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9866610.html,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作者:薛镕荔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5期

摘要: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为了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构建全新的政策体系。基于此,本文从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和意义入手,对结构性经济减税宏观经济效应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

关键词:财政压力;结构性减税;宏观经济效应

引言

如今我国处于财政压力较大的状态,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针对当前的日益严峻的内外经济环境问题,为推动经济的高度发展,恢复国民经济往日的活力,我国推出了结构性减税政策,通过对该政策的落实和推广,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稳步运行。

一、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改变固有的经济模式加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正不断变化,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稳定我国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我国在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前提下的出台的经济调控手段,能够有效缓解国家的经济困境,还能够降低经济风险。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多个行业的经济增长。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经济状况的稳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可以稳定经济情况,还可以稳定我国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得各行各业能够顺利运行,居民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增加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政府的公信力。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政府为了让人们都有房可住,利用减税、调税、免收个人不所得税等宏观手段对税收的内容进行改革,居民的收入也因这些举措而得到了改善。结构性减税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增加对外贸易额,使“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得到充分的落实。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有效稳定市场的经济秩序,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

二、结构性经济减税宏观经济效应

新形势下的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

一、后危机时期的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重点 2008年末,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熨平经济周期波动, 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继推出了以 4万亿元投资和振兴十大产业为重点的刺激经济“一揽子” 计划, 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迅速有效地改变了经济下滑的局面。 2009年, 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着力改善民生,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预期。进入 2010年, 国民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经济增长回升的基础继续巩固。首先, 工业加速回升, 企业景气指数上升到较高水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 ; 其次,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粮食产品价格稳中有升,粮食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第三, 居民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国内消费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拉动作用;第四, 国外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探底回升, 我国外贸出口明显得到改善。 但与此同时, 宏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潜在的通胀因素与经济紧缩因素相互交错, 给政策制定带来很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 产业发展滞后、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蕴藏新的不稳定因素 ; 房地产投资过热, 房价仍高位运行 ; 收入 新形势下的 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 * *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税制改革:多元目标下的整体架构与机制协调” (2007JJD790148的资助。 分配差距逐步增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缺乏同步性, 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尚未明朗,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贸易摩擦增

加, 外需动力不足。总的来看, 我国经济增长依然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 在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的同时, 调结构、扩内需、促稳定、惠民生, 依然是我国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重点。具体来说,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通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其次,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和规模,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第三,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明显增加, 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第四, 建立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岳树民刘方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调控的重点, 概述了近年来我国 实行结构性减税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深入分析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依据和目标, 并提出新形势下应结合结构性减税进行税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功能完善的税收制度。关键词:后危机时期结构性减税税制改革 二、结构性减税的作用及其可持续性盘点过去一段时间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 具有对策性、灵活性的临时性调控政策, 与具有连续性、稳定性的制度性调控政策相结合, 是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 ; 促进投资与消费、调节收入分 配角度的减税,与保证财政收入的增税相结合, 是其第二个特点 ; 根据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需要, 诸多行业、环节、产品中的部分减税与部分增税相结合是其第三个特点。结构性减税配合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

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最新

结构性减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摘要]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以来,企业减税减负效果明显,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这项政策的实施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税收收入减少,影响到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应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的分享比例;科学设计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拓新的征税范围;创新新税种,培养新税源;稳妥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性支付资金支持,以保证地方财政收支的平衡稳定增长。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策 结构性减税是政府实行的减轻纳税人税负压力一项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行,其政策减税效应日益显现。它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水平,促进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进而影响到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地方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项政策减收的问题。一、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产生的影响 (一)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对企业减税效应明显 2008年以来,安徽省为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2012年,安徽省地税局发布《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全面落实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皖地税[2012]83号)。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等40项政策措施.通过实行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减税效果。据税务部门初步统计①,全省企业享受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优惠后减免增值税约166.8亿元,企业所得税经过汇算清缴后,通过减税、免税、抵扣、加计扣除等方式累计减税98.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免9.7亿元;落实个人所得税法,提高个税起征点后少征个人所得税21亿元;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困难减免0.7亿元;小型微利企业享受营业税起征点提高、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和免除税务发票工本费等优惠9亿元;各项税收缓交10.9亿元;社保费“五缓四降”金额33亿元。 ① 资料来源:2012年安徽省财政决算报告

