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可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可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可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可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目录

1. 可移动通信基站综述................................................ - 1 -

1.1. 项目背景.................................................... - 1 -

1.2. 可移动基站简介.............................................. - 2 -

1.3. 可移动基站应用定位.......................................... - 3 -

2. 可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 - 3 -

2.1. 方便的安装、维护和监控...................................... - 3 -

2.2. 紧凑的结构设计.............................................. - 4 -

2.3. 灵活的组网应用.............................................. - 4 -

2.4. 灵活的供电设计.............................................. - 4 -

3. 可移动基站系统结构................................................ - 5 -

3.1. 系统结构组成................................................ - 5 -

3.2. 系统配置.................................................... - 5 -

3.2.1. 箱体系统 ............................................... - 5 -

3.2.2. 铁塔及天馈系统 ......................................... - 9 -

3.2.3. 通信系统 .............................................. - 12 -

3.2.

4. 电源系统 .............................................. - 14 -

3.2.5. 监控安防系统 .......................................... - 20 -

4. 可移动基站系统参数及技术指标..................................... - 22 -

4.1. 环境条件................................................... - 22 -

4.2. 系统参数及技术指标......................................... - 22 -

4.2.1. 基站箱体系统 .......................................... - 22 -

4.2.2. 铁塔及天馈系统 ........................................ - 23 -

4.2.3. 通信系统 .............................................. - 26 -

4.2.4. 交流系统 .............................................. - 27 -

4.2.

5. 直流系统 .............................................. - 28 -

4.2.6. 接地系统 .............................................. - 29 -

4.3. 可移动基站系统设备安装要求................................. - 29 - 第二部分:附图

1、可移动基站系统三向视图 08SJ-YDTX-06-01

2、可移动基站系统天线安装示意图 08SJ-YDTX-06-02

3、太阳能发电车电池板支架总成侧面展开示意图 08SJ-YDTX-06-03

4、太阳能发电车电池板支架总成正面展开示意图 08SJ-YDTX-06-04

5、太阳能发电车电池板支架总成合拢后侧面示意图 08SJ-YDTX-06-05

6、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对箱体要求示意图 08SJ-YDTX-06-06

7、可移动基站机房要求图(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07

8、可移动基站机房机房平面图(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08

9、可移动基站机房走线架制作示意图(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09

10、可移动基站机房走线路由示意图(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10

11、可移动基站机房要求图(不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11

12、可移动基站机房机房平面图(不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12

13、可移动基站机房走线架制作示意图(不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13

14、可移动基站机房走线路由示意图(不配置太阳能) 08SJ-YDTX-06-14

15、可移动基站通信系统连接示意图 08SJ-YDTX-06-15

16、可移动基站电力系统连接示意图 08SJ-YDTX-06-16

17、可移动基站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 08SJ-YDTX-06-17

18、可移动基站配置交流配电箱制作及端子占用示意图 08SJ-YDTX-06-18

19、可移动基站配置开关电源制作及端子占用示意图 08SJ-YDTX-06-19

可移动通信基站标准

1.可移动通信基站综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及战争和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尽管这些紧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都具有不确定性,但由于有了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政府各核心部门可以在最短时间了解现场的情况、实施快速的资源调度和现场救援,从而可以将危机、灾难的后果降至最低。由此可以看出,是否具有良好的应急通信能力对能否成功应对危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有多种多样的通信手段来构建应急通信网,但考虑到发生灾难、危机时,地面网络设施多半会遭到破坏,而无线的组网方式,尤其是卫星、2G、CDMA1X无线通信,由于具有覆盖围广、机动性高、且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势,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已成为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为人们的商务活动和日常生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移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而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手机最多的地区。然而,随着使用人数增加和使用群体密集度的提高,人们对手机的通话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特别在召开大型会议、发生自然灾害、突击抢险任务、开发重大工程时,这种要求更加强烈。

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建立永久基站的,如:一些大型施工工地,占地面积极大,周边基站无法良好覆盖。但工地部因无固定建筑或具体规划未定等原因,暂时无法建立永久基站。又如:某些大型住宅小区,处于惧怕辐射等原因,业主拒绝在自己家附近建立永久基站,使得移动公司无法完成覆盖任务。

随着国通信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通信及信息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的网络还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地方,特别是在有大型会议、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通信中,往往会出现网络盲区或阻塞,而可移动通信基站或应急通信车则可以补充固定网络的不足。

传统的应急通信车虽然可以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通信需求,但存在购置费用高昂、运行支出费用过高、不适合长期无人值守等缺陷,影响了其应急通信作用的发挥。可移动基站继承了应急通信车的部分结构特点,但其只配置集成化箱体及配套设施,有着结

构简单、费用低廉、运输方便等优点,能够快速部署应急通信需求,因而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下图为可移动基站效果图。

