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行与德性-品格与学问

德行与德性-品格与学问

德行与德性-品格与学问
德行与德性-品格与学问

德行与德性、知识与思考

谈到教育和培养人才,一般都说「品学」。「品学」,即「品格」与「学问」,确实代表生命内涵的两大面向。

要完成「品学」的教育,其难易度及其需要的「用心」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学」是容易教容易学的,而「品」是较难的。分析地看,学与品的教育,又各分两个层次。

同属于「学问」一方面,又可分「知识」与「思考」两层。天下间最容易教成的,也最容易检测出成绩的,是各种知识和技能。因为它们是「死的」东西,是累积起来的,看得到的学问。所以,在一个没有智慧的时代,总是以这些成绩来做教育的指标。因为这些是浮在人生表面的东西,最容易被看到功效。今日中国,包括急切地想「追欧赶美」的诸东方国家,其教育体制所注重者,即此也,因为这个在这个时代里,这些国家是最没智慧的——不仅丧失了自己的智慧,同时,也没有学到西方的智慧。

如果吾人深入看一看,更会察觉欧美知识教育之所以成功,其实是因他们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测试,而是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鼓舞。思考能力是知识之所以成就的根本能力。西方人三百年来,知道科技的基础在数学,数学的基础在逻辑(当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逻辑的基础在「识心」,而识心的基础在「良知的坎陷」,或者如佛家所说,「识心」的基础在「无明」,但,西方人不必懂这么多,他们只要抓住逻辑思考,就已有富丽堂皇的表现而让丧失智慧的东方人瞪目结舌了),所以,西方教育,对「算数技巧」「和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并不在行,也不注重。而东方,如台湾、大陆、日本、新加坡,却为每年的「中学的数理成绩在世界评比中名列前矛」而沾沾自喜。其实,这些东方诸国,充其量也只不过把「算数技巧」和「科学知识」提早的大量的硬塞给学生而已,那是不值得骄傲的。何况如此的硬塞之结果,坏了思考的胃口,到最后,是:刻苦所来学的一大堆知识并没有大用,因为大多过时了,而一生守着死知识,没有求新求变的本领和兴致,所以都成为永远的「仿冒国家」。教育上比较深比较难比较可贵的的是「品」的教育。有关「品格」的教育,又可分两个层次:「德行」和「德性」。

「德行」,即有规范的生活和动作。因为它已涉及到「生命」,所以比「知识和技能」的意义更深远些,所以更「渺茫」些。不过,「德行」,还是生命的「外在的」「表现」,因此,也是可以观察得到的,甚至有的人认为是有「标准」可循的,因此,也可以客观地评审出成绩来。但毕竟这是比知识还要深刻而活转的东西,所以必须要有一点良心的家长和老师,才能注意到这里。也必须政府的头脑比较清明了,才会注意到这里。

教育工作中,最难教学的,是「品格」中的「德性」,即如治国平天下之胸襟,悲天悯人之怀抱,又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气,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向往等,这是从生命内在而发起的人生智慧,其根在「人性之深处」,在所谓「天命之谓性」处。这本来是人之所以为人之价值源头,也应是教育工程追求之最高目的所在。但,因其深远莫测,所以难以调理,所谓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故能识知者鲜矣!

所以,有识之士,最多只在「德行教育」上着眼,能注重生活规范的要求,我以为就已经了不起了。

唯请时时不要忘了更上一机。

虽然从生活的无德行,在大部份的情况下,可以推知其内在的无德性。但也不必然,因为有些至人的行径,非常人所能解(如传说中的济公是吃酒肉的,但不碍其道行高深)。而生活上有德「行」,不一定就代表内在有德「性」。因为,德行只要做出来;而德性是要悟出来的。或许吾人可以期许从良好的生活规范中引发内在的德性,所谓「内化」,但这与知识的传授和考察不同,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总之,这是一种很难了知很难处理的教育,眼看着

