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浅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浅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浅析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对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调研

关于对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调研 市住建委 今年,市委在六届七次全会提出创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市,为全面深化创建工作,住建委对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五城同创”之一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创建、“十二五”中期(即2013年6月30日止,下同)规划完成情况、我市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应急谋远的需求、资金保障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廉政要求,进一步明确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规模、时序、资金及管理问题,为创建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市提供参考。 一、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本文仅研究主城区工程性基础设施)。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住建委组织建设的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有排水(污水处理)、城市交通、环境、防灾等系统,包括城市道路、桥梁、隧涵、人行道、排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燃气等内容。 目前,国家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尚无明确的定量标准。但是,我们可以将各类城市创建标准作为参考,评价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建设规模。在这些城市创建标准中,主要是以城镇人口基础设施人均占有量和与建成区的比值即设施的密度来衡量。如人均道路面积和城市道路的每百平方公里密度是考察一个地区城市道路建设水平。

下面,按照这一方法,来确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为估算未来的建设规模提供依据。 1、人均道路面积标准。人均道路面积是指按城镇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拥有的道路面积。道路面积是城市(县城)路面面积和与道路相通的广场、桥梁、隧道、人行道面积,人行道面积按道路两侧面积相加计算,包括步行街和广场,不含人车混行的道路。参照国际上现代化城市人均12平方米标准,后来该项指标被确定为全面小康的目标值。 2、园林绿化建设标准。当前,我市正在开展“五城同创”,其中“国家生态园林城”标准是“五城”之中与基础设施建设最密切、考该范围最广、标准最高的城市创建标准,生态园林城申报必须以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且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命名3年以上为前提。园林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参考这一套标准,具有权威性,既可以为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度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向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这一目标而努力。(见附表一) 3、排水及污水处理标准。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0%,根据这一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排水(污水处理)规划。 4、燃气设施建设标准。国家目前对燃气设施建设无定量标准,同时各类城市创建中也未涉及此标准。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新建铺设天燃气管道87公里,天燃气年用气量11.2亿立方米,增加天燃气用户14万户,逐渐减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与农田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管理论文:农村水利工作管理新思路探析

农业水利工程论文与农田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管理论文:农村水利工作管理新思路探析 摘要: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五常市实际情况,针对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加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农村水利;管理;形势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转变,由过去纯农业向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保障能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能力不高,农村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不少城镇在排涝动力的配备上还是接照农业的排涝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等等。这一切,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农村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1.1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

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1.2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 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也影响到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费的收缴。 2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利用“两大优势”(即水资源优势和水务一体化优势),确立“三个协调”(即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四个体系”(即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发挥“五个方面作用”(即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今后,农村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益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2.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对农村农业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我国当前农村土地管理分配工作中,一般农田类型为小型农田模式,所以,对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行强化,是当前农村发展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做好,才能保障农村农田灌溉工作的合理进行,为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首先需要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以及加强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加强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下文就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标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考 1、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 农村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防洪除涝基础设施的保障,就没有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稳定。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装备农村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的观念指导农村水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保障。 2、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 水利站是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主要职能是负责本乡镇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早,灌溉排涝,水资源管理,协助做好水行政执法,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推广等。如果要做好农村水利的相关工作,那么必须就要建立一个服务队伍,有效管理和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3、分析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 3.1加强水利工程检测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水利工程检测管理有利于促进大规模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不仅能够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还能节约建设成本。 3.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数据整理传输的能力较差。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以及一些法定的质量检测单位都没有认识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对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环境比较差,检测设备非常落后并且已经出现了老化的迹象,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一直处于滞后的状态。甚至还有