图1-可移动基站效果图

1.2.可移动基站简介

可移动通信基站作为室外和室基站的网络覆盖补充,可有效缓解突发通信高峰带来的信号压力,还将进一步提升通信运营商的品牌竞争力,从而提高网络的美誉度及客户的忠诚度。并且可避免在这些地区增加基站可能造成的平时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以节约网络的投资成本。

移动经过先后十二期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大量基站建设方面的经验。因此,移动根据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等特点,本着创新的精神,同时为了控制成本、节约投资开发出来针对地理、气候条件特点的可移动式通信基站。

可移动基站主要的用途是临时代替固定基站,所以它和固定基站有一定的共性,如:(1)箱体坚固,并带有远程监控,以适用于无人值守的环境;

(2)和固定式基站具有相同的覆盖能力;

(3)和固定式基站具有相同的容量。

可移动基站作为临时性设备,其和固定基站又有很大的不同,如:

(1)可移动基站的铁塔和箱体为一体式结构,并在需要时可全部收拢在箱体,以

方便运输;

(2)可移动基站无固定地基,在展开使用时拥有一套坚固的支撑系统将其牢固的放置于地面,并使箱体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防止水淹;

(3)可移动基站的外形尺寸严格按照集装箱尺寸设计,在需要时可方便的用标准拖车运输;

(4)可移动基站可利用支撑系统方便的在标准拖车上进行自装卸,而不用另外租用吊车。

1.3.可移动基站应用定位

应用场景一:用于各种紧急状况下的通信保障,如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地面通信线路中断时,能够快速组网,恢复通信,对组织抢险救灾、保持信息畅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应用场景二:在网络盲点和网络热点地区及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可移动基站被用作临时的BTS。

应用场景三: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站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可移动基站也能在最短的时间恢复通信,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应用场景四:固定基站建设周期较长,在其建设过程中可用可移动基站暂时代替,直至固定基站开通。

此外,可移动基站还可被用于在特殊或紧急场合增加网络容量或提供高效的临时通信服务。利用可移动基站,移动可以拥有快速覆盖以及网络优化能力,而且在提高服务质量、通信质量的同时,还能创造更多的收入。

2.可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

2.1.方便的安装、维护和监控

可移动通信基站采用一体化箱式设计,使用时需由专用车辆运输至使用地点,可快速完成各种环境下的部署。可移动基站箱体部设备配置灵活,可搭载不同厂家基站设备及多种传输设备,不受部署地无线网设备型号及传输条件的限制。

基站设备舱配有可移动的照明灯,用于夜间操作,同时提供交流电源插座,方便现场外接设备的供电。

设备舱配置动力环境监控装置,可对舱的环境温度、湿度、门禁、电源系统、蓄电

池、配线架、防雷单元、温控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现远程告警及维护。

可移动基站配置可升降铁塔,铁塔上配置可方便安装及调整的天线支架及避雷系统。可移动基站配置完备的运行控制系统,可控制基站的展开并检测其运行状态,整个基站的固定及展开工作可由2名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完成。

可移动基站配置完整的支撑平衡系统,保证基站系统的安全使用及方便运输。

可移动基站可实现空调恒温运转,避免车设备过热。可移动基站机房采用封闭式设计,能够防尘、放水。

可移动基站箱体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可防火、防盗等要求,可最大限度的保证基站安全。

2.2.紧凑的结构设计

可移动基站集成了BTS基站设备、天馈系统、传输设备、防雷设备、电源系统、蓄电池、温控设备、基站监控体统,可方便而迅速地进行现场安装,快速布网的要求。

机柜的密封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尘、湿气、雨水进入机柜,严酷环境的使用要求,保证设备运行的高可靠性。

2.3.灵活的组网应用

用于各种紧急状况下的通信保障,如发生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使地面通信线路中断时,能够快速组网。

在网络盲点和网络热点地区及举行大型活动的时候,可移动基站被用作临时的BTS,增加公众移动网的容量及覆盖。

同时,在一些偏远地区BTS出现故障的时候,可移动基站通过Abis接口接入本地交换网以替代故障基站。

2.4.灵活的供电设计

对于市等市电引入方便地区通信用的移动基站,采用油机供电+外接电源的供电方式;对于野外等市电引入不方便的地区通信用的移动基站,采用油机+太阳能发电的供电方式。基站配置大容量的蓄电池,可在市电及太阳能系统均不能供电时为基站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流。

3. 可移动基站系统结构

3.1. 系统结构组成

可移动通信基站顾名思义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移动通信基站,因此它除了具有传统移动通信基站的通信功能外,还可以整站移动。可移动基站由一体化箱体系统、铁塔及天馈系统、通信系统、电源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五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可移动基站箱体系统通信系统电源系统监控安防系统

