是在越接近展览的时候,越是紧张。因为这是对于四年来的付出的一个检验,也是对自己的付出的一个认可。谈到对于服装设计的经验,师姐说,服装设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你要去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的消费观是怎么样的,更要去了解现在的设计风格和每年都在变化的时尚。她说,要不断地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互联网和一些书籍杂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必须要充分地利用好这样的资源,开拓和丰富我们视觉设计思维,从过去只重视画面的造型,色彩,构图的狭小空间里脱颖出来,以新的设计观念,更高的创作精神,对人的心理、环境、社会以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关注,统筹设计,提高整体开发式的空间。 在视觉展的现场,我们从设计者的口中了解到视觉设计要以传达的主体思想为依据,将各种视觉要素进行科学的安排和组织,使各个组成部分结构平衡协调。而这样的设计,需要每一步都很细腻地去斟酌,要给观众以美的视觉享受,需要对文字、图形、色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且考虑现代的设计理念以及在特

(读后感)《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风云人物采访记》读后感 《风云人物采访记》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由于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硬性要求,可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真真正正的被书本身吸引了。我认识到一位鲜活的法拉奇,书里面的她是一位有着生命力的传奇记者。我终于领略到属于法拉奇的风姿,并深深地折服。相比于法拉奇的提问技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通过法拉奇的采访,政坛神话们脱去神话外衣后,呈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及敢于去剥神话的外衣,在一次次征服中使自己逐渐成为神话的法拉奇。 说实话,我并未完整的阅读完这本书,但通过我阅读的那了了几章内容,我就发自肺腑的感受到这个女人值得世人的敬仰。她对那些大人物咄咄逼人,穷追不舍,她责问亨利?基辛格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她声称卡扎菲偷窃了她的录音带,她认为阿拉法特的超凡魅力是由于媒体的炒作,她与美国中情局局长争吵,控诉美国以自由的名义支持所有扼杀民主的人,她迫使许多被采访者事后否认自己曾说过的话,她的发问,是整个人类对权贵的清算。 法拉奇的采访风格以机智犀利、果敢硬朗著称。她善于抓住重要节点,单刀直入,毫不妥协。 又可以看出法拉奇采访中犀利、不妥协的这份自信和从容,很大程度上源于采访前认真充分的准备。正如以色列总理沙龙对法拉奇的评价,“您极难对付,但我喜欢这次不平静的采访。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一样带那么多资料来采访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一样只为准备一次采访敢冒枪林弹雨。”

并且法拉奇在采访中对人事的洞察,也和她热爱的文学也不无关系。她运用文学细腻、敏锐的眼光,善于捕捉细节,从中挖掘人背后的个性和人性的光辉,多角度审视事物本质,更深远更丰富地洞察人和事。 通过阅读可以看出法拉奇的采访手法是故意的让人不安。她接触每一位采访对象,都以精心研究的刺激挑战对方。挑战对方的极限,让对方不得不吐露真言。 采访基辛格,关于战争法拉奇挑战到,“您不是和平主义者,是吗?”“我觉得您从来没有反对过越南战争。”“您没有看到这是一场无用的战争吗?”正是这次采访的逼问,基辛格承认越南战争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关于基辛格的名气,法拉奇:“基辛格博士,怎样来解释您成了风云人物,甚至几乎比总统更出名这一事实呢?”基辛格回答这一问题时自诩的单枪匹马的骑马牧者形象,让尼克松十分恼火。也是接受法拉奇的这次采访,被基辛格称为“平生最愚蠢的一件事”。 采访南越总统阮文绍,“请您允许我讲讲人性。当您想到那些在河内遭受轰炸的正是像您一样的越南人时,您不觉得难受吗?”针对腐败指控,法拉奇又对他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有人指控您是个腐败的人,是越南最腐败的人。您如何回答那些指控者?”“您出身十分贫穷对吗?”“今天您富裕至极,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有银行存款和住房,对吗?” 采访阿拉法特,由于阿拉法特拒绝回答他的年龄问题,法拉奇“如果您连年龄都不愿说,那么您为什么始终把自己置于世人瞩目的地位,为什么允许世界把您看成是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首领呢?”针对阿拉法特抱怨“无视巴勒斯坦是不 能允许的,直到你们良心发现的那天来到之前,我们最好别见面”,法拉奇“您总是带着墨镜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中外名记者研究期末论文

