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学生:曾建指导老师:张波

[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然而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上。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多写妓女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使用市井俗词俚语,受到大众市民的欢迎。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他的雅词由俗返雅,雅风发微,其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柳永词雅俗

一、柳永的生平创作

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1]

二、柳永俗词的特征

(一)内容俗

柳永词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情趣,着意与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词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在其他文人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会自怨自艾,逆来顺受,

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

地坦陈心中对不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愿望。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捻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柳永《定风波》)

柳永此词因直接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与传统礼教不相容,曾受到宰相晏殊的责难[3],柳永的另一首《锦堂春》所写的市民女子,更是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以后不敢无端造次。这种泼辣直爽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2、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

苦闷忧愁。

凤枕鸾帏。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究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柳永《驻马听》)

这首词将失恋女子苦闷、犹豫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配合着哀婉动人的新声曲调演,自然容易引起大众情感的共鸣。

3、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4]。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祥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从小能歌舞”、“唱出新声一片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与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不同,更体现出一种人格观念的变化。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此,柳永词真切的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是他常常受到后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二)语言俗

柳永在词的语言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的文人词那样更多地从书面

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市井俚语,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定风波》中:“芳心是事可可”、“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捻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又如《昼夜乐》:“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处,更别又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晔攒眉千度。”《两心同》:“个人人,昨夜分明,许伊偕老。”“无那”、“恁地”、“悔”等字词在其词中频繁出现。

有学者曾做过统计,在柳词中,“恁”字共出现过五十八次,“得”字共出现过四十九次,“争”字共出现过三十六次,“处”字、成字各出现过二十多次,“怎”字、“了”字各出现过十多次。此外,还有恼、孜煎、怎生、端的、无端、人人、忒煞、无那之类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5]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而市民化的俚俗语言更是柳词的一大特色。柳词大量猎取市井习语,妥帖地运用于作品之中,形成了一种清新晓畅,“细密而妥溜,明白而家常”的语言风格。[6]如《锦堂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更敢无端。”整首词写一位思妇抱怨丈夫久游不归,并打算待丈夫回来时好好整治他。“无端”本是无缘无故的意思,这里却是无赖之意,它既包含了女主人公的一段心理活动,又富有感情色彩。似乎很难找出别的词来代替。这种俚俗词语的运用,不仅浅显易懂,更符合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及心理特征。

词是一种音乐艺术,一种听觉艺术,其内容和情感是通过唱表达出来的。只有语言的通俗浅显,才能直接诉诸听众的耳膜和心灵,以达到感染听众,唤起他们心中的美感的目的。柳词以俗为美的语言风格,重新焕发了以俗文学起步的词的青春,使词重新回到市民文学的怀抱。这给后世的词曲家和小说加以莫大的启示,使戏曲、小说等俗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后期的主流。

(三)表达方式上的大胆革新

柳永的词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词汇中提炼高雅绚丽的语言,而是充分的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人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相识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当时“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与柳永语言的通俗化有很大的关系。严有翼《艺苑雌黄》即说柳词“所以传民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三九引)。

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要求表现方法也要作相应的变革。柳永为适应慢词体式的需要和市民大众欣赏趣味的要求,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

柳永作词,首先是善于以赋的表现方法进行铺叙,多以感情为线索,步步深入,层

层展开,结构有序。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熄。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阙,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滞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柳永《浪淘沙慢》)

全词共三叠。上片写今,中片忆往昔,下片再次转入写今。全词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像这种铺叙展衍的表现手法,在柳词中极为常见。它在结构上表现为大开大阖、首尾完整。在叙事上表现为一气贯注、腾挪跌宕。在抒情上波澜起伏、摇曳动荡,给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感。其次是“实说”。张端义在《贵耳集》上说:“项平斋自号江陵病叟。余侍先君往荆南,所训:‘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扣其所以,云:‘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7]实说的长处在于叙事抒情的直接性和细腻性。这里的“实说”,其实就是铺陈叙说。因此,难免写得琐碎、艳俗,而缺乏含蓄高雅之美。它适应于听觉艺术(歌唱艺术),适应于广大市民的审美趣味和欣赏能力。

三、柳永雅词特征

(一)描述帝都的壮丽,城市的繁华

柳永生活于北宋“承平”时代,为了科举他在汴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失意,他又四处奔波,到过很多当时著名的城市。于是,他笔下出现的帝都和大城市也都写的逼真而又形象。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倩。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柳永《倾杯乐》)

这首词从宏观的角度高瞻远瞩地概括汴京的雄伟壮观和非凡的气势。词中有高大的建筑,宽广的城郭,祥瑞的气氛,加之以悦耳的笙歌,缤纷夺目的焰火。说到城市的繁华,当以《望海潮》最为杰出: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这首词是柳永年青时期的作品.他以自豪的口吻,不仅铺叙了杭州的人烟稠密,富庶繁华,而且还描绘出西湖上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秀丽景色。据说此词流传到金国,“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柳永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他笔下,苏州的风光是“万家绿水朱

楼”(《木兰花慢》),“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搂”(《瑞鹧鸪》);扬州的风光是“酒台花径仍存,凤萧依旧月中闻”(《临江仙》);成都的风光是“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一寸金》),等等。由这类作品,可以反映出宋仁宗时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君臣同乐,歌舞升平的景象。

(二)抒写“羁旅行役”和异地风光

柳永一生坎坷,辗转漂泊,自青年至暮年几乎都在羁旅行役中渡过。这时期的词风与前期的风花雪月不同,他把羁旅行役途中所见的景物描写出来,同时带入了自己坎坷的身世及怀乡、念旧、送别的情感。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

