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行与德相

德行与德相

德行与德相
德行与德相

德行与德相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德行如何,却很少谈到一个人的德相,大概是德相根本不值得一谈的缘故吧。

德行的意思大家都肯定知道,是道德品行的素质,但它又可以作为讥讽人的词,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等。被讥讽的这一部分,应该就算是一个人的德相了。

《易·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孔颖达疏:“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晋葛洪《抱朴子·循本》:“德行文学者,君子之本也。”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红楼梦》第九二回:“贾政道:‘虽无刁钻刻薄的,却没有德行才情。白白的衣租食税,那里当得起?’”巴金《寒夜》二六:“她虽然自夸学问如何,德行如何,可是到了五十高龄,却还来做一个二等老妈,做饭、洗衣服、打扫房屋,哪一样她做得出色!”

这些话,都是在讲德行,或好或坏,但都说明了,前人是很注重德行的,其实,现在的人,也是特别注重德行的。我们夸奖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说“这个人德行不错”,而我们贬低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说“这人德行太差了”,“德行差”这话不脏,但很重,一般人听到别人这样骂自己,都会翻脸的。这说明,每个人都还是十分注重自己的德行的。

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规矩。

由此说,德相是内心善美外在的流露,这种相,应当是感人的动人的美丽的向上的,可是,现在的一些人,却是忘记了德行,只注重了德相。

比如有个知名人士,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一开始说自己捐款捐了几十万,后来有好事者揭露,他根本就没有捐款,再一深究,他确实是没有捐款,就又说自己捐了几十万的书,但又有好事者揭露,他几十万的书也没捐,瞧这是啥德行,还中华名人呢?整个是想拿“德相”蒙人!

又比如,有个教授,都上中央台的百家讲坛了,却还抄袭别人的东西,让人告了,只好败诉赔人家钱。什么德行!这是教授能干出来的事儿吗,这样的人能上百家讲坛吗?

一个老师,在讲台上“传业授道解惑”,十分认真,论文也发了不少,职称级别也很高,但私下呢,不守师道,为所欲为,结果沦为阶下囚。

一个商人,到处捐款助学,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直到有一天被立案调查,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个假慈悲,靠德相来骗名骗利。

看上去德相很好,其实德行很差,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假冒有德行的君子,其后果,当然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丢人现脸。他们都很聪明,但却不明白,没有德行,德相就是无皮之毛,跟本挂不住。

记得高调行善的陈光标在湖南台讲过自己的这么一段往事,小学三年级暑假,他用挑水赚来的钱,帮隔壁家小孩买了课本,开学第一天,老师在全班表扬他,发了一颗小红星,让他贴在脸上。唾沫粘性不够,他就用鼻涕粘在脸上,告诉所有人,且此后每做一件好事,就会缠着老师要一颗小红星。

陈光标的这个小故事听起来很好笑,但起码,陈光标是践行了德行之后才去扮德相的,并且他的出发点是“做了好事一定要传播”,而不是和某些人一样当“噱头”来骗人。

老子说要“上善若水”,为什么要若水,因为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人的良好德行就是善,真正的善者无不是淡泊名利,而如果自己不善,却要装出一番“德相”,那就是伪善,伪善的目的就是要争名逐利,这样的人,无论成就多么大的基业,都将是遭人厌恶、唾弃。

说说德性与德行

说说“德性”与“德行” 近日,俩朋友笔谈,有意无意让我赏玩。文中用了?看他那德性,看我自己也这德性?。自嘲也好,辱人也罢,但我对?德性?一词用法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德?实有五层含义。一是道德:品德。《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二是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心?。三是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于我乎?。四是事物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名不相离?。五是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性?亦有五层含义。一是人或事物的本身具有的特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二是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三是与生殖、性欲有关的。如:性感;性欲。四是在名词后面指范围、方式等。全国性,综全性。五是性情;脾气。《孟子〃告子下》:动心忍性。 德性组词便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德性亦有品性,品质之意。《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绅士的太太》:?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现汉中解释:?德性?同?德行?,被视为同义词,实际在用法上是有所不同与区别的,这要看句中的语言环境。一个人有没有?德性?,要看一个人的?德行?。 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早在远古殷周时代就已出现。在《盘庚篇》中,盘庚自己一再警惕地说: ?我并不是不顾我先祖的德行。? ?我也不敢不顾先祖的德行而妄自作为。? ?我们都应当同心又同德。? 从这几则话中,就显示了殷人对于?德?修养的讲究。从远古?德?字造字的含义上说,?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

