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建“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教育培养模式

创建“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教育培养模式

创建“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教育培养模式

创建“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教育培养模式

学校教育的价值在于造就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学生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标准。为了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近几年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形成了比较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以稳定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以特色为追求”的基本工作思路。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我们强调在抓好常规性管理和稳定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学生工作、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本系的基本工作特

色。

一、关注“四特学生”的教育培养

当代大学生,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经济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性格差异。这就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必须更加注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工作时,必须更多地使用个性化方法,即在开展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过程中,先分层次、分对象,再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的特点和个性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与此同时,多配合采用正面的鼓励措施,利用激励机制,让不同兴趣、习惯、智能、气质和性格的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从而满足其不同的心理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以此达到实行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教育培养“四特学生”为重点的工作运行机制。

1、特长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长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艺术、体育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主要是指在英语、计算机、写作、演讲、歌唱、书画、体育等方面具有优势或者潜力的学生。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与延伸,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培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第二课堂进行系统设计,实施规范管理与组织运作,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按照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的原则,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考虑与设计,在第一课堂开设的课堂基础上,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活动方案、实施方案。具体采用了如下措施:

(1)设立相关的选修课。在学校组织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根据我系学生的特点开设《创造学》、《音乐欣赏》、《书法》等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特长为主系级选修课;

(2)建立创新活动小组,开展创造性活动。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大赛、网页设计制作、广告设计及营销策划小组等,依托这些活动小组开展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方案设计能力。

(3)成立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依托学生社团,发挥其组织活动快捷、容易的优势,开展系列讲座、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评比选拔比赛;

(4)实行学生导师制,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并在相应政策上有所体现。教师为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或者为学生做前沿科学、创造力培养、学术报告,在工作量上有所体现并给予和奖励。

(5)开展“希望之星”评选活动。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的措施,我系又制订了“关于‘希望之星’评选与表彰实施办法”,每学期都对涌现出的特长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他们带动了整个系的学习氛围。

2、特色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色学生是指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严谨认真,积极组织参加各项课余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任劳任怨,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班级、系以及学校各项活动做出贡献或者是默默奉献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不是学习最优秀的,也可能不是具有特长的,但是却是一个团

队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他们的认真工作、乐于奉献才能够维持班级或者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教育家叶圣陶则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放弃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教育达到非被动教育的状态。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在特色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发挥榜样作用,唤醒大学生自主意识。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使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是什么,学校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校训和系训的要求,自觉培养自己严谨务实、积极进去、团结合作、刚健有为的良好作风。

(2)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我们在学生中积极倡导实行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逐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3)实行助理班主任制度。对于那些具有较高基本素质、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我们实行了助理班主任制度,给他们提供活动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有些学生尽管不是学习最好的,但却是工作最踏实的,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具有较高威信的有特色的学生。

3、特困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困学生是指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我系对于特困学生的界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持有家庭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出具的特困证明,二是本人提出申请并被班主任和同学所认可,三是积极申请勤工助学岗位。

特困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引起中央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加强特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以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顽强的勇气和毅力、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对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有力的带动和影响作用。在开展特困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建立健全特困学生档案。为了真实掌握我系特困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进行分类管理,我们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为家庭困难的学生建立详细档案,内容包括所在家乡镇以上政府机构的证明材料、个人困难申请、家庭详细信息等。在对所有学生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将特困学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三类:品学兼优的特困生、重点特困生、一般特困生。

(2)实行党员联系和资助特困学生制度。我系每一位党员教工都负责联系资助一名特困学生,每学期资助100元。平时采取主动接近、经常找他们促膝谈心的形式,在生活上关怀,在感情上投入,与其交朋友,使其消除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树立自信心,自强自立。

(3)建立有效机制,为其解决生活困难。必须把对特困学生的教育与为其解决生活困难结合起来,使特困学生感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师生感情的温暖。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帮助联系助学贷款、减免学费、联系勤工助学岗位等,为其解决生活困难,缓解生活压力。实践证明,主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感情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对于特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条切

实可行必不可少的一条有效途径。

(4)设立特困学生专项奖励基金。为了鼓励特困学生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全面发展,我系利用创收节余和党员活动经费,每学期都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特困学生进行专项表彰。

4、特别学生的教育培养

特别学生是指那些有心理的学生、自由散漫的学生、无故旷课、不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夜出不归甚至打架斗殴、偷窃和考试作弊的学

生。

在新形势下,近几年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有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从清华学生的硫酸泼熊事件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同室同学,以及经常见诸报端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等,无不引起我们的沉思,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提高?是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是需要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待特别学生,我们同样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采取“积极预防、重视过程管理”的教育理念,重视对于特别学生的教育与帮扶工作,建立健全各种教育管理机制,做到尽量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在对特别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中,我们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1)建立“三级管理、预防为主”的教育帮助体系。对学生管理教育实行三级负责制—学生干部—班主任—学生辅导员,对于特别学生实行“盯防策略,一帮一对”方法。

