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
公共经济学重点

绪论

1. 公共经济学的概念: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是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特点: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有缺陷为理论前提,以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为核心内容,以私人经济运行法则与公共决策过程相结合为基本方法

2. 公共部门:政府部门 公共事业部门 公共企业部门

第一章

帕累托效率:资源配置到达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

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

一部分人处境改善必须以另外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

生产效率 生产契约曲线中处于两种产品等产量线切点处的生产效率是最高的 交换效率 交换契约曲线中处于两个社会成员无差异曲线切点处的点才是有效率的

产品组合效率 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效用可能性边界

乙甲

A B MRS ==AB AB MRS MRT

起点公平 每个参加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在一开始应当拥有相近的初始资源禀

赋等竞争手段,从同一起跑线出发。

规则公平 竞争各方共享同样一套胜负规则

结果公平:1.功利主义 2.罗尔斯主义 3.折衷主义

市场失灵:完全依赖竞争或者自由放任,会出现两类不合意的局面

政府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

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措施

3.效率与公平有什么矛盾及如何统一

一个是社会既要追求经济效率,有要寻求社会公平,这两个目标有时候是难以实现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两个人构成的效用边界线 2.社会存在问题的经济效率改革的提出的问题

卡尔多补偿的原则,如果某项改革使得一部分人受损而其他人所获得利益取出一部分补偿另一方,则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然而这个原则是武断的,为什么要以部分人的损失为代价换取其他人的获利呢?

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社会福利函数的建立(社会福利函数)另社会福利函数与效用可能性边界相切。

我国的目前阶段经济生活强调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权宜之策

5.市场失灵包括那个几个方面

竞争失效(垄断垄断造成的损失图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造成效率损失图)

市场缺陷(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衡)

6.公共部门有哪些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调节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第二章

外部效应: 就是指某一个人的经济活动影响了其他人却没有因此而付出成本或获得收益的现象

外部经济: 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外部不经济: 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外部效应具有哪些特点

1.处于市场机制之外的独立性

2.产生于决策范围之外而具有伴随性

3.与受损者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

4.具有某种强制性

5.不可完全消除性

如何理解外部效应造成的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不一致

外部效应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差异。负的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引起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异。所谓的私人成本指生产一件商

品,生产者自己所必须承担的成本费用。在不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边际社会成本等于外部成本和边际私人成本之和(公式)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场合。这是会发生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差异,起差异就是边际外部收益

政府部门矫正外部效应的措施有哪些

1.征税或罚款:对负的外部效应的矫正(画图)

2.补贴:对正的外部效应的矫正(画图)

3.政府管制: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企业的

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管制的方式1.对外部效应水平的管制2.对生产流程的管制

4.法律措施

私人部门如何矫正外部效应

1.一体化。在外部经济效用的条件下,市场经济之所以达不到效率配置,是因

为市场机制的独立,分散决策没有把外部效应考虑进去。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方式使市场决策者本身承担或享受外部效应,他们就会矫正决策改善配置

2.自愿协商:科斯定理的应用(画图)

3.排污权交易:可转让排污许可制度,是指公共部门制定总排污量的上限,按

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买卖

4.社会制裁:事实上反映的道德的作用

(实际上这些机制并不能总是有效地发挥作用。一体化的机制要求企业的规模尽可能大,这一方面很难做到,另一方面企业规模过大又将导致垄断等新的市场失灵。社会制裁这种机制过于软弱,至于斯科定理,也受到交易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能奏效。)

第三章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私人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竞争性和受益上的排他性的产品

效用的非可分性:就是公共产品是针对整个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消费的特点,起效用作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部分,属于某个个体或者某个企业所享用

消费的非竞争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

受益的分排他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提供出来,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他的消费免费搭车者:在不付任何代价的情况下,享受通过其他人的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

林达尔均衡:通过一个新的定价方法来建立起一个类似于私人物品竞争性均衡的公共物品的均衡模型

混合公共产品: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物品之间的,兼具有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性质的社会产品

公共产品具有哪些特征

1.效用上的非可分割性。就是说公共产品是针对整个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具

有共同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作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部分,属于某个个体或某个企业所享用。

2.受益非排他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提供出来,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他的消

费(1)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让别人消费他,即使有人有心独占他的消费,但或者技术上不可能,或者虽然技术可行但成本过高,因而不值得(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费他,即使有人有些人不情愿,但却无法对他加以拒绝(3)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费相同的数量

3.消费的非竞争性。指的是一旦公共产品被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

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包含两个方面的利益:一是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二是边际拥挤成本为零。

