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电图运动试验简介

心电图运动试验简介

心电图运动试验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操作名称

•5主要目的

•6心电图运动试验的适应证

•7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8准备

•9方法

o9.11.试验分类

o9.22.常用试验方案

•10注意事项

1拼音

xīn diàn tú yùn dòng shì yàn

2英文参考

electrocardiogram exercise test

3概述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指采用定量运动负荷,逐步增加患者心血管系统应激能力,进行心血管功能评定和诊断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需要有心电监护的条件。

4操作名称

心电图运动试验

5主要目的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主要目的为:

(1)协助临床诊断:如冠心病的诊断、心律失常的鉴别、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的鉴别。

(2)确定心血管功能状态:评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和残疾程度、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3)指导康复治疗:评定患者运动的安全性、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定量依据、协助患者选择必要的康复运动。

6适应证

心电图运动试验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左室功能不全、可控制的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瓣膜瘤、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7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者均属于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急性心衰或未控制的心力衰竭、严重的左心功能障碍、血液动力学不稳的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早,快速型房颤、Ⅲ°房室传导阻滞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增剧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非稳定期、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急性肺动脉栓塞或梗死、全身急性炎症或传染病、下肢功能障碍、确诊或怀疑主动脉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重神经症。

2.相对禁忌证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20mmHg)、肺动脉高压、中度瓣膜病变、心肌病、明显心动过速或过缓、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严重阻塞型心肌病、心脏明显扩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阻滞、严重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或类似病变、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贫血、未能控制的糖尿病、甲亢、骨关节病、血电解质紊乱、慢性感染性疾病、运动会导致恶化的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肉疾病或风湿性疾病、晚期妊娠或妊娠有合并症、病情稳定的心衰、明显骨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受限或可能由于运动而使病变恶化。

8准备

1.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目的和检查方法,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2.仪器设备准备活动平板、踏车、手摇车、必要的等长收缩运动器械;12导联运动心电图仪、血压计等。

9方法

9.11.试验分类

(1)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运动诱发呼吸或循环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异常及心血管运动反应异常作为运动终点的试验方法。用于诊断冠心病、评定心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制定运动处方等。

(2)低水平运动试验:常以特定的心率、血压和症状为终止指标。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或病情较重者。

9.22.常用试验方案

(1)活动平板试验:最常用改良Bruce方案(表1)和Naughton方案(每级负荷增量均为1MET,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期之后出院时检查,及心衰或体力活动能力较差患者的检查)。

(2)踏车试验:运动负荷:男从300 kg·m/min起始,每3min 增加300kg·m/min。女200kg·m/min起始,每3min增加200kg·m/min。

(3)手摇车试验:用于下肢功能障碍者。运动起始负荷150~200kg·m/min,每级负荷增量100~150kg·m/min,时间3~6min。

(4)等长收缩试验:一般采用握力试验。常用最大收缩力的30%~50%作为运动强度,持续收缩2~3min。还可采用定滑车重量法,即通过一个滑轮将重力(重锤)引向患者的的手或腿,患者进行抗阻屈肘或伸膝,并始终保持关节角度不变。测试的重力负荷可以从2.5kg开始,每级持续2~3min,负荷增加2.5kg,直至患者不能继续保持关节角度为止。

(5)步骤:

①电极安放: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导联电极全部移至躯干,相应位置是:两上肢电极分别移至锁骨下胸大肌与三角肌交界处或锁骨上,两下肢电极移至两季肋部或两髂前上棘内侧。胸导联的位置不变。监护导联:CM5正极位于V5,负极为胸骨柄;CC5正极位于V5,负极为V5R,5即右胸相当于V5的位置。

②皮肤处理:贴敷电极前用乙醇或细砂纸擦皮肤到微红,以尽可能降低电阻,减少干扰。

③血压测定:袖带法测定安静时的肱动脉血压。

④过度通气试验:大口喘气1min后立即描记监护导联心电图。

⑤按运动方案运动:运动中连续心电图监护,每级运动末30s记录心电图,同时测量血压。多数试验方案均为连续运动,各级之间不休息。

⑥运动后记录:达到运动终点或出现中止试验的指征而中止运动后,于坐位或立位描记即刻和2、4、6min的心电图,同时测量血压。如有特殊情况可将观察的时间延长到8~10min,直到受试者的症状或异常表现消失为止。