(2)开展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在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比如我们针对目前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现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不仅率先在全院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选修课,而且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为了使该项工作能够更加深入的开展,还组织申报了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通过教学和科研,不仅在学院形成了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全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对新生、毕业生和特困生等群体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防止问题累积;进行个别辅导,把面上的工作与点上的工作结合起来,把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对于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化解了学生的心理矛盾。其他包括诚信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发现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仅设立了公开信箱,随时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而且还建立了学生信息周报制度,要求每个班级每周将本班级的基本学习生活情况经班主任签字后报送到辅导员,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苗头性的问题。

(4)实行党员负责制。为了加强对于特别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要求每个党员老师都负责联系一个特别学生,定期进行谈话,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特别学生的转化工作作为党员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成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

(5)建立家长预警制度。为了避免由于对于一些严重违纪学生的直接处理导致家长心理不能接受的现象,我们建立了对于特别学生的家长预警制度。对于在学校中表现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避免出现学生被处理以后家长还不知道的现象,使特别学生的违纪处理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按照“规则在前、教育在先、违规必纠、惩戒必严”的原则。为了加强学生管理,维护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对于那些经多次教育不加改正自己错误的学生,或者是出现重复错误的学生,我们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同时,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理,使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同时也建立起基本的规则意识,严肃了校风校

纪。

二、实施“五全育人”的培养措施

1、全员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

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教师和政工干部是实施教育的主体,他们言行举止、礼仪交往、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表里如一的言行,严以律己的品德、高尚美好的情操、端庄文雅的风度、和蔼可亲的态度,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凝聚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和政工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中,我们在全员育人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鼓励老师参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形成全员育人氛围。为了做好我系的学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我们要求每一个老师都要积极承担学生工作,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为每个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安排一名指导老师。为了调动老师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我们在每学期的综合奖励中都根据参与活动的多少对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老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2)建立全系教师都承担班主任工作的制度。由于现在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的相对不足,为了做好学生工作,我们高度重视开展班主任工作,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班主任工作,并将此作为职称评聘和工作考核的基本依据。为了鼓励班主任做好工作,每学期我们还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对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游戏的老师进行奖励。

(3)实行教研室与专职教师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制。近几年由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在就业市场出现低迷的现象,使我系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为了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率,我们不仅在教学改革和小小说能力培养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而且还主动走出去不断开拓学生的就业市场,并且要求全员参与学生的就业工作。制订了《关于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指导的实施意见》,要求教研室与专职老师都参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我系在2004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一次就业率由原来的30%左

右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我们提出的基本目标。

2、全面育人

全面育人就是实现全方位育人,要积极倡导“学生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努力拓宽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把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宿舍、课堂、网络及课外活动,覆盖到学生入学就业的各个环节,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和谐统一。在实施全面育人的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活动中,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方法:(1)明确学生教育培养的目标,突出学生的特长特色教育培养。我们在学生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中,突出强调在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与培养的同时,必须强调个性教育,必须突出特色教育,尤其是必须加重视和强对学生特长和特色的培养。为此我们提出了在学生教育培养活动中必须重视“四种能力、五种意识”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表达交往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和“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敬业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2)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教育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展开。过去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往往重视第一课堂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第二课堂

的地位和作用,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我们坚持认为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继续,第一课堂必须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才能把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组合起来。在某些方面。第二课堂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要比第一课堂更有效。所以我们在安排工作时把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等对待,在计划的制订和工作量的计算方面也和第一课堂同样要求,并制订了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办法,真正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使全面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3、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就是指要在学生入学、学习、毕业到就业的各个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把学生素质培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做细做实。做到既有长远

计划,又有近期安排,而不是时断时续,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我系在制订全程育人、分阶段实施的学生教育培养方案时,主要以年级作为划分不同阶段的依据,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后,主要开展学生适应性教育活动。新生入校第一年主要是适应教育,以组织专题讲座和各种联欢活动的方式,尽快教育学生学会四个适应,即环境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专业适应。

(2)第二阶段:在第二、第三学年主要开展兴趣培养和创新教育。主要开设一些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浓厚学生兴趣的专题讲座为主,同时组织各个学生协会和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各种创意设计大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书画展览等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省市组织的各种比赛活动。

(3)第三阶段:在学生毕业前主要开展就业训练、创业教育和升学指导教育。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年,我们针对学生的在毕业前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养工作。对于准备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组织和联系专门的辅导班,帮助学生系统的复习以提高升学率。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主要开展就业训练和创业教育,如组织开展求职面试专题讲座、聘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组织现场模拟面试辅导、请一些成功创业的企业老总或校友开设讲座和面对面交流等活动。

4、全心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在于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健康成长。全心育人就是要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积极倡导对学生的情感关注和“情感式教育”,要求老师既教书又育人。具体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建立与学生的谈心制度。在目前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的思想比较混乱、心理比较脆弱,经常出现一些困惑现象。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我们建立了与学生的谈心制度,要求班主任、辅导员包括系领导都要定期开展与学生进行谈心的活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建立系领导联系学生班级和宿舍制度。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仅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同时还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情况等,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沟通,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之间形成较融洽的沟通交流氛围,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温暖。

(3)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对于那些心理有压力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调适,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对于那些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积极拓宽渠道,帮助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工作从务虚走向务实,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

