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

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汉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中国历史所有战争时间列表 (2)

近代时期战争年表(简)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至1842年中英鸦片战争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英之战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4年(清同治三年) 太平天国运动1852年(清咸丰二年)12月至1853年1月武汉之战 1853年(清咸丰三年)至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6年(清咸丰六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2年(清同治元年)5月至1864年7月天京之战 1883(清光绪九年)至1885年中法战争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马尾海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黄海海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11年10月10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 武昌起义 1915年(民国四年)12月至1916军6月护国战争 1917年(民国六年)9月至1918年11月护法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至1928年12月北伐战争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汀泗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8月30日贺胜桥之战 1926年(民国十五年)9月至10月武昌战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争年表(简)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至1937年7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南昌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9月秋收起义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广州起义 1929年(民国十八年)12月百色起义 1930年(民国十九年)3月至11月中原大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1年(民国二十年)9月至1933年春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日作战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3月淞沪抗战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月至1945年8月东北抗联游击战争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月至5月四渡赤水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2月遵义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5月泸定桥之战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前: 战役名称时间 江桥抗战 1931年10月-1931年11月 淞沪抗战1932年1月-1932年3月 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 热河抗战 1933年2月-1933年2月 绥远抗战1936年11月-1936年12月 中国国民革命军(国军)抗战大型战役列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之后: 战役名称时间 平津作战1937年7月 太原会战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南口战役1937年9月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 (注:由刘茂恩将军第十五军为主力,国军此役歼灭日军主力两万两千余人,历史上有“平型关战役”,而没有共党欺世盗名的“平型关大捷”) 忻口战役 1937年10月[ 娘子关战役1937年10月-1937年11月 太原保卫战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南京战役1937年12月 徐州会战1938年2月-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1938年4月 兰封会战1938年5月-1938年6月 武汉会战1938年8月-1938年10月 广州战役 1938年10月[ 南昌会战1939年3月-1939年4月 随枣会战1939年5月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940年2月 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1940年1月 枣宜会战1940年5月-1940年6月 豫南会战1941年1月-1941年2月 上高会战1941年3月-1941年4月 晋南战役1941年5月-1941年6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香港保卫战1941年12月 滇湎路战役1942年3月-1942年9月 浙赣战役1942年5月-1942年8月 鄂西会战1943年5月-1943年6月 常德会战1943年11月-1943年12月 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944年12月 豫中会战1944年4月-1944年6月[ 长衡会战1944年5月-1944年8月 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1944年6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1944年8月 桂柳会战1944年8月-1944年12月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九三六年) 第五章战略防御 这个题目中,我想说明下列各问题:(一)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二)反“围剿”的准备;(三)战略退却;(四)战略反攻;(五)反攻开始问题;(六)集中兵力问题;(七)运动战;(八)速决战;(九)歼灭战。 为什么从防御说起呢?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第一次民族统一战线失败后,革命成了极深刻极残酷的阶级战争。敌人是全国的统治者,我们只有一点小部队,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是和敌人的“围剿”奋斗。我们的进攻是密切地联系于打破“围剿”的,我们发展的命运全看我们能不能打破“围剿”。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首先而且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存力量,待机破敌。所以,战略防御问题成为红军作战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问题。 在我们的十年战争中,对于战略防御问题,常常发生两种偏向,一种是轻视敌人,又一种是为敌人所吓倒。 由于轻视敌人,许多游击队失败了,红军对若干次敌人的“围剿”不能打破。 革命的游击队初起,领导者对于敌我形势往往看得不正确。他们看见自己在一个地方用突然的武装起义胜利了,或从白军中哗变出来了,一时的环境很顺利,或者虽有严重的环境而看不到,因此往往轻视敌人。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弱点(没有经验,力量弱小),也不了解。敌强我弱,原是客观地存在的现象,可是人们不愿意想一想,一味只讲进攻,不讲防御和退却,在精神上解除了防御的武装,因而把行动引到错误的方向。许多游击队因此失败了。 红军因为和这同样的原因不能打破“围剿”的例子,则有一九二八年广东海陆丰区域的红军的失败,以及一九三二年鄂豫皖边区的红军,在所谓国民党偏师说的指导之下,使得反对第四次“围剿”丧失了措置裕如的能力的事实。 为敌人吓倒而受挫折的例子,是很多的。 和轻敌者相反,人们太看重了敌人,太看轻了自己,因而采取了非必要的退却方针,精神上同样地解除了防御的武装。其结果或者是游击队失败,或者是红军的某些战役失败,或者是根据地丧失。 丧失根据地的最显著的例子,是在反对第五次“围剿”中丧失了江西中央根据地。这里的错误是从右倾的观点产生的。领导者们畏敌如虎,处处设防,节节抵御,不敢举行本来有利的向敌人后方打去的进攻,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结果丧失了整个根据地,使红军做了一万二千多公里的长征。然而这种错误,往往有一种“左”倾轻敌的错误为之先行。一九三二年进攻中心城市的军事冒险主义,正是后来在对付敌人第五次“围剿”中采取消极防御路线的根源。 为敌人吓倒的极端的例子,是退却主义的“张国焘路线”。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 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据我所知,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军事书,任何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而且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战略战术,没有不反对消极防御的。只有最愚蠢的人,或者最狂妄的人,才捧了消极防御当法宝。然而世上偏有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事。这是战争中的过失,是保守主义在军事上的表现,我们应该坚决地反对它。 后起而且发展得很快的帝国主义国家,即德日两国的军事家中,积极地鼓吹战略进攻的利益,反对战略防御。这种思想,是根本不合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德日帝国主义的军事家们指出防御的一个重要的弱点是不能振奋人心,反而使人心动摇。这是说的阶级矛盾剧烈,而战争的利益仅仅属于反动的统治阶层乃至反动的当权政派的那种国家。我们的情况不同。在保卫革命根据地和保卫中国的口号下,我们能够团结最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中国近代革命的几个时期: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国民大革命时期 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1945、1946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补充: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领导阶级不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 革命的前途不同——社会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共和国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前) 4、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1978年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1、日本: 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成为东方工业强国,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2、中国: 20世纪30年代,中国依然是徘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国家;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十年对峙、内战,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坚持“壤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日本侵华可乘之机。 3、世界: 经济危机导致世界政局动荡,德、意、日法西斯结盟,气焰嚣张; 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国际联盟不能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二、日本侵华行径: 1、抗日战争爆发之前: ①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1894——1898年;《马关条约》 ②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小段 铁路,诬称东北军所为,袭击东北军驻扎的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1932年,东北陷落,日本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2、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北平西南宛平县;日军借口一名士 兵失踪,要求进城搜查被拒绝,随即进攻中国守军第29路军还击;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抗战爆发后: ①八一三事变:1937年;上海;日军越过两军对峙线,中国守军还击;淞沪会战开始。 ②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始,淞沪会战后;凶残的法西斯暴行引起了中国和全世

