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8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8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8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9章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解释失业的分类、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成因以及效应,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总需求管理的效果。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或者货币价值的持续下降过程。理解通胀可以有以下层次:首先,通货膨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期价格波动。其次,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少数产品的价格上涨。其三,可以从价格或货币角度观察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可以度量的。 1%100-基期物价水平 预测期物价水平?=π在中国,用1-CPI =π表示。 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利用AD-AS 图形分析) 1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货太少。政府扩张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大。通常是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如图: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垄断以及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叫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如图: 3结构型通货膨胀: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由于生产率差异而

导致的通货膨胀。 4输入型通货膨胀 在开发经济条件下,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贬值率加外国通货膨胀率。可以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一价定律推导出这一结论。在市场统一、产品同质等假设下,由于有P e P * =,即产品在国内的价格,等于汇率乘以外国价格。那么就有: ' +'='*P e P 假设经济完全开放,一国在2009年货币贬值率为5%,外国通货膨胀率为10%。2009年名义GDP 为40万亿元,可以计算该年的实际GDP 。联系2009-2012中国的通货膨胀事实,说明导致该时期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三 通货膨胀的效应 1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1)通货膨胀将会产生通货膨胀税,所以通货膨胀对政府有利,对私人不利。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知识

1菲利普斯曲线 (1)基本定义: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横轴U代表失业率,纵轴G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A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C点失业率高时(大于5)通货膨胀率就低(小于3),当A点失业率低(小于B、C)时通货膨胀率就高(大于3)。SPC表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LPC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表达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 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 这条曲线环呈现为略向左上方倾斜、位势较低、且较为扁平的形状。“向左上方倾斜”,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为反向变动关系;“位势较低”,说明货币工资变化率处于较低水平;“略”向左上方倾斜和“较为扁平”,说明货币工资变 化率的变动幅度不大。 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

气化炉烘炉方案

60万吨/年醋酸项目一期工程20万吨/年醋酸项目(第一阶段30万吨/年甲醇) 气化炉烘炉方案 气化炉原始烘炉方案 1、编制目的: 1)规范烘炉操作,保证气化炉的正常投运;

2)防止烘炉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耐火砖受损而影响耐火砖使用寿命。 2、编写依据: 1)天辰设计院的PID图,以及现场设备、管道实际施工情况; 2)《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 2)预热烧嘴使用说明书; 4)耐火砖厂家提供的烘炉曲线图。 3、职责分工: 1)工艺人员负责管线、阀门的确认; 2)设备人员负责检查气化炉炉砖的砌筑质量; 3)仪表人员负责阀门、联锁的调试。 4、烘炉的要求: 1)气化炉的升温及恒温严格按厂家提供的速率进行; 2)严格控制气化炉液位及抽引器的抽负力,防止回火和温度大幅波动。 5、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1)所有相关设备和管线都已做过强度,气密性试验,并经过清洗和吹 扫合格。 2)所有相关的控制阀,止逆阀安装正确,动作准确。

3)相关仪表、电气检查合格,DCS具备烘炉条件。 4)相关单体试车进行完毕。 5)用于开车用的通讯器材、工具、消防、气防器材已经准备就绪。 6)对现场做清理工作,特别是易燃、易爆品不得留在现场。 7)检查盲板情况,凡是临时盲板已拆除,操作盲板已就位。 8)确认气化炉表面温度计、烘炉热偶经调校合格,误差不大于10℃, 并能投入使用。 9)再次核查各记录档案,证实各项工作准确无误,具备烘炉条件。 10)气化炉砌筑结束,已经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11)烘炉方案已经审批,操作人员已经掌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2)烘炉用的水、电、1.3MPa(G)蒸汽、仪表空气已经具备条件。 13)记录报表齐全,升温曲线绘制完毕。 14)气化炉炉口闷炉用炉盖已制好(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 15)做水分布实验,使下降管布水均匀。 6、烘炉步骤与方法: 6.1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开车前,联系调度,引来外界区的新鲜水、循环水、电、蒸汽、燃料气等到气化工段各线总阀前。具体如下: 1)联系调度送工业循环水、新鲜水、消防水至气化岗位。 2)联系调度通知电气,给气化框架送照明电源,渣池泵送电。 3)联系调度通知电厂送1.3MPa(G)低压蒸汽至气化岗位手阀前。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

