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第二章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了基础。

二、重点和难点:

1.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

2.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的评价;

3.百日维新述评。

三、计划课时:2课时

随着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4)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调兵各处镇压,但群众斗争彼伏此起,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进程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1843年,洪秀全开始创立拜上帝会。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2)金田起义后,势如破竹,迅速发展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太平军在进军的征途中,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焚烧衙门、粮册、田契、借券,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太平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以衣物散给贫民……谓将来概免租赋三年”。这使太平军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定都后北伐、西征,很快达到全盛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

(1)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

(2)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3)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4)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竞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太平天国起义者们想要建立一个以“天王”为首的农民政权。但是,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的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建专制政权演变的。

1.天京事变的发生及危害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思想在蜕化,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太平天国诸王在建都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立豪华府邸。杨秀清“自恃功高,一切专擅”。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1856年8月,杨秀清借“天父下凡”,逼天王到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表面答应,但回府后立即密令韦昌辉、石达开火速返回天京。

韦昌辉在接到密令后,立即率精兵赶到天京将杨秀清及其眷属杀死。

11月底,石达开回到天京。洪秀全命他提理政务,但又处处牵制,引起石达开的不满。1857年6月,石达开带走太平军的二十万精锐部队,脱离了太平天国,孤军作战。由于没有建立根据地,粮食、武器等补给困难,军心逐渐涣散。1863年5月,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顺场)陷入清军包围被消灭。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2.进行力挽危局的苦斗但无力回天

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在1859年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但是,这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将领们都“各顾自己,不顾大局”。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未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大肆封王,从而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洪秀全本人的保守和迷信思想也越来越严重。他信天不信人,处理军政事务强调“认实天情”。当天京被湘军包围时,他拒绝了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新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

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英勇的斗争。

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

1.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2.不能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保留了封建纲常伦理原则

开始时,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后来,他们对儒学的态度有所变化,主张将《四书》、《五经》删改后加以利用。不过,删去的主要是与太平天国宗教不相容的内容,而把儒学中的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

4.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这是正确的。但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1.洋务派阵营的构成

(1)以奕䜣为代表的满族中央权贵派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

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其中奕䜣集朝廷大权于一身,倚靠着文祥、宝鉴、董询等人为左右手,并开始重用汉族官僚。

(2)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实力派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所谓清王朝的“四大中兴名臣”,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奕䜣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俄国是“肘腋之忧”,英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2.洋务派的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二)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兴办军用工业以自强

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2.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这些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舰船八九十艘。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拥有舰艇20多艘,这支舰队一直归李鸿章管辖。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2.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有关近代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地理的自然科学书籍,内容浅近,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持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洋务派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企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仰赖外国,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造出的枪炮轮船有的质量低下。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其管理也是由政府“专派大员,用人理财悉听调度”,商人并无发言权,往往还要承担企业的亏损。企业内部极其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恶习。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维新运动的背景条件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学。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于1898年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2、维新派的活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即:

(1)向皇帝上书如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

(2)著书立说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3)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4)设学堂重要的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等。

(5)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当时,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斥之为“异端邪说”,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

人”、“士林败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有的人甚至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

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提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谭嗣同指出:“君,末也;民,本也。”严复甚至认为,国家是“民之公产”,王侯将相不过是“通国之公仆隶”,而专制帝王则是“窃国者耳”。他们又认为,“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为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士绅争取政治地位。只有君主立宪制度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治国之大经”。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三纲五常绝对不能触动。

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针对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口号,维新派一针见血地驳斥道:“牛体安能马用”?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百日维新的内容

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富有爱国心、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无实权的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百日维新”。其内容归纳起来,包括下列数端:·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等政治主张。这些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改良方案。

2.百日维新的失败

(1)慈禧太后控制用人大权

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改革,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光绪皇帝所颁布的新政命令,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们的抵制,大多未能付诸实施。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的守旧势力力图对维新派进行反击和镇压。

(2)袁世凯告密促发政变

(3)光绪皇帝被囚禁于中南海赢台

经过密谋策划,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

(4)"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谭嗣同则拒绝了要他出走日本的劝告,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6人同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临刑前,谭嗣同引颈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了为改革维新以死相拼、勇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

