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的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使中职教育能不断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国家经济增长的快慢、社会和谐程度、劳动就业率高低不仅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而且大量实用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及提高也经由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在我国科技步伐加快、产业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713.1万人,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存在着很多招生困境,有些在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为抢夺生源虚夸宣传、有偿招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个别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面临倒闭的边缘。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困境现状

1.1生源数量相对减少

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急需大量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和提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人才及熟练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2010年全国初中毕业生1763.3万,中职计划招生人数830万,实际招生713.1万,完成百分比85.9%。吉林、辽宁、湖北等11个省(市)招生任务的完成率还不到8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已严重滞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1.2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社会全方位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普通高中还将不断扩大招生。而中职招生实质上己没有了分数线的限制,只要读完了初中都可以上,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多招生,对正在上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也照样招进来。按照目前这样的升学模式,中职学校的生源必然质量越来越差。但是中等职教还将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将一大批质量不高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继续发挥职教分流的功能。

1.3招生市场混乱

当前我国的中职招生无序竟争的状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各职业学校在招生中不得不依赖各种招生中介进行招生;各中职学校为了抢夺生源都采取提前入学的办法,先下手为强将学生早早地招到学校中去;招生中介在招生中为了一己之利竞相采用“相互低毁,自相残杀以及企图垄断招生市场”等不正当竟争手段进行招生。这些无序竟争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办学的成本,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平等的招生市场秩序与社会道德规范,从根本上制约了中职招生的可持续发展。

1.4大多数地方政府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因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加之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教育及劳动主管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同时,大多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仍然十分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看做是弱势教育。其与普通教育相比,不仅生源的素质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建

职业教育主要政策法规

职业教育主要政策法规 目录: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四、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发[1993]3号(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三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90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纲要。 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1)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建国4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上千万人的教师队伍;办学的物质条件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良好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处理以及对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发挥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课程应该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辅导内容和辅导方式进行,使心理健康课程能真正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 一、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门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为主要手段,以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辅导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自助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特点。 心理健康课程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课程在非智力因素发展上的多重功用决定了心理健康课程在中等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二、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性 心理健康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不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心理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发展性——是对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的定位所在。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学校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生涯发展与规划问题等。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学校适应、自我意识、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的辅导,增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在课程目标设计上,以整体目标为核心,设计菜单式的心理健康课程,各地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灵活选用和改编,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分享 本课程倡导活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促进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在课程中,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并能在同伴之间相互反馈和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辅导技巧和水平。心理健康课程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发展水平、贴近时代的丰富课程资源;要合理利用音像、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教学途径;要积极鼓励学生建构和拓展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与同学、家长、老师交流和学习;鼓励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必要时也能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 三、设计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历经创业——辉煌——下滑——回升——又低落——再攀升这样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路程。它的起落直接与劳动就业市场变化,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几年,北京市的职业教育也处于“低谷”。在职教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使职业教育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搅动起思想的碰撞和实践的探新。本文是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诊断,并试图从创新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困惑——中等职教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北京一个远郊区的某所职高去年只招了31个学生。数字表明:随着北京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到2008年,将从2001年的14万人逐步下降到9.6万人左右;“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之势,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是学生状况处于弱势。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为了“初中不落地”以及社会的稳定,使得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悲叹! 问题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应该说是不完善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是很清晰。 其一是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是众多人所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其二是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其三是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问题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一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二是办学体制单一。在北京现有的约2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仅有20所是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三是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

中等职业学校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 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专业代码) 2016 年 3 月

通信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通信行业的变化是日新月异,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对人才素质也有新的要求。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告诉增长,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放量。一方面,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另一面,相关服务行业人才需求看涨。于是,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通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当前社会、电信行业以及企业对通信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为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通信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就业质量。作出如下调研报告。 (二)调研时间 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 (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长株潭及周边地区的通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在校老师。利用电子访问方式、社会实践调查方式、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为主,并通过在校老师,用人单位反映的就业情况为辅。 (四)调研方法 通过浏览、访问网络和文献、做调查问卷搜集得来的文字才来哦的整理,电话采访、咨询等方法。 (五)调研内容 1.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 2.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3.专业岗位知识能力。 4.薪金水平。 5.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目前就业较为热门技术、岗位。