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的一条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后经萨缪尔森、索洛和奥肯等学者的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现今人们一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三种指标的两种相互关系:一是通货膨胀率(INF)和失业率(UNE)之间此消彼长,二是GDP增长率和失业率(UNE)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然而菲利普斯曲线并不是个绝对的真理,其对现实中很多经济事实解释无力,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失灵。西方学者对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第一次深刻体验就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即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交织在一起,这与上述菲利普斯曲线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截然相反的。而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即“高经济增长、高通胀压力和低就业矛盾”。因此,结合新一轮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在保证经济增长、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前提下,进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1998年至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但由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调控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和转轨等诸多因素,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也日渐沉重,菲利普斯曲线失灵日益凸显。 根据数据,绘制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和产出—失业菲利普斯曲线发现1998—201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形状是呈异状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且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并不符合INF与UNE(用UUR代表)、GDP与UNE之间均呈相互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规律。这就意味着在这几年间我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失灵的。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与我国目前所真正面临的失灵程度是有差距的,实际上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的程度远甚于此。这是因为以上分析利用的城镇失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不能代表真正事实上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综上,我国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指标并不能组成一条正规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不符合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GDP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的关系。因此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失灵毋庸置疑。 菲利普斯曲线失灵突显出两大难题:通货膨胀和失业。其中通货膨胀问题的逐步解决主要依赖于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如通过抛售债券、提高利息率、准备金率等手段减少市场上货币流通量,降低通货膨胀。而另一难题即失业问题的解决则显得更棘手些,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瓶颈,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却又难以摆脱的实际问题。 造成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增长但也附带高失业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引发失业增加。 2)经济体制改革使就业岗位减少。 3)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对就业规模造成一定影响。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一大表现就是“知识性失业”的出现,也即高学历人才失业现象逐步增加的趋势。 可以说在过去的九年里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制度体系,政府在挖掘潜力促进就业方面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多,每年有大量的新生

《经济学》第八章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第八章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 一、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也被称为通货膨胀率。要想计算某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就用该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除以该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这种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叫做结构性通货膨胀。 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 充分就业:指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 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二、选择题 1、通货膨胀是(A)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奥肯定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 二、单选题 1.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 A. 温和的通货膨胀 B. 奔腾的通货膨胀 C. 超级的通货膨胀 D. 恶性的通货膨胀 2. 根据古典理论,通货膨胀主要是() A. 总供给不足的结果 B. 经济周期的结果 C. 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D. 工会过高的工资要求和价格管制的结果 3.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是() A. 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B. 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总需求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C. 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 一般的说,通货膨胀会使() A.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B. 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 C.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 D. 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5. 具有垄断能力的部门为谋求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

A.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B. 结构性通货膨胀 C.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D. 以上都不对 6. 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 降低工资 B. 减税 C. 减少基础货币投放 D. 解除垄断组织 7.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解决()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D. 以上都不对 8、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8% D、5% 9如果2000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5,2001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9,那么,2001年通货膨胀率是:() A、4、2% B、5、9% C、6、25% D、11、2% 10.当经济中只存在()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 A、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需求不足型失业。 11. 自然失业率()。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12.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气化炉烘炉方案

气化炉烘炉方案

60万吨/年醋酸项目一期工程20万吨/年醋酸项目 (第一阶段30万吨/年甲醇) 气化炉烘炉方案 气化炉原始烘炉方案 1、编制目的: 1)规范烘炉操作,保证气化炉的正常投运;