注意几点

1.公共产品在空间上的区分。

2.一种公共产品的排他性不是绝对的

3.每个人的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时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效用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供求曲线有什么不同(画图)

公共物品配置效率的条件是什么

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其获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收益的大小,捐献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均衡实现条件是有条件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每个社会成员真实地表达自己从消费公共产品中得到的边际效益,不隐瞒或低估个人需求以逃避成本分担

2.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了解其他社会成员从消费公共物品中得到的边际效益及收徒情况,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

第四章

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提案须经至少半数以上投票人赞成才能被采纳的一种投票规则。

简单多数票规则:按照简单多数票规则,只要赞成票超过半数,提案就能通过。政治均衡:如果一个社会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就税收份额达成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

单峰偏好:多数规则可以保证投票结果的唯一性

多峰偏好:多数票规则的投票结果就可能出现循环现象

税收份额:是指事先公布的投票者所承担的税收数额,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成本

中间投资者:所谓中间投票人,是指其偏好结果处于所有投票人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的投票人

投票交易:互投赞成票是指在投票人之间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或提案所进行的投票交易

利益集团:是指对政府的公共选择活动施加压力的,由少数共同利益的投票人组成的组织。

寻租:广义的寻租活动泛指人类社会活动中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狭义的寻租是指投票人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努力,影响公共决策为自己谋利的行为。

简述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定理,多峰定理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在单峰偏好情况下,社会偏好具有传递性,多数票具有稳定的决策结果,在存在多峰偏好的情况下,社会偏好不具有传递性,多数票决策有可能出现循环现象。由于单峰偏好的前提是把个人偏好限定在单峰状态,因此,单峰偏好尽管能够克服投票悖论,但是违背了阿罗的非限定趋于假设条件。

什么是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有何影响

互投赞成票是指在投票人之间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或提案所进行的投票交易。当投票人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提案进行投票时,互投赞成票的投票交易就可能发生。有些情况下,互投赞成票可以促使一些最佳提案通过,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在另一方面,互投赞成票又会促使政府过度使用资源,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效率弟低下。(结合书本案例分析)

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府部门的行为特点

1.投票者是否参与投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

其二是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2.投票过程中,由于政治主张或利益一致的人往往会组成一个势力集团,形成

政党。他们的政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政治家的目标是选票最大化。选票极大化是多党制社会中成功地获得政治权力的先决条件。(1)政党或政治家是最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最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公共利益(2)政党或政治家是凭选票最大化才能实现自我利益(3)政党和政治家是以其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择提案来争取选票(4)政党和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最大化。

3.政府及其官员行为追求公共权力最大化。(1)缺乏竞争性,从而可能导致政

府部门和官员的工作效率低(2)由于政府官员并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其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成本会提高(3)公共产品或服务不以价格出售,工作评价困难,缺乏敏感性。

第五章

公共支出:一般是指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多种活动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就本质而言,公共收支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而发生的支出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财政资金,且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服务

社会消耗性支出:社会消耗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而且提供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也是政府取得公民支持和承认的前提。

行政管理支出:主要包括用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关机关等方面的各种经费\业务费\干部培训费。

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军队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教育支出:是指政府通过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性支出。

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作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财政投融资:国际经验表明,可以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运作机制的高效运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

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为城乡居民在年老,疾病待业,灾害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以集中或分散的形式,提供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证而准备的后备资金

财政补贴支出: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而向企业或居民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

什么是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按照经济性质不同分为什么

一般是指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多种活动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就其本质而言,公共支出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按照财政的功能分类公共支出分为什么

1.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其他支出

我国公共支出按用途分为哪些内容

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掘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

简述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1.政府投资,免费提供

2.政府出资,非企业经营

3.政府投资,商业经营

4.财政投融资

5.出让基础设施专营权

6.民间机构投资和经营,政府监管

第六章

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其基本原因是工业化,而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假定存在一个人民可以容忍的税收水平,政府安排支出必须考虑这个因素的约束,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的增加,税收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也会自动增加,即公共支出规模不仅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绝对增长,并且由于累进税率的作用还会呈现相对增长的态势。

公共支出的发展阶段模型

总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总投资占GNP的比重增加时,公共部门投资占GNP 的比重却下降。一旦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公共支出的主要目的将会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教育,卫生和福利服务的支出。用于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方面的支出相对于公共支出的其他项目及GNP而言,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非均衡增长理论

鲍莫尔将经济分为两个部门,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进步部门的生产率高,而非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鲍莫尔把公共部门视为非进步部门,私人部门视为进步部门。假设分进步部门的产出完全只由生产率水平不变的劳动要素生产,进步部门的私人部门中劳动生产率则以指数的速度增长,这就是使私人部门的产出出现指数增长。公共部门的单位成本将随着私人部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步提高;私人部门的单位成本则保持不变。