机房箱体

BTS 设备

传输设备

直流系统交流系统

开关电源

蓄电池

太阳能供电系统

交流配电箱

油机

动力环境监控

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空调

基站平衡及支撑装置

箱体控制系统

铁塔及天

馈系统可升降铁塔

天线支架(云台)天线及馈线

馈线窗

接地系统

图2-可移动基站系统结构示意图

3.2. 系统配置

3.2.1. 箱体系统

3.2.1.1. 机房箱体

(1) 基站箱体结构

可移动基站系统采用活动式箱体机房,基站的外形尺寸严格按照集装箱尺寸设计,在需要时可方便的用标准拖车运输。同时,箱体上配置液压平衡系统、可升降式铁塔及可移动爬梯。

基站箱体采用拼装式结构,各箱板先在工装上分别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按要求

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及创收分配办法

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及创收分配办法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提高全院教职员工参与科技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我院科技服务工作的发展,改善学院的办学、科研条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特制定如下管理与创收分配办法。 一、管理办法: ⒈科技服务的主要内容为:横向科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非学历证书的技术培训)等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可从事的科技服务活动。 ⒉学院所有科技服务合同一律到学院科技工作主管部门登记立项、编号,财务部门据此编号进行建帐,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见附件1)。 ⒊各种科技服务项目均应签订有关合同,该合同院内保留三份,任务接受部门(包括系、信息中心、处室等),科技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各执一份。 ⒋科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和合同执行情况,协助解决项目进程中的有关问题。 5.项目的完成以院财务部门结算工作结束为准,项目完成后才可进行创收分配。此前只能预支必要的项目支出。 二、创收分配方法: ⒈创收金额的核定: 科技服务的创收金额(毛收入)=项目合同金额-项目专用设备购置费和主材购置费-学院资源占用显性成本-以合同形式出现的外单位协作费和鉴定费-税金 ⒉创收金额的分配: ⑴非培训类科技服务:创收金额扣除3%的中介费和5%的管理费(交学院),余下部分学院与部门按2:8分成(即学院提成20%,部门留80%)。 ⑵技术培训类:创收金额扣除3%的中介费,5%的管理费,余下部分学院与部门按4:6分成。 ⒊各部门在所得费用中包干使用。部门应留出包干费中的10%作为部门科技发展基金,该基金使用权归各部门。 ⒋上述创收金中转入校基金部分的数额,60%转作奖励福利基金,30%作校发展基金,10%作科技主管部门开发基金。 5.科技主管部门开发基金的用途与管理: ⑴用作科技主管部门日常办公费、业务费及其它必需的开支。 ⑵用作对外业务往来活动费。 ⑶上述费用开支每年由科技主管部门提出预算,经分管院长审批后,报院财务部门备案,由科技主管部门掌握使用。 6.创收分配的支付程序:先由承接项目负责人(或部门)经科技主管部门核定分配比例,再由院财务部门进行结算,然后再到科技主管部门核准、清项,经主管院长批准后由财务部门支付清帐。 三、本院各部门及所有专职教师或工作人员从事的科技服务项目必须按上述有关规定归口管理,对于未归口管理的项目,学校将不承认项目成果的一切待遇。 为了推动我校科技服务工作的顺利起步,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凡2005年12月31日前在本校科技主管部门登记立项的所有科技服务项目,实行“学校免提成”的优惠政策(显性成本除外)。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技术方案1

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 编写日期:二○一一年七月

目录 一、工程摘要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二)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四、工程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一)工程承担单位简介 (二)人员状况 (三)固定资产和现有建筑设施与配套仪器设备状况(四)专业技术水平 (五)管理体制 五、工程地点选择分析 (一)工程建设地 (二)建设地自然条件 (三)交通条件 (四)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六、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一)工程技术来源和技术水平(二)生产工艺及措施 七、工程建设目标 (一)建设目标及质量水平(二)工程建设任务 (三)工程建设总体布局 八、工程建设内容 (一)工程实施主要内容(二)新增机械化配套设施(三)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 (二)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一)工程建设期限 (二)实施进度安排 十一、土地、规划和环保(一)土地与规划. (二)环保措施 十二、工程组织管理与运行(一)工程建设组织管理

(二)工程运行期组织与管理 (三)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 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分析 (一)效益分析 (二)风险分析 杭州萧山之江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工程 可行性报告 一、工程摘要 本工程根据萧山区畜牧生产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畜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同步