5、全新育人

优化工作机制,实现教育培养与管理制度创新是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的基本要求。学生教育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良好的机制做保证,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创新。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系建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生培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每个总支成员的工作分工,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工作会议,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力地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并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增强管理责任的实施办法》,实行管理问责制,强化过程管理,有力地调动了全员参与学生教育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在学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具体突出了六个创新机制(1)课外活动系列化。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和综艺大赛活动。为了突出学生工作重点,每学期系组织开展两项活动,一是“系列读

书活动”,二是“系列综艺活动”。围绕读书活动,每学期组织开展写作征文和演讲朗诵活动,并组织开展读书系列座谈;综艺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2)素质教育课堂化。要求辅导员根据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要求。每学期开设专题课程和讲座,将原来比较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按照比较规范的专业课程教学要求,每学期制定出详细的专题讲座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为了鼓励辅导员开设专题讲座和课程,系对于开展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讲座课程,按照学校专业教学的标准计算工作量并给予同等标准的课时补助。

(3)心理健康专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现象,在每学期我们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近两年我们主要开设的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自信心培养、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求职面试心理等系列讲座。

(4)学生培养特色化。为了配合我们开展的四特学生教育培养活动,我们创设开展了管理系“希望之星”评选活动。每学期期末,系利用创收基金,对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不仅给予精神奖励,而且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授予管理系“希望之星”称号。该项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对在写作、书画、英语、计算机、文体活动、有创意的方案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共计154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一等奖奖励100元的学习资料,二等奖奖励50元的学习资料,三等奖奖励20元的学习资料。通过此项活动开展,激发了全系学生参与各项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5)专业技能证书化。为了突出我校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学生的素能教育培养活动中,突出强调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为了给学生的求职就业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考取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如秘书专业资格证书、导游资格证书、推销员证书。系积极与相关的主考部门进行联系,并组织老师进行辅导,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一专多能”、“一书多证”。

(6)特色培养导师化。为了培养学生的专长和特色,系积极鼓励

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并鼓励和安排部分具有专长的老师参与学生兴趣小组的指导工作,实行兴趣活动指导导师制。每学期在进行活动总结的基础上,对于参与指导学生各项活动表现突出的的老师进行奖励。

(三)深化教学改革,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为了把我们提出的“关注四特学生,实施五全育人”的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方案落实到实处,我们还对教学管理进行了改革探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在学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方面,具体实施了如下改革措施:

1、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强调“软专业,硬化建设”

为了改变文科专业传统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用性文科专业的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培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了“软专业,硬化建设”的探索。充分利用工科院校的资源优势,建设了现代办公技术实验室、文书档案模拟室等实习实训基地,以加强文科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环节方面,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许多课程设置了模拟实习周和课程设计周;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增加了操作应用性课程,如在原来开设办公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开设了办公软件、网页设计制作、影视节目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等课程。

2、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强调“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各种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在学好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掌握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的同时,强调每人必须在校学习期间培养和训练1-2项特长。为此,我们配合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制订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对在写作、演讲、英语、计算机、书画、文体等方面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在实践教学方面,强化技能训练,重视学生多种应用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文科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许多毕业生因在校期间受过良好的实践技能训练,在双向选择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进行了“教考分离”和“提前考试”的改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我系对考试课实行教考分离、非任课教师命题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旨在为师生加压,不仅增强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使学生养成了严谨、踏实的学风。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我们制订了学生提前单独申请考试的办法,对那些学有余力通过自学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组织提前单独考试,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锻炼、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个性化、更宽松的学习氛围。上学期三门专业课《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共关系》、《管理学》实行了提前考试制度,报名49人,通过严格的考试、阅卷等程序,最后三门课累计通过21人,通过人数占报考人数的42.8%,通过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22.5%。这学期秘书、旅游两个专业中有四门课实行了提前考试制度,报名达98人,通过系及各任课教师严格审核,最后有资格参加考试的学生达64人,参加考试人数占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38.1%。

4、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要求作业布置实现“三化”

在理论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积极进行课程“作业专题论文化、方案设计图表化、操作训练实务化”的改革,规定每门考试课程每学期至少布置2—3篇“三化”的大作业,内容包括专题论文综述、创意方案设计、现场操作演示等,并要求综述和方案设计每篇字数不少于5000字,通过该项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使学生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例如:《新闻写作》课中教师按照“三化”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实地新闻采访,一部分学生的采访稿件分别被《山东青年报》、《齐鲁晚报》、《济南时报》、《山东商报》、《济南交专报》等报纸采用近40篇;另外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安排学生每人自编一份报纸,在全系范围内公开评比、展览,并对评比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再例如在《办公技术》课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照相、摄录像、复印、打字、扫描、传真等现代办公技术的实际操作技能外,同时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网页设计与

制作并要求每人完成一个个人网站的建设。

探索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及模式

【探索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及模式】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及模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二、什么是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传统教育模式通常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情感、艺术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然而,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即包括智育、体育、劳育、美育和德育在内的全面培养。它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注重体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 1. 培养综合素质 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途径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

该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劳动实践、 美术艺术以及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发展。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2. 突破学科壁垒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科之间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壁垒。而五育并 举全面育人的模式下,应该打破这种壁垒,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能够更好地理解 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3. 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也需要发生相应的转变。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模式探索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重要路径之一。在这