把一个孩子教得有规矩了,并不代表就把他的生命教成了。

当然,我们可以说:虽然德行之实践不能保障德性之体证,但总提供较大之机会,所以,德行之教育是有益于德性的。何况,人在日常生活中,总须有些规矩,有了相当的规矩,至少可以收摄顽心,也较可以静下来用功。

总之,德行教育是必要的。只是,要用多少心去做,做到何样的「标准」,是须要拿捏的。

更进一层说:德行教育还要防范一个盲点:因为内在心灵之发动,唯有真心者可以自省,唯有大智慧者可以察觉。一般人如果不慎滑转了,「以优良的德行粉饰自我的德性」,或「见他人之德行表现以判断其德性」,那就颠之倒之,大不佳善了。

说说德性与德行

说说“德性”与“德行” 近日,俩朋友笔谈,有意无意让我赏玩。文中用了?看他那德性,看我自己也这德性?。自嘲也好,辱人也罢,但我对?德性?一词用法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德?实有五层含义。一是道德:品德。《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二是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心?。三是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于我乎?。四是事物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名不相离?。五是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性?亦有五层含义。一是人或事物的本身具有的特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二是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三是与生殖、性欲有关的。如:性感;性欲。四是在名词后面指范围、方式等。全国性,综全性。五是性情;脾气。《孟子〃告子下》:动心忍性。 德性组词便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德性亦有品性,品质之意。《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绅士的太太》:?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现汉中解释:?德性?同?德行?,被视为同义词,实际在用法上是有所不同与区别的,这要看句中的语言环境。一个人有没有?德性?,要看一个人的?德行?。 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早在远古殷周时代就已出现。在《盘庚篇》中,盘庚自己一再警惕地说: ?我并不是不顾我先祖的德行。? ?我也不敢不顾先祖的德行而妄自作为。? ?我们都应当同心又同德。? 从这几则话中,就显示了殷人对于?德?修养的讲究。从远古?德?字造字的含义上说,?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

《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

《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 授课教师:刘建成所在班级:思政1002班考试时间:2012年1月6日10:20—12:10 讲义编审:杨兴旺学分:3.0 考试地点:11教6段402 考号20102321XXX 题型介绍: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4、论述 一、填空 1.希腊哲学的精神:非宗教精神、思辨精神。 2.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学派的三杰:泰勒 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再加 上赫拉克利特。 3.泰勒斯与水本原说 4.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5.赫拉克利特与火本原说 6.毕达哥拉斯派数本原说 7.巴门尼德及其“存在” 8.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9.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0.“美德即知识”开创了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11.亚里士多德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 全书式的思想家。 12. 亚里士多德的三本原说:形式、缺乏和质 料是运动的三本原。 13.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 态。 14.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15. 安瑟而谟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 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著名格言是:“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 才能理解”。16.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五路: 运动、动力因、可能性与必然性、事物中 发现的等级、目的性。 17.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人的尊严、人的才能、 人的自由。自然的发现:和谐的自然、能 动的自然、经验的自然 18. 经验论的开创者:弗兰西斯?培根,知识 就是力量。 19.笛卡尔欧陆理性主义创始人:心物二元 论。 20.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21. 洛克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 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 22.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23. 康德三大批判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 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22.“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23.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 篇》 2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 理学》、《政治学》、《物理学》 二、名词解释 1、早期自然哲学的自然和本原两个概念 自然:意义接近nature(本性),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本原(也作本元、本源):本义为“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所以,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本原问题是贯穿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 2、唯名论和实在论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唯名论认为一切词都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共相并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 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犹如柏拉图式的理念;温和的实在论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般本质。 3、什么是经验论,什么是唯理论?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得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就是产生于中国古代得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得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得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就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得“德性”在当时得儒家瞧来就就是指“人得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得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得直接定义与解释,在其她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得理解寓于对“德"得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瞧作道德得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瞧作为接受天命得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得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就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得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得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得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得《说文解字》对“德"得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得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就是道得表现形式,即就是‘道’得内涵本质。”这一解释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得理解,就是中国道家式得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得表述:“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得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得,就是谓有德”,“凡就是符合道得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得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得个人德性品行得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得解释就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得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得就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得旺气”、 对“德”得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得意义不就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就是对人之德得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得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得道德品质得总体,常指道德上得坚定与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得伦理观念、有魄力与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 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与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与各种肤浅得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得行为与事实;⑤〔mind〕:一个人得思想、倾向或愿望得集中得固定得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得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得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得角度瞧,virtue, character,political integrity, kindness, morality, 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得全部内容,也就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得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得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得理解:一就是指人得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就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得特殊属性,就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就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得、观念得理想境界,主要就是强调“德"得修炼与养成;另一种就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得、实践得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得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得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得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得卓越、 二

