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社会性别_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_刘霓

女性研究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刘 霓

提 要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几十年来,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它在探索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妇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一概念也不断受到来自女性主义内部与外部的批评与质疑,受到各种新的思潮的挑战与影响。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唯物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一、什么是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这个词的词义本身为“性”,英文词典中,它的第一解释是指语言学中名词和代词的词性。然而“gender”这个词作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所具有的含义就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了。在2000年出版的由洛兰?科德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百科全书》中,有关社会性别的词条中谈到:在普通字典的定义中所遗漏的正是社会性别———基于生物学的性别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意义。①而在另一本在此前出版的工具书,即由索尼娅?安德马赫尔等人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词汇汇编》中,对社会性别是这样解释的: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初期,女性主义者采用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1968)所提出的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划分方法,将性别差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其生物学基础上区分出来。②

除了这些工具书中的解释之外,在美国女性主义学者坎达斯?韦斯特和唐?H.奇默尔曼撰写的文章《行动着的社会性别》中还可以找到一种更为浅显易懂的解释。她们讲到:在讲授相关课程中,我们告诉学生,性别(sex)是由生物学所描述的东西:如人体、荷尔蒙和生理学等,而社会性别(gender)是一种获得的地位,这一地位是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③

总之,性别,作为生物的构成,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男女生物属性,而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成物,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二、社会性别概念在女性主义

理论中的确立

在60年代末,社会性别概念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至少从那时开始,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被作为一个分析类别,用来解释女性气质的社会构成,并从社会性别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男性权力和男性特权得以维持的原因,并进而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尽管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性别的概念才在女性主义者中间流行起来,但是“男女之间的

25

③West,Candace;Z inmmerman,D on H.,1987,D oing

G ender,in Myers,K risten A.(ed.),1998,p.167.

Andermahr,S onya;Lovell,T erry and W olkowitz,Carol, 1997,p.102.

C ode,Lorraine(ed.),2000,p.220.

差别并不完全是由生物学决定的”这样一种认识却有着更长的历史。比如西蒙娜?德?波伏娃于40年代在她的《第二性》中就对这个观点作了系统论述,并讲出了女性主义者所熟知的那句话:“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①应当注意到的是,因为波伏娃是用法语写作,她在当时并没有使用今天提到的性别和社会性别这样的词汇,但是她的《第二性》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经典,全面和历史地分析了妇女的处境、权利与地位,指出了当时西方社会对妇女自由的种种限制,而“妇女是被造就的”这一论点在此后的社会性别理论发展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波伏娃对女性主义思想的另外一个也是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在社会性别的概念化中揭示了其中的等级关系。也就是说,社会性别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不同,并不是涉及男女之间一种对称的差别,而是一种不对称的、不平等的关系。同样是在《第二性》当中,波伏娃指出,妇女是被社会建构为他者(the Other)的人,妇女的劣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个等级划分的二元体系是父权制的产物,是用来为巩固男性权力服务的。因此,女人不仅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而且较之男人,她们的社会地位更低,不值得受到尊重和重视。

在前辈思想家为社会性别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之后,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还有一些女性主义学者为这一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首先应当提出的是安?奥克利,②她是属于那些最早在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作出明确划分的学者之一。然而将社会性别区别于性别并不是奥克利自己的发明,而是她从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勒那里借用来的。斯托勒是一个研究两性人的心理学家,他在研究中发现,这些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与他们出生时被认定的性别或他们自己定位的那个性别类别并不相符,因此在描述这些人的处境时,性别和社会性别这样一种划分十分有用。从斯托勒那里获得启发,奥克利提出,社会性别并非生物学性别的直接产物,她将性别定义为表示生物学意义上男性和女性的解剖学和心理学的特点,而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不是由生物学性别所限定的,而是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形成的,这种影响在特定的社会和特定的时间中,在一个人成长为男人或女人的过程中无所不在。

另一个对社会性别作出重要论述的是盖尔?卢宾,她最有影响的文章是《女人交易》。与奥克利略有不同,卢宾将社会性别与目的在于生育的性行为联系在一起,将两者归入一个概念术语,即性与社会性别制度。按照卢宾的观点,每个社会除了某种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之外,都有一个性与社会性别制度———“在其一整套的组织安排中,人类的性和生育的生物原料既被人与社会的干预所塑造,又在习俗的方式中获得满足。”③这些安排指的就是在不同社会中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组织人类性关系的一些传统方式,特别是亲属关系和婚姻结构。由此卢宾认为,社会性别应被定义为“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

在对社会性别概念的论证中,不少女性主义者总是将它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她们指出,社会性别是一种中心动力,通过社会性别,权力被系统地进行了安排。男子气质标志着权力和权威,在所有社会中,政治权力和道德权威都被男性垄断着。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和舒拉米斯?费尔斯通(《性别的辩证法》)就是这一论点的典型代表,她们二人将有关社会性别的思考推进了一步。比如费尔斯通在她的《性别的辩证法》中就曾指出:社会性别的差别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这些差别是在男性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一个精心组织的体系,“女性主义的理论任务就是认识这一体系,而其政治任务便是终结这一体系”。④

在70年代,女性主义学者还通过使用“性别角色”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社会学概念来加强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来探讨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是怎样在人的一生当中发挥作用,并使其形成相应的社会性别范型。她们当时研究的范围包

35①

④Humm,Maggie(ed.),1995,p.106.