(六)调研分析 (一)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告诉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每个学校平均每年都以120-200人的数量招生,有的学校甚至更多。学历层次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不等,有的学校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人才梯级培养的方式。尽管如此,此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炙手可热。 (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能力要求: 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人才方向应该基于移动通信、微波技术、光通信、互联网通信方面的测试、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维修及企业网络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通信设备的测试与维修人员。 更新知识的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战歌通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计算机通信网络使用、安装调试及维护,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硬件知识技能及通信技术技能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工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应用、制造的技术性人才。 (三)专业岗位知识能力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分析新媒体发展中的困境与出路 今日头条作为互联网新媒体的代表,从2012年8月上线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的用户数已经高达1.2亿。今日头条的成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的成功,就像今日头条所宣称的那样,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工。然而,今日头条因为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深陷版权困境。 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 要判断今日头条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就必须先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新闻作品的规定主要有两处: 一处是《著作权法》第5条规定:本法不适用于:(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二)时事新闻;(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另一处是《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

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的限制。 从以上两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一方面规定了时事新闻不适用于《著作权法》;另一方面又规定了有关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和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的合理使用。但就这两条而言,先不说规定存在冲突的问题,仅如何界定时事新闻就让人大伤脑筋。 (一)时事新闻如何界定 我国2002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从这一条的规定来看,只有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则是单纯事实消息不具有独创性,换句话说,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笔者认为,这一款规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缺乏独创性就不是作品,而不是作品也自然无法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实际上,真正不具有独创性仅为单纯事实消息的时事新闻恐怕也只有一句话新闻,绝大多数新闻报道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 (初稿) 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一、课程的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中级专门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具体来说,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数学课程的任务是: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为学生学习职业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 3.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和自身发展,转换职业岗位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也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因此中国中职教育现今的功能是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练就出一批又一批各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结合自己这两年来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及体会,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等职业教育已面临严峻的挑战。90年代上职业中学是很荣耀的事,普通的初中学生望尘莫及,时过境迁,职业中学毕业生原有的特殊优势已不复存在。中等职业教育由热降冷,期间历经了社会经济、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使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办学,优胜劣汰,它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一)生源问题 在过去,家长送子女读职业学校是为了争取一个分配工作指标,让子女早日抱上个"铁饭碗",因此,历年来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十分充足。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原来的"铁饭碗"被打破,加上大学生毕业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普通追求使用高学历人才的"拔高"政策,使得处于较低学历的中职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另外,社会力量办学的增多对职业教育冲击很大,这些原因都造成普通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的问题。此外,是生源素质问题,今天的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都是普高的淘汰者,生源总体素质大大下降,这给学校组织教学和管理都增加了困难。 (二)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职业学校,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的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根据调查统计,当前职业中学学生思想状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进取型,这类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职业中学有正确的认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因此他们处处表现出主动和上进。 满足型,这类学生觉得考入职中已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他们在初中成绩处在中等水平,德育量化一般为"良好"。因此,进入职业中学后,学习上可以应付,只要求顺利拿到毕业证。

