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葛洪

葛洪

葛洪
葛洪

葛洪

2014-07-29朱伟三联生活周刊

抱朴子的名号取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晋朝的葛洪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素是质朴无饰,质朴无饰乃本质。

抱朴子的名号取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晋朝的葛洪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素是质朴无饰,质朴无饰乃本质--"一之间,无敢设也,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是《庄子·山木》中,卫国大夫北宫奢对王子庆忌的回答。虚己可游世,是葛洪选择这个座右铭的原始内涵。

葛洪的人生履历很简单:先是随他老师郑隐学炼丹,郑隐是他祖父葛玄的学生。随后,21岁时参与镇压了一次农民起义,成为伏波将军,但他无意功名,平叛结束就到洛阳搜异书去了。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封他爵,王导让他当咨议参军,干宝推荐他修国史,他都推辞不就。听说岭南矿产丰富,是炼丹圣地,他就申请去当县令,进了罗浮山。最后结局,据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引用东晋袁宏(比葛洪晚出生40多年)的《罗浮山记》载,入山多年后,忽一日,广州刺史邓岳收到他的信:当远行寻师,过时我就走了。等赶进山里,他已经死了,死时61岁。唐朝房玄龄等撰《晋史》,卒年变成81岁,渲染邓岳见他坐在阳光下"兀然入睡","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由此成为尸解仙。后人根据邓岳卒年推断,认为葛洪死时61岁相对准确。钱穆先生所撰《葛洪年谱》,则认为他"寿最高当不过六十"。

葛洪一生留下的最重要著作,就是《抱朴子》。《抱朴子》分内外篇,外篇现存50篇,讨论人间得失,记录他的治民、修身与哲学观,从哲学角度,显然少精辟之见。其中最后一篇《自叙》中记载他自己著作,还有诗赋碑诔百卷、金匮药方百卷,又抄经史方技杂事310卷。现在流传下来的诗赋只剩《汉武帝内传》里的几首诗及《暇观赋》的残片,药方只剩《肘后备急方》8卷。内篇现存20篇,记录他对仙

道的追求,包括了炼丹、辟谷、服气、导引,寻觅各种方术的过程。以"畅玄"开头,认为玄是道的最高境界,进入玄境即能长生。

葛洪的悲剧性,在我看,就在他哲学基础薄弱,无法真正体会玄的空无境界,所以读他的"畅玄",读到是词藻华丽、想象力丰富的文学赋。他无法真正体会老庄的"一",孜孜以求就都是特别具体的仙道。清代严可均辑《全晋文》中,读到他遗存的一篇《养生论》,能特别明白其取向。他把人身比国家--胃腹如宫室,骨节如百官,腠理如四衢,神如君,血如臣,气如民,所以,爱气全其身同爱民安其国。在此基础,提出养气要除六害: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沮嫉,所谓少思少念、少笑少说,少喜少怒、少乐少悲、少好少恶,少事少机。观点都不新鲜,有趣在形容,他说,多思神散,多念心劳;多笑脏腑上翻,多说气海虚脱;多喜膀胱纳风,多怒腠理奔血;多乐心神邪荡,多愁头发焦枯;多好志气倾溢,多恶精爽奔腾;多事筋脉干急,多机智虑沉迷;这些都"损人之命,猛于豺狼"。

这样猎奇的文学素质,势必牵引他从养生机巧,走向与质朴相反的所谓上真妙道。在《抱朴子内篇·仙经》中,他把仙人分为三等:举形升虚为上,是天仙;游于名山为中,是地仙;先死而蜕为下,是尸解仙。他由此为成仙投入最多精力的是炼丹,阴差阳错,通过炼丹实践,倒证明了原始朴