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鸣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这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傍晚写到次日凌晨。晚秋萧瑟,驿馆冷清,柳永触景生情,终夜无眠,追忆往事,感叹功名未就。这首词将行役中独宿孤馆的孤寂悲凉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乐章集》里流传最广泛的作品就是这类反映羁旅行役的词篇。类似的作品还有《曲玉管》、《浪淘沙慢》、《夜半乐》、《迷神引》、《竹马子》,等等。他的行役词,景物总是与作者悲凉、萧瑟的主观感情同步,行役词中之景大抵是感伤的秋风秋雨,表达了羁旅行役的哀愁。

三、柳永词由俗入雅的原因

首先,柳永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儒的家庭。其祖父柳崇是五代著名的儒士,以儒学著名。其父柳宜为官而善政,并以效行闻名,他有五个叔父,两个哥哥,都有科举功名。柳永这个仕家子弟,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下培育出来的知识分子无法完全抛弃那种固有的“文雅”的一面。并且儒家的读书理想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人一贯追求的理想,是追求需要在仕宦之际,以儒家民本思想自奉,关注民生,洞察民情,其作品《煮海歌》是最好的反映。为政期间多有善声,体现了他关注现实,勇于进取的风范。所以说,家学背景奠定了柳永内在的崇儒学的人生理想,而科举与仕宦则从外部规范了他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绮情艳思之作外,他亦不乏雅量高致。

其次,柳永词风的转变与他入仕等第有着重大的关系。柳永考取进士以后,结束了浪迹青楼酒馆、流连市井乐坊的浪子生活,住进了官邸。这就使他的词作失去了通俗的市井新声曲调以及艺妓生活素材,远离了低俗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文人雅士有规律的生活,创作的词自然而然便转到了以现在的生活为背景和素材。另外,宋代的地方官署都有官妓侍宴歌舞,但不允许官员与他们有任何关系,否则会受到弹劾与处分,并且官员与民间歌妓有来往的则更在严禁之列。官员们自然不愿弃难得的功名于不顾而与民间的艺妓来往,柳永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柳永入仕前在市井生活多年,也许也厌倦了那种漂泊不定的放浪生活方式,厌腻了俚俗趣味,转而对文人有利的雅词方向发展。当他在官署听到官妓演唱市井俗词时产生了“画楼尽寂,兰堂夜静,舞艳歌,渐任罗绮。讼闲时泰足风情,便争奈雅歌都废。”(《玉山枕》)这种惋惜的情绪,前后情趣竟如此相异了。总之时代与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多重影响,使柳永既有浅近清新、表理俚俗与率真并存的世俗之词,又有婉丽蕴籍,表现文人士子雅致含蓄的情怀之词。

四、柳永词俗与雅之间的关系

柳词内容雅俗并陈,风格雅俗结合。柳词形成雅俗不同风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柳永受民间词的影响,以俗为美。词的源头有二:一是唐五代的民间词,一是唐五代的文人词,但词的根本源头还是来自民间。其中一个重要的渊源是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是唐代配合燕乐歌唱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敦煌曲子词流行子唐代西北民间,作者基本上是社会下层的民间群众。它具有浓厚的民间文艺的特色。民间词到宋代以后逐渐消亡,而文人词却不断发展。柳永就是“在文人雅词方兴未艾、民间俗词濒于断绝之时,大胆地背弃时尚而直承源头”[8],以俗为美,从而独树一帜。据记载,柳永在少年读书时,偶然得到一首民间流行的俗词《眉峰碧》:

蹙破眉峰碧,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末足时,忍便使,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分明叶上心头滴。

柳永非常喜欢它,便把它写在墙上反复吟咏,终于“悟作词章法[9]”。可见,柳词来源于民间,由“坊曲”中兴起的,或多或少会沾染上“市井之气”,采用带有俚俗色彩的语言。

其次是柳永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众所周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是创作之母、文学之母。柳永一生历尽沧桑,生活坎坷。直接反映到他的词作之中,无不影响他的词风。柳永青少年时期热衷于功名,也写过一些歌颂太平盛世的作品。却因屡试不第,一曲《鹤冲天》,激怒了仁宗皇帝,仕途上被判了“死刑”,他人生历程发生了第一次转折。思想上从儒雅含蓄的高层滑落到市井烟花柳巷,并产生了逆反心理。他的

词作也随之转“俗”。也许是受唐大诗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影响,为展示“才子词人”的才能,他走“市民文学”的路子,为迎合市民口味,大量创作“俗词”,广泛流传。柳永终是一个封建文人,不能彻底摆脱传统思想,那种“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的思想始终没有断绝,最后在47岁时,终于在更名为“永”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这是他的人生历程第二次转折。但又由于官低位微,不得不长期颠沛流离,不断的宦游漂泊,铸成了“尤工于羁旅行役”[10]的雅词。可以说,状元甲第是柳永词调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柳永前期的作品比较俗,后期的作品以雅词多见。

再次是受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影响。北宋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歌楼妓馆应运而生,给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场所,也给文人词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按宋制,士子及未入朝籍者可出入民间妓院,一为朝廷命官就失去了这种自由。柳永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后,大小也是个朝廷命官,时时处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晚年的柳永不得不改变青年时的狂荡,而对一直心向往之的风月生活持一种留恋而又无力挽回的态度,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不断唱出浪子暮年无可奈何的人生悲哀与情场失落。

综观柳永词作,清劲奇丽,文采风流;通俗易懂,雅俗各具;旖旎近情,尽态描绘。柳永无论是他的雅词还是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意义,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宋词乃至后世词坛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柳永词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都需要一批为之呕心沥血的人,北宋时期,由唐民间曲子词发展而来的词体逐渐兴盛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柳永以毕生精力开疆拓土,功不可没。他对词坛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而言,可以称之为“三变”。柳永本名三变,而他对词坛最大的贡献也是“三变”。