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以扩张财政政策为例,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不同资本流动程度下,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 假定:政府采取增加政府开支(increase of government spending )或减税(tax reduction ) 的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 ⑴ 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BP 曲线是垂直于横轴) 假定:最初IS 曲线、LM 曲线和BP 曲线交于E 点,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 0和i 0。 IS 曲线右移至IS`。国内均衡点也由E 移至E 1(短期均衡点)。此时,短期均衡点(E 1)是位于BP 曲线的右边,这意味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面临贬值(depreciation )压力。 本国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rate system ),需要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intervention ),即抛出外汇,收回本币,使汇率保持固定。这会导致本国货币供给量减少,LM 曲线左移至LM`。直至最终IS`、LM`和BP 三条曲线交于E 2点,经济重新恢复到均衡状态(E 2)。 小结在短期内:利率上升(i 1),国民收入上升(Y 1),国际收支则因为进口的增加而出现赤字,即国 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 )恶化(E 1 位于BP 曲线的右方)。 在长期内:本国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导致利率进一步上升(i 2),收入与国际收支状况恢复期初水平 (Y 0)。在政府支出增加的情况下,社会总支出并没有增加,这意味着总支出的其他部分中有相应的减少,这一减少是通过利率提高带来的私人投资支出下降实现的,即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

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

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结构性减税作为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载体,引起理论界和实际经济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它是怎么来的?如何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这篇文章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编者 结构性减税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以来结构性减税政策成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在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决定今年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再次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它是怎么来的?如何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结构性减税政策 所谓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政府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通过调整优化税种及其构成要素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结构性减税政策。 结构性减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它通过调整税种、税目、税率和税式支出等可控变量,有选择性地减轻市场主体的税收负担,引导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按照宏观调控预期目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可见,结构性减税是一

种市场导向的发挥税收作用的间接调控手段。 结构性减税通过各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在机制,发挥组合拳的最佳效应。结构性减税是一个多元税收政策工具的组合体,税种的选择、税目的增减、税率的调整以及税式支出的变化都是政策工具,需要通盘考虑、统筹使用,建立各种政策工具科学组合、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内在机制,力争用最小的政策资源和代价取得最大的宏观调控效应。 结构性减税通过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的传导机制,实现总量上的扩张效应和结构上的激励调节。调整税种、税目、税率和税式支出,一方面能够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 另一方面通过税收政策的导向功能,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评价结构性减税政策,一看是否有利于刺激需求特别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自主有序平稳增长; 二看是否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看是否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企业和居民真正从中受益;四看是否有利于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来源 科学发展观在财税领域的具体运用。从理论内核看,结构性减税以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为主基调,把公共财政的阳光和温暖送到各个市场主体和亿万人民,是科学发展观在财税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我国财政调控理论的重要创新。它创新了积极财政政策理论,使我国财政调控理念和方法更加丰富。

(完整版)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萧条

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从而达到缓解经济的目的。 一、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种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政府将税收与财政支出作为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调整这些变量来达到政府控制经济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对税收、财政支出作出的选择或决策。其中,税收主要是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通过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种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将二者作为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调整这些变量来达到政府控制经济的目标。 财政支出 政府支出是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包括购买军事物资、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政府购买支出中,发生了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了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社会总需要水平,对整个社会总需需求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直接对产品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增加社会总需求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反之,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购买支出水平,如减少军费开支,实行裁员等,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

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手段是通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来实现的。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或降低税率的措施刺激消费和有效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起到阻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增税或提高税率的措施抑制总需要过度增加,起到反通货膨胀的作用。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同样可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因此,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 二、货币政策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具体的货币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关于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 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结构性减税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在2008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 提出背景 虽然始自2004年的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减税,但“结构性减税”一词却是首次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表示,结构性减税的核心内容固然是减税,但将“结构性”与“减税”联系在一起,提法相对较新,其背后有特殊含义。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的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消减。其所牵涉的税种是有选择的,并非不加区分地针对所有税种的税负水平“平均使力”或“一刀切”式削减。结构性减税还有别于大规模的减税,所实行的是小幅度、小剂量的税负水平消减,意在从量上削减税负水平,因此是“有限度”的减税。此外,结构性减税也有别于税负水平维持不变的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尽管在税收政策上同样会有增有减,但结构性减税追求的目标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可见,结构性减税意在从量上削减税负水平,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实际上,自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增值税改革从东北试点到逐步完善准备推向全国、出口退税适时调整、统一内外资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从效果看,这些政策都起到了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因此,在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实施结构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值得期待。 减税时机 1、减税呼声不断。美国《福布斯》杂志2007年发布的一份“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虽然不能断定这个排名的科学性,但是我国公众对税负过高一直呼吁不断。根据中国税负现状,顺应全球性减税趋势,选择“完善税制、适度减税”的税改政策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税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税收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辅助的,如果总量太小、占比太低,对刺激经济所起的作用就更小。中国税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2%,减税会对刺激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力。所以,正是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好时机。