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这一生,不知为什么,总是喜欢和老人相处。朋友说我“不正常”,别人喜欢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我却喜欢老人的沉稳厚重。 是的,或者,我本来就是一个“老气横秋”的人,所以我和年龄大一点的人比较合得来。不过,在老人们面前,我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啊! 写字的人喜欢有灵感,有素材,更喜欢能够有人来点拨。而有智慧的老人,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对,我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欢,我只是喜欢和有智慧有文化的老人在一起,因为我是想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汲取更多有益的人生经验。 这不,我每天早上晨练,总能遇到一位瘦长精干的老人。每天,他都在半山亭练太极。我上山的时候他已经在了,我下山的时候,他还在。当然,这中间的时间没有太长,我上去下来,也就个把钟头。 我喜欢太极,但是一直没有用心去练。看到老人的功夫很好,有时我也会驻足观赏一下,他会对我微微一笑,表示打了招呼,然后继续练他的。 老人说: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老人说: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这一天早上,突然下起雨来,我刚好走到亭子附近。正好同行的阿姨拐到了脚,我就扶着她一起进亭子避雨。因为经常遇到,老人也认识我了,就打了招呼:来来,都快过来,别淋到了。 我们应着,就走到他身边去。老人招呼我们坐下喝茶——他正从背包里拿出工夫茶具,准备泡茶。 老人问我们:你们是母女啊?

阿姨说:我要有这样的闺女就好了!这是经常一起运动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我被阿姨这么一夸,都不好意思了。老人笑呵呵地看着我,突然说:小姑娘,你以后会有好运气,好福报的! 我笑着说:谢谢大爷!但那是看不见的东西哦。 老人却说:不对,这是可以看见的,我这就看见了,因为,一个人的好运气好福报,是因为他的好德行而来的,如果没有好的德行,人是不可能有福报的。 老人告诉我,一个人的好命运,取决于他一生所修的好德行,那好的德行又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有三个方面。 老人说: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老人说: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善良 老人说,善良是人的一种本性。这种本性,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能够学来的。一个人,有善良做为根本,就有了福的根基。人有好福,就有好命,这是注定的。如果一个人的先天没有善良的根基,他的天性里存在着恶的因子,那么一生,他也不会有善的行为。根这东西,是有因果的。比如说,一个家庭里,父母都是善良的人,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样孩子长大,一般都不会太偏差。 根重要,教育更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这有一个氛围的问题。孩子如果长期在良好的氛围里长大,就能受到好的影响。有了善良的根基,再有好的行为,自然就会有好的福报。 老人说: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老人说:好命运来自好德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得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就是产生于中国古代得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得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得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就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得“德性”在当时得儒家瞧来就就是指“人得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得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得直接定义与解释,在其她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得理解寓于对“德"得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瞧作道德得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瞧作为接受天命得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得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就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得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得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得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得《说文解字》对“德"得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得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就是道得表现形式,即就是‘道’得内涵本质。”这一解释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得理解,就是中国道家式得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得表述:“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得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得,就是谓有德”,“凡就是符合道得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得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得个人德性品行得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得解释就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得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得就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得旺气”、 对“德”得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得意义不就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就是对人之德得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得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得道德品质得总体,常指道德上得坚定与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得伦理观念、有魄力与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 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与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与各种肤浅得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得行为与事实;⑤〔mind〕:一个人得思想、倾向或愿望得集中得固定得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得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得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得角度瞧,virtue, character,political integrity, kindness, morality, 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得全部内容,也就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得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得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得理解:一就是指人得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就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得特殊属性,就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就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得、观念得理想境界,主要就是强调“德"得修炼与养成;另一种就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得、实践得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得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得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得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得卓越、 二

