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一、引言

产业园区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苏州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经济的影响。

二、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的现代化

工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288平方公里,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三、发展历程

1.初期建设阶段(1994-2001年)

苏州工业园区的初期建设注重引进外资,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同时,园区推出了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吸引了大量国内

外优秀企业落户。园区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和政府支持,取得了初步的发

展成果。

2.高速发展阶段(2002-2024年)

这一阶段,园区加大了对人才、科技等资源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同时,园区也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园区的发

展迅速并且多元化,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转型升级阶段(2024年至今)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转型升级。园区提

出了“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绿色

发展。园区还加大了对专业市场、研发机构等的建设和培育力度,进一步

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

四、成功因素分析

1.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吸引了大量企业

前来投资。政府还加大了对园区的投资力度,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

服务支持,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人才引进和科技合作

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加强了与其之

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园区能够更好地获取

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园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推动

了园区的创新发展。

3.产业链完整和创新链丰富

苏州工业园区围绕产业链的完整和创新链的丰富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产业链方面,园区通过吸引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创新链方面,园区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建立

了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五、总结和展望

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促进苏州市和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政府支持、人才引进和科技合作以及产业链完整和创新链丰富等因素的有机结合,园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未来,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努力推动转型升级,深化产业合作,加强创新能力,为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园区还将加大对环保绿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

苏州工业园成功模式分析

苏州工业园成功模式分析 199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中新合作的新模式。苏州工业园在11年的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一、苏州工业园现状 苏州工业园地处苏州城金鸡湖畔,行政面积288平方公里,辖下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11年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年均40%左右的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2万个。2004年,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进出口总额281亿美元,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174亿元。截至2004年,吸引了52家世界500强70多个项目,其中上10 亿美元项目就有5个。全区整体绿化率超过45%,并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试点认证。 苏州工业园以不到苏州市4%的土地、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4%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的工业总产值、17%的固定资产投资、30%的注册外资、28%的实际利用外资、31%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工业园不仅成为率先实现统筹发展的排头兵,也创新地发展了一种工业园模式,为其它城市的工业园建设提供了借鉴。 二、苏州工业园模式的成功经验分析 (一) 准确规划做得好 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中新双方专家融合国际上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联合编制完成了具有前瞻性的区域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工业与各项城市功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 1、苏州工业园在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形成了“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运用了“国际规划”的理念,有整体意识,通过一横两纵的生态廊道,构筑了与市域生态系统相协调的、富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生态网架。 2、规划已开始就是高标准,投入了上千万,正是高投入和一流的规划师保证了规划精细,规划代替了85%的工作量。 3、建立了“认可审查师制度”,对蓝图进行审查。 (二) 合理控制,执行得好 1、树立了“规划大于市长”的理念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政府为吸引外商投资和推动经济发展而兴建的,也是中国最早的开发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在1995年获得了中国政府批准的外商投资试点园区的地位,并于2000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产业结构、发展优势、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为未来投资和合作提供参考。 三、调研内容 1. 产业结构 苏州工业园区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能源等多个领域。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园区的支柱产业,拥有众多的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2. 发展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其位于苏州市中心,与上海相邻,交通十分便利,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此外,苏州工业园区还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包括住宅、商场、医疗等,能够满足企业和员工的需求。

3. 政策支持 苏州工业园区享受着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政府还将园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的扶持政策,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四、调研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研,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日益完善,发展优势明显,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园区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和投资者。 五、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苏州工业园区的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抓住园区的发展机遇,积极参与投资和合作,以便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继续加强园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六、参考文献 1. 苏州工业园区官方网站 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报告》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2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 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 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比例 面积(ha) 居住用地 1524.2 24.0% 公共设施用地 442.7 7.0% 工业用地 2119.7 33.4% 其中:高科技工业 375.8 5.9% 普通工业 1743.9 27.5%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生命健康产业园运营模式及成功之道案例分析

