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情况简介

一、概况和发展历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娄葑、唯亭、胜浦等三个镇,户籍人口31.5万(常住人口61万)。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1994年至今,已先后召开十次联合协调理事会、十一次中方理事会,国务院七次发文,在目标规划、管理授权、政策扶持等重大问题上给予直接指导和具体帮助,并明确“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园区先行,一时看不准的也可在园区试行”,为园区创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发展环境。

十多年来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合同外资34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注册内资135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2008年,园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1亿元,进出口总额625亿美元,其中出口311亿美元,新增注册外资30.2亿美元,到帐外资18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目前,园区土地和人口分别占苏州市3.4%和5%,SO2和COD排放总量分别占1%和2%,但完成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占到全市的15%左右,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占到25%左右,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作为苏州东部新城,园区将建设成为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了科学超前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布局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

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

(一)未来产业发展

1、制造业升级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注重择商选资,提升项目层次,优化产业结构。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园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积极拓展医药和医疗器械、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高科技营养食品等产业。

2、科技跨越发展

组建了科发、创投、教投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累计投入130余亿元。建设了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评测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创新功能平台。建成了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

地、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等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以占全国十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汽车零部件和软件外包销售收入分别占到苏州市的55%和90%,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全市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总额超过30亿元的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风险创投、人才培养、中小企业创业担保以及IC设计、软件研发、动漫产业与生物、纳米等领域。

3、服务业倍增发展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二三四五”服务业规划体系: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

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专门为入区服务业企业提供服务业发展引导补助基金,引进沃尔玛、崇光百货、家乐福、欧尚、百安居、世纪联华等10多个知名商业品牌。吸引了美国普罗斯、日本近铁等20多家国际物流公司入驻。引进了香港汇丰、东亚银行、英国渣打、新加坡星展等20多家中外资银行。集聚了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等30多家知名专业机构。

(二)创建四个示范区

创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加快南部科教创新区开发为重点,加大亮点培育、扶持引导、人才聚焦力度。2008年-2010年目标:R&D 投入占GDP比重达5%·创新载体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研发机构超200家·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超100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70%·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授权数达80件,建成全国科技创新先导区和国际一流高科技园区。

创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十个各具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大软件开发、动漫创作、研发设计、金融后台服务及人力资源服务等外包项目引进培育力度。2008年-2010年目

标:引进名列世界百强的服务外包企业超20家·通过CMM/CMMI认证软件企业超40家·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超200亿元·其中离岸业务超过20亿美元·从业人员超8万人,建成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与发包地、国家“千百十工程”的重要示范基地。

创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依托,叠加功能、优化政策、整合资源,加快建设全国最先进、最便捷的物流运营和通关体系。2008年-2010年,完成综合保税区整体开发:集聚物流企业超100家·贸易公司超300家·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商品销售额超500亿元·监管进出口货值超1000亿美元,建成物流高度发达、贸易市场繁荣、配套设施完善的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基地。

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以节能减排、生态建设为重点,通过重点扶持和典型示范,加快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能源利用等亮点项目。2008年-2010年目标:单位GDP能耗水耗、COD和SO2排放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区绿地覆盖率达5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98·实现规划建设全过程生态化·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全覆盖,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示范区.

三、招商引资

园区经济始终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

国际资本集聚。截止2008年6月底,吸引包括77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内的外商投资企业3299家,累计实现合同外资约339.6亿美元、内资1295.7亿元。涌现出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企业,企业开工率和投产率均超过70%,投产两年期以上企业80%实现赢利,其中近四分之一的投产企业已收回投资。

优势产业高地。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速集聚,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等新兴产业。

四、投融资概况

(一)投资优势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截止2008年6月,园区累计吸引14500家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已形成集成电路、软件、游戏动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60%以上。园区专利申请年增长达5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比达46%,走在全省开发区前列。

二是国家级产业基地。围绕科技跨越发展战略,园区已

建成8个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

三是创业投资活跃。园区累计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近50家,组建成立了苏州创投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了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为一体的资金支持体系。园区创业投资资金规模达到100亿元。接受过风险投资的园区企业100多家,接受过担保扶持的区内中小企业300家次。自07年6月开始运作的中小企业统贷平台已为30多家区内初创期的企业提供了贷款支持。