古人论修身:德行·声名

古人论修身:德行·声名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修养好自身的道德,管束好自己的家庭,从而治理好国家大事,使天下太平安定。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下》恒言:经常这样说。本:根本。国家是天下的根本,家庭是国家的根本,而个人又是家庭的根本,所以个人自身的修养是基础。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尽心下》守:奉行,遵守。修其身:培养自己的品行。平:太平。君子所奉行的原则,是修养自身而使天下太平。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唐·武则天《内训·修身》不修养自身则道德不能确立,道德不确立而能够化育治好家庭的事很少有,更不必说治理好国家大事了。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欲:想。齐:整治。修:锻炼,修养。要整治好家庭,先要修养好自己。 ●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 《管子·权修》本:根本,关键所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治理好家庭以至整个国家的关键所在。 ●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修身:锻炼品德修养。令名:美好的名声。恶:丑。责:索求。妍:美。只有修身立德,才能获得声誉。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魏子》江河的源泉洁净水流就清澈,树木的根牢固枝叶就繁盛;人自身修养好外部关系就融洽,形体端正则影子不会歪斜。 ●立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 宋·王艮《答问补遗》修养自身的道德,这是处世的根本。 ●臣闻《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而家之所以齐,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莫不由是出焉。 宋·朱熹《癸未垂拱奏札》大学:书名。天子:旧时称国君。庶人:旧时称百姓。壹是:都是。齐:管理好。治:治理好。平:太平。莫不:无一不是。自身的道德修养是管家、理国、使天下太平的根本。说明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 ●行高者,名自高。……才大者,望自大。 清·李毓秀《弟子规》品行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高;有才能的人,他的威望就自然大。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力轻重人。 清·宋纁《古今药言·憬然录》轻重人:衡量人。君子从道德衡量人,小人则从权势衡量人。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树根稳固,花果必然茂盛;源流深远,波澜才会壮观。比喻道德、学问的功夫深厚,才能有所作为。 ●末流之竭,当穷其源;枝叶之枯,必在根本。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末流:下游。竭:干竭。凡事应从根本上找原因。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周易·系辞上》默默专注而有成绩,不事标榜而受人信用,这完全是由于德行。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200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 第35卷第4期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01.35No.4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 ——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梅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丛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关键词】良知;德性;德行;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B2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l-4799(2008)04—0031—05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即是以德性与良知的关联取代了思维与存在的辩难。他的“美德即知识”在西方哲学中往往被导向知识论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 其解释为“德性即理性”【l】舭啪,但结合苏格拉底的致思取向,笔者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其实是“德性即良知”,此良知只能从生命的内在反省中得到体验,而非在知性的思辨中获得德性的本质。 通过反观生命所致的良知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它不是从外在事物的分析中得来,而是人所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苏格拉底常向人提起的“灵异的声音”实际是内心良知的声音,它可谓是德性之知在生命内、在体验中的敞开与澄明。 亚里士多德则在德性与理性的区分中对德性之知作了深入的阐明,他认为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自身及其实践活动臻于至善的品质,理性则是人的灵魂中对应于逻各斯的秉性与能力。由于人的灵魂中还具有非逻各斯的部分(如欲望等),所以人的德性也就相应地区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理智德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努斯与科学之知的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刀,它由人类交往中的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处事经验凝炼而成。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之知、实践之知与创制之知。理论之知是对于普遍永恒事物的把握,创制之知是技术的制造与艺术的创作中所获致的经验,而实践之知则是与人的德性相关联的实.践智慧,它根源于一种道德的直觉,使人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明辨是非,择善而处。 由于实践智慧与人的德性品质内在相关它也可称之为德性之知。虽然与苏格拉底的德性之知相比,实践智慧注重于跟随具体的道德情境的变动而变化,而不执着于生命内在的先验良知的约束,但从良知的不同层面上来说。它也可谓是实践经验的良知,即它始终是以善为目的来作出道德判断并扩充人的内在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实践智慧的阐明中致力于德行与良知的融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努斯”(理智)也具有良知的意谓。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人的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 【收稿日期】2008_0l_03 [作者简介】梅景辉(1978一),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得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就是产生于中国古代得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得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得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就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得“德性"在当时得儒家瞧来就就是指“人得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得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得直接定义与解释,在其她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得理解寓于对“德”得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瞧作道德得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瞧作为接受天命得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得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就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得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得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得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得《说文解字》对“德”得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得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就是道得表现形式,即就是‘道’得内涵本质。”这一解释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得理解,就是中国道家式得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得表述:“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得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得,就是谓有德”,“凡就是符合道得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得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得个人德性品行得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得解释就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得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得就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得旺气”。 对“德”得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得意义不就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就是对人之德得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得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得道德品质得总体,常指道德上得坚定与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得伦理观念、有魄力与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与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与各种肤浅得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得行为与事实;⑤〔mind〕:一个人得思想、倾向或愿望得集中得固定得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得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得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得角度瞧,virtue, character,polit ical integrity,kindness, morality, 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得全部内容,也就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得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得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得理解:一就是指人得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就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得特殊属性,就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就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得、观念得理想境界,主要就是强调“德”得修炼与养成;另一种就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得、实践得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得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得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得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得卓越。 二

