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分析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分析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分析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分析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

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之争

在我们从小形成的观念中,古代社会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全中国皇帝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而且现在人们心中对于传统文化都有一种排斥的心态。因为在现在的人心里中国的传统政治就是皇权专治。误以为满清的政治制度完全就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于是清灭亡后人们对于满清政权的不满意,同时也造成了对中国全部历史传统文化的不满意。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这会导致国人对中国以往传统“权”的尊重和信心都没有了,而政治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东西。所以从相权和皇权的斗争来说明明清时期根本不能代表整个古典时期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传统政治。

在明清以前完全不是皇帝一个人决定一个国家。细想一下,中国这么大每天发生的事怎么可能皇帝一个人处理的过来。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宰相负责制。汉朝的三公九卿,三公中的丞相就是宰相的正式名称。丞相是政府的最高领导者,管理国家一切政府的事物。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协助丞相处理国家大事。其中御史大夫下有一个御史中丞。这个官是驻扎在皇宫的,皇宫中的一切事物都归他管,而御史中丞又归御史大夫管,御史大夫又归丞相管,这样就相当于连皇室一切事都归丞相管。从这个角度来看丞相管理一切事包括皇帝的家事。其实这是从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那个时候是家天下,丞相相当于皇帝的家臣,当然也管家事。所以这是制度发展还不完善的时候。这就导致了相权过大,当遇到了比较强势而权力欲望大的皇帝时必然会发生矛盾。

比如西汉的汉武帝因为不能忍受权利受到节制。而设立“中朝”也叫“内朝”。这是相对与“外朝”而言的。他们随侍在皇帝左右协助办公(很像明朝的内阁),让他们处理朝政,从而培植出一批立足于宫中、与以丞相为首的原有外朝分庭抗礼的内廷官员。这些内朝官员多是皇帝的宠臣,能很好贯彻皇帝的旨意,不受到外朝大臣的制约。而且皇帝可以随意更换,这样在保存传统相权稳固的同时,又可以加强皇权对相权的制约力量。

到了唐朝时期相权和皇权是一个非常和谐的时期,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很理想的一种状态,甚至有点像现代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唐朝的宰相是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部分组成的。相当于三个人共同组成宰相。这是对汉朝的进步。政府一切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经过皇帝同意后下达门下省。所以唐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是在中书省,皇帝只是同意画敕即可。也就是说政策的制定是在中书省。而旨意达到门下省以后要对它审核,如果反对诏书的意见可以将诏书批注送还,也就是“封还”。也就是说一个命令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就不能下达。这两个部门同意了以后才送达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只有执行命令的权利而没有决定命令的权利。这是唐朝的政府制度,当然这是基本的,扩展开来还有政事堂。明显可以看出皇权重新受到限制,但是皇帝还是有决定权的。在这种情况下宰相的行政能力高低就直接决定国家的治理,所以唐朝的皇帝只要选好好的宰相国家就能长治久安,而一旦出现奸相就是一场灾难,当然唐朝的灭亡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节度使造成地方藩镇割据,此处不提。所以唐朝有很多名相,因为宰相权力大,只要遇到明君就可以发挥他的才华。当然也有奸相如杨国忠,也是因为权利大而又得到皇帝的宠信造成太大的社会危害。

再说到对皇室和政府的监察制度。汉代是政府监察一切包括皇室。而唐朝是御史台监察政府,御史台是脱离于相权独立存在的,也就是说对政府的监察不隶属于宰相了,而对皇帝和宫廷的监察则是靠谏官。而谏官是隶属于宰相的,所以宰相还是有监察皇室的权利。

到了宋代相权就要比唐朝低很多,宋代是中书省单独取旨。中书长官就是丞相,门下和尚书两省不再预闻政府最高命令。但是相权却被分了,第一是军事权归枢密院管,他跟宰相是对立的。第二是财证权又归三司管(盐铁司,户部司,度支司)他们独立起来掌握国家的