10注意事项

1.用最通俗和扼要的方式向患者介绍试验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2.试验前1d内不参加重体力活动。停用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包括:洋地黄制剂、硝酸甘油、双嘧达莫、咖啡因、麻黄堿、普鲁卡因胺、奎尼丁、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萘洛尔、酚噻嗪类等。

3.试验前2h禁止吸烟、饮酒。适当休息(30min)。不可饱餐或空腹。

4.感冒或其它病毒、细菌性感染者一周内不宜进行运动试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心电图运动实验

心电图运动试验 心电图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是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一种检查方法。 【类型】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的器械运动中引起心肌氧耗量最高方式,并能人为的控制进程与运动耐量。 2.踏车运动试验踏车运动试验达到的心肌氧耗能力比活动平板运动要小,而无充分的“温醒”过程,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运动过程中记录的心电图伪差相对较少。 【设备准备】 1.基本设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仪,踏车运动试验检查仪。 2.心肺复苏设备除颤器、氧气、输液器、抢救车(内置心肺复苏必备药物)、断电电源保护器、血压表、听诊器。 2.运动试验方法 (1)踏车运动试验(bicycle exercise test):让患者在装有功率计的踏车上做踏车运动,以速度和阻力调节负荷大小,负荷量分级依次递增。负荷量以kpm计算,每级运动3min。男性由300kpm开始,每级递增300kpm;女性由200kpm开始,每级递增200kpm。直至心率达到受检者的预期心率(表1)。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多次进行心电图记录,逐次分析作出判断。 (2)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test):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让受检者在活动的平板上走动,根据所选择的运动方案,仪器自动分级依次递增平板速度及坡度以调节负荷量,直到心率达到受检者的预期心率,分析运动前、中、后的心电图变化、运动量、临床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4个方面判断结果。目前最常用的运动方案是Bruce 方案(表2)。对于年龄大有心脏病的患者可采用修订的Bruce方案(表3)。 【基本操作流程和要求】 1.运动试验前 (1)复核检查适应证及禁忌证,简单询问病史,必要时体格检查,阅读12导联常规心电图和各种临床检查资料。评估运动平板负荷试验风险度。 (2)检查前ld禁酒,检查当日吃早餐,餐后至少2h进行,检查前不得喝浓茶、咖啡、吸烟及饮酒,不能剧烈运动。 (3)向患者介绍此项检查的检查目的、步骤、意义及有可能发生的危险性,以取得患者配合。并让患者阅读知情同意书,同意后本人或其代理人签字。 (4)准备好心肺复苏设备及急救药品,防止检查过程中意外情况发生。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

心电图运动试验简介

心电图运动试验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操作名称 •5主要目的 •6心电图运动试验的适应证 •7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禁忌证 •8准备 •9方法 o9.11.试验分类 o9.22.常用试验方案 •10注意事项 1拼音 xīn diàn tú yùn dòng shì yàn 2英文参考 electrocardiogram exercise test 3概述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指采用定量运动负荷,逐步增加患者心血管系统应激能力,进行心血管功能评定和诊断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需要有心电监护的条件。 4操作名称 心电图运动试验 5主要目的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主要目的为: (1)协助临床诊断:如冠心病的诊断、心律失常的鉴别、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的鉴别。 (2)确定心血管功能状态:评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评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和残疾程度、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3)指导康复治疗:评定患者运动的安全性、为制定运动处方提供定量依据、协助患者选择必要的康复运动。 6适应证 心电图运动试验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后、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左室功能不全、可控制的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瓣膜瘤、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7禁忌证 病情不稳定者均属于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急性心衰或未控制的心力衰竭、严重的左心功能障碍、血液动力学不稳的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早,快速型房颤、Ⅲ°房室传导阻滞等)、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增剧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非稳定期、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严重未控制的高血压、急性肺动脉栓塞或梗死、全身急性炎症或传染病、下肢功能障碍、确诊或怀疑主动脉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重神经症。 2.相对禁忌证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20mmHg)、肺动脉高压、中度瓣膜病变、心肌病、明显心动过速或过缓、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严重阻塞型心肌病、心脏明显扩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阻滞、严重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或类似病变、严重肝肾疾病、严重贫血、未能控制的糖尿病、甲亢、骨关节病、血电解质紊乱、慢性感染性疾病、运动会导致恶化的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肉疾病或风湿性疾病、晚期妊娠或妊娠有合并症、病情稳定的心衰、明显骨关节功能障碍,运动受限或可能由于运动而使病变恶化。 8准备 1.检查前要向患者说明目的和检查方法,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2.仪器设备准备活动平板、踏车、手摇车、必要的等长收缩运动器械;12导联运动心电图仪、血压计等。 9方法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心功能试验,通过给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贮备能力时心肌出现缺血,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按运动量可分为极量运动试验、次级量运动试验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常用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和蹬车运动试验。 【适应症】 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检查。 2.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 3.评价为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治疗的疗效。 4.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5.客观评定心功能,合理安排劳动和运动量。 6.飞行员体格检查。 7.其他 【禁忌症】 1.不稳定性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进展期或有并发症者。 3.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4.严重心律失常。

