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案)

2009-11-25 16:51:46| 分类:教学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名称】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课时】一颗时

【考纲要求】

了解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产业革命前,________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_______。

2、产业革命后,由于_____发展和对______ 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_______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_______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________ 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________国家人口迅速增长。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人惊呼人类进入“_________”时代。

问题探究

1. 图1-1-2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表1—1—1至表1—1—3“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人口增长”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意义

(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向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2、人口增长的转变

问题探究

1.人口增长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都是低增长阶段,它们有什么不同?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为什么?

3.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__________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__________国家人口数量已保持相当稳定。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1)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比重过大等问题。

(2)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______、就业、______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同时

也不利于提高_____。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__________,不利于_______、经济、______、就业、_______等问题的解决。

(3)措施:实行__________政策。

3、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1)问题:发达国家普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措施:一些发达国家采取_________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_______。

问题探究

1、当今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自我评价】

班级学号姓名

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图,分析回答1~3题。

1.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

2.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

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

B.全世界死亡率降低

C.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

D.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3.从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得知,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不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B.人口增长的速度从历史到现在速度在不断加快

C.人口数量加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

D.人口的增长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根本的联系

(07高考上海卷)右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判断4-6题。

4.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5.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6.人中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7~8题。

7. 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②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

③20世纪末,甲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过渡型”

④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8.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①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②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③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④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与表格数据相符的是

A.甲地表示发展中国家,乙地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10.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1-13题。

11.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D.2030年前后

1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20年左右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D.80年左右

13.“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007年广东地理)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15、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

16.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人口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过渡型”阶段的是___和___(填字母),目前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国家。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___和___(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是现代型,即位于图中阶段____(填字母)。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的形成主要是我们长期坚持_____________工作取得的。

2004年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

17.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单项选择)

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4)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和____等。

18.阅读“中国1949年以来人口变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从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我国1949年以来的人口转变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第二阶段:人口负增长阶段,1957-1961年;第三阶段: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第四阶段: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第六阶段: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年至今。

⑴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开始于哪年?

⑵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有哪些?

⑶中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

⑷比较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人口增长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口数量发生变动的主要原因。

读下图,回答1~2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

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的人口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人。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知识点一

问题探究:1、图表直观地反应了人口增长的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人口增长的持续性是指纵观世界人口的发展历史,其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增长的阶段性是指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2、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变式训练:1、D 2、D 3、D

知识点二

问题探究:1、第一阶段的低速增长是由于高死亡率造成的,属于原始型的增长模式;而第四阶段的低速增长是由于低出生率造成的,属于现代型的增长模式。

2、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开始变化,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向少子女的小家庭转变。此外,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也是导致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3、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

变式训练:1、D 2、C 3、A

知识点三:

问题探究:1、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约48亿,人口基数大,且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发达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中人口老龄化严重。

变式训练:1、B2、B

自我评价

1.解析: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因此人口死亡率很高,导致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答案:D

2.解析: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导致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答案:D

3.解析:从图中,我们可以分析得知人口增长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

答案:A

4.解析:仔细阅读该国的“人口金字塔”图,该国人口的增长和构成的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年轻人口的比重则基本没变化。

答案:B

5.解析:阅读该图,老年人口的比重上升的快,说明了该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同时右侧女性老年人口的比重高于左侧男性老年人口的比重,说明了女性人口的寿命更长。

答案:A

6.解析:通过阅读该图,可得出1980年以来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一直比较稳定(低),而老年人口的比重又较高,判断为发达国家。

答案:B

7.解析:根据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可判断甲国应为发达国家,乙国为发展中国家,故②、④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C

8.解析:根据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可判断甲国应为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主要人口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和社会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答案:D

9.解析:从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甲地60岁以上人口是乙地的3倍,因此甲地的人口死亡率较高。

答案:D

10.解析: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又不断提高,因此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答案:B

11.解析:图中实线代表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情况,因此可判读出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2010年前后。