财政大权,这是极不合理的。第三是人事权又归考课院管,以前人事任免都是宰相下面的吏部来管理的,而现在都归考课院,这样宰相就没有用人之权。这些都是宋朝的皇帝蓄意要减少相权而设立的。

在说到宋朝皇权的加强就是诏书,以前唐朝中书省递交给皇帝的诏书是已经你好的诏书皇帝只要盖章就可以了。而宋代是对某事提出几条意见,写成条子,送给皇上让他决定,然后宰相按照皇帝的旨意正式拟旨,唐朝的皇帝只有政令的同意权,而宋代的皇帝有政令的决定权,宰相不过是奉命行事。

在说到监察制度。唐朝的谏官还是隶属于宰相的,是对皇帝进行监察,而到了宋代,谏官独立了,没有长官,这些谏官不准宰相任命而由皇帝任命,这样谏官就由监察皇帝而变成了监察宰相。这样皇帝就不受到监察了,而宰相却要受到台官的监察又要受到谏官的监察还要时刻提防皇帝。是不可能施展政治抱负的。慈宁宫宋代的皇权和相权可以看出这时的皇帝已经开始从制度上要从宰相手中夺权了。但是他还没有像明清时期那么夸张,最起码政府还是要靠宰相来维系的。皇帝不能直接控制下面的官员。

而到了明朝,由于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前丞相的事都有皇帝来干这肯定是干不过来的,这是就设立一个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机构(内阁),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处,所以刚开始他们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政治大权还在皇帝手中。内阁大学士官位都是很低的,在朝堂上地位也不高,这种制度在皇帝精力旺盛的时候内阁的地位还不可能上去,但是一到皇帝勤于政事的时候,政权肯定就交与内阁了,他们的地位就慢慢抬高了,地位虽高,官阶却还是很低,通常内阁大学士都由尚书兼任。即使后来内阁的地位提升了,但是制度上也就是法理上他还是说不过去的,因为明朝的制度上六部是代表政府的。而内阁只是受皇上的委托来办事的,并不是名义上的国家机关。所以明朝张居正要各衙门奏章要送一份给内阁,就受到别人的反对,因为内阁并没有预览奏章的权利,只是皇帝让你看你才能看,法理上说不过去,所以张居正被说成权臣,在当时来看是没有错的。因为明朝法律是这样规定的。

明朝由于宰相的废除,六部就不属于尚书省而是并列独立存在的,互不相属,再加上一个督察院,和通政司,大理院,明朝的九卿上面没有首长,各部长官全是平级的,上面总其成的就是皇帝。所以一切大全就都集中在皇帝。这是皇权加强的一个重要时期。但是皇帝还是有一定限制的。并不全是由皇帝独裁,有许多事要经过众臣商议的,比较大的官都要廷推产生,小官是吏部尚书来管,遇到大事也要廷议。虽然没有了宰相但是政府还在发挥作用,政府还是有很大权利的。其实宰相就代表政府,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虽然没有宰相但是相当于皇帝来当宰相,原来宰相下面的行政机构还是照旧工作的。九卿还是有很大的权利的(相对于清朝)。另外一个对皇权的限制就是清朝的言官,清朝的六科给事中对皇帝的诏书有封驳权,只要他们不同意,即可原旨返还,而且给事中没有长官,可以独自发言。所以在明朝皇权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是也还是有一定限制的。

终于到重点清朝了,古典时期最黑暗的时刻到来了,绝对是中华名族的悲哀。

远,清朝的统治和以往的各朝各代都不一样,他们是异族入侵,他们是一种部族政权,代表的是部族的权益,所以他们的统治要维护这些部族的利益。正是因为维护了这些部族的利益,得到他们的支持,才有了清朝皇权的高度独裁。以往的任何朝代都没有这个条件。