5.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6.严重主动脉瓣疾病。 7.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类型的流出道梗阻。 8.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9.主动脉夹层。 10.急性全身性疾患和电解质紊乱。 【方法】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活动量可由改变平板机转速及坡度逐级增加。常采用Bruce方案,自、倾斜坡度10%(5METs)始,每级增加2~ 3METs,每级3min。 2.蹬车运动试验受检者坐于自行车功量计上作蹬车运动,运动量由功量计改变蹬车阻力而逐级增加,所做外功由功量计直接显示,功量单位kg·m/min。 运动方案:男性:300→600→900→1200→1500;女性:200→400→600→800。每级 3min。 运动终点: (1)达到目标心率[85%预期最大心率(相当于195-年龄)]; (2)出现中度至重度心绞痛; (3)在没有Q波可供诊断的导联ST段抬高≥ (V1或avR导联除外);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之巴公井开创作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心功能试验,通过给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出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贮备能力时心肌出现缺血,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按运动量可分为极量运动试验、次级量运动试验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经常使用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和蹬车运动试验。 【适应症】 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检查。 2.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 3.评价为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治疗的疗效。 4.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5.客观评定心功能,合理安插劳动和运动量。 6.飞行员体格检查。 7.其他 【禁忌症】 1.不稳定性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进展期或有并发症者。 3.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4.严重心律失常。 5.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6.严重主动脉瓣疾病。 7.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类型的流出道梗阻。

8.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9.主动脉夹层。 10.急性全身性疾患和电解质紊乱。 【方法】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活动量可由改变平板机转速及坡度逐级增加。常采取Bruce方案,自1.7mph、倾斜坡度10%(5METs)始,每级增加2~3METs,每级3min。 2.蹬车运动试验受检者坐于自行车功量计上作蹬车运动,运动量由功量计改变蹬车阻力而逐级增加,所做外功由功量计直接显示,功量单位kg·m/min。 运动方案:男性:300→600→900→1200→1500;女性:200→400→600→800。每级3min。 运动终点: (1)达到目标心率[85%预期最大心率(相当于195-年龄)]; (2)出现中度至重度心绞痛; (3)在没有Q波可供诊断的导联ST段抬高≥0.1mV (V1或avR导联除外); (4)S T段水平或下垂型下降>0.2 mV; (5)下述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早RonT、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规范化

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 一、定义 运动心电图是指在一定运动负荷下的心电图,常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评估。心电图运动试验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当负荷达到一定量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能相应增加,从而诱发静息状态下未表现出来的缺血性心电图,通过分析和测定心电图相关参数,从而对受试者心脏功能状态和心肌缺血作出判断.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通过自动分级依次递增平板速度及坡度以调节负荷量,直至受试者心率达到亚极量水平,分析运动前、中、后的心电图变化以判断结果. 二、适应症 1.冠心病辅助诊断,包括隐匿性冠心病的检测。 2.冠心病严重程度评估。 3.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4。对心脏负荷能力及心功能的评估。 5。冠心病药物及特殊治疗技术的有效判断. 6。早期发现隐匿性运动心律失常. 7.早期发现隐匿性高血压病. 8.指导相关心脏病患者的康复锻炼。 三、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证

1。急性心肌梗死2天内 2。药物治疗未控制的不稳定心绞痛 3。引起症状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未控制的心律失常4。有症状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5.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衰 6。急性肺栓塞或肺梗死 7.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8。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 (二)相对禁忌证 1.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 2。中度狭窄的心脏瓣膜病 3。电解质异常 4。严重的高血压(SBP〉200mmHg或DBP>110mmHg)5。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6.导致不能充分运动的身心障碍 7。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四、注意事项 1.运动试验检查要宽敞明亮。 2.运动试验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3.有良好的接地地线。 4.完善的急救设备。 5.除颤器处于工作状态。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之迟辟智美创作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心功能试验,通过给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越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贮备能力时心肌呈现缺血,心电图可呈现缺血性ST段改变.按运动量可分为极量运动试验、次级量运动试验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经常使用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和蹬车运动试验. 【适应症】 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检查. 2.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 3.评价为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治疗的疗效. 4.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5.客观评定心功能,合理安插劳动和运动量. 6.飞行员体格检查. 7.其他 【禁忌症】 1.不稳定性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进展期或有并发症者. 3.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4.严重心律失常. 5.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 110mmHg]