全域育人措施

全域育人措施 概述 全域育人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全方位的育人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综合素养和全人发展能力。全域育人措施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广泛参与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文将介绍全域育人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具体的全域育人措施。 全域育人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发展。然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人发展能力同样重要。全域育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域育人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全域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将具备积极向上的品质,能够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课堂上的统一教学,忽略了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全域育人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潜能。 全域育人的具体措施 为了实施全域育人,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和机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引入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积极引入各种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兴趣课程、实践实习等,让学生在课堂外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社会参与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如义工活动、社会调研等。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与家长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可以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和成长。 总结 全域育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通过全域育人,能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具体措施来实施全域育人,如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外活动、鼓励社会参与和家校合作等。全域育人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小学推行“心理健康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

小学推行“心理健康全员导师制”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发[2021]40号)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意见》(盐发[2021]25号)和《盐城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办法》(盐发[2022]19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发挥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加强学生关心关爱和成长指导,推动每位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维护好学生身心健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摆在首要位置,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目标,在我校推行全员导师制,构建“每位教师都是导师、每名学生都有导师、每位家长联系导师”制度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强化导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专兼职教师协同合作育人,深化家校沟通,优化

师生关系,促进亲子感情,缓解焦虑情绪,切实织密家、校、社协同的学生全面发展支持网和身心健康守护网。 三、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深入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积极倡导“每位教师都是导师、每名学生都有导师、每位家长联系导师”,真正践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人人成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育人理念。 (二)因材施教,五育并举。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差异,通过导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在理想信念、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一生一策”个性化开展教育指导;通过导师和学生家庭之间建立良好家校关系,在育儿观念、亲子沟通、安全教育等方面,“一家一案”常态化开展服务指导,促进学生自信自强,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重点重抓,协同育人。坚持重点重抓,结合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明确班主任、导师、学科教师各方职责,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导师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不断凝聚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全力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组织架构 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新时代“五育并举”促进学生成长教育实践模式

新时代“五育并举”促进学生成长教育 实践模式 摘要:五育并举背景之下,国家领导人提出体育教育在教育教学当中的重要价值,同时当下体育教学陷入边缘化,五育成为学生体质健康的关键影响问题,同时体育课程未能促进学生五育共同发展,因此本文就新时代五育并举,促进学生成长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育;五育并举;体育 当下教育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倡教育教学,促进德育、体育、智力教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同时提出五育并举的发展目标,表明未来教育教学将转向共同融合过程,五育并举已成为当下教学的新趋势,同时构建五育并举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体系,需要在整体考虑,关注治理之间内在的关联,同时需要在德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进行相互探索。 一、树立五育并举,学科育人的变革理念 五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的需求,怎样进行五育落实,合理育人,是教学教学的主要课题,同时五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在理解五育知识时,还需要将五育看做一个整体,因此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是相同的,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方式。 (一)体育与“四育”协同 五育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其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进行实践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因此教学学校将运动项目以及教学内容,运动量等循序渐进的安排,同时不仅在课堂当中有计划、有目的的强化学生五育教育,同时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进行品质的磨练,例如积极的通过节假日进行锻炼,同时在体育教育活动当中培养学生自立的精神,以及社交能力。 (二)发挥课中的育人作用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育人功能的发挥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重复性行为,让学生重复的进行记忆得到的,而是学生在课堂运动项目当中自主进行学习自然实现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发挥学生五育教育的独特优势,同时将育人的关键点渗透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潜移默化育人。 (三)教师综合育人意识与能力为五育融合提供保障 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之下,教师需要改变,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育教育、弱体、抑美、缺劳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需要具备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意识,为学生五育共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五育之下的体育教育,不论是立德树人下的教育需求还是体育作为载体的教育,亦或是进行教育评价等都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需求。体育教育为载体的五育教育,需要教师明确五育内容,将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深刻的学习,同时为学生创设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教学,促使学生在课程当中表现自己。首先体育教师进行培养阶段,则需要在教师的体育师范教育向着教师教育转变,教师需要改变体质教学中心,变为技能教育中心,脱离教育的桎梏,关注全面的进行人才培养角度,发展五育共同教育。同时未来教师需要具备能帮助学生全面进行发展的课程实施能力,通过教师培养单位,强化自身教学能力,心理教学能力等等,以此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同时强化生对五育融合的认知,促使学生在教师岗位之上认识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课程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促使体育课程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则是在全科教师的角度,关注教师的训练,关注教师的综合育人意识以及创新教学能力等,同时包含体育教师在内的教师五育并举育人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升,同时学校也需要为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学校需要为教师五育教学提供教学空间。同时促使教师集体认识到五育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还需要具备协同教学的能力,参与到学校教学当中,发出体育教育声音,关注学科教育。 二、新时代五育并举,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的实践路径 (一)家校合力,人人参与借助家长会宣传五育