2020年4月19日

2)防止烘炉过程中出现意外,导致耐火砖受损而影响耐火砖使用寿命。 2、编写依据: 1)天辰设计院的PID 图,以及现场设备、管道实际施工情况; 2)《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2)预热烧嘴使用说明书;4)耐火砖厂家提供的烘炉曲线图。 3、职责分工: 1)工艺人员负责管线、阀门的确认; 2)设备人员负责检查气化炉炉砖的砌筑质量; 3)仪表人员负责阀门、联锁的调试。 4、烘炉的要求: 1)气化炉的升温及恒温严格按厂家提供的速率进行; 2)严格控制气化炉液位及抽引器的抽负力,防止回火和温度大幅波动。 5、烘炉前应具备的条件: 1)所有相关设备和管线都已做过强度,气密性试验,并经过清洗和吹扫合格。 2) 所有相关的控制阀,止逆阀安装正确,动作准确。 3) 相关仪表、电气检查合格,DCS具备烘炉条件。 4) 相关单体试车进行完毕。 5) 用于开车用的通讯器材、工具、消防、气防器材已经准备就绪。

6) 对现场做清理工作,特别是易燃、易爆品不得留在现场。 7) 检查盲板情况,凡是临时盲板已拆除,操作盲板已就位。 8) 确认气化炉表面温度计、烘炉热偶经调校合格,误差不大于 10C,并能投入使用。 9) 再次核查各记录档案,证实各项工作准确无误,具备烘炉条件。 10) 气化炉砌筑结束,已经办理中间交接手续。 11) 烘炉方案已经审批,操作人员已经掌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2) 烘炉用的水、电、1.3MPa( G)蒸汽、仪表空气已经具备条件。 13) 记录报表齐全,升温曲线绘制完毕。 14) 气化炉炉口闷炉用炉盖已制好(密封性能好,安装方便)。 15) 做水分布实验,使下降管布水均匀。 6、烘炉步骤与方法: 6.1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开车前,联系调度,引来外界区的新鲜水、循环水、电、蒸汽、燃料气等到气化工段各线总阀前。具体如下: 1) 联系调度送工业循环水、新鲜水、消防水至气化岗位。 2) 联系调度通知电气,给气化框架送照明电源,渣池泵送电。 3)联系调度通知电厂送1.3MPa (G)低压蒸汽至气化岗位手阀前。4)联系槽车,运柴油至锅炉柴油贮罐内,以备升温预热用。 5)联系调度送燃料气(液化气)至气化岗位总阀前。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作者: ————————————————————————————————日期: ?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1997年11月) 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所必须把握的两大重要经济关系,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问题。本文旨在探讨:(1)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在中国是否存在(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人持否定观点)。(2)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形。(3)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及其变形有何重要政策含义。 一、三种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形 为了清晰地阐明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以及它会发生怎样的变形。 (一)表明三对经济变量关系的三种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三种表达方式,表明三对经济变量的关系。 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A·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见图1中实线)。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原载《管理世界》1997年第6期。 -1- 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货币工资变化率下降。于是,这条曲线表现为一条先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然后再由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的曲线环(见图1中虚线

烘炉曲线图复习过程

烘炉曲线图

2#高炉烘炉曲线 烘炉操作: 1、采用热风炉烘炉,烘炉曲线的温度控制以热风温度为准。 2、烘炉废气先由炉顶放散排出。 3、烘炉初期操作: a、开始送风时,务必先由混风管送入(混风调节阀、混风切断阀事先已全开),然后根据烘炉曲线对风温要求,决定是否经热风炉送风。 b、若需经热风炉送风时,其操作步骤是:开热风阀、开冷风闸阀,然后根据需要手动缓缓开启冷风调节阀(蝶阀),将风温调至所需水平。 c、初始风量可使用1000m3/min,然后可将风量加 2000m3/min,风量调节幅度不宜过大,一般每次增减 100m3/min为宜. D、风量已加至额定风量,风温稳定在150℃左右1小时即可开始按曲线升温。