Rubin,G ayle,1975,The traffic in w omen,in Reter,R. (ed.),Toward an Anthropology o f Women,New Y ork,M onthly Review Press.另见王政、杜芳琴主编,1998,《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pp.21~81。

Oakley,Ann,1972,Sex,G ender and Society,Ox ford, Martin R oberts on.

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1998,《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p.309。

括托儿所、学校和就业市场,还涉及家庭生活、性行为、文化和政治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在这些分析中,社会性别既被用来指称男女之间的差别,也指被认为是决定了这些差别的文化方面的种种刻板印象和观念。

在此后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中,社会性别这一概念还依使用者的不同而被派上了各种用场。例如对心理学领域中的女性主义者而言,社会性别最初主要是指一整套个性特征或倾向;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则多在结构的层面上,而不是在个人或主观的层面上来研究社会性别,比如前面提到的有关性与社会性别制度的研究;与此同时,文学领域的女性主义者则忙于分析社会性别在语言和其他表述体裁与实践中的符号结构,不管这些符号结构是在高雅文化中出现还是在色情作品中出现,她们的这些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波伏娃的观点———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中,妇女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

到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家们开始寻求对社会性别进行更为详尽的阐释,主要方法则是通过强调社会性别与阶级、种族和其他权力形式的相互联系,来分析社会性别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层面的能动性。女性学者们试图通过分析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中所经历的社会性别化的经验与实践,用更为复杂和精确的阐释方法,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认识文化现实的分析工具,从而使其理论化。

女性主义研究中对社会性别概念如此积极和全面地应用,也在女性主义内部和外部产生了一些疑惑和见解上的冲突,一些涉及这一概念本身的问题被提了出来,如主观性和社会性别的社会-文化关系之间是一种什么联系?社会性别有没有可能是中性的?女性主义的目的是要消除社会性别,还是要改造它?社会性别是否应被赋予新的形式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社会性别在塑造女人和男人的生活和经验方面有怎样中心的和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别与其他权力与特权等级之间是怎样的一种联系?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是偶然的。鉴于女性主义的宗旨是开创改变妇女生活的社会变革,仅仅靠社会性别概念本身不可能完成为这样一个宏大目标服务的理论任务,而正是在对这一概念的论证、质疑和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女性主义理论才能前进。

三、女性主义研究中对性别—社会性别

划分的一些争论

虽然多数女性主义者承认波伏娃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分析是革命性的,但是她的观点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比如激进女性主义者就仍然愿意保持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紧密联系,她们认为,由于女性具有独特的身体特征和养育下一代的能力,妇女不仅是特别的,而且是更为优秀的。她们认为,波伏娃的社会性别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忽略自然的性别差别和贬低女性气质的作用。

女性主义立场理论则认为应当通过另一种声音,通过妇女的立场来认识世界,并以此为基点来寻求开拓妇女的经验。持这一观点的女性主义学者坚持认为,妇女有着比男人更为独特和更好的世界观,因为她们不是统治结构的组成部分。而黑人女性主义者更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一群体的代表人物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认为,社会性别理论化建立在一个共有的和本质化了的社会性别的假设之上,而实际上这是成问题的。她从种族批判的立场出发,反对将妇女在这样一些基础上分类,指出并非所有妇女都以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程度被边际化,比如白人中产阶级的异性恋妇女有时就是另一些“他者”的压迫者,或是从对她们的压迫中获得好处。因此胡克斯认为,鉴于社会性别寻求优先于其他社会身份的地位,因此潜在地妨碍了对种族和阶级这样一些身份的认同。

此外,虽然卢宾和奥克利强调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但她们也都假定这一划分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如此,她们的结论中也都有一些尚待女性主义学者继续研究和争论的问题。卢宾的研究提出了性行为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对奥克利的性与社会性别制度,女性主义者提出的问题是,如果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别表明了一种自然的分别,那么,社会性别的差别究竟是这一自然分别的社会表现呢,还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①

45

①Jacks on,S tevi,1998,p.134.