生命健康产业园运营模式及成功之道案例分析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在上海、苏州、泰州等多地涌现了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通过学习、借鉴这类已成功的生命健康产业园案例,我们能够摸索出一条适用于自身的生命健康产业园成功之路。 1、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 1.1项目概况。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简称“BioBAY”)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工业园区培育生物产业发展的创新基地。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孵化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经过十余年发展,已聚集500余家创新企业、近1.5万名科技人才,形成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全力构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实景图 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二期已全部投入使用,三期主要聚焦核酸药物、抗体药物、基因与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四期、五期也正在紧锣密鼓布局中。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产业园一期聚焦早期创新型生物医药项目的培育与孵化,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二期定位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 1.2运营模式。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运营模式要点✦专业服务平台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运营公司设置了9个专业化服务部门,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支持服务。通过行政类服务为科学家初创团队入驻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还通过各类孵化器搭建了“技术服务+供应链服务+培训服务+众创空间+合作平台”全链条支撑的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配套设施服务,形成对生物医药初创团队极有吸引力的产业园区配套。 ✦专业化孵化器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拥有7大孵化器,形成了多元化、专业型、互动式的生物医药孵化器集群。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刚成立时,上海张江的生物医药产业就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对于刚刚开业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而言,与张江科学城正面冲突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区别于张江科学城国内外龙头药企全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瞄准生物高科技的初创公司或刚起步的公司,专注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行业锁定在药物开发,医疗器械和生物技术三大方向,与张江药谷形成差异化竞争。 1.3成功因素。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一、引言 产业园区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苏州市乃至整个江苏省经济的影响。 二、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的现代化 工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288平方公里,涵盖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三、发展历程 1.初期建设阶段(1994-2001年) 苏州工业园区的初期建设注重引进外资,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同时,园区推出了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吸引了大量国内 外优秀企业落户。园区得益于地理位置优势和政府支持,取得了初步的发 展成果。 2.高速发展阶段(2002-2024年) 这一阶段,园区加大了对人才、科技等资源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同时,园区也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园区的发 展迅速并且多元化,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转型升级阶段(2024年至今)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转型升级。园区提 出了“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绿色 发展。园区还加大了对专业市场、研发机构等的建设和培育力度,进一步 完善产业链和创新链。 四、成功因素分析 1.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 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吸引了大量企业 前来投资。政府还加大了对园区的投资力度,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 服务支持,为园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人才引进和科技合作 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加强了与其之 间的合作交流。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园区能够更好地获取 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园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推动 了园区的创新发展。 3.产业链完整和创新链丰富 苏州工业园区围绕产业链的完整和创新链的丰富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产业链方面,园区通过吸引企业、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升级等方式,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在创新链方面,园区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建立 了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五、总结和展望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调研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园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二、调研结果 1. 产业发展现状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园区内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如联想、英特尔、太阳能、迈瑞医疗等,产业规模较大。 2. 产业优势 苏州工业园区具备一系列产业发展优势。首先是交通便利,园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苏州市中心,与上海相距仅90公里, 享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次是产业配套完善,园区内设有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物流设施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此外,园区重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建立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创业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

3. 产业问题 尽管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企业间竞争激烈,同类产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一些小型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另外,园区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人才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和绿色发展力度。 三、建议和措施 为进一步促进苏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 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升竞争力。 2. 加强企业间合作,通过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发创新,提高园区整体竞争力。 3.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吸引、留住和培养高端人才。 4. 加强环保投入,推动园区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提高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 5. 政府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更多的资金、税收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根据对苏州工业园区进行的调研,以下是对该区域的分析和评价的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工业园区之一。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高 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域。在调研中,我们对园区内的企业布局、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综合评估。 首先,苏州工业园区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基础。园区内有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园区内还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这些都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苏州工业园区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拥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园区内有众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等院校研发团队,为园区提供了持续的技术支持。相比其他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在产业链的延伸和技术升级方面更有优势。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人才流失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虽然园区内有许多高等院校,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许多优秀的人才仍然选择去其他地方发展。其次,园区的土地资源有限,发展空间相对较小。随着园区内企业数量的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最后,园区内的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也有待提升。虽然有一些企业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整体来说还需要更多

的支持和培育。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园区发展。 2. 加强土地管理,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和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竞争力。 4. 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模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培训机会。 总的来说,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只有进一步加大投资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巩固苏州工业园区的地位。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一、背景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兴起的先导区域之一。工业园区于1994年由中央政府批准设立,占地面积为288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科技项目,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新资源。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工业园区内企业、政府部门和相关专家的采访与交流,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和意见,形成本次报告。 三、调研内容 1. 工业园区发展概况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观察,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布、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整体概述,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和优势。 2. 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与部分入驻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不同产业领域在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并对各个领域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进行详细分析。