四是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省第一个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园区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对企业和个人申请专利给予资助,对年度专利申请大户、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重奖。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以及园区知识产权法庭,为区域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司法保障。设立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基金”,为区内企业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提供诉讼保障。

(二)投资政策

拥有较大项目的自行审批权,同时享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政策,为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试点、全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拥有充分授权的外事管理权、拥有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的公积金制度。

(三)投资成果

科技创新集群推进:截止2008年6月底,园区集聚了海内外科技人才创办的科技型创新企业700余家,跨国公司和国家级研发机构100多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0家。

集成电路产业:园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国18%。园区已集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40多家,“IC设计与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产业集群试点。园区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软件产业:园区软件企业300家,其中1家产值超10亿元,8家超亿元,2家入选“中国软件出口20强”,2家入选“中国软件外包20强”,5家入选“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10强”。

游戏动漫产业:园区有游戏动漫企业40多家,其中游戏公司近20家、动漫公司近30家,50%以上的企业主要从事原创作品生产和营销,每年原创动画生产能力超过5000分钟。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医药企业产值达80亿元。园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创业企业50多家。5家企业位居“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利润百强”前列;2家企业位居”全国卫生材料工业企业50强”前列;3家企业位居”全国医疗器械工业企业50强”前列。

新材料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45亿元。园区新材料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在纳米新材料领域,由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建的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开展以纳米电子与器件、纳米生物与纳米医学及纳米仿生技术为重点方向的研究。

(四)投资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局: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局是园区管委会的职能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统一协调园区内的投资项目引进事宜。代表园区对外招商宣传;组织各类招商活动;为投资客商提供信息服务;参与组织项目洽谈;代办项目设立相关手续;推进项目服务并提供招商后道服务跟踪。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招商中心主要负责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工作,具体包括软件产业、IC设计产业、动漫产业、生物纳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项目、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留学生项目、科技服务业等。

(五)投资程序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历程充满传奇色彩,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就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和经验进行介绍。 一、建设历程 1. 早期规划和设立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当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苏州工业园区的设立正是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 建设初期 苏州工业园区从1994年正式设立开始,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引进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4. 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园区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苏州工业园区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和高科技企业入驻,树立了产业发展的新标杆。 二、建设经验 1. 政府引导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规划者,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协调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企业创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的经营环境。 2. 产业升级 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 创新驱动

苏州工业园区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高新 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 人才引进 苏州工业园区为吸引高端人才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提升了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5. 对外开放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了一批国际化的产业园区,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三、展望 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致力于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积极引 进高端人才和国际合作项目,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为中国经济发 展和对外开放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充满传奇色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 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创新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图及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响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相关要求,立足苏州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以现代化发展为引领,已发展方式转型为途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园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综合商务城区。2012年8月起,苏州工业园区启动了《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编制工作,目前为止,规划总体出炉。

1. 空间布局涉及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 在布局结构上:规划形成“双核多心十字轴、四片多区异彩呈”的空间结构。 双核:湖西CBD、湖东CWD围绕金鸡湖合力发展,形成园区城市核心区。 多心:结合城际轨道站点、城市轨道站点、功能区中心形成三副多点的中心空间。 十字轴:结合各功能片区中心分布,沿东西向城市轨道线和南北向城市公交走廊,形成十字型发展轴,加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 四片多区:包括娄葑、斜塘、胜浦和唯亭街道四片,每片结合功能又划分为若干片区。 2. 中心体系规划“两主、三副、八心、多点”的中心体系结构 “两主”即两个城市级中心,包括苏州市中央商务区(CBD)、苏州东部新城中央商业文化区(CWD)和白糖生态综合功能区。 “三副”即三个城市级副中心,即城铁综合商务区、月亮湾商务区和国际商务区。 “八心”即八个片区中心。包括唯亭街道片区中心(3个)、娄葑街道片区中心(1个)、斜塘生活区中心、车坊生活区中心、科教创新区片区中心和胜浦生活区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及金鸡湖介绍1