德行与德性-品格与学问

德行与德性、知识与思考 谈到教育和培养人才,一般都说「品学」。「品学」,即「品格」与「学问」,确实代表生命内涵的两大面向。 要完成「品学」的教育,其难易度及其需要的「用心」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学」是容易教容易学的,而「品」是较难的。分析地看,学与品的教育,又各分两个层次。 同属于「学问」一方面,又可分「知识」与「思考」两层。天下间最容易教成的,也最容易检测出成绩的,是各种知识和技能。因为它们是「死的」东西,是累积起来的,看得到的学问。所以,在一个没有智慧的时代,总是以这些成绩来做教育的指标。因为这些是浮在人生表面的东西,最容易被看到功效。今日中国,包括急切地想「追欧赶美」的诸东方国家,其教育体制所注重者,即此也,因为这个在这个时代里,这些国家是最没智慧的——不仅丧失了自己的智慧,同时,也没有学到西方的智慧。 如果吾人深入看一看,更会察觉欧美知识教育之所以成功,其实是因他们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测试,而是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鼓舞。思考能力是知识之所以成就的根本能力。西方人三百年来,知道科技的基础在数学,数学的基础在逻辑(当然,他们并不一定知道逻辑的基础在「识心」,而识心的基础在「良知的坎陷」,或者如佛家所说,「识心」的基础在「无明」,但,西方人不必懂这么多,他们只要抓住逻辑思考,就已有富丽堂皇的表现而让丧失智慧的东方人瞪目结舌了),所以,西方教育,对「算数技巧」「和课本上的科学知识」并不在行,也不注重。而东方,如台湾、大陆、日本、新加坡,却为每年的「中学的数理成绩在世界评比中名列前矛」而沾沾自喜。其实,这些东方诸国,充其量也只不过把「算数技巧」和「科学知识」提早的大量的硬塞给学生而已,那是不值得骄傲的。何况如此的硬塞之结果,坏了思考的胃口,到最后,是:刻苦所来学的一大堆知识并没有大用,因为大多过时了,而一生守着死知识,没有求新求变的本领和兴致,所以都成为永远的「仿冒国家」。教育上比较深比较难比较可贵的的是「品」的教育。有关「品格」的教育,又可分两个层次:「德行」和「德性」。 「德行」,即有规范的生活和动作。因为它已涉及到「生命」,所以比「知识和技能」的意义更深远些,所以更「渺茫」些。不过,「德行」,还是生命的「外在的」「表现」,因此,也是可以观察得到的,甚至有的人认为是有「标准」可循的,因此,也可以客观地评审出成绩来。但毕竟这是比知识还要深刻而活转的东西,所以必须要有一点良心的家长和老师,才能注意到这里。也必须政府的头脑比较清明了,才会注意到这里。 教育工作中,最难教学的,是「品格」中的「德性」,即如治国平天下之胸襟,悲天悯人之怀抱,又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志气,反身而诚万物皆备于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向往等,这是从生命内在而发起的人生智慧,其根在「人性之深处」,在所谓「天命之谓性」处。这本来是人之所以为人之价值源头,也应是教育工程追求之最高目的所在。但,因其深远莫测,所以难以调理,所谓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故能识知者鲜矣! 所以,有识之士,最多只在「德行教育」上着眼,能注重生活规范的要求,我以为就已经了不起了。 唯请时时不要忘了更上一机。 虽然从生活的无德行,在大部份的情况下,可以推知其内在的无德性。但也不必然,因为有些至人的行径,非常人所能解(如传说中的济公是吃酒肉的,但不碍其道行高深)。而生活上有德「行」,不一定就代表内在有德「性」。因为,德行只要做出来;而德性是要悟出来的。或许吾人可以期许从良好的生活规范中引发内在的德性,所谓「内化」,但这与知识的传授和考察不同,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总之,这是一种很难了知很难处理的教育,眼看着