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中等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占据了全市高中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如何?2009年4月,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组织部分教育界委员和教育界专家,在 市政协副主席傅路红、朱恒钱带领下,对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我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金华高级技工学校、金华商校、 婺城区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和武义县教育局、浦江县教育局的情况汇报,并赴嘉兴、衢州市学习考察,了解兄弟市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之后,委员和专家们进行了座谈。 委员们认为,近几年来我市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在稳定办学规模、强化专业建设、突出职教特色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同时,委员们也认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 相比,同较发达市的发展态势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现有各类中职学校60所(普通中专6所、成人中专8所、技校3所、职业高中43所),教职员工4442人。2008年招生27927人,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82508人,与普高在校生基本持平。中职学校中有国家级重点12所,省级重点7所。全市中职学校现有省级示范专业23个,省级实训基地17个、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从专业门类上看,中职教育涵盖了机电、商贸、旅游、建筑、汽车、计算机等 50多个专业,基本构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形成了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中职教育规模稳定。2001年起,我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职普协调发展,采用“按1:1编制高中段招生计划”、“普高招生三不准”、“推行直升 生制度”、“规范招生宣传”等办法,并在中职招生中实行“四放开”机制,较好地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全市已连续七年达到了普职比1:1。校均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8所职校在校生人数超过了3000人,从全省范围看,无论是普职比还是在校生人数,我市都已经是一个职教的大市,正在向职教强市迈进。 二是专业建设取得成效。浙江省实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以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抓住机遇,积极努力,各职业学校克服经费短缺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创建省级示范专业与省级、国家级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第一轮实施过程中,我市在示范专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特别是2008年,创省示范专业5个(全省51个),省级实训基地7个(全省36个),获得省级奖励经费

出版社发展的困境论文: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出版社发展的困境论文: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中央级中小型出版社,很多情形和我们科学普及出版社类似,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出路是不是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 长期按事业单位运作,突然转企改制,直面市场汹涌的大海,如同不会水的旱鸭子,很容易就会被淹死。出版社历史长、包袱重,离退休人员甚至比在职人员还多,历史遗留问题一大堆,短期内无法轻装上阵,搞不好就会被沉重的包袱拖死。干部职工留恋事业单位体制下的级别、编制、铁饭碗等,思想保守、观念陈旧、意识僵化,改革阻力大,维稳形势重,领导班子为此要分散大量精力,劳神费力常常还不讨好,真能把人累死。 出版社底子薄,积累少,职工收入低,稳定队伍、提高待遇、发展生产乃当务之急,一时间难做大事、难成大事,沉舟侧畔千帆过,煞是愁死人。打造集团、强强联手、兼并重组,大局已定,大势所趋;中小型出版社自身若不快速发展、迅即强大,迟早会被别人兼并吞并,能不急死人吗?尝闻兄弟出版社转企改制上级主管部门如何大力支持,相比之下总觉得自己不招人待见,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人比人,气死人。 时转企改制之际,他人唯恐避之不急,有门路者纷纷“逃

亡雅典娜”,你一不留神却横趟了进来;前途不明,道路艰辛,心理素质不好,还不得吓你个半死!如今出版业发展格局已定,大社强社垄断市场、控制资源,中小型出版社遭围追堵截之势,陷虎狼合围之阵,如不能奋力突出重围,总有一天必定被困死。如此看来,是不是就死猪不怕开水烫,虱子多了不怕咬,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那也不行,你这不是在等死嘛? 横竖都是一个死,九死终有一次生。壮士断腕,削发明志,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借转企改制之良机,不如杀开一条生死血路,拼它一个鱼死网破,换来一片发展生机。九九归一,九死一生,生生不息。 那么,出版究竟意味着什么?能从这个问题中找到解答,中小型出版社就能找到生存发展甚至壮大的机会。 出版就是讲使命:你能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担当文化传承使命,你就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就能受到主管部门的青睐,就能可持续发展。 出版就是比眼光:你能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谋得更周全,你就能顺应潮流,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下一场战役中打他个漂亮的翻身仗。 出版就是考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

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 第一部分入学与学籍管理 (1) 第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 (10) 第一部分入学与学籍管理 一、入学与注册 1、凡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初中毕业及以上或同等学力的学生,均可就读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可从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录取新生,也可凭毕业证书全年免试录取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复转军人、在职企业员工和进城农民工等社会人员。每年一至五月招收的学生称为春季生;六至十二月称为秋季生。 2、学校必须组织新生进行健康复查,合格者可获得学籍。对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患有重、危疾病既往病史的学生,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二、转专业与转学 一年级学生,有正当理由,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批后,可调整专业。学生入学一个学期后,有正当理由,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予以转学。毕业年级原则上不得转学。 学生转学应当在每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由本人及家长(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申请(附表一),按下列规定办理: 1、在本省范围内,经转出、转入学校同意即可转学,其学籍档案由转入学校报其上级主管学籍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2、跨省(市、自治区)转学的,经转出、转入学校同意,报转出、转入学校的主管部门批准后,由转入学校报其上级主管学籍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休学、复学与退学 1、有下列情况之一,经学校批准,应予休学或劝其休学: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