在一段时间内,一些女性主义学者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进行论证,指出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对立是应当给予质疑的。有些人提出,复制和延续文化与自然的二元论不符合女性主义的利益,这种二元论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无所不在,为什么还要创造它。莫伊拉?盖滕斯(M oira G atens)就曾通过她的“性别与社会性别划分之批判”①一文论证了这种观点,对这样一种划分能否有效地服务于女性主义者对妇女经验的认识提出怀疑。索梅尔?布罗德里布(S omer Brodribb)则更进一步,指出女性主义研究并非只是与自然和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打交道,必须给予挑战的是将文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父权制意识形态。在布罗德里布看来,过于强调社会性别而忽略生物学上的男女差别是对女性身体的否定,这是性别歧视而不是妇女解放。②还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性别概念不足以捕捉具体的妇女特征和妇女作为“他者”的社会和文化限定之间的相互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性别-社会性别的划分对本质主义的挑战这一角度提出问题,她们认为这种对本质主义的挑战是不充分的,因为社会性别仍然是嫁接在生物学的性别之上。站在这一立场的女性主义学者提出,如果社会性别是社会的,我们就应该考虑它是如何形成人们有关生物学的性别观念的,就应该质疑社会性别类别本身的实际存在,并阐明社会中的人们为什么和怎么样被分成所谓男人和女人两个群体的。持这一观点的学者通常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思潮有联系,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朱迪思?巴特勒(Judith Butler)和丹尼丝?赖利(Denise Riley)等。

四、唯物主义和后现代女性

主义对社会性别的看法

持唯物主义观点和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女性主义学者对社会性别范畴本身的存在提出了疑问,认为“女人”和“男人”是这样一些社会类别,它们是由两者的相互关系来限定的,而不是由先于社会而存在的生物学实体来限定的。尽管唯物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都是从反对本质主义的激进立场出发,但二者的分析方法不同。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强调社会结构关系,将男人和女人看作为建立在不平等的剥削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群体;而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者则强调文化的解释,在她们看来,男人和女人是由推论所构建的类别。

具体而言,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者的社会性别观点来自于阶级分析的概念传统,指出父权制的统治并不是基于预先存在的性别差别,相反,社会性别作为一种社会差别的存在却是源于父权制的统治,因此等级制度优先于社会性别的划分。正如德尔菲(Christine Delphy)和莱昂纳德(Diana Leo2 nard)③在她们的文章中所讲的:对我们来说,“男人”和“女人”并不是两个在某一时刻进入等级关系的特定的自然群体,相反,对这两个群体进行社会区分的原因是其中的一个主导着另一个。

这一论点在西方女性主义者看来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有联系的,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讲,阶级是存在于一个与另一个的相互关系中,如果没有无产阶级,也就没有资产阶级的概念和经验。同样,男人和女人之所以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范畴,是因为剥削关系既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又将它们彼此区分开。因此,从概念上讲,没有相对应的男人这一范畴,也就没有女人,就像没有奴隶主也就无从谈论奴隶一样。而正如阶级斗争寻求消除阶级一样,持这一类观点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主义的斗争应该将目标放在消除性别差别上。她们指出,在一个没有父权制的社会中,也就没有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社会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女人也变得像男人一样,而是人们所熟知的那种一般意义上男人已经不存在了。

有些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者将“性别”本身也作为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来对待,这在克里斯蒂娜?德尔菲的论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德尔菲将通常的性别-社会性别这一划分逻辑颠倒过来,指出,与其说社会性别建立在生物学性别的基础上,不如说由于社会性别的存在,性别也变成了一个相关

55①

③Delphy,Christine and Leonard,Diana,1992,Familiar Exploitation:A New Analysis o f Marriage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eties,Ox ford,P olity.转引自Jacks on,S tevi,1998,p.135.

Brodribb,S omer,1992,N othing Mat(t)ers:A Feminist Critique of P ostm odernism,Melbourne,S pinifex.转引自Jack2 s on,S tevi,1998,p.134.

G atens,M oira,1983,A Critique of the SexΠgender Dis2 tinction,in Allen,J.And Patton,P.(eds.),Beyond Marxism? New S outh Wales,Intervention Publications.

的事实,并由此成为一个可以给予考察的范畴。德尔菲在她的研究工作中阐释了这样的观点,即性别本身也是社会构成的,她强调承认男女差别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行为。对德尔菲来说,社会性别观念的潜力不在于它将男女之间的差别非自然化,而在于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类被分成两个社会性别范畴的划分过程上。德尔菲同时指出,将社会性别的内容作为可变物来对待,却假定承载这一内容的载体是不变的,这是不对的,她认为应该将载体本身———即性别,也作为社会产物来对待。①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方面,对社会性别划分提出最为激进质疑的是朱迪思?巴特勒。巴特勒主张波伏娃对社会性别解构的后果要比迄今所设想的严重得多。她认为,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分离不仅放松了对社会角色的限制,而且这种区分似乎暗示女性和女人是截然不同的存在物,其含义是特定的“性别”不一定需要一种特定的“社会性别”,因此那些被划归为女性的人们不需要追求,或不是惟一一些追求“女子气质”的人。女孩子既可以成为女人,也可以成为男人,或是完全不同的什么人。

巴特勒认为,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构成的,这一观念的内涵是这样,既性别是固定的、自然的基础,因此,鉴于社会过程的不稳定,做一名女人要比做一名女性复杂得多。更为自相矛盾的是,自然性别的身体与社会性别的身体最终是难以区分的,因此巴特勒指出,除非身体被某种社会性别表现出来,否则我们永远无从知道我们的性别,富有活力和经验的“性别”肯定是已经被社会性别化了的。社会性别应被设想为一个活跃的过程,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一个动词,作为人类,我们每天都被迫演示着我们的社会性别,却很少有人反省这一过程。