4、烘炉风量的调剂应满足烘炉曲线和炉顶温度的要求,400℃前,按曲线控制风温,以顶温不大于300℃为原则,争取用较大的风量(参考风量1800-2000m3/min)。 5、在炉顶温度、气密箱温度低于上限的情况下,在保持规定烘炉温度的同时,应争取使用较大的风量,以加速干燥过程。 6、严格控制炉顶温度和气密箱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炉顶温度超过300℃和气密箱温度超过65℃。 7、如果发现冷却器漏水,立即查清漏水部位,及时处理。 8、可关闭一个炉顶放散,轮换进行。 9、每班记录炉顶膨胀位移标记的情况。 10、烘炉结束时间的最终确定,应视实际烘干程度而定: a、各排气孔不在有水气排出,且已持续一段时间; b、废气的湿度比较稳定,接近大气湿度(差值小于 2g/m3),如果达不到烘炉结束标准,烘炉时间顺延。 烘炉要求: 1、经检查各准备工作到位,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由烘炉小组组长下达烘炉指令,高炉当班工长通知生产调度室联系鼓风站、热风炉等部门进行烘炉。 2、开一个炉顶放散,烘炉后每隔4小时倒换一次,先开后关。 3、烘炉开始先冷风吹扫2小时后,全开混风大闸和混风调节阀,用冷风阀的开度调剂风温,在冷风阀未全开之前,严禁用混风调节阀调剂风温,风温达到一定值且冷风阀全开后方可用混风调节阀调剂风温。 4、烘炉期间,炉顶温度不大于300℃,超过时应调剂风量来控制。 5、严格按烘炉曲线进行,控制温度波动±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

第一章引言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吸引了一些重要经济学家的关注。在一定的时间社会往往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如果财政政策决策者货币政策制定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扩大总需求,使得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那么在短期内可以扩大总需求并增加就业,但这样却会导致更迅速的物价上涨。如果决策者通过减少总需求,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就可以降低通货膨胀,但需要以短时间的低产量和高失业为代价。而菲利普斯曲线正是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一条曲线[1]。 稳定物价和降低失业率是政府经济决策者的主要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如何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保持更加适当的短期平衡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味的追求高GDP增长率,虽然可以增加就业,但必然会导致高通货膨胀率。对于我国目前而言正处于高通胀与高失业双重压力下,如果采取扩张型财政政策,就业压力虽然可以有所缓解但物价会持续上涨,人民生活压力将会变大。因此我国要从当前基本国情出发,适当放缓经济发展速度,稳定物价,提高就业。因此,只有在依据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才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第二章菲利普斯曲线概述 2.1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概况 一、菲利普斯曲线概述 菲利普斯曲线刚开始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实际情况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1]。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而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曲线。如图1 所示。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低,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的相关关系[2]。 二、理论模型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预期的通货膨胀;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即周期性失业)以及供给冲击。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 上式中是表示通货膨胀周期性失业反映程度的参数,负号说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反向变动的。 2.2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修正和理论发展 1967年以费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定。费里德曼认为从长远看失业率终归会回到自然失业率,因此从长远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指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直线。根据适应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分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中通过适当提高通货膨胀率可以降低失业率,也就是说在短期中宏观经济政策是有效的。而在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直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变化的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2所示。 费尔普斯于1968年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质疑,他指出失业率不仅与通货膨胀率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费尔普斯认为不管失业率处于怎样的水平,如果人们和企业预期通货膨胀会上涨,他们就会希望获得更高

9章菲利普斯曲线

9章菲利普斯曲线

第九章 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解释失业的分类、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成因以及效应,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总需求管理的效果。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衡量 1如何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过程或者货币价值的持续下降过程。理解通胀可以有以下层次:首先,通货膨胀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短期价格波动。其次,通货膨胀是指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是少数产品的价格上涨。其三,可以从价格或货币角度观察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是可以度量的。1%100-基期物价水平 预测期物价水平?=π在中国,用1-CPI =π表示。 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利用AD-AS 图形分析) 1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 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货太少。政府扩张性