答案:C

12.解析:以其中任一国家的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情况为依据,可知系数≤50%的时间大体为40年,因此“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40年。

答案:B

13.解析:“人口机会窗口”期说明劳动力供给充足,因此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 D

14、解析:由图左可知,该省的出生率一直比死亡率高,所以该省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态势。

答案:B

15、解析:结合右图可知,在199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5.59%,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2000年该省≥65岁的人口达7.47%,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应在1990-2000年之间。

答案:B

16.(1)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2)C D发展中国家(3)A E A为“高高低”型,E为“低低低”型(4)现代E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即“三低”,计划生育

17.(1)30 A C (2)A (3)略(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

18.⑴1963年。⑵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等。⑶目前中国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⑷20世纪50年代末出生率急剧下降,死亡率急剧上升,人口出现负增长。主要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的失误,国民经济出现大萧条,人民生活困苦导致的。80年代人口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出生率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人口呈波动增长。原因是60年代人口高出生带来的滞后影响。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3地理科学2班1307079087 马登科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的变动,影响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以及生产劳动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研究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人口政策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指一定时期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医疗、军事因素、文化、教育、、性别比等,自然因素有地质、气象气候因素。 (一)、社会因素,首先来看政治因素。 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根本因素,对人口的在较短时间具有迅速的影响,例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尽快的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发起大跃进”运动,基建投资急剧膨胀,不切实际的实现高指标,导致瞎指挥、浮夸风泛

滥,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到工业,广大群众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出现空前未有的饥荒。 中国个别省份人口变动情况: 结果:由表可知,除个别省份,全国大多数省份陷入大饥荒,人口大量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有些省份为负,高达:-42.3‰;达到:-27.66‰;达到-25.79‰;达到:-25.58‰,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经济发展滞后,人均GDP有的省份低至两位数,如仅为79元、仅为86元。 政府的政策的影响:政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持久稳定,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控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 (1965年~2005年省人口变动情况表):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基本要求]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区。4.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发展要求]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历程 在历史上,人口增长有慢有快,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 2.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因素? ???? 生物学规律 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4.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增加的人口数量依然相当庞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高—低”模式

3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这也正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原因。 [教材P2~3活动] 1.埃及1.81 美国0.60 2.计算结果表明埃及人口增长速度快,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慢。 3.2010年,埃及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46.8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约185.6万;美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更多些。 [教材P3活动] 1.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发达国家工业化程度高,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劳

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控制人口的增长。 2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前一章已经讲过,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人口的过分增长会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由而增多。 3 人口对能源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在短时期内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 4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家用燃烧以及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5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人口增长,不利于在企业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来减少职工人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阻碍工业的持续发展。 6人口对气候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得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酸雨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1970年梅托斯提出,人口激增会导致下列三种危机同时发生:1)土地利用过度,因而不能加以使用,粮食产量下降;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稠密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也随之下降;3)环境污染严重,破坏惊人,从而使粮食加速减产,人类大量死亡,人口增长停止。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摘要: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文化程度、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等因素,本文具体分析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关键词:人口增长因素经济政治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一般情况下,当人口数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时,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会刺激;当人口数量超越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消费总数后,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必将受到遏制。 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生产工具落后,社会需求的劳动力质量低且数量多,人类没有考虑到人口的质量大量繁殖,普遍追求人口数量,导致人口的出生率极高,所以人口出生率高;但因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也没有资金去养生治病,死亡率也高,因而人口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所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低,人口增长呈现出相对静止。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这时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数量上的要求就相对或绝对减少了,对其素质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促使子女的养育费用大幅度上扬,从而明显地抑制了生育。所以在现代社会,随着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者技术、文化等素质要求提高了,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者数量转变到质量,家庭生育愿望由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加之社会福利的发展,无需指望“养儿防老”,生育观念逐渐由多生多育转变到少生优育,人口生育率下降。如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水平低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绝非偶然。 文化程度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与人口出生率、生育率成反比,其中以妇女受教育程度对生育的影响更直接,妇女文化程度越高,平均生育的子女越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般来自农村的妇女比来自城市的妇女平均生育率要高,那是因为农村的文化教育程度较城市偏低。 文化程度对人口数量的影响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平均婚龄也会相应推延;二是文化水平愈发达,人们的生理知识、育儿知识、保健知识就愈丰富,促成婴儿死亡率降低;三是人们的文化水平愈高,就愈加注意自身及其后代各项素质的提高,少生优育,把有限的收入用于将子女培养成具有更高科学文化素质的现代人。 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各国都根据国情,制定人口政策。有的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如法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反,有的国家则实行限制生育政策,提倡和鼓励晚婚,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鼓励生育的国家多在欧洲,而控制生育或计划生育的国家多为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课时)