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 国内不少文学著作和杂志都提到过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并以此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的概括或立论的根据,这一说法在国内流传多年,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句“名言”,但大部分作者都很少注明出处,即使注明,也常引证不实,也很少考证这句名言在苏格拉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与他自身环境有何关系,往往简单的将他解释为:美德(道德)等于知识。我觉得这种解释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并且也没有正确反映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的真实思想。 我查过一些资料哲学中,知识论回答的是“是一不是”,这属事实判断,伦理道德回答的是“该一不该”这属价值判断。苏格拉底把人的道德生活奠基在知识论的基础上表明西方人是从“是一不是”走向“该一不该”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试图为希腊人以至整个西方人的道德生活寻求奠定一个确定的知识论基础,但这种知识毕竟是人的知识,有人的限度和局限。我认为德行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优点,德性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的活动的。既然灵魂有一个理性的部分和一个没有理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活动,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两个部分。 中国的环境跟伦理思想跟西方有着一些差异,比较而言,中国的伦理道德也面临一个从古代的自然风俗习惯到社会

认识的转变,不同在于古希腊作为伦理道德源头的风俗习惯,其合理性来自于希腊诸神的担保;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则来自于家族、血缘和祖先崇拜。中国古代风俗习惯及其道德合理性是由家庭血缘传统和祖先崇拜担保的,中国人特别强调共同的祖先,讲龙的传人,讲华夏民族,就是把自己看作同一祖先的共同传人,由于共同的祖先,华夏民族的每一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一个大集体,由此构成伦理道德上的集体主义。在这个大家庭中小家庭是其基本的构成单位和核心,所以集体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单位是家族或家庭。在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中,个人消融于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家庭又消融于民族国家这个大集体中。所以,在西方个人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相对于神而言的,是人对神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神是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绝对尺度,因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神来规定和约束的。在中国道德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对祖先而言的,由于在家庭内部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在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但由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祖先,所以不同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和态度具有差异性。 这是中国和西方明显的同一时期不同的文化差异,我觉得它和现代的思想和方向没有特别的联系.因为知识和品德实在是相距太远.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200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 第35卷第4期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01.35No.4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 ——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梅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丛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关键词】良知;德性;德行;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B2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l-4799(2008)04—0031—05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即是以德性与良知的关联取代了思维与存在的辩难。他的“美德即知识”在西方哲学中往往被导向知识论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 其解释为“德性即理性”【l】舭啪,但结合苏格拉底的致思取向,笔者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其实是“德性即良知”,此良知只能从生命的内在反省中得到体验,而非在知性的思辨中获得德性的本质。 通过反观生命所致的良知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它不是从外在事物的分析中得来,而是人所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苏格拉底常向人提起的“灵异的声音”实际是内心良知的声音,它可谓是德性之知在生命内、在体验中的敞开与澄明。 亚里士多德则在德性与理性的区分中对德性之知作了深入的阐明,他认为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自身及其实践活动臻于至善的品质,理性则是人的灵魂中对应于逻各斯的秉性与能力。由于人的灵魂中还具有非逻各斯的部分(如欲望等),所以人的德性也就相应地区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理智德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努斯与科学之知的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刀,它由人类交往中的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处事经验凝炼而成。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之知、实践之知与创制之知。理论之知是对于普遍永恒事物的把握,创制之知是技术的制造与艺术的创作中所获致的经验,而实践之知则是与人的德性相关联的实.践智慧,它根源于一种道德的直觉,使人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明辨是非,择善而处。 由于实践智慧与人的德性品质内在相关它也可称之为德性之知。虽然与苏格拉底的德性之知相比,实践智慧注重于跟随具体的道德情境的变动而变化,而不执着于生命内在的先验良知的约束,但从良知的不同层面上来说。它也可谓是实践经验的良知,即它始终是以善为目的来作出道德判断并扩充人的内在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实践智慧的阐明中致力于德行与良知的融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努斯”(理智)也具有良知的意谓。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人的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 【收稿日期】2008_0l_03 [作者简介】梅景辉(1978一),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论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这句话早在公元前就被苏格拉底这位圣贤所提出,也是他道德哲学的一个基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也就是说,他是站在哲学的高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的。他所说的知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在书本上的,可以轻而易举被理解的那些东西,而是人们对于美