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大。通常是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如图: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垄断以及经济活动中投入要素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叫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如图: 3结构型通货膨胀: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由于生产率差异而导致的通货膨胀。 4输入型通货膨胀 在开发经济条件下,一国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贬值率加外国通货膨胀率。可以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一价定律推导出这一结论。在市场统 一、产品同质等假设下,由于有P e P * =,即产品在国内的价格,等于汇率乘以外国价格。那么就有: '+'='*P e P 假设经济完全开放,一国在2009年货币贬值率为5%,外国通货膨胀率为10%。2009年名义GDP 为40万亿元,可以计算该年的实际GDP 。联系2009-2012中国的通货膨胀事实,说明导致该时期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因素。

宏观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也是许多国家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对其成因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各种效应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的定义与衡量 1.有关失业的概念 (1)就业人口:有工作的成年劳动力。 (2)失业人口:劳动力中想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 根据ILO的定义,失业人口是指在某个年龄以上、在特定考察期内没有工作而又有工作能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 (3)劳动力: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包括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和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是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总和。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4)非劳动力:人口中除了劳动力人口之外余下的部分。 如孩子,全日制学生、退休者、家务劳动者、残疾人。 2. 失业的衡量与统计 (1)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是反映经济发展“睛雨表”的三个最重要指标之一。 (2)失业的统计:①随机抽样调查 ②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 二、失业类型 1. 周期性失业(有效需求不足失业) (1)定义:指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2)起因: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 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总需求不足,产出下降,经济中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少于劳动力供给量而引起的失业。是一种非自愿失业。 (3)特点:这种失业与经济的短期繁荣与收缩密切相关。是短期问题。 2. 摩擦性失业 (1)定义: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人们想换工作或找新工作,但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如转业困难、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等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原因:劳动者想换工作,但劳动者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厂商找到合适的劳动者都需一定的时间。劳动者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过程中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3)特点:①短期性,过渡性。 ②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③任何时候都存在,不可避免,不影响充分就业的实现。 3. 结构性失业 (1)定义:经济结构变化了,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上出现了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即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3 陈彦斌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 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该模型推广了G ordon(1996)的三角模型和G alíand G ertler (1999)的混合模型等经典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本文使用中国数据 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采用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经验研究结果 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比G M M估计更具有稳健性。在通胀 的四个决定因素中,通胀预期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最显著,通胀惯性次之,需求拉动排第三, 而成本推动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新凯恩斯主义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 预期 宏观经济 一、引 言 菲利普斯曲线自从被Phillips(1958)提出以来,就在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和通货膨胀预测这两个领域同时扮演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重要角色。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取舍关系,这种取舍关系一方面被用于构建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的总供给曲线,另外一方面被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预测通货膨胀水平。 50年来,菲利普斯曲线理论逐渐完善,许多里程碑式的模型被提出来用于刻画通胀的产生机制。建立在自然失业率和奥肯定律基础之上的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是过度总需求和预期两方面的因素。G ordon(1996)提出的“三角”菲利普斯曲线认为,影响通胀的因素可以归纳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惯性三种因素。G alí和G ertler(1999)所提出的混合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影响通胀的主要因素有超额总需求、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 现实情况中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最为常见的产生机制有如下四种。第一种是需求拉动型,即总需求过度增长,“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第二种是成本推动型,即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第三种是通胀惯性,即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第四种是通胀预期,即经济参与者做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形成通胀预期,从而导致当前价格水平的增加。 然而迄今,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发展中还没有同时概括通胀的四种基本决定因素的模型,因此建立同时包含影响通胀四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有必要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显著优点之一就在于其采用动态一般均衡方法,为传统凯恩斯理论增加了微观基础。本文将在Calv o(1983)、G alí和G ertler(1999)的交错定价模型基础之上,加入成本推动冲击(石油供给冲击),通过厂商的最优化行为导出菲利普斯曲线,并对通货膨胀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赋予微观含义。 3 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cyb@https://www.wendangku.net/doc/4e11532213.html,。本文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奥尔多中心联合课题阶段性成果和中国人民大学985课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讨论班参与人员提出的有益评论,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但文责自负。