结构性减税政策

结构性减税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6日在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眼于营造更好的财税环境,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税收负担,激发和保护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1年是中国税收史上可圈可点的一年,年内多项减税措施密集出台,涉及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七个税种,当期减税额上千亿,后期年度潜在减税额至少5000亿。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较快增长势态,因此结构性减税绝非短期反周期措施,而是出于中长期战略考虑的系统性税制改革。那么,结构性减税的目标是什么呢?从结构性减税的内容和生成条件看,主要是实现量能课税。所谓量能课税,是指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摊税负。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结构性减税充分考虑了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条件下个人和企业的成本支出上升因素。现行税制框架建立于1994年。时隔17年,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突出表现是经济市场化范围急剧扩张: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绝大部分商品和劳务价格完全放开;企业用工价格自主决定;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口价格随行就市,如此等等。 这种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大幅提高直接推高了个人和企业的成本支出。就个人而言,住房商品化、医疗市场化、教育市场化(除义务教育外)等使个人支出范围扩大,物价放开又使个人承受物价上涨压力。就企业而言,则要消化工资上涨、利率上升、房地产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成本支出的增长。 政府课税不能压缩个人和企业两者所得正常增长空间。因此,个人和企业成本支出增长,税制就要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个人和企业两者所得正常增长。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课税费用扣除额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课税起征点的大幅提高,目的就是增强个人应对经济市场化的能力。对那些完全从市场上获取收入、身背住房贷款的工薪族,这点尤为重要。深化增值税改革和降低初级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则就是要对冲企业原材料成本、劳务购入成本的上升压力。 其次,结构性减税就是要调整社会税负结构。政府课税必须遵从差别负担税收原则,具体说就是要形成税负与收入和消费同向变动格局。这在理论上很早就已被概括为原理性学说。市场经济形成早的西方国家的税制经历了单一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主和直接税与间接税双主体三个发展阶段,这一变动过程也是围绕社会税负结构调整展开的,效果就是尽可能

金融市场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及其影响

金融市场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及其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探讨我国金融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金融市场中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推動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 文章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不同层面,两者对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发展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幸福,在宏观角度上分析经济政策十分必要。当前,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还处于低迷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以宏观调控形式加以介入,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 1 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1 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金融市场一般是指通过工具来实现投资者与被投资者交易需求的市场,即在确定金融资产价格同时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一种市场机制。事实上,金融市场作为资金的流动场所,也是经济生活、劳动服务、技术和商品市场与日常经济生活之间的市场。因此,金融市场能够良好地反馈和反映当前经济形势[1-3]。 金融市场能够对资金进行集中再分配,对资金和需求进行比对,形成市场通用利率及价格。随着经济现代化发展,传统金融市场中的实体交易开始转变为虚拟交易,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市场资金流动。金融市场还可以对资金进行再分配,方便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降低经济交易过程造成的损失。 1.2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现状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针对货币及财政,还有对外经济及收入分配的相关政策。从金融市场角度看,财政和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息息相关。推行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达到治标也治本的目的,从而帮助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4-5]。 国际经济开始缓慢好转,我国货币政策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加上国际风险偏好提升,整体经济呈现出乐观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建设,还需向更加全面、高效、公平的方向发展。

减税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减税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摘要: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应对经济危机和改变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选择,采取“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于国家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赋,拉动内需和提振消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效果。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实施;效果 1 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特征 1.1有别于全面性的减税 区别于为刺激经济的复苏或者避免经济衰退,对涉及经济发展的所有行业实施全面性的减轻税负的政策,结构性的减税是针对特定的税收项目和基于特定的目标,比如国家为了刺激某个领域的经济发展而采取的税负水平的减免,因此结构性减税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税种,减免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税种实施,并且在结构性减免税收的过程中,也不是全面性的大幅减税,而是采取的有针对小幅度的减免税负,也就是说在减免税收的过程中,税收被减免的总量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这种控制是和国家刺激某个领域的经济增长相关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1.2有别于有增有减的减税 结构性减税的目的是为了调节某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比如国