好家风培育好德行

好家风培育好德行 搬经镇王舒舒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兴。家风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种传承分散但强韧,它为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载体。 现在很多家长没有认识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人做人的重要性。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到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 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切中了现代中国社会和家庭的情感要害,这种亲子教育是向家庭伦理的回归,既是延续传统家风的重要手,又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很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当了父母后孩子通常被扔给老人或保姆。有调查显示,现代白领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仅1小时,近6成人不同程度地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的大部分儿童从小缺少亲情 陪伴,缺少运动锻炼,缺少亲子体验和玩伴。还有各种迫于升学就业压力的培训占据了孩子大量的活动时间,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许多年轻父母有空时也很想带孩子外出,却苦于没有地方去。我想政府应着力提供亲子教育的社会保障,为亲子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公益性的亲子乐园等。媒体可定期举办“最美亲子家庭”“年度好爸爸好妈妈”等评选活动。 家风,就如一把尺子。度量的是一言一行,影响的是一世一生。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尺度或有高有低,内容或各有侧重。但良好的家风,实质与内涵,却是一致的。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首先从家风培育做起。 记得小时候,吃饭端碗不像个样子,会被妈妈吵,现在回家去,妈妈会这样教育孙子。以前家里困难,爸爸妈妈早早下岗,然后推车出门摆摊做生意,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家。我看见邻居家里有好吃的,就跑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的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的“德性”在当时的儒家看来就是指“人的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的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的直接定义和解释,在其他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的理解寓于对“德”的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看作道德的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看作为接受天命的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的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的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的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的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是道的表现形式,即是‘道’的内涵本质。”这一解释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理解,是中国道家式的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的表述:“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的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的,是谓有德”,“凡是符合道的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的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的个人德性品行的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的解释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的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的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的旺气”。

好命运不如,好德行_人生故事

好命运不如,好德行 19世纪末,苏格兰乡间有一位贫苦的农夫叫弗莱明。一天,他在地 里干活时,解救了一个陷在泥沼里的男孩。 男孩的父亲准备拿一笔重金来酬谢,却遭到弗莱明的谢绝。男孩的父亲说:“既然你救了我的儿子,那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请允许 我资助他,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弗莱明见绅士一片真诚,就答应 了他的提议。 就这样,在这位绅士的资助下,弗莱明的儿子亚历山大·;弗 莱明后来进入伦敦大学著名的圣玛利医学院,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帮助老师赖特博士进行免疫学研究。多年后,亚历山大·;弗 莱明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并在1928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 种抗生素——青霉素,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那个被农夫救起的男孩,后来成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二

战期间,已经当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出访非洲时,不幸患了严重的肺炎(那时,患了肺炎就等于得了绝症),生命垂危。在紧急关头,亚历山大·;弗莱明特意从英国赶来,用自己发明的青霉素挽救了丘吉尔的性命。丘吉尔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们父子给了我两次生命。”亚历山大·;弗莱明笑着回答:“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的父亲救了你,但这一次,是你的父亲救了你。” 如果说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成功得益于父亲的善良德行,而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则得益于她自己的善良德行。 1975年,15岁的赖斯高中毕业后进入丹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和美国政治学。一天早晨,她和几个同学走出宿舍上课,迎面遇见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手里拿着一张图一边对照着,一边焦急地四处张望。看到赖斯他们走过来,老太太举着这张地形图,说自己想要到国际关系研究生院找一位名叫约瑟夫·;科贝尔的人,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赖斯热情地说:“那我带您去吧!” 在赖斯的引导下,老太太很快找到了科贝尔。正当赖斯要转身离去时,