素的化学原理,即物质皆可变化。他说,铅加热后可变成铅粉,铅粉再加热可变成赤丹,赤丹再加热又会回到铅。"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丹砂即朱砂。他发明了"金丹"这个词,《抱朴子内篇》中,专有"金丹"篇,记载九丹的名称分别为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最高级第九是寒丹。他说,炼金丹必须到名山之中、无人之地,结伴不过三人,先要食斋百日,沐浴五香,精洁之后才可炼制。金丹的原料是金液与水银,二者本都有毒,炼丹过程如何去毒气呢?《抱朴子内篇》中没有说明。金丹篇中,只有"以金液为巨胜之法",具体记录金液加水银合煮30天,以黄土瓯盛,以六一泥封,猛火蒸60个时辰,就都变成丹。葛洪说,这种丹经过不同热处理,就可变成白银与黄金。六一泥是由戎盐、卤盐、礜石(毒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七种原料合成,作用是密封容器使不漏气,又各自有不同的吸纳化解作用。这种金丹成仙的原理,建立在黄金与水银都不能磨损的理解上。葛洪说,丹砂成水银,水银又成丹砂;黄金则百炼不消,越炼越妙,埋在土里永久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查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时珍说,金要炼十余次才可消毒,盐、驴马、骆驼油都能软化金;而水银与金混合的目的,也为消化金银。李时珍记录制金丹的方法,比如用

猪皮、猪油、苦酒炼百遍;用牡蛎、酒、慈石化为水;以雄黄、雌黄合成丹;都为减少金的毒素,与金丹篇中记载的成分有相似处。但李时珍纠正,微量金入药,有镇心作用,至于服金丹成仙,"其说盖自秦皇汉武时方士流传而来,岂知血肉之躯,水谷为赖,可能堪此金石重坠之物久在肠胃乎?求生而丧生,可谓人以黄金塞九窍,则尸不朽,此虽近于理,然亦诲盗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一)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在寒假期间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不乏深奥的文学评论书,甚至涉及谈人生、谈哲学。我跟着飞快地通读了一遍。 王国维这本书里面最广为人知的片断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儿的所谓境界是指修养或者造诣。王国维的境界说我读中学时就知道,但那时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此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诉读者要学会享受孤独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诉读者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第三境是告诉读者成功往往青睐那些不轻言放弃者,在你困惑不堪时翩然来临。 《人间词话》是一本好书,岁月更是一本好书。 (二)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在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理论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他认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读了他的词论后,再去读宋词三百篇,就更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人间词话》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是对人生的反思。它将个人自我抛入茫茫大块的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永恒中,让自我去面对注定的人类悲剧,甚至将自我做展示的人格分裂,作灵魂拷问,去追究人生无根茎的命数。是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基本人生问题讨问和思索的结晶。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国学大师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起初的迷惘,需要认清自我,选定道路,继而的执着追求和最终的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关于王国维的这“三境界”妙论,百读不厌,给人深刻的启发。 (三)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 清代文学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采取宋词三首中各一句,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王国维选择三首词的三句话集在一起,选的很巧,集的很妙。我们每个人在确立了自己

葛洪的师道观和体育观

葛洪的师道观和体育观 *导读:葛洪的师道、体育主张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教育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此探讨,以期对葛洪教育思想…… 葛洪的师道、体育主张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教育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拟就此探讨,以期对葛洪教育思想有更加完整的认识。 一、论教师与学生 葛洪师道理论的内容比较丰富,他强调教师的作用,主张择师慎重、尊敬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教师教学要讲究方法等,形成较完整的师道理论体系。 葛洪特别重视教师在学道中的作用,他认为即便是志诚信仙的人,如果不能得遇明师指点,不得仙道法术之精髓,就绝不会实现成仙的目的。因为仙道修炼的秘诀全靠师传,不见于书,学道者必须投师学道,否则不会有什么结果。葛洪说:诚欲为道,而不能勤求明师,而但昼夜诵讲不要之书,数千百卷,诣老无益。 ①这是因为修道之书,指归深远,虽得其书而不师投,犹仰不见首,俯不知跟②。这样,教师的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专心凭师,依法行道,济身度世,利在永亨,事师尽敬,得道为期,承问候色也。不尽力明师道,有罪不可除也。学道得明师事之,害乱不得发也③。可见,在修道中有无明师指导是不一样的。但观其书,