提高为宗旨。通过对现有规模的基础和水、电、交通等和配套设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扩建,防疫、粪污处理等先进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良品系种猪的引进及推广,建设生猪规模化养殖基地(小区)。 工程名称:杭州萧山之江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杭州市萧山区新湾镇四垦十工段 建设年限:二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建设规模:扩建各类猪舍60000平方M、各类附属用房10000平方M;粪污处理利用沼气工程1座;配套建设水、电、道路、防疫等附属工程;购置母猪生产机械设备和动物标识移动智能识读设备等配套仪器设备。 头,饲养总量15头,公猪3000工程建设目标:目标基础母猪75000头,其中存栏杜长大商品猪25000头,出栏50000头。 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地主政府扶持1000万元,杭州萧山之江养殖有限公司自筹5000万元。 运行费用: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行的成本费用预计为600万元,预计全年销售量达8500吨,总收入8000万元。 效益分析:年出栏优质商品猪50000头,年创产值1亿元,年创净利800万元。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智慧交通平台技术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平台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9)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9)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6)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22)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2.5电子监察系统 (26) 2.6行政执法系统 (31) 三、公众服务平台 (3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33) 3.2出行服务系统 (33) 3.3在线呼叫系统 (35) 3.4联网售票系统 (38)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40) 3.6物流信息系统 (41) 四、智能监控平台 (44) 4.1视频监控系统 (45)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52)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53) 4.4可变情报板 (54) 4.5移动执法装备 (55) 五、三大保障体系 (56) 5.1安全保障体系 (56)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56) 5.3运维保障体系 (57)

一、系统架构 金华“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 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

内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1.1短信系统 实现短信的收发;通过统一的短信服务代码对公众提供短信类信息服务,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实现对各个短信应用系统的配置维护;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提供直观有效的监控手段,实现对平台,对各个短信应用有效性的监控。 系统支持通知类和交互类两大类短信内容。允许部署的各应用系统通过本短信应用支撑平台的相关接口进行短信收发的操作,也允许通过短信应用支撑平台使各应用系统与短信发起人之间进行问答式的交互过程并将最终结果反馈给短信发起人的过程。具体功能如下:1)应用系统的短信发送和接收提供支撑服务。 (1)提供标准简捷的接口与已有IT系统连接,方便进行各种应用的二次开发,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2)支持发送和接收。支持群发、定时发送功能。支持短信接收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docx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一级操作试题——D卷 一、Windows基本操作(共10分) ⑴在Winkt文件夹下面建立Exam_D文件夹。 ⑵在同学考号文件夹范围查找“calc.exe”文件,并在Exam_D文件夹建立它的快捷方式,名称为“计算器”。 ⑶将Winkt文件夹中所有以H开头的文件移动到Exam_D文件夹。 ⑷在同学考号文件夹范围查找“Computer.bmp”文件,并将其改名为“计算机.bmp”。 ⑸在同学考号文件夹范围查找Test文件夹,将其移动到Exam_D文件夹。 二、字、表、图混排操作(共20分) ⑴编辑、排版操作 打开Wordkt文件夹下的Wordd.doc文件,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A.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页眉、页脚均为1厘米,16开纸。 B. 页眉文字:“MPEG-7描述接口”,楷体,五号,居中。 C. 排版 将文章标题“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设置为首行无缩进,居中,黑体,三号字,段前距0.5行,段后距0.5行。

D. 文章的正文部分(除文章标题之外的全部内容)左、右都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章,宋 体,五号字。 E. 在文章的最后绘制如图1所示的图形(不包括 图 注),要求: ·椭圆的高2厘米,宽5厘米,填充黄色,线条为红色, 1.5磅。 ·矩形框的高0.8 厘米, 宽3厘米,字体为宋体、5号,居中。 ·将图形组合,并相对于页面居中。排版样文如图2所示。 将编辑后的文档以原文件名存盘。 ⑵表格操作 建立一新文档,制作一个4行6列的表格,并按如下要求调整表格: ·第1列列宽3厘米,其余列宽为1.5厘米。 ·所有行高为固定值1厘米。 ·按右表样式合并单元格。 特征提取 检索工具 标准描述 图D-1 MPEG-7的处理 图D-2 排版

智能交通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第1章概述 1.1 方案背景 1.1.1 物联网产业分析 物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据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应用市场调查,其国内行业市场在数千亿的规模,潜在市场巨大,更具有极大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并作重要指示:“要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将物联网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指示,“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全国各地纷纷行动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重视,被认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有望踏上快车道。 1.1.2 智慧交通行业分析 一、智慧交通系统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目前,物联网民用上除RFID等少数领域,鲜有大规模成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更是行业空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本特征是技术手段落后、部署规划匮乏、商业模式缺位。

某市福利院建设项目可研技术方案

***福利院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设计院 目录 第一章总论4 1.1工程名称与承办单位4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4 1.3工程提出的理由5 1.4建设内容与规模6 1.5实施进度6 1.6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6 1.7社会效益分析和结论6 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必要性8 2.1工程提出的背景8 2.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9 第三章工程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区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工程单位简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场址与建设条件12