清朝继承了明代的内阁制,又设立军机处,这幅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军机大臣也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不属于政府范畴,军机大臣直接想六部尚书以及各省总督下命令。清朝发布命令的最高手续有一中寄信上谕,直接有皇帝寄给受命令的人。其他人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政令是不透明的,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皇帝下一个命令到地方不需要经过中央政府的官员直接到达,比如不经过吏部尚书直接下命令给各省巡抚。这样就和明朝很大不同,明朝虽然没有宰相,但是宰相由皇帝兼职,下面的部门还是照旧行事,而在清朝六部已经不是一部首长了。他下面的官员都可以单独向皇帝上奏章,而前面皇上又可

以直接下命令给下面的官员,六部首长就没有意义了,而且清朝一个部门有汉族的官员一定有满族的官员,一个部门可能两个尚书,四个侍郎,反正就是乱套了,六部已经不能处理政务了。自然政务都由皇帝处理。在说监察体系,明代还有给事中封驳奏章,而清朝根本不用想,清朝规定: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能刊刻文字,也就是不准言论,结社,出版自由。还大兴文字狱。所以说皇帝坏话那就是死。明朝言官可以随便骂皇帝都不会死,最多廷杖罢官。清代是刻意压迫知识分子,他们只许服服帖帖,就形成了平庸、奴性、腐败的性格。而清朝离现代最近,还在影响这现在中国人的性格。所以批评中国人的奴性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也不能把他放大,因为这是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也许若干年后受其他思潮的影响这种情况就会自动消失了。其实想想明朝的言官冒死直荐,刚正不阿,哪里有半点奴性。

通过上民的分析。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唐朝是最好的,很多地方是值得借鉴的。他有很多现代君主立宪制的影子。汤,乃至后来的宋,明两朝虽然皇权加强,但是整个社会还是很开明的。起码言论自由。官场也还在可控范围内。制度不是一个人决定的是特定历史条件形成的。不能因为清朝的黑暗而整个否定中国传统制度甚至于整个传统文化。

(参考自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考》)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课程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诗缘情 2.发愤著书 3.词别是一家 4.尚巧贵妍 5.文笔 6.文以载道 7.意、趣、神、色 8.义理、考据、词章 9.兴观群怨 10.不平则鸣 11.风骨 12.《南词叙录》 13.诗言志 14.六观 15.以禅喻诗 16.幽情单绪 17.诗大序 18.“文气”说 19.性灵说 20.小说评点 21.以意逆志 22.吟咏情性 23.别裁伪体 24.《花部农谭》 二、简答题: 1.简述先秦儒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2.简述《文心雕龙》中论“通变”的主要内容。 3.简述明代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论。 4.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 5.简述明代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及创作理论。 6.简述桐城派文论的主要观点。 7.试列举汉代批评家的主要赋论观点,要求至少举出三家。 8.简述《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9.试述孟子文艺观的主要理论主张。 10.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张。 11.简述明代小说批评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12.试述《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13.简述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的评点。 14.简述先秦道家的主要文学观念。 15.简述清代浙西派和常州派的词论主张。 16.简述汤沈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1.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2.叶燮《原诗·内篇》(节选)