而没有老师指导,是绝对不能得道成仙的。 教师在修道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择师务必慎重。况且当时窃道士之号以诳骗世人者甚多,所以务学不如择师④,将来之学者,虽当以求师为务,亦不可以不详择为急也⑤。只有选择明师,才可达到求学目的,否则承师问道不得其人,委去则迟迟冀于有获,守之则终已竟无所成,虚费事妨功,后虽痛悔,亦不及已⑥。庸师误人,实为可叹。因此,葛洪对庸师大加痛斥:所以学者,不得远识渊潭之门,而值孤陋寡闻之人,彼所知素狭,源短流促,倒装与人,则靳靳不舍,分损以授,则浅薄无奇能,其所室宿已不精,若复料其粗者以教人,亦安能有所成乎? ⑦因此,要想学有所成,必须慎择明师。 尊师重道是葛洪师道观的重要内容。他把不敬所师作为夺算的恶事之一⑧,要求学生对老师应尊敬。帝王之贵,对老师犹且卑降以敬事之⑨,何况常人呢? 芽因为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可不崇之乎? ⑩教师之恩比天高,比地厚,重于父母,自然应给以崇高的地位。在葛洪心目中的教师地位,比荀况的天地君亲师又提高了一步。原因在于: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血于父母,然不得明师,告之以度世之道,则无由免死,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颓矣。(11)父母使人生存,却没给免死的能力。只有明师授以度世之道,生命才不会昙花一现。从道教修炼的意义而言,教师的地位超过了天地父母。尊师的主要表现是给教师以优厚的待遇,使教师能安心于传道授业。即所谓:师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推荐5人10人喜欢喜欢2012-01-15 06:22:23 马蹄达达(内敛)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境界。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 为自己也就是为个人。之所以说“个人”,就是这种人不要说社会责任,连应有的家庭责任都没有,连父母和妻子儿女都不顾。有的为了自己吃喝玩乐,把父母的退休金当作自己的银行,甚至以刀子逼迫父母,于是酿成父母忍无可忍怒而杀子的悲剧;有的放弃了做丈夫的责任,自己在外吃喝嫖赌,让妻子在家独守空房;有的丢掉了做父母的责任,因为孩子有毛病就弃之于大街;还有的只生不养,让孩子早早辍学……这种人属于极端个人主义者,信奉的是“只要一个人吃饱,哪管一家子饿”的哲学…… 为家庭,也就是一切为了家庭利益。有的追求光宗耀祖,有的追求小康生活,有的追求夫妻恩爱,有的追求后继有人,有的追求豪宅美车,有的追求金钱无数……应该说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这种境界的人为数众多,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对家庭的责任感很强,对父母来说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9王国维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 纵横语文教研室 09.王国维

一、人物简介 (3) 人物事件1:王国维的辫子 (3) 人物事件2:沉湖自尽 (4) 人物事件3:“三重境界” (4) 人物事件4: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6) 人物事件5: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6 二、经典语句 (7) 三、名家评价 (8) 四、作文文段 (8) 话题1:勇气 (8) 话题2:死亡与永恒 (9) 话题3:耐住寂寞 (9) 话题4:读书 (9) 话题5:理想 (10) 话题6:奋斗 (10) 话题7:收获 (11) 五、精选范文 (11) 静水流深,方能致远 (11) 莫逞高论,修道立德在自身 (12) 秉承“六不”做学问 (14) 花开无声,方显人生 (16) 六、适用话题................................. 17 目录