成本—效益分析法

即社会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在借鉴私人企业财务的分析方法的基础山形成,其基本原理是用最小的成本区获得最大的效益。

对于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进行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1.预算监管制度

对于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进行控制的首要制度就是预算监管制度。政府的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都列入一张或几张完整的表格内,使公共收支一览无余。就成为了政府预算。

2.政府采购制度

是政府控制公共支出,加强财政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理由:政府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必须在纳税人的监督之下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同时该方式所产生的商业机构必须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用最小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效益

应用步骤:包含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备选方案。政府首先根据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训啊则若干个行动目标,根绝这些目标,确定若干个备选项目;然后就每一个项目,组织专家制定备选方案。第二个过程是政府选择方案和项目的过程。首先,要详列各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效益,并运用贴现方法将这些成本与效益折成现值,其次,是在备选方案中为每一个备选项目选择一个最佳实施方案;然后,根据业以确定的公共支出总规模,在备选项目选择一个最佳项目组合;最后,对此项目租者作机会成本分析,最终将支出项目确定下来。一般认为:在政府的经济支出上,运用这一分析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七章

起征点和免税额: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界限,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免于征税的数额

公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的一种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就是国家凭借资产所有权取得各种收益的总称

通货膨胀收入: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其净效应也是将私人部门占有的一部分资源转移到公共部门。

2.如何理解公共收入的含义

从动态角度来说,他是一个过程,是公共财产分配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环节,即组织收入,筹集资金阶段;从静态角度来看,他又是一定量的资金,是政府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一种货币资金,即用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

3.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他们有哪些特点?

通常把公共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包括直接税收入和间接税收入,非税收收入包括共有财产收入,行政收入,公债收入等。

把公共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的好处,在于突出了税收收入在公共收入中的主体地位。

4.为什么税收会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公共收入形式

由于税收具有不同于其他公共收入的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此税收成为组织公共收入的最主要、最稳定的形式。

6.什么是税收?税收的特征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据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从其本质上来说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

1.税收是征税主体是国家

2.税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3.税收的征收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4.税收的课征是强制无偿的

5.税收分配的对象是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的一部分(1)税收的形式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2.税收的无偿性3.税收的固定性

(2)税收的法律特征,是指税收的具体表现,即税收制度是以法律的形式存在的

10.什么是公债?公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是政府以债务人身份,采取信用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一种债务收入。是政府公共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基金

3.调节经济运行

第八章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收制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用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以及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

税收效率原则: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利用。税收本身的效率旨在考察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状况

税收公平原则:是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稳定原则:在经济周期中,发挥税收调节的经济作用,促使经济稳定发展。税收成本,是指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支出,狭义的税收成本称为“税收征收费用”,专指税务机关为征税而花费的行政费用。广义的税收成本还包括纳税人在按照税法规定纳税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称为“税收奉行费用”

2.简述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

1)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1)平等原则。国民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按比例纳税来承担政府的经费开支(2)确实原则。个人应纳的税收必须确实,应纳税额及缴

纳方式应确定,明白,不能随意变更(3)便利原则。纳税手续应当从简,税收的纳税时间与缴纳方法,应使纳税人履行义务最为方便(4)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政府在征税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所征税应尽量归入国库,并使得国库收入与人民所缴纳的税收差额最小,即征收费用最少。

2)瓦格纳的税收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是指税收应为国家提供充足的财政收入,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2)国民经济原则。应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更不能伤及税源,侵及税本(3)社会正义原则。是指税收应当矫正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及两级分化,实现税收负担在每个人与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公平分配,从而达到缓和阶级矛盾,运用税收政策进行社会改良的目的(4)税务行政原则。体现了对税收管理方面的要求,具体包括确实、便利、节省三个原则。

5.何为税收公平原则,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有哪些

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大体来看,公平税负的标准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受益原则即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来判断其纳税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着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这可以少纳税,不活的效益者则可以不纳税。纳税能力原则(一)客观说,以纳税人拥有的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收入财产消费支出】(二)主观说,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尺度。【均等牺牲比例牺牲最小牺牲】

6.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就是要求政府征税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

税收效率原则可以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利用。按照“帕累托效率”,经济效率的实际含义可以解释为: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或者从全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税收本身的效率只在考察税务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状况。而检查税收本身效率的标准,在于税收成本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也就是说,是否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了最大的税收收入,或者说,税收的“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差距是否最小