在《社会性别的困境》②中,巴特勒指出:因为社会性别既没有一个表现方式或外在化的“实体”,也不追求什么客观理想,它本身并不是一个实物,各种各样社会性别化的行为创造了社会性别这样一个观念。没有这些行为,社会性别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社会性别是一个将其起源彻底地隐藏起来的构成物,不能说它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它也不严格地隶属于任何特别的身体类型。

巴特勒认为,虽然社会性别这一观念的政治有效性已被证实,但它仍然有着内在的局限,她认为女性主义者应该反省她们在寻求共同身份的同时是否妨碍了开展更为激进的探索。

以上对社会性别的种种提问表明了一些女性主义学者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看法,这些学者担心如果女人和男人被作为一种游离于现实的文化范畴,那么妇女的经验就不存在了。而且,如果社会性别仅仅被作为一种文化划分来对待,或是作为一个指称社会差别的中性术语,那么这个概念就会削弱女性主义者对男性权力的政治性分析。

五、社会性别概念仍然是女性

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尽管从不同立场出发的女性主义学者对社会性别概念提出了各种疑问和争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说明这一概念在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地位,说明它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今天仍然应当肯定它是一个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首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非常多元化的思想体系,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主义、观点和立场,然而这些思想体系的宗旨是一个,那就是分析千百年来妇女受压迫的原因,探索妇女解放的途径。而正是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使女性主义学者有机会考察那些此前一直被视为是自然的和永恒不变的东西,并从新的和更多重的角度来考察妇女的地位和她们受压迫的根源,因此这些理论和立场都或多或少地要与社会性别概念打交道,不管是探讨这一理念的合理性还是分析其内在局限性。所以,要了解女性主义理论也就必然,甚至首先要了解社会性别概念。

其次,在阅读大量的西方女性主义文献时会发现,对社会性别概念是否感兴趣已经成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女性主义者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文章或词条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作为一个女性

65

②Butler,Judith,1990,G 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 the Subver sion o f Identity,New Y ork,R outledge.

Delphy,Christine,1993,Rethinking sex and gender,in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16-1,pp.1~9.

主义者,首先就应该对认识和研究赋予不同性别的身体以不同含义的社会性别体系感兴趣,并认识到那些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每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文章还进一步指出,女性主义者还应该看到,在这一社会性别体系中存在着二元对立的结构,其中的一方,也就是男性,总是凌驾于女性之上。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跨文化的角度,男性总是比女性掌握着更多的权力和资源,而从女性主义立场来看,这是不合理的和应该加以改变的。

第三,正如在本文第二部分中谈到的,人的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建构的产物,而且这一概念还包含了差别的含义,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而言,社会性别就代表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代表了男人和女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差别。迄今为止,任何社会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形成不同的社会性别差别,因此,社会性别作为文化当中的一个中心要素是值得给予特别关注的。

最后,根据韦斯特和奇默尔曼的观点,社会性别不是一系列的特性,不是一个变量,也不是一个角色,而是某种形式的社会能动的产物……而能动地塑造社会性别就意味着在女孩和男孩之间,在女人和男人之间创造差别,这些差别一旦形成,就会被用来加强社会性别的“基础”。应当承认韦斯特的这个观点有助于对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给予更全面的理解,并挖掘其中积极合理的内涵。

一方面,这个观点使人注意到,社会性别的出现并发挥能动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家庭中、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领域中以及人际关系的范畴里,权力与资源分配的影响无处不在。社会性别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它为在性别差别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生活提供了正当的理由,它使人们感到,社会秩序不过是在迎合着自然秩序,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甚至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差别的响应。通过社会性别的能动,男性总是占据着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女性则处于服从或依附的地位,结果必然是权力的更加不平衡和等级制度的合法化。因此可以说,社会性别是一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手段,通过它可以加强、复制和合法化那些在生物学性别基础上的差别和不平等。

而另一方面,这一观点又提醒人们,既然社会性别是被塑造的,是能动的,是通过社会文化的影响实现的,那么就需要对这一塑造过程进行考察,即社会成员是怎样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他们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成为一个拥有社会性别的人的。这个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女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比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角色模式的作用、社会性别与劳动分工、社会性别与性行为等等。鉴于社会性别是能动的、可变化的,它也就展示了变革的可能性。女性作为人类的半数,作为社会中尚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如何在文化的层面,在心理的层面进一步推动她们的解放,提高她们的自信,提高她们自身以及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值,这是可以通过家庭、学校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努力,通过社会实践的变革来实现的。这也是社会性别概念对我们最有意义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Andermahr,S onya,Lovell,T erry and W olkowitz,Carol, 1997,A G lossary o f Feminist Theory,London,Arnold.

2.C ode,Lorraine(ed.),2000,Encyclopedia o f Feminist Theories,London,R outledge.