09. 王国维 一、人物简介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其实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人物事件1:王国维的辫子 王国维在受西学浸染极深的清华校园里,头戴白棉布瓜皮小帽,穿长袍,勒条粗布腰带,典型的冬烘先生模样,而且,他顶着一条辫子(那是在辛亥革命后重新续起来的)。王国维的辫子留得不合时宜,却也并非是为忠君而留——溥仪的辫子已经剪掉了。看来,保存一点对传统文化的纪念,作为与现实生活抗衡的文化品格象征,才是这条辫子存在的意义。这种欲以一己之坚贞持守与社会相对抗的想法,如果仅就个人品格而言,自然有其可敬的一方面,但就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则又显得极为愚执可怜。这种带有极浓重的悲剧色彩的选择,也注定了王国维在悲剧中度过他的后半生。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第20卷第1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0No.1 2000年1月 J ournal of South-Central U 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 ce) J an.2000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李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为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值此文化衰落之时的心灵痛苦,与为西方文化所熏所染之人遭遇新文化冲击之时的美学兴奋,构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的人格悲剧铸成其人格理论的两大特征:改造传统文论“知人论世”、“觇文见心”的人格分析方法,引入西方哲学—美学的生存悲剧感和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王国维的悲剧人格理论和人格境界理论促进了中国文论的世纪转型。 关键词:王国维;人格悲剧;人格理论;中国文论;世纪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39(2000)01-0098-05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一位但丁式的人物:他是传统文论的终结,又是现代文论的肇始。论及王国维文论的转型意义,学界谈得更多的是他的悲剧理论和境界理论,而对于他的人格理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入手,进而把握其人格理论的文化张力与文论内涵,并最终揭示王国维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对于中国文论之近代转型的意义。 一、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文化人格”则在心理学基础上又具有伦理学和审美学内涵。后者既包含其气质、性格,亦包含其伦理观念、精神境界、哲学—美学理想。对于学者而言,文化人格的生成与演变呈现于其生活道路与学术道路及其二者的相生相悖之中。王国维近30年的学术生涯始于哲学研究,而他之所以选择“哲学”又与其性格直接相关。《静安文集续篇?自序》:“(吾)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又《静安文集?自序》自叙其研读康德、叔本华、尼采之哲学时的精神愉悦:“然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缪钺《王静安与叔本华》称“王静安之才性与叔本华盖多相近之点”[1],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则对此“相近”有详尽的论述,说王国维“既关心现实而又鄙薄功利,既重视理想而又悲观失望,内心常充满着矛盾痛苦而显得忧郁而深沉,故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唯意志论一拍即合。”[2]以忧郁悲观之才性研读悲观忧郁之哲学,王国维能不“心怡神释”? 王国维的哲学观和文学观都是超功利的,而他“从事于哲学”却潜藏着些微的“功利”:期冀着以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终极追问和形而上激情,来荡涤生活的庸烦,来抚慰忧郁悲观的天性,来获取直接的精神与心灵的慰藉。然而,他失望了。王国维在《三十自述》中写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其实,早在因“疲于哲学”而转向文学之前,王国维已经开始了文学研究,其著名的《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语》等均写于30岁(1906年)之前。这一批文论作品用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家,探讨自然、社会、人生、人格,并藉此消释着论者的忧郁与悲观。《三十自述》之后,王国维全身心地投入词学和曲学研究。在中国文论史上留下《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不朽之作。照理说,“独上高楼”的观堂先生应该有“蓦然回首”之感了,然而,人们发现他很快又“疲于文学”而一头扎进了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研究之中。欲于殷商甲骨敦煌残卷“求直接之慰藉”?欲于辽金史事边疆地理获“心怿神释”?西方哲学真切的人生感悟与中国文学鲜活的人生体验尚不能消 98 作者简介:李建中(1955-),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1)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一、葛洪生平及其人生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葛洪(283-363)1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为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其身世,据《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自序》等材料可知: 一、葛洪出身江东土著士族,其父晚年虽随孙皓降晋,但家世仕吴。 江东士族素被中原士族视为“左衽之类”,葛洪成长于被歧视的环境里,加之少年丧父,家道中落,生活维艰。这是个天下解纽、社会动 乱的时代,生活于世道乱离之下的葛洪,一生坎坷。丧父之后到二十岁,是刻苦学习的时期,他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书和道教典籍。约二 十一岁时曾一度从军,旋及南下广州。约二十二岁至四十岁前,先滞 留广州,后回家乡,一边继续学习,一边著书立说,完成了《抱朴子》;其间晋室南渡,拉拢江东士族,葛洪因十余年前战功得以封侯 食邑。约四十岁到五十五岁,又一度用世,为主薄、参军之类的佐吏。此后到罗浮山炼丹,终其一生。 二、葛洪自称:“少有定志,决不出身”2,他的“本志”是修仙学道。但从其一生行状看,他实际上是徘徊于儒道、游离于出处之间, 为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者。在其潜意识中,未免没有儒家建功立业、 青史留名的文化心态,但又深知名位难就,仕途险恶,受制于人,不 如修仙了道,养性全真,“在我而已”。内道外儒,乃魏晋士大夫普 遍的人生价值观,葛洪亦以此安身立命。3 三、葛洪于二十岁之前即已学习神仙之道,但因“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4以后俗情随年事增加而逐步了却,专意修仙,成为当时神仙道教的集大成者。其神仙道教的渊源师承关 系为: 左慈一葛玄一郑隐一葛洪 鲍玄--