最新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县城建局 1.3建设地点 **县** 1.4建设期限 2012年 1.5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项目主要完成《**县**镇区建设规划》中2008—2025年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具体包括乡镇道路、路灯、供热管网、街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 1、改造柏油路面4公里; 2、硬化人行道3.2公里; 3、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 4、绿化街道6600平方米; 5、新建集中供热站一座; 6、新建垃圾处理中心一座: 1.6项目总投 项目总投资810.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10.6万元。 1.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发【2007】3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2、《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有关设计规范;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地区贯彻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加快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8、《**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2009-2013年); 9、《**县**镇区建设规划》(2008-2025年) 1.8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研究: 1、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2、建设场地条件与项目优劣势分析; 3、设计原则与建设规模; 4、环境影响评价; 5、项目组织管理; 6、招投标方案; 7、项目实施进度; 8、财务评价; 9、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融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探索 1.基础设施的概念 基础设施通常是指为城市社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在《中国经济大词典》中解释为“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主要是指为了生产、流通等各部门提供服务的一些设施和众多部门之和。“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机场、铁路、各级公路、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infrastructure)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一般认为,城市基础设施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物质生产的需要,并向其他单位以及城市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同时也是属于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延伸。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阶段,经历了多方面的探索。1949年建国后,经济恢复时期的绝大多数基本建设项目都采用了建设单位自营方式,建设、施工合二为一。1952年初,国家出台《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脱钩,实行甲乙方合同制,这种合同制主要通过行政计划安排,不是严格的经济合同关系。195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改进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的几项规定》,提出了投资包干责任制。但到60年代初期,工程指挥部方式取代了投资包干制,并成为工程建设管理的主导模式,主要依靠行政权力、运用行政手段实施工程建设管理[2]。 第二阶段是整个80年代。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此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80年代成为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从行政管理向经济管理转变的重要时期。1984年,国家先后出台《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相继推行了建设工程招标承包制、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和工程承包公司制。这一时期,城市基础设施行业普遍成立了各类市政工程专业承包公司,并按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实行建设、交通、环保等分工协作的行业行政管理。在这一系列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和政策,强调了公用设施建设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从工商业利润中提取城市建设维护税,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等等。以桥梁道路征收通过费为开端,施行“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开辟了城市综合开发的道路。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推行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加入WTO后,为使我国的经济早日纳入为提高基本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国家计委于1992年下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对实行项目业主责任制的范围、组织形式、相关职责等做了原则规定。1996年,国家计委出台《关于实

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 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县水务局的具体指导下,我乡于6月上旬对全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水务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狠抓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沟渠建设的工作,全乡共建有农村人畜饮水工程41条,总长218600米,共有取水池40个、用水池866个,有6800多人、47065多头大中小牲畜解决了饮水困难的问题。建有农田灌溉沟渠14条,总长63100米,有效解决了2100多亩的农田灌溉。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乡的水利基础设施大多数建设年代已久,建设标准较低。许多水利设施运行年久、老化失修,安全隐患严重;灌溉渠系配套差,年久失修,排灌粗放,渗漏严重,农业用水利用率低。目前,全乡共有14 处人畜饮水工程和14条农田灌溉沟渠急需维修。二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