6.严重主动脉瓣疾病. 7.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类型的流出道梗阻. 8.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9.主动脉夹层. 10.急性全身性疾患和电解质紊乱. 【方法】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活动量可由改变平板机转速及坡度逐级增加.常采纳Bruce方案,自 1.7mph、倾斜坡度10%(5METs)始,每级增加2~3METs,每级3min. 2.蹬车运动试验受检者坐于自行车功量计上作蹬车运动,运动量由功量计改变蹬车阻力而逐级增加,所做外功由功量计直接显示,功量单元kg·m/min. 运动方案:男性:300→600→900→1200→1500;女性:200→400→600→800.每级3min. 运动终点: (1)到达目标心率[85%预期最年夜心率(相当于195-年龄)]; (2)呈现中度至重度心绞痛; (3)在没有Q波可供诊断的导联ST段抬高≥0.1mV (V1或avR导联除外); (4)S T段水平或下垂型下降>0.2 mV;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就是一种心功能试验,通过给心脏一定得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贮备能力时心肌出现缺血,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按运动量可分为极量运动试验、次级量运动试验与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常用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与蹬车运动试验。 【适应症】 1.冠心病得辅助诊断检查。 2.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 3.评价为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治疗得疗效。 4.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5.客观评定心功能,合理安排劳动与运动量。 6.飞行员体格检查。 7.其她 【禁忌症】 1.不稳定性心绞痛。 2.急性心肌梗死进展期或有并发症者。 3.未控制得有症状得心力衰竭。 4.严重心律失常。 5.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与(或)舒张压≥110mmHg] 6.严重主动脉瓣疾病。 7.肥厚型心肌病及其她类型得流出道梗阻。

8.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9.主动脉夹层。 10.急性全身性疾患与电解质紊乱。 【方法】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活动量可由改变平板机转速及坡度逐级增加。常采用Bruce方案,自1、7mph、倾斜坡度10%(5METs)始,每级增加2~3METs,每级3min。 2、蹬车运动试验受检者坐于自行车功量计上作蹬车运动,运动量由功量计改变蹬车阻力而逐级增加,所做外功由功量计直接显示,功量单位k g·m/min。 运动方案:男性:300→600→900→1200→1500;女性:200→400→600→800。每级3min。 运动终点: (1)达到目标心率[85%预期最大心率(相当于195-年龄)]; (2)出现中度至重度心绞痛; (3)在没有Q波可供诊断得导联ST段抬高≥0、1mV (V1或avR 导联除外); (4)S T段水平或下垂型下降>0、2 mV; (5)下述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早RonT、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6)血压不升或下降>10mmHg; (7)血压过高,超过210mmHg;

实验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 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 【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对象】人 【器材与药品】 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 (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 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 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 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 所示)。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接着,连接导联线。一般以5 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 0”位。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 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按下“标准电压” 按纽,使1mv 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心功能试验,通过给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贮备能力时心肌出现缺血,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ST段改变。按运动量可分为极量运动试验、次级量运动试验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常用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和蹬车运动试验。 【适应症】 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检查。 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 评价为冠心病患者抗心肌缺血治疗的疗效。 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估。 客观评定心功能,合理安排劳动和运动量。 飞行员体格检查。 其他 【禁忌症】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进展期或有并发症者。 未控制的有症状的心力衰竭。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严重主动脉瓣疾病。 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类型的流出道梗阻。 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夹层。 急性全身性疾患和电解质紊乱。 【方法】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活动量可由改变平板机转速及坡度逐级增加。常采用Bruce方案,自1.7mph、倾斜坡度10%(5METs)始,每级增加2~3METs,每级3min。 2.蹬车运动试验受检者坐于自行车功量计上作蹬车运动,运动量由功量计改变蹬车阻力而逐级增加,所做外功由功量计直接显示,功量单位 kg·m/min。 运动方案:男性:300→600→900→1200→1500;女性: 200→400→600→800。每级3min。 运动终点: 达到目标心率[85%预期最大心率(相当于195-年龄)]; 出现中度至重度心绞痛; 在没有Q波可供诊断的导联ST段抬高≥0.1mV (V1或avR导联除外); ST段水平或下垂型下降>0.2 mV; 下述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室早RonT、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血压不升或下降>10mmHg; 血压过高,超过210mmHg; 呼吸困难、头晕、眼花、苍白、发绀; 步态不稳、运动失调; 患者强烈要求停止运动。 【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运动试验阳性指标: 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J点后60~80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 ≥0.1mV,或较运动前加深>0.1mV;