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又怎能不失败?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以君权雷厉风行”,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让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代表参加政权,逐步实现君主立宪。在变法步骤上,他们主张渐变、缓变。在经济上,他们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出封建思想的权威孔子的旗帜,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维新派尖锐地揭露了沙俄侵华的事实,却幻想依靠与英、日结成同盟来抵抗沙俄。有人甚至建议聘请日本前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来中国任维新的顾问。英、日帝国主义虽然表面上同情维新派,但实质上只是为了乘机扩大在华侵略势力,并寻找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同时也是为了与沙俄进行争夺。因此,在戊戌政变前夕,维新派分别乞求英、美、日公使的支持,结果都落了空。

3.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皇帝不要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如果不实行变法,将有可能再现“金田之役”,使皇帝及其大臣们“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正因为没有人民力量作为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派要发动军事政变时,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此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了起来。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2018修订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政治理论课部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教务部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本科教学系列教学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2018年修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政治理论课部 2019年3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编写时间:2007-9-5 主要内容: ➢课程说明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内容概要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 ➢教学大纲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课程说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从鸦片战争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期间的历史,如近代中国的演变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农民群众斗争和封建王朝的自救、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革命的探索、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辟等等。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本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本课程3学分,48学时,包含36理论学时,12实践课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通过借鉴历史,思考和探求中华民族赖以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培植既不骄傲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既自信又虚心的新民族文化心理特质,使我们减少前进道路上的曲折,顺利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明天。 课程内容概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人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2、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联系实际讲授教学内容: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该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二是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要意义; 三是注意学习方法。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聪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主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教材的结构分上中下三编。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主要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人染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是,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现在)。这个时期,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每编下设“综述”和“专题”。 各编综述,分别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棉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兼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 各编设若干专题。 专题的设置,主要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有效地了解国史,国情,懂得“三个选择”的确定,所设专题实施大家在中学已经学得的历史直至的基础上,对有关的重大历史问题,重要的历史经验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近现代史的“要”。 三编共设十个专题。一个专题为一章,共十章。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变,成一家之言”。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说,“是之为用,其利实博,乃人生之急务,为国家只要道。”晚清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孙中山学习历史,他认为“历史使人明白”。毛泽东指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邓小平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他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着,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的担负起建设国家的责任,就必须了解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要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本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本课程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的目的是,要人士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来说,应当达到以下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外国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部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洋务运动以及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都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不同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科学分析上述三次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性质、历史作用、意义与局限性、经验教训,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找到出路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意义、历史地位及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四、教学时间:2学时 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变化 1、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封建帝国,而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社会空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 2、处于世界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19世纪70---90年代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是出现了争夺殖民地的高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一个特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又加上资本输出。 3、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半殖民地化一步步加深,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已基本形成。 二、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 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出路: 第一、中国如何抵御外国的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第二、中国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这两个任务表面看起来有些矛盾,但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独立就必须使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学习就是要找寻富强的道路,而要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必须实现民族的独立,抵御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的解放。