一个人的德行

一个人的德行,往往会在细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1998年10月,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面向本处所有工作人员公开选拔一名首席调查主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层层推荐,最后有40多人进入了笔试环节。 时年43岁的蔡双雄也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蔡双雄25岁就进入廉政公署工作,承办过多起大案要案,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对于这次考试,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考试进行得很顺利,多是些专业性的题目,蔡双雄做起来轻车熟路。可是,最后一道题把蔡双雄难住了。这道题分值高达20分,成败在此一举。题目是这样的: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蔡双雄知识面并不算窄,而且很崇拜李世民,平时读过许多关于李世民的书。但是此时,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李世民曾在环保方面有过什么施政措施。 交卷的时间快到了,无奈之下,蔡双雄只好在试卷上写下了这么一行字:我实在想不起来李世民在环保方面曾有过什么举措,对不起,这道题我不会答。 一道20分的题没做,哪里还会有希望?交卷后,蔡双雄显得很沮丧。廉政公署选拔官员,考什么环保?一些关系好的同事了解情况后,都纷纷安慰蔡双雄。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两个星期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最后的那一道题,蔡双雄竟然得了满分,并且,只有他一个人得了满分。蔡双雄成了进入面试环节的唯一人选。 选拔委员会是这样解释的:唐太宗时,还没有环境保护这种说法。综观李世民一生,他也没有为了保护环境采取过任何措施。这道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或者说,最标准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其实,这道题是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试题库里抽出来的,目的就是测试应试者的诚信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做人应有的态度。遗憾的是,竟然有那么多的考生妙笔生花地列出了李世民的多项环保举措,并洋洋洒洒地用了数百字去论述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个人的德行,往往会在细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诚实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保持诚实的美德,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德性与德行

德性与德行:德育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摘要】本文强调了德性和德行在德育工作当中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两者在德育工作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关键词】德行德性德育工作 道德是立身之本,修身立德是伴随人的一生的重要使命。德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基于此,高中阶段的学生德育工作应密切结合学生迅速“长大成人”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德性”与“德行”两个方面,以此不断夯实学生德育工作的基础。所谓“德性”是指人的“道德心”、“道德品性”,具体而言就是指“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精神”;所谓“德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二者恰恰是德育工作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因此,我觉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内化于“心”,即培养“德性”,另一方面要外化于“行”,即培养“德行”。 首先,德性培养是高中生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求学过程中,除了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高考压力外,还要面对“成人的困惑”。“成人”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意味着生理上的成熟、社会经验的丰富、社会阅历的增加,更意味着思想上的成熟和独立。这就要求高中德育工作一定要致力于学生“道德观”的树立及“道德意识”、“道德精神”、“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就是“德性”的培养和塑造,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加深学生对道德法则的理解和思考,增加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从而促进自己思想上的成熟。可以说,“德性”工作是一项“人心”工程,它是关系德育工作成败的根本所在,因此不容许“放空”,必须切入人心,落到实处。为此,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以理服人,又注重以情感人,努力使道德理论融入学生心中。 1、开展德性认知教育。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曾指出:“顺道(导)其本意,调理其性情。“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首先要提高其认识,调动其自觉性,而这就需要开展德性知识学习活动,运用说理等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为何做以及怎样做,使德性知识进学生的头脑。因为只有在学生认识提高的基础上,他们才能自觉去履行。基于这种认识,要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三个主义”教育、“四信”教育以及“三观”教育。例如,针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一事,我在与学生分享喜悦的同时,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以 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力图使其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2、增强学生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识。德性养成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 练和良好品德的强化,如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等,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性实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内比是指德性教育由他控到自控,从外化转向内化的过程。德性养成是知、情、意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因此要引导学生培养强烈的德性养成建构意识。