期长,虽然上级财政每年对水利都有一定的投入,上级也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但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我乡还有近5100人还没有摆脱饮水极度困难的问题,急需新建5处、维修14处人畜饮水工程。三是在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建后管理的手段比较落后,水质安全监测、人饮工程突发事件预防等工作还不够到位,无法保证用水安全;四是尽管全乡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总体上还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村与村、组与组之间仍有差距,有的工程入户率不高,效益不够理想。全乡还有19个自然村没有解决饮水困难;五是因水利管理部门人员在编不在岗,造成了管理及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我乡急需配备2至3名专业技术人员。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发表时间:2018-05-28T16:39:30.9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肖丽霞 [导读] 坚持典型引路,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农田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补齐补强农田水利发展短板。 上蔡县水利局河南上蔡 463800 摘要:上蔡古为蔡国,是天下蔡氏祖地,重阳节发源地,秦丞相李斯故里。全县总面积152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5.5万亩,全县辖26个乡镇(办事处),459个行政村(居委会),1563个自然村,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8万人,是一个平原农业大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全县人民坚持不懈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步建成了抗灾减灾的防洪除涝和灌溉兴利体系。全县农田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为 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促进群众增产增收,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设施;建设;战略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一是灌溉工程迅猛发展。连年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高标准粮田、土地整理、现代农业、千亿斤粮食等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40万亩,旱保田面积发展到120万亩。二是防洪除涝显著增强。1999年以来,我县先后对杨岗河、小洪河、黑河下游进行了清淤治理,防洪除涝标准得到提高,治理低洼易涝面积28万亩,基本健全了农田排涝体系,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28220万元,共完成修建83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累计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66.24万人。全县农村饮水工程覆盖率达到85%。四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县政府出台了《上蔡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力争用4—5年时间,建立健全我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防洪除涝工程标准较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全县9条河流中除杨岗河、小洪河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进行了清淤治理,堤防加固,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外,其余7条河道及干支沟均20多年没有进行过治理,河槽淤积,过水能力逐年减少,防洪除涝标准下降。全县现有河道桥梁91座,涵闸102座,其中64座桥梁和70座涵闸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建设标准低,加之长年无维修经费,损坏严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干、支沟及田间排涝沟淤积严重,田间排水出路不畅,内涝问题比较严重。 二是农田灌溉工程分布不均,配套不齐,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全县现有的3.3万眼农田灌溉井中,有1.1万眼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的简易机井,标准很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出水能力弱。全县机井分布不均,平原区多,岗岭区少,且配套不齐。岗岭区10万亩耕地由于地势较高,浅层地下水贫乏,中深层地下水埋藏较深,不易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致使岗区农业灌溉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岗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养护经费缺口大。投入不足是我县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县、乡财政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无力对水利建设建设进行大的投入,对水利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投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投入政策的调整,投入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我县水利基础设施欠帐较多,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四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健全,基层水利专业人才短缺。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必然结果。但目前,缺乏全面履行农村水利工作职能的组织。乡镇机构改革中,乡级水利站被撤并,专业管护人员分流。2012年重新建立的乡级水利服务站,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人员没有专门编制,仍归乡镇领导,乡镇水利服务站人员多数时间都是和其他人员一起被乡镇政府派到各村开展计划生育、信访稳定、三夏、三秋生产等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水利专业知识,使专业水平下滑,水利的专业职能被淡化。特别是随着一些原水利站老同志的逐年退休,年轻同志中熟悉水利工作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村基层水利专业人员出现断层,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服务无法实现。乡村两级已很难独立自主地完成防洪抗旱、水利建设、工程管理、水务一体化、水政执法和水资源保护等职能。导致乡镇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实施、管理和养护工作无人负责,严重影响着农村水利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程度的日益提高,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任务将会越来越重,迫切需要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农村水利管理队伍,但目前乡镇农村服务中心的人员现状显然无法满足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需求。 五是水利工程管理滞后,产权改制难度较大。我县水利工程基本上都属于公益性工程设施。除了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外,其余小型水利工程基本都是采取建设单位建成后移交给受益人管理的形式。受目前土地承包制度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近年来虽然推行了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但受群众思想观念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改制难度较大。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意见和办法,其着重点偏向于对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一般都要求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明确工程设施的产权,将这些水利设施推向市场,但目前大多数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集体投资,农民投劳兴建的,都具有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性质。这一特性使得小型水利工程完全私有化地管理、使用水利工程是不可行的。近年来,我县部分实施“井电通”工程的村虽然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但还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定农业灌溉水价,在费用收取方面不够规范,维修基金无法设立,管理者的报酬无法落实,致使管理处于低水平状态。一旦出现大的维修问题,费用难以筹集。在生产桥的管理方面,由于没有管理经费,管理人员也没有报酬,无人愿意承包管理,推行产权改制难度较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和重点 1、加大水利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两手发力”,切实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确保财政投入主渠道地位不动摇。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制定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建议上级加大对水利建设尤其是中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的投入力度,以解决我县当前普遍存在的干、支沟生产桥,河道险桥险闸及面上除涝以及岗岭农业灌溉等问题。 2、服务现代农业,大兴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重点,科学编制方案,有效整合资源,集中连片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按照规模适度、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要求,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扩大管道输水和喷微灌面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 3、立足民生改善,深入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加大民生水利建设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人水和谐共生。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到2019年底实现农村饮水户户通。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农村河道管护长效机