试述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试述王国维的意境理论 新密市来集镇宋楼小学陈锋智 面对一个国学大师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我们当让要奉其为经典;但是,面对一个对社会无望而选择结束的知识分子提出的人生三境界,我们又当要如何思考呢? 王国维的三句话其实也就是展现了立志、磨练和顿悟的三个层次,看似很有道理,因为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古人讲求的正途是读书,讲求耕读传家,所以对一个读书人而言立志求学,寒窗苦读,功成名就有所顿悟是很合理的一个过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聊天室,一般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

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王国维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王国维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葛洪及其人生哲学 李刚 摘要:葛洪的人生哲学与其人生际遇有关。葛洪人生观的形成是由儒而入道,最终立足于道,其人生哲学总的表征是《庄子〃天下篇》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行善升仙,?得道匡世?,是葛洪超越人生困境的理想生活方式,是其所认为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是其人生哲学的基本内核。 关键词:葛洪;人生哲学;佐时修仙;得道匡世 一、葛洪生平及其人生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 葛洪(283-363)[1]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为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其身世,据《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自序》等材料可知: 一、葛洪出身江东土著士族,其父晚年虽随孙皓降晋,但家世仕吴。江东士族素被中原士族视为?左衽之类?,葛洪成长于被歧视的环境里,加之少年丧父,家道中落,生活维艰。这是个天下解纽、社会动乱的时代,生活于世道乱离之下的葛洪,一生坎坷。丧父之后到二十岁,是刻苦学习的时期,他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书和道教典籍。约二十一岁时曾一度从军,旋及南下广州。约二十二岁至四十岁前,先滞留广州,后回家乡,一边继续学习,一边著书立说,完成了《抱朴子》;其间晋室南渡,拉拢江东士族,葛洪因十余年前战功得以封侯食邑。约四十岁到五十五岁,又一度用世,为主薄、参军之类的佐吏。此后到罗浮山炼丹,终其一生。 二、葛洪自称:?少有定志,决不出身?[2],他的?本志?是修仙学道。但从其一生行状看,他实际上是徘徊于儒道、游离于出处之间,为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者。在其潜意识中,未免没有儒家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文化心态,但又深知名位难就,仕途险恶,受制于人,不如修仙了道,养性全真,?在我而已?。内道外儒,乃魏晋士大夫普遍的人生价值观,葛洪亦以此安身立命。[3] 三、葛洪于二十岁之前即已学习神仙之道,但因?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4] 以后俗情随年事增加而渐渐了却,专意修仙,成为当时神仙道教的集大成者。其神仙道教的渊源师承关系为:左慈一葛玄一郑隐一葛洪 鲍玄-- 这一道派的道术以金丹为主,既不同于三张一系的符水,也不同于上清派的存思。葛洪之师郑隐,?本大儒士也,晚而好道,由以《礼记》《尚书》教授不绝?。[5] 葛洪即继承了这一儒道双修的特点。 四、葛洪好学深思,广览众书,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又精辩玄赜,析理入微?。 [6] 所著篇章中,以《抱朴子》内外篇为代表作,?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7] 这里所谓?道家?实即道教,故清人方维甸《校刊抱朴子内篇序》指出:?虽自以《内篇》属之道家,然所举仙经神符,多至二百八十二种,绝无道家诸子。……寻其旨趣,与道家判然不同?。全书外篇的写作在内篇之前,从内外篇撰写的先后顺序,可看出葛洪思想的发展线索是由儒而入道。葛洪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见存于内篇,内篇的主题就是证明神仙长生的实存性,正如其《内篇〃自序》称:?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贵使来世好长生者,有以释其惑?。对神仙长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一)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中一段广泛传颂的精妙文字。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是我国二十世纪非常杰出的人文科学大师,他创立的意境说美学体系,不仅在当时的中国独领风骚,也是领先于当时世界人文科学领域的伟大学术成果。他的名着《人间词话》,至今仍是学习研究美学的经典读本。 王国维通过深入思索和仔细琢磨,悟出了每个人成就大事业都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第二阶段是在上下而求索,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开始见到曦微的曙光。第三阶段是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事业成功的钥匙,顿时感到,答案原先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这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迷惘—求索