德性与学术阅读答案

德性与学术阅读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德性与学术阅读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德性的内涵是品德、人格的修养,学术的内涵是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德性与学术》阅读材料德性与学术,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话题;是一个... 德性的内涵是品德、人格的修养,学术的内涵是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德性与学术》阅读材料 德性与学术,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话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话题。立言先立德,德文并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国学的优良传统。 德性的内涵是品德、人格的修养,其最高境界是"至善";学术的内涵是研究发现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其最高追求是至真。理论上二者有区别,现实中道德与学问也常常是不平衡的。司马光曾说:"德才兼备为圣人,无才无德为愚人,德行胜过才能为君子,才能胜过德行为小人"。这种对"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的界定,或许还可进一步讨论,但司马光所谈的德与才、道德与学问结合的四种不同类型,大概是古今类似而普遍存在的。从价值与意义上说,"德才兼备"和"德性胜过才能"的人对社会是有益的,而"无德无才"特别是"才能胜过德行"的人对社会总是有害的,而且才能越大,学问愈高而德行愈坏者,对社会之危害则愈大。 从更深层的意蕴看,真、善、美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特别在人文领域,没有善就难于掌握真,没有大善,没有大德性,就难于创造大智慧,难于产生

大思想,难于作出大学问。《老子》创造了一种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问,但《老子》又称《道德经》,在这里,"德"与"道"是内在关联的。《论语》是儒家的元典,"仁"是孔子的根本思想。"仁"是儒家的大善、大德性,同时也是儒家的大思想、大学问。由善及真,真善统一;由人道推及天道,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之一。 "学术"这一概念中就包含着"学"与"术"。"术"者知识、技能也,谓之小学问;"学"者,大理、大道、大本也,能发现、创造大理、大道、大本者,谓之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问。 大德性是一种大境界,大学问也是一种大境界。在小德性、小学问中二者可能不协调,甚至是相悖的,但在大德性、大学问这种大境界中,二者却必然是和谐的、一致的。德性制约着学问,没有大德性难于作出大学问;学问也升华着德性,没有大学问也难于达到大德性。要想作出大学问,必须立大德性。站在泰山之巅可以"一览众山小";有大德性,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才能有无私的大爱,才能纳百川而汇大海,才能聚群峰而成高山;才能如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才能如司马迁所说"究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才能独创出新思想、新体系、新学问、新智慧,才能成为大师,走向新的人文之巅。 (选自2009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德性与学术》阅读题目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德性与学术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德性与学术的关系,是一个只在中国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 B.德性与学术,一个作用的是人的内心,一个作用的是外界的事物,所以二者显然是不同的,因此并不见得非得把它们联系起来。

关于品德德行的名言

关于品德德行的名言 德行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品德是一种内涵,是一种人格的芬芳。人不一定伟大,但可以崇高。品行是一个人最好的无形资产,内在的品德比外在的形象更重要。为人之道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的品德比他的能力更重要,它是做人和做事的基础。今天给大家介绍关于德行的名言:1.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 2.人类一切的价值基础是道德。 (德裔美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3.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 4.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 5.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歹也就愈大。(中国教育家)陶行知 6.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 (古希腊作家)普卢塔克 7.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意大利诗人)但丁 8.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意大利诗人)但丁 9.人生以道德为要,其次便是和谐的乐观。 (爱尔兰剧作家、小说家)萧伯纳 10.品德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在里面显现出来。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11.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法国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 12.物质的繁荣,我们需要;意识的崇高,我们坚持。 (法国作家)雨果 13.懂得堂堂正正地享受人生,这是至高的甚至是至圣的完美品德。 (法国思想家、作家)蒙田 14.人类中有自然形成的贵族,他们的基础是道德和才能。 (美国总统)杰弗逊 15.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英国诗人)雪菜 16.有比快乐、艺术、财富、权势、知识、天才更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这极为宝贵的东西就是优秀而纯洁的品德。 (荚国政治改革家、作家)斯迈尔斯 17.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中国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 18.义务和良心—这些道德情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之点。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_萨_巴特尔