3. 政策支持与服务 调研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业园区的支持政策和服务措施,包括税收优惠、项目审批流程、人才引进等方面。对政策的适用性、实施效果以及企业满意度进行评估。 四、调研发现及建议 根据对工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整理出以下发现和建议: 1. 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在配套服务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建议加大力度加快优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建设。 2. 工业园区涵盖多个产业领域,其中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这两个领域的支持和引导。 3. 政府在政策支持和服务方面积极主动,但仍有一些繁琐的审批手续和不够便捷的服务流程,建议进一步简化政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给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 五、总结 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乃至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全面了解了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完整)苏州工业园和张江高科园案例分析

1.1.1 案例借鉴 (1)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下辖三个镇,总面积达80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25 万。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 年,历经16 年的发展,园区规划完善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已经初具规模,高新产业竞争优势明显,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12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2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 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512.8 亿美元。 ○1发展定位、战略与目标 定位:苏州现代化新城区,中央商务区。发展理念:实现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生态优化。 发展战略: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投资拉动向科技依托、创新驱动转变,从“工业经济”、“制造经济” 向“服务经济”、“智力经济”转变,和从“人力资源优势”向“人才资源优势”转变。 发展目标:把园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新城区。 ○2主导产业、示范区与产业业态 主导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 四大示范区:即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 四大产业业态:信息产业集群,包括独栋高端办公楼、组合式商务中心、花园式办公;制造业园区,包括公园式制药园区、集中式中低层研发区;会展中心,包括临湖大体量建筑、倚自然景观的特色建筑群;休闲服务业,包括酒店式公寓、商务型酒店、分散式度假型酒店主题酒店。 ○3空间布局 苏州工业园区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配套。目前已经建成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独墅湖高教区,国际博览中心等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 万平方公里,建成邻里中心、左岸商业街、星海休闲广场等生活服务设施50多万平方米。

打造安徽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情况分析

打造安徽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情况分析

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合作共建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安徽省参与长三角互利合作、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的重大成果。园区由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集团”)和滁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位于滁州市东南,规划面积36平方千米,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0亿元,带动区域投资1300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亿元~1000亿元,总人口25万,其中就业人口14万,建设一个“城乡统筹、产城一体、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低碳新城,将其打造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升级版、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典范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安徽探索。园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工业、IT、动漫设计、影视创作等新兴产业,重点建设一个城市核心区和现代工业园、现代商贸物流园、现代服务园、高科技工业园、文化创意园。招商引资以“高端、品牌、外资、低碳”为引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高科技、高产出、高附加值项目。园区于2011年12月27日签订合作协议,2012年4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 苏滁现代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滁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两年大变样”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进展。截至目前,签约引进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外资项目12个,协议引进资金160亿元;注册成立企业14家,注册资本11.6亿元;开工建设工业项目10个(含租赁厂房),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建设各类项目46个,其中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项目25个,厂房、安置房、学校、公交、防洪保水、供电、供水等配套项目11个,工业项目10个,实现竣工23个。 一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围绕创新平台,深化合作共建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共建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市城投公司和中新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主体,负责规划、招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园区管委会,作为园区管理主体,具体负责房屋征迁、土地征收、行政事务管理服务和有关配套项目建设。这一创新举措既解决了政府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又充分发挥了市场的直接导向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及启示———以苏州工业园为例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及启示———以苏州工业园为例 作者:彭兴莲 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22期 摘要:伴随着各地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新区空间的快速拓展,很多地方出现了“有产无城,有城无产”的现象。借鉴苏州工业园的产城融合发展经验,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探讨,为产业新区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关键词:产城融合;苏州工业园;启示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22-002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19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背景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产城融合已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产城融合是以 城镇为基础,承载着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镇、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发展的模式。 本文认为产城融合主要体现在功能融合、要素融合、空间融合。①功能融合是指既要有考 虑产业发展方面的经济功能,又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居住功能、服务功能、文化功能等。②空间 融合是指将产业空间格局、城市空间格局实现有效衔接。③要素融合是指要推动各种生产要素 在工业园区和城市之间实现有序流动,以达到信息共享、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从而达到资源 的最优配置[1]。 2 产城融合案例分析 2.1 苏州工业园概况 苏州工业园成立于1994年,由中国和新加坡共建。园区位于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规划面积为278 km2,下辖4个街区,常住人口约81万人。目前,已完成大型生产服务设施68万 km2,完成生活服务设施超过50 km2。2017年,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 388.11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 336.08亿元,同比增长5.6%;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 1 050.77亿元,同比增长9.8%。2017年,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名中位居第一,在全国 百强产业园区排名中位居第三,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位居第五。目前,园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 收入约为25.2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约77万人口的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万元,同比增长7.8%。此外,园区区域环境质量很好,整体通过ISO4000认证,是中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2.2 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2.2.1 功能融合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月初,区领导带领金融办、发改局、科技(经信)一行7人对苏州工业园区等进行了学习调研,先后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还参访了无锡高新区的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很受启发,结合多种途径收集的材料,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概况 苏州工业园位于苏州东边,行政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在苏州市新制定的城市总体设计中,明确了苏州工业园区在“双城双片区”格局中的“苏州新城”地位。 2021年,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0.6亿元,同比增长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8.1亿元,增长12%,税收占比达93.1%;进出口总额4903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612亿元;区&。投入占6。「比重达3.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1万元,增长8.1%。高端装备制造业能级提升高端制造能级提升。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55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283亿美元,其中9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4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产业为突破口,发挥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优势,重点培育金融、总部、外包、文创、商贸物流、旅游会展等产业。累计经认定的各级总部项目达70个,集聚金融类机构超700 家,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113家,区域金融中心高地加速形成。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首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首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中国首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中国首个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试点区域、中国唯一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