二自主学习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4.23亿,性别比为102.6。 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5.37亿,性别比为104.3。 197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7.13亿,性别比为104.7。 1983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8.02亿,性别比为105.1。 199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9.14亿,性别比为105.2。 注1:性别比是以女性为100,男性 对女性的比例 注2:历次人口统计数据均不包括 香港、澳门及台湾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118图及P119 有关内容,并完成下列思考题 1、近几百年我国人口的增长更接近种群 增长的哪种方式? 2.引起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3、人口消长规律与自然界中物种的消长 方是否相同? 总结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现状:人口众多 措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 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目标: 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3.6亿 202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5亿 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 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 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展示自然界的“计划生育”,提出我国的 人口政策 讨论: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 响。并进行资料分析 案例1:非洲的粮食问题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 展示我国人口的现状,让 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人 口的压力。 1、更接近J型增长方式。 2.因为人类没有天敌,随 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 活环境、医疗设施都有很 大改善,出生率高而死亡 率下降,加之人口基数过 大,从而使人口增长加 快。 3、不同。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 位进行本节知识的研讨、 交流和展示,对以上思考 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 展开辩论,最后形成统一 认识。 学生展开激烈讨论 展示我国人口 的现状 理解人类的消 长规律与自然 界中的种群消 长规律不完全 相同的原因。 知道我国控制 人口增长措 施、取得的成 果人口发展前 景。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3、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案例,是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人口增长状况。 教学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这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必修Ⅰ中,我们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必修Ⅱ,主要学习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内容有人口与环境、

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重点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形成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请问同学们的父辈有几兄妹,请问同学们自己有几兄妹?(学生答)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为什么在你父辈和在你们这一辈兄弟姐妹的人数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两种情况各属于什么样的人口增长模式?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件展示: “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图” 师1999年10月12日是世界人口60亿日,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 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能说说21世纪人口增长的趋势吗? 课件展示: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 生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为一条“J”形曲线。古代人口增长十分缓慢,近代人口快速增长,现代“人口爆炸”性增长。21世纪世界人口将保持继续增长趋势,人口总量会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师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即新技术革命时期)四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数量及增长特点如下表所示:

法制渗透教案__第一节__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贵定一中地理组:骆用刚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 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法制教育 学习并了解我过的婚姻法中的适婚年龄以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二.教学的重点: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三.教学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图例分析法、讲授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的同学都是90后,家里一般都是有一两个姊妹,有些可能就是独生子女,我们再来看我们的父辈,姊妹一般都是有好几个,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什么要实现计划生育?人口的增长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学习人口增长。一、人口增长(板书) 师:现在由同学们来阅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人口增长的历史特点:城“J”形曲线,有快有慢,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师:现在有同学们来做一下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生:“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习重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 1982年,我国将__________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我国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人口_______________明显下降。(2)前景 由于__________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发展目标: 2005年,人口总数(不包括港、澳、台)要控制在__________以内。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__________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将达峰值__________后,将开始缓慢下降。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然料需求增加 (2)人均耕地减少 (3)植被破坏 (4)环境污染加剧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2) 预习自测 1. 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开垦土地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开垦土