《资产评估》第七章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1]甲企业进行评估,有关资料如下: ?①账面债券投资50 000元,是另一企业发行三年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年利率15%,单利记息,评估时点距到期日两年,当时国库券利率为12%。经评估人员分析调查,发行企业经营业绩较好,两年后有还本付息的能力,风险不大,故取2%风险报酬率,以国库券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折现率为14% ?②甲企业拥有A企业非上市普通股10 000股,每股面值1元。在持股期间,每年红利一直很稳定,收益率保持在20%左右,经评估人员了解分析,股票发行企业经营比较稳定,管理人员素质及能力较强,今后收益预测中,保持16%的红利收益是有把握的。对折现率的确定,评估人员根据发行企业行业特点及宏观经济情况,确定无风险利率为8%(国库券利率),风险利率为4%,则折现率为12%。 ?③甲企业拥有B厂100万股累积性、非分享性优先股,每股面值100元,股息率为年息17%,评估时,国库券利率为10%,评估人员在B厂进行调查过程中,了解到B厂的资本构成不尽合理,负债率较高,可能会对优先股股息的分配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评估人员对甲企业拥有的B厂的优先股票的风险报酬率定为5%,加上无风险报酬率10%,该优先股的折现率(资本化率)为15%。 ?④甲企业两年前曾与C企业进行联营,协议约定联营期10年,按投资比例分配利润。甲企业投入现金10万元,厂房建筑物作价20万元,总计30万元,甲占C企业总资本的30%。期满时返还厂房投资,房屋年折旧率为5%,残值率5%。评估前两年利润分配情况是:第一年净利润15万元,该企业分得4.5万元;第二年实现净利润20万元,甲企业分得6万元。目前C企业生产已经稳定,今后每年收益率20%是能保证的,期满厂房折余价值10.5万元,尚有8年经营期。经调查分析,折现率定为10%。 ?要求:计算甲企业的评估值。 ?解:(1)债券到期值=50 000×(1+3×15%)=72 500(元) ?债券评估值=72 500×(1+14%)-2=72 500×0.7695=55.789(元) ?(2)非上市普通股评估值=16%×10 000÷12%=13 333(元) ?(3)优先股评估值=100×100×17%÷(10%+5%)=11 333(万元) ?(4)对C企业投资评估值=300 000×20%×5.3349+105 000×0.4665=369 076.5(元) ?(5)甲企业评估总值=55 789+13 333+113 330 000+369 076.5=113768198.5(元) ?[案例分析2]甲企业许可乙企业使用其生产可视对讲电话的专利技术,已知条件如下:甲企业与乙企业共同享用可视对讲电话专利,甲乙企业设计能力分别为150万部和50万部:该专利为甲企业外购,账面价值100万元,已使用4年,尚可使用6年,假设前4年技术类资产累计价格上涨率为15%;该专利对外许可使用对甲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失去垄断地位,市场竞争会加剧,预计在以后6年,甲企业减少收益按折现值计算为50万元,增加研发费用以提高技术含量、保住市场份额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20万元。 ?要求:(1)专利与专有技术有什么不同? ?(2)请评估该项专利许可使用的最低收费额(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失业的类型与降低失业率的对策,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与失业率 失业——是指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适龄劳动者。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其公式: 失业率 以美国为例: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 (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2)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3)第三,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4)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 2.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说达到的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又称为长期均衡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失业的分类 1.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都把这类失业归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现代经济学家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成这样一些类型:

加热炉烘炉操纵说明

加热炉烘炉操作说明 全部炉顶、炉墙均采用浇注料整体浇注结构。浇注料在工作中热稳定性好,高温强度高,抵抗机械作用和气体冲刷的能力强,严密性好,优点很多。但是,浇注料低温强度低,特别是新浇注完后与炉顶吊挂砖结构相比,浇注料所含水份大,须经烘烤缓慢排出,所以烘炉升温时要十分当心。众所周知,水在蒸发时体积会增大一千倍,如不能顺利排出,压力积聚,可达到相当高的数值,往往会造成炉体浇注料剥落,开裂甚至大块崩塌。所以对于这种材料的炉衬烘烤要给予高度重视。烘炉过程一定要严格按制定的烘炉曲线进行,常温至350℃的烘炉阶段要特别注意,升温速度不应过快,保温时间要足够,在此温度区间决不允许明火冲到炉体浇注体表面。实践证明,凡能严格按烘炉曲线进行烘炉操作的,烘炉后浇注体光洁完整,能确保长期使用。 1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烘炉前必须按有关的规程,规范或设计要求对装出料设备,步进机构及其液压系统,炉用附属设备,光电管及各种限位开关等检测与控制元件,金属结构,炉体砌筑及空气管道,煤气系统,供排水系统,水封槽及水封刀,汽化冷却系统(详见北京院热力专业说明),热工仪表等的安装情况,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确认各项事宜均已合格后,方可开始烘炉。 (1) 对炉内外装、出料辊道,装料推钢机,炉内缓冲挡板,控制钢坯定位的光电管,炉子的步进机构及其液压系统,润滑油系统,PLC操作控

制系统等进行检查合格,并进行单机试车和模拟联动试运转合格,随时准备使用。 (2) 炉子装料炉门,出料炉门已调整完毕,炉门升降机构操作停位准确,侧开炉门运转灵活,关闭时严密。 (3) 炉子供排水系统已安装并经试压合格,炉子净环水系统已安装检验合格,浊环水采取有效的临时措施,测量仪表调整合格,各水冷构件的冷却水畅通,流量调整均匀。与车间冲渣沟相连的排水系统畅通,烘炉开始时,冷却水系统应立即投入运行,烘炉过程中不得中断。 (4) 确认加热炉汽化冷却系统检查合格,已经充水完毕,进入调试阶段。 (5) 风机已经通过试运转合格,风机进、出口的阀门开关灵活。 (6) 烘炉前应对燃烧控制系统,炉压控制系统等热工仪表和各种调节设备进行安装检查,并确认调整完毕,操作灵活,指示正确,控制灵敏,符合要求并随时准备使用。烘炉过程一开始,炉温,风温,煤气温度,烟气温度测量及记录的仪表应投入运行,随着炉子升温至800℃以上的高温,再进行仪表的热调试,自动控制装置逐步投入运行。 (7) 烟道转动阀门转动灵活,开闭方向与闸门座上的标记相符。烘炉,点火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烘炉过程中先手动调节阀门到合适的开启度,待炉温升至800℃以上时再接到自动控制的执行机构上,进行炉压调节。 (8) 对炉膛和烟道内进行检查,清除施工中的一切遗物,特别要注意清理水封槽内,绝不允许有杂物。 (9) 炉子周围及炉底操作坑内环境清洁整齐,特别是操作坑四周的排水沟内的杂物必须清除,排水沟与车间冲渣沟相连的管道必须畅通。

中国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

概述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研究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早是由菲利普斯(Phillips,A.W.)1958年在英国《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联合王国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和失业的关系:1861—1957年》的著名文章中提出,他认为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建立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的研究表明工资的增长率是失业率的递减函数即通常所说的原始菲利普斯曲线。从图形上看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表现形式为以失业率为横轴、工资增长率为纵轴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负斜率曲线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二者呈负相关关的变动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工资增长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工资增长率则上升。由于模型体现为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通常被称为“失业——工资”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1-1 (二)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 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希就菲利普斯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他在1960年的著作《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分析》中提出了过度需求理论。他通过供求理论来解释劳动市场,当劳动需求超过劳动供给时工资上升,并且需求相对于供给越大工资上升越快;反之需求相对于供给