民族精神培养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代青年

民族精神培养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代青年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美国人写了一本毛泽东传记,书中写道:共产党之所以胜利,国民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蒋介石是个军人,毛泽东是个思想家。美国人的观点不全对,但他确实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看到了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培育和发扬民族精神,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在这些伟大民族精神这面光辉旗帜指引下,无数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排除艰难万险,奔赴延安。在抗战爆发后的短短两年内,延安就接纳了三四万名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他们在延安锻炼成为了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然后奔赴解放区,成为民族解放的先锋和领导骨干,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作家魏巍曾这样讲述过:那时的青年人,不但有美好的社会理想,而且有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把人生的意义同国家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乐意为祖国的事业牺牲个人利益。我正是受了这种时代精神的感召才并奔赴延安的。在北上途中我曾三次被敌人抓到并关押,但每次都设法逃出来,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爬也一定要爬到延安。(二)民族精神仍然是当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六大闭幕不久,刚刚当选为党的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强调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学习和弘扬民族精神,需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温家宝在当选总理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前对记者说:对不起,耽误几分钟,我要对全国人民说几句话。他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成长经历,他说道: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就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看电视直播时,我在想,当年有谁能预测得到,一个学地质的,大学毕业后到甘肃那个偏僻、贫穷的地方从事地质工作的青年人,日后能成长为共和国的总理呢?温总理的成长过程不正是闪烁着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的光芒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培育了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在这些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无数有志青年茁壮成长,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青春和聪明才智,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蒸蒸而上,我们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明显增强。也正如温总理所说的,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有了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在伊拉克战争接近尾声时,有些人包括有的军事专家都预言伊拉克战争将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还会有更激烈的战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上述看法只是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精良的装备和几十万军力这个物质的角度出发做出的,没有看到精神的作用。据报道,是萨达姆的堂兄让士兵脱下军装和军靴回家了,共和国卫队一夜之间就这样神奇地蒸发了。在国家和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为什么没有下级军官和士兵拒绝执行命令呢?恐怕他们缺乏一种民族精神。与伊拉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们抗击非典的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非常感人的场面,整个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发扬,在得到培育。正如国外媒体评论的那样,将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前进的步伐。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形成,鉴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思想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然而,当今国际局势、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大大增加了青少年认识世界的难度,源于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各种观念,包括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影响着青少年。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就象SARS病毒一样侵袭着我们,影响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少数青少年深受其害,不能自拔,极少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特别需要用崇高的民族精神武装青少年,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雅的性情,塑造高尚的品格。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做梦的时期,要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今天我们青少年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刻苦学习,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何投机取巧,寻找捷径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出国留学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异国他乡生活非常悲惨,荒废了学业,有的被称为是留学垃圾,遭到留学国的唾弃。他们是被骗的还是什么原因沦落如此,我们暂且不论。内因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内因而言,有些学生是因为害怕国内激烈的升学竞争,为逃避学习的艰辛而出去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没有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艰苦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安徽