4.1场地12 4.2建设条件13 第五章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15 5.1建设理念15 5.2建设内容与规模15 第六章工程技术方案19 6.1工程组成19 6.2建设方案的确定19 6.3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20 6.4总平面布置24 6.5公用工程26 第七章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32 7.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32 7.2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32 7.3治理方案34 7.4绿化36 7.5环境影响评价36 7.6消防及安全37 第八章节能方案分析39 8.1节能的必要性39 8.2能耗分析40 8.3节能措施40 8.4节水措施42 第九章工程管理44 9.1基本要求44 9.2管理总述44 9.3质量管理44 9.4进度管理46 9.5合同管理46 9.6资金管理46 9.7现场管理47 9.8工程实施47 9.9工程实施进度48 第十章工程招投标50 10.1招标原则50 10.2招标范围50 10.3招投标程序50 10.4招标方式53

10.5招标公告发布53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55 11.1投资估算55 11.2融资方案56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57 12.1结论57 12.2建议57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市光荣福利院建设工程 1.1.2工程承办单位 工程承办单位:****市民政局 1.1.3工程拟建地点 工程拟建地点:****市****区****南岸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1)《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9年民政部19号令发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3)《河南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方案v3

永嘉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方案 一. 永嘉智慧交通总体建设任务 1、建设交通指挥中心,统一永嘉县智慧交通所需要的场地、基础设施以及软硬件支撑平台。 指挥中心建设包括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用于日常的监控与应急指挥。另外还需要采购统一的电子地图和地图服务、统一认证、数据交换平台等支撑系统。 2、整合各类交通数据资源,建成“4+1”的数据资源模式。 这里的“4+1”指的是在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交通质监站4个业务单位建设数据分中心,负责采集和整合各类行业管理的基础和业务数据,并由业务单位数据分中心汇总到交通局层面,形成1 个永嘉县交通综合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全县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对外交换数据的功能。 3、建立公路、运管、港航、交通质监四大业务板块行业监管应用系统 在各数据分中心的基础上,针对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交通质监站,分别建设公路管理、道路运输、港航管理、交通工程质监四大业务板块的综合行业监管系统,采用图表、仪表板、电子地图的各种直观方式提供效能、行业管理、行业安全和公众服务等都方面的即时概况,为业务板块和各级工作人员提供即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的反应速度,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4、建立综合智能监控与应急处置平台。 智能交通的监控系统包括“动静结合”两方面监控内容:主要是由基础设施智能监控(静态的客运场站、桥梁、公路、航道和气象等内容的监控)和运载工具智能

监控(动态的两客一危、船舶、出租车、移动终端等内容的监控)组成。 可视化的车船动态位置监控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建立车辆GPS 监控和船舶AIS 监控。GIS 基础应用提供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功能,收集各种道路、隧道、桥梁、客运场站、码头等地理资源信息;整合行业内的GPS 系统资源,包括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快运、危险货物运输车、长途客运车、公交车、移动执法车等车载GPS资源,建立统一的车辆GPS 动态位置监控;据AIS 管理和使用规范,统一接入标准和通讯协议,接入客运船舶AIS 资源,建立船舶AIS 动态位置监控; 建立日渐完备的应急预案库,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联动协调机制,包括对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突发公共事件、抗洪抢险救灾、交通战备保障、节假日运输量激增时期等事件的应急指挥。 5、建立综合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包括公路、运管和交通综合信息辅助决策 采集公路、运管、港航和交通局各个子系统记录的数据,分析其中的相互联系、重点信息的出现频度、数量等,进行深层挖掘研究探究规律,为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统计分析依据; 6、建设公众出行服务平台 实现全县各交通车、船站场在线联网售票,及时提供各类公路、水路交通状况及出行路线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为公众出行提供信息服务,为外来人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交通服务。 以交通服务大集成为理念,集成全县现有所有交通服务,并开发一些新的亮点功能,成为全县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的统一提供者,并通过手机APP、微信、门户网站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便捷、完整、实时、动态的交通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只需要

智能交通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计划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机构 1.1 编制依据 本实施组织计划根据三山区安全监督局的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目前道路设计状况的调查资料,结合以往我公司相似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编制。 1.2 工程概况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控制集成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在社会交通里,安全是首要需保障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监控保安设备,可有效的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直观及时的反映重要地点的现场情况,增强安全保障措施。是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本着网络化、数字化结合实际情况的指导思想。建立一个连接监控中心的支持ADSL传输的网络来传输图像、声音,控制信号和数据等。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室来观看、监督现场情况等相关操作。 现代化管理体现在办公管理自动化,监控管理自动化等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设备,以解决部分人员不足,过多暂用人力资源等诸多问题。 1.2.1 工程位置及规模 现场位于三山区区政府旁边二个路口,本次工程主要是对路口区域进行集中安防监控。 现场主要分2个路口的设备,一个路口的视频监控,另一个路口的视频监控、电子警察。要求实现施工布线美观大方,所有线路全部埋地,本地监控无死角,以及全天候红外夜视监控等功能需求。 1.3 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专门项目组,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确定项目负责人1人,全面协调该项目一切事宜,对该项目范围内发生的一切事宜有决定权和否决权。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及布置 2.1 施工总体部署 本工程的施工要做到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本工程的施工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隐蔽工程的实施,管槽的制作及管材的安装; 第二部分:线缆的敷设与测试; 第三部分:所有网络(摄像头,视频,机柜)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