心电图负荷试验

心电图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是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一种检查方法。 【适应证】 诊断阻塞性冠心病的适应证 1.I类适应证根据年龄、性别和症状,成年患者(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静息ST段压低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概述: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CG exercise test)是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侧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由于其方法简便实用、无创伤、安全,一直被公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 (一)运动试验的生理和病理基础生理情况下,运动时为满足肌肉组织需氧量的增加,心率相应加快,心排血量相应增加,而必然伴随心肌耗氧盆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病人在静息状态下可以不发生心肌缺血,但当运动负荷增加伴随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肌缺氧,心电图上可出现异常改变。心肌耗氧量与心率快慢、心室大小、室壁张力、室内压力增加速度及心室射血时间有关。在临床上,一般以心率或心率与收缩期血压的乘积来反映心肌耗氧量状况。 (二)运动负荷量的确定运动负荷最分为极量与亚极量两档。极量是指心率达到自己的生理极限的负荷量。这种极限运动量一般多采用统计所得的各年龄组的预计最大心率为指标。最大心率粗略计算法为220-年龄数;亚极量是指心率达到85%~90 %最大心率的负荷量,在临床上大多采用亚极量运动试验。例如55岁的受检者最大心率为220-55=165 次/分钟,亚极量运动试验要求其心率应为165 x85 % = 140 次/分钟。 (三)心电图运动试验方法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1、Mastcr 二级梯运动试验30年代由Master 创建。按年龄、性别、体重不同,以适当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次数的二级梯登梯运动。分析运动前后的心电图变化以判断结果。该方法虽简单、易行、经济、安全,但由于负荷量小,敏感性较差,因而假阴性率较高。日前,这一方法已基本淘汰。 2、踏车运动试验(bicycle ergometer test)让病人在装有功率计的踏车上作踏车运动,以速度和阻力调节负荷大小,负荷量分级依次递增,直至病人的心率达到亚极量水平。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多次进行心电图记录,逐次分析作出判断。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根据受试者个人情况,达到各自的亚极量负荷,符合运动试验的原理和要求,结果比较可靠。 3、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test)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让病人在活动的平板上走动,根据所选择的运动方案,仪器自动分级依次递增平板速度及速度以调节负荷量,直到病人心率达到亚极量水平,分析运动前、中、后的心电图变化以判断结果。近年的研究表明:无论何种运动方案,达到最大耗氧值的最佳运动时间为8~12分钟,延长运动时间并不能增加诊断准确性,强调运动方案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注意事项:(1)运动试验前应描记受检者卧位和立位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血压作为对照。(2)运动中通过监视器对心率、心律及ST-T 改变进行监测,并按预定的方案每3分钟记录心电图和测量血压一次。在达到预期亚极量负荷后,使预期最大心率保持l~2 分钟再终止运动。(3)运动终止后,每2分钟记录l次心电图, ==============================专业收集精品文档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诊疗常规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诊疗常规 【原理】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m test)是通过运动给心脏一定的负荷,诱发潜在的心肌缺血表现出来,采用心电图来显示心肌缺血的一种非创伤性诊断方法。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属于多级运动试验,是让受检者在一定的斜度和转速的活动平板上行走,规定在一定的时间里逐级提高一定坡度和/或速度,直至达到预先确定的目标(极限量或次极限量),根据运动前、中、后记录的心电图改变判断是否有心肌缺血或其他的心电心功能异常存在。 【临床意义】 1.运动负荷试验根据病人心脏对不同程度的运动负荷承受情况,可以定量分析心功能状态,可以诱发潜在的心肌缺血并予以评估,因而可对有不典型胸痛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和无症状的隐性冠心病患者进行冠心病早期诊断。 2.对心肌梗死病人可以判断心脏储备力、推测预后、指导康复治疗。 3.对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的评估。 4.对可疑病态窦房结病变协助诊断。 5.评估先心病和冠心病外科治疗及介入治疗后的疗效。 6.协助制定病人或正常人的运动方案。 因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具有较大实用价值,与动态心电图监测相互补充,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查之一。 【适应征】 1.可疑冠心病需明确诊断者,如胸痛、胸闷、心悸等需查找病因者。 2.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检和诊断。 3.已诊断冠心病者,协助判断侵犯血管及分支病变,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选检查。 4.冠心病病人行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或冠脉再通治疗(PTCA、冠脉支架、冠脉搭桥等)后的疗效随访或评价冠心病病人的心功能储备力,了解血管再狭窄的可能。 5.急性心肌梗死半年后评价梗死后心功能、运动耐量,检出心肌缺血和危险性心律失常、协助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6.早期检出高血压。