德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美德”就是美好的德行;是一个人身上所有优秀品质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本质。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真正了解美德的含义,他必定是一个具有美德的人;那些还会做恶事的人,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美德。 如此而言,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将这句话放到当下而言,就需要再斟酌一下了。如今人们一听到知识,并不会想到是对美德的理解;大部分人所想到的,是书本上的,对大自然,对人文,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好的东西。而且,能有几个人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这句话呢!换而言之,当今的世界,步伐迈得太快了,很多东西,很多人,都渐渐地趋于功利化和肤浅化;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并不像古时的人那样虔诚,严肃,他们只是将知识作为一种工具,来为他们打开财富,权力,利益的大门;真正读书的人就像濒危动物一样的稀少。 亚里士多德也曾质疑过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个思想忽略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因为人的行为不仅仅与理性因素有关,非理性因素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知识仅仅是知识,决定人们行为的除了知识还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事实也可以证明,当下有越来越多会做事却不会做人的人;有的人有很高的学历,却和犯罪搭上了边;有的人辛苦读书做事,当上领导,却因贪污被判了刑;有的人能力很强,却处处遭人排挤,只因其人品实在不入眼……所以,有了知识也不一定就有美德,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关系当回事。这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公司在面试新员工时,会故意设置一些东西来检验应聘者的品质?答案显而易见,是那些管理者知道,只有刻板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应与美德挂钩。是的,管理者应该选择兼具知识和美德的员工,我认为美德是较重要的一方;如果一个人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得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就是产生于中国古代得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得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得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就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得“德性"在当时得儒家瞧来就就是指“人得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得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得直接定义与解释,在其她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得理解寓于对“德”得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瞧作道德得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瞧作为接受天命得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得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就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得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得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得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得《说文解字》对“德”得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得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就是道得表现形式,即就是‘道’得内涵本质。”这一解释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得理解,就是中国道家式得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得表述:“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得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得,就是谓有德”,“凡就是符合道得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得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得个人德性品行得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得解释就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得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得就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得旺气”。 对“德”得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得意义不就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就是对人之德得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得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得道德品质得总体,常指道德上得坚定与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得伦理观念、有魄力与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与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与各种肤浅得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得行为与事实;⑤〔mind〕:一个人得思想、倾向或愿望得集中得固定得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得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得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得角度瞧,virtue, character,polit ical integrity,kindness, morality, 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得全部内容,也就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得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得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得理解:一就是指人得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就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得特殊属性,就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就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得、观念得理想境界,主要就是强调“德”得修炼与养成;另一种就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得、实践得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得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得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得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得卓越。 二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他的这