技术服务工程师薪资结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技术服务工程师薪资结构 篇一:技术服务工程师职位说明书 篇二:腾迅集团技术服务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腾迅集团技术服务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1.目的 为了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技术服务人员有效的职业晋升通道,更好地调动技术服务人员在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过程中的 工作积极性,激发技术服务人员的创造力,稳定技术服务人员队伍,推动公司整体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2.范围 本办法对技术服务人员的内部职称等级、收入构成、考核办法等内容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技术服务人员(包括技术服务主管)。3.定义 技术服务人员指为客户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服务指导、系统性地与客户一起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解决产品在应用方面的投诉、配合公司内部进行应用试验和提出改

进方向、为业务员开拓市场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支持和新产品试用报告、为技术服务人员研发及改进产品提供市场技术信息和提出新产品性能技术要求的技术人员。4.职责 4.1总经理:批准技术服务人员激励体系暂行办法,审批内部职称评定结果。4.2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内部职称评定结果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进行会签。4.3人力资源部:负责内部职称证书发放、工资调整及核算。4.4财务部:监督技术服务人员激励体系暂行办法的实施。 4.5客户服务部:核算技术服务人员首单提成,提供相关服务和咨询。 4.6营销部:分别拟订技术服务人员激励体系暂行办法中涉及其部门的具体规定。4.7内部职称评定小组:由事业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产品经理组成,负责技术服务人员内部职称的评定。涉及被评定者本人时,应采取回避。 5.持证上岗规定 5.1为了保证对外技术服务的质量,从事技术服务岗位的人员最低必须取得公司内部技术服务人员技术员职称,方可单独对外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5.2新进技术服务人员经过实习、跟班,在试用期满一周前必须经过内部职称评定小组评定,最低取得公司内部技术服务人员技术员职称方可转正,否则不得转正。 5.3新进熟练技术服务人员可不设实习期,直接由内部

智慧交通设计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9)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9)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6)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22)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2.5电子监察系统 (26) 2.6行政执法系统 (31) 三、公众服务平台 (3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33) 3.2出行服务系统 (33) 3.3在线呼叫系统 (35) 3.4联网售票系统 (38)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40) 3.6物流信息系统 (41) 四、智能监控平台 (44) 4.1视频监控系统 (45)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52)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54) 4.4可变情报板 (54) 4.5移动执法装备 (55) 五、三大保障体系 (56) 5.1安全保障体系 (56) 5.2标准规保障体系 (56) 5.3运维保障体系 (57)

一、系统架构 “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

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1.1短信系统 实现短信的收发;通过统一的短信服务代码对公众提供短信类信息服务,实现与公众的交流;实现对各个短信应用系统的配置维护;通过简单的配置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提供直观有效的监控手段,实现对平台,对各个短信应用有效性的监控。 系统支持通知类和交互类两大类短信容。允许部署的各应用系统通过本短信应用支撑平台的相关接口进行短信收发的操作,也允许通过短信应用支撑平台使各应用系统与短信发起人之间进行问答式的交互过程并将最终结果反馈给短信发起人的过程。具体功能如下:1)应用系统的短信发送和接收提供支撑服务。 (1)提供标准简捷的接口与已有IT系统连接,方便进行各种应用的二次开发,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2)支持发送和接收。支持群发、定时发送功能。支持短信接

水库补水工程项目可研技术方案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一、项目名称 哨头水库补水工程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东营市城市管理局 三、项目承办单位 东营市城市管理局 四、项目建设地点 北二路以北,西五路以西,哨头村西侧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单位名称:东营市新纪元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丙11820060055 3、资格等级:丙级 4、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地依据和范围 一、可行性研究地依据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 2、国家发改委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地内容和要求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地《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项目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文件 5、东营市城市管理局2011-2015年发展规划 6、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提供地有关部技术基础资料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2、精心设计,保证质量,切合实际,经济合理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设施,节约用地,节省投资 三、可行性研究地范围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地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1、项目提出地背景和建设地必要性 2、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3、工程技术方案

4、环境保护和节能 5、施工进度安排 6、组织管理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三节建设单位概况 2009年12月30日,根据《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营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地实施意见》(东发〔2009〕25号),设立东营市城市管理局(挂东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将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地职责和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地行政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城市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新成立地东营市城市管理局主要承担市政公用事业行业管理、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运行和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四方面职能。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哨头水库补水工程项目由东营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承建,该项目共分两个工程段:1、哨头水库引水设施维修工程,2、哨头水库至五六干合排补水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解决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主要体现在微观的交通信