心电图运动试验

第八章心电图运动试验 第一节运动试验的原理 第二节运动试验的方法 第三节运动中心电图的变化 第四节运动试验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五节运动试验的准备、监护及终止指标 第六节运动试验的评价 第七节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运动试验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的概念最初由Goklhammer等于1932年提出。最早应用于临床的较为规范的运动试验是1940年左右由Master提出的二级梯运动试验,随后历经60余年的改进发展,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方法使得运动成验的敏感性逐步提高。1971年Bruce等进行了极量运动试验的研究,采用逐级增加负荷并以达到个体的目标心率(即极量运动时所达到的心率或其85%~90%的亚极量心率)为负荷运动量的标准,这不仅使运动试验更为科学合理,也大大提高了运动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由于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及大量的冠脉造影结果与运动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使得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临床验证以后,美国心血管疾病的权威ACC/AHA(Arn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ican Heart Association)于1986年组织了运动试验的专题委员会,制订了运动试验指南(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以规范检查方法及结果判断标准。近20年来运动试验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ACC/AHA先后于1997年和2002年公布了经过补充修改的运动试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由此可以说明运动试验是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备受重视的重要检查方法。 新版指南在引言中再次强调了运动试验作为一项无创性临床试验,经济实用,在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一节运动试验的原理 一、心肌供血及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心脏是人体内活动力最强的器官。心肌的氧耗量约为8~15ml/100g.min,占全身粍氧量的12%,而心脏重量仅占全身体重的0.5%,但通过心肌的总血流量却占心排血量的5%左右。心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很高,在静息状态下,ー般只有1/4左右的毛细血管开放。换言之,1/4的冠脉循环量即可满足安静时心肌代谢需要。在静息情况下,心肌对于动脉血内的氧摄取率为70%以上,远远大于身体其他脏器(平均为22%),也就是说心肌细胞内氧储备非常小,氧张力很低,一旦心肌耗氧

第2章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第2章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CG exercise test)系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当负荷达到一定量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能相应增加,从而诱发静息状态下未表现出来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并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出来。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由于其方法简便实用、无创伤、安全,一直被公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 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下降,但在静息状态的心肌耗氧量较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尚满足心肌对氧的需要,无心肌缺血不发生心绞痛,严重固定狭窄心电图可正常.为揭示已减少的血液量,通过运动,心肌耗氧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供血能力而诱发心肌缺血表现,辅助临床对心肌缺血作出诊断。运动时心率、血压和呼吸所能达到的运动水平均提供了其心脏功能状态的定量指标。这些指标也与一般状况,如骨骼肌的力量及灵活度等方面有关。运动中可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和血压,观察运动中血液动力学的反应及ST段的变化,发现心率、心律、传导系统等方面的异常. 运动试验除采用心电图监测手段外,其他监测手段,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象、心血池显象、核磁共振、呼吸气体分析等均可增加运动试验所提供的信息。运动试验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无创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目前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判定及心脏病患者预后判定、内外科心脏病疗效评价、心脏功能、客观安排患者劳动力、确定体育运动处方等.本书主要介绍运动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 一、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基础知识 生理情况下,运动时为满足肌肉组织需氧量的增加,心率相应加快,心排出量相应增加,而必然伴随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狭窄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以不发生心肌缺血,但当运动负荷增加伴随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肌缺氧,心电图上可出现异常改变。心肌耗氧量与心率快慢、心室大小、室壁张力、室内压力增加速度及心室射血时间有关。在临床上,一般以心率或心率与收缩期血压的乘积来反映心肌耗氧量情况. 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判断 1、适应症: 1。1协助不明原因胸痛的诊断 1.2早期检出高危患者中隐性冠心病 1.3检测冠心患者缺血部位和程度,判断病变血管 1.4了解各种和运动有关的症状(如晕厥、心悸、胸闷等)的病因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精心整理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心功能试验,通过给心脏一定的运动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超过病变冠状动脉供血贮备能力时心肌出现缺血,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ST 段改变。按运动量可分为极量运动试验、次级量运动试验和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常用运动试验为活动平板试验和蹬车运动试验。 1. 2. 3. 4. 5. 6. 7. 其他 1. 2. 3. 4. 严重心律失常。 5. 严重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 ] 6. 严重主动脉瓣疾病。 7. 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类型的流出道梗阻。 8. 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9.主动脉夹层。 10.急性全身性疾患和电解质紊乱。 【方法】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受检者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活动量可由改变平板机转速及坡度逐级增加。常采用Bruce方案,自1.7mph、倾斜坡度10%(5METs)始,每级增加2~3METs,每级3min。 2. 。每级3min。 (1 (2 (3); (4 (5 (6)血压不升或下降>10mmHg; (7)血压过高,超过210mmHg; (8)呼吸困难、头晕、眼花、苍白、发绀; (9)步态不稳、运动失调; (10)患者强烈要求停止运动。 【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运动试验阳性指标:

(1)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J点后60~80ms,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0.1mV,或较运动前加深>0.1mV; (3)心电图在没有Q波可供诊断的导联ST断抬高≥0.1mV(V1或aVR导联除外) 【临床意义】 (1 (2 (1 (2 在运动试验场所必须配备硝酸甘油、利多可因、除颤器等急救设备及药品。(3)试验过程中,进行心电图、心率和血压的严密监测。 (4)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应从低运动量开始,如100~200㎏·m/min,每3min 递增100~200㎏·m/min,心率达120~125/min即终止运动。 (5)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一概述 心电图运动试验,亦有称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通过一定量的运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对已知或怀疑患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进行临床评估的方法。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虽然该试验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由于其简便实用、费用低廉、无创伤、符合生理情况、相对安全,因而被公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运动试验引发心肌梗死和死亡几率为0%~0.005%,是比较安全的。近来几个大规模病例报道,运动中或运动后需要住院、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分别为0.2%,0.04%和0.01%。尽管如此,仍需要正确的临床评估以确定哪些患者能进行运动试验。此外,运动试验应在训练有素的内科医生监护下进行,试验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预防和阻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终止试验。 二原理 在生理情况下,由于运动时肌肉组织的需氧量增加,为满足这部分增加的需求,心率相应加快,心排出量增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而心脏做功增加必然伴有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当冠状动脉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非重度狭窄)时,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以不发生心肌缺血,但当运动负荷增加伴

随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相应需求,因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心电图上可出现异常改变。 三试验类型 1.平板运动试验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让患者在类似跑步机的平板上走动,根据所选择的运动方案,仪器自动调整平板的速度及坡度以调节运动负荷量,直到患者心率达到次极量负荷水平,分析运动前、中、后的心电图变化以判断结果。 2.踏车运动试验 在装有功率计的踏车上作踏车运动,以蹬踏的速度和阻力调节运动负荷大小。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多次进行心电图记录,进行分析作判断。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根据受试者的个人情况,达到各自的次极量负荷。此外,还可用于部分不适宜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的患者,如关节炎、外周血栓性疾病等的患者。 3.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 30年代由Master创建。按年龄、性别、体重不同,以适当速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次数的二级梯登梯运动。分析运动前后的心电图变化以判断结果。该方法虽简单、易行、经济、安全,但由于负荷量小,敏感性较差,因而假阴性率较高。目前,这一方法已基本淘汰。

心电图负荷试验

心电图运动试验(ECG exercise test)是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用于冠心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一种检查方法。 【适应证】 诊断阻塞性冠心病的适应证 1.I类适应证根据年龄、性别和症状,成年患者(包括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静息ST段压低

