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①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①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①

作者:崔敏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能够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从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与企业合作运作工作室,探讨这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作室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240-01

“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组织安排,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当前,计算机类专业的实践课程大都是在机房完成,社会实践的环节较少,为此,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种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独具优势。学生可以在工作室进行顶岗实习和技能培训,并将其职业能力运用到项目实践中去。

1 工作室的设置

工作室融入企业化的运营机制,主要以课题项目为核心,完全按照企业规程,对学生的行为和产出进行管理。根据教师为主导,企业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模式,可以将工作室尝试分为教学工作室、导师工作室和项目工作室。

教学工作室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承担不同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项目工作室”以子项目或活动的分支形式导入工作室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导师工作室是根据地区IT行业需要而建设的特色工作室,由名师或专家主持,通过模拟的工作环境和行业大师的深入指导,直接培养学生的专项工作能力。

项目工作室是一种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出资建设,能够承接校内外业务,同时长期承担项目教学任务的校内设计公司模式。通过项目引进和项目开发,把真实的设计任务引入教学和研究,并将由此衍生的学术成果投入商业运作,既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为师生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

2 工作室的教学组织形式

2.1 淡化“教室”的概念,采用开放式的教学

工作室由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将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变为面向现代实用技术市场发展需要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有效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距离。

2.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主要内容,涉及的专业面较广,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2.3 强化实训,提高学生项目管理服务意识

工作室项目教学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以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承接设计项目为主要任务,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

2.4 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教学相长

工作室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互动,通过示范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讲练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和实训一体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5 注重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

由于工作室接触的项目都是真实的项目,和企业交流比较多,在工作室学习的这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能力提高和索养养成的过程,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炼,就业后能够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缩短了职业适应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3 工作室的管理与考核方式

工作室参照企业化管理,教学以实际项目为核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目标、学习业绩进行管理。工作室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负责:确立工作室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确立工作室人员的管理制度细则及奖惩制度,确立工作室设备及相关设施的管理细则等。

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学分制”的方式。项目工作室企业化的运行规则,要求教师与学生紧紧跟随项目的进度而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对于因工作赶期而不能参加同期进行的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则可通过“学分置换”的方式,依据其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来进行学分评定,与对应课程的学分进行置换。

4 工作室模式构建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