六大美德

六大美德: 一、智慧与知识;二、勇气;三、仁慈与爱;四、正义; 五、修养与节制;六、心灵的超越 二十四种优秀品质: 一、智慧与知识: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1.好奇心。你对任何事都感到好奇。你经常发问,你喜欢探索和发掘新事物。 2.喜好学习。你喜欢学习,不管是在课堂上或自学,你都喜爱学习新事物。你喜爱上学、阅读、参观博物馆和任何有学习机会的地方 3.创造力。你有创造力、独立性和完整性及开放胸襟,能够想出新方法做事是你拥有的重要特质。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你决不会满足于用传统方法去做同样的事。 4.开放的思想。你有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和原创力,能从多角度思考和考证事物是你重要的特质。你不会妄下结论,只会根据实际的证据做决定。你能够变通。 5.智慧和知识。包括社会智慧、个人智慧、情绪智慧。你明白别人的动机和感受。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你知道该做甚么,也知道要做些甚么,才能使其它人感到自在。 6.独特视角。有统揽全局、洞察力和观点见解。你不认为自己有智慧,但你的朋友却认为你有。他们重视你对事物的洞察力,并向你寻求意见。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无论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都具有意义。 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一致 7.勇敢。英武、勇敢和勇气。你这个人无所畏惧,绝不会在威胁、挑战、困难或痛苦前畏缩。即使面对反抗,你仍会为正义大声疾呼。你会根据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8.坚持不懈。坚持、努力、勤奋和坚毅。你努力完成自己开展的工作。无论怎样的工作,你都会尽力准时完成。工作时,你不会分心,而且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9.真实性。正直、诚实、真实。你是个诚实的人,不止说实话,还会以真诚和真摰的态度生活。你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虚伪,是个“真心”的人。 三.仁慈和爱:人际交往的品质; 10.仁慈善良慷慨。你对别人仁慈和宽宏大量。别人请你做事,你从不推搪。你享受为别人做好事,即使是那些人和你认识不深。 11.爱与被爱的能力。你重视和别人的亲密关系,特别是那些互相分享和关怀的关系。那些给你最亲密感觉的人,他们同样感到跟你最亲密。 四.正义:文明的品质; 12.精神。责任、团队精神和忠诚。指公民之间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团队精神、忠诚。作为团队的一份子,你的表现突出,是个忠心和热心的队员。你对自己分内工作负责,并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 13.公平。平等、正义:对所有人公平,是你坚持不变的原则。你不会因为个人的感情,而影响你对别人作出有偏差的判断。你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德行与德性-品格与学问