运动心电图试验指南

运动心电图试验指南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运动生理 (4) 一、运动分类 (4) 二、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5) 三、运动中的氧摄取 (6) 四、运动计量单位 (8) 五、冠心病人对运动负荷的反应 (8) 第三章运动心电图试验标准 (11) 一、主要适应证 (11) 二、主要禁忌证 (12) 三、医生及病人的准备 (13) 四、常用的运动试验方式 (14) 五、心电图记录 (18) 六、终止运动试验的指征 (19) 七、运动试验的安全性、主要并发症及抢救措施 (20) 八、运动试验报告及结果判定 (22) 九、运动试验观察指标及分析 (24) 十、评价运动试验可靠性的指标 (30) 十一、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对运动试验的影响 (31) 第四章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33) 一、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33) 二、试验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36) 三、运动试验与心律失常 (39) 第五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运动试验 (43) 第六章特殊人群的运动试验 (49) 一、高血压 (49) 二、心肌病 (50)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 (50) 四、老年人 (51) 五、青少年 (52) 六、心脏瓣膜病 (52) 第一章概述

运动试验是一种心脏负荷试验。运动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理负荷可诱发静息状态下未表现出来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因此可用来评价心脏的功能状态。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下降,但在静息状态的心肌耗氧量较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尚满足心肌对氧的需要,无心肌缺血不发生心绞痛,严重固定狭窄心电图可正常。为揭示已减少的血液量,通过运动,心肌耗氧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供血能力而诱发心肌缺血表现,辅助临床对心肌缺血作出诊断。运动时心率、血压和呼吸所能达到的运动水平均提供了其心脏功能状态的定量指标。这些指标也与一般状况,如骨骼肌的力量及灵活度等方面有关。运动中可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和血压,观察运动中血液动力学的反应及ST 段的变化,发现心率、心律、传导系统等方面的异常。 早在1928年FELL及SIEGEL发现四位慢性稳定心绞痛患者运动可诱发其心绞痛发作并出现心电图ST段及T波的变化,心绞痛缓解后心电图恢复正常。1929年MASTER及OPPENHEIMER发展了标准化的运动方案评估心脏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反应。随后30年,人们不断研究ST段改变的机制和导联位置对运动试验结果的影响,对运动方案进行改进。确立诊断及评价预后的指标。1931年WOOK及WOLFERTH专门应用运动负荷方法诱发ST段改变,认为具有诊断价值并指出心前导联V4比标准导联更能揭示心肌缺血。1935年KATZ及LANDT证实了WOOD V4 导联记录的优越性,并发现V5在记录缺血方面较 V4更优越。他们还发现典型心绞痛病人心前导联有阴性记录的结果。KATZ报道缺氧能引起特征性的ST段改变,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产生类似的改变。1941年LIEBOW 及FEIL发现地高辛可引起ST段的下降,其结果影响运动试验结果的判定。 1953 年FEIL及BROFMAN 报道预激综合症患者运动试验可出现假阳性。1955年以前世界各地多采用各式各样简单的运动方式,如长跑、划船等,之后普遍采用 MASTER试验,此方法简单易行,但负荷量不足易导致假阴性结果。 BRUCE 及HELLERSTEIN是将传统 MASTER试验改进为现代化负荷试验作出卓越成绩的学者。目前世界各地心脏负荷试验多采用活动平板或踏车,MASTER二阶梯已很少使用。用负荷试验评价心脏病人工作能力的先驱是 HELLERSTEIN,测量各种活动时的氧耗量及运动耐力评价心功能。1966年 BLACKBURN发现90%的缺血性改变发生在CM5及V5 导联上,使运动试验采用相对简单的导联系统成为可能。首次验证ST段下降预报价值的学者是ROBB及 MARKS,他们认为水平型或下斜型ST段下降诊断冠心病更可靠且下降程度越大预后越差。1964年NAIMARK及WASSERMUM根据运动血乳酸浓度的变化,首次提出无氧代谢阈的概念。其本质是通过增加运动负荷,机体由有氧代谢转变为无氧代谢的转折点,一般以血乳酸浓度急剧增加的起点为界。现今无氧代谢阈仍被认为是反映心肺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自从冠脉造影问世以来,发现用运动诱发ST段评价压低危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有其局限性。冠脉造影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指标,但由于有创伤、设备要求复杂且不能全面反映所有病人的冠脉病变情况,因此不能取代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除采用心电图监测手段外,其他监测手段,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象、心血池显象、核磁共振、呼吸气体分析等均可增加运动试验所提供的信息。运动试验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无创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目前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判定及心脏病患者预后判定、内外科心脏病疗效评价、心脏功能、客观安排病人劳动力、确定体育运动处方等。本书主要介绍运动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运动生理 一、运动分类 肌肉运动可分为等张运动(Isotonic,又称动态运动),等长运动(Isometric,又称静态运动)及阻力运动(等长及等张均参与)三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