7.税收如何实行税收中性,减少效率损失

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和经济决策的力量,应当依靠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后一种含义在经济学界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第九章

税收的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提价或压价的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的税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过程

税收的归宿:税收转嫁后形成的负担分布结果及时税收归宿。

前转:指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所有纳税款向前转移给上平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的一种形式,即有卖方向买方转嫁

后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或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消转: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费用,补偿纳税损失,从而使纳税在生产发展的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不归任何人承担

无关性定理:是指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供给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

2.作图说明无关性定理P182

3.试推导税收的归宿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的关系(作图)P183

3.作图说明,在什么情况下税负全部由生产者负担?在什么情况下全部由消费

者负担p184

第十二章

1.公债:是一国政府已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外取得收入所形成的债务,它是弥补

财政收支差额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三个特点)

2.公债有害论有哪些主要的观点

1.公债会使民间生产资本移充财政用途,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2.公债发行要比当前征税痛苦小一些,故做不平衡的预算扩大了政府行为

并引起不负责的政府行为

3.公债使得未来征税更加困难

4.公债融资是有成本的,用这种方式融资的公共项目有双重支付,其一是

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其二是公债的分期还本

3.公债有益论有哪些主要的观点

公债无害有益公债不是后代人的负担就内债而言,不存在公债负担公债可以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国家的资产和负债可以相互抵消

4. 影响公债负担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有何影响

国民收入 公债发行利率 公债期限结构 财政支出的增长率

十三章(忽略)

财政体制: 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具体规定,是在规定的行政体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在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指一国之内不同级别政府之间过同级政府的内部财政收支和权限的划分

预算管理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3.公共财政的只能应如何在各级政府间分配,为什么

1.经济稳定职能。同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稳定经济的能力较小,中央政府有着广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应当承担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不论是从个人之间的再分配,还是从地区之间的再分配来看,分配职能都应是中央政府的财政职能。

3.资源配置分配分权的财政体制有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地方政府应承担起资源配置的主要职能,以提高效率。但并不是说中央政府可以不必承担任何资源配置的职能。相反,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地方政府无法单独解决好的问题,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财政的配置职能主要采取分权模式的基础上,中央政府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以保证效率原则的最终实现。 (老师新增的)财权、财力与财政责任的内涵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财力,一般是指财政收支范围,它反映财政收支的规模和数量。财权,一般是指财力的支配权和财政立法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权;财政责任,一般是指各级财政担负的职责,包括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三者的关系即责、权、利的关系。财政职责是财力和财权分配的前提;财权是完成财政责任的保证;财力是实现采取财权和财政责任的基础。

(老师新增的)集权提供公共产品的福利损失

以集权的方式由中央政府形式所有职能,而不是分级行使。没么每一个官员会面对过多的共组,由于信息不充分等原因,会使政府击鼓陷入低效率运行状态。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对财政收支所作出的决策。

政府支出乘数 c -11 税收乘数c

c --1 平衡预算乘数 1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经济的适度增长 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非选择性的财政政策: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化发证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轻或消除通货膨胀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轻或消除经济衰退

3.试推论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抄书本的公式

5.财政政策的手段有哪些

1.税收

2.预算

3.补贴

4.政府投资

6.非选择性的财政政策是什么?其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哪些

就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周期性的变化,一些政府支出和税收自动发生增减变化,从而对经济的波动发挥自动抵消作用。

1)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的起征点。起征点越低,稳定的作用就越大。

2)税率的累进程度,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税收对收入的抑制就越强,稳定的作用也就越大。

3)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取得转移性支出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性支出水平越高,稳定的作用越大。

7.什么叫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就是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胀的稳定增长之目标。它要依靠政府对客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进过深思熟虑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措施。

8.什么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其作用机理是什么

在经济衰退的时,GDP小于从分就业的均衡水平,总需求不足。所以政府应当执行扩展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结合图分析作用

在经济过热时期,GDP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水平,存在过度需求。所以政府应当执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结合图分析作用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版重点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分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三个特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2.)消费的非竞争性 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而减少其他人或企业享用该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或质量。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或者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 指在技术上没有办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个人或企业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说,公共物品或服务不能由拒绝付款的个人或企业加以阻止,任何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排除在其享用品范围之外。 2.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如何界定? 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的领域,即是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或政府发生作用的范围,只要有社会公共需要,即为政府的职能范围。一般为: 1.)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调节收入分配。 3.)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3.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及其必要性。一、 资源配臵职能 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臵职能的原因: 1.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2. )外部效应的存在 3. )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二.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原因: 1. )客观上存在分配不公现象 2. )客观上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 3. ) 市场机制的框架内, 有效的再分配很难完成, 原因: ( 1)市场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相悖 ( 2) 社会上存在的私人慈善机构作用有限, 缺乏统一性,有时互有冲突. 4. )公共财政具有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和条件: ( 1)征税 ( 2)转移性支出 三.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原因: 1. )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平稳地向前发展。 2. ) 政府作为市场上一种经济力量, 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节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公共经济学考试模拟试题