3.Humm,Maggie(ed.),1995,The Dictionary o f Feminist Theory,New Y ork,Prentice HallΠHarvester Wheatsheat.

4.Jacks on,S tevi,1998,Theorising G ender and Sexuality,in Jacks on,S tevi and Jones,Jackie(eds.),Contemporary Feminist Theories,New Y ork,New Y ork University Press,pp.131~146.

5.Segal,Lynne,1999,Why feminism?:gender,psychology, politics.New Y ork,C 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6.West,Candace,Z inmmerman,D on H.,1987,D oing G en2 der,in Myers,K risten A.(ed.),1998,Feminist Foundations: Toward Transforming Sociology,Thousand Oaks,California,pp. 167~190

7.王政,杜芳琴主编,1998,《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100732)

(责任编辑:文 武)

75

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卷含答案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卷 (课程代码0028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形而上学阶段所对应的是B A.虚构阶段 B.抽象阶段 C.非实证阶段 D.实证阶段 2.墨顿认为: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的行为是D A.创新 B.仪式主义 C.隐退主义 D.反叛 3.将戏剧引入社会学分析的是B A.伯克 B.戈夫曼 C.布卢默 D.米德 4.单位招人时会招一些能力好的人,以掩盖走后门进来的入,这种现象反映的是D A.误解表演 B.补救表演 C.神秘化表演 D.理想化表演 5.强调社会科学要研究生活世界的主观意义的是B A.戈夫曼 B.舒茨 C.加芬克尔 D.达伦多夫 6.下列属于米尔斯观点的是A A.疯人现实主义 B.行动理论 C.价值合理 D.角色扮演 7.我们所买的东西确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的是A A.商品化社会 B.现代主义阶段 C.消费社会 D.风险社会 8.下列不属于后现代理论代表人物的是C A.哈贝马斯 B.布希亚 C.利奥塔 D.詹姆逊 9.“打字员与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这种现象说明的是劳动阶级的C A.职业分层 B.异化 C.同化 D.革命性 10.与米切尔斯的“寡头政治铁律”一样的是米尔斯的B A.巨型理论 B.权力精英论 C.社会学的想象力 D.疯人现实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11.孔德的整体性方法论的内容有ABCD A.社会是一个整体 B.社会是一个有机体 C.社会学要从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人手展开自己的研究 D.人类历史也是一个整体 E.社会秩序论 1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的功能子系统有ABCD A.适应 B.目标获取 C.整合 D.模式维护 E.有机体 13.布劳认为,对权力的反抗有ABCDE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 史发展趋势比较 学院:历史学院 班级:世界史班 学号:1313030135 姓名:侯壮丽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 摘要 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长足发展。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为何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17-18世纪;中国;西方;发展变化 正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朝和唐朝的封建帝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明之邦。但是,到了明清两朝,当中国仍然在封建的传统制度下蹒跚踱步的时候,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成长起来,西方随即用剑与火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愚昧的中国封建统治者面对新时代的浪潮和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企图用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政策保住自己的天朝。然而,历史无情地证明:闭关并不能阻止外来侵略,落后只能导致挨打的命运。 一、中国的“皇权”与西方的“王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皇权至上,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皇帝直接控制中枢机构;此外,为加强皇权,明朝还设置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至此,中国君主专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腐朽性也日益显露。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这是不无道理的。宦官专权就是明代腐朽统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发展,废丞相,建内阁,一切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一旦皇帝年幼或昏庸无能,就会把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朝夕伴随身边的宦官,从而导致宦官掌权。中国明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对不受明朝政权控制的私营工商业严加控制,对有损于封建专制政权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都无情扼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而西方王权并不像中国皇权那样达到权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西欧封建社会形成了由教会贵族、世欲贵族和市民阶层这几个等级为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封建国会)来决定国家大事。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代表有时支持王权压制封建贵族势力,有时又同封建贵族等级的代表一起抑制国王滥用个人权力,最终形成了代表会议同王权并存的政体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西欧)君主专制发生在一个过渡时期,那时旧封建等级趋于衰亡,中世纪市民等级正在形成现代资产阶级,斗争的任何一方尚未压倒另一方。” 西欧专制王权是在市民(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角色。为取得市民阶层的支持,一般都采取扶植市民阶层,削弱和打击封建贵族的措施。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而当市民阶层(资产阶级)在君王专制政权下卵翼羽毛渐丰时,就要从根本上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这时,西欧专制君主们就用专制权力来维护封建制度和贵族的特权,可是为时已晚。资产阶级已有足够力量把封建专制制度送进历史的坟墓,17世纪…………………………………………………………………………………………脚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0页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对比