《我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了基础。 二、重点和难点: 1.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 2.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的评价; 3.百日维新述评。 三、计划课时:2课时 随着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 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背景 (1)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2)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银贵钱贱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3)土地兼并加剧,地租剥削率日高 老百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田赋负担实际增加一倍以上。这些负担归根到底,仍然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4)人民反抗彼伏此起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调兵各处镇压,但群众斗争彼伏此起,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进程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众 1843年,洪秀全开始创立拜上帝会。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大纲之 第二章 一、知识点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洪秀全洪仁玕《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章中体西用自强求富戊戌维新运动冯桂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维新派守旧派百日维新 二、题目 (一)填空题 1、《天朝田亩制度》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5、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6、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7、维新派鼓吹民权并提出了开始议院的主张,也就是要用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8、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 (二)单项选择题 1、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 D《原道觉世训》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自强、求富 B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C学习西方 D实现现代化 3、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 A冯桂芬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4、百日维新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除了( )。 A奖励新著 B奖励创办报刊 C京师大学堂 D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5、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日本的劝告,并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6、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自称的是( )。 A章炳麟 B孙中山 C陈天华 D邹容 7、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8、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B洪秀全等人此时已腐化 C太平天国开始由盛转衰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绪论、第一、二章) 发布者:德育 绪论 教学目的:从中国近代史的断限与分期、基本线索介绍以及意义等方面的讲授,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性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研究动态等等,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一、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断限 这涉及到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同世界的断限和分期不同。在每个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总是晚一步。 (一)世界历史的断限和分期 世界古代――远古~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近代――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世界现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世界当代――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前 (二)中国历史的断限和分期 1. 史学界多数学者观点: 古代――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 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 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当代—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2. 近几年史学界的争论: [1] 1630年~1919年 即以明清之际作为起点,以五四运动为终点 这种观点是史学界的少数,主要以已故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尚钺为代表 其理论依据是划分历史时期,应该以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为根本。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变化了,上层建筑也随之变化,从而带动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根据这一理论,尚钺老先生认为,我国早在明清之际,资本主义就已经萌芽,江南一些城镇已经有了早期手工作坊,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清朝后期又进一步发展,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会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打破了中国古老封建王朝的尊严,使中国的发展方向出现了曲折,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如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就是要打破中国自然经济状况而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与中国已经萌芽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方向是共同的。当然,资本主义列强国不允许中国发展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要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控制我国,则别当令论。 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有过农民战争,有过地主阶级的自强,但都没有能够使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回到明朝以前那样的封建制度的兴盛时期。经过两千多年延续下来的封建王朝交替更换的历史旧剧不再重演,历史已经开始了一个完全新的时代。 因此,应该以明清之际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上限。 当然,这种观点的立足点在于要说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的时间并不晚,是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高校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通过借鉴历史,思考和探求中华民族赖以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培植既不骄傲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既自信又虚心的新民族文化心理特质,使我们减少前进道路上的曲折,顺利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明天。 (三)教学时数 总学时:24;周学时:2。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中讲授22课时,讨论2学时。 (五)面向专业 全校各专业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内容主要涉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8)这三部分内容。 导言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综述的学习: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2.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3.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4.近现代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 (二)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7230002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适用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本科各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同时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的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从而充分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2)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包括先进分子和普通大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3)帮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的环境,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4)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开展有关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大纲》课后习题及答案-第2章: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①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其重要性体现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秩序,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b.反抗并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捍卫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利益。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和禁止鸦片走私,并与外国侵略势力勇敢作战。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瓦解了封建思想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力量。 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转战18省,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具体体现在:a.《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b.《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③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日后反帝反封建的启迪和鼓舞,具体体现在:a.在19世纪中叶的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道,有力地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b.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启示和激励。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就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赞扬和宣传太平天国的斗争精神,决心武力反清。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然而,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深刻的。主要体现在: ①主观原因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 第一章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任务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课时:8学时 学习目标:1. 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 2. 掌握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3. 理解反抗外来侵略、民族独立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及內容: 一. 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鸦片战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实况: 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度; 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 在社会结构上,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形成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5. 在社会危机上,清中期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实况: 1.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已硧立,英美发达国家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2.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并把矛头指向中国; (三)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可参考p5第二自然段) (1)1840年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英天津、北京条约》签订,加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签订,进一步加深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标志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可参考p12第三自然段) (1)政治特征: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p9~10)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p7~8);且中国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侵