苏州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报告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强的 技术进步能力和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区域 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确立需要遵循二个基本原则:一是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该产业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作用,对区域经济贡献突出;二是从产业自身来看,该产业在 市场、技术和产业关联度等方面有着持续发展空间和潜力。 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十五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56%)、机械制造(31%)、化学制品及医药制造(5.8%)、造纸及纸制品制造(2.9%)、金属及非金属制 品制造(3.1%)等产业为主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制造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更 以高度产业集聚规模(两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7%,吸纳就业人口约占全区78%),成为引领园区工业经济发展龙头。同时,这两大产业由于市场需求大、产业关联度高、技 术和知识密集度高,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大而被国家和省市列入了新一轮产业振兴规划, 加以大力扶持。 因此,为做好与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振兴规划的衔接,抢占产业制高点,形成发展新 增长点,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打 造创新型、生态型高科技产业园区,经调研分析,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两 大主导产业发展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建议报告。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概况 经过十五年开发建设,园区经济总量规模日益扩大,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两大产 业发展迅速。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不含软件)实现规模以上产值1384亿元,占全 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占苏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的19.2%,已成为园 区工业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形成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计算机及外设、通信设备制造四 大行业,吸引了三星、超威、日立、和舰、志合、大众、方正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制造 企业,构建了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相关原材料、设备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及以中游面板模组制造为主的包含上游材料及相关电子材料制造的产业集群(具体产业构 成见表1)。 机械制造: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77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成为 园区第二大产业。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3大类,涉及80行业近百种产品的产业发展体系。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医疗器械设备、电子专用设备及模具、电梯、电机、空调制冷等初步形成了以部分重点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群 (具体产业构成见表2)。

苏州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一、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是园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精密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产业发展现状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持续增长。根据园区管委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超过XXX亿元,同比增长XX%。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和精密机械制造业等细分领域的产值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2.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园区装备制造企业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园区企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如机器人技术、数控机床技术、智能物流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为园区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园区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链不断完善,上下游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在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装备集成等领域,园区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园区还积极引进外部优质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面临的挑战 虽然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以赢得市场份额;二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员工素质;三是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发展。

产业园区_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报告

范文 典范 指导 学习 工业园 1. 事例背景信息 地点 工业园区位于市里东部, 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288 平方公里,此中中 新合作区 80 平方公里。 定位 东部新城,市现代化新城区和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联合 ,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 供给优秀的居 住、商业环境,均衡市的线性发展。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居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地区医院 3 4 2 2 11 11 2 6 社区医院 6 2 9 3 1 11 11 4 11 11 7 文化中心 1 2 10 7 5 2 2 8 主题公园 2 2 2 2 2 9 体育中心 8 2 2 10 体育场 /游泳池 11 科研 工业园功能构成、功能载体: 家产: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家产园、创意家产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重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行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 , 公积金管理中心、物流 中心 . 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室。

2.家产构造与布局: (1)一个中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点商业街: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 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备、配套服务设备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要基础设备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 到现在:中新合作区基础设备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备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 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备。 (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种类面积( ha)比率 居住用地24.0% 公共设备用地7.0% 工业用地33.4% 此中:高科技工业 5.9% 一般工业27.5% 空间布局——圈层 +轴线 圈层 居住区:紧邻金鸡湖 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 米隔绝带);一般工业 商业区:服务镇居民和四周乡镇 轴线 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 纵向轴线式规划不单保证了园区自己优秀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工业园区是古城不行切割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原有城市空间的生长与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