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对比: 一、我国高考之类的选拔型考试,以其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表达了特定的人才偏好:脑子快,思维敏捷,语言机巧,对细微之处的觉察度高。与中国更注重人才的精细性所不同的是,西方人对人才更多地讲究眼光、视野、对事物的综合把握、思考角度新颖、有创意等等。 二、中国教育所推崇的聪明更多地体现在猜度他人的思绪,揭开层层谜团,西方教育更推崇于自我潜力的开掘,以产生有别他人思路的创意。西方人比较注重人的发展潜质,中国人判断人的聪明与否,是当场显示的机智,而不是以后的发展潜力。中西方对智力的判断,前者更接近于小聪明,后者可属于大智慧。 三、西方人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宇宙自然的理解和控制,中国人则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的理解和控制。 四、西方的智慧标准更注重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中国的智慧标准则是赞赏从直到曲的机智谋略。 五、西方所推崇的聪明人多是深刻揭示自然法则的理论家和巧妙利用自然力量的发明家,中国所推崇的聪明人多是精于处世且深谋远虑并随机应变的精明者。 六、西方人的智慧更多的是体现在理性思维上,而中国人的智慧多体现在感性思维上。 七、西方人更注重把文字作为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而中国人更注重把文字作为文采学识展示的门面。“表达思想情感”自然是越简单越清晰越好,而“展示文采学识”却是越曲折越绕弯越显得精深。 八、中国的考试历来注重知识的复述、背诵、记忆,能够在大脑中大量储备书本知识,并在被提问时快速提取的人就被视作是高智力水平的聪明人。我国的学校教育总是鼓励学生饱读书本,并将熟悉书本知识视作学识渊博,而西方的价值观是,知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体现其价值,所以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边思考边学习边创造。 九、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科技实验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课程即使在大学也很少,更不用说中小学。相比较,美国的中小学就已开设大量贴近生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园艺、电脑、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学生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职业、行业与谋生,并使他们从中积累和发展了隐性知识。 中西方大学课堂教学比较 一、授课形式上。中国的大学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课堂是教师为主导;西方大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课堂是学生为主导。这样概括也许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同样也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一味“把持”讲台而无师生互动,但就总体情况而言,中西方大学的教学确实存在上述区别。毫无疑问,除了实验课、实践课,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师讲授占了相当的份量,尤其是理论教学;而西方大学教师的讲授占课堂的比重十分有限,有的仅三分之一。在欧美大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除通常意义的讲授外,还有专题讨论会、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个人陈述、实验、讲座、实地调查、案例分析、辩论、个别辅导等,其中以课堂讨论为最,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学生们认为最精彩的课不是教授的讲授课,而是师生共同的讨论课。 二、在教学方法上。西方大学论辩占据主导地位。在对研习作品进行分析、拆解、揭示关系的基础上,教师从书中抽取出所有富于争议的命题,让学生进行直接考察, 然后展开辩论,使真理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壹、前言 女性主义协助我们了解社会结构中因性别所产生的权力关系,虽然社会工作中关切女性议题并不等同于女性主义(Sands & Nuccio,1992;Simon,1988.etc),但是透过女性主义对社会文化的解释与批判,有助于社会工作实务上,权力、资源的分配关系探讨,打破主流价值的运作,协助案主由其自身经验获得自觉与解放,并结合受压迫个人或团体,试图再建构社会中的两性关系与权力分配。 贰、女性主义发展历程(Rebcca Morrison van voorhis,p351-358)女性主义具有不同的流派,每一流派对妇女处境及压迫根源有 不同的解释,因此所提出的策略亦有所不同,以下就自由女性主义、基进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Rebcca Morrison van voorhis,p351-358)分别说明之。 (一)自由主义(Liberal)女性主义 最普遍为大家熟悉的女性主义观点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该理论强调男女两性应是相同的,而性别的分工为社会上不平等的根源,因而形成资源与机会分配的不平等。因此,该理论强调同工同酬,并消除社会之歧视与或不公平的待遇,主张透过任何形式以使男女平权。此外,还倡议包括合法堕胎、反歧视、性骚扰、争取法案改革及职业训练方案(使女性亦可有机会与男性竞争,从事如建筑工、消防员等工作)。自由主义可分为古典自由主义与福利自由主义,前者强调政府责任在于(1)保障公民自由(2)提供全民均等机会,后者则强调政府角色在规制市场,提供人民最起码的经济正义(economic justice)。 社会工作者常运用福利自由主义观点,提出满足妇女经济上需求的(尤其抚育子女者)政策,主张政府应提供必要的经济扶助方案。 (二)基进(Radical)女性主义 基进女性主义认为妇女面对的男性优势的压迫,源自最古老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自考《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史上最全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力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而产生出来而必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社会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结合关系:人们在感情和行为诸方面相互结合,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关