略势力相勾结, 成为资本主义列強压迫中国人民的支柱; (2)经济特征: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表现p13最后一段) (3) 社会特征: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四)近代中国的两对矛盾与两大历史任务: 1. 两对社会主要矛盾: (1)阶級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2)民族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 (3)两大矛盾的关系:(参考p15笫二段) 2. 两大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3)两大任务的关系:(参考p15末段) 二. 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手册 第一章课程介绍 本节主要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1.1 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与发展趋势,掌握相关史实及其历史背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趋势,懂得尊重历史、传承文明、发扬民族精神,为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进程; 3.近代中国的崩溃与求索; 4.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运动; 5.近代中国文化与文化人物; 6.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与思潮; 7.近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影响。 1.3 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本课程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如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辩论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意识。 第二章教学理念 本章主要介绍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教学实施的教学理念。 2.1 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 本课程的设计理论基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点为出发点,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中国近现代史的复杂性,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以期将这种意识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联系起来。 2.2 教学实施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实施中,强调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做好时间规划和任务分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班级活动、文化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参与和贡献,以期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详细设计了课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应用方式。 3.1 课前布置 在课前,通过线上/线下文章、视频等多种形式提前向学生介绍历史环境、主要事件以及相关知识点,以期增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营造好学的学习氛围。 3.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讨论、辩论、演讲等教学方式,确保学生主动参与,进一步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 具体地,设计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和应用: 1)课程讲授 通过PPT或图文演示,对中国近代史主要事件、人物、文化印记等进行疏解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2)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案例,通过实际的例子讲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帮助学生把纵向的时间轴与横向的时间轴联系起来,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3)文献阅读 介绍相关的历史文献,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文献的留存和保护,同时阅读历史文献,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献的背景与发展,体现历史发展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3.3 课后作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笔记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笔记 学号:Y311120-37 姓名:李光华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五次斗争 1851、1.1——1864.7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洋务运动 1895.5——1898.9 戊戌变法 1899——1901.9 义和团运动 1894.11——1912.4 辛亥革命 一、太平天国农民斗争 (一)历史背景 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 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 (二)发展经过 理论宣传——建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1851.1.11——永安建制1851.12——定都天京1853.3——北伐——天京事变(1856.9—11)——最后失败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2)评价:进步意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中国历史虽已经步入近代,但却没有新的生产关系之前农民战争中,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土地纲领。适应了反封建的要求。 局限性——①提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违背了近代社会的发展规律。限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主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2、《资政新篇》 1)内容: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了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思想文化-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社会福利事业。 外交——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并“与番人竟雄”,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一)太平天国农民斗争评析 1、失败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农民阶级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1)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制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革命纲领。 (2)农民是小生产者,缺乏先进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 (3)农民阶级难以克服自身的保守性,落后性,狭隘性,散漫性,自私性等固有的弱点,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其政权未能跳出封建政权模式的窠臼。 (4)洪秀全平均平等思想逐渐向皇权蜕变。 二、洋务运动——中国近代的起步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近代化运动 (一)洋务派及其阵营的构成 1、洋务派的形成 奕 ,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 目的:靖内乱,御外敌 2、构成 (1)清廷中央统治集团种分化出来的一批王公大臣,如奕 ,桂良,文祥 (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汉族地方势力,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3)一批主张学习西方,具有改革倾向的官僚和知识分子 (4)一批具有发展名族工商业愿望的买办商人和传统商人 (5)由清流派转化而来的一部分人——张之洞,张佩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课程编码:23101020学分: 2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计划学时:32其中讲课:16 实验或实践: 16 上机:0 适用专业:面向全校学生开设 推荐教材: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参考书目:沙建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刘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范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 2、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和学生课下阅读、思考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能力。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部分课程导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济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轮教学改革的课程之一,通过导论课使学生明确教学改革的目的与要求,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要完成的实践教学项目及其所要完成的作业,明确课堂讨论的内容以及如何组织和策划课堂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18044001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学分:2 学时: 32,其中课内实践:8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建议修读学期:第3或第4学期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先修课程:无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开卷考试或论文写作,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作业、课堂提问、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考核采用开卷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沙健孙等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内容概述: 中文: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国史、国情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参观考察、主题教育、学术报告、专项调查和读书报告等各类形式,与理论教学体系呼应互动。 英文:This course includes two parts of theory teaching and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The theory teaching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 of national history, national conditions,such as more than 170 years history of old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Social practic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teaching system, it mainly adopts kinds form such as out or special investigation, theme activities or book reports.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完整版

1 绪言与上编综述 概述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二是“中 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历史线索和逻辑结构;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断代和分期;明确学习《中国近现代 史纲要》的目的; 2、了解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鸦片战争前 的中国和世界,认识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根源; 3、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 只有充分认识中国的国情,才能进一步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4、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正确认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革命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重点) 2、中国近代社会衰落的原因。(重点,难点) 3、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特征和主要矛盾。(重点) 4、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重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启发式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课后写一篇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史上某个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认识。

2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 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 国各主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 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教材的结构分上中下三编。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具有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人民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主要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人染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但是,中国 人民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49--现在)。这个时期,中国从 新民主主义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 每编下设“综述”和“专题”。 各编综述,分别讲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棉铃的 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各种社会力量的基本政治主张和兼国方案及其历史命运。 各编设若干专题。 专题的设置,主要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有效地了解国史,国情,懂得 “三个选择”的确定,所设专题实施大家在中学已经学得的历史直至的基础上,对 有关的重大历史问题,重要的历史经验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近现代史 的“要”。三编共设十个专题。一个专题为一章,共十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