息采集、交通控制和诱导等方面,通过提高对交通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是由信息采集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各子系统间数据传输与通信等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和路面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运用计算方法(例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计算出较好的方案,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子系统(一般是交通信号控制器),以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达到预设的目标。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通过综合手段,对城市道路通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根据通行情况实时指挥车辆通行顺序、疏导道路拥堵的智能化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

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2020智慧交通总体技术方案 目录 一、系统架构 (3) 二、综合管理平台 (7) 2.1综合运输监管系统 (7) 2.2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12) 2.3安全生产监管系统 (15) 2.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8) 2.5电子监察系统 (18) 2.6行政执法系统 (22) 三、公众服务平台 (23) 3.1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 (23) 3.2出行服务系统 (23) 3.3在线呼叫系统 (25) 3.4联网售票系统 (26) 3.5停车场诱导系统 (28) 3.6物流信息系统 (29) 四、智能监控平台 (31) 4.1视频监控系统 (31) 4.2卫星定位监控系统 (36) 4.3交通流量监控系统 (37)

4.4可变情报板 (37) 4.5移动执法装备 (38) 五、三大保障体系 (39) 5.1安全保障体系 (39) 5.2标准规范保障体系 (39) 5.3运维保障体系 (39)

一、系统架构 ***“智慧交通”建设应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交通局“智慧交通”。将整个智慧交通划分为5个层次。 第一层为感知体层,其主要负责信息采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摄像头、卫星定位设备、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系统、隧道监控设备; 第二层为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交通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CDMA/GPRS/3G无线通信网络。 第三层为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 第四层为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 第五层为应用层,是本期“智慧交通”的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平台、公众服务平台、智能监控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共四个平台。

技术服务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目录 1、总则 (3) 1.1目的 (3) 1.2绩效管理循环 (3) 1.3绩效管理原则 (4) 2、绩效考核组织 (4) 2.1领导小组 (4) 2.2执行部门 (4) 2.3考核周期 (4) 3、绩效管理环节 (4) 4、考核标准、考核者 (5) 4.1考核标准 (5) 4.2考核者 (5) 5、部门考核 (6) 5.1指标确定 (6) 5.2考核评定 (7) 6、部门经营班子人员薪酬与考核 (7) 6.1部门经营班子人员薪酬方案 (7) 6.2部门经营班子人员考核方法 (8)

6.3技术骨干考核方法 (9) 6.4业务人员考核方法 (9) 7、绩效计算 (10) 8、考核结果应用 (11) 9、附则 (11)

1、总则 1.1 目的 本制度旨在有效、规范的推行某公司各业绩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本制度以某公司经营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为指导,以各业绩部门经营管理为基础,通过对业绩、态度等的评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实现某公司业绩的持续改进,并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留用、晋升、加薪、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1.2 绩效管理循环 某公司绩效管理循环如下图所示。

1.3 绩效管理原则 (1)契约化的目标设定原则; (2)评判标准事前约定原则; (3)谁负责谁评价、谁执行评价谁的原则; (4)业绩考核只关注“结果”,不考虑“原因”原则。 2、绩效考核组织 2.1 领导小组 某公司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组成,负责考核政策的制定、异议的仲裁及 考核过程的监督等。 2.2 执行部门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为绩效管理的执行部门,负责绩效管理的组织、培训、资料准备、数据汇总、政策解释、沟通协调、总结等。 2.3 考核周期 某公司绩效考核周期原则上为季度;每个月进行绩效数据反馈并做经营分析汇报,年终进行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评定和执行。 3、绩效管理环节 某公司绩效管理的主要管理环节,如表所示。

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可研技术方案

富硒绿色食品加工技改扩能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工程简况 1.1工程概述 硒元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医学会定为继碘、锌后的第三大微量营养保健素,在人体中具有抗氧化、预防癌变、排毒,提高免疫力等多方面功能,在预防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富硒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富硒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富硒食品于1996年由我国著名营养学专家于若木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卢良恕院土等一批知名科学家,提出,他们一致提倡“要重视富硒食物的开发与生产”主张在农牧产业中,用富硒的饲料喂养家畜家禽,用富硒的肥料种植庄稼、结合其它方法,可以满足我国人群对富硒食品的需求。 在全国71%的区域缺硒的情况下,仅有湖北恩施地区和xxxx