中西方教育理念有何差异

中西方教育理念有何差异 我国的教育使学生在不停地努力学习、努力提高。从小时候起,中国学生就被很浓的学习气氛包围。在压力的推动下,没有人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选择安逸。因为考试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如果你不按老师说的、书本上写的答,就一定是错的,这样就使学生不去研究为什么,就成了一种学习习惯。而西方国家的一个理念就是去研究为什么要学,这是一个习惯,这样才会创新。 一、我国学校教育理念与西方相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观念陈旧,重知识积累轻知识应用 美国学校一星期的课程,我们只用十分钟就可以完成。正是由于进度快,所以课程内讲授的知识点多,但我们的快进度是有代价的,即我们省略了动手制作的全过程,因而我们的学生不会像美国学生那样尝到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失败;不会知道照着书上的程序做仍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材料的性质是否符合试验要求,也包括具体的操作细节是否有误差。在这样一个自己动手的全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思考、选择、寻找失败的原因,要克服各种困难。这样学到的原理,就不只是书本上的抽象定义,而是混杂着自己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的生活道理。2.重共性而轻个性 创新能力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而独特性基于个体的差异性。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共性而轻个性,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灌输个人服从集体的社会观念。要求个体时时处处与大家保持一致。班级和学校都是集体的实物载体,个人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制约下,学会了压抑自我。而在以集体主义消灭个人主义的同时,也消灭了一些个性色彩浓厚的创造型人格特质。反映在教学上,学校规定了统一的教学进度,学生们被动地适应老师。学得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只好“等”,还要强迫自己继续听已经明白的课堂内容。与此同时,学得慢、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在统一的教学进度要求下不得不“赶”,而“赶”得很吃力的学生往往失去了娱乐乃至休息的时间。总之,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个体差异的存在,用一个尺码的鞋让所有的学生去穿。其结果必然是有的人要小脚穿大鞋,有的人却要削足适履。反映在考试上,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区、一个市采取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张试卷。在考试形式上比较单一,即闭卷笔试的考试方法。在学校统一的尺度下,学生被剥夺了合理、有效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对知识的好奇心、新奇感、自发的学习动力也会荡然无存。所以,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最薄弱之处是缺乏创新意识。 3.在教育管理理念上缺乏宽容精神和民主精神 缺乏宽容精神的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是扼杀个体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这种制约不仅从外在的角度以社会控制的形式压抑个体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且从内在的角度以思维习惯的形式压制个体创新思维的生成。我国中小学在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权威型管理。东方教育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崇尚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班级管理上,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忽视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学生的方式上,习惯于道德说教和批评训斥,不习惯坦诚协商;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师生双方均不习惯共同讨论与答疑。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严师出高徒”。“严格”是我国教师管理学生的突出特征,而教师的强权威性和学生的强服从性,则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突出特征。权威型管理因适用于应试教育而满足了现行教育的现实需要。应试教育需要的是挖掘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潜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积累或记忆尽可能多的信息,而来自权威的强权式的压力能够迫使学生在短时间集中精力,排除一切杂念,靠爆发力取得短时记忆的最佳效果。但也导致了学生不仅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而且也难以形成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并有依赖性强、选择能力低以及缺乏客观的判断力的发展趋势,致使个体既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认

2008年1月浙江省自考试卷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280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7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孔德认为,社会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2.帕森斯提出的“功能体系”包括四种功能子系统,英文可简写为________。 3.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霍曼斯把这一命题称为________命题。 4.科塞的冲突理论,重点在于探讨冲突对社会的________。 5.达伦多夫把社会冲突的起因首先归为权力________。 6.布希亚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________的时代”。 7.贝尔“有关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社会预测”的著作是《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孟德斯鸠 C.孔德 D.杜尔克姆 2.1896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业的社会学家,并创办了《社会学年鉴》的人是( ) A.孔德 B.韦伯 C.帕森斯 D.杜尔克姆 3.杜尔克姆提出社会学研究七个准则的著作是( ) A.《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B.《社会分工论》 C.《自杀论》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____的整合与均衡。( )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5.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库利 B.帕森斯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参考资料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与世界越来越近,在不断的对外交流中,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西方的差异性,有不同才会特别。 文化差异,首先表现在风俗习惯上。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往往也因风俗习惯不同而成。 一、饮食习俗差异 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1、美国人喜欢一日多餐,每餐适量;而中国人传统习惯一日三餐,每餐食量都较大,且现已开始有不食早餐的风气。无疑少食多餐会比一日三餐、二餐科学,特别是不食早餐更易患胆石症。 2、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美国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要知道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均对身体不利,这值得生活日趋简单化的都市白领一族注意的。 3、中国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时菜肴特别多,应酬也特别多。而美国人宴客或过节,从不铺张,连总统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五菜一羹,更不劝酒。 4、中国人烹调时喜欢用植物油,美国人则喜欢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植物油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此美国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特别高。 二、价值观念与思维的差异 传统的值观念是各国文化的核心。与西方离散性相反,中国人崇尚聚拢性。多少年来,汉民族形成一种崇尚集体反对个人主义为主的强烈意识。个人主义,即一切从个人出发,“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人本”、“人本”则强调人的价值。它的核心是个人奋斗和独立精神。 具体来说,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是立体性的,是一种阴阳互补的,内向性,是

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C)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 析方法是(D)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 斯和(C)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 A.互动论 B.交换论 C.拟剧论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 A.个人选择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A.社会控制功能 B.传播知识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A.涂尔干 B.滕尼斯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