【自考复习】1040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名词解释

1、(孔子的)“思无邪”说 答:《论语?为政》篇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答:"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辞达”说与“文质”说 答: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4、(孔子的)“尽善尽美”说 答“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5、(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答: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 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 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 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提 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 志",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 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 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 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 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 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 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 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 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 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 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 读后感想的。 6、(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答:"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 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 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 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 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 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 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 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 思想内涵。"知人论世"说 "以意 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 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 《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 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 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 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 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 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7、(孟子的)“养气” 答:说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 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 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 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 ",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 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 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养气"了, 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 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 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 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 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 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 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 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 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 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 影响都是积极的。 8、(庄子的)“虚静”和“物化” 说 答: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 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 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 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 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 态。《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 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 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 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 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 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 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 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 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 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 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 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 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 子的"虚静"说的影响。庄子的"物 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 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 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 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 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 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 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 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 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 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 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 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 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 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 "。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 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 (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 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 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 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 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9、(庄子的)和“得意忘言”说 答:"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 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 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 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 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 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 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 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 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 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 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 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 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 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 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 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 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 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 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 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 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 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 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 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 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 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 础。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 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 说 "《诗》三百,大氐贤圣发愤 之所作也。"提出了"发愤著书" 说。司马迁通过分析历史上许多 伟大人物的事迹和作品揭示了一 个真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 持自己的进步理想或正确的政治 主张,在遭到反动势力迫害后, 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发愤 著书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司 马迁的《史记》对汉武帝刘彻并 没有发泄私愤,而是既写了他残 忍、好大喜功和追求长生不老等 可笑事迹,也写了他的雄才大略 和文治武功的伟大之处,有着公 正的"实录"精神。 "发愤著书"说 对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 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都有很大 的影响 11、(《毛诗大序》的)“讽谏” 说 答:"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讽 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 含着"谏(劝说)"的意思。《毛诗 大序》提出了 "讽谏"说:"上以 风化下 下以风刺上","言之者 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充分 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 用。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 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 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 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它为后 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 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 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 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12、(《毛诗大序》的)“诗六义” 说 答:《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 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 雅,六曰颂。教材的注释说:"风, 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 臣民心声,讥刺上政。""赋 用 作动词 指铺叙直说。""比 比 喻。""兴 起的意思。兼有发端 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是正的 意思。""颂 周王朝和鲁、宋二 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题 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 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 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 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 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 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 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也 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 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 的观点。 1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 说 答:"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 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 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 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 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 是志意怀抱,但具体所指,根据 文中的论述,当多指对人伦教化、 政教礼义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感 情受到激发,就会发言成诗,而 诗歌抒发这种感情,表达心中的 志意。《毛诗大序》强调诗歌"吟 1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含答案,自考过关必备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一(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 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_发愤著书_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 、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 __缘情_ 而绮靡”,“赋__体物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 、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_诗经_ 》和《_楚辞_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_气盛言宜_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_不平则鸣”论。 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__白居易_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 __别是一家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 _清空_ ”和“ 意趣_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独抒性灵_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_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 、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 _一字,尽得 _风流”。 12 、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中国古代文论(精华)

中国古代文论讲义(提纲) 第一讲绪论:中国文论概况 一、文论(文学理论)的产生 人用文学和艺术来表现,用批评和理论来解释。 刘若愚说:“所有文学和艺术试图表现不可表现者,所有的文学和艺术理论也试图解释不可解释者。”(《中国文学理论》5页) 文学先于文论产生和发展。 文学产生并且有了相当的发展以后,要整理,于是出现了文论,就是对于文学的评论、批评。整理,一面可以看出文学和其他学术(非文学)的不同,一面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本身的“本同而末异”。 批评就得有眼光,有标准。于是为批评的批评——批评的理论产生了。批评的理论可以指导批评,同时对作家也有借鉴。于是,批评变得有力量、有价值、有意义。 二、文论的演变 中国古代文论的发生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文学观念演进期(从先秦到南北朝,上古期,约26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复古期(从隋唐到宋,中古期,约700年); 一是文学观念完成期(从元到清,近古期,约700年)。 上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文”,重在从形式上去认识文学; 中古期论文的风气偏于“质”,重在从内容上去认识文学; 后一时期,是批评家试图建立一种完善的批评理论,使得批评言之有据,所以谓之完成期。这是一个大概的轮廓。可以再说详细一些。 1、文学观念演进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先秦为一期, 两汉为一期, 魏晋南北朝为一期。 先秦时所谓“文学”,是广义的文学观念,也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当时的“文学”是和学术不分的,文学兼有“文章”和“博学”两重含义。 孔子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莫(大约)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1-6、7-33)文,文献。 到了两汉,“文”和“学”分开来讲了。 人们把属于词章一类的作品(讲究形式与修辞)称之为“文”或“文章”,把含有学术意义的作品,称为“学”或“文学”。 班固批评屈原“露才扬己”“以离(罹,遭受)谗贼”,但“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汉书艺文志》)虽说“文学”一词与今天的含义不同,但毕竟汉人对“文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文学”认识得更清了。 他们把学术分为“经学”、“史学”、“玄学”和“文学”数种。文学的含义与今相同。 更进一步,他们把文学再细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情感的、美感的文学, “笔”是指理智的、应用的文学。