苏州简介: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苏州自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25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和物流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以经济总量计算,苏州2011年经济总量(GDP)为10716.99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位于中国大陆经济城市排名第六,经济总量位列全国普通地级市之首。苏州工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0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和22.3%,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增长29%。外资工业产值13270.28亿元,增长7.1%。重工业产值14617.46亿元,轻工业产值5618.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和3.2%。 但是在二十几年前,由于苏州的经济历史文化名城定位和当时国家经济政策尚未放松,大规模工业开发受到限制,这也就导致了苏州在发展过程中不敢放开手脚。在无其他可替代产业的情况下,苏州经济发展遇到瓶颈。 邓小平南巡后不久,政策春风始吹,随即1992年底,苏州抓住机遇放开脚步,同新加坡开始商谈合作事宜,商定合作开发,即是现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并且陆续建成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这些产业园区成为了苏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苏州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如下: 1,抓住国家扩大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政策放松的第一时间即解放思想,大踏步地创建苏州工业园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充产业内容,充实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文化名城的保护,经济发展同历史遗存相融合; 2,地理位置优异。苏州东南即我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上海开始经济结构转型之时,吸纳上海迁出来和溢出来的一些产业,统筹整合做大做强同时依靠上海信息中心的资源,能第一时间掌握各类经济、产业信息,并在各项融资过程中取得优势。苏州邻近的民用机场较多,主要机场有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这四座干线机场;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苏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有491公里;水路运输,苏州组合港: 2002年,由原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苏州港,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3,通过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合作,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一大批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推进苏州的产业转型;同时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管理技术,降低管理成本;打造好硬环境和营造好软环境并举,出台人才政策(例如:对引进一名“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至少给予100万元的资金资助),吸引大批高精尖人才进入苏州,为苏州的新兴产业发展贡献智力资本; 4,能够抓住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跟上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并不断顺应这种趋势而调整产业结构。2010年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4%,居全市第一位。 根据一些研究数据显示,苏州经济发展的因素(按索洛模型推断,三个因素:人口数量,资本数量以及技术进步)中,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在增长过

苏州工业园

苏州工业园: 1、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两大产业为园区最大产业,着力打造以薄膜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为核心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和医疗器械设备三大行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是吸引了三星、超威、日立、和舰、志合、方正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制造企业; 机械制造业主要是引进外资和培育 目前园区已形成了生物医药、纳米光电新能源、软件及动漫游戏、融合通信、环保等五个新兴产业 2、园区优惠政策: 商务部牵头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外事管理、海关监管等方面授予园区特殊的管理权限和先行先试政策。 企业所得税优惠: (1) 国家需要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 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于企业所得税优惠 独特优势: (1)政策平台。中新两国领导人的关心重视和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的积极推动,使园区在项目审批、外事管理、金融债券、海关监管、保税物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先行先试探索,设立了中国首家具有自由贸易区功能的综合保税区、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首个中外合作办学试点等。 (2)资金平台。园区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广泛