(一)变体—大量创作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

宋词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小令也可抒情且干净利落,妙在言尽意不尽,但论到缠绵悱侧、回肠九转、曲尽其情、曲尽其韵,则非慢词莫属,而第一个担负这历史使命的大词家,就是柳永。慢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民间文学,一般诗人文士对当时流行的市井俗曲偏见甚深,不愿写慢词,以晏殊为代表的贵族词人,更不屑于染指这种尘鄙俗俚的慢词。而柳永却摒弃文人偏见,大量地填写和创制慢词。与小令相比,慢词长调具有更饱满的音乐容量,能容纳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艺术情节。柳永首创“以赋为词”,成功地将辞赋的铺叙手法用来作词,开拓了词学创作的新途径—“屯田蹊径”,创造了一套适合慢词长调的表现手法—“柳氏家法”。于是词体的乐曲体制、思想含量、表现

空间和艺术手法得到了拓展,挽救了当时处于僵化的宋代词坛。这是柳永对宋词最大的贡献。

柳永之后,慢词在张先的创作中被逐步采用,到了苏东坡和辛弃疾,又创造性地“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和现实批判精神寄于词作,写下了《念奴矫·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辉煌的慢词篇章。柳永在形式上的奠基,为苏辛等人的突破提供了必要条件。故而陈匪石要这样评价他了:“且慢词于宋,蔚为大国;自有三变,格调始成”嘲两宋词坛。从柳永以后开始进入了一个以慢词为主的新的历史阶段。

(二)变风—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形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变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雅俗本为二途,雅者凝重蕴藉,俗者浅近清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可轩轾。宜在雅不厌俗、俗不伤雅、方为神品,故大家多二者兼之。”睁聊永就是“二者兼之”的“大家”.柳词中那些成功之作,多是以俗为骨。以雅为神之作。如被称为柳词压卷之作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大俗中见雅:被苏轼赞为“唐人高处,不过如此”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极雅中见俗。柳永以后。无论是嗜“俗”嗜“艳”的词人,还是追“风”逐“雅”的作家,其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受柳词的影响,正如龙榆生所说:“开风气之先,一世词流,终不能不受柳之支配。”南宋“雅词”坚决反对柳永等的俚俗,最终成为晦涩的案头文学而趋于衰败。这就从相反的角度说明柳永词所取得的成就:由雅变俗,俗中见雅。雅俗同在,雅俗共赏。

(三)变意—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柳词在创作主体介入方面的变化.对后世词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真实地揭示了内心的矛盾冲突,表现了个人的喜怒哀乐,强化了创作主体由“共我”向“自我”的转变。创作主体的介入,是自我价值意识的强化。柳永于《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中呼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呐喊。自是一代才人的心声,更是个体人格力量的觉悟。

才子词人,“情长”吟咏于烟花巷陌间,俗中有雅,雅俗共存,婉约含秀美,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即便儿女情长,却不底靡。甚至豪放不羁。在唐宋

的这一片满是诗词繁花美的土地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

[1]叶嘉莹.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中国书店, 2005.

[2]宋叶梦《避暑录话》卷三“为举子时,多游狎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第1553页.

[4]宋罗烨《醉翁谈录》丙集卷二,参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一文.

[5]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6]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7]赵长征编,《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柳永》.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6.第9页.

[8]见赵仁 .论宋六家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重印.

[9]见《词林纪事》卷十八引杨 《古今词话》.

[10]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朱东润《历代文学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

3、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词学出版社.1988年4月.

4.蘅塘退士.《唐诗·宋词·元曲》.北京出版社.2006年7月.

5、柳永撰,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Discussion on Liu Yong 's elegant and vulgar

ZENGJIAN

[ Abstract] : Liu Yong is the two Song Dynasty is the most highlighted one of the big words, is also the most popular poet, his words have caused" where there is water to drink, can song Liu words" an unprecedented event, however he is also the two Song Dynasty poet,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The focus of the debate in the willow word elegance and issues. On the willow word elegance and positioning problem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hot issue of literary history. Most scholars always hold a more extreme views -- a custom that ya. In this paper, Liuyong word has both common side and has elegant side. The willow word popular mainly in th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writing life as a prostitute, singing secular women's voices, the performance of secular female life desire; in the performance on the way to visually bluntly, seek not implicit, no figurative rhetoric, even in language use; use the custom word slang, the popular public welcome. Liu Yong's poetry creatio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nter shi after him, his elegant words by vulgarly returns ya, Ya micro, the massive outstanding on the word and the city life word is the best proof.

[Key words]:Liu Yongci elegant vulgar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摘要】柳永艳情词集中体现了化雅为俗的特点。他描写与歌妓的情场生活,并对歌妓作充满色相的世俗描写。在艺术上则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俗,即一反前人的含蓄蕴藉,风格直露而坦率,并以世俗的心理和趣味描写爱情生活,充满了平凡而甜蜜、琐细而愉快的市民情调。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语言材料的偏重俚俗。柳永词的俗正是对词的本色的保留和发扬,是值得肯定的。 【关键词】柳永;艳情词;俗 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提到柳永词的“俗”,是离不开他的艳情词的。也就是说,柳永描写自己与歌妓艳情生活的词总的来说是比较俗的。他直接而怡然自得地描写自己的情场生活。柳永虽是一位官场失利的不幸者,将近五十岁才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但这也恰恰成全他成为一位情场的幸运儿,使他能在青壮年时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流连于“平康巷里”,“连日疏狂”(《凤归云》),甚至“往往经岁迁延”(《戚氏》)。柳永对此在词中也有过描写: 迁延,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玉蝴蝶》) 因而歌妓和柳永的关系是相当亲密融洽的。他们组成了一个以浪子柳永为中心,一大堆风尘歌妓为羽翼的才子佳人集团,柳永曾自豪地说“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 而柳永所作的《传花枝》也颇为自负风流: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咇嗽,表里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沽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可见,他与歌妓的关系十分亲密,他对自己的这种风月生活也颇为自得。这在词里表现得也相当大胆、直白,毫不做作,公开宣称“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公开鄙视“名缰利锁,虚度光阴”(《夏云峰》),颇有些反传统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总第70期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雅俗共赏的艺术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 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