浅谈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虽然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只作了部分承诺,但教育系统同样要加速扩大开放的进程的趋势是必然的。它对职业教育既有直接的促进和冲击,也有通过经济领域产生的间接影响。面对国内外劳动力市场和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今后中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经验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全面地、深层次地对自身进行改革和不断完善。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自己更强、更新、更活,因为竞争力的基础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只有具备更强的实力,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面对世界各国教育力量的竞争,必须要有新的观念、新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否则,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鉴于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从计划体制中沿袭下来的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学会深入地了解市场、灵活地适应市场、准确而果断地占领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从国家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以及现代企业对中等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对我国的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以后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发挥出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出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片面理解为就是发展普通高中,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忽视乃至削弱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看到,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力 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创建一批一流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提高和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推动骨干示范性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再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出路 几年前,笔者在某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表达了对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担心。当时,由于受到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存举步维艰,笔者所在城市一半以上 的技校都关停并转,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甚至萎缩。众多有志之士为职业教育的前途深感忧虑。 其实,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等职业教育都出现过萎缩现象,而且也是在高等教育扩招的情况下发生的。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现有一支数量庞大的技 术工人队伍,但高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偏小,这与发达国家一般达20%以上的比例相比,差距非常大。进入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确是重中之重。这是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有效途径,是改变我国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落后、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一、职业教育迎来发展契机 2007年年初,一则消息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珠三角以及江浙一带的高级技术工人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部分岗位 出现了空缺。一边是人才交流中心人山人海,一边是虚位以待,

求贤若渴。这便引发了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与前几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难、就业难这一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国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在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拿出100个亿用于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广大职业教育者如浴春风,受到了很大鼓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四个方面 要求: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那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笔者认为,国家一直坚持这一方针,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方面的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一些中初级的专门人才。这是发展的第一个理由,任何国家都是如此。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的。另外,从职业学校所接收的教育对象来看,绝大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 收入的家庭,他们来自于最广泛的老百姓的家庭。从社会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第三,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整个教育发展的布局当中,第一次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

林甸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林甸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林甸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为准确掌握全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加快我县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建设,根据教育局工作部署,我们调研组于5月份对县职教中心学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查看、调查问卷及书面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规模 至2014年5月,县职教中心学校中职在校生447人。比2011年、2012、2013年分别减少了782人、734人和96人。 (二)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职教中心学校共开设9个专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统计表

50台计算机;2012年,国家投入160万元、学校配套160万元新建了汽修专业实训基地;2013年,学校自筹资金115万元改造了多功能厅和食堂。 (四)构建师资培训新体制。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学校4级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加强了教师的培养培训。2011~2013年,我县33 人参加了国家级培训,55人参加了省级培训,30人参加了市级培训。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五)校企合作取得新进展。新形势下,职教中心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加快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步伐。5月份,职教中心与占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签约。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目前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轻视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关心支持不够。在教育系统内部也同样存在着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对社会引导不够,许多学生、家长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一、免学费政策 (一)免学费范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对在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 (二)审核认定: 1.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全日制一年级新生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学生信息表》,连同户口簿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应包含户号页、学生姓名页信息)递交到学校进行免学费资格审核。 2.中等职业学校审核确定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名单后,通过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将免学费学生相关信息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相关审核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3.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组织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本人在《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学生名单》上签名确认。 4.每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学校根据全日制学生实际在校情况,在剔除当学期学籍异动学生后重新核定当学期免学费学生名单,并组织享受免学费政策学生在《免学费名单》上签名确认。 二、国家助学金 (一)资助对象: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资助比例: — 1 —