地 C.人口增长 开垦土地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开垦土地 自然灾害频繁 植被破坏 2.下列有关计划生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实施计划生育 B.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C.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D.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增长 3.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组成为 A.增长型 B.稳定性 C.衰退型 D.无法确定 4.到2050年,按16亿人均年消费粮食600千克计算,中国共需要粮食9.84亿吨,需要每公顷产量13.5吨,也就是说。到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同现在相比需要提高2.7倍才行。这个事实说明 A.达到这些目标是相当困难的 B.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生分重要的意义 C.2050年中国粮食单产量将会同步提高 D.2050年中国粮食需要大量进口 5.在我国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源在 A.气候条件差 B.人口数量太多 C.自然资源和能源匮乏 D.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 6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允许林区人民砍伐,先富起来C.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D. 砍伐热带雨林,营造人工纯林7.生态农业的最大特点 A.能量的多极利用 B.物质循环再生 C.废物资源化 D.生态相互依存 8.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的面貌。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法设法改造自然 ] B.集中力量大于个体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 C.可再生自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 D.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三)合作探究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之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日本东京(第一) 2010年人口3670万,预计2025年人口达到3710万。 东京(Tokyo)是日本国的首都,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 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东京地理坐标为东经140度50分,北纬35度44分。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 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 和小笠原群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印度新德里(第二) 2010年人口222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860万。 新德里(NEWDELHI)里是印度共和国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位于东经77度,北纬28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从城东 缓缓流过,河对岸是广阔的恒河平原。总面积为1485平方公里,人 口众多。主要语言为英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和旁遮普语。作为德 里的中央直辖区,它还统辖着饱经沧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 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凉的坡地。 世界人口最大的城市排名--巴西圣保罗(第三) 2010年人口2030万,预计到2025年人口达到2370万。 圣保罗给人的印象是一派十分繁华的景象。从飞机上俯视这座南美洲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全 市6.4万条街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市区许多建筑物高达三四十层,如圣保罗州银行高32层,在160米的楼顶建有一座电视塔;意 大利大厦高41层,顶端建有餐厅和瞭望台,凭栏远望,全城景色尽 收眼底。圣保罗市商业十分繁荣,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迪雷塔大街、“十一月十五日”大街、圣本托大街、“三月二十五日”街、安东 尼奥·普拉多广场和共和国广场一带。三月二十五街简称二十五街,有“巴西的唐人街”之称。另外,在共和国广场中心的花园里,设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3地理科学2班 87 马登科 摘要:人口是一个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人口的变动,影响人口的数量,人口的结构,以及生产劳动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研究人口增长,分析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为重要。 关键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人口政策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医疗、军事因素、文化、教育、宗教、性别比等,自然因素有地质、气象气候因素。 (一)、社会因素,首先来看政治因素。 一、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根本因素,对人口的在较短时间内具有迅速的影响,例如: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尽快的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发起大跃进”运动,基建投资急剧膨胀,不切实际的实现高指标,导致瞎指挥、浮夸风泛

滥,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到工业,广大群众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出现空前未有的饥荒。 结果:由表可知,除个别省份,全国大多数省份陷入大饥荒,人口大量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有些省份为负,四川高达:‰;青海达到:‰;甘肃达到‰;河南达到:‰,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经济发展滞后,人均GDP有的省份低至两位数,如青海仅为79元、四川仅为86元。 政府的政策的影响:政策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持久稳定,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控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长率。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我国东部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容纳了我国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中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我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供养的。 2、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农业生产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但我国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3、战争。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 4、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主观上无不希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役和劳役的影响,刑法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人口增长也起了相反的作用。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族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产方面。 以中国来说,从古至今,其人口始终处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然而,在腐败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庞大的中国人群不过是一盘散沙。 中国人口之多,自有各种因素叠加而成。其中,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耕作方式,促成了对人力的需求,劳动密集的农业生产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反过来,过多的人力又促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固化。从社会层面来说,历朝历代都缺乏对国民的保障能力,老百姓只能养儿防老,人丁兴旺为治家之道。反过来,过多的人口又更加弱化了政府的保障能力。中国的人口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如滚雪球般地越滚越大。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不相适应,并且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国民收入低。