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 雅不避俗 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 收稿日期:2008-02-12作者简介:陈

论柳永词的俗

论柳永词的“俗” 摘要:柳永是我国第一个专业词人,他改变了词以小令为主的体式,出现了慢与小令平分秋色的局面;他创用了一百多种词调,占了宋代所使用词调的近七分之一;他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对北宋词风的转变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词以俗著称,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现在我们就其俗这方面以词的内容题材特点、艺术表现以及形成俗的风格的原因来分析一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专业词人,有词作专集《乐章集》。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词刚产生时,词在文学中的地位是十分低下、不入流的,素有诗贵词贱的说法。它的主要功用是在宴会场合供给伶工歌女唱歌的,到宋朝时词的地位开始有所提升。大量文人用它来抒发感情,表达人生,所以词风开始由俗变雅,词的内容也日益离开世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而柳永却将其变“雅”为“俗”,着意

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 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1)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的面貌和世俗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妓女的生活。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姬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所以词中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或失恋被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比如他的《锦堂春》中的“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表现 了女主人公泼辣爽直的性格;词中也表现了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比如他的《迷仙引》中的“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表现了妓女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汴京使他流连忘返;“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

柳永词的雅俗

柳永词的雅俗 发表时间:2016-12-30T14:33:29.78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0月作者:郑晓燕[导读]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湖北恩施高中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柳永仕途坎坷,一心致力于词作。作为北宋前期最有影响的词作者,有《乐章集》流传。唐圭璋《全宋词》记录的《乐章集》存诗213首,根据杜若鸿的《柳永及其词之论衡》中有统计:《乐章集》中,关于吟咏佳人或歌妓的作品有103首,几乎占全部词作的一半;关于羁旅行役的作品约占59首之多,接近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描写都会承平,人民生活概况的作品约27首占十分之一左右;颂词为11首,为数较少;另有约13首咏物和咏史之作。 柳词丰富的题材类型迎合了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口味。社会各层次的人,因其地位不同,情慷各异,故有雅俗不同的审美趣味。柳词的能俗能雅就使柳永词受到了社会各阶层广泛的青睐。考究历朝历代各家对柳词的看法,大致可以将他们的观点思想分为柳词流俗为最重、柳词雅和柳词雅俗兼备三种。 一、俗 1、庸俗:清代江顺治《词学集成》卷五:“(柳永)徒以绮语柔情,竞夸艳冶,从而效之者加厉焉。遂使郑卫之音,泛滥六七百年,而雅奏几乎绝矣。”就是在述说柳永词之浅俗、庸俗。这充分表现在其词的写作题材和内容上的“庸俗”。柳永创作了大量描写妓女的篇章。赵谦《柳永歌妓词三题》:“据有学者考证,柳永存词约212首,情词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除可确定写给妻室的有3首:《定风波》(伫立长堤)、《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之外,有146首是与歌妓来往、爱恋的记录,或是对歌妓及其生活的审视观照。” 2、通俗:柳永词广泛流传,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语言的通俗是其流行的重要原因。词来自民间,与士大夫们言志抒怀的诗比较起来,更贴近下层社会,但从晚唐到宋初,文人词的语言逐渐趋于典雅精工,向诗的语言靠拢。而柳永虽为读书人,但他长期混迹市井,词中语言多来自市井,并力求符合歌妓声口,唱给下层市民欣赏,因而他的词多使用市井俗语埋词,体现出下层民众的意趣。正如《艺苑雌黄》所说:“彼(柳永)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黄异《花庵词选》也说:“耆卿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理俗,故市井人悦之。 二、雅 《毛诗序》:“雅者,正也。”“雅”即为“正声”,即为合乎正声,高尚而不庸俗。柳永词成就最高的就是咏写羁旅行役之作,描述城市风情及官场酬赠之作也具有较高成就,而这些词就是“雅”最有力的证据。这些雅词由于写景工丽、用语典雅、笔法丰富多变、音调多变而谐婉,善于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景因而随情而动、情因而感化了景,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历来为士大夫文人所叹赏。 三、雅俗并举 在不断深入研究柳永的词作之后,渐渐发现雅俗互相融合着,即为“雅俗并举,运雅入俗”,并且柳词的精品之作大都是那些运雅入俗的词,从而开辟了一种雅俗共赏的境界。正如杨海明先生所说:“柳词中真正被人称道的地方,就在于这种雅俗共济、雅俗共赏的风格,……他虽写作了数量众多的俚词,但其真正的艺术成就,却另在于他那些运‘雅’入‘俗’或引‘俗’归‘雅’的作品上。”下面就以“宋金十大曲”之一的《雨霖铃》一词为例,去体会一下雅俗共济、雅俗共赏造就的经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全文即在描写与歌妓离别时的情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给我们勾画一幅情人间依依不舍甚至双双落泪的惜别情景。“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用铺叙手法,尽情抒写浪迹江湖的愁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情深意切,运用了移情和铺叙点染法。清代的沈谦《填词杂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恍惚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而点染法则是:“多情”点明了“伤离别”的情绪与事由,“今宵”两句则对伤离别进一步渲染,其中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四种物象不仅暗含离别之意,更倍增别后凄清孤苦之感。其实,除了此处外,“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也用了点染法。“念去去”点明离别之事由,然后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三种景物烘托渲染,极言别去之遥远,别后心绪之渺茫无着以及烦闷怅惘之情,这些情绪全寄于三种景物之中,变无形为有形,具体可感、浑厚深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乃是这首词无可争议的千古名句,得到前人后人无数赞许和倾倒,但是这样的名句,也不是没有来处的。“魏承班‘帘外晓莺残月’,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柳永剪裁前人诗句,自然无痕,宛如己出,笔法之高超、文华之典雅,可见一斑,“袭前人语而得名者”是一也。 同时,《雨霖铃》还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佳作。马兴荣《词学综论?宋词》:“可以说,情景交融这个传统的抒情手段,他是运用很成功的。如《雨霖铃》……把清秋景色和离别之情融合在一起,更细致地表达了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 不可否认,《雨霖铃》就是这么一首雅俗共赏的绝唱,正是所谓“俗”的情人之间的缠绵场景、所谓“俗”的铺叙手法,所谓“雅”的工丽写景、引用化用、情景交融等等,将这首词打磨地更加耐人寻味,情意悠长,感人至深。杜若鸿的《柳永及其词之论衡》中有写到:“……柳词并非一味地雅或俗,而是俗中有雅,雅不避俗,乃词史上第一位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作家。”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用单纯的“俗”或者“雅”来评定柳词都是不符合柳词整体风格实际的。因为柳永给我们展现的就是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并且雅和俗常常彼此互见,并代表了柳词的最高成就。雅和俗浑然一体,兼有着走向市民阶层和士文化阶层的特性,成就了柳词雅俗共赏的独特审美体验。