—顿悟,细细品味,真是人生事业成功无法逾越的三个阶段,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人生事业成功必然经历的客观规律。 找到这个规律是可贵的,但能寻到这个规律的人,世上不会只有王国维一人。不少学者认为,外国人尼采在谈到通向智慧之路时,指出要经过三个阶段: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具体语言不同,却与王国维之卓见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以为,王国维之过人之处,在于他洞悉了这个规律之后,未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解析,而是极其自然并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三篇古典诗词里脍炙人口的经典句子,非常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谈到笫一阶段时,他引用了晏殊《蝶恋花》中的句子;第二阶段则引用柳永《蝶恋花》中的句子;第三阶段,引用的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 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的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的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大量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的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使得此三境界之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郁的艺术氛围,别人难以复制和摹仿,这才是王国维最了不起的地方! 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大师,人生三境界说确实鹤立鸡群,

葛洪的内修理论及价值

葛洪的内修理论及价值 强昱 晚唐五代走向成熟的道教内丹学,是对前代胎息内修成果的继承发展。而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的相关论述,成为我们探索内丹学成长过程的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对不同于金丹大药问题的胎息内修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葛洪的历史贡献。 一、思想主题与相关规定 追求智慧明觉生命永存,建立公正合理有序的社会,是道教的终极向往。而通过哪些方式手段或具体途径实现人生,历来看法有殊。金丹大药较之其他具有更大的价值,这在《抱朴子内篇》中有充分的表述,无庸置疑。但葛洪并未因此完全排斥胎息内修的作用,一方面客观地记录了当时已初具规模的内修学说,另一方面肯定其在人生自觉过程中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从具体的修持步骤以及理论意

义两方面,予以认真的阐释。 葛洪首先指出“人能知一,万事毕”。一的重要性在于“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1]道派生于一而贯穿于天地人的所有存在者之中,通过客观存在的人伦物类展示其绝对价值,因此为“三一”的多样性统一的整体,决定着事物的生死存亡运动变化。并引老子“天得一以清”章进行了说明,而且认为不具有个体事物的规定性,但其实在性表现为“存之则在,忽之则亡”。需要我们以生命的自觉,见证其“保之则遐祚罔极,失之则命凋气穷”的伟大力量。而老子的“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的论述,就是对“一”的揭示。“以象天地人”之“象”非指形象,是使天地人呈现成为现实存在者的意思。以本体论为依据,对万物的本源与派生关系的宇宙论问题进行了论证。以为道从来不能外在于“一”的万物生起根源与整体世界孤立存在,始终是运动变化的无限宇宙中的内在功能作用。 而惚恍的变化不定,既强调了“一”不是僵死的东西,又肯定了“一”的能动活动存在着“象”与“物”的具体内容。但因为是不可见的非感性事物,需要我们通过“知”的认识,以此为终极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的感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我要到达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两句原出自柳永的《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我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这句话比喻经过长期的发奋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情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的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的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超多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的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时,使得此三境界之说富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浓郁的艺作为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大师,人生三境界说确实鹤立鸡群,登上了高峰,对确立他在美学界的泰斗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

葛洪

葛洪 2014-07-29朱伟三联生活周刊 抱朴子的名号取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晋朝的葛洪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素是质朴无饰,质朴无饰乃本质。 抱朴子的名号取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晋朝的葛洪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素是质朴无饰,质朴无饰乃本质--"一之间,无敢设也,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是《庄子·山木》中,卫国大夫北宫奢对王子庆忌的回答。虚己可游世,是葛洪选择这个座右铭的原始内涵。