人口增长模式_练习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与地区分布检测 1、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数量 2、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C、社会、经济的差异 D、文化、环境的差异 3、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是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医疗卫生条件④生育政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读右图,回答4-6题: 4、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则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7、人口增长模式中,①和④的共同特点是( ) 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B、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高 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 D、两者的自然增长率都低 ) A、① B、② C、③ D、④ 9、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 A、①“高-高-低” B、②低-低-高” C、③“低-低-低” D、④”低- 高-低” 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 A、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 D、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11、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以前,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长为“低-低-高”模式 C、产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D、后工业化时期,人口增长为模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 B、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低—低—低”模式转变 C、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 D、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 1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 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习题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选择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回答1~3题。 1.自公元177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逐渐增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B.自然生存条件的逐步改善C.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D.国际大环境的相对稳定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初期,人口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B.世界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长 … C.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D.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首先是从发展中国家开始的 3.下列属于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缓慢增长B.人口总量均匀增加 C.迅猛增长D.人口增速减缓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4~5题。 4.与“人口自然增长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时期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5.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下表为2008年我国人口统计表。 项目年末数(万人) 总人口132802 其中出生人口' 1608死亡人口935城镇人口60667乡村人口72135男性人口68357

女性人口64445 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 ! 6.有关我国人口增长变化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B.出生率高,每年净增人口多 C.死亡率低,老龄人口增加快 D.经济增长很快,城市化水平很高 7.我国人口增长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教育、医疗压力过大B.城市化发展速度过慢 C.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D.环境承载力已趋极限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64~2008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 8.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9.进入2008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读图,完成10题。 10.三幅中国人口金字塔结构图与时间顺序1950~2000~2050年(预计)相符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世界人口增长带来的16种影响

世界人口增长带来的16种影响 (2001-9-17) 持续增长的世界人口也许是当今最为严重的问题,文章从16个方面论述了其对人类前景产生的影响。 在本世纪后半页世界人口增长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25亿升到1988年59亿,这个史无先例的人口巨浪及其不断上升的消费,正把人类的索取推向超出地球的自然极限。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77-112亿,我们采用联合国94亿人口的中间预测值(据《世界人口展望》1996年修订版),叙述这种“最可能”结果对未来生态系统和各国政府带来的压力,并说明摆脱这种发展趋势的急迫。 为了清晰阐明未来人口增长怎样影响人类前途,我们从16个方面进行分析其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 1.粮食生产 从1950年到1984年,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幅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此后粮食产量的增长一直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了7%(每年下降0.5%)。1984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减缓,其原因是缺少新垦土地和减少了灌溉和用肥的投入增长量,所以土地回报率下降。 既然农业已无尚待开发的耕地供开垦,那么未来粮食产量的增长几乎完全要靠提高现存土地的生产率来实现。令人遗憾的是这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均灌溉量下降和作物产量随过量用化肥而减少时,世界农业正面临着扭转这种日渐下滑局面的挑战。 2.耕地 从本世纪中叶以来,产粮面积——通常作为耕地的代名词——增加了19%,而世界人口却增长了132%。人口增长使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险。 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4个国家的情况十分明显他说明这种发展趋向。在1960-1998年问,巴基斯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等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40~50%,预计到205O 年将进而减至60-70%——这只是假定农耕地不再减少条件下的一项保守估计。其结果会使上述4国人口总数在10亿以上,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仅在300-600平方米——小于1950年人均耕地面积的1/4。 3.淡水 不断扩延的缺水或许是当代世界最被看轻的资源问题。但凡是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都在减少。 河流干枯和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如尼罗河、黄河和科罗拉多河几乎无水人海。目前,包括主要产粮区的世界各大洲地下水位正在下降,美国南部的大平原、中国华北平原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地下蓄水层正日益枯竭。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有些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这些国家必将减少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 4.海洋捕捞 1950年以来:人类对海味的摄入量增长了5倍,使大部分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已达到或超出其可承受的极限。海洋生物学家认为全球各海洋水域不能承受大大高于9300万吨的年捕捞量。 人类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时,对渔业的过度捕捞已成惯例而不例外。在全球15个主要海洋渔业区中,就有11个渔场捕捞量下降。大西洋鳕——长期来一直为西欧人的主要食品——其捕捞从l968年的最高数量减少了70%。自1970年以来,西大西洋的金枪鱼贮量下降了80%。 随着目前海洋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未来对海味需求的增加只能靠渔业养殖来满足。而当世界转向以水产养殖满足其需求时,鱼类便开始与家畜家禽争夺饲料,如谷类、大豆粉和鱼粉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一节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学案) 2009-11-25 16:51:46| 分类:教学资料|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名称】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课时】一颗时 【考纲要求】 了解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掌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产业革命前,________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_______。 2、产业革命后,由于_____发展和对______ 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导致人口_______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_______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________ 条件大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________国家人口迅速增长。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人惊呼人类进入“_________”时代。 问题探究 1. 图1-1-2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表1—1—1至表1—1—3“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人口增长”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意义 (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向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2、人口增长的转变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章内容包括《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两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增长的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两个问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主要介绍了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们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三个问题。本章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本模块第4章和第5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习生物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中“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专题5“生态工程”等内容。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2.学习建议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首先通过复习“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方式,得出数百年来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规律。然后结合教科书中的图表,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尝试用概念图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搜集资料前要注意首先确定具体的主题,在解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时,尽可能探求表面上未直接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例如人口增长与农药使用之间存在的联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拓展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图为PPE怪圈,它是指“人口增长—生活贫困—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它表明的关系是()。