越小工资下降越快,即他认为工资变动是由劳动市场失衡引起的。李普希的基本思想是:工资的增长可以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过度需求来解释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过度需求又由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这样工资增长率的变动和失业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就在该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在经过利普西从理论上加以阐释后如何为经济政策所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这一点上萨缪尔森和索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在《达到并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问题: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中提出了“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萨缪尔森和索洛以物价上涨率代替了原菲利普斯曲线中的货币工资变化率这条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二者亦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上升;在经济波动的回落期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率下降。 (三)菲利普斯曲线新形式 1、“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美国经济学家奥肯(1962)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条曲线表明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时物价上涨率亦上升;当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时物价上涨率亦下降。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经济波动的上升期随着需求的扩张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上升物价上涨率随之上升;经济波动的回落期随着需求的收缩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下降物价上涨率随之下降。 2、货币主义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货币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1968)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他认为短期的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长期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它表明在长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 3、理性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卢卡斯(1972)发表了《预期及货币中性》他指出公众采取的预期方式是理性预期而不再是适应性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长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第七章

第七章 案例分析 【案例7.1】 为了研究1955—1974年期间美国制造业库存量Y 和销售额X 的关系,我们在例7.3中采用了经验加权法估计分布滞后模型。尽管经验加权法具有一些优点,但是设置权数的主观随意性较大,要求分析者对实际问题的特征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下面用阿尔蒙法估计如下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t t t t t t u X X X X Y +++++=---3322110ββββα 将系数i β(i =0,1,2,3)用二次多项式近似,即 00αβ= 2101αααβ++= 210242αααβ++= 210393αααβ++= 则原模型可变为 t t t t t u Z Z Z Y ++++=221100αααα 其中 3 212321132109432---------++=++=+++=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X X X Z X X X Z X X X X Z 在Eviews 工作文件中输入X 和Y 的数据,在工作文件窗口中点击“Genr ”工具栏,出现对话框,输入生成变量Z 0t 的公式,点击“OK ”;类似,可生成Z 1t 、Z 2t 变量的数据。进入Equation Specification 对话栏,键入回归方程形式 Y C Z0 Z1 Z2 点击“OK ”,显示回归结果(见表7.2)。 表7.2

表中Z0、 Z1、Z2对应的系数分别为210ααα、、的估计值210? ??ααα、、。将它们代入 分布滞后系数的阿尔蒙多项式中,可计算出 3210????ββββ、、、的估计值为: -0.522)432155.0(9902049.03661248.0?9?3??0.736725)432155.0(4902049.02661248.0?4?2?? 1.131142)432155.0(902049.0661248.0????661248.0??2101 2101 2101 00 =-?+?+=++==-?+?+=++==-++=++===αααβαααβαααβαβ 从而,分布滞后模型的最终估计式为: 32155495.076178.015686.1630281.0419601.6----+++-=t t t t t X X X X Y 在实际应用中,Eviews 提供了多项式分布滞后指令“PDL ”用于估计分布滞后模型。下面结合本例给出操作过程: 在Eviews 中输入X 和Y 的数据,进入Equation Specification 对话栏,键入方程形式 Y C PDL(X, 3, 2) 其中,“PDL 指令”表示进行多项式分布滞后(Polynomial Distributed Lags )模型的估计,括号中的3表示X 的分布滞后长度,2表示多项式的阶数。在Estimation Settings 栏中选择Least Squares(最小二乘法),点击OK ,屏幕将显示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3)。 表 7.3 需要指出的是,用“PDL ”估计分布滞后模型时,Eviews 所采用的滞后系数多项式变换不是形如(7.4)式的阿尔蒙多项式,而是阿尔蒙多项式的派生形式。因此,输出结果中PDL01、PDL02、PDL03对应的估计系数不是阿尔蒙多项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