街道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街道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晋委[XX]1号)文件精神,加强我街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街道综合承载能力、改善民生福祉,推进我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对接“十二五”规划,以改善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环保和社会事业等城乡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为重点,强化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千方百计加快建设、加快前期、加快审批、加强储备,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管理科学、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 二、实施重点 (一)交通提升工程 配合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做好福厦铁路晋江站快速疏解道路、社马路及周边交通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和泉州晋江机场改建工程项目推进工作,确保按时建成投用。 (二)市政提升工程 配合市政园林局、住建局重点推进一批市政道路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中心市区市政道路网络,打通福兴路西延伸,大力推进“一山一水”慢性系统景观项目;抓好经济开发区食品园、光电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水利提升工程 配合市水利局重点推进市域小流域整治工程,完成辖区内梧桐溪、梧垵溪的河道整治清淤疏浚。 (四)信息提升工程 配合市科技与信息局、经贸局打造“数字晋江”,推进“三网”融合,初步建成“无线城市”和“光网城市”,重点配合推进“td-lte”无线城市建设、光网城市建设、数字晋江地理空间框架、智慧社区和城市一卡通等项目建设。 (五)环保提升工程 配合市环保局、市政园林局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晋石跨境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晋石高速、泉三高速森林生态景观建设通道工程绿化建设。 (六)社会事业提升工程 重点推进xx市第六实验小学、季延中学扩建工程项目建设,配合市教育局做好教育信息现代化提升工程;配合市医院重点推进市医院迁建项目建设;配合市民政局优先发展养老事业,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配合市文体新局做好草庵公园项目建设。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街道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成立罗山街道XX-XX年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国际领域也得 到了非常高的肯定,对于农村建设最近几年更是加大力度。水利工程对于调蓄水 资源、克服不同季节水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满足了农业 生产中对于水资源的要求。但在实际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制约了农村 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改进方向 引言 我国近年来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非常重视,不仅是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在 政策上也有很大的扶持,才有了今天城镇化建设的局面。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快速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也迎来新的高潮,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体制建 设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形成了掣肘,需要引 起足够的重视。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过度建设,管理跟不上 水利工程不同于普通的建设项目,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建材,而且建 设周期也很长。但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各地还是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 程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新建水利工程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4.5%以上,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存在管理、养护不到位的现象,随着问题的积累,水利工程的功效就会大大降低。不少地方的水利工程是政 府负责建设而管理工作层层转包,一些没有资质的企业或者个人承担了实际的管 理责任,存在管理不到位或管理缺失的情况,这就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更多 的是停留在了纸面上。 1.2管理模式不完善 缺少统一、完善的规划,对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的管理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缺少专业的管理、维护人员,导致水利工程在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就出现了管理不 善或管理真空的现象。维护经费不到位,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没有与社会经济的 发展同步提升,影响了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管理疏失,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水利工程重要设备失窃的现象。当前在不少地方,无论是农 民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往往只关心用水,对于水利设施的管理则很淡漠, 容易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和过渡透支的现象。不少地方缺少用水安全的大局意识,经常为了个人利益,对各种水利工程的水源进行截流,导致流入水利工程中的水 量不断减少,使水利工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1.3工程管理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部分农民不愿管水,只知用水,个人意识逐渐增强,没有集体观念,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谈不 上精细,甚至可以用粗放来形容。开采地下水对水资源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浪 费很大,长此以往会影响生存环境和农业发展。我国好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滞后,农民依旧采用老式的“水渠灌溉”,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前几年的农 村土地恳荒,导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淤泥增多,种植者没有清淤的 能力,还潜藏着发生灾害的危险。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新农村 【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麻黄山乡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我乡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根据区市县有关水利工程的文件精神和鼓励政策,结合麻黄山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明晰工程产权为核心,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根本,以保证工程安全运行为前提,放开建设权,出让资产权,转换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组合,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麻黄山乡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建立用水合作组织和委托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逐步建立起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使农村小