世界第一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 摘要:她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甘地夫人、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等非凡人物和政治巨头,报道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她机敏却也叛逆,她勇敢却也脆弱,她蔑视权力却也傲慢无礼。她向往绝对自由,极端痛恨权力,认为暴君或总统、刽子手或将军、受人热爱的领袖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不人道的和可憎的,她就是世界第一女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法拉奇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新闻工人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她以尖锐、犀利的采访风格和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在新闻界取得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她被视为反暴政、反集权、反专制的象征,普遍被热爱和平、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士所喜爱。本文就她的生活背景和职业生涯、采访风格和新闻思想为着眼点,分析她对当代新闻学者的启示。 关键词:法拉奇新闻采访启示 一、生活背景和职业生涯 1929年,法拉奇生于意大利文化名城佛罗伦萨的一个工匠家庭,父母都是狂热的书迷,从但丁的《神曲》到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从莎士比亚的剧本到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俄国作家的小说,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法拉奇早年的生活。中学时代她总是沉醉在书籍之中,看起来像一个若有所思、严肃认真的早熟少女。 1945年二战结束后,16岁的法拉奇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进入《意大利中部晨报》的新闻编辑室,做警事和医院报道员。经过5年的磨炼,她的文学天赋受到意大利的全国性杂志《欧洲人》的注意,进入该杂志,于1953年派往美国好莱坞从事文艺报道。在这里,她采访了玛丽莲·梦露、格里高利·派克、希区柯克等大牌明星和导演,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西蒙·波伏娃对话,并同辛·康纳利、剧作家阿瑟·米勒等人成了好朋友。据查阅资料统计,从1961年到1963年,法拉奇为《欧洲人》共撰写了近百篇国际知名人士的访谈录,其中67篇是关于演员、制片人、电影节的文章,8篇是高层社会和贵族人物、4篇时装设计师的人物专访,以及10多篇对其他名人的访谈记。这些文章使她在欧洲声名鹊起。 但很快,法拉奇就对无休无止的报道音乐节、电影名人及学界名流之类的题

(完整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同步练习

13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同步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ǎo(晓)得卑liè(劣)tú(屠)杀 恐bù(怖) chuí(捶)击毁.灭(huǐ) 卑鄙.(bǐ) 蛮.横(mán) 赋.予(f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通过暗杀革命人士来维持独裁统治,这种卑鄙无耻 ....的行径令人发指。 B.上课迟到了,他向老师报告后,忙偷偷摸摸 ....地回到座位上。 C.这件事我做得光明正大 ....,问心无愧。 D.反动派想通过谣言来挑拨离间 ....、蛊惑人心。 【解析】B项,“偷偷摸摸”,形容瞒着人做事,不敢让人知道。此处形容手脚动作轻,应该用“轻手轻脚”。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B.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C.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D.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 【解析】D项,“一二·一”应加上双引号。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设问) (2)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引用) (3)你们完了,快完了! (反复) (4)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 (反问) 5.按要求变化句式。 句子: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①变成肯定句: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都被人民毁灭了。

②变成主动句:人民毁灭了历史上所有反人民的势力。(或:人民把历史上反人民的势力全都毁灭了) 6.本文标题中的“最后”一词的具体含意是(D) A.闻一多是当天讲演的人中最后一个讲演的。 B.李公朴先生讲演过了,后来闻一多先生又讲演。 C.李公朴讲演被杀害,闻一多先生讲演又被杀害了。 D.这是闻一多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解析】D项,闻一多先生那天讲演完,当天下午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因此那次讲演成为他生前最后一次讲演。 7.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爱国人物故事会】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如闪烁的群星。请列举一个你喜欢的历史上的爱国名人,并简要概括他的事迹。 示例一: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示例二:文天祥多次拒降,留下《正气歌》。 (2)【活动二爱国名言展示会】平时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两句与大家分享。 示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阅读学习探究 阅读课文“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到“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回答下面的问题。 8.选段中的“你们”是指在场的国民党反动派及特务,“我们”是指爱国人士,包括演讲者。将“你们”与“我们”对举,其作用是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分明、立场坚定。 9.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摘出原句)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