《公共经济学》习题 一、填空题 1.所有的经济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________及其所有的机构和实体组 成的公共部门;一类是个人家庭和企业组成的_______部门。 2.社会经济福利的准则是准则和准则。。 3.混合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被概括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 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 、_______。 5.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条件 是。 6.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称之为。 7.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产品是____________。 8.公共收入是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的价值,其最主要的 形式是_____。 8、政府引致的通货膨胀是为了弥补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的费用而扩大货币的供给,从而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也被人们喻为“________”。 9.公共支出的政策效应包括挤出效应、替代效应、效应和 效应。 10.是国债发行额与当处财政支出之比。 11.税收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2.公共支出的社会收益一般用项目的______________来衡量。 13.政府的公共支出,按照是否通过市场作为标准,主要包括转移支出和 _________支出。 14._______是社会保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般由疾病保险、老年保险、失 业保险等内容组成。 15.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公共收入的原则主要有两条:即________、________ 16.课税会使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纳税人会以减少现期消费为代价,相对 提高储蓄水平。这种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称为______________效应。 17.税负转嫁的典型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8.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易于转嫁。 19.与税收的形式特征相反,公债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 性。 20.我国的流转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税。 21.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__________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22.公债是指国家或政府以的方式,向国内外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 式。 23.在对于地方偏好信息的识别上,具有相对优势的是政府。 二、判断题 1.基尼系数能够反映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收入分 配越公平,反之,越不公平。( ) 2.理论上说,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 分配的公平。( )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T ,错误的标注 F 。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导致市场运转失灵的基本原因在于价格信号总是能充分地反映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 2 .存在正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过多状态。 3 .纯粹公共品的最佳产量在这样的点实现,即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效益之和恰好等于该公共品的社会边际成本。 4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双峰形,那么不论他们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均可以成立。 5 .征税是政府获取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6 .在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 7 .在长期的U 型平均成本曲线上,曲线的下降阶段表示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8 .国债管理的流动性效应是指在国债管理上通过调整国债的流动性程度来影响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从而对经济施加扩张性或紧缩性影响。 9 .存在负外部效应时,物品生产和销售将呈现不足状态。 10 .信息不对称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 .当供求力量自由作用时,一次谷物欠收的效果通过什么显示在市场上?() A 政府规定的个人谷物购买量限制; B 谷物价格上升; C 报纸上劝告人们减少谷物消费量的广告; D 谷物贸易量增加。 2 .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右移; C 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数量; D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3 .如果人们变得更加关注他们食谱中的饱和脂肪,牛肉需求会左移,牛肉销售量也减少。这种变化是()

A 沿着牛肉需求曲线的移动; B 牛肉供给曲线移动; C 沿着牛肉供给曲线的移动; D 以上都不对。 4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的反应。 A 消费对价格变化; B 收入对消费变化; C 价格对消费变化; D 消费对收入变化。 5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 A 边际商品的价值高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B 随着更多商品的买入,边际效用递增; C 边际商品的价值低于以前购买的单位价格; D 随着买进商品越来越多,支付意愿越来越高。 6 .当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组合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时,经济达到了() A 效用的效率; B 产品组合的效率; C 生产的效率; D 交换的效率。 7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竞争性市场相比,价格(),产量()。 A 较高,较低; B 较低,较高; C 较低,较低; D 较高,较高。 8 .公共品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 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B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 竞争性和排他性; D 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下列属于商品税的是() A 消费税; B 所得税; C 遗产税; D 车船使用税。 10 .边际税率是指() A 全部应征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额的值; B 单位商品缴纳税收数额占商品价格的比例; C 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增量所占的比例; D 一国税收总额占GDP 总额的比例。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 .外部效应; 2 .垄断; 3 .税收制度;