培育学校特色 打造特色学校

培育学校特色构建特色学校 -------虎林市逸夫中学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虎林市逸夫中学在1995年时仅有485名学生,到2014年发展到1388人,经历了19年的风雨兼程,从一所面临撤并的薄弱校迈进了省标准化学校行列,这是逸夫中学历史性的大跨越。但是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品质和内涵做支撑。因此挖掘学校特质,培育学校特色,是学校管理者应努力求索的问题。两年多来,在反复的思考和实践中,在与师生的共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这个核心问题其实蕴含在学校的办学思想中,体现在课程和学校的各项工作身上。学校有了优质的课程,就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铸成自己的品牌,相反,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人云亦云,将导致学校发展缺乏明确的路径方向,教师学生的发展也必然缺乏自主独立性。基于此,我校从高效课堂构建,体验式德育,队伍建设,艺体特色和学校文化五大方面,努力培育学校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 一、用先进的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把义务教育的任务概述为:“为学生夯实做人的基础;为学生夯实走向社会的基础;为学生夯实学习力的基础” 。这一理念让我们明确,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因此我校把办学思想确定为“为孩子的美好人生奠基”。这一思想的实施途径是:植根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优势智能的发现与发展,立足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课程和主动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在厚实基础上的能力、身心、个性、特长的多元发展。以次确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为:求真求实------求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向善向美------向人生高尚境界前行。 二、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提高课堂质量 什么是有效教学?专家指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依据有效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教学方法,这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在历经了导学式教学模式,互动参与式的三段九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高效课堂思想的指导下,尝试构建了“先学后教,检测达标”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指

高中音乐艺术特长生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高中音乐艺术特长生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限500字以内) 随着我国进入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2003年3月底,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要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了我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学校恪守“以教研促教学,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学校艺术教育成效显著,现已成为“宁夏管弦乐教育基地”和“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书画等级考试宁夏区指定培训考级点”,“宁夏大学音乐美术实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区铜管乐队比赛一等奖,全区合唱艺术节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教育部办法的荣誉证书。为了进一步规范化音乐特长教育教学工作,以我校今年高一新入学的音乐特长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年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专业、系统化的音乐教育,努力建立较完备的以音乐教育为特色优势的校本课程体系和育人工作体系,构建弘扬“四育并举、和谐创新”和“让每一个人都能走向成功”的学校文化和“育人为本、成功成才

”的学校精神,形成我校富有鲜明艺术教育优势的办学特色及成果,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使我校成为在全区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艺术特色高中学校。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限200字以内) 在艺术特长生培养的实践过程中,特长教育、个性发展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日渐明显,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1.教育理念短视。艺术特长生的教育就是为了应试,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不是为了让有艺术特殊潜质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开展艺术特长生教育,而是从文化成绩较低的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专攻艺术以走捷径,以提高考生的总上线人数。 2.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学内容因循守旧,围绕应试内容反复操练,机械模仿,忽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学力。 3.教学手段呆板。艺术特长生的教育中,沿袭传统的教学手段,对现代教育媒体使用很少或基本不用,教学效率相当低下。 三、研究目标(限300字以内) (1)改革选拔机制,让有特长优势的的学生得到良好培养,提升艺术特长生综合素质。 (2)规范艺术特长生训练教学,形成一套长效合理培养计划和训练方案;并努力形成卓有成效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今后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教学。 (3)以特长生培养为龙头,提高我校艺术教学综合素质和能力。形成一整套严谨实用的艺术特长生培养模式,并在全区推广。

五育并举高中政治落实全面育人的策略研究课题综述

五育并举,高中政治落实全面育人的策略研 究课题综述 前言:“双减”政策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要充分地维护学 的正常教学秩序,纠正传统的“超负荷”现象。“双减”政 策在保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规范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客观上说明了“双减”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推进学素 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中,思想 道德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从全面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来看,“双减”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外在表现方式的改变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宗旨观念的革新。这是因为“双减”政策在客观上需要学教师采取多种途径,以缓解少年儿童的学业负担,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使上述教育方针的目的达到,需要教师能够灵活地改变传统的道德实践方式,并与学实行“双减”的方针相结合,善于运用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达到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培养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 加强德育教育是“双减”政策落实的应有之义。“双减”之后,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生自由时间相对增多了,课后服务的形式不断丰富,统筹

整合了家校社等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更加关注减负增质和德育教育,为德育教育开展提供了更多时间和广阔空间。 加强德育教育是“双减”政策落地的迫切要求。传统的升学考试评价制度是以分数衡量优劣,对学生德育教育影响较大,导致失德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社会问题。思想品德不合格,是危险品。因此,实施“双减”是对教育过于功利的纠正,是重视育人、让教育正本清源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对深化德育教育是一个重大契机,“双减”政策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来培养学生,给小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有效减少品行不端情况的发生,为小学生成长积蓄前行的力量。 加强德育教育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双减”政策立足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学校进一步转变教 学观念和家长转变育人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五育并举,落实“五项管理”,更好地实现小学生思想启蒙与精神塑造,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长的思想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加强德 育教育与“双减”政策落地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双减”政 策更好地落实到教书育人全过程。 1结合基础教材内容开展教育 针对五育并举基础内涵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以培养学生智、信、仁、勇、严五种素养作为基础教育方向。为了全面 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教师在具体教