型水利工程产权得到明确,经营方式得到搞活,管护责任得到落实,安全运行得到保障,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实现建、管、用相一致,责、权、利相统一,真正达到“工程有人管、农户有水用”的改革目标,确保今年底全面完成麻黄山乡现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三)基本原则 1、坚持责权一致、有机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处理好责、权、利的关系。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宜包则包,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权益的原则。改革过程中要广泛征询农民意见,实行民主决策,使改革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好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和经营者积极性的关系。 4、坚持政府扶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充分发挥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以奖代补”的引导作用,处理好政府投入和受益农民投资投劳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和改革的关系。 5、坚持统筹发展、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水利发展和改革,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确保防洪、供水和生态环境安全,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关系。 (四)组织领导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

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节能减排

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节能减排 城市基础设施的增长不仅是城市容量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和城市文明的保证。城市供水设施保障城市居民饮水具有卫生标准。2005年中国城市自来水供水总量达到501 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量达到172.5 亿立方米,用水人口32682 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1 升。城市燃气工程建设使居民用上了洁净方便的煤气、天然气或者液化石油气。2005 年全国人工煤气供应总量255.8 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210.5 亿立方米,液化气供应总量1222.0 万吨,城市用气人口达到29488 万人,燃气普及率82.2%。全国城市拥有公共交通车辆30.96 万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63 标台,城市公共交通全年运送乘客483.7 亿人次,城市出租车辆93.7 万辆,为方便市民工作、购物、娱乐、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大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近年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我们先从基础设施领域拓展方面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的供给外,已经扩展到环境保护、生命支持、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 一是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建设成为

城市建设新宠,信息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 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 二是防灾减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受到重视。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要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 三是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四是基础设施的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自来水厂进行净水工艺技术改造,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实施预处理工艺,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技术更新和升级。 再从城市基础设施科学合理规划方面来看: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 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最后从加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是什么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九江县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扩大城市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做出如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九江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现有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把城市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全面推进,提升品位”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的有益方式。截至2008年底,城区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9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4%,绿地覆盖率达25%,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有效地推动了九江县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长远,规划先行,把握县城发展定位 九江县是六十年代市县分家后从市区搬迁到沙河来的,是在新城镇这样一个小规模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历史原因,给

城市发展留下了先天性不足,随意性大的病根。过去城市建设谈不上有什么完善的规划体系。近几年以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按照依托、服务、融入九江市中心城区的思路,结合近城优势和交通方便、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实际,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现场勘察论证,对县城的功能定位、区划布局、道路景观、重点工程等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编制了《九江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到2020年之前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初步的规划。规划方案把城区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四大部分,规划面积达22.53平方公里,规划骨干道路框架,以路为线,以交叉口为面,立体发展城区,把老城区定位于商贸居住、新城区定位于综合服务、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定位于工业制造,并按照功能分区,逐区落实控制性详规。同时,九江县还编制了消防设施、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城镇管网、物流仓储、集贸市场等若干专业性规划。打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 (二)加大投入、着力“还账”,加快县城建设步伐 由于建城的历史原因,城市建设的先天不足,九江县城市建设较