参与的资金扶持体系。每年投入扶持资金超13亿元;初步形成了集创业投资、产业投资、融资担保为一体的自主创新多元投入体系,成为国内种类最齐全、风投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区域。 (3)人才平台。园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设立了每年2亿元的人才开发基金,为优秀人才提供薪酬补贴、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及住房等“绿色通道”,已引进各类留学生人才3000人。目前,园区就业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60%,大专以上人才总量近19万人,居全国开发区首位。 (4)服务平台。在政府服务方面,秉持亲商理念,始终把推动企业发展和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足点,一站式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电子政务、网上报批备案系统等使企业办事效率大幅提高。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设立了知识产权“专项资金”和“维权基金”,成立了全国开发区中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了“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在生活服务方面,兴建了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室内游泳馆、外资医院等现代文体卫生设施,创办了提供全球通用学历的国际学校、外商子女学校。 2007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1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5亿美元,注册内资1156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从地区占比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项目8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12个项目。从产业层次看,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了《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在李鹏总理和吴作栋总理的见证下,李岚清副总理和李光耀总理分别代表中新两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 Suzhou Industrial Park,Suzhou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一个新城,它位于苏州古城东侧,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园区自1994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经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由于这是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开发,加上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迅猛而且始终保持很高的质量,因此倍受各方关注。除了在经济发展上的成就外,苏州工业园区本身的建设在城市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塑造了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成为中国新城和开发区的一个典范性工程。在10年间,园区从一片农田发展成一个现代化城市,整个发展过程有条不紊,在规划和设计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从1993年开始,它的总体规划在第二年通过实施,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首期开发区的详细规划,1995年完成了各分区结构规划。这些规划是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和若干国际设计咨询公司共同编制而成。虽然当时开发的计划只有8平方公里,但园区一次性完成了7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以及相应的详细规划,包括规划管理条款等“软件”,并在启动建设之前,通过了国家认证。作为一个新城有一个完整的规划,硬件和软件均成为法律效力的条文之后再启动建设,这种系统的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与之开展城市设计在中国众多的开发区中是比较少见的。 总体规划概念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了新加坡在开发工业园区的经验,它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在较为超前的标准上,城市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尤其受到重视。在7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先期拆迁了原有的设施,甚至对河道也作了重新的整理。 园区的规划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清晰和完整的城市结构。虽然名为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实则是一个完整的城市。在这个新城的规划中,工业、住宅、商业的分区相当明确。工业区在外围,通过城市对外干道疏散,并不影响生活区。商业区在住宅之中,呈点状布局。最方便地辐射服务居民。城市整体呈带形发展,这不但使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保持较短的距离,而且能协同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分区开发。 2.等级与层次性。工业园区的住宅、商业、公用设施都细分各类级别,分别服务于不同的对象,一切处于有序状态。如规划住宅用地可分为高、中、低三种密度,分别接纳不同收入的人群。商业设施也包括不同的级别,有服务于全市的中央商贸区,服务于分区范围的区级商业中心,以及服务于500米半径社区范围的邻里中心。公园同样分为城市公园、区级公园以及邻里公园三种类型。 3.规划与经济性的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力求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经济地部署各类用地,而不是单纯地从艺术角度做规划。园区中最重要的一个自然元素是中央的一个天然湖泊——金鸡湖,它的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园区规划中的一个主题思想是如何淋漓尽致地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无论是住宅大区域的设置,商业文化设施的布局,以及城市公园的规划都离不开环湖这个中心思想。除此之外,规划中还仔细分析各种外部条件,加权因子去评估每一块土地的价值。从经济上仔细测算投入与产出的资金,力求从规划上保证资金的平衡。 4.完善的城市设计。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较早正式开展城市设计并按照城市设计去实施建设的一个范例。在总规和详规的基础上,园区又进行了城市空间形态规划、中央商贸区城市设计以及居民区和各类分地块的城市设计等100多项细化的规划,基本做到每一项建设内容都有城市设计作为指导。建筑师在每项单体建筑设计前都清楚地知道城市对其的要求,从而在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优势 特殊政策 拥有较大项目的自行审批权 同时享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惠政策 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试点 全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 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拥有充分授权的外事管理权 拥有预筹积累个人账户为主的公积金制度 物流交通 除了已经投入使用的沪宁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各类国道外,随着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规划建设,苏州将通过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苏州轻轨一号线等与上海、杭州、无锡、南京等2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密切联系。 拥有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苏州工业园区设有独立的海关。区内建有虚拟空港,采用上海—园区货物空陆联程中转快速通关模式,空运货物通关时间最短可缩至5小时。国务院已批准园区整合陆路口岸、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三个区域,形成具备“自由贸易区”功能的新型保税监管区域,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大物流、大通关”的需求。 基础设施 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内主要基础设施开发已基本完成,目前建成区内全面达到“九通一平”标准。 供电:电源来自三个方向,双回路供电,电力充足,稳定可靠,拥有华能电厂和蓝天热电厂专门配套供电,总规划发电量360万千瓦。 自来水:水源取自太湖湖心,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并达到饮用水国际先进水平,日供水设计能力为110万吨。 供气:已全面使用天然气,热值在8000大卡以上,并建有特种气体专供渠道,可提供不同纯度等级的工业气体。 供热:采用集中供热方式,目前每小时可供蒸汽量为290吨。 排污及危险废物处理: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处理量平均每日达20万吨,区内100%进行污水收集,污水处理100%达标排放,设计规模达日处理90万吨;园区建有多家专营的固废处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和新家坡较为重点合作的项目,也是国内较早由政府主导系统化规划社区商业的城市,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区划面积为278平方公里,采用了由西向东“轴向布局”的功能用地布局,即商业区居于中心地带,其南北两侧,由内向外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特点[1] (1)内外资双轮驱动。建园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累计吸收合同外资2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注册内资达到863亿元,内外资基本相当。 (2)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巨大,投资项目地区来源以欧美为主。在苏州工业园区,项目平均投资额超过3000万美元,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汇聚制造业企业已达3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6家在园区投资了90多个制造业项目。园区投资额上亿美元的项目有6O个,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有6个。 (3)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发展格局。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中,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所占比重达到83%;并且园区已经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OO家,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园区IT产值占全国的3%,IC产值占全国的16%,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占苏州的