(完整版)中国古代社会对法的理解

中古古代社会对法的理解 一、从灋说法 据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书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记载,“法”的古体写法是“灋”。“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古体法字外部的形象特征,可以分析出古代对法的认识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涵: (一)“氵”即水。法“平之如水,从水”,即法的价值标准是公平正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对水的特性的熟悉与掌握也是早期各民族最基本的生活技巧。古代的中国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还不能对水平面毫无倾斜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也不能科学地分析出水的结构,但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已经观察到,水无论是在流动时还是静止时,都具有相对均平的性质。他们希望把水的这一特性渗透到法中去,使法适用后的结果不偏不颇,公平正直。 (二)“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貌似牛、羊、鹿、熊。《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是:“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其实是黄帝建立部落联盟之后世代主管司法的部族的图腾。由图腾崇拜演化出民族禁忌,这种禁忌就是最早的行为规则,它是法律的前身。 (三)“去”,《说文解字》解释是:“去,人相违也。”该字甲骨文、金文由弓矢二字组成。古人捕猎,常常因猎获物归属问题发生争执,判断是非的最可靠办法是出示其弓,看弓上的记号和矢上的是否一致,一致就是“夷”(弓矢一体),不一致便是“去”。在裁判前常发誓诅咒,若被认定有过错,则罚他到河那边去。经过水的冲洗,可将他对神的罪过清除掉川。由此可见,古体“灋”字凝结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法”这一社会现象的最朴实最可靠的见解。即:“法”是由社会权威机构组织的,通过查明证据来解决纠纷判明是非曲直并对违法者施以刑罚的特殊社会活动。同时,也是通过这一社会活动来体现人们必须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但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法的认识水平,还是相当粗糙、相当直观,用水这一自然事物来作为法的标准,使法带有更多的自然色彩;用廌这样的神物来说明法的权威,给法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二、刑法律 《唐律疏议》简述法律之沿革曰:昔者,三王始用肉刑。赭衣难嗣,皇风更远,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2013高考历史抢分专项突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点汇编 一、备考导航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 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而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 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有利有弊, 展望今后命题, 很有可能出现一些与当今干部人事制度、机构改革、民主化进程、反腐倡廉等热点相关联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题型。早期政治制度对社会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可联系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 认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义。 二、专题知识归纳 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萌芽于战国 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度。 (2建立于秦朝 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

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 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 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 与通判互相牵制。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 管理地方财政。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通过以上措施, 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 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论》期末考试核心必考复习资料精简版 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25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1.孔子论语 "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孔子的文质说,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 4.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6.曹丕提出四科八体说的文体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7.西晋陆机《文赋》进一步把文体分为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十类。 8.陆机《文赋》:陆机,西晋文学家。 9.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 10.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和“赋体物而浏亮”。 11.《典论?论文》强调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观点。 12.曹丕《典论?论文》研究了不同类型文体的特点,指出“文本同而末异”。 13.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认为是“直寻”。 14.钟嵘把诗经分为:小雅和国风。 15.钟嵘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的最高成就。 16.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提出“兴寄”和“风骨”说,这是他诗歌革新主张。 17.陈子昂心目中的理想作品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18.韩愈在《答李朔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 19.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他的“不平则鸣”论。 20.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主张诗歌功利目的。 21.白居易主张诗歌达到功利目的,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22.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之致耳。” 23.李清照著《论词》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 24.严羽在《沧浪诗话》里提出了“妙悟”说,这是他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 25.杜甫的组诗《戏为六绝句》. 26.王土禛是清初的诗人和诗论家,《带经堂诗话》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神韵”说。 27.《红楼梦》的开卷诗.“满纸谎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8.王士禛认为清和远是具有神韵的诗歌境界的审美特征。 29.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德,古人之作书也以才。”这是把作家从道德家中分离. 30.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31.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是讲意境性质。 32.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33.风骨:“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34.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35.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这就是应、和、悲、雅、艳。 36.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37.曹丕在《典论,论文》里首先提出的重要问题是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的性质特点之关系。 38.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 39.《庄子》祟尚自然、反对人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 40.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自考专业资料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 历年考题(汇编) 最新模拟考题(汇编) 课本重点资料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 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 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 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 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 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 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