德行与德性、知识与思考 谈到教育和培养人才,一般都说「品学」。「品学」,即「品格」与「学问」,确实代表生命内涵的两大面向。 要完成「品学」的教育,其难易度及其需要的「用心」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学」是容易教容易学的,而「品」是较难的。分析地看,学与品的教育,又各分两个层次。 同属于「学问」一方面,又可分「知识」与「思考」两层。天下间最容易教成的,也最容易检测出成绩的,是各种知识和技能。因为它们是「死的」东西,是累积起来的,看得到的学问。所以,在一个没有智慧的时代,总是以这些成绩来做教育的指标。因为这些是浮在人生表面的东西,最容易被看到功效。今日中国,包括急切地想「追欧赶美」的诸东方国家,其教育体制所注重者,即此也,因为这个在这个时代里,这些国家是最没智慧的——不仅丧失了自己的智慧,同时,也没有学到西方的智慧。 如果吾人深入看一看,更会察觉欧美知识教育之所以成功,其实是因他们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测试,而是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鼓舞。思考能力是知识之所以成就的根本能力。西方人三百年来,知道科技的基础在数学,数学的基础在逻辑(当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逻辑的基础在「识心」,而识心的基础在「良知的坎陷」,或者如佛家所说,「识心」的基础在「无明」,但,西方人不必懂这么多,他们只要抓住逻辑思考,就已有富丽堂皇的表现而让丧失智慧的东方人瞪目结舌了),所以,西方教育,对「算数技巧」「和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并不在行,也不注重。而东方,如台湾、大陆、日本、新加坡,却为每年的「中学的数理成绩在世界评比中名列前矛」而沾沾自喜。其实,这些东方诸国,充其量也只不过把「算数技巧」和「科学知识」提早的大量的硬塞给学生而已,那是不值得骄傲的。何况如此的硬塞之结果,坏了思考的胃口,到最后,是:刻苦所来学的一大堆知识并没有大用,因为大多过时了,而一生守着死知识,没有求新求变的本领和兴致,所以都成为永远的「仿冒国家」。教育上比较深比较难比较可贵的的是「品」的教育。有关「品格」的教育,又可分两个层次:「德行」和「德性」。 「德行」,即有规范的生活和动作。因为它已涉及到「生命」,所以比「知识和技能」的意义更深远些,所以更「渺茫」些。不过,「德行」,还是生命的「外在的」「表现」,因此,也是可以观察得到的,甚至有的人认为是有「标准」可循的,因此,也可以客观地评审出成绩来。但毕竟这是比知识还要深刻而活转的东西,所以必须要有一点良心的家长和老师,才能注意到这里。也必须政府的头脑比较清明了,才会注意到这里。 教育工作中,最难教学的,是「品格」中的「德性」,即如治国平天下之胸襟,悲天悯人之怀抱,又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气,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向往等,这是从生命内在而发起的人生智慧,其根在「人性之深处」,在所谓「天命之谓性」处。这本来是人之所以为人之价值源头,也应是教育工程追求之最高目的所在。但,因其深远莫测,所以难以调理,所谓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故能识知者鲜矣! 所以,有识之士,最多只在「德行教育」上着眼,能注重生活规范的要求,我以为就已经了不起了。 唯请时时不要忘了更上一机。 虽然从生活的无德行,在大部份的情况下,可以推知其内在的无德性。但也不必然,因为有些至人的行径,非常人所能解(如传说中的济公是吃酒肉的,但不碍其道行高深)。而生活上有德「行」,不一定就代表内在有德「性」。因为,德行只要做出来;而德性是要悟出来的。或许吾人可以期许从良好的生活规范中引发内在的德性,所谓「内化」,但这与知识的传授和考察不同,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总之,这是一种很难了知很难处理的教育,眼看着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作为西方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而作为古希腊著名教育家的苏格拉底,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故研究其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善当代的教育非常有帮助。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德智统一论和产婆术。 产婆术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内容。这种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甚至当代教育,我们依旧在实践着这种古老实用的教学法。相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德智统一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似乎一直不尽人意。要么被过分阐释,要么被忽视,例如对伦理教育的过分强调,或者对伦理教育的过分轻视。 德智统一论的内涵,苏格拉底明确的给出了解释。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通常被解释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①(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339)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刷出版社,2009.P128)足见,苏格拉底的这种关怀主要是集中在社会伦理方面,而非科学或者其他方面。 在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含义之后,有必要将苏格拉底“善”和“美德”这两个中心词语进行分析。在古希腊用语中,“善”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好”,也是一个道德意味比较浓重的词语;而“美德”是指任何形式的“好”。可见,在古希腊语境中,“善”和“美德”都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词语,而在苏格拉底语境中,他试图将这种语意的限制加强,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善”和“美德”被束缚在道德领域内,以构成一个社会价值核心的牵引,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可见,在苏格拉底的诸多概念中,“善”和“美德”是两个关联密切,却不能等同的道德概念。其中“美德”的范畴要大于“善”的范围,当两者特指个人道德的时候,可以被看做同义词。 由此可见,当谈及个人道德的时候,苏格拉底之“善”和“美德”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尤其在将塑造符合社会道德的个人道德,以更好促进社会道德的教育事业中,“善”基本可以和“美德”通用。则苏格拉底的著名命题“美德即知识”可以被翻译成“美德即知识,知识通向善。” 在当代语境中,“善”和“美德”便常常被作为关乎个人道德的特定词汇来使用。在今日的语境下,审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内涵,对于促进当代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又明显的契合性的促进作用。 但苏格拉底美德和知识关系的探讨,并不能完全就解决伦理范围内“善”的问题。尤其牵扯到个人道德方面,“善”所牵扯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受到社会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知识即德性—述评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摘要]:理性在苏格拉底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于教会来说,这显然过分地抬高了理性的地位而蔑视了神的地位,这也是造成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理由之一:渎神。而黑格尔认为,“所谓苏格拉底引进的新神实际上就是用‘认识你自己’代替是神谕,人的自我意识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别善恶的,应该将传统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称为‘客观的自由’的东西都叫由理性来审查批判,使之成为‘主观的自由’即人得理性所认可的东西。”也就是说,苏格拉底认为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存在于认得理性之中,这个道德标准是人行为的原则,即“德性”(arete)指“过好神火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德性等同于知识”。于是,一方面,德性等同于知识,而这种知识存于人的灵魂中;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是污秽的,感官无法令他信任,只有理性能明辨是非,获得知识,达到善,所以求知的过程就是理性近于灵魂的过程们就是善的过程。 [关键词]:知识德性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 道德思想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他提出“知识即道德”,在他的道德学说里,善知即善行,他否认人明知恶而为恶的可能性,认为人之所以为恶,是出于对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不自知,于是他提出“无人有意为恶”。苏格拉底自喻为是“”雅典城邦针砭时弊的牛虻,希望通过自己的游说、辩论唤醒青年人们心中的道德良知,以道德兴城邦。本文将以知识即真理为线索,从其产生根源、目的、影响几个方面对苏格拉底理性主义道德思想试以述评。 一、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产生 (一)社会背景 苏格拉底生长于希波战争结束后,强盛、富裕的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而其壮年时,灾难性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雅典由盛转衰,伯利克里死后,其继任