55%,软件外包销售收入占苏州的9O%,高新技术产业利税总额占苏州的33。 (4)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苏州工业园区每万元GDP耗水5.8吨,耗能0.43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25元,工业产值100元,达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园区处处绿树成荫,优美舒适,没有尘土飞扬和机器轰鸣,一切都井然有序,称之为“花园工厂”一点都不为过。 [编辑] 苏州工业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1] 苏州工业园区超常规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它有着较为独特的组织架构和运营管理模式,有着秉持“亲商”理念进行“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的政府机构,还有从新加坡借鉴、创新的开发管理经验。 (一)独特的组织管理结构 苏州工业园区的组织管理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架构层次非常高,直接体现了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合作,因而给其发展带来了很多特殊优惠政策及资源;二是从建园伊始,苏州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管委会就与开发主体开发公司CSSD相分离,理顺了相应的管理结构;三是园区管委会的设置非常精干,体现了“精简高效”的特点。 1.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为了推进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双方建立了三个层面的领导和工作机构。第一层面是中新两国政府联合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及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可以追溯到1992年。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城市,苏州在当时的国家战略规划中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为了推动苏州经济的发展, 提升城市竞争力,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一系列规划和建设工作。 1992年,国务院批准了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建设初期,苏州工业园区以引进外资和技术为主要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进驻,如松下、西门子、英特尔等。这些跨 国公司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1995年至2000年的五年计划中,苏州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引资和产业升级 的工作。园区相继引进了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如IBM、华为、太阳能科技等。 这些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 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被国家确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苏州工业园区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园 区抓住机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的也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活品质提升。园 区在规划建设中将生态环保问题作为重要考虑因素,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园区保留了大量水体和园林景观,提升了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园区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国际资源,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园区的快速发展。 园区注重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苏州工业园区在引进外资的注重培育本土企业,加强 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园区注重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园区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企业 提供便利条件。园区还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人才培训中心,为 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历程和成功经验,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对中国其他地 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 的积极参与和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氛围。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先导区域之一。工业园区于1994年由中央政府批准设立,占地面积为288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科技项目,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新资源。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工业园区内企业、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的采访与交流,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和意见,形成本次报告。 三、调研内容 1. 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观察,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布、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整体概述,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优势。 2. 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与部分入驻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不同产业领域在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并对各个领域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3. 政策支持与服务 调研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业园区的支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包括税收优惠、项目审批流程、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政策的适用性、实施效果以及企业满意度进行评估。 四、调研发现及建议 根据对工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整理出以下发现和建议: 1. 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在配套服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建议加大力度加快优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建设。 2. 工业园区涵盖多个产业领域,其中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这两个领域的支持和引导。 3. 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服务方面积极主动,但仍有一些繁琐的审批手续和不够便捷的服务流程,建议进一步简化政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五、总结 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乃至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了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调研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 1. 产业发展现状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园区内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如联想、英特尔、太阳能、迈瑞医疗等,产业规模较大。 2. 产业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具备一系列产业发展优势。首先是交通便利,园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苏州市中心,与上海相距仅90公里, 享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次是产业配套完善,园区内设有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物流设施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此外,园区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建立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创业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