绪论 基本知识 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5.诗话的源起,应以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为最早。 6.何文焕的《历代诗话》,丁福保的《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郭绍虞等的《清诗话续编》是重要的诗话资料的汇编。 7.《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8.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9.金圣叹把评点的批评方法推向了高峰。 10.重要的文学评点有毛宗岗的《三国演义》评点、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和脂砚斋的《红楼梦》评点。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 (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整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梳理】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基本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③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④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⑤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封其后代为士;⑥士以下不再分封。 3、作用:积极作用:加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展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①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产力发展,一些诸侯国势力壮大;③西周后期受破坏; ④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⑤春秋战国诸侯争战,天子管不了; ⑥战国末期,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周王室全失分封大权。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宗法制 1、基本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①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嫡长孙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间的关系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 3、与分封制的关系: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与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③以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成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会考复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秦的统一;了解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知道汉朝州刺史的设置;知道唐朝三省六部制;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知道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分析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影响;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根据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提取出来的有效信息,对某些观点的立场、态度、倾向作出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的意义分析令学生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明清专制主义的危害。 重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主要史实。 难点:史论结合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分析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入:(投影标题及会考条目,解释标题) 师:“古代中国”是指:夏商周至1840年。“政治制度”有哪些? 生: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 这些制度可分为两类: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 一、中央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师:秦朝确立了哪些中央政治制度? 生: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师:皇帝制度是由谁首先创立的? 生:秦始皇嬴政。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页学习思考第一段,说出皇帝制度的特点。 生(阅读后作答):皇权至高无上。 师:皇帝确立起天下独尊的地位,并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从而确立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政体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皇帝集中各种权力于一身以后,每日要处理的政事繁多,于是设丞相制度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秦朝的丞相权力极大,威胁皇权,那怎么办? 生:削弱相权。

自考10401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试题 一、填空题(1分x14) 1、先秦时期,史伯与晏婴相继提出了()的美学观点与政治观点。 2、明确提出“技进乎道”观点的思想家是()。 3、司马迁最著名的文论观点是()。 4、第一部专门评价五言诗的专著是()。 5、“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文论家()的名言。 6、“品”是()时期出现的批评术语。 7、署名王昌龄的《诗格》,把“境”分为“物境”、“情境”与()三种。 8、“穷而后工”是北宋文学家()首次提出的。 9、“文料说”是文学批评家()的重要观点。 10、“结构第一”是著名文学家()的戏曲理论主张。 11、将诗歌构成界定为“理”、“事”、“情”三要素的,是文论家()。 12、认为《红楼梦》是“悲剧中之悲剧”的,是文论家()。 13、第一个对屈原及其作品提出批评指责的思想家是()。 1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是文学家()的著名观点。 二、单选题(1分x15) 1、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陈诗观风之风气的“季札观乐”,出自() a《国语》b《左传》c《论语》d《孟子》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3、认为“道”具有循环运动的特点,提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人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庄子 4、“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出自() a《两都赋序》b《法言》c《西京杂记》d《文赋》 5、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文论家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钟嵘 6、《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理论贡献主要是() a创作心理b艺术风格c文学发展d文学批评 7、最早运用“风骨”概念评论文学的人是() a陆机b刘勰c萧子显d萧纲 8、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 a陈子昂b殷璠c刘禹锡d司空图 9、“气盛言宜”的提出者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苏轼 10、提出“妙悟”说的文论著作是() a《六一诗话》b《沧浪诗话》c《原诗》d《薑斋诗话》 11、对文学创作过程的“情”、“景”关系讲得最透彻、最富辩证色彩的诗论家是() a王夫之b叶燮c王国维d严羽 12、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集大成者是() a李贽b金圣叹c张竹坡d脂砚斋 13、从理论上论述了文学语言向通俗化演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文论家是() a冯梦龙b金圣叹c李贽d梁启超 14、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民主自由观念和竞争观念的第一人是()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A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庄子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最早批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一看法的古代文论家是(A ) A.曹丕 B.钟嵘 C.刘勰 D.陆机 4、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提出了(A ) A.“兴寄”和“风骨”说 B.“美刺”、“讽谏”说 C.“为时”、“为事而作”论 D.“意境深远”说 5、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A ) A.困厄的人生境遇 B.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C.写不出诗的困境 D.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6、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C ) A.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引起声音悲壮的艺术效果。 B.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7、把创作客体(“在物者”)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在我者”)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的清代诗论家是(C ) A.王夫之 B.袁枚 C.叶燮 D.沈德潜 8、“《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的著名观点的文论家是(C ) A.金圣叹 B.袁宏道 C.李贽 D.李渔 9、“《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这段文字是指出,《水浒传》的人物性格 (A ) A.有共性和典型性 B.分散而不够集中 C.有鲜明的个性 D.有典型性但缺乏共性 10、“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这段话的作者是(A ) A.梁启超 B.李渔 C.金圣叹 D.刘熙载 1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 )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 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 12、教材认为: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A )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 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 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 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 13、教材认为:《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A ) A.进行艺术构思 B.确立中心思想 C.铸造文章语言 D.驰骋艺术想象 14、韩愈的“不平则鸣”论.影响了后世(B )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家”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和“意趣”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中国古代文论——翻译版