学校2023年五育并举工作实施方案 精编

2023年学校五育并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XX《关于“五育合一”教育高质量发现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万善片区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XX区“尚善”特色教育的实际,特制订《XX区“五育合一·五善并举”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XX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的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主题 “五育合一谋新篇,尚善教育创特色” 三、实施目标 将“五育合一”与“尚善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实践研究,在“德、智、体、美、劳”中深化“善行、善教、善炼、善艺、善劳”五善特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现、学校特色发展、片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善行树人——七彩德育立德 将“善行”教育融入七彩德育之中,做到:学校“善于推行”

七彩德育,工作有新思路,做七彩德育的倡导者;教师“善于执行”七彩德育,做法有新举措,做七彩德育的执行者;学生“善于践行”七彩德育,行为有新变化,做七彩德育的参与者。完善“善行树人”及“七彩德育立德”工作体系,制订“学校推行、教师执行、学生践行”“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五育合一、五善并举”工作思路,通过学科渗透、班级活动、团队活动、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等,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开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心理健康、生态文明、传统文化、乐学进取、性格培塑等方面的教育。结合“善行”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开展感恩教育,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老师教育之恩、感恩祖国培育之恩、感恩社会帮助之恩、感恩他人关怀之恩、感恩大自然绿色之恩;加强品德修养教育、绿色行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增强学生善行意识;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 (二)善教利学——三活课堂增智 建立“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三活课堂教学体系和“四善五环”的教学模式,将“善教”融入三活课堂之中,让教师善于教书育人,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创新思维,激发创新

贯彻“五育并举”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五育并举”理念,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教育内容的要求不同,“五育并举”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改变。“五育并举”,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必须兼顾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把“五育并举”作为教育目的,把“五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又符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活动 1.“五育并举”的重要意义 “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民族的高质量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五育并举”,是实现新时代素质教育目的的一条重要道路。新时代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建设者放在首位。要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就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文化修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有正确的劳动观。“五育并举”的思想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贯彻“五育并举”的思想,建设“五育并进”的教育理念,能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平台。 “五育并举”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思维能力、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美好生活。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一方面,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是一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一席之地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德才兼备”的年轻人,则有着很强的爱国情

怀和民族自豪感,能够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2.“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2.1以学科融合思维打造五育课堂 在学科教学中,各学科具有各自的教学职能,并存在着五育整合空间。所以,要创设“五育”的课堂,就必须要有学科融合的思维。通过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层面,对德,智,体,美,劳进行明确认识,进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例如,学校在小学开展 了一门“五育融合”的德育与法治课程 第一,构建基于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小学道德与法制课是学校道德教 育的重要载体,道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老师们会把课本上有关行为规范,思想 政治,心理健康,三观等方面的内容,再加以梳理和归纳,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 套基础的品德教育体系。 第二,对审美教育的启迪与导向。例如:《我们的校园》中,教师带领学生 到学校的文化长廊,学生餐厅,多功能教室等地方,让学生把学校的美好用照片 和文字记录下来,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学校还举办了“我爱校园”主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来演绎美丽的校园。在引导活动中,学生既能 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意识,又能培养出一种对学校的建设与爱护的责任感,还能提 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运动。在《健康过冬天》一节中,利用多 媒体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呈现保暖、通风常识,及时更换被褥等方面的指导,让 学生对如何度过健康过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教室里,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做一 些适合冬天的体育运动,比如跳绳、踢毽子等。 第四,以劳动实践为主要内容,进行劳动教育;在讲授《这些事我来做》这 一节的时候,教师还安排同学进行我是家庭卫生小卫士活动,请同学们收拾好自 己的屋子,把屋子收拾整齐。在这一天,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劳动活动作,有

小学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

小学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润心”行动 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健全科学系统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障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坚持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着力培养拥有“四个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原则 (一)系统性与协同性相结合。强化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目标统筹、措施统筹、效果统筹,注重小学生心理特点,实现年龄差异性与内容递进性统一,同时推动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强化家校沟通、校社融通。 (二)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安排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关爱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健康关爱工作,对每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关爱工作,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四)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传播,强化学生抗逆力训练,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同时重视心理问题及时精准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危机个案发生。 三、主要举措 1. 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学校成立由校长牵头的学生突出心理问题防治工作专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确保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专用室场、有活动记录、有考核反馈。制订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切实防范危机。(党支部、校长室) 2. 提升学生发展指导能力。开展“全员导师制”,逐步构建“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制度体系。持续实施爱心守护项目,为留守儿童、困境学生配备“爱心守护人”,贴近学生做好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发展指导。(健康管理处) 3.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校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领域,加强研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全员培训。成立心理健康备课组,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确保所有班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空中课堂,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情感、贴近学生,并根据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和作用发挥,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经常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关心了解每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分类管理、分级干预。对重点关爱学生成立由专职心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共3篇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共3篇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质量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育人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如今的教育领域中,传统教育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要有一系列新的思路和举措来适应当下。而“五育融合”模式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育人模式,能够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升育人质量。 五育融合,指的是道德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这五育无非是希望学生在能力与知识上、情感与德育上、体魄与健康上、审美与文化上、生存与发展上能够有一个全面、均衡的发展。五育的具体内涵如下: 第一,道德教育,也是传统教育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为人师表。需要引导学生重视道德和礼仪,树立基本的价值观,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记牢,大胆秉持。同时,让学生建立自己的珍藏室,分享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并在“五育”融合体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人力量。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第二,智育教育,也就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并面向现代化发展。学生应该学会利用合理的方法获取知识、使用知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将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建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智育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三,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能和体质,让他们健康成长。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塑造体型,积累健康智慧,逐渐形成诚信、团队合作、竞争精神等多方面的健康价值观。同时,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运动能力。体育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身心素质。 第四,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和品味水平。同时,学生还能够探究艺术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丰富性,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感。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美感体验和审美价值观。 第五,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他们学会劳动,锤炼自己的吃苦精神。劳动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还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建立和提升。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力、自我保护力和感恩意识,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如何“五育融合”? 在实践“五育融合”教育过程中,需要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强化顶层设计。在教育机构中,应该以“五育融合”教