雅俗共赏的艺术_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2008年第4期 总第70期JournalofFujianRadio&TVUniversity No.4,2008General,No.70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彩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唐诗,元曲,明清小说并重。宋词又大致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及周邦彦是婉约派中常常被同称并举的两位著名词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词品上也属于同一风格,对宋词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都是里程碑似的人物。本文主要从他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雅与俗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探讨宋词的雅俗共赏。 关键词:宋词;柳永;周邦彦;婉约派;雅俗共赏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46(2008)03-0014-04 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一对是柳永和周邦彦。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每每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宋词大致分为两类:婉约派和豪放派,并以婉约为正。其实宋词的分法多种不一,这种分法未必准确,也很粗略,是后人由于不同词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划分的。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柳永,周邦彦是婉约词派词人,并可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婉约词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词,从产生之初就以其音乐性有别于诗,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与高雅文化对立的俗文化。早在诗还很发达的唐朝,就有了词这种文学样式,有些著名诗人,也有许多优秀的词作流传。起先,是一种曲子,用作宴乐之乐;后来,经过文人的加工填词之后,赋予了它一些内涵,而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那就是词。宋词是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的,已成为文人手中成熟的创作形式,雅与俗两种艺术趣味的分流而又相互渗透,成为宋词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自柳永开始在花间词的基础上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并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柳永的词俗,并不加以重视,这样的观点未免偏颇。柳永生活的北宋,当时进入了承平时期,京都汴梁繁盛至极。同时由于市民阶级的扩大,也有多种多样文艺娱乐的需要,他们到处争唱新声、新腔、新调,而词适于言情,自上至下的普及,上至皇帝,下至庶民,全都雅好词章。在这种文艺新风的陶冶下,柳永就禁不住以民间俚曲为基础,勇创新曲新词,逐渐成为蜚声词坛的新秀,深受乐工和歌伎们的欢迎。 柳永的词的确有俗的一面,这从当时的许多记载里都可以看到。宋人多言柳永词近于俗:陈师道《后山诗话》:“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 雅俗共赏的艺术 —— —从柳永和周邦彦的词看宋词的雅与俗 陈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福建三明,365000) 收稿日期:2008-02-12 作者简介:陈琦(1959-),女,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三明分校中专讲师。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论柳永词的女性特质 内容摘要: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柳永渴望个性解放和性爱自由,于是他在青楼中找到理想的归宿;他通过自己的词让世人了解了歌妓等普通女性的生活及境遇。所以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语感上或是感情上都时刻展现出女性特质来;他把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抒展得扣人心弦;他以女性的口吻如歌如诉,吟唱着生活的酸楚、命运的不济。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特质 柳永生平简介与柳词的主要特点 柳永(987-1055?),字鳍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倦厌官场,眈溺于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最后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人所未写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八九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 了解了柳永的身世以及他在词坛上的地位和影响,笔者通过长期潜心的研究,逐渐发现柳永以特有的方式将内心抽象的愁思依恋、细腻温婉、阴柔多姿的女性特质十分深刻的诉诸于笔端,显示了柳词的独特魅力。关于这些,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以女性口吻抒写复杂细腻而又缠绵悱恻的女性情思,婉倾泣诉,如歌如怨。

柳永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

柳永词与周邦彦词之比较 班级:09601班学号:09060048 姓名:李恬 摘要: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许多人常常是被同时提及的,其中有一对就是柳永和周邦彦。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词作存在着明显的继承与蜕变。本文就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两方面来了解两位词作家的创作个性。 关键词:柳永;周邦彦;词;不同 柳永,是北宋词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词人,是北宋婉约词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唐五代词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周邦彦,是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柳永和周邦彦,一个是北宋词史上划时代的大词人,一个是北宋诃坛的集大成者。在北宋文学发展史上,他们总是被同称并举,这是由于这两位著名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共同点,在词的品格上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周词对柳词又有着直接继承发展的关系。这就为我们对比研究两位大词人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就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两方面对比二者的不同,来了解两位词作家的创作个性。 一:题材内容:柳词丰富,周词较单薄 柳永、周邦彦虽早年生活相似,都曾长期在歌妓、舞女中的生活。但柳永不甘约束而狂放不羁,屡试不第,晚年才中进士。而周邦彦却几历官场风云。如此身世反映在他们的词作中,艳情是相同的一面,但是不同者居多,也可以说柳词有拓展性,周词则在题材内容上显得相对狭隘。 柳词中反映妇女生活、男女恋情、别愁离恨的词作占去了《乐章集》大半,其中妓女生活写得尤为细致、大胆。如:《洞仙歌》此词极写“洞房深处”男恋女爱的甜蜜而嬉戏的生活情景。《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极写离别之意。 柳永虽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中,但是他个人的遭遇却未免坎坷。因此,他曾一度游阅西蜀和江浙,写下了许多表现身世遭遇的“羁旅行役”之思的词篇。如《迷神引》、《双声子》等。 而相对于柳词,周词在题材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局限。因周邦彦生活面的狭窄,词的题材未能超出传统内容:一是艳情词几乎占了《清真词》的全部内容。代表作如《兰陵王》、《西河》、《金陵怀古》等。二是少量抒写官场感慨和羁旅之思的怀古伤今的词篇。如《苏幕遮·燎沉香》表达了家乡的美好和自己深怀渴慕的心情。 总之,周邦彦的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不及柳永丰富,他的词往往是“旧曲翻新”,内容上往往显得较为空虚、苍白。正如王国维所说周彦邦词“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