翻译 文赋(陆机)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它日殆可谓曲尽其妙。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尔。 翻译:我每次阅读那些有才气作家的作品,自以为对他们创作时所有的心思自己都有体会。作家行文遣词,的确变化无穷,但文章的美丑好坏还是可以用语言来评述的。每当自己写作时,尤其能体会到别人写作的甘苦。作者经常感到苦恼的是,意念有能准确反映客观事物,语言不能完全表达立意。大概这个问题不是认识道理的困难,而是实践操作的困难。因此我作《文赋》借以介绍古代作家的美文,论述作文成败的缘由,将来或者可以穷尽文章写作的奥妙。至于借鉴(前人的写作决窍),则如同比着斧子做斧柄,虽然样式经验就在眼前,但那得心应手的熟练技巧,却难以用语言表达详尽,大凡我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都在这篇《文赋》里了。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翻译:(在创作准备阶段)要伫立天地之间,深入观察万物,

博览三坟五典,以此陶冶性灵。随四季变化感叹光阴易逝,目睹万物盛衰引起思绪纷纷。临深秋因树叶凋零而伤悲,处芳春由枝条柔嫩而欢欣。有时,心意肃然如胸怀霜雪,有时,情志高远似上青云。歌颂前贤德行的伟大显赫,赞咏古圣道德的芳香芬馨。遨游在前人书林中,欣赏文质并茂的佳作,于是慨然有感投书提笔,敷陈成这篇诗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于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婴缴,而坠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翻译:开始创作时,视听都要收拢,聚精会神,潜心思索,旁搜博寻,精神驰骋于远方,思想游逸在九霄。当(文思酝酿)到了极致的时候,朦胧的情思如初生的太阳逐渐鲜明,外界物象也愈加清晰地不断奔涌显现。(创作时)吸取群书中的精华,《诗》、《书》等经典就像芳菲的雨露滋润笔端。艺术的想像,有时浮上天渊平静地流动,有时深入九泉尽受浸润;于是艰涩的辞语像衔钩之鱼从深潭中艰难而出;联翩的辞藻像中箭的飞鸟不断地从层云之端坠落。(于是就会)吸收历代古籍中缺失的文字,采摘到千百年来(作者)亡失的诗篇;抛弃那些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像抛弃已陨落的朝花那样,采用前人还没用过的清辞秀句像拾取还未开放的花朵那样,(灵感奔涌时)能在片刻间观察古今,能在眨眼间尽览天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