A.贫困、人口与环境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B.贫困、人口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部分的性能状态制约着整体的性能状态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A.人口急剧增长B. 酸雨 C.温室效应D. 臭氧层衰竭 3.我国的人口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亿以内(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A.13.3 B. 14 C. 15.2 D. 15.5 4.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好坏,重要指标之一是人均占有多少()。 A. 绿地面积 B. 草原面积 C. 森林面积 D. 耕地面积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是()。 A. 环境污染 B. 自然资源被破坏

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假如你正置身于这样拥挤不堪的人群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 不仅行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感受到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存空间。 2、造成人群如此拥挤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口在某一地区过于集中; 从根本上看,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人口流动过于集中。 想一想?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怎样?发展前景如何?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二)、全球及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前景 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 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便有4.4个婴儿降生,不仅出生率令人震惊,而且分布也相当不平衡,不到57%的新生人口集中在亚洲,26%在非洲,9%在南美,5%在欧洲,3%在北美,不到1%在大洋洲。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是每天增加大约20万人,相当于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的人口。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中国(13亿)、印度(11亿)、美国(2.97亿)、印尼(2.23亿)、巴西(1.81亿) 预计到2050年,印度将拥有16亿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中国以14亿人口居第二位。 2、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讨论: a、我国人口近几百年来为什么会明显增多? ?出生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 ?人口基数过大。 b、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6.01亿。 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7.23亿。

人口增长模式教案

1.1人口增长模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通过比较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和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 难点: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及用具案例探究法、图表分析法。多媒体课件、地理图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今年是第22个世界人口日,有谁知道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设立世界人口日(7月11日,联合国当时设立世界人口日主要是为了唤起全民对人口问题及其发展的高度重视)?世界人口日的设立,说明人口问题已经和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一样成为人类社会当今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就是今天开始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新课讲授】 (讲解)(大屏幕展示) 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在波黑诞生,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充满担忧。联合国将地球村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口达到60 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2008年6月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6.18亿,2008年2月16日中国人口已达13.22亿,目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7 7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80亿。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的历程?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请同学们看图1—1,了解世界人口的历史增长 (板书)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活动探究一)(大屏幕展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课本P2图1-1)。 (师)请大家注意横轴和纵轴的含义,并对照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①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②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 (生)①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中世纪和现代六个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