家在发展规划中提及发展的经济领域,就会针对性的面向这个领域采取减税的政策,因此在这个发展领域中实际带来的是税负的全面较少,而不是过去为了平衡经济发展采取的不同纳税群体之间的平衡问题,因此结构性减税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此消彼长的平衡税收,不是刻意的有增有减,当然结构性的减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针对某个亟待发展的领域实施减税,但对国家已经不再鼓励甚至是国家有意退出的某些经济领域,比如夕阳产业等等采取的却是加税的政策,但这种加税也区别与前面所说的有增有减的平衡税收的政策措施,而是国家为了产业发展的全盘考虑采取的政策措施。 2 结构性减税的实施必要性分析 2.1结构性减税是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转变,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必然选择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联动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也在受制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最简单的证明就是经融危机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打一个喷嚏,中国经济就会重感冒,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链条中,并且处于末端受支配地位,所以国家有必要采取相关的经济政策采取经济干预,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利局面。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那么,该国的失业率为()。 A.10% B.5% C.11% D.8% 2.使货币创造乘数变大的原因是()。 A.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提高 B.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C.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上升 D.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A.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B.稳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C.国际收支平衡D.政府预算盈余 4.在经济过热时,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政府应该()。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政府财政支出D.减少税收 5.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 A.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上升B.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下降 C.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上升D.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下降 6.所得税率增加将会导致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7.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B.可以稳定收入,但会导致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可以取代财政政策 8.凯恩斯认为,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社会还存在()。 A.非自愿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9.当超额储备率为多少时,货币创造乘数达到最大()。 A.等于法定准备金率B.为负数C.等于零D.趋近于无穷大 10.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愿望B.给经济活动降温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D.通常导致政债券价格的下跌

结构性减税应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结构性减税应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结构性减税应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路也需要做相应调整。在货币政策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副作用的前提下,熨平经济波动、保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任就落到了财政政策身上。时下,我国宏观调控应以积极财政政策挂帅,结构性减税充当急先锋,并发挥主要作用。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应从货币政策转向以结构性减税为主 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适应经济增长、稳定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应定位于“从属的稳定”,而不能继续定位于“主动的调控”。 我国政府过去调控经济政策的特点看,一是更多地倚重货币政策:二是财政政策往往在扩大政府投资和财政开支上大做文章。政府在税收上的工作重心一直就是定位于如何打击偷税漏税、尽量把税收收上来上,基本不把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更不用说是主要政策手段了。 例如,在改革开放过去的34年里,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在经济系统中投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截至2013年1月末,广义货币(U2)余额99.21万亿元,已经是2011年GDP的两倍了,远超过国际上一般水平。“大流动性”政府调控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功不可没。1978年―2011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高达9.9%全世界历史罕见。学界把这种“大流动性”增长模式称为东亚模式。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曾经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范例。 但根据日、韩等国经验看,这种“大流动性增长”模式在下半场有极其严重的“后遗症”。日本“失落二十年”就是明显例证。日本“广场协议”后,经济泡沫破灭并长期陷入了通货紧缩局面,无计可施。当前,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系统也要进入下半场了。我国虽然经济增长的潜力因素还未完全消失,改革红利城镇化等还会在很长时间支撑经济发展,但受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高企、产能过剩、人口红

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2010全省国税系统政策法规暨督察内审工作会议讨论材料 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2010年税收政策执行情况专题报告课题提纲) 2009年国家出台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从内容上看既有国税部门管理的税种也有地税部门管理的税种。本调研主要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等政策入手,从国税视角审视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结构性减税政策概述 1、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背景。包括经济学理论基础、宏观上的经济形势、微观上的税制改革需要等方面。 2、结构性减税政策的主要内容。按照税种简述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 二、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总体分析 税收效应是指政府税收政策所引起的各种经济反应。从近两年实施情况看,结构性减税政策在鼓励投资、扩大消费、稳定出口、调整结构和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国家减税政策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的。本段为本文之重点,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本地区宏观经济社会的影响。 1、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收入结构有增有减,税收总

量稳定增长 2、对投资增长的激励作用:(1)增值税转型,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型;(2)改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税收政策(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征收率从6%和4%统一降为3%,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减免)(3)利息所得税减免对企业投资、民间投资的促进作用等。 3、对拉动内需的激励作用:(1)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政府债券的税收政策(对企业和个人取得的2009年发行的地方债券利息所得比照国债利息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车辆购置税,(3)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优惠政策分析 4、对出口的激励作用: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外贸经济的影响分析,包括大(1)幅度提高出口退税率,(2)积极鼓励离岸服务外包(技术先进型企业)等。 5、优化结构方面:对地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1)自主创新、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所得税优惠政策,(2)成品油消费税制度改革,(3)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等方面。 6、加大涉农投入支持力度的税收政策:包括(1)提高金融企业对涉农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比例;(2)对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3)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增值税方面的免税优惠等。 7、对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延长鼓励安置下岗人员的税