1.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2.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3.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纳入享受国家助学金范围。 4.优先资助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子女、孤儿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家庭的学生、受艾滋病影响致困家庭子女,以及遭遇不可抗力及其它特殊情况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家庭子女。 (三)资助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 (四)申请程序: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学一周内,中等职业学校符合资助条件学生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连同本人身份证及户口簿的复印件一并递交到学校(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额外提供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含)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材料),正式提出国家助学金申请。 (五)评审发放: 1.涉农专业学生和在我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可直接认定享受国家助学金资格。 2.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流程如下: a.班级评议小组组织全班同学对申请人进行民主评议,并提出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荐名单 b.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对各班级推荐名单进行审查,并提出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议名单 — 2 —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一门主要文化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具体说有如下性质: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用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引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知道;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指导;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是学生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初步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2. 努力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视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体系构建等基本能力。 3. 使学生初步形成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5. 逐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6.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思考的理性精神,欣赏数学美学魅力,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内容的确立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当前技术学校的教学实际,将技术学校数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展规划

中等职业教育近3—5年发 展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打造职教强县,推进科教兴县,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促进永昌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永昌职中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XX—20XX年)》。 一、职教工作回顾 永昌职中自1985年建校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风雨历程,走了一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向辉煌的历程。学校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不断完善教学设施,调整专业设置,先后开

办家电维修、服装裁剪、民用建筑、电子实用技术、电算化会计、文秘打字、英语培训、幼儿教育、财务会计、计算机等10个专业,进行了玉雕加工、电算化会计、工人岗前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学习四种培训,并相继建立了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玉雕加工和食用菌培植四种产业,为永昌经济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技术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中专人才1000多名。其中幼儿教育专业两届毕业生全部被市、县、乡各学校幼儿园聘用,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交口称赞。财会、计算机已成为稳定的、具有一定优势的拳手专业。还设有成人电大汉语言文学、财务与计算机、小学教育管理、英语等大专、本科层次专业,在金昌市职业学校中办学层次最全、规模最大、专业最齐。总体而言,我校职业教育一直走得是以升学为主的路子。 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前形势及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步履艰难,生源严重不足,办学专业单一,办学仍以升学为目的,没形成特色办学;三是职高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的分析,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使中职教育能不断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困境;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国家经济增长的快慢、社会和谐程度、劳动就业率高低不仅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而且大量实用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及提高也经由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在我国科技步伐加快、产业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2010年中职招生规模713.1万人,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协调发展。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存在着很多招生困境,有些在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为抢夺生源虚夸宣传、有偿招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个别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面临倒闭的边缘。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困境现状 1.1生源数量相对减少 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时期,急需大量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和提高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各类实用人才及熟练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途径。但是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出现连续减少的现象。2010年全国初中毕业生1763.3万,中职计划招生人数830万,实际招生713.1万,完成百分比85.9%。吉林、辽宁、湖北等11个省(市)招生任务的完成率还不到8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已严重滞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1.2生源质量下降 随着社会全方位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普通高中还将不断扩大招生。而中职招生实质上己没有了分数线的限制,只要读完了初中都可以上,甚至有的学校为了多招生,对正在上初中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也照样招进来。按照目前这样的升学模式,中职学校的生源必然质量越来越差。但是中等职教还将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将一大批质量不高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继续发挥职教分流的功能。 1.3招生市场混乱 当前我国的中职招生无序竟争的状况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各职业学校在招生中不得不依赖各种招生中介进行招生;各中职学校为了抢夺生源都采取提前入学的办法,先下手为强将学生早早地招到学校中去;招生中介在招生中为了一己之利竞相采用“相互低毁,自相残杀以及企图垄断招生市场”等不正当竟争手段进行招生。这些无序竟争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办学的成本,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平等的招生市场秩序与社会道德规范,从根本上制约了中职招生的可持续发展。 1.4大多数地方政府及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因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加之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纵深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教育及劳动主管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同时,大多数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仍然十分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把中等职业教育看做是弱势教育。其与普通教育相比,不仅生源的素质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