[收稿日期] 2007-04-04 [作者简介] 萨#巴特尔(1961-),男,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萨#巴特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摘要]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0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0和/道德德性0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0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0和/德行0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0(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0(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0或/德性0(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0(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0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0的活动。/德性0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0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德性;德行;中国伦理学;西方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 B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7)05-0096-06 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通常情况下,评价一个人及其道德修养的时候,西方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0这个概念,并且它的用法非常广泛和普遍,尤其是古希腊罗马伦理学家们十分注重人的德性,认为德性是一种品质。与此相反,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一般则用/德行0这个概念,并且它的用法同样也非常广泛和普遍,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学派的儒家学说十分注重人的德行,认为德行是一种做人的原则;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德行。 一、何谓德性或德行? /德性0一词希腊原文是A Q E S G c ,最初见于荷马史 诗5奥德赛6[1](P447),后拉丁文译为virtus,英文依此 译为virtue 。该词的原意是表示优秀、高尚、高贵或卓越,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中国学者们对virtue 的译法虽然各不相同,但一般译作德性、美德、德行或德,其中多数学者都主张把virtue 译作德性。 在西方伦理学家眼里虽然/德性0所论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以用来指/任何人、生命物或器物拥有的突出优点0[2](P51),但主要还是用来指人的品质。按照苗力田先生的理解,/人之所有为品质,物之所有为性质。0[3](P26)那么,什么样的品质是属于德性,什么样的品质属于德行呢?在荷马史诗里德性是指人们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严格履行其道德要求的一种义务。正如麦金太尔所说的那样,这种义务主要是指希腊人的/武士之王0[4](P233)的英雄壮

浅谈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德行知识讲解

浅谈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德行 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任立红 1、前言: 1.1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崇尚追求美好的生活,崇尚对未来的憧憬。因此社会的发展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家长的企盼,老师和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关心与支持,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如何塑造学生良好德行的探讨,必将对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1.2学生现状:当今社会有个显而易见、迫在眉睫的危机,这种危机涉及到我们的未来---学生。他们的许多行为使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担忧,他们的行为甚至引起我们的震惊、忧虑、百思不解,尤其是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日俱增。比如:初二的几名学生杀死英语老师之后,被带上警车后,居然说出‘对不起,请警察叔叔原谅’的话语;一名学生沉迷网吧,居然为了2元钱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亲人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质疑,“他们怎么了”?另外,一些迹象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安定因素。比如:学生吸毒;对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日益严重的冒犯;粗暴无理日胜一日;言语粗俗有增无减;欺骗、谎言、口是心非司空见惯;家长一味地追求高分,成绩优秀,远远超出对孩子德行的培养。种种危机告诫我们,学生正在受到伤害,原因是我们忽视了教育的关键环节—德行的培养。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懂得用道德的角度反省自己,懂得正确行事的方法。 1.3塑造学生良好德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品格决定人的命运”。这是赫勒克利特斯曾经说的一句话。发人深省,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我们的一生将一事无成。查尔斯·里德也曾发表过高论。“播种一种思想,你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你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你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你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塑造学生良好的德行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德行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完善、补充、修正,而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加强德行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 2、影响学生塑造良好德行的因素 2.1社会因素。乔恩·莫林曾经说过,“人们并非生来就品德优秀或聪慧过人,如果他们却能如此,那完全是因为个人终生的努力以及社会的影响”。那些对学生源源不断的有害信息来自各种渠道,学生要获得这些信息不费吹灰之力,电视、电影、电子游戏、流行音乐、广告、以及令人发指的网站,都与家庭、学校的道德教育相违背,随时会使学生天真无邪的道德崩溃和丧失,因此要保护学生免遭侵害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在学生心灵深处树立一座防火墙,抵挡那些负面压力的影响,从而赋予学生正确行事的力量。 2.2家庭因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道德上的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为人处世的方法,使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道德榜样和坚持正确道德标准的家。 2.3学校因素。良好的校风,校纪,崇尚道德的约束,是体现一个学校育人的根本。只注重学习成绩来评价学校教育的成果是非常片面的,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畸形,学校教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良好德行的具体含义 3.1善于同情: 3.1.1缺乏同情心的表现:不为别人着想,铁石心肠,别人寻求帮助时,置之不理,别人忧虑时,讽刺挖苦,别人身体有残疾时,冷眼并奚落。 3.1.2含义:它是德行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分担和感觉别人忧虑的能力。同情能提高人情味,能让学生感觉到别人的困苦,触动他良心的感情,使得学生变得宽容和善解人意,理解别人的需要,用爱心去帮助那些受到伤害的人,学会了同情,就学会了理解人、关心人、也就更善于处理愤怒和不满。 3.1.3培养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