你真行 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 ——“你真行·两级星展”主题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五育并举”,创新学校育人体系。主动发现、挖掘学生潜在素质,充分展示自我,及时肯定,赏识鼓励,培养孩子自信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个性施教,为创塑教育品牌增强动力。 二、目标任务 创建多元的展示、激励、评价体系,在全县小学校园形成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我,树立自信,让每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有“出彩”的机会,体验被赏识的价值感。抓住可以表扬学生的任何机会,多维度构思,尽可能创造每一个学生都被肯定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学校都有平等、快乐、自信的“存在感”“成就感”。实现每个月每个学生在班级人均不少于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定时间内,有一次在全校层面被校长点名表扬并获得表彰鼓励的机会,点燃每一个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实现让学生快乐成长,让老师幸福施教,让校园欢乐缤纷。 三、活动设计

1.确定每周展示主题。 各学校教务处牵头(政教处或少先队协同),根据整体工作安排,拟定每周“你真行”展示主题范围。范围确定可结合学校校园文化、“五育”内涵、季节时令、地域特色、节日时事以及《县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细则》等有关内容,着眼于激励成长,便于施教,校本化简单化求实效。班主任把展示范围告知学生、家长,学生对照主题范围提前准备。 2.每日班级展示人人欣赏。 自我展示。各班级根据周主题,每日设定专门时间(如晨会、午读、延迟服务时间等),举行1-3分钟“你真行”班级展示活动,安排3-4名学生(可自荐,可由老师主动安排),可以大声讲出自己的优点,或是展示“才艺”(其中,对暂时不自信、无特长或“闪光点”以及“四特”学生,老师应主动关心,针对性辅导、鼓励,必要时需老师在课后专门布置、安排“才艺”等展示内容)。每次学生展示自我后,老师须第一时间及时、准确、用心的对学生赏识肯定,给予“xx”荣誉的鼓励。 课堂欣赏。要时刻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对学生“闪光点”进行实时鼓励,主动欣赏。不仅对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好的“结果”给予肯定,更要关注学生努力的行为、表现的过程予以肯定。哪怕学生“失误”“失败”“回答错误”,但是他认真、尽力的态度,努力的过程仍然值得首先肯定、赞赏。每位科任老师在课堂上,每周尽可能有计划对所有学生不少于一次(可以从不同角度)的关注、提问、交流或肯定鼓励。 3.每周校级展示升级欣赏。

2023年关于小学德育工作计划汇总五篇

2023年关于小学德育工作计划汇总五篇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篇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继续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浓化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班本期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本班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 本学期结合学校校情,形成德育教育网络体系;依据班级总体工作目标,确立充实的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实效,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狠抓常规教育及班级工作管理,建立健全班级德育工作制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科学的德育教育序列,落实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全面加强班级德育工作 1、德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2、要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合格学生。 3、要围绕“小学生规范养成教育”和“学困生转化策略”这两个主要德育研究课题,积极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4、构建立体化德育教育网络 建立健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社会、学校、家庭多元参与的德育网络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社会环境。继续抓好法制法规、安全常识、自保意识等教育,定期开展家庭联系。

三、拓宽多元化的德育教育途径。 1、以师表形象,身教示范 要积极倡导“立师德”——加强师德修养,以教师的崇高形象影响学生;“铸师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教师完美的人格塑造学生;“树师范”——树立教师典型,以教师的崇高敬业精神感染学生;“倡师风”——倡导教师为人师表,以教师的表率作用鼓励学生。开学初、期中考后组织两次扎实有效的学风教育,巩固和发展德育教育成果。 2、坚持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与价值观渗透教育 (1)、要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教育功能; (2)、二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少先队活活动及升旗仪式及一些重大节日活活动,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本期要积极组织策划好、校园文化周。 (3)、要积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立相应的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和教育活动、方式、方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德育教育的活力。 3、加强班主任工作,强化班级管理 要认真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扎实做好班级工作,要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要以活活动为载体促进班风建设,抓好学风、教育,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在家校联系活动中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多交流,形成齐抓共管的全方位教育结构。 4、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切实做好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提高工作。要围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培养好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特别要抓住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放松。要做好班级工作的重点内容,积极围绕学校安排的学风整顿活动,切实抓好对学生的安全纪律、学风教育。