(财务知识)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

哈佛大学量年轻的瓢息斯主义者 当凯恿斯革命在1936年席卷麻省的剑桥时,年满2O周岁的保罗·萨缪尔森已经作为一名研究生在哈佛大学就读将近一年。l0年后,他回想起这次冲击时曾写遭(见《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1946年版,第二卷,第i14章157页)l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并在此之前已经受到古典经济学的彻底熏陶那对他来说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当代的大学生根本不可能意识到“凯恩斯革命” 对我们这些在传统习俗下成长起来的人们所产生的至为深远的影响。的确,作为一位经济学家,诞生于1936年以前是不无裨益的,但也不可诞生太早。 生连其时是一种福份,而青春年少更有如置身天堂l遗憾的是我晚了一年出生。1936年我作为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才开始学习经济学,而且我的指导教师斯潘塞·波拉德(Spe Etce r pollard)非常轻率地建议我们得从一本来自英国的新书开始学习,而不象保罗那样,在芝加哥大学念大学时,就拜读在西蒙斯($imons)、奈特(Kn ht)、瓦伊纳(vine r)等导师爰同仁的门下,并与施蒂格勒(Stigle r)、沃利斯(Wallis)、哈特(Hart)、弗里德曼(Friedman)这些研究生们相伴。我确实不知道当时自己正在反对什么。但是,那些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前辈,如保罗,或许也不一定知道。因为后来他经常在谈话和文章中谈到,在凯思斯挑战以前并没有任何明确的、详述的、经典的宏观模式。不管怎样,正如保罗所描述的,青年经济学家们风靡剑桥的这种异端学说反过来又通过他们利用课堂、讨论会、研究班和公共休息室传播给我们这些大学生。因此,虽然形式上他从未当过我的老师,但在那些振奋人心的年代里,我开始向保罗·萨缪尔森学习,而且至今仍然如此。 萨缪尔森在哈佛大学的学习并不遵循常规的研究生学习计划。他在芝加哥大学就读期间就已经学习了许多研究生的课程,在哈佛大学,他很快从必须担任的社团职位中解脱出来,着手对经济理论进行深入、彻底的规范凋查,其研究成果后来编辑在他的《基础一书中。任何一位理论家,只有在最优化演算和市场清算方面有非凡的天赋,并潜心于优雅的新古典均衡和福利效果中,才有可能免受凯恩斯主义的毒害。正如许多一般均衡理论家在那时及其以后一直所做的那样,萨缪尔森本可以在宏观经济学的难题和不规范的方法技术面前屈服,但他却迎难而上,在这两个方面下一番功夫。 一个重要的嚎因当然是在剑桥本身,剑桥是美国激熟辩论世界危机和世界经济学危机的舞台。哈伯勒(Haberie r)、汉森(Hanse)、哈里斯(Harris)、熊彼特(Sehumpeter)和威廉斯(Willi m s)纷纷通过一系列无休止的讲课、讨论、座谈、文毒和谈话等形式展开了激烈的论争。-ttL前所未有的既热心又有才华的年轻教员和研究生们也加入了这个论战的行到他们当中有斯威齐一家(th e Sweezys)、萨兰特一家(the Salant s)、梅斯勒(MetZle r)、古德温(Goodwin),加尔布雷恩(Galbraith)靼戈登(Gord0n)。学术性的经济学对于了解萧条并且克服萧条似乎显得极为重要。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萨缪尔森不仅成了一位瓦尔拉斯主义的追随者,而且也成了一位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尽管他认为他和其他人要了解通论*至少需花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案例