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xx地处XXXX,海拔 2180-292M,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天,气候温和,日照适259,无霜期M毫880年降雨量近. 中,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较为发达,农作物品种齐全。为了开发我县富硒资源,我县于1995年5月28日至6月3日请中科院杨XX教授,在该县川道6乡镇及汉江流域xx、XX、XX、XX等地,就粮油作物、茶叶,畜禽产品等采样化验分析,参照国家GB8304-87等标准,通过检验分析证明:在上述区域内,土壤中均含有硒元素。2008年xx县科技局在全县布点采样689个,经xx学院检验分析,土壤中硒含量在0.3-4.26mg/kg,2006年12月我公司生产的富硒XXXX,富硒五XXXX,富硒XXX产品,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食品中硒含量为 0.5-0.2mg/kg,达到了DB42/211-2002标准,属于富硒食品。因此,我公司以“开发绿色资源产业、精心打造富硒食品、造福人类身体健康”为已任,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系列富硒绿色食品,积极开拓了国内销售市场,形成了产品、市场、资源三位一体的组合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产品内质经过现代科学证明,产品内含物丰富,有机物含量高,且含锌、硒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健康保健功能,深受众多消费者青睐,产品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公司已被xx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

(完整word版)广州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 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8年5月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广州市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广州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由工信委牵头,广州市位列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前十名,荣获智慧城市应用创新奖。《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基本建成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面向新时代,为实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提出的城市发展定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和需求驱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搭建“创新引领、协调运作、绿色集约、开放合作、共享智慧”的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其中,创新引领是驱动引擎,协调运作是内部机制,绿色集约是生态模式,开放合作是产业体系、共享智慧是以人为本。 二、广州市智慧交通概况 1、智慧交通的定位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先决基础条件,关系着城市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人口迁徙,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教用等众多方面,直接引导着城市的构建

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部分,智慧交通已成为“治愈”大城市病、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涵盖“中枢神经”智慧管理、“骨骼血管”智慧产业和“四肢感官”智慧民生三大领域,涉及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处于智慧民生领域的智慧交通,直接支撑引领智慧民生各项智慧服务提质增效,辐射带动智慧产业资源调配、区域布局,为智慧管理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来源和成效反馈,形成智慧城市的“主动脉”。 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中的主要定位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优先、重点建设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慧交通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智慧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智慧交通推动交通运输效率、安全、绿色等方面的提升,为城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交通超速抓拍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建设原则 (1)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 第二章总体框架 (2) 第三章超速违法抓拍系统 (3) 1.系统建设分布 (3) 2.技术选型 (3) 3.系统结构 (4) 4.系统功能 (4) 5.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6)

第一章建设原则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 下面是某企业为技术服务人员制定的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供读者参考。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 一、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人员工作主动性,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售后服务工作,使公司的技术服务在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和规范化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技术服务工作说明 技术服务业务主要分为客户服务和客户开发两部分,二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1.客户服务工作 (1)负责公司管理客户及独立开发客户的耗材、年保、大修、其他产品的销售。 (2)负责管辖区域内管理客户的走访、保养、维修、耗材销售、送货、收款、签订续保合同、大修机的接修、新客户的开发。 (3)客户的分类,保养维修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2.客户开发工作 (1)负责新开发客户的耗材、年保、大修、其他产品的销售。 (2)负责管辖区内的客户开发,包括公司管理客户的二次购机、复印机销售、新机销售、老用户维护、新签年保、回流用户的耗材销售。 3.技术服务人员不得介入签约经销商使用原装耗材的用户,不允许对经销商销售配件、耗材。 三、技术服务人员薪酬构成 1.技术服务人员工资构成:基本工资+奖金。 2.基本工资按照公司工资制度计算,奖金依据技术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得分计算。 3.技术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参照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布的《技术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四、奖金计提方法

1.客户服务团队:所有奖金全部计提到团队,按当月团队可分配奖金总额与团队成员实际考核分值分配团队成员奖金。具体奖金计提方法如下表所示。 客户服务奖金计提方法 2.客户开发团队:所有奖金全部计提到团队,按当月团队可分配奖金总额与团队成员实际考核分值分配团队成员奖金。具体奖金计提方法如下表所示。 客户开发奖金计提方法 五、直销奖励

蔬菜加工项目可研技术方案

报告目录 蔬菜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蔬菜加工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地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地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地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地审批提供方便。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 1.1.3 项目拟建地点 1.1.4 项目建设内容 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北京华灵四方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1.6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5)国家计委发布地《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现行财税制度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地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地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地结论。 1.2.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2 厂址 1.2.3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2.4 环境保护 1.2.5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6 项目建设进度 1.2.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9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本项目产品符合国家节能政策 (2)工艺技术国内领先 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生产技术,采用节能设备,污染少,能耗低,而且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以满足下游市场对产品地质量要求。产品市场空间广阔,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企业具有很大地发展空间。 (3)本项目所在地拥有丰富地资源、稳定地电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较好,是建设项目地较好地点。 (4)本项目财务评价分析主要指标均超过行业相同规模企业,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较好,并具有一定地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能保持企业地平稳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