《公共经济学》第1-13章重点

第一章 1.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 2.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 社会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社会边际成本可以通过为补偿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消耗的资源价值而需付出的货币最低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成本,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增加。 社会边际效益是指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社会边际效益可以通过人们为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所愿付出的货币最高额来测定。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倾向于减少。 3.市场失灵的表现 ?微观经济缺乏效率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搭便车” ?存在外部效应问题 ?自然垄断市场的存在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 第二章 1.外部效应 某些个人或企业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2.正、负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影响 负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例如,由于污染环境,造纸行业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交易双方之外的其他人或企业造成损害。无论买者或卖者都未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 假定造纸行业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在一点相交,这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D 代表着购买者可从纸张的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益,也就是纸张的社会边际效益,即D=MSB。供给曲线S代表着企业为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的纸张所付出的边际成本。但是,这条曲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生产每一追加单位纸张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在内,也就是未计入外部边际成本MEC,社会边际成本MSC=MPC+MEC。因此,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不加干预的纸张市场的均衡在MPC=MSB点实现,这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不是最佳的,因为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应是MSC=MSB。有效的均衡应当在包括了私人边际成本和外部边际成本在内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同社会边际效益相等这一点实现,即MSC=MPC+MEC=MSB。在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状态。 正的外部效应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就是带来正的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接种疫苗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一点。需求曲线D所反映的仅是消费者自身可从接种疫苗中获得的边际效益。消费者的决策所依据的仅仅是私人边际效益,而未包括外部边际效益。这样一来,在D与代表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成本的供给曲线S(为简化起见,这一例子假设提供疫苗接种的私人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相交点所决定的产量水平上,接种疫苗的社会边际效益超过了私人边际效益,依据私人边际效益做出的产量决策是不具有效率的。社会边际效益(MSB)可通过将私人边际效益(MPB)同外部边际效益(MEB)相加而求出。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 3.正、负外部效应政府解决办法及其具体内容 矫正性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将外部边际成本加计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物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进而将物品的产量减少至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部分收入从生产者手中转移给遭受物品生产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之害的个人或企业以及需要享受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负的外部效应带来的损失减少至可以

公共经济学 考试重点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如果所有人都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则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将得以完成,并且其产生的均衡资源配置在经济上是有效率的。 假设 1.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完全竞争的 2.每一种商品都有市场 那么,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我们认为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出出现。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为什么一定会实现? 1.帕累托效率:在该点上,要使一个人的情况变好,唯一的情况是使其他人的 情况变坏。 2.帕累托改进:在不使其他人情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人的情况变好的资源重 新分配。 3.边际替代率:一个人愿意放弃一种商品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的比率。 4.假设有两个消费者A、B,有两种商品X、Y,数量分别为,A消费Xa、Ya , B消费Xb 、Yb . MRSa=3,MRSb=5 消费者A愿意用1单位的X交换不少于3单位的Y,消费者B愿意用不多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B能用少于5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增进自己的福利。如果A用1单位的X交换4单位的Y,B用4单位的Y交换1单位的X,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只要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不相等,这种重新分配是可能的,当MRSa不等于MRSb,产品的分配就未到达帕累托最优,消费者之间自由交换,总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直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源可以自由交换,因此,完全竞争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如果个人的偏好是凸的,则每种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来说都是竞争性均衡。 社会通过适当的安排初始资源禀赋,则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含义1.效率与分配公平问题肯一分开。 含义2.政府若能使用有效的方法转移资源,就无需干预市场价格。 是不是帕累托最优就等于完全竞争? 帕累托最优是作为衡量分配效率的标准,与完全竞争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只不过完全竞争的结果恰好满足帕累托最优。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有足够的智慧,可以不通过市场使得资源配置处于任何一个行为人的MRS都相等的状态,那么这样的经济仍然是有效率的。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

帕累托效率效率最大化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也就是具有效率的;否则就说明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也就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 (重点) MSB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C则指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MSB=MSC 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即帕累托效率的条件是: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结论一种具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和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社会总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总效益(total social benefit,TSB)是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社会边际效益 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marginal social benefit,MSB)则是指人们对该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存在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税制设计的巧妙安排各种类型转移性支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维持总供求的大体制通过制度性安排,使财政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如造纸厂在生产纸张时,除了生产的纸张以外,对于河流的污染,空气的污染也是一种成本)。 只要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另一个人或另一个企业,而后者没有为此付费或者收费,外部性就会出现。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 外部效应的分类方法正的外部效应负的外部效应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 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28——34 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失效。资源配置失效是由垄断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的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的。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的企业;三

是使用矫正性的税收(收费)政策和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 答: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90 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政府活动,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名词解释:(考5) 帕累托最优: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这种状态就被称为帕累托最优。(P21) 政府失灵: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供给水平不能使个人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到很好的满足。具体体现在供给数量过多、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表现在:信息有限;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成本过大) 公共选择:是使用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府决策制定的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公众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的决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序和改进决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用脚投票理论:以自由迁徙为前提,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个人迁徙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一致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的地方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迁徙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共产品与货币收入中进行选择。 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集团。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机构的权力,但他们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 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性、外溢性、外部经济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会使这种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无端收益或受损。包括正的外部效性和负的外部效性。它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每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它的主要功能有: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对政府规模的控制;是监督和调节国民经济、实施反周期的宏观调控的有力武器。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关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社会保险主要由退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构成,其享受者以对社会尽义务为前提,是社会保障的主干部分。 林达尔均衡:即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主动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这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拉弗曲线:在一定限度以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P193)