案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 小组成员:磨颖洁李玲慧卜庆灵茅海兰 一. 2007年以来,我国遇到了关联性的三大经济运行问题:由于外贸顺差和储蓄的较快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增长偏快,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可能性;由于储蓄率过高,导致投资高位运行,经济增长速度偏快;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外部输入的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有可能演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而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经济发展呈现明显放缓,国内通胀加剧。而环顾周围经济环境,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面临这样复杂的内外经济环境,如何在国内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下,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宏观调控作用,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成为决策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应对这一时期的短期需求过热和通货膨胀问题时,我们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央行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贷款的控制、票据对冲,同时采取了放松外汇管制和更灵活的汇率机制使汇率升值的汇率政策。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四次累计提高2.5个百分点,6月末人民币汇率兑美元汇率比上年末升值6.1%,央行在2007年连续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从政策效果来看,汇率升值对于抑制流动性并控制通胀压力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而其它一些类似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则比较一般。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所得税税率下调的政策实施和大量增加对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这些政策较好地缓解了企业的成本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通胀压力对社会的冲击。总体来说,这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胀压力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偏热”的经济也得到了“冷却”。 从经济形势和最近相继出台的政策来看,下一阶段,央行会继续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切实有效的推行宏观经济调控,在策略上逐步走向财政政策趋于扩张,货币政策趋于放松的局面。

1994~现在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演变原因与效果分析

1994—现在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的演变原因与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充分搭配协调才能达到最佳宏观调控效果。本文对我国近十年以来(主要指1994年至2005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相应搭配产生的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看似一路平稳递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表1 1994—现在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实践 一、“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4—1997) 1.宏观经济背景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

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2.相关措施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3.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 总体上来看,这次调整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力,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突出之点主要有: 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求,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9866610.html, 解析财政压力下结构性减税的宏观经济效应作者:薛镕荔 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5期 摘要: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为了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构建全新的政策体系。基于此,本文从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和意义入手,对结构性经济减税宏观经济效应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 关键词:财政压力;结构性减税;宏观经济效应 引言 如今我国处于财政压力较大的状态,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针对当前的日益严峻的内外经济环境问题,为推动经济的高度发展,恢复国民经济往日的活力,我国推出了结构性减税政策,通过对该政策的落实和推广,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稳步运行。 一、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改变固有的经济模式加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正不断变化,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稳定我国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我国在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前提下的出台的经济调控手段,能够有效缓解国家的经济困境,还能够降低经济风险。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多个行业的经济增长。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经济状况的稳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可以稳定经济情况,还可以稳定我国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得各行各业能够顺利运行,居民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增加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政府的公信力。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政府为了让人们都有房可住,利用减税、调税、免收个人不所得税等宏观手段对税收的内容进行改革,居民的收入也因这些举措而得到了改善。结构性减税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增加对外贸易额,使“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得到充分的落实。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有效稳定市场的经济秩序,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 二、结构性经济减税宏观经济效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0月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人民银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 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不再是仅仅作为经济专业的研究课题而存在。本文主要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基础上,以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为例来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房地产产业发展、我国宏观经济政 策取向 基于以李克强总理带头的新一届政府4 个多月以来“新 政”的履职情况,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很多重要场合均强调了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举措,本文认为,现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即并重经济增加和结构 应明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就经济发展目标来说,确 要打造中国“升级版” 经济,就经济调控方式与措施来说,应具备统筹兼顾-先浅后深-逐一解决的特点,就调控思路来 说,应体现出区间管理和底线思维,就调控方式来说,要具备灵活性,强化信息以及稳定预期,就调控标准来说,要突出预见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 就财政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现目前我国还是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及稳健货币政策” ,与之前几年政策方向 没什么出入。特别是新政府刚刚履职的初期,中央多次强调应确保宏观政策具备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这对政府换届过程中确保经济平稳发展以及稳定社会各界对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新政府后续实施经济领域相关改革奠定了稳定、良好的环境。但历经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涌现了很多经济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也

越来越明显,甚至很多问题已经演变成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要确保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必然要在宏观政策方面做出 定的改变或是调整,加之,我国现目前整处于过渡期和转折期,所以,现目前宏观政策更要并重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相较于传统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现目前的经济调控方式具备灵活性、主动性、精确性以及弹性等特点 、与房地产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财税政策 所谓财税政策,即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结合有关经济理 论以及国家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配套财税准则、财税方针等。财税政策是调控房地产市场应用较多的宏观政策之 因为最近几年我国房价增长很快,基于此政府制定了相应的财税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的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政策相关房地产价格调控的财税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财税方面的政策汇总 二)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即政府为了实施宏观经济调控,运用多种方式 对汇率、利率以及货币供应等实施调节。因为房地产行业需要很多资金,而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贷款。所以,要有效调控房地产行业,确保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政策制定了与之配套的金融政策。结合国家各个部委网站和有关资料,对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有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具体见表2 。 表2 我国金融方面的政策汇总三、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 一)财税政策对我国房价的影响 最近几年,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收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