西方哲学史知识点

米利都泰勒斯:水本原 伊奥尼亚学派学派阿曼克西曼德:无定 (本原问题)阿纳克西美尼:气本原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流变说,逻各斯,辩证法(一切皆流无 物常驻) 早期毕达哥拉斯:数本原、美德在于和谐、灵魂轮回说 古希腊南意大利哲学 自然哲(由本原追溯到存在问题先驱:克赛诺芬尼(对神、万物、真理的认识) 并首次使用逻辑论证)爱利亚学派创立者、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 辩护者:芝诺(二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运动场) 论证者:麦里梭(正面论证“存在”性质、修改巴门尼德) 多元论哲学恩培多克勒:四

根、爱恨、同类相知、流射 (①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事物生灭变化阿克萨格拉:种子、努斯、异类相知 ②放弃单一本原传统从事物寻找运动根源之外,重视认识论)留基波:德谟克利特老师,来自米利都 受巴门尼德与芝诺影响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影象论、灵魂思想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理论都有对立的说法、社会生成论 智者派高尔吉亚:三个命题(无物存在、有物也不能认识、认识也说不出来) (恩培多克勒学生) 古 希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是什么”问题、助产术 腊(师从按阿克萨格拉学生

罗阿尔克劳) 哲 学古麦加拉派:欧克里德与欧布里德——善即存在 (阐述苏格拉底时,深受爱利亚学派影响 典并且对晚期希腊怀疑主义影响甚大) 小苏格拉底学派昔兰尼派:阿里斯底波——善即快乐 时(被晚期希腊伊壁鸠鲁幸福主义所继承) 犬儒派:安提塞斯尼与第欧根尼——善即节欲 期(受希腊晚期斯多亚学派的发挥)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分有说和摹仿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床喻、日喻 和洞喻)、知识论、回忆说、知识等级说(四线段说) 亚里士多德:知识的区分、《范畴篇》个别事物实体论、《形而上学》中实体 学说和四因说、灵魂说 伊壁鸠鲁:准则学和物理学是手段,伦理学是目的(原子论、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的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的“德性”在当时的儒家看来就是指“人的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的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的直接定义和解释,在其他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看作道德的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看作为接受天命的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的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的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的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的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即是‘道’的内涵本质。”这一解释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理解,是中国道家式的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的表述:“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的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的,是谓有德”,“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的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的个人德性品行的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的解释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的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的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的旺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