公共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失灵与公共经济 一、资源配置理论(22) 涵:广义的理解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理解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总的说来,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地区结构,以优化的资源结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要。方式: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 二、混合经济的涵义 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以实现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目标的经济模式。是当今各国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 作为经济体制的混合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的基本制度,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 三、资源配置原则:效率与公平 效率原则:帕累托效率即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效率: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当经济运行到达该状况时,已经不可能通过重新调整或者交易等手段,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或满足感而不降低其他人的效用或满足感。(无法“做到利己不损人”) 帕累托改进:有可能改善某些人所处的情况,同时不使任何人的情况变差。四、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平分配难题、经济波动 五、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逻辑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优势、公共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优势、公共部门可以抑制垄断和鼓励竞争、公共部门可以提供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政府介入可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政府可以发挥稳定经济功能 六、现实中的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点:政府与私人企业的混合;垄断与竞争的混合;多种产权的融合; 市场与政府即“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结合;既有私有经济也有共有经济 第二章公共经济主体 一、主体(61-68) 一)政府 政府的基本特征 政府的决策建立在权利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也有强制性、公共性和普遍性。【课税优势;禁止和允许优势;节约交易成本优势;遏制搭便车优势;财务优势;经济权力优势】 从信息上讲,政府采用科层制组织结构,纵向信息流是主要的。 从动力上讲,政府的动力来源于政治家的政治纲领约束和推动及官僚的升迁欲望。【公民与政治家、政治家与官僚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二)私人部门 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经济活动的可能性 排他性技术的成长使准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可以实现“选择性进入”,从而使私人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解析汇总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55252--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经济学期末备考题库15525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经济运行角度提出的新颖的课税根据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外,还发挥了调节经济的功能。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这种功能() A.优化产业结构 B.协调收入分配 C.刺激有效需求 D.稳定社会结构 正确答案:D (2)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 A.社会救济 B.社会基础设施 C.社会治安 D.社会福利 正确答案:B (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A.中央集权制 B.分税制 C.转移支出 D.地方负责制 正确答案:B

(4)产权归政府所有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企业部门 正确答案:D (5)充分就业是指没有() A.非自愿性失业 B.自愿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正确答案:A (6)从当今世界各国的税制情况看,税制模式主要有()。 A.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流转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B.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财产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C.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财产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财产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D.以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制模式、以流转税为主体的间接税制模式及以流转税和财产税为双主体的税制模式 正确答案:A (7)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 A.税收

B.收费 C.公债 D.公债加收费 正确答案:A (8)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人头税 正确答案:B (9)对政府所提供的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照一定的标准收取使用费,是公共收入的一 个有偿性的来源。下列对于使用费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收取使用费的特定设施通常属于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设施 B.使用费的特点是谁使用谁付钱。享受政府所提供的特定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效益, 应当相应地为此支付一部分费用,即所谓谁受益谁出钱 C.政府收取的使用费,通常低于其提供该种物品或劳务的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和使 用费之间的差额,便是对使用者的补贴,而这一补贴是以税收为资金来源的 D.使用费收入的获取稳定,与使用者的意愿无关 正确答案:D (10)分税制是一种中央与地方政府划分公共收入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分税制,要求按照 税种实现“三分”。“三分”指的()。 A.分权;分税;分管 B.分钱;分税;分管 C.分钱;分税;分权