“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

“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 五育融合教育之培训心得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积极发挥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的作用,顺利完成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国家重大教育改革试点任务,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的瓶颈问题,积累了一批先行先试制度成果,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整体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已经率先达成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指标。在这个基础上,上海的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的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和把握未来的能力为重点,更加关注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体系。 一、坚持德育为先,用党的思想铸魂育人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近年来,上海在德育改革上不断探索,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以中国系列课程为特色的思政课选修课,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改革在全

国推广。十四五期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要任务是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坚持用党的创新成果铸魂育人,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上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红色底蕴,这是德育最生动的素材和有效的载体。 二、注重智育转型,培养善于学习的创新人才 以前的教育更多的是谈数量,注重的是知识传授,侧重的是教什么。现在的教育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更多关注质量,唤醒激励,更注重提升学习素养,让教育回归本质。上海的教育质量走在全国前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教师参加国际教育质量测评取得了优异成绩,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多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但相对于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群众期待,相对于服务科创中心建设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来说,十四五上海教育还需要在满足了人民群众有学上的基础上,更关注人民群众上好学的强烈需求,在提升质量上更进一步。要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素养,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丰富人文底蕴,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助力上海不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年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关 注心理健康,关注青少年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成长,推动 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讲座,可以了解青少年自我心理健 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心理困惑等。 5、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年暑假、期中和期末我们都要开设心理健康课,为学生开设一门心理健康课。通过讲座,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心理困惑的原因。通过心理知识讲座,可 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摆脱挫折和忧虑,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促进 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活动,学生受到了生理卫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了心理素质,养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 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 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 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 要求。 三、学生分析 1、学生绝大部分是来自村小的毕业生,只有极少部分来自中心校。 2、有一部分是各班所谓的“差生”,以前极少受到老师的“阳光关爱” 3、有一部分同学受家庭因素(如:离异、单亲)影响,心理存在着障碍,人际关系缺乏热情、协调。 4、因年龄以及所受教育影响,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极具缺乏,不 系统,没有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 (一)初一年级 1、新生适应: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学校环境,熟悉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找到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预防冷漠、厌学情绪。 2、认识学习是自己的权利,中学阶段是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珍惜 大好学习时光,培养认真、勤奋、刻苦的学习品质;强化求知欲,增强自 信心。 3、认识中学学习特点,适应中学学习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案。 重视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学特长生培养方案

小学特长生培养方案 小学特长生培养方案「篇一」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日显重要,它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此,我校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着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工作,依据学生实际和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三年的特长生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2、在文艺、音乐、美术、科技制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自主创新,学会欣赏美、创造美。 二、主要任务: 1、通过特长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挥,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使教师彻底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特别是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鼓励、关注、培养在艺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培养出我校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的名学生。 三、培养类别 1、文艺特长小组 由喜爱音乐、舞蹈,且在这方面有点天赋的同学组建一支文艺特长小组,由音乐教师负责,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学习,一起练习. 2、美术特长小组 一部分同学美术画得特别好,手工制作也有意思,由这些同学组成一个美术特长小组,由美术教师负责,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一起练习画画、做手工,并负责班级板报的设计和更新。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选拔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方法 每学年度开始,教师从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选拔有专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的培养对象,还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或增加或变换。依据具体情况确立培养目标和措施。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完善阶段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活动,使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艺术水平。 第三阶段: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专长甚至多才多艺的学生。 五、主要方法与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由学校教导处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和艺术课教师为成员组成。 2、组织课任教师为骨干,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针对学生爱好进行培养指导。 3、本着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的原则,开展互助式、互动式的辅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4、定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5、教育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在班级创建各类文艺、书法、写作、美术、音乐等比赛活动,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 小学特长生培养方案「篇二」 一、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学生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成立特长生培养指导小组。 组长:邱xx 副组长:郭xx班xx左xx董xx 成员:全体教职工。

学校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

学校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 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先草拟制定的方案,是对开展活动之前所做的事前预测、安排以及应变处理。制定计划是为了实现所提出的目标,每一项计划都是对应某一个特定目标而制定的,制定好一份好的计划,是我们完成好一项工作的必要保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通用5篇)》,一起来看看! 学校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德育工作会精神,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加强细节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为手段,力求在德育实效性方面有所突破,提出"让德育走进孩子心灵,让学生文明、快乐的成长"的德育理念,努力构建充满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体现理解和尊重的、具有我校特点的德育。 二、德育工作总目标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重点,以礼仪教育为特色,用礼仪塑造出品格,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工作重点 1、贯穿"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一个落实"。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这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班级管

理,二是: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抓好"一个落实":落实常规工作的开展。 2、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四、主要工作 1、积极开展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系列活动: ①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②在校园内开辟推普宣传橱窗或推普宣传专栏,张贴推普宣传文字和招贴画。 ③组织一次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学生软、硬笔书法大赛。并将优秀作品选送区教育局参加评比。 ④在学校中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即:推普周期间 a作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b班级出一期主题黑板报; c组织一次主题班会(队)活动; d对家长进行一次推普宣传活动。 ⑤对校园用语用字进行清理,消除校园内不规范的用语用字现象。在校园内建立一处永久性的醒目的推广普通话的文字宣传标语牌。 ⑥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巡查队。组织巡查队对街头不规范的门牌、店招用字进行一次巡查,对店招用字不规范的业主进行宣传劝说。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级管理有序开展。利用班、队会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