浅谈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18-11-27T17:59:16.7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郭兴张玉宝王鲁强 [导读] 在当前阶段,伴随着我们国家的人口激增以及国内经济的不断变化,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水利事业 郭兴张玉宝王鲁强 高唐县水务局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 252800 摘要:在当前阶段,伴随着我们国家的人口激增以及国内经济的不断变化,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水利事业,其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正在面临着一定的转型,从传统到现代化、科技化进行转化。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水利项目建设工作,但是,如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中盲目的追求速度,往往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在近几年,问题以及矛盾特别多,对于当前的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对于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国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及其重要性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用于提升农产效率的水利事业,其中的工作内容涵盖了水土保持、土地改良、农田灌溉和排水、围垦等等不同的方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时,需要注意借助水利技术,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作物成长的侵害、保证土壤的营养价值、对水资源做合理的调配,使其满足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需要,不断提升自然水的利用效率。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的比重占了绝大多数,因此粮食生产工作不容懈怠。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基本的生长用水,帮助农作物抵御天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粮食产量和质量,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必须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命脉,得到高度的重伤与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长期的监督与管理。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特点 2.1地理特征明显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以达到农村生产需要为基本要求而得到建设的,因此与农业布局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分布在大河领域或者是荒郊地带,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也会因此出现更高的难度,此外,天气要素的干扰等等,也是增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难度的要因之一。 2.2与群众生产结合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长期的监督管理中,必须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际紧密相连,这也体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监督的一大特征——群众性强。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包含了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双重特征,它既需要作为农业增收的一大条件进行重视,也是需要作为农村地区起到防洪抗灾工具得到日常养护,因此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商品,而是社会服务设施之一。就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实际运作看,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但监督的目标对象领域却相对宽泛,包括水利、经济、农业等等。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长期的监督中,政府可以发动群众的力量,并且及时了解与关注群众的意愿,兴修水利、管理水利。 2.3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服务体现了一定的多元化特征,因为该工程会牵涉目标地区的土壤、水文、机电等不同要素,而水利会服务于不同的乡、村地带及广大农户群众,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会有更高的要求,需要辐射到蔬菜、花卉、水产等不同的领域,而且附带着起到防洪抗灾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得到全面的监督管理。 3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3.1财政投资不足 当前,许多政府单位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资金投入,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在新农村发展阶段,国家对农村农田水利系统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下发的指标也相对充足,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项目补贴方面都出台了政策进行扶持,但国内的许多经济不发达区域,小型农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迟迟无法顺利到位,这就增大了项目的启动难度,使得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都得不到有力的保证。 3.2基层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项目的加速奈何规模也表现出扩展的态势,但农村地区的项目管理体系框架设计不合理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缺乏专业管理单位,不具备高水平的岗位员工,技术型人才缺乏,施工体系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等等,都使得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4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4.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加强层层管理。二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实施之前,要有计划、有策略的进行人才揽进,对相关人才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使其学习了解水利方面系统化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专业人员应有的专业素养,从而激励职工不断学习,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提升自我,提高部门的整体素质,促进基层水利人力资源能够更好的去实现自身价值。 4.2提高农民的参与性 农民是水利建设的主体,也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在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使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生产中基本的公共建设,起着推动农村农业发展的作用,是农业的命脉,必须切实认识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4.3建立更全面系统的水利管理机制 专业人才和技术团队是保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应配备专业的水利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确保每个村都配有处理水利方面

沿海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近海农村饮用水安全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的调查与研究 ——以XX赣榆县新河村为例 河海大学2011年暑期大学生赴XX省XX市 赣榆县实践小分队 力学与材料学院 二0一一七月

目录: 1.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中央一号文件与饮用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2 赣榆县新河村饮用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 调查的内容、方法和过程 2.1 调查的主要内容 2.1.1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和供水基本情况 2.1.2农村饮水安全隐患成因及其危害 2.1 调查的典型方法 2.2.1 宏观把握与典型案例法 2.2.2 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 2.2.3 文献参考法 2.3 调查的具体过程 3. 新河村的饮水现状 3.1 新河村自来水普及率、饮用水安全普及率及其他 3.2 新河村饮用水设施、供水能力 4. 新河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表现 4.1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 4.2 水源保障、用水便捷程度 5.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之策 5.1 建立农村水质监测网络 5.2 建立农村水利设施服务体系 5.3 政策扶持与资金保障

6.参考文献 摘要:良好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室人类健康生产必需的基本条件之一。农村饮用水安全 和水利基础设施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总书记对饮用水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水源,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最为首要任务”。[1]本文系实践团队对赣榆县新河村饮用水安全和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村民的问卷走访分析,得出新河村饮用水现状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初步评估,提出了以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完善饮用水安全预警机制、建立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解决策略。 1. 项目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中央一号文件与饮用水安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从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个关于水利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就是要抓住当前水利这个薄弱环节,解除水利这个瓶颈制约,尽快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到2013年解决规划内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的饮用水问题。积极推进集中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制定支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用地政策,确保土地供应,对建设、运行给予税收优惠,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用电价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