3. 产业问题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企业间竞争激烈,同类产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一些小型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另外,园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人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和绿色发展力度。 三、建议和措施 为进一步促进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 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升竞争力。 2. 加强企业间合作,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发创新,提高园区整体竞争力。 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留住和培养高端人才。 4. 加强环保投入,推动园区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提高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 5. 政府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更多的资金、税收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月初,区领导带领金融办、发改局、科技(经信)一行7人对苏州工业园区等进行了学习调研,先后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还参访了无锡高新区的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结合多种途径收集的材料,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东边,行政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在苏州市新制定的城市总体设计中,明确了苏州工业园区在“双城双片区”格局中的“苏州新城”地位。 2021年,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0.6亿元,同比增长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1亿元,增长12%,税收占比达93.1%;进出口总额4903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区&。投入占6。「比重达3.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1万元,增长8.1%。高端装备制造业能级提升高端制造能级提升。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55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283亿美元,其中9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4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累计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个,集聚金融类机构超700 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113家,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加速形成。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中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中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中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

苏锡常一模作文

苏锡常一模作文 Suzhou Industrial Park, also known a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s a model of successfu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ingapore. 苏州工业园区,又称苏州工业园,是中新合作成功的典范。 Officially established in 1994, the industrial park has since become a thriving hub of economic activity,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官方成立于1994年,工业园区已经成为一个繁荣的经济活动中心,创新和文化交流。 The strategic location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itu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made it a prime destination for foreign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战略位置使其成为外国投资和发展的主要目的地。 The park has attracted a multitud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high-tech companies, which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region's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工业园区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他们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州工业园区英语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英语介绍 Title: Introduction to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Industrial Park, located in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is a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known for its innovation and modern infra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1994, it is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Singaporean governments, aiming to promot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The park covers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including electronics, bio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home to numerou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tart-ups, creating a vibrant and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 With its well-planned layout, green spaces, and state-of-the-art facilities, Suzhou Industrial Park has become a hub for innova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attracting businesses and talent from around the world. 中文翻译:苏州工业园区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个以创新和现代基础设施闻名的高科技开发区。该园区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之间的合资企业,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技术进步。 园区涵盖了电子、生物技术和环保等多个行业。园区内有众多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和初创企业,营造出充满活力和动态的商业环境。 凭借其规划合理的布局、绿色空间和先进设施,苏州工业园区已

苏州工业园区的成立

苏州工业园区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苏州工业园区(Suzhou Industrial Park,简称SIP),全称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China-Singap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是苏州市所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县级行政管理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区东部,东接昆山市,南连吴中区,西靠姑苏区,北隔阳澄湖与常熟相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苏州工业园区也是苏州经济的增长极,是苏州市的商业、金融中心以及未来的城市中心,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生态型新城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中新双方建立了由两国副总理担任主席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 快速导航 城市街景词条图册 中文名称苏州工业园区 行政区类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下辖地区胜浦、唯亭等四个街道 邮政区码215000 面积288平方公里 方言吴语太湖方言 著名景点金鸡湖、阳澄湖等 外文名称Suzhou Industrial Park 所属地区江苏苏州 电话区号0512(国际:+86 512) 地理位置苏州市区东部 人口72.3万(2010年数据)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展开内容 目 录

1区划变革 2行政区划 3发展成就 发展概况 主要成就 4未来展望 园区发展 四条主线 五个注重 5教育概况 6文化概况 7旅游产业 8新兴产业 9地理交通 10城市街景 11词条图册 1 区划变革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4)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同年,将苏州市郊区的娄葑乡,吴县的跨塘、斜塘、唯亭、胜浦四个镇划归苏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由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2002年7月,将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东环路以西3个居委会划归平江区,东环路以西2个居委会划归沧浪区,2003年,将跨塘镇临湖村划归娄葑镇管辖。 2003年,跨塘镇辖桥北、新镇2个居委会和蠡塘、娄江、娄东、娄中、湖滨、剑湖、古娄、上楼8个行政村。唯亭镇辖唯亭、亭南、泾巷、东亭家园4个居委会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滨、悬珠、阳澄湖5个行政村。胜浦镇辖胜浦镇街道、金苑新村、吴淞新村、园东新村4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

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地区,也已经获得批准发展为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市的城市发展至今主要都是向西朝太湖方向延伸,以致古城在整个城市化发展地带中处于偏东的位置。 第2章拟议结构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