公共经济学结课论文

对公共经济学的认识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影响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等。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规律与企业和居民一起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这个学期跟着我们敬爱的罗老师我们学习了公共经济学,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我们喜欢上了这门学科。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和对书本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发展、特征和它的一些研究对象。 【关键词】:市场失灵研究对象学科联系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两大类: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前者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后者是指企业和家庭。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家庭,都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目的却不一样。企业和居民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有强烈的利益动机,行为方式也自然是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政府却与此不同,它主要是为了社会目标而存在。当然政府的经济活动不能完全忽视收益和成本,但它更多的是考虑社会公正和公平。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性等原因,会出现失灵的现象。如何弥补市场失灵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政府的身上,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失灵与不足。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影响收入分配、优化资源配置、稳定宏观经济等。 政府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规律与企业和居民一起参与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公共经济学就是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规律的科学,它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存在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需要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的学科。 公共经济学的特征: 1、公共经济学是主要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学科。 政府与市场也同样存在着失灵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对政府的行为进行科学的研究。公共经济学就要解决此类问题,即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生活?什么时候干预?怎样干预?政府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方式、途径和效果是什么? 2、公共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政府经济行为。 人们研究政府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进行,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从政治学的角度等。但是,经济学认为人们是通过理性的利己主义行为、利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商品货币关系中完成自己的交易行为,政府所起的作用是服务性的,政府是服务性的政府。 3、公共经济学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 公共经济学研究提供公共物品、政府价格管制、外部性与政府行为、政府政策与经济自由度、寻租等问题时,采用了大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比如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信息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政府在实际工作中也迫切需要这样一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既完成社会的目标,又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国家的混合经济大致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个人的经济目标,而且还必须满足某些公共目标;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只是分享

《公共经济学》复习 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 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类型的公共政策进行评价等。 2、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一、资源配置失效:1.不完全竞争 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 4.市场不完全.5.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6.偏好不合理-优质品与劣质品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公平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的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 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的现象。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负外部效应: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受影响者并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 纠正外部效应三种设想: 1、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2、合并与外部效应有关的企业; 3、使用税收和补贴计划。 4、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纯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和完全非竞争性着两方面特征的物品。 公共产品的总体特征归结为两点:一是供给上的非排他性,即受排他成本或技术原因的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的问题。二是消费上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是什么? 答: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简述政府投资的特点、必要性和原则。

MPA试题库(公共经济学)

MPA公共经济学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84个) 1.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 ] A.甲善必然对应于乙的处境恶化 B.甲处境变好了,而乙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乙处境固定时,甲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状况 D.甲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这种变化对乙有影响 2.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 ]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3.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 [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稳定经济职能 D.以上都有 4. 在两个人A地区与B地区之间,下列()情况是帕累托改进。[ ] A.A地区的生产排放的污染让B地区的环境变坏。 B.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同时B地区的废气排到A地区。 C.A地区的税收被国家强制要求转移支付给B地区。 D.A地区与B地区达成交易,A地区的污水流到B地区,A地区向B地区支付污染费。 5.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 ] A.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开征遗产税 D.对落后地区给与较高的转移性支付资金 6.关于基尼系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尼系数介于0到0.5之间 B.基尼系数越大,则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C.基尼系数越小越好 D.中国的基尼系数一直低于0.25 7. 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指()。[ ] A.政府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B.政府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C.政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 D.政府的税收和救助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反应 8.在公共场合吸烟对身边人的影响,其外部效应可描述为 [ ] A.正的生产外部效应 B. 负的生产外部效应 C.负的消费外部效应 D.正的消费外部效应 9.对科学发明应当采用什么来矫正其外部效应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措施 D.科斯定理 10.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来矫正外部效应是 [ ] A.征收税收措施 B.发放补贴措施 C.政府规制 D.科斯定理 11.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一项科学发明 C.购买一件衣服 D.修复历史建筑 12.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正外部效应 [ ]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C.购买一件衣服 D.科学发明 13.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三项职能不包括()。 [ ] A.稳定经济 B.资源配置 C.收入分配 D.消灭剥削 14.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损害,而又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这叫做 [ ] A.正外部效应 B.负外部效应 C.公共产品 D.搭便车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完整)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 题型与分值:单选(20分);多选(20分);判断(20分);简答(25分);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5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 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 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 A) A、财政净收益 B、净利润龄前 C、边际贡献 D、净现值 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分税制 C、转移支出 D、地方负责制 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 A、进口漏损 B、出口漏损 C、顺差 D、逆差 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 A、非正规的硬约束 B、正规的软约束 C、正规的硬约束 D、非正规的软约束 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 D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企业部门 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 A、公共事业部门 B、公共企业部门 C、私人企业部门 D、公共部门 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 A、违法行为 B、外部性 C、违纪行为 D、信息不对称 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 C ) A、正外部性 B、不道德行为 C、负外部性 D、违纪行为 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 C ) A、私人部门 B、中小企业 C、垄断行业 D、竞争性行业 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 B ) A、立法权 B、执行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 A、国家行政机关 B、国家军事机关 C、国家立法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 D ) A、成本上升 B、停产 C、产量下降 D、通货膨胀 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 B ) A、司法权 B、弹劾权 C、行政权 D、立法权 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 C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A、集会 B、社会关系 C、舆论 D、游说 16、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A ) 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垄断 D、计划经济 17、规模报酬递增必将导致(C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