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发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教授,也在其讲学、著作中多次提到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比较系统地给学生以知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传授知识。?然而,学生真正要掌握知识,并把知识变成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际关系联系着其他社会现象”,对国际关系进行这样界定的学者是(B) A.孔德 B.阿隆 C.霍曼斯 D.蒂里阿基安 2.米德指出,人类的心智包括两种能力:其一是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其二是_(B)_的能力。 A.学习象征符号 B.运用象征符号 C.解决象征符号 D.创造象征符号 3.人们对自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进行规范性指导的群体称为(B) A.目标群体 B.参照群体 C.功能群体 D.利益群体 4.米德认为,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是(A) A.符号 B.利益 C.情境 D.价值 5.提出“情境定义”概念及其理论的学者是(B) A.布卢默 B.托马斯 C.米尔斯 D.米德 6.认为西方社会是病态社会的是(D) A.柯林斯 B.达伦多夫 C.李普塞特 D.马尔库塞 7.《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是(A) A.利奥塔 B.詹姆逊 C.托夫勒 D.贝尔 8.人们通过对_(B)_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是布卢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 A.角色 B.符号 C.身份 D.阶层 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中心,是解释____的整合与均衡。 A.个性系统 B.文化系统 C.社会系统 D.人类行为 10.杜尔凯姆提出的社会学研究的七个准则之一是,将_(B)_看做客观事物。 A.社会结构 B.社会现象 C.社会知识 D.社会常识

在互动的公理规则中提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必须进行修改的是 A.布劳 B.霍曼斯 C.卢曼 D.帕森斯 12.最早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杜尔克姆 帕森斯认为,现代社会两个最有影响的功能领域是经济与 A.教育 B.军事 C.政治 D.科技 消除系统破坏性倾向的过程,被卢曼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整合 C.社会系统 D.越轨行为 15.布卢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A) A.实证的 B.可操作的 C.间接观察 D.非实证的 达伦多夫认为冲突的调节方式有仲裁、调停和 A.合作 B.竞争 C.和解 D.自我约束 戈夫曼拟剧互动理论的主题是 A.剧本期望 B.剧情 C.剧组 D.印象管理 认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取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达伦多夫 B.柯林斯 C.李普塞特 D.科塞 19.首次使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词的是(C) A.科塞 B.柯林斯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0.互动仪式链是由(A)_提出来的。 A.柯林斯 B.登津 C.达伦多夫 D.李普塞特 21.哈贝马斯认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属于(D) A.体制危机 B.合理性危机 C.同一性危机 D.合法性危机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1)打电话。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 ××× speaking.”,而不是“I am ×××.”;要说:“Is that ×××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 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 you for 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 象哦。 (2)社交礼节。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社交礼节方面,英语国家和中国也有着许多的差异。如中国人见面经常说“你吃了没有?”或者“到哪去啊?”等之类的问候语和客套话,而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常用“Hello”,“Hi。”如果不清楚英汉文化的差异,在见到外国朋友时用“Have you eaten?”(你吃了么?),“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 打招呼就会带来很多不便和尴尬。 (3)习俗。英国有句俚语,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在习俗方面差异也很大。如,当外国人向你赠送礼物时,你不当面打开,他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礼物;到外国人家做客,如太注重中国的餐桌礼仪,别人会认为你不喜欢他的食物。饮食习俗方面,到英美人家做客,菜要太多,吃不完留在碟子里是不礼貌的,所以宁可第一次少要一些,吃不饱,可大大方方地跟主人说“Oh,it’s delicious!”并再要些刚才吃过的菜。另外,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喝什么时,你若过于客气,就可能吃不饱,因为在英美两国,一再问人家要不要食物,或是强塞食物给客人也是不礼貌的,在英美国家里,主人请客人吃喝什么,客人从来都很干脆,想要就说要,不想要,就说:“No,thank you.”在这方面,中国人往往是“言不由衷”的,明明肚子饿,嘴上却说不饿;直到主人一请再请,客人才慢条斯理地“恭敬不如从命”。这也是很大的差异。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浅谈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4509708.html, 浅谈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作者:田红霞 来源:《商情》2013年第52期 【摘要】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地域差异以及文化差异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中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培养出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扬弃?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挖掘中西方文化在教育观念上的具体表现,追究其存在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现代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材料一①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②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产妇补贴、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③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制定了社会行动纲领,其把解决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④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 ——摘编自李琮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材料二⑤计划经济时期最突出总体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福利制度建设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性、工作单位、民政部门、福利制度建设是五个关键词,凸显社会政策与福利制度的时代性特征。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全民福利,追求平等与自由……⑥改革开放后突出总体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主义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主义、个人与家庭责任、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六个关键词,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时代特征。 ——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研究》 ①反映的是19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措施;②反映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项目增多,保障范围扩大;③反映的是欧共体对社会保障的关注;④反映出20世纪80年代西欧各国削减了社会保障支出;⑤反映的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即国家主导;⑥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即多元化。材料一主要叙述的是19世纪末以来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材料二主要叙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计划经济时代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