柳永词与宋词之间的雅俗之 刘阳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1183122 摘要:严酷的封建专制思想对人性和自由的压抑是令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被它所奴化的人们对于“白衣卿相”柳永的打压是不遗余力的,与周围格格不入的处世观铸就了他辛酸的一生。且柳永处在词风变化的时期,故而人们多诟病其词之俗!实则雅俗乃是因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中华民族审美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看法罢了! 关键词:封建思潮,程朱理学,转变期,俗,雅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终身潦倒,连死时都是靠妓女捐钱安葬。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人,词风纯真、大胆,善于铺叙白描,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多直语、市侩化,大量运用“俚词”,使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从而成为词史上的又一位伟人! 世人皆言柳永的词俗,与其他的大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的雅逸豪放相比,实是俗不可耐!批判柳词中的风月艳词,多直语、市侩化,失去了作为文人的那种清高之气——或于自然之中怡情养性,或于朝廷之中忧国尽忠,或于社会之中助民生息……但我认为这些并非柳永之俗,造成柳永词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思潮方面,也有词的发展上的原因,这是那些自命清高、所谓文雅之士的俗!而柳永如此真性情、真爱恨的真男人却在那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儒家文化思想、程朱理学的“去人欲,存天理”的禁锢下变成了为人所不齿 一、封建思想文化的禁锢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封建社会,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必然要求保证自己的统治,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那些自由思想,代之以统治者自己制定的能够统一所有人的思维、为自己服务的

论柳永词之雅俗

关于柳永词之雅俗及成因浅析 汉语言文学08级3班200802101334 罗坤 摘要: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而 本文作者则从比较理性的角度来看待柳词的雅与俗。即既有 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并对柳词之雅俗的成因也做了简 明的解释。 关键字:俗及成因,意俗,庸俗,通俗,情雅及成因,意雅及成因,语雅及成因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宋词是无法逾越的一章,而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无法忽视的。他是当时词坛上最为受人瞩目的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但是他也是两宋词坛备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在其词的雅俗归类上。大部分人均持一种极端的态度,而我认为柳永的词既有俗的一面,也有雅的一面。 一:俗及成因 历来论者对柳词之雅俗往往更倾向于吧柳词归于“浅近卑俗”一类。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虽然肯定了柳永在词的创新上的成就,以及其词音律的和谐,但还是将其整体风格定为卑俗一体。文学史上,关于柳永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如南渡初王灼《碧鸡漫志》,陈师道《后山诗话》,黄昇《花庵词选》

等。这样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绝对。 我认为柳词的俗应该分为三部分——意俗,庸俗和通俗。毫无疑问,意俗和庸俗这两种会属于绝对意义的贬义,而通俗这个词则属于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因为没有个性而大众化,也可以是因为其通俗易懂而受人欢迎。 1.意俗 就柳词而言,涉及到猥亵香艳的,对女性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意俗”作品也是有的。如:《柳腰轻》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软”,《洞仙歌》中的“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小镇西》“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凤栖梧》中的“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等等,类似于这样低俗,浮艳之作还有很多。当然这是柳词被历代文人定位为卑俗浅近的最主要依据,同时这也是后代文人应该摒弃的诟病。 2.庸俗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后,经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定了一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一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但随着词的发展,后世词人之作日趋庸俗,而柳词中的庸俗之作也是在这一文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如:《合欢带》中的“妍歌艳舞,莺惭口舌,柳妒纤腰”,《长相思》中的“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红窗听》中的“如削肌肤红玉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摘要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体的发展过程中,他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词风多接近民间艺术特色,融合多家特点自成一派,含义深远。语言多用俚语,却又不乏雅言,贴近人民,浅显易懂,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柳永词语言雅俗共赏

引言 柳永(约971-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号柳屯田,崇安人。景祐元年进士,一生怀才不遇,终身落魄,穷困潦倒,死后甚至由几个妓女埋葬。虽然他官场失意,但却写出了一手好词,从词调到作词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的很多词调都出于市井新声,经过加工提炼,形成了其独特风格,并以之确立了他在词史上的地位。他完成了从小令到慢词的发展与转变,并且在词的内容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是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领军人物。 一、柳永词的语言特点 柳永词的语言特点主要为吸收大量的俚俗语言,却又不失雅致,在词中喜用典故,这样的特点使得柳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能理解和欣赏,他通过反映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来表现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怜惜。 1、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 柳永在词史上率先吸收大量民间俚俗语言入词,更多的展示市井平民的生活与心态,写俗人,写俗世。他被认为是俗词的开创者,是俗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柳词俚俗拙朴、真实动人,用平实的语言形式传唱出真实的思想情感,以平民的姿态叙写平民的心理和生活,作为通俗歌词,它具体地体现了“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所喜悦的,投合了最大多数民众之口味的”这一俗文学概念。 例如柳词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用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他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作相比,不仅内容风格有所不同,更体现了观念的变化。而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也是他常常受到宋代文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再例如柳词反映市民生活的隆盛与享乐。柳词区别于文人士大夫的荒野情趣、田园隐逸,而带有浓厚的世俗享乐之风。反映出那个时代充满声色娱乐和浅斟低唱的富贵之地中人们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在宴饮游乐之中的纸醉金迷,例如《木兰花慢》:

柳永词的雅和俗范文

柳永词的雅和俗范文 柳永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带有浓郁市民文学色彩的柳词,无论是思想工艺术形式,都比他以前的词作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慢词,为宋词的繁荣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词体 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柳永词的雅和俗 摘要:柳永是宋朝著名的词人,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他留给后人很多脍炙人口的词,像《乐章集》等;文坛和词坛有很多关于柳永的词风的定位问题,从古至今,这个话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议的焦点问题;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都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定位为“俗”的人有一大堆理由;定位为“雅”的人有一大堆理由,而至于到了最后,干脆有人走中庸之道,说柳永的词风非俗非雅,或俗是或雅。在笔者浅学看来,对于柳永的词风不要用片面的观点去描述,从历史和从柳永生活的环境,以及词文化氛围去全方位的包围,扩大视野去理性看待他在词界的雅俗成就,这样才是最稳妥的评价历史的方法;本文列举实例来说明柳永词的雅和俗,望抛砖引玉,以求智者精言。 关键词:柳永;词;雅和俗 1.前言 中国古代文学最鼎盛辉煌成就毋庸置疑是:唐诗、宋词;而宋词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更显得独树一帜,直至今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风格和内涵意境的延展。至于柳永,在宋朝的词坛上更是名声鼎沸、

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他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词人,在长达有三百多年 的宋朝历史上,他的词可以叫做风靡一时、极为流行。“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句话就是对柳永的词的风靡程度的一种真实评价。但历史上对柳永的褒贬不一,有些人倍加欣赏、有些人不屑一顾;说“俗”者,将柳永一脚踏翻抛弃路边;说“雅”者,扶上正座推崇之极。我们仅从字面上分析得出:雅俗虽只是两种风格,但在历史上他们的地位是不同的;如何来评判柳永的“俗性”还是“雅性”,笔者 认为,“雅俗共赏性”应该是对柳永最中肯的评价。 2.论俗 对柳永词的评价,很多人如:南渡初王灼、陈师道、黄昇以及 李清照的《词论》,都将柳永毫不留情的归于卑俗类;他们甚至不反 对柳永词在创新上的巨大成就;也不否认其词音律的高超手段之和谐,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这些人对柳永“俗”的评论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2.1内容俗 柳永词,许多作品中都有内容“俗气”的特征;基于这一点,也是历代文人将其定位成“俗霸天下”的主要依据。如:“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写出女子的风情万种;《凤栖梧》中的“旋 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写出男女之间的交欢之态,虽含蓄不奔放,却难辞“俗气”之格调。柳词仕途不利,一度沉迷醉酒香艳之中,尤其对女性身体着迷,如:“英英妙舞腰肢软”与“……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

论柳永词之风格

关于柳永词之雅俗及成因浅析 一:俗及成因 历来论者对柳词之雅俗往往更倾向于吧柳词归于“浅近卑俗”一类。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虽然肯定了柳永在词的创新上的成就,以及其词音律的和谐,但还是将其整体风格定为卑俗一体。文学史上,关于柳永这样的评论还有很多。如南渡初王灼《碧鸡漫志》,陈师道《后山诗话》,黄昇《花庵词选》等。这样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绝对。 我认为柳词的俗应该分为三部分——意俗,庸俗和通俗。毫无疑问,意俗和庸俗这两种会属于绝对意义的贬义,而通俗这个词则属于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是因为没有个性而大众化,也可以是因为其通俗易懂而受人欢迎。 1.意俗 就柳词而言,涉及到猥亵香艳的,对女性充满色相的,世俗化的“意俗”作品也是有的。如:《柳腰轻》中的“英英妙舞腰肢软”,《洞仙歌》中的“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馀,共有海约山盟”,《小镇西》“百态千娇,再三偎着,再三香滑”,《凤栖梧》中的“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等等,类似于这样低俗,浮艳之作还有很多。当然这是柳词被历代文人定位为卑俗浅近的最主要依据,同时这也是后代文人应该摒弃的诟病。 2.庸俗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后,经文士的改造和加工而日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定了一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一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但随着词的发展,后世词人之作日趋庸俗,而柳词中的庸俗之作也是在这一文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如:《合欢带》中的“妍歌艳舞,莺惭口舌,柳妒纤腰”,《长相思》中的“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红窗听》中的“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河传》中的“翠深红浅。愁蛾黛蹙,娇波刀翦”,等等。这些作品都突出了词人的“恋妓”情节,也使得作品的主题思想过于狭隘与低俗。此类作品并无太大价值,只是延续晚唐五代以来的浮艳遗风而已。这类庸俗作品也是古代士大夫对柳永之词不屑一顾的另一重要原因。 3.通俗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的确,从其外放形态而言,柳永的词与白居易的诗确实有着共同的艺术特色。白诗“老妪能解”与柳词的“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之。”两者均以通俗为尚,实异曲同工之妙。白诗一其通俗易懂而被世人传诵,相比之下的柳词,则没有这么幸运。柳词通俗的一面往往被其词作中少量的“意俗”,“庸俗”之作所掩盖,所以后人总是难以给柳词中的通俗之作定位。这也使得柳词雅俗争辩难以停止。抛开偏见,柳词确实做到了通俗易懂。如《煮海哥》,《题中峰寺》等。 4. 俗之成因 我认为柳词之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柳永本身就是一个生性浪漫,不受拘束的人。因此风月场所注定会吸引他的眼球。一些柳词流入意俗,庸俗一类也就成为必然。如上文所举之例子《小镇西》,《凤栖梧》等。其二,落榜后的他,心中难免有一些牢骚,因此写下一首《鹤冲天》,词中的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让柳永的仕途从此走向黑暗。尽管他的词流传很广,当朝皇帝也很喜欢,但这首词确实葬送了他的仕途。狂傲的他,也就以“奉旨填词柳三变”经常出入烟花场所,正如其一而言,也使得一些词流入俗。其三,他所处的时代,不乏有写俗词之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论柳永词的雅和俗 学生:曾建指导老师:张波 [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词人,他的词曾造成了“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空前盛况,然而他也是两宋词坛最受争议的词人之一。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柳词的雅俗问题之上。关于柳词的雅俗定位问题一直是历代文人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多数文人总是持一种较为极端的观点——非俗即雅。本文认为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多写妓女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使用市井俗词俚语,受到大众市民的欢迎。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他的雅词由俗返雅,雅风发微,其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就是最好的证明。 [关键词]:柳永词雅俗 一、柳永的生平创作 柳永,生卒年迄无定论,唐圭璋、陆侃如等先生作了考证,暂推定为公元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大约同龄于晏殊、张先。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为工部侍郎柳宜少子。仁宗景佑元年进士,先后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场(在今浙江定海县)监和泗州判官等地方官。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小令独秀的格局,使慢词得以成为与之平分秋色的体式,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慢词虽非柳永首创,但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从其现存《乐章集》中的213首词来考察,共用了133种词调。而宋代所用的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加以使用的。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迭、四迭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上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与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尝试从创作方向上改变文人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王灼《碧鸡漫志》言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1] 二、柳永俗词的特征 (一)内容俗 柳永词在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情趣,着意与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词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表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柳永词的特点及举例赏析