解放军挺进安徽 1947年从7月到9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在此前后,其他战场的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10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二、三、流纵队组成南征野战军,执行挺进中原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战略任务。6月30日夜刘邓大军13万人,在临濮集至张秋镇300语里宽地段强渡黄河,然后在冀鲁豫和豫皖苏军区配合下,发起鲁西南战役,作战28天,歼敌6万余人。8月7日,刘邓大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1947年11月初,刘伯承、小平在指挥高山铺战斗全歼敌第四十五军和第五十二师第八十二旅后,把指挥部东移到太湖县刘家畈。 挺进大别山时的刘伯承、邓小平 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 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 1947年8月31日,陈毅、粟裕率第六纵队、特种兵纵队主力到达阳谷、寿张地区,与第十纵队会合。9月9日,陈粟指挥华北野战军在沙土集将敌整编第五十七师9000余人全部歼灭。9月26日开始陈粟大军南下各纵队先后于兰封、民权间和砀山以西越过陇海线,分别向尉氏、鄢陵、太和、蒙城挺进。经过1个月的战斗先后攻克24座县城,其中有安徽的涡、蒙、亳、太、阜、颖、灵等8县。12月,陈粟外线兵团参加了平汉线战役,破击平汉路郑州至漯河段,陇海线郑州至开封段。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右)、副司令员粟裕 1947年9月,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 淮海战役在安徽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战役之后,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对国民党徐州集团进行的一次战略性的大规模歼灭战。 淮海战役经过 淮海战役历时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战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线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人民解放军参战的有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和1个军,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以及江淮、鲁中南、苏北、豫皖苏、豫西、陕西、冀鲁豫军区部队共60万人。国民党军投入了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的兵力,约80万人。人民解放军相继歼灭了黄百韬第七兵团、黄维第十二兵团和杜聿明集团。

革命战争年代党隐蔽战线斗争的历史真相93分

革命战争年代党隐蔽战线斗争的历史真相 93分 ?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秘密工作的宗旨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为武装斗争服务 o B.为建设军队服务 o C.为土地革命服务 o D.为建设根据地服务 ? 2.打入国民党中统核心机构,掌握了国民党特务情报最高指挥机关的核心,包括围剿红军的计划的“龙潭三杰”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钱壮飞、克农、胡底 o B.汉年、克农、胡底 o C.钱壮飞、汉年、熊向晖 o D.钱壮飞、汉年、胡底 ? 3.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抗日战争,需要同时完成()两个革命的任务。(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民生、 o B.民族、 o C.民族、民生 o D.民权、民生

? 4.据国际上情报工作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国情,周恩来规定了地下工作者的基本要()。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合法化 o B.普 o C.特殊化 o D.职业化 ? 5.从1926年直至1949年,党的地下工作主要由()来领导,可谓是隐蔽战线的统帅。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 o B.周恩来 o C.少奇 o D.克农 ? 6.抗战时期,周恩来总结提出党在国统区开展地下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三勤三化”,“三勤三化”的中心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合法化 o B.社会化 o C.职业化 o D.勤业、勤学、勤交友 ?7.在()时期,党隐蔽战线斗争达到高峰。(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土地革命时期 o B.大革命时期 o C.解放战争时期

o D.抗日战争时期 ?8.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特务的最大区别在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有无政策保护 o B.有无隐蔽性 o C.有无组织性 o D.有无群众掩护 ?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秘密工作的成功是以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作为动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政治 o B.文化 o C.教育 o D.经济 ?10.1928年春,周恩来主持了特科培训班,亲自规定了“三大任务一不许”,其中“一不许”指(),这一规定保证了党最基本的政治生活安全,同时与恐怖主义划清了界限。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不许靠手枪恫吓取得情报 o B.不许靠金钱取得情报 o C.不许在党相互侦察 o D.不许靠美色取得情报 ?11.秘密工作要贯彻群众路线,主要体现为()。(多选题4分)得分:4分 o A.斗争形式发动群众