葛洪的人生履历很简单:先是随他老师郑隐学炼丹,郑隐是他祖父葛玄的学生。随后,21岁时参与镇压了一次农民起义,成为伏波将军,但他无意功名,平叛结束就到洛阳搜异书去了。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封他爵,王导让他当咨议参军,干宝推荐他修国史,他都推辞不就。听说岭南矿产丰富,是炼丹圣地,他就申请去当县令,进了罗浮山。最后结局,据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引用东晋袁宏(比葛洪晚出生40多年)的《罗浮山记》载,入山多年后,忽一日,广州刺史邓岳收到他的信:当远行寻师,过时我就走了。等赶进山里,他已经死了,死时61岁。唐朝房玄龄等撰《晋史》,卒年变成81岁,渲染邓岳见他坐在阳光下"兀然入睡","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由此成为尸解仙。后人根据邓岳卒年推断,认为葛洪死时61岁相对准确。钱穆先生所撰《葛洪年谱》,则认为他"寿最高当不过六十"。 葛洪一生留下的最重要著作,就是《抱朴子》。《抱朴子》分内外篇,外篇现存50篇,讨论人间得失,记录他的治民、修身与哲学观,从哲学角度,显然少精辟之见。其中最后一篇《自叙》中记载他自己著作,还有诗赋碑诔百卷、金匮药方百卷,又抄经史方技杂事310卷。现在流传下来的诗赋只剩《汉武帝内传》里的几首诗及《暇观赋》的残片,药方只剩《肘后备急方》8卷。内篇现存20篇,记录他对仙

浅谈王国维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论文提要 王国维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在学术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其哲学思想上来看,他深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悲剧观。本文对王国维的悲观主义人生观进行探讨,以及对它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

浅谈王国维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的风雨飘摇中。面对着政局的动乱,文化的多元纷呈,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被王国维所接受,并与其自身的坎坷经历、以及与传统文化中悲观厌世哲学所交汇,形成了王国维所固有的悲观主义哲学。王国维重视引进西方哲学,促进了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认识。 关键词: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 王国维的一生充满着“悲情”,这种“悲情”在他的代表作《红楼评论》、《人间词话》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可以说他的思想深处受叔本华的影响,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人生实践上产生深刻的影响。悲观主义人生观一直伴随着王国维的始终,使他成为中国大地上第一个悲壮的实践者。 一、王国维悲观主义人生观之成因 从王国维思想的内因出发,王国维的这种悲观主义人生观离不开其忧世情怀与忧生情结。而从外因来看,他受西方思想特别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影响尤为的重要。 (一)独具的忧世情怀与忧生情结 忧世、忧国情怀在他的早期思想中比较突出。王国维先祖忠勇壮烈,为国捐躯。其父曾做过县府幕僚,希望作为长子的王国维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少年时的王国维就曾写下:“差喜平生同一癖,宵深爱读剑南诗”,这已表明了他已经有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安邦济业的志向。他关心实事,仰慕康、梁,曾为六君子事件有“颇有扼腕,捶胸,搔首问天之慨”。 忧生情结贯穿人生的始终。王国维幼失母怙,父亲又在外经商从幕,而作为长子身上的责任较重。加之考科举时多次落第,在《时务报》工作时的诸多不快,长子早逝,与罗振玉绝交等等,这些造就了他悲观忧郁的性格。王国维在《游通州湖心亭》中写道:“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据考证,他的《静安诗稿》共27首,其中带“苦”字的就有10首。他在诗词中形象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把人生的无奈与迷茫提升到哲学的层面,而这正表现了他的忧生情结。

1.1青蒿素的发明源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1.1青蒿素的发明源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屠呦呦”这三个字,若不是被各大媒体高频抛出,乍眼一看,很多人会认为:这应该是某种象声词吧!屠呦呦,因受葛洪“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研究出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而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尘封于《道藏》600多年的古医书《肘后备急方》一夜间名噪于世,为中医爱好者竞相抢购,大有再现“洛阳纸贵”的西晋往事之势。 葛洪是东晋时代的名医、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幼年丧父,靠砍柴换买纸笔读书,十六岁始读《易》、《论语》、《诗》、《孝经》等圣贤经典。从葛洪将《魏伯阳内经》载入《抱朴子内篇?遐览》,并将魏伯阳列入其《神仙传》来看,葛洪著述《抱朴子》时其思维深处一定活跃着魏伯阳的影子。 魏伯阳是东汉著名黄老道家、炼丹理论家,被世界公认为留有著作的最早化学家,其代表作《参同契》提出了《易经》的变易法则、老庄的思想观念和丹道的修炼方法,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发明原理即源出此书。同葛洪一样,魏伯阳的传世之作也是扎根在古圣先贤经典的沃土之上。南怀瑾先生在《我说参同契》里说“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也把《参同契》看成化学、地球物理、天文等学问的重要源头。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往往忽略了这一本书,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实在很难研究。” 屠呦呦研究《肘后备急方》有所得而发明青蒿素获得诺奖,葛洪熟读《易》、《诗》、《论语》等华夏经学并根据自身的实践著《肘后备急方》、《抱朴子》,魏伯阳因深谙黄老、易学及丹道写下千古名著《参同契》,至今让后人迷恋不已。八千年华夏文明的经典传承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同时也开启了不同国度人们的智慧,一波又一波地将人类文明推向未来。