1.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从内容上来看,柳词虽仍多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之作,但也体现出许多新的倾向,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第一,在描写男欢女爱的传统题材时,柳词从达官显宦的峻台重阁转向了平民百姓的市井青楼,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这类词作有的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有的表现了惨遭遗弃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有的抒写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伶工乐伎的不幸遭遇和美好愿望,皆透露出新的时代气息。第二,工于羁旅行役,他把这些本来多入于诗的言志抒情内容一并移入词中,用来描写江湖流落的索寞,抒发别离相思的况味,此类作品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境界。第三,部分词作还展现了北宋承平之世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与多彩多姿的市井风情,这在柳永之前的词作中是不曾见过的。另外,那些抒写作者身世遭遇,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游宦生涯厌倦的作品也颇值得注意。著有《乐章集》。 2. 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转折,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更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首先,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其次,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第三,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永也能以清丽的语言写传统的雅词,但他贡献最大的却是使用极其生动、浅近的语言写出的俚词。他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充分吸收日常生活中的俗语、口语入词,以通俗流利的语言取代雅致绮丽的修辞,达到了“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的境界。正是在柳永手中,俚词才具备了和传统雅词分庭抗礼的资格。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沾溉甚深,许多大家都受惠于他,柳词不仅促进了宋代俗文学的发展,也为金元曲子开启了先河,以至有人称他为“曲祖”。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望海潮》(东南形胜)。 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 此词把男女恋情与羁旅行役结合在一起来写,在倾诉与情人依依惜别的同时,也寓含着词人仕途失意的抑郁、知音不再的悲凉以及江湖飘零的凄苦,感情真切诚挚,情调哀怨伤感,是颇能代表柳词风格的佳作。 2. 此词的艺术特点: (1)情景交融,虚实兼写。这首词上阙叙述别情别景,下阙设想别后相思,或融情入景,或因情见景,都是以冷落凄清的秋景来渲染衬托难以割舍的离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词的上阙写临别的情景,是实写;下阙写别后的想象,是虚写,或实景传虚,或虚景实写,既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又拓展了作品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相得益彰。

浅议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江汉大学学年论文

江 汉 大 学 学 年 论 文 题目:浅议柳永词中 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20**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年八月

浅议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刻画 内容摘要: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位把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苦闷忧怨的词人。柳永现存词213首,其中关于歌咏女性的词近70首。柳永把视角伸到了北宋市民街巷,深入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柳词深刻地触及了市民女性的内心世界,描出了下层女性渴望爱情、追求幸福、追逐美善,迫切实现愿望等市民性心理状态,同时有一部分词还刻画了“新女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女性觉醒。柳永在词作中运用多种方式技巧来刻画这些女性心里状态,主要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自语自叙、内心幻想、动作外貌、铺叙故事等方式来刻画人物心理。自柳永后,女性词便被后来的词人所承袭并不断发展,而且柳永的词法技巧也对后来词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柳永词、女性形象、“新女性形象”心理、直抒胸臆型、独白式 “作为诗材的女性形象,在柳永这里已经超出了此前的观念性和类型性,进而达到了以具体的心理描写为主的层次”①。本文就柳永词中关于女性形象的心理描写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柳永词中女性形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也是词史上第一位把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苦闷忧怨的词人。柳永现存词213首,其中关于歌咏女性的词,即所谓的“艳词”,在《乐章集》中近70首。这些词多为俚词,雅俗共赏。在这些词中,柳永把视角伸到了北宋市民街巷,深入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柳永通过这些词作对市民阶层的女性寄寓了深深的同情并进行了大胆的歌颂。这些词“表现了市民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表现被遗弃和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他们从良的愿望”②,深刻地触及了市民女性的内心世界,描出了下层女性渴望爱情、追求幸福、追逐美善,迫切实现愿望等市民性心理状态,同时有一部分词还刻画了“新女性”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了“英雄”意识和女性觉醒。 柳永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仁宗朝景佑四年柳永中举为界。前期柳永多流连于花街柳巷酒肆舞馆,与众多歌伎交善,仅词中提到就有心娘、佳娘、虫娘、酥娘、师师、香香、英英、瑶卿、秀香等十余人,他的不少词就是写给这些歌伎的,然而柳永并非出身豪贵,流落汴京倡馆酒楼间,很多时候以卖词为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