中国近代史两大阶段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小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此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小阶段,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第三小阶段: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19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西文化碰撞与新旧文化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 第四小阶段: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共和与民主,革命派又先后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这一系列运动多是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中国社会陷入黑暗的谷底。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高潮时期是1894-1900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1912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八大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二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小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中国革命烈士列表罗列在中国不同时期被授予

中国革命烈士列表罗列在中国不同时期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人。其中,既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华民国国 军将士,也有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解放军官兵,还有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牺牲的人。此处罗列的都是由不同时期 中国政府正式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牺牲都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式肯定。 宋教仁(1882年-1913年3月22日,31岁),在上海遇刺 后不治身亡,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1950年被中华人民共 和国追认为革命烈士。 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 号渔父,汉族,湖南桃源人。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 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享年三十二岁。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牺牲: 佟麟阁(1891年-1937年7月2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中将副军长。 佟麟阁,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国民党追赠陆军2级上将。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复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赵登禹(1898年-1937年7月2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 二十九军第一三三师中将师长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少年时因家 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 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简文)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的讲演。始由八路军军政杂志社印行单行本,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战争的经验,批判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系统地阐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如何研究战争;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第三章,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第四章,“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第五章,战略防御。按原计划,尚有战略进攻、政治工作等章节,因为西安事变发生未能写完。这部著作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 该著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1、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经历了1924~1927年的革命; 2、敌人强大; 3、人民军队弱小; 4、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 其中,第一、第四特点决定了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敌人;第二、第三特点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和艰苦性。 第一章如何研究战争 第一节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 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不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战争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指导战争,就不能打胜仗。 革命战争——革命的阶级战争和革命的民族战争,在一般战争的情形和性质之外,有它的特殊的情形和性质。因此,在一般的战争规律之外,有它的一些特殊的规律。不懂得这些特殊的情形和性质,不懂得它的特殊的规律,就不能指导革命战争,就不能在革命战争中打胜仗。

中国历史时期的划分

第一部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一般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部分。 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史不作为河北省考试范围,应用较少,所以在这里不细分。) 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时期按照领导阶级的不同及完成的任务不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注: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的革命。在中国历史中一般指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但领导阶级不仅有资产阶级,还有农民阶级的加入。(这一概念了解即可,不必深究。)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指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性质仍然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时期是指1919-1949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实质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时期(1921—1949)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共创建时期(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也称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至1927年4月21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告终。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也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称土地革命 1

革命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大多是10-15岁的孩子,他们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演出过《乐园进行曲》、《猴儿大王》等优秀节目,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

中共成立以来出现几次历史性转折的时间

中共成立以来出现几次历史性转折的时间、地点、主要涉及的人物、历史背景和对中共以后的影响和意义 八七会议(1927年):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遵义会议(1935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抵达贵州遵义时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在行军途中,中央先后决定由洛甫代替博古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978年12月18-22日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放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及时地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经济建设上要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要保障几亿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解决了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要健全党规党法和民主集中制。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但不等同于“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共产国际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型式教学论文 共产国际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日期:2011年春季学期

共产国际在不同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是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组织。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它的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而斗争。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是它的支部。它帮助中国的无产阶级成立了自己的政党,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因此,它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上级领导机关。它在存在的时间里,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建立中国共产党之初 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同共产国际有关。甚至,还在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之初,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就已经试图组织中国的共产党了。莫斯科早在1920年就开始同中国共产主义者建立联系,并指导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共产党。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魏经斯基来华,在北京找到李大钊又经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他们研究了中国的情况,认为在中国成立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了建党的具体准备工作,1921年6 月,共产国际又派马林和尼柯洛夫来到上海,帮助筹建中国共产党。 二、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一、本章基本历史线索 基本历史线索——(1927.8——1937.7)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该时期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中心内容是土地革命,所以也称10年内战时期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其主要历史特点是:①这10年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经历的最艰难、最曲折的历史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千难万险;②党开始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并逐步把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③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关系由破裂到重新组合,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又逐步形成了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在同阶级敌人的艰苦曲折的斗争中,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中,党逐步提高了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水平,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并在多方面展开。党逐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 第八章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 第一,新建立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政权,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比以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仍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变化,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也更加严重了。由此,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没有变,依然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实行“清党”、“分共”政策后,国民党立即陷入互争雄长的派系角逐中。1928年底,国民党各派系在一致反共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暂时统一的南京国民政府。 当时,国民党各派势力主要的有三个:以蒋介石、胡汉民为代表的南京派(简称宁派);以汪清卫、唐生智为代表的武汉派(简称汉派);以谢持、张继为代表的西山会议派(简称沪派)。宁汉两派各有一个国民党中央,各有一个国民政府,西山会议派则有一个国民党中央党部。三派之外还有一些各自为政的地方实力派,如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以冯玉祥为代表的西北军和以阎锡山为代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