美文欣赏:书中蕴藏的人生哲理

美文欣赏:书中蕴藏的人生哲理 作家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我想说,人生中的很多事情,我们无力自渡,却可借助外物。自然山水与人类智慧之结晶—书籍就是我们最好的依凭。 我读庄子,是为了自渡,也希望他能渡人。 喜欢庄子,始于故事,终于智慧。庄子著书十万言,大多是寓言。这些故事妙趣横生,读来令人捧腹大笑,笑而深思,又觉意味深长,精微的语言蕴含深奥的道理,不能不佩服先贤的哲思。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给予我们更多的人生启迪,尤其在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的当今,读庄子,能让我们智慧通达,内心宁静而悠远,以超然的姿态面对世态人生。解读庄子,也因为世人常常误解庄子,认为他愤世嫉俗,逃避现实,而我认为,我们看到他的行为,更要了解他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我们读书读人也要看其有益的一面,吸取其积极的因素。 闻一多先生曾有这样的评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一个人的文化烙印,他的书成了经典,他的魅力跨越千年,这个人,就是庄子。美学大师李泽厚说:中国文人的外

表是儒家,但内心永远是庄子。读懂庄子,我们就读懂了真实自在的生活,读懂了美妙幸福的人生。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学识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分析和研究,但他只做过不长时间的小小的漆园吏,以庄子的才学见识谋取高官厚禄轻而易举,然而他无意于仕进,他曾拒绝楚威王的聘请,这就是《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鄙弃功名的庄子。 古人读书皆为官,学而优则仕,才学智慧不为济世之用,这未免有些可惜,未必不是资源的浪费,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是不可取的,但我们知道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人的立场与思想,个人的经历影响他的价值取向。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庄子看到民不聊生的惨状,看到统治者贪婪的本性,他不与之为伍,他是在以无为的方式与世界的污浊对抗,他更理性地认清现实的黑暗,他没有让自己的智慧成为统治者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而加重人世的灾难,这是他以退为进、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马哲、中哲、外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2000-2003考博试题 2000年: 西哲:中哲: 1.亚里斯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 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 3.休谟因果学说述评。 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 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 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 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 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2001年: 西哲:中哲: 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2.康德的感性 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 3.经验论的。 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 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4.谭嗣同的仁学。 5.黑格尔的矛盾 5.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2002年: 西哲中哲 1.柏拉图的理念论。1.先秦天道观的区别。 2.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想。 2.张载的气学。 3.休谟的习惯性联想。 3.密宗《原人论》的基本思想。 4.托马斯阿奎拉关于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4.严复的中西观。 5.康德的知识如何给信仰留地盘的。 5.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比较。 2003. 西哲: 1.简述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学说的异同。 3.论述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 4.论述黑格尔的辨证思想。 中哲: 1.试论道家的道论及其现代意义。 2.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3.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4.试论孙中山的进化学说。 5.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04年 马哲原理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著 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05年 马哲原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原著 1、《提纲》第二条。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无论在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3、《终结》“过程集合体”。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5、文本研究对发展马哲的意义。 06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

王国维 人生三境界作文及例文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作文审题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有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其实,何止成大事业、大学问如此,社会、人生,古今、中外,诸种事情,大凡都有此种经历。 看到王国维这段话,你有何种感受?你想到些什么?领悟到些什么? 请用你的笔把你的感受、领悟或者相关故事记下来,形成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注意所写文章必须与此三种境界十分有关才好。 解释: 清代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第一境也; 【这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一类作文 人生三味 王国维先生曾于《人间词话》中巧化诗句,概括成大事者必经之三境界,吾虽不才,愿以中药三味,道尽人生三境。 其一,远志。 远志,性温,具有安神益智的功能,主治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欲成大事,必先立志。虽西风凋碧树,仍敢独上高楼,拨开云雾,凭栏远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